登陆注册
4307100000015

第15章 从上海到巴黎(7)

这里是巴黎的清晨,昨夜的雨淅淅沥沥打在窗户上,到现在都没有停的迹象。在伏尔泰大学历史系顶楼的这间屋子里,我正在窗边眺望着静谧的校园,整个巴黎仿佛上海的梅雨季节,永远沉浸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本来今天想去协和广场和香榭丽舍大街,但法国四月的天气打断了我的计划,只能窝在传说闹鬼的古老房子里,挨过这大好的巴黎之春了。早上于力没来找我,我一个人去楼下的餐厅吃了早饭,法国人的英语水平和我一样惨不忍“听”,倒是打哑语更能理解彼此的意思。

于力和奥尔良教授还在一起研究羊皮书吧,被困在屋子里的我闲着没事,索性打开我的笔记本电脑,插上房间里的电话线上网了。

上网第一件事当然是开电子邮箱,几天没上线收到了十几封新邮件,其中大半都是垃圾邮件,但其中有一封E-mail吸引了我的眼球,因为发件人是林海。

我立刻打开了林海的E-mail,他在邮件的正文里写了好几百字,把他最近几天来的离奇经历全都告诉了我。

看完这封来自国内的E-mail,我面对着笔记本显示屏沉默了许久—林海说他又一次进入了西洋美术馆,结果油画里的玛格丽特居然逃了出来,他带着四百年前的法国公主回到了老屋,而且还有一个叫诺查丹玛斯的幽灵,可能随时都威胁着他。

就在我离开上海后的几十个小时内,竟然在他身上发生了这么多“奇迹”,这是真的吗?因为我确信,这是世界上最好的小说家才能编出的故事。

然而,林海毫无疑问地认定这一切都是真的,都是他亲眼目睹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尽管他自己也很清楚,这些经历在外人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以至于会把他当做精神病人或妄想狂。

玛格丽特从油画里逃了出来?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当然是这一点,如果发生了这种重大事件,新闻媒体一定会报道的。对,只要查一查新闻不就知道了吗?我赶紧进入了国内的一家新闻网站,搜索着关于西洋美术馆的新闻,很快就查到了好几条相同的新闻标题—“玛格丽特王后奇异失踪,法国名画遭遇‘变形记’”。

新闻的正文是这样的—

“本报讯 4月11日,在本市西洋美术馆举办的‘法国圣路易博物馆珍品展’发生了一桩怪事,陈列于珍品展览室的十六世纪法国宫廷名画《玛格丽特》出现奇异变形,原画的主人公为十六世纪法国著名的玛格丽特王后,但在11日上午,西洋美术馆工作人员意外发现《玛格丽特》油画中的主人公不翼而飞了,油画中间本来应该是玛格丽特的位置,竟然变成了一团黑色,而这团黑色图案的外沿,正好是原来油画里玛格丽特的轮廓,看起来就好像玛格丽特从油画里走了出去,原来的位置上只剩下一片黑色的阴影。西洋美术馆馆长对此事件表示不可思议,称这是世界美术史上绝无仅有的名画‘变脸’案例。有关专家正在对该油画进行深入研究,目前尚无法得出合理的解释。本报将对名画‘变脸事件’继续深入报道。”

看完这条令人难以置信的新闻,我足足怔了好几分钟,有许多媒体都报道了这条新闻,现在甚至都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了。

难道林海在E-mail里说的都是真的?四百年前的法国公主玛格丽特,真从油画里跑了出来,现在就躲在林海家的老屋里?

我离开了笔记本显示屏,来到窗前看着巴黎的阴郁天空,不知现在的上海是什么天气?打开窗户听着窗外的雨声,我深呼吸了几下,在我最近几年的写作经历中,曾经遇到过好几次不可思议的神秘事件,但这一次实在太匪夷所思了,我甚至从来没听说过“画中幽灵”的说法。

不知该怎样回复林海,我在房间里不停地踱着步,直到中午时分于力到来。

于力带我去餐厅吃中饭,看到我心事重重的样子,他试探着问:“你不高兴了?是不是因为我没有陪你出去玩?”

虽然我心里确实有这种不快,但更主要是因为上午收到的E-mail,我摇了摇头说:“不,这件事与你无关。”

于力显然已经饿了,他一边大口吃着牛排,一边问道:“那到底是什么事?”

但我并没有回答于力,我不想让他知道那边发生的事情,这件事实在太复杂了,绝不能让太多的人卷进去。

我说过我不喜欢西餐,但于力早已习惯了欧洲的生活,他熟练地用着刀叉吃着半生不熟的牛肉,越看越像茹毛饮血的古高卢人了。我只能要了一份意大利面,用这据说是马可波罗从元朝带回来的食物填补我的中国胃。

吃完以后我们都沉默了好一会儿,我忽然忍不住问了一个问题:“于力,你相信世界上有幽灵吗?”

“幽灵……”于力显然被我的话吓到了,“你什么意思?”

“我现在在想一个问题,一个人能不能穿越四百年的时光,通过某种媒介抵达另一个时空呢?”

“你是说时空旅行吗?”

“不,我只是在说一种现象,假设这种现象真的存在。”

于力忽然点了一支烟,蓝色的轻烟缠绕着他光光的脑袋,似乎里面正在转动着轴承,他皱着眉头说:“对不起,我想不出来。你为什么问这些问题,是不是和羊皮书有关?”

“这个我也说不清楚。”我转过头看了看餐厅外面,巴黎的淫雨依然下个不停,不时有法国小MM从雨中穿梭而过,是该把那个问题说出来的时候了,“于力,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有什么需要就说吧,我们不是情同手足的朋友吗?”

“请为我查一幅油画,是十六世纪法国宫廷画家的作品,名字叫《玛格丽特》,画中人物是当时法国的玛格丽特公主。”

“玛格丽特公主?也就是大仲马笔下的玛戈王后吗?”

“对,就是她。”

“那可是法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人物啊,她是凯萨琳王太后的女儿,查理九世与亨利三世的妹妹,还是波旁王朝开创者亨利四世的王后。”于力忽然暧昧地笑了一下,“玛格丽特以生活放荡而著称,但她与德·拉莫尔之间绝望的爱情,却令后世无数法国女孩流泪。”

“这些我都知道,现在我要查的,是那幅名叫《玛格丽特》的油画,这幅画作者不详,但我猜应该是亨利三世时代的宫廷画家吧,这幅画收藏在法国圣路易博物馆,目前正在中国展览。”

但我并没有告诉于力,这幅油画目前所遭遇的“变形记”。

“既然是圣路易博物馆收藏的十六世纪宫廷油画,那一定是历史上的名画了,我们伏尔泰大学的艺术资料库里一定有记载的,我可以帮你查一查。”

“那太好了!可奥尔良教授那边呢?”

“今天下午奥尔良教授出去查资料了,因为羊皮书里有一些文字很难解读,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完全破译出来,所以教授去了里昂的一所研究院,他需要那里收藏的一些中世纪文书,来和羊皮书进行比对,期望解读出剩余的文字。”

然后,于力带着我去了伏尔泰大学的艺术资料库,那是一栋全新的三层楼房,具有后现代风格,显得与周围十九世纪的建筑极不协调。

这里收藏了从古埃及到当代的绝大多数艺术品的详细资料,在这里寻找一幅油画,简直就是大海捞针。于力和我一起从电脑里查,在资料库的搜索系统里,换了十几个关键词,每次都跳出上百条信息。就这样我们用了足足一个下午,终于查到了油画《玛格丽特》的记载。

于力把这段法文翻译成中文读给我听—

“油画《玛格丽特》,大约完成于公元1574年。作者不详,疑为法国亨利三世时代某宫廷画家。此画很早即流出宫廷。据记载,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此画一直被法国南方某家族收藏。罗伯斯庇尔掌权时期,因该家族属于保王党,参与过南方的王党叛乱,遭到了革命派的镇压。油画《玛格丽特》因此被政府没收,后来成为拿破仑皇帝的私人收藏品,悬挂在枫丹白露宫,据传此画深受约瑟芬皇后的喜爱。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流放大西洋圣赫勒拿岛,此画成为复辟的法国波旁王室的藏品。1830年,七月王朝取代波旁王朝,此画又被新国王路易-菲利浦收藏。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此画被拿破仑三世收藏。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此画流出宫廷,由圣路易博物馆收藏至今。”

听完这段话我沉默了许久,点着头说:“原来这幅画的流传经历如此曲折,连拿破仑的约瑟芬皇后都喜欢它。”

“嗯,这里还有一幅图片呢。”

原来电脑里还储存着油画《玛格丽特》的资料图片,虽然电脑里的图片不是很大,但足够使我看清油画里的玛格丽特了—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的脸。

我和于力都把头凑到了电脑屏幕前,看着玛格丽特正襟危坐在油画中。大概过了几十秒,我忽然长出一口气说:“果然是人间尤物,怪不得有三位法国国王为她而折腰啊。”

这时于力的眼神忽然诡异了起来,冷冷地说:“我觉得这幅画有些怪。”

“怪在哪里?”

“我也说不清楚,只是一种敏感的直觉,也许是我跟着奥尔良教授太久了,整天面对着一些古代的文书和艺术品,于是产生了某种心灵感应吧。”于力的脑袋在灯下反射着光,似乎正在激烈地思考着什么,“在这幅画里,似乎隐藏着某个秘密。”

“秘密?你怎么知道的?”

于力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盯视我的眼睛一会儿:“你为什么要查这幅画?难道它和羊皮书有关吗?”

这句话一下子问倒我了,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我只能支支吾吾地说:“不,我不知道。”

还好于力没有继续追问,他又看了看电脑说:“好了,艺术资料库里关于这幅画的内容只有这些了,我们走吧。”

晚饭还是在学校的餐厅,对这里的西餐我已经完全厌恶了,我向于力打听附近有没有中餐店,但于力的回答是附近有几家中餐店,但里面的菜做得比国内的盒饭还低级,而价钱相当于上海的三星级酒店。这立刻就打消了我出去吃中餐的念头,只能陪于力一起啃半生不熟的牛肉。

像受刑一样吃完了这顿晚餐,我看着外面绵绵的巴黎夜雨,忽然想到了某个名字,于是我回过头犹豫着说:“于力,你听说过这个人吗—诺查丹玛斯?”

“诺查丹玛斯?当然,我还写过一篇关于他的论文呢,诺查丹玛斯是十六世纪法国著名的预言家,他写过一本叫《诸世纪》的书,据说准确地预言了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

“你认为这可能吗?我是指预言未来的能力。”

于力又皱起了眉头:“你这个问题真的让我很难回答,因为我们在评价所谓的预言时,首先要做两件事,一是判断记载预言的资料的真伪性,二是确认该预言产生的时代。如果所谓的预言是后人伪造的,那当然就毫无意义了。”

“那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是不是伪造的呢?”

“《诸世纪》肯定有一个最初的版本,这个版本的预言得到了后人的证实。但后来出现了许多伪造的《诸世纪》,或者假托诺查丹玛斯之名的预言书。其中有许多很恶劣的人,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篡改原文,希望利用诺查丹玛斯预言家的声望,来为某些集团的阴谋服务。”

我摇了摇头:“怎么又牵扯到阴谋论了?”

“举个例子吧,希特勒就对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很重视,据说是因为臭名昭著的纳粹宣传部长戈培尔的夫人,读到了一首诺查丹玛斯的四行诗,引起了戈培尔和希特勒的浓厚兴趣。二战时期,德军飞机撒下大量据称是诺查丹玛斯的预言诗,告诉人们诺查丹玛斯早就预言到了德国的胜利。其实,这些所谓的诺查丹玛斯的预言诗,全都是纳粹德国伪造出来的,为的是对法国人进行心理战。”

“我还是不明白,诺查丹玛斯是一个真正的预言家,还是一个骗子呢,或者是某个拥有魔法的巫师,是在黑暗中永生不死的幽灵?”

“谁都无法轻易否定诺查丹玛斯,也都无法轻易肯定诺查丹玛斯。”

这时餐厅里的人几乎都走光了,只剩下我和于力两个中国人。

在沉默了许久之后,我突然问道:“所谓‘预言’,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诺查丹玛斯预言某人会在某时死去,他就在预言某人死去的那个时间,秘密实施魔法使那个人死亡,这样他的预言不就‘应验’了吗?”

“我明白了,比如说我预言你下一分钟要倒霉,因为我已经准备在下一分钟打你一拳。”但于力随即摇了摇头,“但这也不对,《诸世纪》中的绝大多数预言,基本上都是在诺查丹玛斯死后才实现的,难道他还能够在死后干预历史吗?”

“也许他从来就没有死过—他本来就不是与我们相同的人类,而是一个拥有魔法的异种!他永生不死,冷酷无情,永远徘徊在人界与地狱之间,数百年来不断干预人类的历史,以应验他的惊世预言?”

说到这,我忽然发现自己有些失控了,这让我显得很尴尬,也使得我们都沉默了好一会儿。

于力一直在摇头,他的脑袋在餐厅的灯光下越发亮堂了:“你说的仅仅只是一种可能性,即假设世界上真的存在幽灵。但如果从哲学的意义上去理解,你会有新的发现。”

“对不起,我刚才有些激动了,你把你的理解都说出来吧。”

“永远的现在……”于力显然已经过了深思熟虑,“你相信永远的现在吗?爱因斯坦承认永远的现在,古代东方和西方的神秘主义者们,也同样相信永远的现在。”

虽然他只提醒了我一句,但我的脑子似乎在瞬间开窍了:“如果说‘现在’是永远的,那么我们现在坐在这个餐厅里,不论时间向前进行了多久,都有可能重新回到这里,因为有一个‘永远的现在’存在,那么对于未来而言,同样也有一个‘永远的现在’。也就是说,过去、现在、未来可能同时存在。”

“对,相互平行运行的,可以选择的多种可能性的未来,就是多元宇宙的概念。”

突然,我想到了万里之外的林海,他所见到的四百年前的玛格丽特,难道也是某个“永远的现在”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油画就是一个多元宇宙,玛格丽特可以从中选择自己的未来……天哪,这样的假设太大胆了,以至于我根本就不敢说出口。

于力没有注意到我内心的波动,他继续说道:“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都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从客观世界的进程来说,却有一个数学上的概率问题,再结合到所谓的神秘预言,就很难一下子解释清楚了。”

“但至少可以提供一个思维的方向。”我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走到窗边看着夜色中的校园,外面的雨水正飞溅到玻璃上,“谢谢你,于力,今天为我解答那么多问题。我们走吧。”

临别时于力好像还有什么话,但终究没有说出来,便匆匆地跑进了雨幕中。

我顶着雨一路小跑,回到了古老的历史系大楼,整栋大楼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外面的雨声和脚下的木板声交织在一起,陪伴我回到了顶楼的房间里,这是许多恐怖片导演惯常使用的伎俩。

不知道此时此刻,在万里之外的中国,林海和他的玛格丽特正在做什么?

诺查丹玛斯没有来。

在一片清晨的幽光里,林海缓缓睁开了眼睛,他看到了老虎窗的格子,还有窗外飞过的几只鸽子。

“我还活着!”林海轻声地对自己说。他用力地深呼吸了几口,感觉就像从坟墓中重生一样。

他悄悄打开阁楼的门向下看去,只见玛格丽特已换上一身白色的睡裙,正抱着自己的膝盖,像只虾似的蜷缩在床上。

同类推荐
  • 三言二拍精编(3册)

    三言二拍精编(3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百骨夜宴

    百骨夜宴

    发生在绍兴年间的诡秘怪谈,揭露古代志怪小说背后血腥恐怖的秘密。临安城内巫蛊方术盛行,富可敌国的叶家有一位丑婢名曰芸奴,因地位低下、性格木讷常常受人欺侮,却身负奇术,在欲望横行的高宅大院中小心求生。
  • 不二

    不二

    《不二》诙谐、戏谑的风格非常好看。但它内部更为堂皇的是思想和艺术力量。小说从五年前红卫的“二嫂”孙霞的生日写起。在这个场景中,小说的人物红卫、东牛、当归、秋生、红霞等粉墨登场集聚一堂。这个聚会为后来发生的所有事情埋下了伏笔。聚会的谈话有三个关键词:一个是“二嫂”、一个是“研究生”、一个是“师兄”。“二嫂”就是“二奶”,但“这词不中听,不如二嫂的称呼来得亲切而私密”;“研究生”就是不断变换的“二奶”,就像研究生老生毕业新生入学一样;“师兄”是东牛弟兄们按年龄排的序。这种既私秘又公开的世俗生活非常高雅地“知识分子化”了。
  • 亲爱的陌生人

    亲爱的陌生人

    脱口秀女王奥普拉力荐,风靡全球,被译为50多种文字,在英国再版75次,讲述一个西方大龄剩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华兰茜?斯特灵是一个二十九岁仍孤独一人的老姑娘。她受压制于家族枯燥的礼教和传统,现实中活得唯唯诺诺、逆来顺受。一封阴错阳差的来信,使她得知自己患上了严重的心绞痛。面对只剩下一年时间的生命,她绝望了。这种绝望并不是源于她对死亡的恐惧,而是源于她在临死之前才感到自己从来没有真正活过的苦痛。于是,她开始反抗,拼命地爱,放肆地恨……站在人生的路口,我们也曾迷失,是否还记得年少的自己?如果一切都能回到旧时光,生命价值的天平又会向哪边倾斜?
  • 上海在失眠

    上海在失眠

    《上海在失眠》是一本由一连串相关故事串起来的反映都市白领不寻常的生活的书。该书综合了小说散文两种文体的优点,既有引人入胜,环环相扣的情节,又文字简洁、各自能独立成为一个主题,且文风辛辣、妙语连珠。在描述生活时围绕着事业、金钱、爱情抛出一个个问号,又通过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物作出了各自截然不同的回答。高潮迭起,却又曲终人未散;转眼间,生活的困惑之风扑面而来。没有惊险,却使人爱不释手;没有说理,却使人顿有觉悟。
热门推荐
  • 处变不惊(中华美德)

    处变不惊(中华美德)

    本书稿是从中华美德故事中,撷取具有处变不惊的典型事例,从立志发奋等方面述说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以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以滋养青少年心灵的成长。
  • 汉语诗歌的节奏

    汉语诗歌的节奏

    本书系统研究了汉语诗歌的节奏问题,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在分析、评价几种汉语诗歌节奏论的基础上,指出汉语诗歌节奏是 “音节—顿歇”节奏,而且这种节奏有其特殊的语音学根据和构成机制。中编论述《诗经》、《楚辞》、五七言诗和词曲的节奏形式(包括节奏单位、句式或行式、节式、体式和节奏调子)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从音顿节奏的观点探索某些节奏形式的起源等疑难问题。下编在分析和评价具有代表性的现代新诗节奏形式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论述格律体新诗节奏形式和自由体新诗节奏形式的构成规律和特点,着重论述两种新诗体的建行原则及其根据。中编和下编还论述汉语诗歌韵的独特的节奏作用,以及这种韵与音顿节奏的关系。
  • 淘气公主撞上痞子少爷

    淘气公主撞上痞子少爷

    什么,订婚!!!怪不得璇儿哭成那样,原来我也逃不过一劫,不过我紫月晴是不会屈服的,那个什么冷逸寒吗,听着就冷冷的,我一定会让他和我解除婚约的,到时看那老头怎么办哼哼
  • 福尔摩斯探案集(三)

    福尔摩斯探案集(三)

    阿瑟·柯南道尔的代表作《福尔摩斯探案》从问世到如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仍然受到一代又一代侦探小说迷的热烈追捧。这本由吕静莲、于兵、巫慧编译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分4册,精选了其中27个具有代表性的故事。让我们翻开本书,跟随着福尔摩斯的脚步,一同进入惊险的凶案现场;透过他智慧的眼睛,仔细观察凶手遗留下来的蛛丝马迹;运用他缜密的思维,对案情进行细致严谨地剖析,一步步地抽丝剥茧,巧妙地揭开那些凶案背后的真相。
  • 异世之疯狂榨汁机

    异世之疯狂榨汁机

    别人穿越得到的都是神器,怎么到自己了穿越福利就只有一个榨汁机?不过这个榨汁机,好像很不一般的样子哦。疯狂榨汁机,疯狂榨取剩余价值!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 邪武妖巫

    邪武妖巫

    天地不公,毁其传承。灭杀满门,正邪何正。何为正道,何为妖魔。一指剑风,扭转乾坤。九尺风云,天下动荡。
  • 九幽帝归

    九幽帝归

    千万年前,创世神将自己的神魂滋养天地,赋予天地生灵互相沟通的权利。他的神躯与神格化作了阿修罗王、死神和黑龙耐萨里奥,以达到力量的平衡。后来的时间里,各种人物为了重塑世界都渴望成为新的创世神。经过千万年的尝试,最终他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创世神只能有一个。而成为创世神的条件就神魂神格神躯缺一不可。为了成神,黑龙皇与那阿修罗王、死神就成为了强者追逐的对象。而初心,普天神国最后一个皇子,因为帝国的覆灭而被母亲随机传送到了黑龙皇的面前,故事就从此开始……
  • 观音经持验记

    观音经持验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挑选了几个当前社会建设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形成社会结构、社会流动、社会组织、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矛盾和社区建设七个专题,作者从基本概念、相关理论、国内外实践经验、问题与对策建议等几个方面入手,试图给读者提供该领域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观点,同时在借鉴已有实践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本人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探索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