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3700000039

第39章 天文历法篇(1)

天文历法

宇宙的由来

宇宙源于150亿年前,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时,指出宇宙可能会发生膨胀。后来,科学家们发现,远方的星系正在以极高的速度远离银河系。这说明宇宙正在不断地膨胀,从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推测。此外,人们还发现宇宙到处充满着3度K的杂音电波,这证明宇宙曾经是一个超高温、高密度的大火球。

基于以上事实,科学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对宇宙的形成进行解释。根据这个理论推算,宇宙诞生于150亿年以前。刚诞生的宇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世界,但它却有着极高的温度和密度。后来由于物质的温度和密度急剧下降,这个“宇宙之卵”以爆炸性的速度猛烈爆炸。

在“大爆炸”中,诞生了各种元素和支配它们运动的力,形成了星球和银河。只在一瞬间,“宇宙之卵”便进化成为“成年”的宇宙。

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从既无空间也无时间的“虚无”之中,以惊人的速度瞬间诞生的。而且,宇宙总是周而复始地从诞生到消亡,再诞生,再消亡。

地球的由来

据科学家的推算,地球有40多亿年的历史。

地球是由星云分化而来的。一开始,它只是一些宇宙固体微粒的聚合体。在运动的过程中,它不断吸附四周的宇宙微粒,最后才凝聚成一个球体。原始地球是一个冷冰冰的坚硬球体,在它的四周,弥漫着氮、二氧化碳、甲烷、氨等气体。

在构成原始地球的物质中,有许多放射性物质。在衰变过程中,它们释放出大量热量。随着热量的不断积累,地球内部的温度渐渐增高,坚硬的地球慢慢变得柔软。随着运动的作用,在地球内部便产生了复杂的圈层分化运动。

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氧、铝、镁等比较轻的物质浮到地球的表面上来,铁、镍等比较重的物质慢慢下沉到地心部分去了。最后,在地球内部形成了明显的层次,这就是现在的地壳、地幔和地核。

根据大陆漂移学说,在几亿年前,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同现在是不一样的。在两亿多年前,地球上的各个大陆基本上连在一起,人们称之为泛大陆。此外,还有一个泛大洋,也就是古太平洋。到了距今1亿8000万年的时候,泛大陆产生分离,逐渐漂移,形成了五大洲四大洋。

月亮的由来

关于月亮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概括起来有下面几种:

第一,分裂说。

有人认为月亮源于地球的分裂。在地球形成过程中,当地球还处在熔融状态时,在高速自转的离心力及太阳潮汐的作用下,从赤道位置分离出一大块物质,冷却后就形成了月球。

第二,行星说。

有人认为月亮是被地球俘获的小行星。月球本来是一个绕太阳公转的小行星,在30至40亿年前,因为靠近地球,被地球引力俘获,所以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

第三,太阳星云说。

有人认为月球源于太阳星云。太阳星云将两个较大星团作为中心,凝聚其他云状物质,便形成了地球和月球两星球。因月球小,就在地球引力下绕地球公转。

第四,碰撞论。

地球是先存在的一个星球,后来,一个星球以每秒11公里的速度斜着碰撞了地球,从而抛出许多雾化岩石物质围绕地球旋转,后来,这些雾化物逐渐凝聚成了月球。

金星名称的由来

在中国古代,人们将金星称为“太白”。当它在早晨出现时,人们称它为“启明星”,意思是东方欲晓、开启光明。当它在晚上出现时,又称它为“长庚”,意思是暮色降临,长夜将至。

现在,全世界都称金星为Venus,译为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爱神的名字。爱神维纳斯的美貌与金星的晶莹非常相配。称它为“金星”,是因为有人认为它是由金银组成的。近年的天文考查证实了这一点,金星上的确富含矿藏。

木星名称的由来

在西方,木星被认为是主神丘比特(Jupiter)的化身,也就是希腊神话中的主神宙斯(Zeus)。天文学家用Zeus的第一个字母Z的花体写法,作为它的代表符号。中国古代叫它“岁星”,是因为人们正好用它来定岁纪年,它绕太阳一周正好是12年,与天干纪年法相吻合。

木星是一颗体积和质量都特别巨大的行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00多倍,质量则是其余八大行星加在一起的2.5倍。

水星名称的由来

水星总是在太阳附近出没,从地球上看,它与太阳的角距不超过一辰(古代把一周天分为12辰)。所以,中国古代管水星叫“辰星”。

水星有时在黎明出现,有时在黄昏出现,这使得古代人以为这是两颗不同的星。早期的希腊人,在薄雾中见到水星就称之为墨丘利(Mercury),在清晨时见到水星则称之为阿波罗。古印度人称它为罗利纳亚和佛陀,古埃及人称它为何鲁斯的塞特。它们仿佛是太阳神的两个侍卫。

现在,水星的众多名字多已废弃,大家都称水星为墨丘利了。“墨丘利”本来是罗马神话中为众神传递消息和信件的使者,脚上生长着一对翅膀。这个名称,与水星行动之敏捷非常相称。

火星名称的由来

火星是人们用肉眼所能看见的最亮的星。

因为火星色调暗红,使人想起象征战争的铁与血,所以西方人称它为马尔斯。马尔斯,是希腊神话中战神的名字。在天文学中,火星的代表符号是一种武器——矛。中国古代将火星称做“荧惑”,是由于它色红而荧荧似火,加之其亮度常变,行踪不定,因而令人迷惑。

土星名称的由来

古代西方人看到土星行动迟缓,就以为它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命运的变幻,便以罗马神话中的萨都思(Saturn)神为它命名。

土星的符号是一把大镰刀,它既象征时间,又象征农业。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土星每28年运动一周天,好像每年“坐镇28宿之一”,于是便称它为“镇星”。

天王星名称的由来

1781年,英国人威廉·赫歇耳在太阳系中发现了一颗新行星。他想把它称做“乔治星”,以报答英王乔治三世对他的支持和资助。另有一些天文学家则主张把新行星命名为“赫歇耳”,以表示对发现者的敬意。

但这两种提案均遭否决,人们采纳了柏林天文台台长波得的建议:遵守以神话人物命名行星的传统原则,用天神乌拉纳斯(Uranus)命名它。中文译为天王星,天王星的符号是一颗星上面写着一个“H”,这是发现者赫歇耳名字的第一个字母。

冥王星名称的由来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了一颗新行星。这一新闻,在1930年3月24日英国所有报刊上都作为头版头条进行报道,并征求命名。

当时正在教会读书的11岁的名叫威尼什衣·贝尔娜的英国小姑娘提出,用地府中的“冥王”来命名新行星,结果被选中。为什么她的建议能被采纳呢?因为该行星处于遥远的黑暗中,那儿仿佛是冥国的所在地,故用冥王普鲁托(Pluto)命名。

卫星名称的由来

卫星的英文是Satellite,这个词起源于拉丁文,在不同的时代,它的含义完全不同。

这个词最早产生于罗马。当时,没有卫队的护卫,显贵们就不敢在罗马城的大街上行走。这些卫队被称为Satellites。

中世纪时期,统治者用Satellite来称呼私人卫士。有一次,科学家们发现了一颗新的围绕着木星旋转的陌生星体。当乔纳斯·凯伯勒(Johannes Kepler)得知这个消息时,就联想到帝王的卫士。后来伽利略又发现围绕着行星转的二级行星,就像卫士或朝臣围绕着帝王转那样。

到了1611年,凯伯勒就称呼这些二级行星为Satellites,很快Satellite这个词就被用来称呼所有围绕着某一主星体旋转的星体。

人造卫星的由来

世界上最早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东欧的政治、军事强国苏联。

苏联人在空间探测方面的成果,一直居于世界的前列。1955年,苏联领导人审时度势,成立了国家宇宙探测委员会,专门负责探测浩瀚的宇宙。在洲际导弹USSR -1成功发射之后,1957年,苏联科学院院长宣布:“发射卫星的火箭和其他主要部分已经准备就绪。”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在苏联发射,它是由科学家科罗寥夫主持设计的。科罗寥夫25岁时,就编写出版了《火箭发动机》一书。26岁时,他参加了苏联第一枚液体火箭的设计。27岁时,他又出版了《火箭飞行》这部着作。29岁时,他和别人一起成功设计了苏联第一代喷气式飞机。

1957年10月4日,科罗寥夫大胆决策,采用捆绑式火箭,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太空,从此开创了人造卫星的太空时代。

这颗人造卫星名叫“伴侣”l号,是在苏联拜克尔发射场由USSR-l三级火箭送入轨道的。它在太空中运行92天,绕地球约1400圈,行程6000万公里,于1958年1月4日坠落。

仅过了一个月,卫星“伴侣”2号又进入轨道。它比第一颗还要重,还装载着一条叫“莱卡”的狗,以及一些科学仪器。

苏联的人造卫星上天,在科技史中真称得上是伟大的贡献。美国也不甘落后,积极研究制造人造卫星的技术。1958年10月,美国将本国第一颗空间科学探测卫星“先驱者”1号送入太空。这颗卫星飞行了43小时后,又重新返回大气层,这充分说明,美国卫星操纵性能非常好。

三个月后,苏联将第一颗绕太阳飞行的人造行星“梦想”1号成功发射上天,又一次把美国抛在了后面。美国从此又开始研究绕太阳飞行的人造卫星。

1959年3月,美国的人造行星“先驱者”4号也进入太阳系轨道。可仅仅过了半年,苏联又成功地发射了“梦想”2号,实现了第一个在月球上的硬着陆。不久,“梦想”3号飞上了太空,这是世界上第一颗绕月球飞行的卫星。

1960年8月,美国成功地将“发现家”8号卫星送入轨道,使它绕地球17圈后抛射出资料囊,进行了地面上的资料回收。

而苏联紧随其后,发射了“太空舱”2号卫星,把两条狗,还有老鼠、苍蝇、植物、种子送入轨道,然后让它们安全地返回地面。这次生物回收技术,为人类进入太空、返回地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历法的由来

历法,就是指以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

在原始社会,人类靠采集果实和渔猎维持生活,对寒来暑往的变化、月亮的圆缺、动物活动的规律、植物生长和成熟的时间,逐渐有了一些认识。等到社会发展到以农、牧生产为主的阶段后,人们更需要掌握季节的变化情况,否则农业生产就会歉收。古代的天文历法知识,就在生产实践的迫切需要中产生了。

在古巴比伦,有人曾制定一种历法。这种历法规定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29天,有的月份30天。这种历法的一年比实际的一年(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要短好几天,其误差使得20年后寒冷的冬季挪到10月中旬。为了纠正这种误差,人们每隔几年增加一个月,即闰月。巴比伦历法与我国的阴历十分类似。

在《尚书·尧典》中记载,原始社会的帝王尧组织了一批天文官员,到东、南、西、北四个地方对天象进行观测,编制了历法,使人们可以更好地种田。这说明,中国在5000年前,就出现了历法。

中国古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历,阳历是根据太阳运动制定出来的,阴历则以月亮运动为根据。

埃及也是创制历法较早的国家。在公元前2780年前后,他们细心研究,终于创制了一年365天的太阳历。他们还根据尼罗河的泛滥情况,把一年分为12等份,余下5天作为节日,庆祝农业收成。

生活在美洲大陆的玛雅人和阿兹台克人,将历法与宗教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玛雅人,把一年也算做365天,这与中国人、埃及人的情况是一致的。但很有意思的是,玛雅人把一年划分为18个单位,每个单位20天。另外的5天被他们当做“不吉利的日子”。

在古罗马时期,恺撒决定建立新历法。公元前46年,他采纳天文学家索西格内斯的建议,认定一年有365.25天。为避开小数,他规定一年有365天,每隔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天。他把1年分为12个月,5个月是大月,有31天;7个月是小月,有30天。

由于恺撒用自己的名字给7月命名(July),因此从2月份移走一天给7月。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奇数是幸运的数。这种历法被称为儒略历。

恺撒死后,奥古斯都执政,他用自己的名字给8月命名(August),于是又从2月移出1天给8月,2月就只剩下28天了。

儒略历一共用了1600年。由于1年的时间实际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不是365.25天,每一个闰年就多了44分56秒。因此,1600年的积累误差竟有10天之多。

1582年,按年历,春分应在3月11日,而实际上则是在3月21日。对教会来说,如何准确地确定全世界的宗教节日,是一件关系到全教教民的头等大事。于是,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对历法进行再次变革,当年的10月4日变成了10月15日。

他请天文学家作出了如下规定:凡年代数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但当年代数后边是带两个“0”的“世纪年”时,必须能被400整除的年才是闰年。这一规定使得3000年误差只有一天。

为了避免以后发生错误,改革后的历法规定,每个世纪内不再有25个闰年,而只有24个闰年。这个历法叫“格里高利历”,就是现在世界上通行的公历。

在几千年间,中国一共更换了66种历法。古代历法中,秦代的颛项历、汉代的太初历、南北朝的大明历、唐代的大衍历和元代的授时历较为有名。

从唐代起,根据当时历法印制的历书,必须经过皇帝审定,然后才可以在全国颁行。从此以后,老百姓就把历书叫做“皇历”,因为谐音又叫做“黄历”。

元代的授时历非常适用,在世界历法中也有显赫的地位。它是由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确定一年为365.2425天,这与公历的回归年值是一样的,却比公历的创制要早300多年。

中国自近代以来,逐渐采用公历纪年。

阳历的由来

阳历又被称为格里高利历、公历。它的产生,与欧洲基督教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根据《福音书》的传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恰恰是在春天。早期基督教徒庆祝复活节的日子曾因地而异,相当混乱。直到公元325年,在尼其亚第一次欧洲宗教会议上,才最后解决了这个问题,规定复活节为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

当时人们用的是儒略历。很多年过去了,春分慢慢地靠近冬天了。为了使复活节回到春天,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根据意大利天文学家利里奥在1576年提出的方案,开始修改儒略历。修改后的儒略历被称为格里高利历,又称阳历、公历。

同类推荐
  • 新编万事由来全集

    新编万事由来全集

    水有源,树有根,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由来。各种各样的事物,经过时间的打磨,最后,静静地立在我们身边,用坚韧的存在,讲述着自己不平凡的故事,证明着自己特有的价值,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顾四周,各类事物围绕在我们身边。追本溯源,谈古论今,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无论其影响大小,有趣的永远是其背后的历史和故事!《新编万事由来全集》集纳古今万事万物,以大量的图片和文字,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各类事物的精彩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日常用品、地理名胜、节日习俗、文化艺术等方方面面。《新编万事由来全集》尽量选编人们最喜闻乐见的内容,是数千年来万物历史中最为精彩的部分。
  • 不懈追求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不懈追求的大科学家(走进科学丛书)

    本书包括观测天文学大师第谷、开创钢铁时代的发明家、一个新元素的诞生、不懈追求的科学伉俪、萨哥拉贫困潦倒、培根遭祸两次入狱以及布鲁诺至死不渝等内容。
  • 怪兽部落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怪兽部落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宇宙天地和自然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纷繁庞杂,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奥秘。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于我们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交通纵横(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交通纵横(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青少年科普知识”丛书,主要精选现代前沿科技的各个项目或领域,介绍其研究过程、科学原理、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使青少年站在当今科技的新起点寻找未来科学技术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不断追求新兴的未来科学技术。
  • 环保常识

    环保常识

    “人与环境知识”丛书是一套科普类图书,旨在通过介绍与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来向大众普及环境知识,提高大众对环保问题的重视。
热门推荐
  • 谍案

    谍案

    当代,一次突发的女谍事件,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让人震惊,她将怎样面对人们的质疑,又将怎样收场?这是作者继《误入军统的女人》《谍上谍》之后,写的第三部间谍小说。时代背景,写法,与前两部大相径庭。前两部均已出版,并陆续被制作电视剧。
  • 最神秘的中国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最神秘的中国古代文明未解之谜

    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文明中最具价值和最被关注的未解之谜,同时结合科学文献及考古、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资料,将科普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通过图文并茂的编排方式将谜团背后隐藏的疑点翔实地展现出来,使读者开阔视野,更准确地认识我们这个世界。
  • 也许曾经相爱过

    也许曾经相爱过

    四年前,她在车祸中失去记忆,却在午夜梦回时闪出另一个人的临死片段。四年后,她偶遇良氏总裁,被他身边的小孩唤作“妈妈”,从此陷入爱恨纠缠的漩涡她强硬不服软,他藏于暗处帮她!她有车祸后遗症,他助她走出阴影!她处于风口浪尖,他步步为营,逼她置身事外!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 痴心小妻:美男365计

    痴心小妻:美男365计

    宴会上,相隔14年的他们再次相遇。14年的痴迷等待,隐藏了14年的真相,筹备了14年的复仇,因为这一相遇,一触即发。当他以为,他的心爱的女人就要和他天长地久时,筹备多年的复仇被激发。礼堂的大爆炸,枪林弹雨,黎霖夜为了保护白相言,身负重伤,白皙的婚纱上是血腥的红色。“不要啊......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这么做!”看着兄弟姐妹一个个倒下,原本神圣的教堂变成了屠宰场。他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牺牲自己走向深渊,自己却因为重伤动弹不得。一夜之间,集团宣布破产,巨大的压力让白相言的父亲卧床不醒。当一切都结束之时,他再次求婚,她却在躲避。我们已经失去两个10年,难道还要再次失去?
  • 画眉谱

    画眉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手医妃,王爷求放过

    鬼手医妃,王爷求放过

    二十一世纪的国院外科女医师,一朝穿越成为当朝太医院首辅的废物二小姐。天生愚钝,医道不通?暗纹胎生,肥胖如猪?还有个大婚当日就要给自己下马威的未婚夫!罢罢罢!你看不上我,我也不甚稀罕你。如你所愿,奉上休书,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市声

    市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腾荒野

    龙腾荒野

    一个没有不可能,只有想不到的世界,可以说是一个乱了套的世界。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在异世由于对神的绝对尊严提出质疑,遍遭打击。尽管屡遇不幸。但他从未屈服,放弃。一次次的失败,朋友亲人的离去让他意识到,只有拥有和对方匹敌的实力,才有和对方平等对话的资格。
  • 常幕帖

    常幕帖

    以三人为不同视角,从不同的方面解决各种异变的故事。
  • 步步桃花:魅君小傲妻

    步步桃花:魅君小傲妻

    魅力四射,绝世无双,夫君原来是桃花!萧姚望着身上的藤蔓把自己包成木乃伊,嘴角抽搐,抬头对上某男的眼睛咆哮:“妖孽你敢动姑奶奶!”某男掏耳淡淡的回复:“哪敢啊。”“那还不放开我!?”某男冷笑一声,说道:“放开你?谁给我生儿子?”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她真不该招惹这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