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3700000044

第44章 政治军事篇(3)

汉高祖刘邦打下江山,做了皇帝,便衣锦还乡,以示乡里。当他去拜见自己的父亲太公时,太公挟着扫帚站在门口,倒退着将刘邦迎入家门。刘邦见到此情此景,心里非常不快,急问因何事竟至如此。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是您父亲,也不过是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刘邦好说歹说,太公就是不听。

事后,有人讲到秦始皇曾封死去的父亲为“太上皇”,建议封太公为“太上皇”。刘邦听了极为满意,马上举行大典,将太公扶上“太上皇”之位。

称“太上皇”,而不称太上皇帝,是因为这只是对活着的父辈的尊重,而且父辈并不参与治理国政。自此以后,“太上皇”这一称呼就成了一种制度,历代诸帝都沿用这种做法。有些皇帝在活着的时候,就将皇位传给了后人,后人做了皇帝后,退了位的皇帝也被尊为“太上皇”。例如唐睿宗退位后,就被唐玄宗封为太上皇。

宰相的由来

宰相,是我国历史上一种职位称号。在我国君主专制时期,宰相的权力很大,仅次于天子。宰是主宰之意,相是辅助之意。宰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总揽政务。

据历史记载,早在商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太宰、尹、太师等官职,起着辅佐天子管理国家的作用,但不具备后来宰相的权势。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相的名称开始出现。

在诸侯国之中,秦国最早设置丞相之职。由于商鞅变法非常彻底,秦国飞速发展,是战国时期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秦国任命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从此,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开始出现了丞相这一职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被确定下来。

秦始皇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不再分封诸侯,而是设立官吏管理人民。如此一来,就有必要组织一套官僚机构。尽管秦始皇非常勤奋,但个人精力有限,必须依靠宰相来处理朝政。宰相——这一辅助皇帝的官职,就在这一历史条件下确定下来。

汉朝承袭秦朝的制度。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以御史大夫作为宰相的副手。东汉时司徒就是宰相,与司空、太尉共掌政务。东汉末年,恢复了丞相之职。

魏、晋时期,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执政者为宰相,无定名也无定员。南北朝期间,宋、齐、梁、陈、魏、周等朝,均设丞相或相国。隋代,废除丞相,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为宰相。

唐朝初年,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职位最高的官员同为宰相。后来,皇帝又使用其他官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增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官衔,都属于宰相。

到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宰相的名称变化不一,但宰相的职责没有发生丝毫的变化。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宣布废除宰相,但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实际上就是明朝的宰相。

清朝时期,权力集中于军机处,军机大臣实际上也就是宰相。

由于宰相权力很大,也多有才能,古人用“拜相”一词来说明宰相一职对国家和皇帝的重要性。

尚书的由来

尚书,或称掌书,是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尚”是执掌的意思。到了秦朝,尚书成为少府(九卿之一)的属官,掌政务文书,地位相当低。

西汉时期,汉武帝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汉成帝也设尚书,群臣奏章都得经过尚书,地位虽不高权力却很大。东汉时期,尚书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从此三公权力大为削弱。

魏晋以后,尚书事务愈来愈繁杂。隋代设置尚书省,分为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以左右仆射分管六部。宋代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

元代仅存中书省之名,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明代初期,尚存此制,后来废去中书省,直接以六部尚书分管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相当于今天的部长。清代相沿,末期改官制合并六部,改尚书为大臣。

状元的由来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科举考试中,往往把第一名称做“元”。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

一、 乡试。《明史·选举志》:“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中试者为举人。”乡试第一名被称做解元。

二、会试。《明史·选举志》:“乡试……次年,以举人试之亲师。曰会试。”会试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被称做会元。

三、殿试。《明史·选举志》:“会试……中式者,天子亲投状。”称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进士的由来

进士,其意是贡举的人员,始见于《礼记·王制》。唐代科目中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开始把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凡是通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进士也有未经考试而由皇帝封赐的,叫做“赐进士”出身,以区别于考试及第的进士。

使节的由来

现在世界各地,使节是指一国派往他国的常驻外交官,或派驻他国的临时代办。在古代,使节可不是对官员的一种称谓,只是一种官职凭证。

那时的使节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国君在封授卿大夫官职时,给予他们的任职凭证,也叫符信。这种“符信”一般用铜铸成。而且,官员任职地区不同,所授予的“符信”也不同。在山区任职的授虎节;在平原任职的授人节;在湖泽地区任职的授龙节。另一种是在使臣出使他国前国君给他的出使凭证,叫符节。一般都用竹子做柄,上面点缀着牦牛尾之类的装饰物,也叫旄节。张骞、苏武在出使匈奴时,都持有这种符节。不论是“符信”还是“符节”,在古代都被称做“使节”。

后来,人们把出使外邦的使臣称为使节。

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当时,商品经济得到重大发展,外交使节除政治、军事任务外,还要担负经济交往工作,过去那种往来频繁的使节,已不适应外交联系的新形势。于是,威尼斯共和国第一个将驻外使节变成常驻代表。起初任期不得超过两年,后来延长到3年。16世纪末,在欧洲,常任驻外大使已成为一国驻他国的最高级外交代表,而且相当普遍,后来这种制度被推广到世界各国。

节度使的由来

节度使这一官职,最早出现于唐朝。

公元711年,唐睿宗任命贺拔延嗣为河西节度使,节度使的名称从这时开始出现。后来,朔方、陇右、河东等边镇也相继设置了节度使。

节度使是地方最高军政长官。因此,如果某人被拜为节度使,那么他上任时一定备受重视。皇帝亲自派大员为其饯行,属下州县官吏要举行隆重的仪式迎接。

节度使管辖数州,总揽辖区内的军事、民政、财政,权力极大,甚至可以随意任命官吏。公元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率领15万军队叛乱,夺取唐朝首都长安。安禄山的叛乱,使唐王朝由盛转衰,从而出现了节度使割据四方的局面。直到宋代,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才解除了节度使对中央政府的威胁。从此节度使成为一种带有荣誉性质的封赏。

总督和巡抚的由来

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是清代地方最重要的行政长官。溯其源,最早出现于明朝。

明朝的时候,中央政府派遣大臣外出处理地方军政事务,分别给予两种头衔,全称分别是“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前者就是总督,后者就是巡抚。应该指出的是,这两个官衔都具有外派、临时的性质。他们回到中央政府后,官衔便失去,不再起任何作用。

到了清朝,总督和巡抚才正式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总督一般管辖一省,但到后来总督也有管辖两省的,如两广总督等。总督负责治理辖区内的军民事务。总督的官品,一般要高于巡抚。

巡抚是省级地方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事务。

在鸦片战争以前,清廷在全国设置过8总督16巡抚。8总督有:直隶、两江、陕甘、闽浙、湖广、四川、两广、云贵。16巡抚有: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福建。另外,在一些特殊地区设将军管辖。

鸦片战争以后,督抚的设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884年,建新疆省,设甘肃新疆巡抚,福建巡抚由闽浙江总督兼任。1906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督抚。直隶总督因地位特殊而拥有了极高的权力,甚至可以在中央政府呼风唤雨。如李鸿章、曾国藩、荣禄这些朝廷重臣,都担任过直隶总督。

知府的由来

在中国的许多朝代中,都设置了“知府”这一职位。

“知府”这一官职称谓,是由“知”和“府”两个词结合而来的。府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它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

在魏晋时期,州刺史兼任将军之职。州刺史是文职,将军是武职。州有州的衙门和幕僚,将军另外有将军的衙门和幕僚。将军的衙门,就叫做“府”。

到了唐朝,中央政府在首都、陪都以及皇帝登基前任职的州设置府,例如京兆府、河南府、太原府等等。府的长官,统称府尹。

宋朝时,府的设置逐渐多了起来。府隶属于路(路是介于中央与州之间的一级行政区划)。

明、清两朝,省、县之间的一级行政单位被称做“府”。除了首都、陪都所在地的府长官仍然称府尹外,一般的府长官,都称做“知府”,意思是“知(即主持)某府事”。

知府之下,设同知、通判等官员,辅佐知府处理公务,分掌粮税、盐税、江海防务、水利等等。

在明朝,按照缴纳税粮的多少,“府”被分成三等:纳粮20万石以上为上府,20万石以下10万石以上为中府,10万石以下为下府。当时,全国有150多个府。清朝时,各府因自然条件的差异、人口多寡、路程远近,相互间的差别也很大。

知州的由来

在中国,许多地方的名称,都带有一个“州”字。如杭州、福州、广州、永州、青州等。而且先秦时期还有刻“九州”于一鼎之说。这些名称都是历史上延续下来的,那么州的由来是怎么样的呢?

在西汉时期,州这一名词开始出现。但当时的州,并不是行政区划。据史书记载,汉武帝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将全国划分成13个监察区,称为“州”。每州都由中央派遣一长官,负责监察郡、县的官吏。这一长官,便被称为刺史。

到了东汉后期,州慢慢演变成为一种地方行政区。州辖郡、县,刺史又称州牧,就是州的行政长官,拥有行政军事权。

隋朝时,郡的建制被取消,只保留州、县。唐朝继承隋朝的制度,将地方分成州、县两级。当时州的行政长官仍称为刺史。

在宋代,开始把州的行政长官叫做“知州”,知州下属的官员有同知、通判,分别掌管财政、刑法、治安等。

明清两朝,州有两个级别:直隶州和散州。直隶州直属于省,级别与府相同;散州隶属于府,级别与县相同。

书记的由来

很早的时候,书记指的不过是用以记事的书写文字。在三国曹丕《与吴质书》中有“元瑜(即阮踽)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之句,其中的“书记”,指的就是章、表、书、疏等类的文体。

南北朝时期,书记逐渐演化为专称。南朝梁任彦升在《齐景陵文宣王行状》中说道:“谋出股肱,任切书记。”在《文选注》中,吕向注:“书记,谓文字之士也。”

唐朝时期,在元帅府和节度使手下主管撰写文字的属官称“掌书记”,也可称为“书记”。如杜甫《送高十五书记》诗,诗题下鲍注云:“高书记适也……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是说当时高适的职务是左骁卫兵曹参军,因为他兼任掌书记的职务,所以杜甫称他“高十五书记”。

在现代的中国,书记已经成为党、团各级组织中的主要负责人,在工作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宦官与太监的由来

很多人觉得,自古以来,“宦官”和“太监”就是一回事。严格来说,两者是有区别的。第一,最初的宦官不都是阉人;第二,“宦官”和“太监”并非自古以来就是同一概念。

“宦官”之称,古已有之。当时,人们把在皇宫中为皇帝及皇族服务的官员,统称为宦官。东汉以前,充当宦官的有阉人,也有其他人。东汉时期,宫廷之禁愈来愈严,于是太监一职开始“悉用阉人”。

“太监”一词,最早见于辽代,是辽代政府机构中的官员。辽代太府监、少府监、秘书监等机构,均设有“太监”一职。元代承袭辽制,所设各监也多有“太监”。元代太监是诸监中的二级官吏,并非尽是阉人。

到了明代,太监才和宦官发生较固定的关系。充当太监者必是宦官,但宦官却不尽是太监。太监是宦官中的上级官员,是具有一定品级、俸禄的高级宦官。

太监成为宦官的专称是从清代开始的。因为清代将侍奉皇帝及皇族的宦官都冠以太监之称,所以,宦官便同太监混为一谈了。

将军的由来

早期军队中没有将军这一职务,由司马来掌管军事。

那时候,国家军队的数量并不多,天子只有六军(每军2500人),诸侯最多不超过三军。各军的统帅叫卿,卿以下叫大夫,大夫以下叫士。

到了春秋时代,诸侯为了建立霸业,总是费尽心思来扩充兵力。大国诸侯,如齐、晋、楚等,常常拥有三军以上的兵力。可是在编制上,诸侯只能有三军,只能设三卿。于是,有些诸侯就把扩充军的统帅称做“将军”,意即率领一军的意思。行军打仗时,军队得由一人统一指挥,方能发生效力。因此,便在将军中选拔出大将军或上将军来全盘指挥。

到汉朝时期,军队数量更多,单设一位大将军管不过来了,于是又出现了不同级别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职位。以后,各朝的将军虽不尽相同,但将军这一官阶仍然是被分成若干级别的。

我国古代军衔的由来

我国的军衔是近代北洋政府于1912年8月命名的。当然,这些军衔不是无缘无故产生的,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元帅:最早见于《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所载晋文公的“谋元帅”词。唐代设有元帅、副元帅等职务,作为作战时期的最高统帅,有相当大的权力。到宋代则设有兵马大元帅,元代设有都元帅、元帅。

将军:春秋时期,晋国以卿为将军。到战国时,“将军”一词才用于官名,有大将军、上将军等职位。汉代将军名号颇多,如霍去病就叫骠骑大将军。隋唐以后,历代官名都有将军。

校:“校”是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统带一校之官称校尉。汉武帝曾设立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八校尉。这八校尉作为专掌特种军队的将领,其地位略次于将军。晋武帝时设有军校,为任辅助之职的军官。清代有步军校、护军校等官职。

尉:春秋时期,晋国上、中、下三军皆设尉。秦汉时,太尉执掌全国兵权,地位非常高,为三公之一。以后带尉字的官职地位逐步下降。唐代折冲府以300人为团,团设校尉。明清时的卫士和八九品队官称校尉,清代七品官中有正尉、副尉。

士:在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皆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官,是卿大夫以下的低级职位。秦以后间有袭用古制以上、中、下士为官职者。

翰林的由来

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唐朝。

唐玄宗时,政府从文学侍从中选拔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专掌内命(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时,翰林学士开始被设为专职。明代,翰林学士作为翰林院的最高长官,主管文翰,并为皇帝提供咨询,实权已相当于丞相。

同类推荐
  • 人类对月球的开发

    人类对月球的开发

    阿姆斯特朗代表所有的“地球人”向月球迈出第一步时说道:“这一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但对整个人类来说却是巨大的一步。”这一步标志着人类对于月球已不在处于单纯的幻想阶段了,科学家们对于月球的科学探索,一步步地揭示出月球的本来面目。在对月球的开发中,人类也开始在各项航天事业中积极谋求国际上的合作。
  • 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世界卷)

    五千年中外名人之谜全集(世界卷)

    以翔实的资料,全新的视角,客观的描述来拨开笼罩在历史上知名人士头上的层层迷雾,揭示了这些名人事件的真相。对名人的关注与探究及他们的身世,性格,思想,归宿,轶事,感情纠纷等等方面,但是由于各种主观与客观的原因,很多关于名人的信息始终扑朔迷离,难辨真相,即便如此,也难以阻挡人们对名人种种时间的猜测之心与探索的脚步,作为名人,他们曾经叱咤风云,他们曾经名盛一时,无论生前身后他们的名字都为世人所熟知,但是究竟有谁真正理解他们呢?历史上的记载都是正确的吗?
  • 低碳旅游:你的习惯改变的是地球的命运

    低碳旅游:你的习惯改变的是地球的命运

    低碳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低碳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与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大事。节水、节电、节气,摒弃高碳模式,崇尚低碳生活……就是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以让低碳生活变为现实,让我们为低碳环境、绿色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白云蓝天、雾霭流岚、花香鸟语、蝶舞莺飞……如此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的呵护。不要让小河的水总是恶臭,不要让机动车的尾气令人掩住口鼻,不要让草丛里的塑料袋不计其数……让我们牵起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使地球更美丽,更精彩。
  •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新编科技大博览·B卷)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你一定想知道:海洋世界知识

    你一定想知道:海洋世界知识

    阅读科学知识对提高学习兴趣、优化知识结构会产生积极而有益的作用,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只会扼杀活泼的天性.抑制智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保护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扩大青少年学生的知识面,以便充分调动起他们探索求知的勇气和信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宇宙、天文、地理、生物、历史、军事、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采用深入浅出、符合认知规律的科学体例,为渴望探索外部世界的青少年展现出一幕幕极具想象力、神秘感和挑战性的科学场景。促进青少年学生开阔眼界、启迪心智,在思考与探究中走向成功的未来!
热门推荐
  • 流川枫与苍井空

    流川枫与苍井空

    两个青春期的大学生从相爱到分离又到重逢的感情变化故事,这个故事我要讲.....
  • 末世先知同盟

    末世先知同盟

    末世降临,天地打劫,众生涂炭,本座应劫而出,先知先觉,本应解万民于水火之中,救众生于危难之际,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己任,开光辉纪元为本源!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为了世间众生,世界和平着想,请把你现在手中的宝物贡献出来吧?
  • 洪荒小地主

    洪荒小地主

    带着一款建设类的网页游戏《洪荒霸业》回到弱肉强食的洪荒世界,挖挖灵矿,练练法宝;搞搞养殖,种种灵药;找点仙女妖女做老婆,养点麒麟凤凰当宠物,当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地主。巫妖之战?封神之乱?我不管,惹了我,我让你们全部完蛋!
  • 彼岸花开之爱的葬礼

    彼岸花开之爱的葬礼

    昔日同窗,知心好友,情同姐妹。顾盼,媛媛,小米三个人在走出大学校园后,遇到了爱情、事业、前途……
  • 恋世无双

    恋世无双

    他是一名杀手,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恶魔,这个只会杀人的机器真的没有感情吗?是谁改变了他,是谁融化了他的心?
  • 末世之战国风云

    末世之战国风云

    整个世界都乱了,世界变成了游戏,为了在这强敌环视的世界生存只能不断的强化自己。英雄难免也会孤掌难鸣啊!努力活下去吧,在这乱世之中!
  • 天域武神

    天域武神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武尊世界,位面交汇,万道争锋,群雄荟萃;一个从天域重生的人,墨风,命运转折于武神诀,闯向了下位界;千人瞻仰,万人臣服!高呼“风神墨少”美名!武动天域谁争锋,笑破苍穹我为神!
  • 血色兰花

    血色兰花

    一桩突发于东京的国际兰花走私案,打破古镇 云江的宁静。刀光血影连夺数命,云遮雾绕案情迷离;算命扑克步步追杀,情色陷阱丝丝入扣;古刹展神秘兰图,深山护绝世奇葩;爱恨情仇理还乱, 生离死别两茫茫;真凶饮弹,卧底深藏;大盗百密一疏,警探智勇双全——枪声响起,有情人魂归何处;风雨过后,贵妇兰青翠欲滴。
  • 洪荒之魔神龙溟

    洪荒之魔神龙溟

    国者,无民不立,无王不兴,王本就是民献给国的祭品,领受民之膏血,是为以王之牺牲换取国之昌盛。高高在上接受众生崇拜而无作为,守着所谓天道不放,所谓神界,也不过是一群腐朽的存在而已。纵是人心如海,但见世事如潮,一般不得风平浪静,天意流转,不遂人意却是常道,倒不如说,世事为潮,人为舟船,我等是在风浪之中,争一线生机。正式自我介绍一下,孤乃魔界夜叉族之王,龙溟,对你,我有隐瞒,但不会欺骗,给我一个保护心爱女子的机会。在我心里,你永远不会比夜叉族更重要,但一定比我的性命更重要,这种无瑕的白色,和你一样。孤这一生,无怨无悔,只是,有少许遗憾啊!哈哈……哈哈哈!。
  • 大神,要点脸成不?

    大神,要点脸成不?

    游戏部门大神时不时撩你是怎么回事?频繁给公司女狼们发送“他是她的人”的信息是几个意思?当游戏大神和部门领导合二为一时,该懵逼还是懵逼的接受?某商场卫生间,一部掉落的手机揭开“她”的身份,以致他在游戏和现实中连环夹攻,把她逼到自己的怀里……游戏里,带她游遍侠客江湖,陪她一起摆平乌龙;生活中,给她当免费保镖,当她“救命”男朋友;只要她需要,他都在。不知不觉中,她接受了他这个游戏情侣,又从游戏走向现实,最终……么么哒,啪啪哒,一齐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