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3700000093

第93章 艺术门类篇(1)

音乐舞蹈

音乐指挥的由来

在记谱法尚未发明的时代,欧洲的音乐都是用口头传授的。在祭祀舞蹈中,领头的歌手成了最早的指挥,为了向众歌手提示旋律的进行方向,他便用手在空中“画”出旋律线来。指挥的功能主要是给大家指出旋律的由低音到高音,或由高音到低音的进行。

希腊的指挥,有的人用脚,也有的人用头;有的人喜欢用单手指挥,也有的人常用双手指挥;有人将手绢系在木棒上指挥,也有人在风琴旁边钉上一块铁板敲着指挥。

专职的指挥大约出现在19世纪前,那时,指挥合唱的人手里拿着一卷谱纸,依照歌曲的旋律而挥动。这卷谱纸当时被称为“梭法”。指挥乐队的人则大多数使用铁质手杖敲击地板。

1867年,法国音乐家卢在利一次在为法王路易十四的演奏中,由于指挥时忘乎所以,竟误用铁杖击伤脚背,不治而死。于是,人们便淘汰了这种可怕的指挥方式。到1894年,德国作曲家威柏创用了指挥棒,被音乐界大为赏识,逐步推广开来,一直沿用至今。

后来,指挥超越了简单的“画拍子”的原始阶段而跨进了比较严谨和缜密的新阶段。

五线谱的由来

五线谱就是用五条横线来记载音乐的一种记谱法。它从诞生到现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远在10世纪的时候,法国人古多就用四条横线来记载音乐。

这个发明几乎震动了整个欧洲。当时的罗马教皇知道后,立即将古多召到罗马,并命他把罗马教堂收藏的乐谱一律改用他的记谱法。那时,古多式的记谱法还很不完善,如拍号、小节线还都没有。

17世纪初,人们将四条横线改为五条横线,又增加了一个记谱符号,才正式形成体系,并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

数字简谱的由来

数字简谱诞生在法国。17世纪,法国天主教“芳济各”教派的僧侣苏威地是开始正式提出数字简谱的人。其目的是为了便于教众歌唱宗教赞美诗。

18世纪中叶,法国着名思想家卢梭深深感到五线谱记谱方法复杂,造成了群众在音乐学习上的困难,便大声疾呼简化记谱方法。

1742年,他在法兰西科学院作了报告,提出了他的数字记谱制度;又在《论现代音乐》一文中,具体地阐述了这套数字记谱制的内容;1767年,又把它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中。但是,由于音乐界许多专业人士的反对,数字简谱未能见到实施。

后来,数学教师加兰把简谱作了进一步地改进,接着是他的一个信徒帕里斯,最后是谢维医生,把整个制度加以系统地组织,编书成册,并通过办群众合唱团,大力推广。

这个记谱制,在法国就被称做“加兰-帕里斯-谢维记谱制”,很受群众欢迎,并得到了官方正式的认可。

摇滚音乐的由来

摇滚音乐诞生于美国,是由一种称为“布鲁斯”的爵士乐演变而来的。摇滚乐又称摇摆舞音乐或摇摆乐、滚石乐等,是当今西方世界极其盛行的音乐。

1930至1950年,美国的一些黑人乐师在演奏仅流行于黑人地区的“布鲁斯”时,融汇了黑人教堂音乐、西部乡土音乐及民间音乐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综合成了摇摆乐。

这种音乐是一种非常活跃的两拍节奏的音乐,节奏强烈、音响丰富。它以电子乐器取代了以往的器乐队,并把早期的各种爵士乐风格同现代电子乐器风格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音乐风格。

由于它在创作过程中糅合了其他许多音乐的因素,所以,摇摆乐的种类相当多,如迷幻摇摆乐、乡村摇摆乐、民歌摇摆乐、拉加摇摆乐和爵士摇摆乐等。

美国的比尔·哈雷对摇摆乐的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被美国人赞誉为摇摆音乐的“先驱”。

爵士音乐的由来

爵士音乐,是英文jazz的音译。它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新奥尔良的一种舞曲性质的音乐。

爵士音乐起源于非洲黑人音乐。17世纪初,当大批黑人被贩卖到美洲沦为奴隶时,他们也把自己热爱的故乡音乐带到了美洲。爵士音乐是作为穷苦黑人的“娱乐音乐”发展起来的。

演奏这种乐曲,开始时只限于黑人聚居地区的小酒吧、小舞厅。随着爵士音乐的流行,许多白人乐队也开始模仿这种曲调,并形成一种被称为“狄克斯兰”的舞曲,但仍以黑人音乐作为基础。

爵士音乐的风格,曾被不少作曲家吸收采用,现代欧美等一些着名歌曲,即具有爵士音乐的特征。

据考证,“爵士”是密西西比河流域人人皆知的一位黑人江湖音乐家的名字,他的全名叫爵士波·布朗。相传,他常在黑人居住区的咖啡馆里演奏,听众总是叫嚷道:“再来一个!爵士波!再来一个!爵士!”爵士音乐因而得名。

铜鼓乐的由来

铜鼓是现代乐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声音洪亮激越,热情奔放。铜鼓乐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二战”结束的喜讯一传到位于拉丁美洲的岛国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人们就载歌载舞,兴高采烈地涌上街头,他们敲打着所有带响的东西。

由于当地盛产石油,汽油桶特别多,于是体积庞大、发音洪亮的汽油桶就成了人们敲击的对象。后来,有人发觉,油桶的不同位置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略加改动便能击打出一些简单的旋律。这一发现奠定了铜鼓的地位。以后不断改进、完善,现在已可以按交响乐队的正规编制组成二管、三管、四管的大型乐队了。

早期的铜鼓制作简单,外表粗陋,很难登上大雅之堂。经过人们的不断改进,铜鼓逐渐成为一种主要伴奏乐器。铜鼓乐很有力度,节奏感强,表演形式热情奔放,极富艺术感染力。铜鼓的音域宽广,音响丰富,能够演奏出类似于木管、铜管及管风琴等乐器的音乐效果。从黑人的民间祭祀歌谣到典雅庄重的交响乐,甚至复杂、对位严格的赋格曲、卡农曲等,均能够胜任。

所以,铜鼓在其发明的短短几十年间便由民间乐器而跨入音乐殿堂,同管弦乐队分庭抗礼了。

《蓝色的多瑙河》的由来

《蓝色的多瑙河》是奥地利人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一首乐曲。施特劳斯是奥地利古典音乐家,有“华尔兹圆舞曲之王”的称号。

这首曲子来源于施特劳斯的一段矛盾的感情。

施特劳斯的妻子非常善良,既聪明又漂亮。但是,后来,施特劳斯在维也纳认识了一位着名的女歌唱家,两人经常在一起合作,渐渐地相互之间产生了爱慕之情。

有一天,他们打算离开维也纳乘船沿着多瑙河去外地演出。临走之前,他的妻子特意去拜访了这位女歌唱家,说她担心丈夫去外地生活起居不安定,委托女歌唱家照料好她的丈夫。女歌唱家被施特劳斯的妻子对丈夫拥有的真诚的爱所打动,便劝施特劳斯打消去外地演出的念头,留在妻子身边。

两人长谈以后,施特劳斯望着心爱的人乘坐的小船慢慢地远去、消失。他独自坐在多瑙河岸边回忆、向往、兴奋、悲伤,于是有感而发,创作出一曲闻名世界的、经久不衰的乐曲——《蓝色的多瑙河》。

《月光奏鸣曲》的由来

《月光奏鸣曲》这个标题并不是贝多芬自己取的,他当时给这个14号作品取的标题是《幻想风的奏鸣曲》,但是今天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

在19世纪,德国诗人兼批评家雷尔斯塔听了贝多芬的这首乐曲后,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心情,热情称颂作品的第一乐章使他联想起瑞士的苜蓿湖及那湖面上水波荡漾的月光。因为“月光”二字引起了听众普遍的共鸣,所以用“月光”来概括这首乐曲的音乐形象就迅速传播开来。

出版商为了赚钱,满足听众的心理爱好,在出版的乐谱上正式印上了《月光奏鸣曲》的标题。从那以后,这个名字便流传下来。

贝多芬对听众为自己的乐曲改名并不反对,他更愿意让听众按自己的理解去自由想象。就这样,《月光奏鸣曲》的曲名得以流传至今,并因其不可磨灭的光辉而载入音乐史册。

《摇篮曲》的由来

舒伯特是19世纪着名的伟大作曲家,然而却常常衣食无着。有一天,他实在是饥饿难耐,于是走进了维也纳一家饭馆,但身上却没带一分钱。他的目光偶然落到桌子上的一份报纸上,那上面刊有一首小诗,他就配上乐曲,交给老板,换了一份土豆吃。

舒伯特死后30年,这乐曲的手稿以40000法郎的高价在巴黎被拍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摇篮曲》。

《黄河大合唱》的由来

《黄河大合唱》是抗日战争时期张光年和冼星海一起创作的。

1938年秋冬,张光年率领抗敌演剧三队经常在大西北的黄河西岸行军。一天,当他来到黄河壶口时,看见黄河水咆哮着、摔打着,好像从天上掉下来一样。黄河的宏伟气势使他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情,酝酿着篇幅宏大的朗诵诗《黄河吟》。

1939年1月间,在一次慰问子弟兵归来的途中,张光年不幸从马上摔下来,并住进医院,冼星海立即赶到医院看望。他们谈诗歌,谈音乐,冼星海提出合作的愿望。他的一系列谈话和激励,使张光年觉得一首诗、一章乐曲难以表达黄河的伟大,应该写成一部包括合唱、独唱、齐唱、对唱、朗诵的大合唱。

后来,在延安的窑洞里,张光年由于手臂不能动,他口述,请演剧三队一位队员笔录,5天时间完成了400行的长诗《黄河大合唱》。随后,冼星海用了6天时间谱了曲。

1939年4月13日晚,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演剧三队和鲁艺音乐系联合首演了《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表达了炎黄子孙挚热的爱国之心和民族情结。

生日歌的由来

这首歌曲是美国肯塔基州路易维尔的两姊妹米尔德丽德·希尔和帕蒂·希尔创作的。

她们俩一个是音乐教师,一个是幼儿教师。这首歌起初名叫《祝你早上好》,写于1893年。1935年时,她们把歌词中的“早上好”改为“生日快乐”,歌名也由《祝你早上好》改为《祝你生日快乐》,立即使这首歌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歌曲。

歌曲以其明快的曲调、简单的歌词,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后来,每当人们为亲友庆祝生日时,就会唱这首《祝你生日快乐》歌。

《马赛曲》的由来

《马赛曲》是法国国歌,它象征着自由、和平,但是它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它的作者是一个法国大革命中的少年士兵,名叫鲁日·德·李尔。

1793年,奥地利的军队侵入法国,法国人民动员起来,组织义勇军誓死保卫祖国。为了激励战士们的斗志,镇长想找人编一支表现爱国主义精神的歌曲,让战士们唱。恰好义勇军中有一个名叫鲁日·德·李尔的年轻工兵上尉,他既会做诗,又熟知音乐,便接受了命令。于是,一首激昂的爱国赞歌便诞生了,取名为《莱茵军团战歌》。

雄壮的歌曲立刻风行。所有爱国俱乐部在集会的开始和结束时都唱这首歌。

后来,各地义勇军进军巴黎保卫革命政府和国会议会时,士兵们一直高唱这首歌,并把它带到巴黎。因为马赛是法国二次革命的根据地,巴黎人认为这首歌是从马赛带来的,故称其为《马赛曲》。

1792年12月,法国国民会议宣布《马赛曲》为“共和国之歌”,1795年正式定为法国国歌。第二帝国时这首歌一度被废弃,直到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后,才再次被定为国歌。

中国《哀乐》的由来

《哀乐》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来源于陕北民乐。当时,在延安的音乐工作者安波、马可、时乐等人,一次到民间搜集民歌、民乐,在安塞地区收集到这支表示哀丧的乐曲。

他们记下来带回延安。后来,刘志丹同志牺牲了。在刘志丹同志的追悼会上,由安波同志以此曲填词,首次以哀乐的形式唱奏了这支歌。

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将此作为挽歌使用过。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第一任团长兼指挥罗浪,把此曲配了和声,作为军乐队的礼仪曲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

钢琴的由来

钢琴有“乐器之王”的称号。但现代钢琴的成形却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古代希腊有一种乐具,是供音乐家审度音律和研究乐理用的。它是在一块木板上绷上几根丝弦,弦下边支有弦马,可以移动测量声音。这种乐具便是钢琴的祖先。

1709年,在意大利北部佛罗伦萨地区,乐器制造家克斯托福里发明了更为先进的钢琴,这种钢琴就是现代钢琴的基础。

克斯托福里在钢琴装置里设置了一个擒纵器,在音锤打击钢琴的琴弦时,琴弦就会发生振动,而擒纵器的作用是对振动实施控制,使琴弦恢复到原来的位置,准备下一次的受击振动。演奏者可以利用它控制音量。

简单地说,擒纵器的工作原理,就是用“轻锤”对琴弦进行敲击,取代用手拨弦的弹琴方式。

在钢琴发明之前,社会上流行的乐器是大键琴。大键琴有着重大的缺陷,即演奏者不能改变音色或音量,也不能使琴声的高低随着人的情绪高低而发生变化。可是,克斯托福里的钢琴却将这一问题彻底解决了。因此,克斯托福里也将自己发明的乐器称之为“可弱可强的大键琴”。

克斯托福里生前制作的钢琴可能有20架。在他的作品中,有一架1726年制造的钢琴一直保存到今天,它已经具备了现代钢琴的许多特征。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有一家布罗德伍德父子公司,对钢琴的装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783年,该公司装置了“持续音踏板”(右踏板),使毡制的制音装置从琴弦上离开,让琴弦自由地振动。他们还装置了“柔音踏板”,可使机械装置向一边移动,每次只敲响一条弦,而不是一对弦共响,这样就发出了轻柔悦耳的声音。

后来,又经过许多乐器制造家和音乐家的努力,到1855年,钢琴得到了显着的改良,斯坦韦采用毛毯代替鹿皮裹在木槌上、琴弦交叉排列等。但百余年来,它的基本构造几乎没有多大的改变。

钢琴传入我国是在1580年。据孔德《外国音乐流传中国史》记载:“明万历八年(1580年),利玛窦(意大利传教士)献其国乐器……所为琴,纵三尺,横五尺,藏椟中弦七十二,以金银或钢炼之为弦,齐有柱通于外,鼓其端而自应。”钢琴传入我国至今已400多年了。

小提琴的由来

从16世纪末以来的300多年间,现代管弦乐队、交响乐团的班底中,一直以“提琴类”乐器为基础,包括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而小提琴则有“乐器皇后”之称。

关于小提琴的由来,说法不一。大致说来,有以下四种:

一是说小提琴是根据意大利古提琴沿革而来的;二是说在古代的埃及,有个叫莫可里的人,发现在河边拾到的一个大贝壳能发出好听的声音,于是就安上弦,制成了原始的小提琴;三是说最早的小提琴出现在可拉伯,琴的形状像个鸭梨,演奏时像现在拉大提琴似的,后来才演变成现在这样;四是说小提琴是由斯拉夫民间乐器吉格发展而来的。

根据它的五变定音及四根弦以及指板上没有固定音阶的标志,许多学者认为,古典小提琴就是以波兰的吉格琴为原型,在意大利被改进的。

1528年,德意志人阿格利科拉在着作中,称他自己制作的世界上最早的一把小提琴为波兰的吉格琴。

吉他的由来

同类推荐
  • 现代生活百科

    现代生活百科

    本书分门别类介绍生活中的百科知识。在阅读的同时你不仅可以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知识信息,还可以掌握到什么是个人素质修养,甚至可以通过本书丰富完善人生。
  • 五彩缤纷的光(探究式科普丛书)

    五彩缤纷的光(探究式科普丛书)

    本书内容包括:光的形成、本质、速度、介质以及光在层状分布等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运用及光电反应等。
  • 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 数学教学的趣味现象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现象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现象设计》针对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数学中的趣味现象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有步骤、有梯度地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数学的奇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 大自然神秘现象

    大自然神秘现象

    大海中为何会有一个被称为“魔鬼三角”的“平行世界”?叮咚泉水如何具有治病救人的灵气?终年冰雪覆盖的南极竟有暖水湖……动物的千年不死,植物的食人之谜,恐龙的突然灭绝,麦田圈的奇迹……大自然玄幻莫测,到处充满扑朔迷离的秘密。残缺的古垣,神秘的遗址:吴哥城、巴别塔、空中花园、玛雅文明……也许仍有失落的文明,在等待找寻。
热门推荐
  • 堡主的外来妻

    堡主的外来妻

    她,梅乐儿,为了报答养父下海做陪酒女;喝酒过多的她死于肝癌,也许是老天和她开玩笑,她的魂魄来古代找到了肉体复生,却是一位被卖到妓院以死抵抗的身体;谁来救救她,她该抵抗?还是顺从?他,欧阳俊赫,五岁的时候,父亲乱刀砍死母亲和那个男人;自己也自杀在那房间,现场极为血腥;五岁的他由老管家欧阳景抚养长大;十七岁时被想做堡主夫人的表妹林佳容下药,事后要求娶她;他负起责任的娶了表妹,他表妹死于产后血崩;从此就传言着是他买通产婆对表妹下的手。他也不再相信女人。他冷酷无情就连他那9岁的女儿都害怕他。
  • 天书圣君

    天书圣君

    当小说成为获取力量的最大途径,你会先写那部?是科幻,还是玄幻?亦或是......仙侠呢?一部科幻小说,缔造了一个科幻帝国。一部仙侠小说,创造了一个仙幻宇宙。一部言情小说,打造了一个暧昧后宫。天书的力量下,林凡重生回五百年前。所有仇怨,都会洗清!
  • 本草纲目别名录

    本草纲目别名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光赞经

    光赞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064

    T064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夫君个个都是宝

    夫君个个都是宝

    上官锦儿,凤祥国的太女殿下,集万千宠爱为一身。为了得到美人心,经历情路坎坷,终于抱得美男归,却接二连三的事发生,她的桃花不断开放。是上天注定?还是命运安排?
  • 天正蒙蒙亮

    天正蒙蒙亮

    《天正蒙蒙亮》主要收录了思念、恋你、爱情曲、雨中有只蝴蝶、玫瑰与雨露、爱之湖、爱的印象、太阳雨、当阳光再次照亮我梦的胸膛、我愿笼罩在你爱的光环、喜欢你那撅嘴的样子、小溪淌着爱情的曲调、在树下我听喜鹊歌唱、这一个眷念我永远珍藏——献给爱的赞歌等内容。
  • 勇气:成功之道

    勇气:成功之道

    做人,要有勇气,才能在人世间的横逆挫折中,愈挫愈勇。佛教讲“成佛作祖”,也不光是有慈悲、有智能就能够成就,最重要的,还要有勇气。你看,观世音菩萨游行三千大千世界,救苦救难,如果没有大无畏的勇气,他怎么能普度众生呢?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也是要有勇气,才能深入地狱救苦。
  • 记录地平线上的旅途

    记录地平线上的旅途

    ‘虚拟盖亚计划’一个打造一个二分之一大小的地球的宏大计划。作为长达20年经久不衰的网络游戏《幻境神话》的核心内容,每当一次大型资料片发布更新后都将出现按照现实打造的全新的区域与特色任务。在时隔三年后众多玩家期待已久的第十二号资料片《开拓智域》正式开启的同时,却也是大灾变的开端。.PS:脑洞太大忍不住挖新坑了,橙乃真希的记录的地平线世界。更新嘛...看隔壁的日常和无限就知道了。
  • 霸道逆天

    霸道逆天

    一个背负了沉重仇恨的行者,却是千古第一的龙凤神魔体,他的命运,即使上天都无法注定。一次次地和地狱擦肩,一次次地与天命为敌,最后的胜者者才是天命所归。海枯石烂的儿女情长,霸气外漏的修炼之旅,书写成不朽的逆天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