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76500000028

第28章 职场智慧法则(3)

在郭子仪晚年养老的时候,有许多王侯将相都会前来拜访。而每当此时,郭子仪从来也不让自己的姬妾们回避。但只有一个是例外:当唐德宗的宠臣卢杞前来郭府拜访的时候,他赶紧让众姬妾们都退下,并且自己也正襟危坐,非常严肃认真地来接待这位“鬼貌蓝色”的当朝重臣。

家人们不解,就询问原因。郭子仪说:“卢杞这个人,生得相貌丑陋,而且心地险恶,常常会生出害人之心。如果姬妾们见到他的样子,肯定会因为他长得丑陋而笑出声来,这样的话,卢杞又必然会怀恨在心。一旦他大权在手,又是一个阴险小人,那样的话,恐怕我们郭家就要大祸临头了。”

还真是让他说中了,没多久,卢杞就当上宰相,人们都说卢是一个“小忤己,不致死地不止”的人,但他对郭家却一直十分礼遇,可以说是完全应验了郭子仪的说法。不过,因为郭子仪的远见,一场大祸也就在无意间消于无形。

在郭子仪一生中,他历经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而且他可以说是福寿双全,名满天下,年过85岁无疾而终。他可谓子孙满堂,所提拔的部下有60多人,后来这些人都为将相。可以这样说,他生前享尽盛名,死后也成为历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极少数名臣。

在那个政治风起云涌的帝制时代,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历史上对郭子仪的评议是这样的:“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事实上,郭子仪私人生活是十分奢侈的,但上自政府下到民间,没有一个人批评他的不是,有这样结局的,郭子仪恐怕是头一个。

可以说,郭子仪的一生便是“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最好解读了。做人是如此,做官也是如此,这已经是人中之极的了。南怀瑾先生说,人能够做到充盈适中,自然就能够顿挫坚锐,化解纷扰,从郭子仪的事迹来看,这话应该不假。

其实,也正因为郭子仪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和道德修养,他才能够善于忍受各种复杂的政治环境,而且在必要的时候敢于牺牲掉局部的利益,用自己谦谨的作风确保了全家人的安乐。生活中,我们如果能像郭子仪那样,时刻保持谦卑谨慎的气度,那些所谓的祸患自然就不会产生了。

人们常说,一根竹竿要是过于坚硬的话,是很容易被折断的,一张纸要是过于洁白,也就很容易被污染。还说骄兵必败,骄将必失,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自己的事业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或是已到了顶峰的时候,我们就更是需要牢记忌盈的道理,来警惕我们自己的失败。

行走在人生中,一定要懂得冲虚谦下,多学一下郭子仪式的和光同尘,在张扬个性与收敛自我之间,尽可能地做到游刃有余。

反省是进步之源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孟子·梁惠王上》

这句话是孟子对齐宣王说的:“一件东西,用秤称过,才能知道它的轻重;用尺量过,才能知道它的长短。世间万物也都是这个样子,要经过某些标准的衡量,才知道究竟。而一个人的心理更应该如此,经常反省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己。”

这句话可以与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看做一类的意思,都是在说明衡量或反省的重要性。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时常地反省自己,那么,他是不会有成就的。

孟子很会运用比喻,他的比喻通常用很浅显的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南怀瑾先生在谈到孟子的时候,就特别提醒说,一定要注意孟子上面的这句的话。他说:人的心理行为应该经常自我检讨,这与《论语》上曾子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是一个意思。同时,南怀瑾先生还进一步阐述道,我们如果不及时反省自己,就很容易犯错误。如果能检讨自己的行为,常常多加反省,就可以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改正,哪些地方需要发扬光大了。

南怀瑾先生用极为通俗的语言为我们道出了自我反省对一个人的重要性,一个懂得自我反省、自我省悟的人,才是一个易于接受新事物、更容易被别人接受的人。

传说,有一位妙高禅师,他曾在妙高台上用功修行,且昼夜不息。不过,他常常会因为精力有限而打起瞌睡。

为了警惕自己别再瞌睡,他就移到临近崖边的一处地方打坐。他的下面是几十丈的悬崖峭壁,这样,如果他打瞌睡的话,就会一头栽下去的。他觉得这样自己就不会再打瞌睡了。

然而,长时间的打坐也会很累。有一天,妙高禅师忍不住又打瞌睡了,而且还真的就从崖边摔了下去。他认为这一次自己一定会没命,可是没想到,当他跃到半山腰的时候,忽然感觉有人把托他回到崖上。他于是很惊讶地问:“是谁救了我?”

只听空中有人回答说:“我是护法韦驮。”

妙高禅师觉得自己很幸运,他心里想着:还真是不错啊,我在这里修行,还有人来为我护法。于是他就趾高气扬地问道:“像我这样精进修行的人,在这个世间还能有几个呢?”

只听空中答道:“像你这样修行的人,就像恒河里的沙子一样多。但是,因为你有了这一念的傲慢之心,我二十世不再为你护法了。”

妙高禅师听了以后惭愧万分,他觉得自己真是太过于骄傲自大了。于是,他又开始认真打坐了。

坐了不久以后,他又开始打瞌睡了,然后又是一头栽下悬崖。这一次,他觉得自己应该真的没命了。可是就在他快坠落地上的时候,他感觉又有人用双手接住了他,并把他送回妙高台。

妙高禅师又问:“这次是谁救了我?”

空中答道:“我是护法韦驮。”

禅师惊奇地问道:“你不是说你二十世不来为我护法么?怎么现在又来了?”

空中的声音说:“因你的骄纵,我所以不为你护法,但是你刚刚的一念惭愧,已超过二十世之久了。所以,我又来了。”

从这个传说中,我们能看到,一个人的自我悔悟与反省是极其重要的。人生中会有许多起起落落,很多人落了以后就不再起了,而那些真正能够从落到起的人们,最关键就在于他们懂得自我反省,懂得反省自己因何而起又为何而落。大诗人海涅曾说过:“反省是一面镜子,将我们的错误清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

我们所说的反省,并不是要人在失败的时候应该去做,它更应该是一个人成功的左右手。

许多时候,一个人一旦出了头或者是发达了,他就容易成为众人注目的焦点,从而被人品评与臧否。所以,一个人越是位居显要之处,就越是要经常反省自己,也越是要讲究低调做人,让自己融入大众之中,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更有效地保护自己,发展自己。

人们在看历史的时候,都很推崇曾国藩。可以说,曾国藩的为人处世是极具人格魅力的。而事实上,曾国藩就是一个极善于自省的人。身居高位要职的人,大多都想要一个好的结局。不过,很多时候事情却往往是事与愿违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保证自己有一个好的结局呢?曾国藩以他身居高位的亲身体验与自我反省,总结出了下面的三个药方,以防居官之败。

曾国藩说:“身居高位的规律,大约有三端。一是不参与,就像是于自己没有丝毫的交涉;二是没有结局,古人所说的‘一天比一天谨慎,唯恐高位不长久’,身居高位,行走危险之地,而能够善终的人太少了;三是不胜任,唯恐自己不能胜任。《周易·鼎》说:‘鼎折断足,鼎中的食物便倾倒出来,这种情形很可怕。’说的就是不胜其任。”方苞曾说过汉文帝做皇帝,能够时时谦让,像是自己有不能居其位的意思,难道这不是在不胜任这方面深有体会吗?孟子也说周公有与自己不合的人,他仰天而思虑事情的原委,以致于夜以继日,难道不是在唯恐没有结局的道理上有体会吗?因此我说:“一个人越是走向高位,失败的可能性越大,而惨败的结局就会越多。因为高处不胜寒啊。那么,我们每升迁一次,就要以十倍于以前的谨慎心理来处理各种事务。”他还借用烈马驾车、绳索已朽的情形,来形容随时都有车翻人亡的可能。

曾国藩进一步的详细地阐述说,国君把生杀予夺的大权授给督抚将帅们,就好像东家把银钱货物授给店中众位伙计们。如果保举太滥了,对国君的名器不甚爱惜,好比低价出售而浪费了财物,对东家的货财不甚爱惜一样。他进而推说道:“偷人家的钱财,还说成是盗;何况是贪天下之功以为是自己的力量呢?”

曾国藩认为,利用职权牟取私利的行为,就是违背了不干预之道,这就注定要自食恶果。一件事上想贪,就可能会事事想贪;一时有想贪的念头,就可能会时时想贪了。这样的话,人们就等于是陷自己于不利的境地了。

至于不终和不胜,曾国藩更是深有体会,他说:“陆游说,能长寿就像是得到了富贵一样。开始我并不知道他的意思,现在我挤进老年人的行列中,我近来因为混了个虚浮的名誉,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我就得到了这个美好的声名了。古代的人在获得大的名声时候,正是他艰苦卓绝的时候,通常不能顺利地度过自己的晚年。我想到这些就会害怕。我想要准备写奏折把这些权力都辞掉,不再管辖这四个省吧,又害怕背上了不胜其任、以小人居君子的罪名。”

正因为如此,曾国藩虽身居高位,也时时有如履薄冰的感觉,就像人们常说的大功告成之日,更是感觉如蹈危局一样。所以,曾国藩身为一名朝廷要员,不管他是出于自卫,还是出于名利,他都曾面临过无数空中乱石袭击的危险,但他能反躬自省,化险为夷,不管别人如何评判,他自己最后可以说是功德圆满了。

其实,成功者大多都是懂得自我反省的人,正是因反省使他们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也是因为反省,才使他们知道应该如何更好地行事,也就是说,是反省才让他们收获了更多更好的东西。

严己宽人者胜

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周易·系辞传》

对于这句话,很多人的理解也许都不很准确,南怀瑾先生总结的应该说是颇有见地。

“德言盛”,什么叫德呢?德就是盛。南先生说了一个比喻,就好像一个人本来很有钱,跟穷朋友在一起,他不但没有炫耀的样子,还好像是忘记了自己有钱一样,这就叫做德。德是一切都高过别人,而自己不认为高,表现得还跟别人一样,这就叫做“盛德”。

“礼言恭”,这个礼不是敬礼的礼,也不是看到老人便很恭敬的礼。这个礼,是指自己对某件事情、某一个人,从内心发出来真正恭敬的那种至诚。所谓“恭之谓己,敬之谓他”,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懂得约束自己,管理自己,这就叫作恭。恭是恭己,敬却是敬他,这就是礼。“礼言恭”也就是说对自己要求严格。

“谦也者”,什么是谦?“致恭以存其位者也”,也就是说,一个人到了某一个位置,要绝对地恭敬自己,管理自己,要求自己要更严格,所谓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一个人既能够严格地要求自己,也要宽厚地对待别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那么这就是恭敬的道理。有了此等盛德,当然就“能存其位者也”,这个人的德业的位置,永远是得以保存的。如果一个人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一副得意忘形的面孔,再加上一副颐指气使的神情和一副专横跋扈的气势,以这种傲慢的姿态处世,他迟早会失败的。

汉文帝刘恒可说是历史上一位颇有“盛德”的皇帝。他贵为帝王,一切都高过别人,但他从来没有放纵过自己,而是处处从俭。

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亲为薄太后。薄太后出身贫苦。在秦末农民战争期间,她的母亲把她送给了自立为魏王的魏豹。魏豹被刘邦击败以后,薄姬(薄太后)被掳到长安,并在织室里织布。有一天,当刘邦到织室观察的时候,看见薄姬美貌动人,就把她召入后宫。不久,薄姬生下儿子刘恒。

薄姬为人温和厚道,从来不得罪别人,也不怎么与别人过多接触,更没有权力欲望,她只是一心照看孩子,几乎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因此,高祖死后,吕后并没有过多难为她,而是让她随儿子刘恒到代地(现在山西的一处地方),做了代太后。

吕后执政16年间,刘恒母子一直过得提心吊胆,处处小心谨慎,生怕被吕后暗算,又担心汉室倾颓,他们将会失去现在的地位。由于长期的逆境生活,养成了刘恒谨慎、宽和的性格和节俭、善良的品质,这就为他日后大有作为打下了基础。

汉文帝刘恒在位23年,一直过着节俭的生活。他的宫室、苑囿、车骑、服御等衣食住行必需的设备和物品,仍和没有做皇帝的时候一样,并没有什么增加。他在执政期间,一旦发现有对百姓不利的事情,就立即改正,务求政治有利于民众。

据说,文帝曾经想建造一座露台,他招来工匠一核算,说是需花费一百斤的黄金,文帝说:“百斤黄金,相当于中等人家十家的财产。我继承了先帝的宫室,常常都感到恐惧和羞愧,为什么还要再修建露台呢?”

于是,建露台的事情就此做罢。其实,按当时的经济条件,修建这样的一个露台还是不成问题的,造价也不算高,并不会产生什么不良的结果。而文帝却认为这过于破费了,于是就放弃了这个想法。据说,他经常身穿用黑色粗丝绸缝制的衣服,他最宠爱的妃子所穿的衣裙也不许拖到地上,宫中所用的帷帐都不得用绣花去装饰,他用自己的俭朴为天下百姓做出了表率。

就是在为自己修造陵墓的时候,文帝都命令只用瓦器,不准用金、银、铜、锡等贵重金属做装饰。而且还命令顺着山势建造,不准堆积高大的坟墓。他在死前还留下遗嘱说:“当今之世,咸嘉生恶死,厚葬以被业,重服以伤生,吾葚不取。”意思是说,人们都希望厚葬,但是他不愿意那样做,并一再叮嘱丧事从简。

汉文帝的节俭为群臣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从而使当时的整个社会风气都是崇俭尚德,为“文景之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羊祜出生于官宦世家,是东汉蔡邕的外孙,晋景帝司马师的献皇后的同母兄弟。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却一直十分严格,而且他为人清廉谦恭,一点也没有官宦人家那种奢侈骄横的恶习。

同类推荐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  《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

    《人生三段论》是著名作家、评论家徐绍林先生几十年来所有的所思所感文集集合。
  • 中华国学精典

    中华国学精典

    我国千百年来,所有读书人的启蒙教材无非是流传至今的经、史、子、集,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读古典诗词,通圣贤经书,那么这些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会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自内百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
  • 庄子心悟

    庄子心悟

    读庄子的那一种智慧。面对众生在物欲横流中的烦躁不安和无所适从,庄子转过身来,恳切而真诚地告诉人们应该如何自救解脱,如何保持心灵的安宁清静,如何保持自身的清洁自尊,从而由安而顺,由顺而游,达至逍遥大通之境。
  • 读论语心得全集

    读论语心得全集

    本书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
热门推荐
  •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梦蝶:心灵自由之旅

    庄子说:“且无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讲水的积累要多(指聚为海),才能使大船浮起来,才能使大鱼飞起来。庄子这话的意思就是我先前讲的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多多地积累包袱。包袱不够多,你就舍不得扔。当包袱多来压得你喘不过气,你就会一股脑儿全扔掉。所以,朋友,现在你正在做的无用功尽管做下去,迷途还不远时,你会走下去,因为你还能看见身后的熟悉地方,还心存侥幸。当迷途已远,身后不见了熟悉的地方,眼前只见深渊,这时你才会下了决心一定要回去。你回得去吗?你回得去。任何时候只要你倾听心灵,就会有感动、有启发、有指引。
  • 战神图腾

    战神图腾

    一个与死亡相伴的少年!一个让各大势力无奈的存在!一个征服天下的杀神,但是谁能想到这光鲜的外表掩藏的是一个一只脚已经踏进死亡之路的少年。且看亡命少年如何才能摆脱命运的束缚?战王白家qq群499708569
  • 死亡终结者

    死亡终结者

    一直跟死人打交道的哭丧人,无意中经历了翻棺,并突然有了能看到鬼的阴阳眼,至此之后,身边的人,开始逐渐的走向死亡。在追寻真相的时候,进入了阴阳相接的地方,并且接触到了一个很漂亮的女孩,可她却被锁在了冥界被遗弃的地方,为了能够救她出来,我开始去雪山寻找那名道士,从此发生了一段段离奇的事件。一切尽在死亡终结者……
  • 二十几岁女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二十几岁女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

    对于女人来说,二十几岁,青春经不起你的一再蹉跎;二十几岁,形象的好坏决定着你的成败;二十几岁好好工作才能保障幸福;二十几岁,需要趁着年轻搭建人脉;二十几岁,在爱情面前需要慎重选择终身;二十几岁,学会理财才能享有丰饶的人生。
  • 三界,乱舞

    三界,乱舞

    她是没有灵力的圣女,她是魅惑人心的血蝴蝶,她是雪族受人爱戴的皇女,他是纨绔不羁的太子爷,他是魔界的尊主,他是传说中的上古神兽,他是冷酷的蛟龙,他是雪族受人唾弃的皇子,一场霸主的角逐。
  • EXO灿白:世界星陨

    EXO灿白:世界星陨

    传说,在世界星陨的时候,去情人湖就会完成愿望,百年一见的世界星陨,朴灿烈和边伯贤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
  • 都市修真鸟人

    都市修真鸟人

    现在地球上有很多修仙者,他们肉身修炼武道,精魂修炼神道,只是普通人没有察觉。魏高得到肉身飞行的能力,引来无数修仙者掠夺。老实说,魏高很感动,不要命的追杀,太佩服他们了。面对追杀,魏高有冲上云霄的刺激,更有以刀问杀的冲动!每天12点和19点更新,不定时加更。(求收藏、推荐,各种数据!)
  • 記得

    記得

    真正相爱的人,无论分别多久,都会记得对方......
  • 兰索风云

    兰索风云

    自大陆南方的一个偏远小镇里,走出来一个少年。少年仅修一门功法,练一门斗技,习一门秘术,却要游遍天下山水,看透人间冷暖,悟通人生为何!
  • 富户三千

    富户三千

    一场穿越,认识了另一种人生,前世孤身一人却渴望温暖,后世家族盛大却希望平静。不过想平静的活着,却不料招惹了别人的人生,破坏了别人的喜乐,成了别人眼中的一抹刺,想要平静而活,却无奈身不由己,命不随心。金钱,权力,爱情,阴谋,交织在一起,谁是谁手中的棋子,谁是谁人生的俘虏,浮沉于世,但求心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