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3700000017

第17章 节日习俗篇(1)

中外节日

祭灶的由来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每当此时,人们都忙碌着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在河南有一则凄凉的传说。

古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为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石矿去采石。

由于儿子很久未曾回家,两位老人十分想念。这天,老太婆嘱咐老头子到矿上去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丫的同路人,一路上,两人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丫是阎王派来的,到矿上收回几十名矿工。老汉便乞求光脚丫,请他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丫慷慨应允,但再三嘱咐他不要告诉别人。

老汉见到儿子后,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上矿采石。不久,石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

一晃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回想起当年的事情,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见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此事。玉帝大怒,立即惩罚光脚丫,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都会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除夕的由来

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它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

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在古代,除夕还有许多雅称,如:除傩、除夜、逐除、岁除、大除、大尽等。

在我国民间,除夕有很多富有积极意义的习俗。岁晚相与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等。

春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的祭神祭祖活动。我国古代先民经过一年辛勤劳动,在岁尾年初之际,便用他们的农、猎收获物来祭祀众神和祖先,以感谢大自然的赐予,这就是“腊祭”。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过年的“年”字,就是年景好、五谷丰登的意思。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把农历收成好叫做“年成好”,把正月一日作为“年日”,每逢这一天,到处锣鼓喧天,喜气洋洋。

《谷梁传》说:“五谷大熟为大年。”《尔雅·释天》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为岁名。”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金文中的“年”原意是预祝丰收喜庆的日子。人们为庆贺丰收,迎接新一年的生产,就在立春前后的正月初一这一天,欢聚庆祝,一起过年。

关于过年的来历,还有一个饶有趣味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跟蚩尤大战,在农历正月初一那一天,黄帝战胜了蚩尤,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节日,以纪念黄帝的战绩。

民间还有另外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走村串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

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抽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

“年”又窜到另一个村庄,迎头看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

后来,“年”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

由此,人们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了对付它的方法,最后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元宵节的由来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

元宵节的来历,据说与汉朝时期的汉文帝有关。

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刘襄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等,一起设计除了吕禄,“诸吕之乱”在正月十五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汉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为纪念平息“诸吕之乱”,每年正月十五夜,他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

“夜”在古语中,又叫“宵”,正月又叫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清明节的由来

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就运用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清明节。

不少地区又把清明节称为寒食节、祭祀节。其实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也有的说是前两天),只是由于时间相近,人们便习惯性地把两个节日当做一个节日。

寒食节的由来,取意于春秋时期的晋文公悼念功臣介之推的故事。

晋公子重耳未继位之前,遭遇晋献公的迫杀,被迫流亡国外。介之推与狐偃、赵衰等一批老臣,与重耳患难与共,吃尽了苦头。

流亡途中,有一次,重耳又累又饿。跟随他的大臣们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儿吃的。此时,介之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当重耳得知肉的来历后,不禁流下了眼泪。

19年后,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也就是着名的五霸之一晋文公。他重赏了有功之臣,唯独忘了介之推。很多人为介之推鸣不平,然而介之推却不申辩,背着老娘隐居深山。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派人四处寻找介之推母子。打听了很久,听说在绵山一带隐居,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

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之推。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到介之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发现介之推与母亲紧抱一棵大树,被活活烧死。

晋文公见状,恸哭不已,便下令厚葬介之推,并将此山易名为介山。为了纪念介之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家家户户禁烟火,吃三天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后来,清明节扫墓习俗流传下来,成为我国人民追念故人、寄托哀思的风俗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

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三大饮食节日之一。因“午”与“五”通,端午又名端五、端阳、午日、重午、重五、地腊、中天等。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以吃粽子表示庆祝。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的说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风土记》有“俗重五月五日与夏至同”的记载;有的说起源于恶日,这纯系封建迷信,并由此导致端午节的一些风俗都是为了镇妖避邪;近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学术界大多沿用此说。

在民间,有的相传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伍员,并不是为了纪念屈原。

伍员,字子胥,春秋时代楚国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杀害,投奔吴国,帮助吴王成就霸业。随后,伍员率兵伐楚,攻破楚国郢都,鞭楚平王尸三百,报了父兄之仇。

吴王夫差打败越国后,骄傲轻敌,伍子胥力劝。此时,太宰向吴王进谗言,伍员遭受诽谤。夫差赐“厉镂”剑令伍员自刎,尸体被装入皮革做的袋里投入钱塘江中。

伍员含冤死后,传说变成了“波涛之神”,从此钱塘江常起怒涛,汹涌澎湃。于是吴国百姓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要举行“迎涛”仪式来纪念伍员。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说法为什么在民间广为流传呢?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对至死不离开祖国的屈原,比对报父兄仇的伍员更加热爱的缘故。

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上官大夫靳尚等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以至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

后来,楚怀王将屈原逐出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被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

百姓闻讯后,纷纷来到汨罗江,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出粽子投入江中,据说糯米可以粘住鱼嘴,使鱼不吃屈原的尸体。

后来,楚国人民每年在屈原投江这天,都到江上划龙舟,往江里投粽子,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留下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并流传到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等地。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它历史悠久。每到这天,人们都要赏月、吃月饼,祝福团圆。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但它不是指中秋节,而是秋季的第二个月;汉代有秋节,时间定在立秋的那一天,也不是八月十五。

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纪》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可能与以下两种说法有关。

一是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可见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称为“仲秋”。此时,各种农作物相继成熟,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便以八月十五这天作为节日。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节”。

重阳节的由来

重阳节又称登高节。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登高望远,思念亲人。

古人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称“重阳”,这就是重阳节名称的由来。关于重阳节的起源,相传与道教有一定的渊源。

东汉时期,汝南县一村庄,有一位名叫桓景的小伙子。有一年,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桓景的父母在这场瘟疫中病死了。

桓景听人说,这场瘟疫是汝河里的一个瘟魔作恶引起的。于是,桓景决定为民除害。当时,东南山中住着一位名叫费长房的大仙,桓景便来到此处拜师学艺。学艺时,桓景不分昼夜地苦练。

一年后,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他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然后,让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在九月九日那天,他领着父老乡亲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每人分一片茱萸叶,用以驱瘟魔;随后,又倒出菊花酒,每人呷了一口,用以防瘟疫之疾。把乡亲们安排好后,桓景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家中,独坐屋内,只等与瘟魔交战。

不久,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它见人们都在高山上欢聚,便窜到山下。此时,酒气刺鼻,茱萸冲肺,瘟魔不敢登山,便转身来到村里。

当瘟魔看见一人在屋中端坐,便向前扑去。桓景急忙迎战,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将降妖青龙剑抛出,把瘟魔扎死在地。

桓景除掉瘟魔后,汝河两岸的百姓欢天喜地。从那时起,人们就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泼水节的由来

每年4月中(傣历六月)的泼水节,是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大家欢聚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度佳节。

相传在很久以前,傣族家乡美丽富饶,人民丰衣足食。后来,来了一个火魔,整日为非作歹,把傣族家乡变成酷热干旱、五谷不生的地方。

有一天,火魔抢了7名年轻美貌的傣族姑娘。其中最小的姑娘叫侬香(也有说叫南粽布的),她骗取了火魔的宠爱,在傣历六月的一天陪火魔饮酒。在火魔喝醉了的时候,侬香故意吹捧火魔说:“大王什么都不怕,真了不起。祝大王千秋万岁!”

火魔得意忘形,脱口而出:“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我自己的头发丝勒住我的头。”

火魔醉后酣然大睡时,侬香乘机从火魔头发上拔下一根头发,把火魔的头勒了下来。正当侬香惊喜交集的时候,那魔头却似一团火球,滚到哪里烧到哪里。侬香大声呼叫,六姐妹急忙赶来,七手八脚把魔头提起来。

说来也怪,魔头一离地,火就灭;一着地,火又起。于是七姐妹轮流提着魔头,不让它落地。魔头滚烫,就不停地泼水降温。一直到7年以后,魔头才死去,七姐妹为民除了害。

从此,傣族人民为纪念她们的功劳,每年傣历六月都要举行泼水节,庆贺除魔的胜利。年轻人放鞭炮、赛龙船、载歌载舞,一直持续三四天。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是指农历七月初七,亦即是中国的情人节。

很久以前,有个善良的年轻人名叫牛郎,他的父母早逝,跟着兄嫂过活。嫂子唆使兄弟二人分家,只把一条老黄牛分给牛郎,牛郎待老黄牛很亲,白天去放牧,夜里睡在它身边。

这条老黄牛是由天上的金牛星变的。它因为触犯了玉皇大帝的天条,被玉帝贬到凡间为牛。它看见牛郎很善良,就决定要帮助他。

有一天,它告诉牛郎,东边的山下有一个湖,每天黄昏会有七个仙女下到这个湖里洗澡。只要牛郎偷走其中的一件衣裳,那个仙女便无法返回天宫,就只能留下来做他的妻子。听了老黄牛的话,牛郎果然偷偷藏起其中一位仙女的衣裳。

等到仙女们洗完澡要回天宫时,年龄最小的织女才发现自己的衣裳不见了,急得哭了起来。这时牛郎捧着她的衣裳出现了,要求织女答应做他的妻子才把衣裳还给她。织女看牛郎忠厚老实,便含羞地答应了。

织女是玉帝最小的女儿,心灵手巧。两人成亲后生了一对子女,男耕女织,生活十分幸福美满。但不久,那头忠心耿耿的老牛却死了,死前它告诉牛郎,在它死后,剥下它的皮,遇到困难时就会派上用场。

织女嫁给牛郎的消息传回天庭后,玉帝大为震怒,就派王母娘娘下凡将织女带回天庭。牛郎回家后看不到织女,急得团团转。他忽然之间想起了老牛的叮嘱,就披上牛皮,飞快地追了上去。眼看就要追上她们,这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子,往天空中一划,马上出现了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把牛郎和织女分隔两边。

牛郎和一双儿女在河边大哭,哭声惊动了玉帝,他看见两个孩子很可怜,就允许他们一家每年七月七日相会一次。

平安夜的由来

平安夜即圣诞节前的一个晚上,类似于我国的除夕。平安夜这天,每家都要摆圣诞树。当晚,全家人团聚在客厅中,围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表达内心的祝福和爱,祈求来年的幸福。

这天晚上,还会看到一群可爱的小男孩或小女孩,手拿诗歌弹着吉他,一家一家地唱着诗歌报佳音。据说这与耶稣降生有关。

耶稣诞生的那个夜晚,在旷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天上传来了声音,告诉他们耶稣降生的消息。根据《圣经》记载,耶稣来到人间,是要做人世间的王,因此天使便通过这些牧羊人把消息传给更多的人。

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处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直至今日,报佳音已成为圣诞节不可缺少的活动。

圣诞节的由来

每年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它是许多国家最主要的节日,相当于我国的春节。

同类推荐
  • 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地理知识知道点)

    地球的变脸:天气与气候(地理知识知道点)

    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关注气象的问题,依此安排自己的出行、生产等问题。这里的气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气。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所以可以理解为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统称。天气现象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雪、霜、雷、雹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天气过程就是一定地区的天气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过程。本章着重讲述了大气层、天气与人类生活、天气预报、气象卫星,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 微生物密码(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微生物密码(青少年科谱知识丛书)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这套“青少年科普知识”丛书,主要精选现代前沿科技的各个项目或领域,介绍其研究过程、科学原理、发展方向和应用前景等,使青少年站在当今科技的新起点寻找未来科学技术的契入点和突破口,不断追求新兴的未来科学技术。
  • 植物园的大影展

    植物园的大影展

    在人类进化的漫漫长河中,人类一时一刻也离不开植物界。开天辟地时至今,人体一直在不断接受各种植物的“馈赠”。如果一个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处于同植物的绝对隔离状态,那么人体,首先是大脑就会生出麻烦:无缘无由的坏心情相随而至。每个人都懂得,多一些郊游、多一些林中散步对身体和美好心情大有裨益。让我们投身可爱的大自然,尽情享受植物带给我们的身心愉悦吧!
  • 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新编科技大博览·A卷)

    由于全书内容涵量巨大,我们将其拆为A、B两卷。A卷包括:形形色色的现代武器、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日新月异的信息科学、握手太空的航天科技、穿越时空的现代交通、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日益重要的环境科学、抗衡衰亡的现代医学、解读自身的人体科学、走向未来的现代工业,共十卷。B卷包括:玄奥神秘的数学王国、透析万物的物理时空、奇异有趣的动物世界、广袤绮丽的地理、生机百态的植物世界、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蔚蓝旖旎的海洋、探索神秘的科学未知,共八卷。
  • 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

    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

    本书除解答与时间有关的知识外,还汇集了许多与时间有关的科普知识:欧洲月球探测器“智慧1号”飞往月球所花的时间是多少?航天员在空间站上最长的飞行时间是多少?美国“阿波罗号”飞船航天员从地球到达月球所花的时间是多少?第一只碳丝白炽灯的寿命是多长?“神舟5号”载人飞船飞行时间是多少?……答案尽在书中。
热门推荐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往事如风,流年似水,记忆无痕

    似水的流年,律动着如风的往事,撩拨着无痕的记忆。经典的散文恰如这似水的流年,勾起诸多往事和记忆。一篇短短的散文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因为它的到来应当属于灵魂的澄清和精神的拯救。正如人们常常形容可以使我们迅速摆脱困境的那棵稻草,虽微不足道,但很有力量。这本书正有这种震撼心灵的法力。
  • 华夏八千年

    华夏八千年

    他从蒙元统治下解救华夏,他引领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他开创了人类星际文明,他创造了华夏八千年体内文明与科技文明共同发展的传奇时代!
  • 吾本平凡

    吾本平凡

    创世神元年,人类从最基本的魔法师和武士逐渐走向职业多元化,盗贼,杀手,佣兵,还有从光明系分离出来的吟咏诗人,祝福系的牧师,而光元素系和黑暗系的特殊性某些教派组织通过密法的传承,经过数代的经验仍然保留了下来。
  • 剑仙临尘

    剑仙临尘

    修真大世界第一天骄,号称第一剑仙的萧凌,在短短三百年间就已达到了巅峰修为,最后做到了整个世界都无法做到的事....破碎虚空!羽化而去!可是等到他成功抵达那所谓的“仙界”之后,却发现此地的并不像大世界所传说的一样.....“为何此地的灵气如此稀薄?”萧凌皱了皱剑眉,“还有.....为何此地的女子穿着如此之少?!这...这不是有伤风化吗?!不过我喜欢!嘿嘿!”一代剑仙,在这花都中会闹出何等趣事?
  • 微凉时光

    微凉时光

    没有QQ这个东西,我们就没有后来的故事,没有你,现在的我在何方……
  • 复读那一年

    复读那一年

    小说以我到龙镇中学复读为主线,展示了一系列以转班为主题的复读画面。作品通过这些青群春画面,折射了那个特定年代下的特定校园生活。
  • 子虚之旅

    子虚之旅

    这是一个修真者的故事,这又不仅仅是一个修真者的故事。注:作者公务繁忙,无力维系更新。本书暂停一段时间,谢谢大家的关注!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渊源研究

    本书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渊源与发展、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认识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渊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与政策的渊源等内容。
  • 雪球专刊第039期:我们的故事

    雪球专刊第039期:我们的故事

    从开始做雪球的第一天起,我就常常被问及一个问题:雪球的参照物是什么?每当被问到这个问题,我都有点为难。好像我们经常听到的创业故事里都有一个美国蓝本。创始人对这个蓝本进行“中国式加工”,成功做出一款属于自己的产品。但是雪球的确没有美国蓝本。我都有点不知道应该怎么讲我的创业故事了,所以我干脆讲讲我作为一个普通投资者的故事吧。
  • 英雄联盟之有我无敌

    英雄联盟之有我无敌

    高考前夕,半夜偷偷从床上爬起,登陆英雄联盟战斗正酣时,被起床上厕所的老爹抓了现行,差点被揍得半死。第二天,下定决心在高考前不再玩游戏的封帆,跟游戏中的好友道别时,刚好被进来送茶点的老妈撞到,又是一顿胖揍后把电脑给没收了。封帆同学觉得这个世界太没有爱了,心灰意冷之际被好友拉去网吧战队赛充数,却因此被职业战队看重,莫名奇妙的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职业之路。国服第一中单,掌控雷电,中路无敌!国服最强上单,杀崩一路,谁与争锋?更有无数顶尖大神,星光闪耀。初入职业领域的封帆,能否在这些电竞最强者的刺目光芒之下,创造属于自己的神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