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22100000025

第25章 智慧的发现和认识人类思想上的“镜子”(2)

白衫老者笑着说道:“不是没有提到,而是你没有发现!是没有发现你知道么!如果我一开始就告诉你人类思想的镜子的话,那就失去了你自己的存在的意义。只有道理从你自己的手里挖掘出来时,才是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才是属于你自己的道理。我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能够从我说的话里面找到你自己的东西。其实,你一直在寻找的“思想的镜子”,在你的问题里面已经提到了,你再仔细地想想?”

波波眯着眼睛仔细的回味着自己刚才的问题。喃喃自语道:“难道您说的“人类思想的镜子”指的是大自然么?大自然就符合您对镜子特点的总结:无言!大自然不会说话,即使会说话的飞禽走兽,我们也听不懂。还有就是真实!大自然不会掩饰自己,大自然会把自己本来的面目真实的呈现给我们。”

想到这里,波波兴奋地说道:“您说的“思想上的镜子”一定指的就是大自然!”

白衫老者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说的“思想上的镜子”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是我们思想上的镜子!”

白衫老者话锋一转,说道:“可是,你只看到了一面镜子,还有一面镜子被你忽视了!”

波波不解地问道:“还有一面镜子?你的意思是说我们人类有两面镜子么?”

白衫老者回答道:“没错!我们有两面镜子。一面就是你说的大自然,还有一面镜子就是我们人类的造物,人造物这面镜子!”

波波疑惑地问道:“人造物如果也是镜子的话,那我们不是很烦恼么?镜子我们有一面就行了,可是现在我们却有了两面镜子。如果这两面镜子都一样的话,那还好选择,随便选一个就行了。可如果这两面镜子都一样的话,也就说明没有存在相同两面镜子的必要了。那这两面“镜子”有什么不同么?通过这两面镜子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和我们自己呢?”

白衫老者回答道:“通过大自然和人造物这两面镜子,我们人类看到的世界和自己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说过“要想成为思想上的镜子的前提就是要能够让站在镜子前面的人看到真实的世界和看到真实的自己。这是作为镜子最为关键的特点。能够让人们看到自己就说明镜子要是和人相对的,镜子是站在人的对面的。从这一点上来看的话,世界的构成物:自然、人、人造物这三者里面,只有自然和人造物是区别于人的,所以这两者才能成为人类的镜子。人类只有通过对自然和人造物的认识才能够认清楚人类所处的世界和位置才能够正确的认识我们人类自己。你能听明白我的意思么?”

波波点了点头说道:“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想认识自身的话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才行,而这个参照物不能是自己或者自己的同类,因为我们无法看到自己,既然无法看到自己怎么可能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定位呢?

白衫老者点头说道:“对!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那些从人类社会自身观察人类自身的人或者由人类社会内部得出的思想和道理,就不能成为我所说的“人类思想的镜子”!因为,这些来自于人类社会内部的思想和道理只是代表人类思想和道理的一部分,是不全面的,既然不全面也就说明只有在特定的范围和条件下才是正确的。就像《瞎子摸象》寓言故事里面的瞎子那样,每个人所说的都有道理,说的都对,但是从被摸的对象大象的角度去看的话,就笑话百出,根本驴唇不对马嘴了。因此,这样得出的思想和道理就无法说服所有的人,由于人们所处的立场和角度不同就会有反对的意见或者对立面的存在,人们就会为此争论不休。你们的世界里就到处充斥着这种争论和矛盾!他们只是针对世界的一部分加以放大和分析,并以此得出关于整体的结论。所以,这样的思想或者学说只能说是人类社会的“放大镜!”,而不能说是人类社会或者人类思想的“镜子”!

波波说道:“当局者迷!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白衫老者点头说道:“是的。一个在一盘棋局里的人必定会受到周围棋子和环境的影响和牵扯。受到了影响和牵扯,就会影响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就不会得出正确的全面的答案。这是没有办法的,是我们人很难自己控制的。人们所说的人生无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人的一生里面能够真正自己做主的事情其实不多的,从一生出来就受到家庭的影响,我们要按照父母和家庭的要求成长,到了学校里面,我们要受到老师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影响,到了社会我们受到社会的影响。如此看来,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为了自己在成长,我们的成长是在按照父母、学校、社会的规范和要求成长的。所以,我们每个人的思想也就来源于影响我们的环境和人。我们前面说过了,来源于人类社会环境的思想不能够称为“镜子”,既然我们得到的认识世界的工具不是镜子,而是一把“放大镜”的话,我们怎么可能认识到真实的整体世界和自身呢?既然无法认识世界和自身,就会迷茫和迷失,也就只好听从既有的和别人的思想和道理度过人生,这就是人迷失的开始!就是迷信的开始!就是失去快乐和幸福的开始!一个没有自己思想和认识的人就像走在没有方向的夜路上,靠别人来纠正自己的方向,而且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去干什么?这样的人怎么会幸福和快乐呢?”

波波说道:“您的意思是说从人类和人类自身的角度观察和总结出来的道理只能说是人们通过“放大镜”观察所得,也就是说这些思想是“放大镜”,通过这些思想我们能够直观、详细的看到人类社会的一部分,能够让人们认识世界和自身的细节而已,但却无法让我们人类认识到整个的世界和自身。人只有跳出人类社会的束缚,才能看到世界和人类自身的整体,才能得出正确的思想和判断!是这样的么?”

白衫老者点头回答道:“你说得对!人只有跳出人类社会的束缚,才能看清楚自身和世界。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跳出来。可是跳出来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们要知道跳到哪里去!如果人们对外面的世界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话,怎么可能跳出去呢?就像一个要出门的人,如果不对外面的世界的道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话,是无法走出去的,是走不出去的!我们前面讲到“智慧”的时候就已经对外面的世界进行了总结和分类,其实对外面世界总结和分类的目的就是在给你能够跳出人类社会去思考和判断做一个准备,给你准备了一块跳出人类社会以外的落脚点。只有这个前提和准备做得充分,我们才能够跳出来,然后转身去发现和是认识新的世界和自身。所以,我们前面对纷繁复杂、五彩缤纷、无奇不有、广阔无垠的世界所进行的简化和分类就是所有道理和思想产生的前提,是我们跳出人类社会的基础,也是我们得出如此之多的思想源泉。你能明白我要说的道理么?”

波波细细的回味着老者的话语,喃喃自语道:“要跳出人类社会的束缚,而跳出的前提是要了解人类社会之外的世界构成和分类,认识了这些以后才有了跳出去的落脚点,有了这些落脚点,才能站在人类社会之上或者之外观察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只有在这一刻起我们才能观察到全面、真实的自己。”

想到这里,波波突然想到了老子《道德经》里的一段话,老子是这样说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这句话也是波波喜欢的马未都先生的观复博物馆的馆名的来源。

想到这里,波波问道:“老子就应该是这样的人,是么?”

白衫老者点头自豪地说道:“老子只不过是无数具备这种境界的中华民族圣祖先贤里的一个人而已。老子是因为写了《道德经》而被后人记住的。老子的一句“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就说明了中华民族观察世界的角度。老子的这个角度就是我说的跳出了人类社会之上的,是站在整个人类社会的高度之上的观察。所以老子的思想才是不受以往人类社会内部思想的干扰和影响,才能真实的表达我们看到的真实的世界。这种来源于人类社会之上的思想,来自自然的思想就被老子称之为“道”。这就是中国道家思想的由来,中国道家思想不是跟别人学来的、也不是听来的,而是中国人的祖先从大自然这面无言、无为、真实的镜子里看到的、感悟到的。”

波波问道:“根据您的解释,我明白了中国那些能够流芳千古先贤们的着作都是来自对大自然的观察所得,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大自然这面镜子所得出的道理和着作才是人类思想的精华,才不会误导和影响看到这些思想的人的判断,才是有益的。同样的,我也可以判断老子一定是没有老师的!是这样么?”

白衫老者点头说道:“是这样的。没有人知道老子的老师是谁!没有人知道老子的思想是如何得来的!我们后人记住了老子是因为他的《道德经》,但是并不是说老子就是中国的道家思想的第一人或者唯一的人。因为在老子之前的年代里,在老子出生前的数千年间里,中国华夏先祖们早就对我们的世界有了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我们智慧的祖先因为有着自然的大智慧,所以参照自然的规律对子民实行的是“无为而治”的策略,大自然对待万物是无为的,万物才得以丰富多彩、自由自在。所以中国史前的社会,人们也和自然万物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天地间,那时的中国人都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是真人!那时的社会是没有虚伪和虚假存在的社会,那时的人类也是真情实意的人类。既然真实不虚伪,所以,那时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幸福。其实说像老子这样境界的中国道家思想继承人没有老师,也是不完全正确的,从古至今的所有中国道家思想的继承者们都有一位确确实实存在的、共同的老师,那就是大自然!不管人世间如何变化更迭,可是大自然里的万物却从古至今存活在我们每一代人的周围。人的思想会随着环境和社会而改变,可是自然的规律却是亘古不变,从始至终的影响着我们生活的世界。这就是自然。就像商场里的镜子那样,镜子从来都是默默地立在那里,从没有任何的改变,而永远变化的是镜子前面的人和物。这就是大自然被我称为人类思想镜子的原因。所以,跟会变化的人学习,就会受到别人的影响,会受到别人的限制,可是如果师从亘古不变的大自然,那就会学到自己的并且永恒不变的道理,这就是区别。所以中国的先贤圣祖们虽然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却都是大自然的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这些先贤圣祖们虽然获得道理的年代有前有后,可是他们的学识和认识却出自同一个老师,他们都是站在同样的高度得出了相同的道理!并且这些圣贤们所追求的都是永恒不变的宇宙大道理而不是常人们所追求的昙花一现的人世间的道理!”

波波望着白衫老者问道:“您所说的那些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圣贤们所讲的道理在我们今人看来很是艰涩难懂,并且很多道理我们都感觉没有现实意义。听了您的解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并不是圣贤们的道理有问题或者没有现实的意义,而是我们常人很难站在与圣贤们一样的高度去看待人生和世界,既然所处的高度不同,看到的景色当然也就不同,无法理解站在高处人的眼界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和井底之蛙”所说的就应该是我们这些人吧!”

白衫老者点点头说道:“没错!燕雀当然无法理解鸿鹄之志!因为,燕雀和鸿鹄是完全不同的类属。可是我们人却都同样的是人,就说明我们都有和圣贤们一样的站在同样高度观察世界理解人生的起点,从这一点看的话就说明我们都有得道明理的权利,是公平的。可是现实里却是绝大多数的人无法企及圣贤们的高度去认识世界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波波试着回答老者的问题说道:“难道说我们常人不够聪明么?不如古人聪明么?”

白衫老者望着波波咪咪笑着不语。

波波自言自语的自我否定道:“不对!您在前面已经讲过了,世间的人没有不聪明的!既然都是聪明人,就说明只有聪明是不够的,那一定是绝大多数人缺少慧了。因为没有认识慧的深刻意义的话就不会静下心来、无法静下心来就说明人会被七情六欲所左右、被七情六欲所左右的话就会迷失在这些事物里、迷失在外在的事物里面的话就无法认识自身和世界,没法认识自身和世界的话怎么可能站在圣贤们的高度呢?”

白衫老者望着窗外的郁郁葱葱说道:“你看外面的自然世界,它们自有天地的时候就这样默默的存在着,道理也和它们一样也是一开始就存在于这个世界里了。我们人类只是后来者,从宇宙的历史来看,人类的历史不值得一提。既然道的存在是自然的,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就说明道不会刻意的出现在某人的面前,道应该是普遍的、公平的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的。既然从道的角度出发就会发现道对每个人、对待万物都是公平的,那就说明无法明道责任并不在道本身,而是在于我们生活在道中的人。不是道理难于理解或者难于发现,而是我们人没有时间或者没有愿望去发现道的存在。在我们看来漫长的人生,在宇宙的角度看来就是转瞬间的事情。在这既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人们往往被看到的、感受到的名利所诱惑,被这转瞬的火花而吸引,忘记了这火花闪亮的原因和意义。这难道不也是对生命的浪费么?”

波波细细的回想着老者所讲的“智慧”的深刻含义后,点头回答道:“我明白了!自然、人、人造物!对世界这看似简单的分类,只有短短的六个字,却包含了最深刻的道理和意义。这六个字让我们能够跳出人类社会认识世界和自身!这六个字告诉了我们人类自身的定位!这六个字就像镜子一样告诉了我们人类前进的方向正确与否,告诉了我们应该做的和不应该做的。按照这个对世界分类的顺序,我发现人站在自然和人造物的中间,还真像站在两面镜子面前。不过通过您说的这两面镜子我们能够看到什么样的世界和自己呢?”

通过人类思想的镜子智慧的重新认识世界和定位人类自身

同类推荐
  •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修订版)

    《道德经》体现了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认识论的内容,是一本十分富有哲理的书。虽然有些思想受到时世的影响,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对于中国的文化发展、教育以及指导人民都具有积极且重要的意义。它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内容丰富,思想深邃,说理透彻,文笔优美。老子的一些语言,如“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长地久”、“知足常乐”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言。
  •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论人生事业(大师的人生忠告丛书)

    培根是近代美国思想最伟大的人物,也是人类史上最优秀的人物之一。本书收集了培根论说手札数十篇,充分显示了哲人的睿智,是一本见解独到的传世佳作。
  • 创造的进化论

    创造的进化论

    本书是柏格森的代表作,书中论证了“生命冲动”的理论和直觉主义方法论,并对之前的进化论哲学体系作了批判。该书的出版标志着柏格森生命哲学的成熟。
  •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与人的发展理论释读

    本书分为“读懂”马克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学说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马克思社会与人的发展理论研究两篇,内容包括: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有违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论述;马克思原著中新唯物主义史观内涵与“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的本义等。
  •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全鉴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该书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催人奋发向上的读物。本书在原典的基础上,增加了精准的译文、生动的解读,联系当下诠释经典,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塑造与人为善、内心安适、刚毅坚忍、处世恬淡的健康人格,探寻现实生活的智慧。
热门推荐
  • 狂妻驯将军

    狂妻驯将军

    她,父亲行商时遭遇强盗,货物银钱被抢,身受重伤。家中倒了顶梁柱,未婚夫家却怕摊上债务,赶着上门退了亲。父伤母弱,年轻美貌的闺中少女不得不站出来撑起这个家。他,少年高中,文武全才,少年将军一时风头无两,是无数闺中少女的理想夫婿。不想战场上刀剑无眼,他重伤瘫痪。紧接着,未婚妻家立即上门退婚……原本不会有交集的两个人,因为两场灾难同病相怜,天定的姻缘让他们居然走到一起。当他重拾信心再一次站起来,势必为她撑起一片郎朗晴天。PS:宠文,一对一,即便有两个女配神马的都是浮云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小小王妃驯王爷》http://read.xxsy.net/info/409561.html
  • 惹火燃爱:老公,慢慢宠

    惹火燃爱:老公,慢慢宠

    灯红酒绿的万丈红尘中,堕落的不止是我一个。有人为我哭,有人为我笑,还有人花三千万只为让我陪上一醉。我总是不屑一顾。可是这个叫白夜萧的男人,却在我主动送上门的时候,用高高在上的眼神看着我。如果说眼泪可以洗刷一切,那为什么,却洗不掉我对你的一往情深?
  • 立志高中要平凡

    立志高中要平凡

    司徒翊不知道,当初那个和他讨论梦想的女孩就是那个命中注定的女孩。只是那个女孩记得,曾经有一个男孩渴望自由,喜爱旅行。司徒翊不知道,当初那个女孩真的被伤了,死了,即使再活,也只是续命,几年的时间,离开,是因为想要一个人的习惯。
  • 庶女狂妃:相府五小姐

    庶女狂妃:相府五小姐

    相府五小姐,天生痴傻,自幼订婚四皇子,岂料花轿临门当街被辱,未入夫家便被撵回,沦为全京城的笑柄,一气之下,撞墙自尽,只落得个香消玉殒!再次醒来,却不再是那唯唯诺诺的痴儿,十五岁的身子,二十五岁的智商,她特种部队的间谍‘美女蛇’还能怕了一群古人?偌大的相府,明着风平浪静,暗里波涛汹涌。大夫人口蜜腹剑,又有一干姨娘时时耍着心眼,斗着计谋,长姐绵里藏针,兄长骄纵枉为,庶姐庶妹阴险毒辣,一个个的巴不得她早死。没事,这些都是浮云。死而复生,她要重新谱写庶女的彪悍人生。谁不让我有好日子过,我也绝不让谁好过!
  • 马步芳全传

    马步芳全传

    《马步芳全传》主要内容包括:显赫家世、平定吕光、军营血火、祭红花瓶、燕尔风光、慨然从戎、争督风潮、柔能克刚、莲台血案、密谋反冯、闺阁绣楼、大义灭亲、军权在握、雷马事变、青藏战争、四马拒孙、宁夏赌场等。
  • 异界炼丹医生

    异界炼丹医生

    一个掌握内鼎炼丹术的现代医生,莫明其妙的来到异界传统的炼丹术因为灵气的匮乏而难以施展,但他没有放弃用原来世界没有的材料炼出的丹,用处更大没有什么雄心壮志只求活的滋润一些
  • 召唤师峡谷之完美世界

    召唤师峡谷之完美世界

    一叶一菩提,尘埃落定时,白金导师极力推荐作品,走进瓦罗兰神奇世界,战斗吧,骚年!
  • 解锁99式:娇妻服不服

    解锁99式:娇妻服不服

    明珠,几点了?”“三点整。”“好,整!”事后,明珠腰酸背疼,不满的嘀咕道:“我说的是时间。”“哦!”某男拉长音调,问道,“那现在几点了!”“五点半!”“好,办!”明珠先发制人,趴在某男的胸膛上画圈圈,“顾南城,打个商量呗,有人追求我了,我想尝尝恋爱的感觉!”“去问问小公主,介意换个爹地吗?再说了,恋爱有啥意思,有本事咱结婚!”
  • 你我是不等式

    你我是不等式

    即使你爱我,或是我爱你,我们已是不等式。我们的所有早已结束,何必纠结。命里有你,命里无你,为何还要一直追求?我们分开是最好的决断,忘记过去,做好现在。你我是不等式,怎么改变?奈何桥下,我会看你失魂落魄;忘川河上,我会望你等她心急;彼岸花间,我会瞧你担心的模样。你若不离,我便不弃。你若离弃,我便负义。你我早已是不等式......忘了吧......
  • 西方法律十二讲

    西方法律十二讲

    《西方法律十二讲》以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和发展为基本线索,从制度和思想两个方面,对西方法律的面貌和精神进行讲述。在书中,你会看到古代希腊城邦和西方法治的关系;多元统一的话方法治结构;不断超越和批判的自然法思想;法律与宗教之间的千丝万缕;英国的大宪章和美国宪法对权利和自由的保障;神明裁判、陪审团,乃至现代的沉默权的司法运作;古罗马和近代德国的伟大法学家;戴马尾头套的英国法律贵族和四大律师学院的出庭律师等等。西方法律源远流长,支脉纵横,但是本书采其主流和精华,既有一定的学理分析,也有浅显易懂的历史描述,并配有大量历史图片,力求雅俗共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