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76500000004

第4章 心态决定人生(4)

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但实际上却是很管用的。他说他每次上车后,都会做好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思想准备,可事实上,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能发现空座。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是不多。经常能见到的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有很多的空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里和车厢的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很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住了,不大细想在数十次停站的过程中,在火车的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其实是蕴藏着很多提供座位的机遇。有的人就算是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份寻找的耐心。多数时候,大多数人面对眼前一方小小的立足之地会很容易感到满足,他们觉得为了一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似乎也不值。有的人还会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这种心理与生活中那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一样。于是,那些不愿意主动去找座位的乘客们,大多就只能在上车最初的落脚之地一直站到下车。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被眼前的利益那绚烂的外表蒙住了双眼,于是我们宁愿一直低头享受那片刻的短暂欢愉,也不愿意抬起头看一下远方,然后去寻找更大的空间。那些只为眼前利益的人,因人性所限,最终只会陷入庸人自扰的无边烦恼之中,唯有那些立足长远的人们,才能突破人生的瓶颈,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细想一下,我们的前途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前途就是一次有计划的旅行,如果一个人能够执着,有远见,自信且又能把握关键,他就会拥有一张人生之旅中永远的坐票。

能耐得住寂寞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这是孔夫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从这里,我们能感受到一个大家所下的人生的功夫。

孔子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之所以能成就非凡,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能耐得住寂寞。我们都知道,孔子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位。也就是说他的弟子个个都是精英。用南怀瑾先生的话来说,那是一股不得了的力量。如果孔子像陈胜吴广那样揭竿而起的话,那应该是相当可怕的,虽然不至于摧枯拉朽,但其威慑力却也不可小觑。

然而,孔子不是陈胜吴广那样的人,他深知道文化的问题才是本质的问题,所以他一辈子就在认真地当着穷教师,终身从事教育。为什么说他能耐住寂寞呢?他从事了一辈子的教育,但是他的学说和影响力是在他死后五百年后才显现出来的。这需要怎样的一种远见卓识和平和心境啊!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人们这才知道五百年前有个很可爱的老头,他总喜欢把他的弟子挂在嘴边,并且爱用俏皮的话通俗易懂地讲解人生的大道理,还有讲文化和讲治国之道。他倾注毕生精力来做教育,五百年后才见到成效。这种过程及境界要按照我们现在人的想法来说,简直有些不可思议。那孔夫子他怎么就能坚持的住呢?说白了这就是功夫,能耐住寂寞才是人生的大功夫。

庄子曾经说,大鹏鸟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非要等到大风起来才行,如果风力不够强的话,它的两个翅膀就没有办法打开了。风力越大,起飞就会越容易,飞得也就越快。其实,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要先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能力,让自己像大海一样的深广才行。而且这种自我的修练是必须的。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个过程必定是一个寂寞而孤独的过程,唯有这种寂寞与孤独才能带来智慧的增长。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大抵如是。

生活中,能够做自己最擅长的、最喜欢的事,可以说是我们每个人都求之不得的。可是很多时候,我们还需要耐得住寂寞,我们不只需要去做,多数时候我们还需要等待。在这样的时候,试问一下,我们能等得到那一天的到来吗?如果许多人都离开了,你还会在留在原地继续等待吗?

其实,寂寞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害怕寂寞,时时借热闹来躲避寂寞,麻痹自己的感官和心灵。所以,在滚滚红尘中,我们身边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固守一方清静、独享一份寂寞了,我们看到的是更多的人脚步匆匆,在奔向人声鼎沸的地方,又有谁会真正的体会那些繁华热闹背后的寂寞?如果我们能在这份热闹中独饮一份寂寞,那种情怀或许也不失为人生的别样的选择与生存吧。但是,我们的内心或许也都明白,寂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懂得与享受的。

现在的人常说寂寞是一种感受,那种感觉是一种很难得的感觉,也许更是一个人心灵的避难所,当你遇到不如意时,能够安享一份寂寞,会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舔舐自己的伤口,也会让你能重新以明朗的笑容直面人生。

如果我们能做到安享一份寂寞,我们也许能看到千年以前的孔子在无数个日夜独自的发呆与沉思,然后用自己的理论去讲课,用独特的语言去夸奖他的学生,教给他们做人处世、治理国家的道理。那时候,只有他自己知道,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一定得耐得住寂寞,而于他来说,教育就是他唯一的选择与途径。

如果我们真的能理解寂寞,我们也许就能理解千年以前的孔子在寂寞中彳亍而行的情怀,也就更能体会他在大河边慨然长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了。孔子的孤独,是一种寂寞中包含着一个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憧憬。

常常是我们在面临寂寞的时候,会觉得在寂寞中等待的时间太过漫长,可是看一下那些前人先哲的经历,我们还有什么不能等待呢?

在寂寞的时候,要告诉自己:终有一天,我一定能破茧而出。那一天或许不远,或许会等很久,但它终将会到来的。五百年的过往,孔子不就做到了吗?

今天的我们,并不需要像孔子那样为五百年后的名扬天下而饱尝孤独与寂寞,用他的事例只是想在这里提倡一种淡定的生活态度。现在社会飞速发展,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太大,时代要求我们应该能够做到既可以从容地面对阳光,把自己当做是一杯清茶一样去品尝,在轻啜深酌以后渐渐明白:不是所有的成长都能成熟,也不是所有的欢歌都有幸福,更不是所有的人生都会美丽。这样的时候,我们的寂寞就成为一种穿越灿烂繁华而抵达美丽的一种高度和境界了。

所以,当寂寞来临的时候,请轻轻合上自己的门窗,隔除外面喧嚣的世界,一个人默默地独坐在灯下,平静淡定地迎接身体与心灵的一致,让自己在悲喜交加之中去净化自己的思想。能够这样做,我们那曾经一度被驱在远处的宁静就会重新回归自我。

当你静静地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人世间的纷扰与喧嚣、思考人生历程中的痛苦和欢悦的时候,你就会真正的领悟到人生的丰富与美好、生命的宏伟和阔大,让自己的身心平直地立于生活的急流之中,这时候,你会慢慢学会不因贪图而倾斜个性、不因喜乐而忘形开怀、不因危难而逃避责任;这时候,可以说我们就真正的读懂了寂寞,也真正的理解了寂寞。懂得以后,我们的寂寞便不再是寂寞,它也许会幻化成一句诗,展现为一道风景,更可能成为一曲美妙的音乐或者一支优雅的舞。于是,我们的寂寞就会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种享受。

能够耐得住寂寞还应该能够抵制身边的诱惑才行。自古到今,坚持的头号敌人可以说就是诱惑了,不是有这么一句话:“我什么都能抵制,除了诱惑。”因为有诱惑,我们有的人便会丧失了努力的志向,最后偏离了自己的方向,最终离成功只能越来越远了。

一个人要想成功,一定要经过一段艰苦等待的过程要耐得住寂寞。任何人想在春花秋月中轻松获得成功的想法都是枉然的。这寂寞的过程正是我们积蓄自己的力量、在绽放人生花朵之前奋力地汲取营养的过程。如果我们耐不住这份寂寞,成功就永远也不可能降临在我们的身上。我们不要以为身边的人成功是很容易的,他们成功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寂寞与等待。

在寂寞等待的时候,我们还要学会安于现实与知足常乐,并且能够谨慎对待身边事,做到居正不倒,方能成事。

南怀瑾先生说,一个人如果真正能够对天道自然的法则有所认识的话,那么所谓天赋人生,已够充实。善于利用生命中原有的真实,应对于现实生活,就能够知足常乐。但是,我们如果忘记了生命中原有的真、善、美,任凭欲望无限膨胀,希图永无止境的满足,那样的话,你就可能要去尝尽人生的苦果。

现实社会纷繁复杂,我们若想保持已有的成就,或者是想获得一些成就,最好的实现幸福的方式,便是能耐的住寂寞,能在人生的某些时刻里,安于现实,这应该也算是一种实在的、美好的的幸福。如果我们不安于现实,由欲望来主宰自我的话,对生活要求更多乃至于无穷,最后等待我们的终归是得不偿失。事实上,每一个人的人性总会有一道底线,如果我们一定要越过欲望的底线,那走入的必将是人生的禁区了。有许多底线是不能去碰触或者跨越的,一旦越过了,可能我们会抱恨终生的。

如果一个人对于已拥有的还不能满足,贪婪地想要索取更多,只能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我们本身已经拥有的很多美好的东西,这不就是我们人性中表现出来的常态吗?更多的时候,人们把生活比做是一场赌博,投注之后便总想着赢钱。然而我们应该明白的是,游戏无常,我们的结局常常是输的。于是,我们想要保住自己的本钱,还想赚取到更多,就会投入更大的赌注,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让我们下一次也许会输得更惨。

《老子》里说过这样的话:“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佘而补不足。”老子的这段话,把天道比做是射箭,意思是:天道不正像拉弓射箭吗?高了就压低些,低了就抬高些,有多余的就减少些,不足的就补充些。天道就是减少有余的补充不足的。由此看来,天地宇宙对于谦实平和者总是采取保护措施的,而不是“丰有余损不足”。

其实人生在世,争的也无非是这么两样东西:一是争一口气,一是争一个“利”。争气是值得的,不过有时候也不可以气太盛,要有个尺度;而争利是没有尽头的,人们对“利”字的追求是永远没有满足的。

事实上,名利都被看做是身外之物,你生的时候不会带着它来,死的时候也带不走它。所以,与其放纵欲望,我们倒不如在寂寞深处静享人生。不过,我们应该只是把人生当做一场博弈,但不要看成是一场赌局,因为输红了眼的赌徒往往是会不顾一切将身家性命都投入到必输的赌局当中。如果你拿自己的人生当赌注,最终只能是输了自己,输掉明天。与其这样,不如在适当的时候,安然享受一份自己独有的寂寞与空灵,静待时机。

顺其自然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庄子》

这句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把握现时,就不会被生活中一些琐碎小事所干扰,平常人所认为哀伤和喜悦的事,都不会对这个人的生活状态产生多大影响。这句话说的多好呀!结合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非常贴切的。

所谓“安时而处顺”,大意是人活着的时候,能够把握现在,现在就是价值,要回去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回去了。所以外界环境的变化、身心的变化都没有什么关系,那是自然本来的变化。也就是说人要顺其自然。如果懂了这个道理,那么就能“哀乐不能入也”,也就是说所有喜怒哀乐都没有什么了,情绪都不为之所动。情绪不动在这里指的不是灰心,是自然。说白了就是,高兴笑的时候就笑一下,笑完了也算了,要哭呢就哭一场,哭完了也算了,这就是“哀乐不入于心”。

南怀瑾先生将庄子这句话的深意做出了这样简单明了的解释,让我们认识了人生的所在。

庄子说:“穷亦乐,通亦乐。”这里所谓的“穷”,是指不顺利,“通”指的是顺利。庄子认为,凡事都应该顺应境遇,不要去强求,这样才能过上自由安乐的生活。我们可以把庄子的这种意思看做是一种顺应命运、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按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按庄子的说法,能够安处时代潮流、遵循自然法则的人,悲哀和欢乐就不会占据他的内心了。也就是上面说的“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这是一种遵循自然的生活方式。庄子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就是道,而我们一般人于这个道理来说,是比较难懂的。

南怀瑾先生认为,佛家禅宗所讲的“悟”字,悟的也应该是这样的道理:要看透人生。在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为了出人头地,为了要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顾一切地拼命去争,而往往在遭到挫折或打击的时候,就只会一味的意志消沉、一蹶不振了。这其实也就是说,这些人不懂得顺其自然的道理。

《庄子》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贤者叫许由,尧帝仰慕他的名气,想把天下禅让给他。许由对尧帝说:“鹤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说完便隐居了。

许由这句话直接的意思是说:鸟类筑巢时,只不过是有一根树枝就行了。说开来的意思就是,凡事不必求多,只要具有一个够维持正常生活的环境就可以了。

《庄子》中还有一句话叫“寿则多辱”,说的是尧帝到华地视察,当地的官员为尧祈福说:“希望你能获得很多的男孩子,也能获得丰厚的财富。”可是尧帝却拒绝接受这种祝福,他说:“孩子们要是多了,我操心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我想要清闲也不能够。如果钱财丰厚了,麻烦的事情也就会多起来了。人活的时间越长,有可能遭受耻辱的机会也一定会更多的。”我们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种高见啊。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中国文化名人谈治学

    科学之事,困难最多。如古来科学家,往往因试验科学致丧失其性命,如南北极及海底探险之类。又如新发明之学理,有与旧传之说不相容者,往往遭社会之迫害,如哥白尼之惨祸。可见研究学问,亦非有勇敢性质不可;而勇敢性质,即可于科学中养成之。纵观中外几千年的学术史,在学问中,真正杂而精的人极少。这种人往往出在学艺昌明繁荣的时期,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以及后来德国古典哲学家中的几个大哲学家。
  •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叔本华谈人生得失

    人一生要做的两件事就是防患于未然和豁达大度。前者是为了使他避免遭受痛苦和损失,后者是为了避免纷争和冲突。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欲望是人的痛苦根源,因为欲望永不能被满足。我们离理想越远,自然就会离欲望越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迷失在理想与欲望之中,将欲望的东西当作理想,这是因为它们有时实在太近,近到只有一线之隔,或者说欲望是感性的,而理想是理性的。
  •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全2册)

    《西方美学史》是美学泰斗朱光潜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西方美学专著,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价值。本书选取了西方各个美学流派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美学观点,进行评述。对美学上的一些带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作者挑选的这些人物代表了各时期的主要美学思潮,展现了西方美学的历史发展脉络,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概况。美学、文艺批评、文艺理论等研究者也能从中受到启发,为进一步的美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热门推荐
  • 秘录
  • 陈刚中诗集

    陈刚中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仙天地

    幻仙天地

    太古大陆,得万源,造万物,成就仙神之路;幻仙天地,除魔,灭神,主宰巅峰尽头。
  • 剑啸天下

    剑啸天下

    男主父亲因为身怀强大的秘籍,于是被人追杀至山顶,不敌一众高手,连心爱之人也被杀死,婴儿时的男主被种下神剑后也堕入山崖,被一老人强者所救,跟随老者学武,在与一怪猫的恶战中,唤醒了神剑,也唤醒了他脑海深处的记忆,然后男主踏住江湖,走上复仇之路,又参与了门派争斗,比武招亲,最后复仇成功,与父母共聚天伦之乐。
  • 引狼入室--梅妃

    引狼入室--梅妃

    不过是在井边打水,也被六哥欺负?娘亲被蔑为青楼女子,她被辱为野种?不过是到山上采药,也会遇到色狼?清白难再!一道圣旨,让她远嫁他国,是谁要她的命?为什么夫君如此像那头狼?原来她已引狼入室!
  • 等你再说爱我

    等你再说爱我

    本是兄弟信差的凌缘爱上了简微,两人开始了地下情,但因自己过不去心里的坎,最后选择与简微分手。可当知道简微与好友萧楚仁在一起时,他又后悔了当初的决定,想再挽回简微时,却发现她已经忘记了两人当初的感情……
  • 网游之蜀山

    网游之蜀山

    剑仙类网游。__蜀国仙山,御剑乘风,云海逍遥,揽月逐星。蜀山界中,亘古以来便有一群剑仙,他们内炼玄功、外修功德,为的只是能够度过天劫,彻悟大道。打开那异界的力量之门,逍遥于天地之间。谁会是那位拥有运气和智慧的度劫之人?在他们命定的角色里,是正是邪,又会有怎样奇险任务,经历怎样的悲欢离合……
  • 成唯识论演秘

    成唯识论演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虞美人旋風少女同人小說

    虞美人旋風少女同人小說

    本文励志于让女主和若白爸比西皮感刷刷刷上升,顺便和廷皓来个小暧昧,把百草从悬崖劝回来啊对了,给廷皓带个男闺蜜,给婷怡MM来个性格大翻转,新人一枚,这里Rainbow,更希望大家叫我木上槿,白兔党勿入,是否跳坑自行决定,小槿绝对不逼你们哈。
  • 零度世界:永恒恋人

    零度世界:永恒恋人

    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他是一名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并且研究出一套新的空间相对论定律。这一成果震惊世界,同时也使麻省理工大学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可是事与愿违,在一次政府的污蔑中,他被迫归国。归国的邮轮上,遇到一名同样遭遇的少女,两人结识后互道相见恨晚,却发现自己正驶向一处不存在于现实的世界,在那里他们会遇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