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常常会受到心态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受到心态的控制。让我们以李白的两首诗为例。李白这两首诗都是写乘船路过三峡的,一首是《上三峡》,另一首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早发白帝城》。《上三峡》这样写道: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在李白的眼里,巫山险峻夹着青天。他认为旅途十分艰难,水路总也走不完,青天总也看不全。这船的速度太慢了,似乎根本就没有行走,他认为自己的两鬓都快变白了。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和认识呢?就是因为受其心态的影响。李白当时的心态是忧郁的,他处在悲观而凄凉的心情之中,因为他正在被流放夜郎。
而另一首《早发白帝城》却是这样写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时,李白从白帝城出发,顺江而下,路过三峡。他认为他是从彩云环绕的白帝城出来的,一千里的路程只需一天就能到达。巫山两岸的猿声还在耳边回响,轻舟就越过了万座山。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和认识呢?这也是因为受其心态的影响。李白此时的心态是乐观的,他处在欣喜和欢乐的心情之中,因为赦令传来,他不被流放了。
同样是乘船路过三峡,时间相隔仅几天,三峡的风景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为什么李白对三峡的印象和认识却迥然不同呢?也许有人会说,因为上三峡时李白看到了巫山的险峻,看到了行舟的缓慢,而下三峡时李白看到的是彩云,看到的是轻舟。重要的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李白上三峡时只看到了那些景象,而下三峡时又只看到了这些景象呢?这一切都是由李白的心态决定的。有一句话说得十分深刻:“人们看到的永远是自己希望看见的东西。”李白心态乐观时,看见了乐观的景色;心态悲观时,就看见了悲观的景色。这就是心态对人认识的影响。
成功需要勇气和信心,它有助于我们去面对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调动起我们的一切能力。然而,当我们对某件事做决定时,心态就一定要平和宁静。把心态调整到一种恰当的状态。这是一种什么状态呢?就是一种心平气和、不急不躁的和谐状态——既不能像李白上三峡时的心态,也不能像他下三峡时的心态。只有在这种心态之下,我们才能敏锐地观察出客观问题的特点,才能准确地判断
出事情的变化,才能够真正地作出正确的决策。
5.不同的心态使人拥有不同的人生
几位到东欧旅游的中国人,相约去多瑙河边的一家赌场见识见识。在富丽堂皇的赌场里,大家认识了同样也是来自中国的他——吴克。大家一边抽着烟,喝着咖啡,一边听朋友介绍赌场的情况。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吴克急急忙忙来到了人们面前。他颤抖的手点燃了一支烟,猛吸了一口,骂道:“妈的!真邪了门,我就不信。”显然,吴克输了,他心里充满了恼怒。
“输了多少?”与他交往很长的一位朋友问道。
“大约四千美元!”吴克愤愤地回答道。
“你带钱了吗?先借我两千美元!”吴克对他的朋友说。
朋友掏出钱夹,点了两千美金交给了吴克。仅仅一刻钟后,就看见吴克又从人群中钻了出来,这是一张惨白惨白的脸,没有一点儿血色,没有一点儿精神,甚至连一点儿愠怒也没有。
大家惊讶地望着吴克那张脸,开始回想起这张脸的成因:最初吴克的内心充满了欲望、充满了侥幸、充满了妄想,这些非理性的想法赋予了他一种心浮气躁的心态,于是他按捺不住冲动,跃跃欲试。吴克败下阵来时,他的妄想破灭了,心浮气躁的心态转化成了另一种恼怒的心态。他内心充满了愠怒,他不服气、不信邪,他要报一箭之仇,他要作最后的一搏。一个盛怒之下的人、一个被复仇心态控制住了的人,他能获胜吗?不!绝对不可能!吴克终于将仅存的一点儿愠怒也输给了赌场,他没有了主心骨、没有了意志力、没有了一切,于是,他的心态变得颓废而茫然。
吴克的这种心态的内涵就是心浮气躁、愠怒和茫然。现实生活中,与吴克有着同样心态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将人生视为赌场,不是轰轰烈烈,就是一败涂地;他们带着自己的欲望和妄想左冲右突,其灵魂没有归宿,其命运就像赌场中的色子一样任人摆布。
同样是这些人,回国后到五台山旅游的时候,遇到了另一种情景。
那天早上,人们乘坐缆车到达了黛螺顶。人们正要继续往前走,一块“游客止步”的牌子挡住了去路。就在人们犹豫不决之时,看见从这块牌子的深处走来一位身披红色袈裟的高僧。他的步子不快不慢,浑身上下仿佛散发出一股磁场,牢牢地吸引住了人们的视线。大家看见了他的那一张脸。那是一张平静的脸,脸上挂着一丝微笑,但这微笑里更多的是宁静。他让人们想起了达·芬奇的一幅名画《蒙娜丽莎》,画中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淡淡的、静静的,似笑又非笑,非笑又似笑。然而,人们看见的这张脸的微笑,无疑也传达了一种佛意,而承载着这张笑脸的,却是一种心如止水的心态,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超越了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无论是谁看见这张脸后,都突然有了一个感悟,这个感悟就是:世界上所有宗教的目的,都是在于锤炼人的心态。心态锤炼好了,人就具有了无穷的精神力量,就能够去面对人世间的一切困境和苦难,同时也就有能力去承揽人世间的一切成功;相反,如果心态没锤炼好,就像暴富时的庄周一样,成功就会压弯他的腰,让他变得越发心浮气躁、越发狂妄,其结果自然是走向失败。
二、改变心态,翻越人生的险峰
1.改变命运从改变心态开始
一个人心态发生了变化,也就意味着他的行为要发生变化,而行为的变化正影响着一个人的命运。
因此,我们要改变命运,就要从改变心态开始。
为什么改变心态就可以改变人生?这是因为,通过改变心态,确立积极的心态,可以调动人的巨大潜能。每个人内心都有巨大的潜能,但一般人只能发掘自己潜藏能力的十分之一。
美国学者詹姆斯的研究成果表明,我们每个人与应当取得的成就相比,只能算是半睡半醒,因为,我们只动用了身心资源很小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发挥了一半的大脑功能,那么他就可以轻易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部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现代科学表明,即使是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也只用了大脑十分之一的功能,绝大部分脑细胞仍处在待业状态,而一般人,则可能连1%的头脑能力也没用到。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大热天,一群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工作,一辆火车缓缓地开过来,他们只好放下工作。火车停下后,最后一节特别装有空调设备的车厢的窗户突然打开了,一个友善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大卫,是你吗?”这群人的队长大卫回答说:“是的,吉姆,能看到你真高兴。”寒暄几句后,大卫就被铁路公司的董事长吉姆邀请上去了。这两人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闲聊后,握手话别,火车又开走了。
这群人立刻包围了大卫,他们对他居然是铁路公司董事长吉姆的朋友而感到吃惊。大卫解释说,20年前他跟吉姆在同一天开始为铁路公司工作。有人半开玩笑地问大卫,为什么他还要在大太阳下工作,而吉姆却成为董事长?大卫机智地解释道:20年前我为每小时1.75美元的工资而工作,而吉姆却为铁路事业而工作。”
不同的心态就是这样造就了不同人生,如果大卫改变了自己对工资的消极心态,而拥有为铁路事业而工作的积极心态,那么,他的人生也一定会被改写。
如果你是一位学生,只是为分数而读书,你得到的仅仅会是分数;如果你为求知而读书,你将得到更好的分数与更多的知识。如果你只是为做一笔生意而做生意,你可能会做成这笔生意;如果你是在为你的事业而做一笔生意,你会赢得更多的东西,并由此建立你的事业。如果你仅仅是在为薪水而工作,你可能得到一定的薪水,但是,如果你为改善公司而工作,你不仅会得到较多的薪水,也会得到工作上的满足与同事的敬重。
你希望有更多的乐趣、更多的贡献、更多的享受、更多的财富吗?希望跟邻居相处得更好、身体更健康、家庭更幸福吗?只要有正确的心态,这些事情都能做到。
今天,美国有30000所学校教你做一切事情,从修指甲、操作重机械到切除扁桃腺或卷发,然而却没有一所学校教你如何去获得成功者所应拥有的心态。当我们做一项工作时,心态才是决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简言之,你的心态比你的适应性或才能更重要。
2.让积极的心态永远鞭策你前进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足球队员非常懒惰。他喜欢穿漂亮的球衣,喜欢出风头,喜欢听欢呼声,但始终不爱练球,不爱锻炼体力,比赛时也不肯全力以赴。
一天,教练拿着一封电报来找这个球员,是他母亲发来的。“念给我听吧。”他说,他甚至懒得自己看。教练念了:“你父亲病故,速回。”这个球员呆住了,当夜他便离队回家。
不久之后,他归队了,这时球队正忙着参加一项重要的比赛,冠军决战那天队中伤兵累累,教练正苦于无法调度,这位球员竟一反常态,努力争取上场的机会。教练对他没有信心,但迫于形势,只好勉为其难地让他上场。
不料这位球员上场后,竟然有如神助,连连得分,为球队赢得胜利。赛后教练不解地问他,为什么有这么好的表现,他说:“我父亲是盲人,生前他看不到我的球赛,现在他可以看到了。”
人生若能像球赛,两旁有人欢呼加油,我们一定会更加振奋。有时我们饱受折磨,只想停下来大呼:“我不干了。”如果此时有人给我们打气(不管他在哪里),该有多好。
然而人生毕竟不是球赛,反倒像个战场,你没有观众和啦啦队,有的只是敌人和同志。我们都在奋斗,知道如何行动的人不需要啦啦队,他的心里自有鼓励的声音。让你自己的心鞭策你向前进,这才是最可靠的。
3.清除心灵垃圾,营造心灵花园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萨默斯在一次演讲中,讲述了一段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有一天,校长向学校请了三个月的假,然后告诉自己的家人:“不要问我去什么地方,去干什么,我每个星期都会给家里打来电话,报个平安。”校长只身一人去了美国南部的农村,尝试着过另一种所谓的幸福生活。在农村,他到农场去打工,去饭店刷盘子。最让他难忘的是,最后他在一家餐厅找到一份刷盘子的工作,只干了$个小时,老板就把他叫来结账,并对他说:“可怜的老头,你尽管很努力,可刷盘子太慢了,你被解雇了。”被解雇后,他又重回到了哈佛。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后,不知为什么,觉得以往单调乏味的东西一下子变得新鲜有趣起来,工作成了一种全新的享受。这三个月的经历,使他真切体验到另一种生活的不易。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一下子清除掉了原来心中积攒多年的“垃圾”。
一个人无论是从政,还是做学问或是干其他工作,随着岁月尘霾的飘浮,心灵里都会挤满各种各样的“垃圾”。只有定期打扫和洗涤自己的思想,清除心灵里的垃圾,才不至于使思想和心灵灰尘满面,才能更好地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好地享受工作的快乐和生活的幸福。
因为进入你心灵的思想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思想会产生积极的结果,而消极的思想也会产生消极的结果。
心灵的工作就像一座花园。每个人都知道,你种菜豆,收到的不会是马铃薯;而种一棵菜豆就肯定也不会只收获一棵菜豆,你会收获许多菜豆。
在播种与收成之间,菜豆的数目会增加许多。这就是心灵的工作方式,播种一种思想,不论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你都会收到多倍的思想。
从某些角度出发,心灵也像商业银行一样工作。
你的心灵有两个业务员——两者都会遵从你的每一项命令。一位业务员是积极的,专门处理积极思想的存取;另一位业务员是消极的,专门接受消极思想的存入与反馈。
每一项交易都涉及“要用哪一位业务员”的选择。消极的业务员遇到问题,它使你回想起过去你是怎样处理类似的问题,并预期你目前的问题会失败。积极的业务员遇到问题时,会很热心地告诉你,过去你是怎样成功地处理更困难的问题,它带给你一些技巧和天才的例子,并且使你确信能够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
很明显,你应该只跟积极的业务员打交道,但是你能做到吗?
很多消极的垃圾倒进你的心灵,但是也有许多良好、清洁、有利的思想存入你的心灵。我们应该存入更多的积极思想,埋葬消极的垃圾,使得你的积极业务员在你要求取出时,有正确而积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