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1300000039

第39章 参考文献(1)

一、中文文献

(一)著作类

[1]毕克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测度与评价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国琴全球生产网络与中国产业升级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

[4]崔丽产品制造质量与设计质量经济性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5]陈文化腾飞之路——技术创新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9:15

[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7]傅家骥等技术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

[8]GM格罗斯曼,E赫尔普曼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9]高敏雪中国外资经济发展现状报告——基于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的截面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10]韩刚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质量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11]韩志辉创造附加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2]胡树华产品创新管理——产品开发设计的功能成本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3]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江小涓中国开放30年:增长、结构与体制变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5]江小涓等全球化中的科技资源重组与中国产业技术竞争力提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6]李欣广转移与中国工业化新路[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17]隆国强等著,加工贸易:工业化的新道路[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8]刘德学全球生产网络与加工贸易升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9]毛新雅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经济效应[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20]芮明杰刘明宇,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2]史言信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3]隋广军产业演进及其微观基础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4]孙雅娜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技术外溢效应的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25]汪斌中国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国际区域为新切入点的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

[26]王霞FDI对中国制度变迁的影响——兼论中国的外资政策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27]王劲松开放条件下的新经济增长理论——跨国经济增长差异、跨国技术扩散与开放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8]王岳平开放条件下的工业结构升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9]王志乐跨国公司中国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0]姚利民长三角地区跨国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1]张二震,马野青贸易投资一体化与长三角开放战略的调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2]张国华,张二震改革开放的昆山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3]张建刚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34]赵绪福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纺织原料发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5]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7年中国品牌发展报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6]郑海航,戚聿东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37]周亚产业竞争力:理论创新与上海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38]竺彩华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二)文章类

[1]安果,伍江FDI在我国技术溢出效应弱化的理论解释——基于技术采用方的角度[J]科技管理研究,2007(12):51‐53

[2]安礼伟,魏浩外商直接投资、外向配套与昆山市民营企业发展[J]现代经济探讨,2006(6):87‐90

[3]毕克新,孙德花,李柏洲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协调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4):846‐851.

[4]包群,赖明勇FDI技术外溢的动态测算及原因解释[J]统计研究,2003(6):33‐38

[5]陈爱贞,刘志彪,吴福象制造业升级的市场约束——基于我国纺织缝制装备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8(2):72‐81.

[6]陈柳,刘志彪代工生产、自主品牌与内生激励[J]财经论丛,2006(9):8‐13

[7]陈羽市场竞争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转移——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J]财经研究,2005(10):64‐76

[8]陈恩,刘青外商直接投资与广州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68‐72.

[9]陈庆修外包——世界500强现代化的经营战略[J]中外企业文化,2007(2):60‐61.

[10]陈志田工业产品质量综合评价指数的研究[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996(01):9‐12.

[11]陈圻产品功能创新战略理论框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73‐78

[12]程惠芳国际直接投资与开放型内生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2(10):71‐78

[13]杜兰英,周静论跨国公司在发展中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J]国际贸易问题,2002(7):53‐57

[14]方五一,何元庆对外开放与劳动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发展研究,2008(8):117‐119

[15]方琳逆杠杆操作嵌入国际供应链——中国加工制造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J]价值工程,2004(1):53‐57

[16]范飞龙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5(4):72‐76

[17]傅家骥中国技术创新理论研究[J]政策与管理,2001(12):14

[18]范承泽,胡一帆,郑红亮FDI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8(1):89‐101.

[19]高秀艳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产业升级问题探析[J]理论界,2004(4):243‐244

[20]龚三乐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视角的产业升级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5):21‐27

[21]顾培FDI进入与本土产业升级及失衡———以昆山地区为例[J]江苏商论,2007(6):154‐156

[22]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J]国际经济评论,2002(7‐8):5‐12.

[23]郭燕雅戈尔自主创新技术引领传统衬衫产品升级的实证研究[J]纺织导报,2009(01):22‐25

[24]何洁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8):29‐36

[25]胡福六关于中国引进外资的三大问题[J]国际经济评论,2004(3‐4):24‐28

[26]胡树华,汪秀婷产品创新平台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PNGV案例研究[J]科研管理,2003,24(5):8‐13

[27]黄凌云,范艳霞,许林国际贸易与FDI的技术溢出[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125‐130

[28]黄烨菁外国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四大高技术产业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7):9‐15

[29]纪云涛基于“三链一力”的产业选择和升级研究[D]复旦大学,2006:53‐55

[30]蒋兰陵,赵曙东加工贸易主导型贸易增长的负面效应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08(7):52‐63

[31]蒋兰陵江苏省技术进步与出口贸易结构转换的相关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8(9):4‐9

[32]蒋兰陵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长三角制造业的资本深化[J]生产力研究,2009(11):144‐146

[33]蒋兰陵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对配套产业链升级的技术溢出研究——来自12个城市的调查统计[J]华东经济管理,2010(2):9‐13

[34]蒋兰陵配套产业链的链条升级模式分析——基于江苏省样本配套企业的调查统计[J]中国科技论坛,2010(4):46‐53

[35]蒋兰陵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配套产业链升级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10(2):39‐44

[36]姜瑾,朱桂龙外商直接投资、垂直联系与技术溢出效应——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经验数据[J]南方经济,2007(2):46‐56

[37]孔贵宝技术学习型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竞争力[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4):93‐97

[38]隗斌贤关于附加值核算问题的探讨[J]浙江统计,1995(9):12‐14

[39]赖明勇,包群关于技术外溢与吸收能力的研究综述——外商直接投资理论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03(8):75‐79

[40]李广众,任佳慧论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各地区19个制造业行业的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4):78‐81.

[41]李平,李宏后向联系和技术的溢出转移[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7):

3‐6

[42]李平,刘建军FDI、国外专利申请与中国各地区的技术进步——国际技术扩散视角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7):99‐104

[43]李平,钱利国际贸易、技术扩散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J]当代亚太,2005(5):41‐46

[44]李平,盛丹关于中国各地区FDI技术溢出的实证分析:1985—2003[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42‐145

[45]李随成,姜银浩,朱中华基于供应商参与的制造企业突破性产品创新研究[J]软科学,2009(1):70‐74

[46]李晓钟,张小蒂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长三角地区工业经济技术溢出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04(12):75‐80

[47]李杏外商直接投资对南京市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9):131‐137

[48]李铁立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差异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6(4):13‐18

[49]李玉蓉FDI技术溢出效应与后进国家人力资源开发[J]当代经济研究,2005(12):40‐42.

[50]厉无畏,王玉梅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措施[J]经济管理,2001(3):10‐11.

[51]林桂军,张忠永附加值最大化的经济效应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6):4‐7

[52]刘富华,李国平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劳动生产率[J]科学学研究,2005(8):555‐560

[53]刘汉进基于接口特征的企业产品创新策略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9):86‐88

[54]刘厚俊,刘正良人力资本门槛与FDI效应吸收——中国地区数据的实证检验[J]经济科学,2006(5):91‐98

[55]刘金钵,朱晓明跨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04(8):50‐58

[56]刘宇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下降之谜[J]财贸经济,2006(4):9‐12.

[57]刘富华,李国平区域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6(2):70‐72.

[58]刘志迎,毕丽博中国高技术产业资本生产率地区收敛性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5):180‐182.

[59]刘志彪,张晔中国沿海地区外资加工贸易模式与本土产业升级:苏州地区的案例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8):57‐62.

[60]刘志彪,吴福象全球化经济中的生产非一体化:基于江苏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7):12‐19

[61]刘志彪,吴福象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基于经济全球化两个重要假说的实证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6(2):80‐92.

[62]伦蕊不同涉外经济活动影响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比较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66‐72.

[63]马天毅等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技术创新能力[J]世界经济研究,2006(7):

4‐7

[64]莫涛汇率变动、产品附加值和内涵经济增长[J]国际金融研究,2007(1):58‐62.

同类推荐
  • 政府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

    政府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

    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不可避免的现象。正像政府失灵需要依靠市场机制调节一样,市场失灵也要依靠政府干预来纠正。中国作为一个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转型国家,自然也要面对这两种失灵。但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管理经济的方式方法和管理水平,显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在转型过程中如何提高政府经济管理能力,是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政府如何利用其公共权力资源进行宏观经济调节和微观经济规制,不仅仅取决于执政者的主观意志,更取决于执政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2004年中共第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必须从五个方面加强党的执政……
  • 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以浙江义乌为例

    中国区域文化产业指数的建构影响与传播:以浙江义乌为例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属第三产业。在面临金融危机之际,发展文化产业显示出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发展文化产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有三个作用:有利于保增长和培育新增长点;有利于扩大内需和推动消费升级;有利于结构调整和实现产业升级。
  • 中国:大趋势·大博弈

    中国:大趋势·大博弈

    今后的形势发展,中国主权基金的角色与动向将备受瞩目……对中国而言,大国崛起最弱的软肋即金融,说得更明白些,即金融人才与金融机制。中国将如何就战略角度,从攻与守两方面,谋定而动,有所对应,将为国际所关注。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是世纪性的,中国的金融契机也是世纪性的。
  •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一辑)

    中国粮食市场研究(第一辑)

    本书主要有四篇:宏观篇、政策篇、市场篇、资料篇。主要研究了2009年中国的粮食问题,具体内容包括粮食价格波动的货币因素、粮价上涨与通胀之辨、热评政府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之举、新早稻上市七问、如何看待早稻收购价的高开等。
  • 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

    资本国际化运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研究

    90年代以来,世界的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中国的经济改革也处在一个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在迅猛发展的进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而国有企业经营效益不佳是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以促进国有经济新的腾飞,这是摆在包括经济理论界在内的各界人士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理论的不断探索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使人们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搞好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必须走资本运营之路。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普遍而有效的做法,因而也是搞好我国国有企业与国有经济的一个重要途径。
热门推荐
  • 无上炎尊

    无上炎尊

    一个穿越的到异界的少年,不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看他如何玩转异界大陆。
  • tfboys之刿痕

    tfboys之刿痕

    一个出身贫苦的女孩,由于同学对她的排挤,转到了重庆读书,从此,便开始了不平凡的经历······
  • 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一生必读的名家小品(当代学生经典必读)

    当今世界是个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时代。电视、网络、报刊传播媒体 填满现代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今天的中学生,可以花在课外阅读的时间是 越来越少,而读书、读优秀的作品、读名家的经典作品,是青少年成才的一 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来,读书作为一种更主动、 更理想、更有利于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而获得知识的方式,都不曾改变,也 不会改变。读书塑造人的品德,读书陶冶人的理想,读书培养人的情操,读书使 人成才、使人获得力量。读书成就了历史的所有的伟大人物,也成就了当代 世界的亿万富豪、政治...
  • 刀客和女人

    刀客和女人

    湮没在封建时代里的女性终究逃不脱毁灭的命运,无论是凶悍的母骆驼,善良的玉梅,恶毒的一枝花,还是无助的彩莲和可怜的老妓都是如此。欧阳掌门、乱世巾帼、柳溪首富的地主婆母骆驼,不仅在欧阳家说了算,就连称霸柳溪的镇长刘大炮也要让她三分,这么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只落得暮老时一把焚烧的火……
  • 那年旧时光

    那年旧时光

    他因为梦想而离开了她。边伯贤你在哪!当看见娱乐新闻上边伯贤的出现,哦原来你在这!-----韩素希素希你要等我!我不会离开你的!记住,我一直在这!-----边伯贤
  • 白瞳妖女画重生

    白瞳妖女画重生

    原本命中注定要惨死的她,却在腹黑男主的逆天之举中活了下来。她魂魄残缺不全,却一路开挂,时而纯如莲花,时而媚似妖姬,有仇必报,修仙打怪乐此不疲。只是,她还是死了。这一世,她重生,却彻底的化为邪魔妖女。花样吊打前世仇人是她活下去的唯一信念。她却不知,苦寻已久的他也早已黑化……
  • 重生之奋斗成为富二代

    重生之奋斗成为富二代

    一个三十多岁未婚大龄宅男因为一次醉酒驾驶出了车祸意外回到了少年时期的90年代,凭借着多了近二十年的经历,帮助自己的家一步步走向小镇富豪。因为意外的重生,决心不再重复以前的平庸人生,一步步实现了前生梦想。————————————————————————————另外这书不会是种马流,也不会是无敌流,第一次写书,可能很多方面做得不够好,希望各位书友能指正。
  • 死神的契约新娘

    死神的契约新娘

    云瑶觉得自己的世界从那天起就开始疯了!抢运钞车,被警察枪击,灵魂离体,遇到了搞笑自恋的接引使者月华,从而被带进了是非的漩涡里。“做我的王妃,四十九日你得自由身。”一身黑衣、血色红眸、冷酷无情的冥王,只用一句话就迫使想要重生的她签订了幽冥契约,成了死神的鬼新娘。本以为一切都可以按着契约进行,可谁知阴谋才刚刚开始……云瑶、冥王妃、赝品、凤皇……她到底是谁?一个个陷阱,步步惊心,她何时才能重生,她只想回去!情景对白:云瑶:如果你爱我,请让我有路可退。式微:在我的生命里只许拥有,不许失去!西无间:我把刺种在了你的心里,戳伤的却是我全部的灵魂。月华:只要是你想要的,我都会帮你取!
  • 九辰仙魔决

    九辰仙魔决

    洪荒之战距今已有上万年,而参与洪荒之战的各界后裔都遵守着共同法则,法则被篆刻于一件稀世玉神器中,以无上法力制约各界逾越行径,万年岁月蹉跎,玉神器出现裂痕,无上法力出现溃散,察觉这一细微的三仙之首无量仙尊,试图以一人之力修复裂痕,但事与愿违,身为上古神器岂能轻易靠近,无量仙尊受反噬重伤,只得闭关重修,闭关前传讯给至阳、紫月仙尊,洪荒之战百年后重现,而阻止洪荒之乱的有缘人也将在百年后现世……
  • 霜剑乱披风

    霜剑乱披风

    一绣扇扇开两缕燃香晕开三朵黑莲补四方缺憾,五重修行境消散六欲泯灭七情放得八方无人争留九幽众鬼雄。摘天楼塌了,可情分还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