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42400000051

第51章 千古谁识汉贾生

千古谁识汉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唐人李商隐用这一首《贾生》诗道出了千百年来知识阶层为贾谊鸣不平的心声。在历代士人眼里,汉人贾谊是个怀才不遇的典型。而且他这个才不是一般的才,是一种足以为帝王师的才。为帝王师,为皇帝老爷支招、出谋划策,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何等的荣耀。大概就是因为贾谊,也不知引发了后世多少读书人为帝王师的无限遐想。贾谊生前支了不少招、出了不少谋,但后人公认其招其谋见用者稀,于是便由李商隐来发一浩叹。而为贾谊叹惜并不始于唐人,早在汉代,刘歆就对贾谊推崇备至,其曰:“汉朝之儒,唯贾生而已。”而其父刘向更为其深道惋惜,其曰:“贾谊言三代与秦治乱之意,其论甚美,通达国体,虽古之伊、管未能远过也。”(《汉书?楚元王传》)

是不是因为贾谊的才华众望所归以及为其鸣冤叫屈者众,我们就应该认定贾谊受了天大的不公?会不会因为在后世的知识分子眼里,贾谊是他们的同道与榜样,便先有了一定的倾向性,所谓同气相求,在评价的时候免不了会感情用事,不问是非地向着自己人?不能排除这些因素。对这个问题的判研,应该经过充分考察,来看其生前究竟为皇帝出了什么谋,支了什么招,是否当得起后人的如此推崇。经过初步考察,菜九认为,贾谊的所谓遭遇不公,对汉代百姓来说,没准是一件大好事。

那么,贾谊的所谓不遇是怎么回事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得很清楚: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而《汉书?贾谊传》基本沿用了《史记》并下判断道:“谊亦天年早终,虽不至公卿,未为不遇也。”看来古人对贾谊的遇与不遇已没了定见,如果客观一点,不妨认可班固的看法,即谈不上遇与不遇。毕竟他出的谋、支的招,是有一些被采用了。而欲其所有的主张都被皇帝接受,那运气也太好了点,天下有这样的好事吗?

贾谊刚入朝廷,就在朝廷大事中取得话语权,频频为新即位的汉文帝出谋支招。按司马迁的说法,汉文帝即位之初的多项法令都是按贾谊的主张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不能算是不受重用。而当时贾谊也只有二十出头的年纪。在贾谊短短的从政生涯中,留下了大量的干政文字。只要仔细研读就不难发现,贾谊的进言无论其怎样千变万化,但可以一言以蔽之,即为皇帝好。而为皇帝好,是不是真的能达到目的,是不是为天下好,则又是另外一回事。因为其变着法子进言的核心就是为了巩固并扩张皇帝的权势,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进言与历史上的前辈韩非、李斯没什么区别。巴结权势,乃人性使然,孔夫子也说过“畏天命,畏大人”嘛。在《史记》中就有不少出于为当局着想而进言的记载,但给人的印象却是坏事多,好事少。因此,每逢菜九看到有人向当局进言,总要戴上有色眼镜看一看,还真看出几个心术不正的家伙,并认定贾谊也是其中的一个。也正是这个贾谊,不知让多少人被菜九扣上了读不懂《史记》的帽子。

菜九印象中《史记》记有几处小人进言坏了人主大节的事大致如下:周公归政成王后,有人对成王说周公想造反,陷成王于不义;有人对陈胜说故旧太放肆,有辱尊严,弄得陈胜众叛亲离,最终兵败被杀;太公家令对太公说,应该对当了皇帝的儿子行臣子礼,太公照此办了,而刘邦受之坦然,坏了皇帝自己的形象。再一个可能就是贾谊对汉文帝进言,但未能得逞。那么,贾谊的进言都是些什么呢?无非是让汉文帝削藩,众建诸侯少其力。此事因日后的吴楚七国之乱而显得非常英明。其实读书人大概忘了,天下之分还是合,在秦始皇并天下时就争论过了。李斯等人得出的结论是,周王室为什么衰落,原因就在于分封太滥,最终弄得王室本身没力量。而汉人在总结秦亡原因时,则将不分封子弟作为重要原因。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无论分也罢,不分也罢,都有各自的问题和麻烦。换言之,即使按贾谊所说去做,也未必能讨到什么好。大明王朝的建文帝就听了臣下削藩之策,弄得身败名裂。好在汉文帝没听贾谊的,否则什么下场还真不好说。再仔细分析贾谊的削藩建言,其重点是要削汉文帝叔父、堂兄、侄子们的封地,而对汉文帝的子嗣,贾谊的主张却是增加封地(《谏立淮南诸子疏》)。这种主张似乎与他再四强调的末大不掉的吁求相矛盾,其实两种主张的核心是一样的,即玩弄词藻,变着法子扩大并巩固现任皇帝的权限。因此,贾谊的小人特色,就是孜孜不倦地鼓动汉文帝将国家最大的利益划到自己名下。一言以蔽之,贾谊反对各诸侯占地多的主张不是一种制度上的改进,而是要形成怎样让与最高当权者关系最直接的亲属多占地的制度。所以说他巴结权势,一点也不冤枉他。

应该看到,贾谊的这些削藩主张在朝中有很大的杀伤力,得罪的人肯定不少。但他仗着报效最高当权者的拳拳之心,也顾不了这么多了。也许有人会认为,贾谊的这些言辞可能是在私下里说的。但根据其不依不饶的进言劲头来看,他不会对众人有太多的回避,这也是众老臣联合起来反对他的原因。一个新进之人,是不是会站到众老臣的对立面?这样做是否明智?天下没有无风险的投机,投机的收益与风险成正比。日后汉武帝朝的江充为了讨得天下至尊的欢心,得罪任何人都在所不惜,连武帝太子都被他得罪而逼反。像贾谊这样求进心切,肯定也会公开自己的主张。如果贾谊也是没完没了地在皇帝面前推行自己的主张,众老臣联合起来反对他正是合情合理的事。而贾谊的进说常常是不顾客观事实危言耸听地胡说一气。比如他说“今汉兴三十年矣,而天下愈屈,食至寡也”(《忧民(事势)》)。需知,秦收太半之赋,民不堪重负而反。至汉兴至文帝,始终贯彻了与民休息的基本国策,赋税率约为十五分之一,远远小于孟子主张的十分之二。贾谊并非不知道这个情况,其之所以要将问题讲得严重,无非是想吸引皇帝的注意。

对贾谊的反复进言,人们不妨可以说他报国心极强,但同样也可以说其心术不正,谄媚邀宠心极盛。阻挠贾谊得势的朝臣,就是持后一种议论。现在人喜欢将贾谊策不受重视归结为保守派势力强大,那些使贾谊不遇的罪魁祸首,即司马迁所记的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往往被后世尤其是被现代学者当做是保守势力。这其实是知其一不知其二。可以肯定,绛、灌等人确有保守的倾向,而这些所谓的保守势力的话有没有一定的道理,似乎很少有人论及。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我们应该承认,他们反对贾谊的言辞却更切合当时的实际。之所以说以周勃、灌婴为代表的反贾言论也有更多合理的成分,就是萧规曹随原则在起作用。萧规曹随的故事最能体现汉初崇尚无为而治的精髓。联系到贾谊事件,这个故事的意义也非常大。当年汉惠帝责怪曹参不问政事,曹参问,皇帝与高祖相比谁更高明,皇帝说自己不敢比高皇帝;曹参又问,皇帝认为曹参与萧何相比谁更高明,皇帝说似不及萧何。曹参说,这不就结了,你不如高皇帝,我不如萧相国,他们俩定下的章程在运行就行,何必去干涉呢?换言之,刘邦定下来的章程,在没有充分理由的情况下,臣子们是不想做变更的。他们自己比不了萧何,汉文帝也未必高明过刘邦,为什么要动先帝留下的政治遗产呢?在他们看来,贾谊年少轻进,想哗众取宠,乱祖宗成法,罪无可赦。因为贾谊所论,不过是李斯、秦始皇的陈词滥调,不足为奇。在当时并没有让中央政权受到外在力量的威胁的情况下,主动挑起事端,显然是有违汉初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宗旨的。

汉代秦兴,有识之士就对秦亡之鉴作过总结,并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秦未能封建子弟。贾谊本人也对秦不分封不以为然,他认为:“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其远者不在五百里而至;公侯地百里,中之而为都,输将繇使,远者不在五十里而至。输将者不苦其劳,繇使者不伤其费,故远方人安其居,士民皆有欢乐其上,此天下之所以长久也。及秦而不然,秦不能分尺寸之地,欲尽自有之耳。输将起海上而来,一钱之赋耳,十钱之费,弗轻能致也。上之所得者甚少,而民毒苦之甚深,故陈胜一动而天下振。”(《属远(事势)》)如此说来,贾本人也是主张封建的。只是贾的进言,是战国以言干进的一套,其用心不外乎窥伺人君的心理,危言耸听,以期能展其才。而贾谊的进言,恰恰违反了汉初的思维定势。殷周分封,中央最终失势,但其仍能延祚几百年,较之秦二世而亡,更为汉人所能接受。在反端未现的情况下,突然提出要削藩,岂不是弄得天下大乱。而贾谊的一套,恰好是与无为相反而行的,皇帝和大臣不为所动,应该说是正确的,而不是什么忌才。那些老臣所说的“洛阳之人”也是有出典的,即当年的苏秦就是洛阳人,以鼓唇弄舌谋求功名利禄。在这些所谓的保守派眼里,贾谊就是苏秦之流角色,可能这个看法与事实相去不远。

可以断言,贾谊进言的出发点就是瞅准了汉文帝潜在的私心,窥测皇帝人性中的弱点,并激发之,以期一下子能平步青云。以前成王臣子、陈胜臣子、太公家令都是这样讨得当权者欢心的,苏秦、韩非、李斯辈,也正是通过投其所好结最高权力的欢心的。怎奈由于汉文帝英明,他没有完全达到目的。

有很多人,包括菜九一向敬佩的人都以为汉文帝后来分齐为七、分淮南为三是受到贾谊的启发。这种观点显然是菜九以为没读懂《史记》的。汉文帝后来分齐为七、分淮南为三之前,齐与淮南都因为叛乱,经汉平叛后,被汉剥夺了封爵,土地归汉中央所有,齐与淮南已经不存在了。汉是将自己的土地拿出去分成十个国家,而不是把原有的大国划小,这里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贾谊从来没有主张汉把自己的地拿出去分给别人。贾谊就是强调末大不掉,如果没有末,就不存在什么掉不掉的问题。而汉文帝的做法,显然是特地做出些末来,怎么能说是受贾谊影响呢?知识分子的虚妄性,也正在于此——硬要把不是自己的功劳说成是自己的。

总而言之,尽管贾谊的主张未被采纳,但汉文帝并没有亏待他,他个人显然还是进言的受益者,否则他凭什么一下子就从一个平头百姓,当到了长沙王太傅?这说明汉文帝还是爱惜人才的。但贾谊还很不满足,郁郁而死,这又是何苦来哉,真是天晓得。司马迁将其与屈原同传,是指二者力求报效的执着相似,至于所求是否正当,并没有开展讨论。贾谊的事迹及史公的记载,赚得千百年无数同情泪,却为贾谊本人及司马迁始料未及。菜九以为,史公赞赏的也就是那种追求强烈而已。但强烈不等于好,不等于对这一点,各位看官应切记则个。

同类推荐
  • 大周权相

    大周权相

    号外!号外!那位让人蛋疼的林阿真又遗精海内外穿越了。殷大小姐不要这样啦,摸摸小手也是会闹出人命的,咱就不能斯文一点吗?耶!不行?那,那你先闭上眼睛,青山不改…绿水长……,咕拜!仙子大小姐,老子不仅善解人衣,且还随身带携凶器。什么?凶器在哪里?来!怎么样?此凶器堪比金箍棒吧?不管是蜘蛛精还是白骨精保证三回合拿下。啪……看什么看?没看过男人脸腮抹胭脂啊?惊!翩儿宝贝你忘了把菜刀放回厨房了?阿真哥哥,翩儿想砍人……
  • 城墙边

    城墙边

    以独特的视角,轻松的笔调,幽默的风格,描写生活在城墙边的老成都人的故事,历史跨度从抗日战争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人的事情是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有些真象永远是个谜,但作者本人并不是刻意去追究,去问责,而是以凡人的故事给人予启发......
  • 马超逆袭三国

    马超逆袭三国

    渭水河畔,西凉军因曹操‘抹书离间计’自相残杀时,主角夺舍西凉锦马超,面对重重杀机,主角亡命血战,转折,从此处开始!逃过死劫,马超还要如历史上那般,继续成为刘大耳的附庸,最终郁郁寡欢而死?不,这不是我要的人生,活着就是为了征服,整个天下都会成为我的战利品!注:本文非爽文,主角不是超人,前期做不到智虐诸葛亮、庞统、司马懿、贾诩、曹操等顶尖智者,他会获得胜利,也会伴有失败,他既能算计别人,也会遭人算计!主角是个运气不错的普通人,也是个成长潜力无极限的普通人,随着主角慢慢融入这个时代,也有一天,主角无论是谋略还是武艺,都能与顶尖古人比肩!
  • 大国荣耀

    大国荣耀

    大明风华十年,这个被前辈穿越者重新振兴了的大明王朝已经来到了和原先历史不同的道路。不过,已经成为了世界领袖的第一大国,开始面临不少后起之秀的挑战。大国的荣耀岌岌可危,英吉利、高卢、花旗国、露西亚这几个新兴国家纷纷对于老牌帝国大明非常不满,想要重新划分世界。当铁英来到了这个世界,他面对这个纷乱局势,他立下了一生的誓言。“作为一名军人,要用我们的生命和鲜血,维护我们华夏大国荣耀。大国的荣耀,要用我们军人的生命和热血来维护,犯我华夏天威者,虽远必诛!”(本文战争模式为信息化战争)
  • 唐时行

    唐时行

    21世纪历史专业研究生,穿越成大唐天宝年间的商人之子,被困沙漠,离奇的身世,唯一的丝帕将如何揭露谜底,江辰到底是何方人氏?离奇出现在西北大漠的灭族突厥后代,他们又是谁?死里逃生的少年如何在大唐的边缘生存,如何肩负民族的复兴?承平已久的大唐波涛暗涌,还有一年半时间,熟识历史的江辰是早早逃到南方做小地主,还是肩负正义、颠倒乾坤,拯救盛唐于危难之中?请看别样的历史——《唐时行》
热门推荐
  •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道、释历来三分天下。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只有《佛藏》和《道藏》,而没有《儒藏》。21世纪初,这一历史终于得以突破,而改写中国这一历史的带头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
  • 爱至炽血

    爱至炽血

    一朝穿越,身边竟然还带着一个拖油瓶,一个宫女一个公主,凭什么世道如此不公?穿越的宗旨难道就是逃婚吗?为什么一直在逃逃逃……原本设想好的米虫生活又怎么会和政治阴谋扯上了联系?炎珂:你要是敢死,我便嗜血成魔,倾我一生让天下人为你陪葬,莫夕颜一脚踹飞:青天白日就敢咒老娘死?身后两人的夫君默默掩面遁走。(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我是大魔王我要毁灭世界

    我是大魔王我要毁灭世界

    大家好,我是大魔王。因为上火口腔溃疡,被别人误会,泡妞又遭遇各种不测,我要毁灭世界。我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遇到了贝爷之后与贝爷踏上了毁灭世界的道路。我在魔界过够了单身狗的日子,于是潜入仙界找月老报复,要用他的红线织毛衣。我竟然成为了一只丧尸,难道老天就是为了让我来毁灭世界的吗?咦?这又是什么地方?我就是一个大反派。请加QQ群60046510
  • 广告策划与品牌管理

    广告策划与品牌管理

    本书包含认知广告、设计广告战略、分析消费者广告心理、广告创意策划、创造广告文案、广告媒体选择与投放、广告预算与效果评估、品牌管理等十个任务。
  • 宠魅:魔神归来

    宠魅:魔神归来

    数十年相伴,换来时空永隔。谁是谁的羁绊,谁又是谁的执念?花落之间不怨不悔,她逆天而行,它逆天轮回,他逆天重生。三生三世的轮回,只为了有朝一日,可以和他再战,可以将她打败,可以伴它永世,可以与她一世无忧……
  • 混沌玄帝

    混沌玄帝

    一个少年,走出大荒,肩负大任,天玄洪荒中五域,任其闯荡,一颗玄玉种会给他带来怎样不同的人生呢
  • 重生之修真狂徒

    重生之修真狂徒

    重生在停尸间的林默却发现自己能够通灵,透视,预知未来......意外获得《修仙传》,便开启了仙途......无线组糖豆催更作品,欢迎大家点击,收藏,拜谢!小弟会努力的!~嘎嘎
  • 侠古奇仙

    侠古奇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柄剑,或灵动飘逸,或大巧不工。每个人心中都居住着一位侠客,他们惩恶扬善,仗义施为。侠义之情,每个人心中的英雄梦。本书就讲述一段多彩丰纷呈的仙侠之旅,为大家带来久违的侠骨柔情。
  • 天才黄金手

    天才黄金手

    什么?殷墟甲骨还没有发现?什么?敦煌藏经正被人走私出国?什么?青花云龙象耳大瓶正在拍卖?……劫掠、盗墓、走私……150年以来,华夏流失海外古董文物超过100万件,被收藏在40多个国家超过200个博物馆,私人收藏无法统计。华夏修复专家江华穿越平行世界,发现一切尚未发生,收藏在别国博物馆的那些珍宝依然流散在外,没有犹豫,曾经修复无数珍宝的“黄金手”拿起毛笔,捧起瓷土,挥动刻刀,石雕青铜、书画瓷器……无数乱真高仿现世拍卖,江华得以抢购那些前世出现在别国博物馆玻璃展柜里陈列的宝贝。百年之后,无数珍宝留在华夏大地,世界各大博物馆中却收藏了数不胜数的伪品。
  • 纹龙少年

    纹龙少年

    主人公双亲惨遭杀害后,自己却又被可恶的势力追杀,在逃难的过程险些丧命,却又无意获得一身奇异的本领,黑道谁主沉浮,唯有我,!然而我却是与众不同老大!孤儿院,养老院,这些都是我的杰作。我是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