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09900000027

第27章 人格论——遗传章(1)

个体的遗传存在意义,不仅指个体从上一代获取可被诱发遗传信息承载的价值,还包括将当前自主性遗传给下一代信息的进化延续性价值。

——作者

1、主题一句话行为机制如何得以遗传?并不是“人格特征行为”的直接复制再现,而是“行为特征的信使”,是某种未来行为的可能倾向。个体的当前人格行为特征是在继承的遗传信息的基础上,经历当前生存体验磨砺而成的。我们继承父辈的财富,不仅是父母成就的光环,还有我们赖以发展的自我机制。

【人们认为,通过基因,父母不仅会把像眼睛的颜色、身高等身体特点遗传给孩子。而且,孩子的人格特点也将是他们父母人格特点的重新组合。】

——人格科学人类的遗传过程本身不是静态的复制过程,是上代雌、雄体承载两种信息基因竞争选择的最后结果。生物遗传的是构造或者结构的信息——信使,生物构造信息决定了生物生存机制发生发展的可能及倾向。再进一步说,人格的遗传是通过神经系统机制的结构模式保留延续下来的,是凭借指导脑神经发展的基因完成的。科学对基因的认知成果让我们相信,我们今天身心存在特征,在基因里都有对应的管理“信使”。

2、主题一句话遗传率的提出是我们认知探索人类自我存在的一个误区,我们身心特征表现都是在继承遗传结构上的当前适应性变异,遗传率百分之百,变异率百分之百,遗传和组合再生的变异是一个整体。

【遗传率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一旦你认识你身上什么东西是遗传的,你可做很大的努力。】

——汉斯·艾森克可以说,个体的遗传率百分之百,也就是身心的所有,都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经历现世的变异而来的。变异是对遗传的变异,遗传和变异完全的融合,对于一个个体是不分彼此的,如此遗传率的提出没有实际的应用意义。有遗传率那就该有变异率了。

3、主题一句话实验的简单化和心理行为的及其复杂化,是现在的心理学实验结果仅能作为参考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研究者用临界值来解释这些结果。(Davidson & Tomarken,1989)大脑右半球活动水平高的人只需很小的消极事件就可以引发恐惧或沮丧的情绪。一个小小的失望或在言谈中的一点直率的评价就足以把这些推到体验消极情绪状态的临界点。而那些不具备这么高的消极情绪活动水平的人,需要更大、更严峻的挫折才使他们出现消极情绪。另一方面,大脑左半球活动水平高的人,只需很小的高兴事就能引起快乐。】

——人格科学这一研究结果,也是遗传的神经机制状态及生理性活动特征,和当前人格特征表现相关联的证据之一。实验所论述的“脑活动水平”是模糊不确切的,因为大脑机制的分工十分精细,不是“左右脑的活动水平高低”可以说得清楚的。而且,临界点的提法比较刻板,不如继续沿用引起心理行为的根本“敏感度、受体”合并而成的“感受性”概念,会更加易于理解和说明心理行为发生的状态。

4、主题一句话我们不能否认种族差异的生物性原因,但可以确认已有的种族差异存在生物性表现差异。

【这些心理学者对这些不确切的和错误的解释很敏感。比如,过去曾有一些人逆历史潮流,坚持认为种族差异或性别差异是由生物因素而非文化因素造成的。】

——人格科学种族差异或性别差异是个体或群体于一定独特生存环境交互作用下,生存能力机制的人体反应,文化是这些差异的象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人体的差异代表着个体生存环境的差异。

5、主题一句话先天和后天相对于个体的当前状态来说,就是“原意向”和“后导向”之间的关系。先天遗传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经历激烈的竞争重新组合的结果,后天的塑造不仅是外部环境的作用,更离不开自主的左右。主观是产生自主的背景,自主的机能强弱,确定生物群体自我于生物链上的位置。

【但是我们生来确实有一种智力潜质,这一潜质与环境影响相结合而决定了我们成年后的智力水平。同样,一些心理疾病具有遗传成分( Nigg & Goldsmith,1994;Tsuang,Gilbertson,& Faraone,1991)但这也并不是说一些人生来就注定会得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而是说一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罹患某些心理疾病。】

——人格科学可以说,个体身心所有的存在都是遗传导向的结果,遗传率百分百,每一身心存在因素都是来自于父体或母体的遗传信息作用;但遗传信息是个体构建的原始导向信息——信使(基因重组后的“现世”发育蓝图),为个体在现实环境中具体地得以表现,必须经 历客观环境生存条件的刺激施加和个体自主能动性倾向二者共同的交互导向作用。

遗传信息是个体得以构建的“原意向”,环境刺激及个体自主是重塑自我的“后导向”。因此,个体的存在遗传率表现百分百,后天重塑率同样是百分百。个体身心每一个构件(生理、行为等)的当前存在状态,都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下的结果,因为交互作用的存在,个体身心发展的两个百分百就合二为一。两个百分百的存在是观察的视角不同所致,个体的存在表现,先天和后天的交互作用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如同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的依存关系。比如一枚一元硬币,不能从正面看是一元钱、从背面看是一元钱,我们不能说是两元钱一样;更难以评估抛起的一枚硬币的正面率占多少,背面率占多少。

对个体的发展来说,我们不仅赞同用行为理论施加刺激予以优化个体的发展,而且还要关注针对个体先天存在的独特性,施加合适的刺激,达到优化个体生存发展状态的调整目的(教育培训);同时,不能忽略对个体自主能动性因势利导自我发展的作用价值。

自主能动性的存在体现,属于个体身心属性的一部分,也是伴随生命进化相应进化的人格因素,在个体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个体在环境中生存反应表现出的生命属性之一。虽然环境对个体的现世存在状态起到塑造的作用,但是,个体的发展状态,不仅是环境刺激作用下的被动应激反应结果,更有个体能动倾向作用下的主动自主反应结果。

确切地说,生命体的反应不同于非生命体的完全被动接受刺激反应,其他低级生命的自主能动反应又不同于人的最大能动性的反应。生命个体行为自主反应能力不同,对自我存在、发展状态的影响不同,是各类生命面对同样生存环境却有较大生存状态差异的关键性因素,是确定某一生命群体在生物链位置的举足轻重的条件。

6、主题一句话遗传的改变在当今逐渐成为可能,因此,行为的改变借助生物性的手段会越来越多。自主性属于遗传性征的一部分,在变异的过程中,存在机能增强和减弱两种发展的倾向。

【多数人最终会表现出艾森克所描述的特征。由于他们遗传了生理上的差异,所以,一个内向的人不可能像那些生来就具有较低唤醒敏感性的人一样喜欢社会交往,也不可能让一个外向的人喜欢安静的、一人独处的生活。】

——人格科学改变的“不可能”,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说法,原因是忽略了遗传性征的产生。遗传信息是一代代生命相继积累的象征,每一代个体都继承上一代的“遗传方式存在的信息”,同时又经历现世“重生体验”的身心变异。也就是说,遗传是一个变化着的信息基因团,一些信息经历一代代现世体验的“认可”被以稳定的形式保存下来,一些信息还不够稳定,容易被个体现世体验所变异;再稳定的信息特征(稳定不是固定)也是在一代代体验中积累的结果。因此,反过来通过一代代的体验改变,一些稳定的信息也会逐渐被生存需要消磨淘汰,由稳定变向不稳定。对于一两代遗传个体相近遗传信息表征来说,某些信息的存在稳定性较明显,但对于数代遗传个体来说,稳定存在的更替变化就比较明显。如沙漠里的流沙,今天这里堆起了大沙包,明天在那里堆起大沙包。沙包象征稳定的遗传信息,在一定时间里,他可能被越堆越大,但也可能逐渐被遗传中每一个现世体验的生存需要销蚀得越来越小。遗传性征的形成是积累结果,同样他的退化也是积累的结果,并不是不可以改变的。

让一个外向的人喜欢安静、独处的生活并不难,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对遗传性征的改变就变得有更多的可能。

说到这里,我们要回过头来讨论区别这些影响因素的目的是什么,争论的目的是什么。科学只有为人类的生存服务才有价值,心理科学同样是这样,服务于人,服务于人类的生存优化,如何可以有效地改善才是探讨的根本意义。

效能期望源于哪里?如何建立个体倾向性行为的期望?效能期望是自主能动性发生发展的前提之一。班杜拉提出效能期望源于个体的直接经历学习经验、间接模仿学习经验和情绪唤起,另外还提到语言的说服对个体效能期望的表现影响不大。其实,这一分析中忽略了个体因遗传获取的个性化效能感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很多人天生征服欲极强,效能期望表现强烈。

个体自主能动性的发生发展,不是某一代个体暂时的获得性表现,而是人类生存机制经历长期进化历程获取的生存机能。因此,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强弱首先是生物性遗传信息的开发影响作用(先天潜能),然后是环境的直接作用,也就是个体的生存直、间接学习经验作用(后天发展)。自主能动性离不开先天潜能性和后天发展性相互整合:后天发展性,不仅仅是对个体遗传获得潜能简单诱发或原版表现,还会使个体出现两极倾向变化发展的可能,或使个体“能动性”提升增强,或者出现萎缩。能动性遗传潜能和其他潜能的获得途径是一致的,来源于父母双体遗传信息组合的显性原则表现。因为双体遗传存在显性和隐性的性征组合竞争过程,遗传个体会因性别等差别因素导致某些遗传信息能否得以表现变化,所以,不能将“母子”个体的表现性征作简单对比。

7、主题一句话如果说遗传性征的测量,就在于对两代三体行为特征的相关性予以测量(变化的环境是变量之一)。测量的价值不在于目前,而在于未来对基因组合分裂变异过程的控制。测量的工具是对人自我认知机能的补充。

【高尔顿最初对人类特征的遗传特别是智能的遗传感兴趣。他坚信人类特征是遗传下来的,而且这些特征是可以系统测量的。】

——人格科学遗传是以结构性物质存在表现出来的,物质因子的活动质量、结构都是遗传信息的承载,他们的状态决定了个体生命过程中可以获取的生存机制的潜能状况。生物性反应是心理活动的间接载体反映,而如表情、行为则是心理活动的直接反映。所以,心理的测量,用诸如罗夏墨迹、问卷、谈话、生物体征反应等投射测试获取的结果,都是心理活动的间接反映,只有对表情和行为的解读才是心理活动的直接反映。

对心理活动的把握或者测量,人本身就是最优良的“测量工具”,其他人造的工具比起人的“阅人”能力都存在先天的不足。当然,工具有工具的优越,是对人机能的有效补充,强调人的识别测量机能并不是否定借助工具的效能,而是反对一种绝对推崇的观念:或推崇于人、或推崇于工具。

8、主题一句话生本能属于主观元本能之一,死本能属于客观元本能之一,二者统属于一切事物都存在的元本能——运动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行为受一种他称为本能的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这种强大的内部力量可以译为驱力或本能。弗洛伊德认为,本能分为两大类:生或性的本能,一般指利比多;死与攻击的本能,称为塔那托斯(Thanatoo,希腊神话中的死神)。弗洛伊德最初认为这两种力量相互对立,后来又认为这二者是相互交融的,这使我们的许多行为同时与性欲和攻击性动机交织在一起。】

——人格科学个体为了保持自我存在,就有为了满足自我存在的需要,需要产生个体行动的驱力,驱力支配身心机制,从而表现出“目标倾向行为”,这就是生存行为。

个体为满足自我存在始终需要的动力也就是生本能,生就是生存,本能就是生命“自始(本)至终(一直)”存在的驱动力。本能的概念强调的是行为驱力的来源,是为了解释现在行为特征的认知需要。这一概念好像无意忽略某一本能驱力未来存在的趋势和状态,但恰是因为这一忽略,体现了人类对“本能”未来发展存在趋势的认知是不确定的,简单地说,本能可能会“自始至终”,也可能“到此为止”,“本”只说明“来自生命起始”行为现象存在的意义。

保持自我存在的生本能属于主观元本能,与之相对应的毁灭自我存在的死本能则属于客观元本能。元既是根源,又是集合。主观元本能就是源于主观产生的所有行为本能集合,客观元本能则是源于客观存在的所有行为需要本能集合。

所谓的主观元本能是指个体自主产生为了保障自我存在行为需要的动力,保障自我生命机制最基本或最低行为需要的动力则是生本能,而其余那些目标倾向于维护和优化生存的则是生本能的延伸,统属于主观元本能。主观元本能也就是有利于自我存在的行为需要动力,客观元本能也就是不利于自我存在的行为需要动力。

所谓的客观元本能是指所有生命个体必然趋向机制“衰退”的自然力量,包含生命个体生存机制的“自然”退化和环境给予个体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个体生存机制“被动”退化的力量,这两者都是难以为我们主观意志所转移、客观存在的“毁灭”力量。这些伤害生命存在机制的力量都是客观元本能的体现,其中直接危及生命机制存在与否的动力就是“死本能”,其余那些倾向于退化和伤害生存的则是客观元本能的延伸。

同类推荐
  •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弗洛伊德7:精神分析导论

    本卷收录《精神分析导论》一部作品,内容由弗洛伊德1915~1917年两个冬季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的讲稿组成。全书包括失误动作、梦和神经症等三篇,共分28讲。前两篇内容假定听众没有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失误动作的分析和对正常人的梦的探索,为听众奠定学习有关神经症问题的基础。第三篇神经症通论是弗洛伊德讲解精神分析的核心,他通过对各种神经症的全面分析,深入地阐述了这个十分困难的新课题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听众领会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精神分析导论》可以公正地被认为是弗洛伊德的观点大全和精神分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状况。
  • 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派别众多,《咨询心理学》选择有代表性的理论进行详细说明,让读者从深度和广度上把握理论与方法,避免对理论学习的多而不精、精而不深。对有代表性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都从其背景、发展演变、核心理论与方法、优点与局限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说明,让读者对这些派别有一个全面清晰的把握。该书案例与理论联系紧密,让读者很轻松地领会和把握相关的知识。《咨询心理学》是大学应用心理学及其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以及中小学教师、教育心理工作者们的学习和培训用书;同时,《咨询心理学》对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职业的人们,尤其是对初学者,都是非常实用和有价值的读本。相信读者读后,会有所感受。
  • 观众心理学

    观众心理学

    中国第一本从观众心理入手,系统地研究戏剧家如何了解观众、适应观众、征服观众、提高观众等问题的专著。余秋雨认真钻研了以德国为基础的接受美学和艺术心理学,融会贯通后,由此编成一部教材,并把长期被滥捧或狂贬所歪曲的中国艺术,作为与接受美学碰撞的重要素材。为了避免过于抽象,举了古今中外艺术家的实践来证明。作为学科,它们是新的,但作为学科所传达的审美心理范畴,却从人类拥有艺术以来就一直在发挥作用。因此,它们与艺术实践的遇合,将会两相滋养:既让艺术获得全新的思维高度,又让学术获得悠久的感性支援。
  • 鬼谷子:我不是教你玩阴的

    鬼谷子:我不是教你玩阴的

    本书从不同的方面阐述鬼谷子在做人做事方面的思想,尤其是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辩诡之策、揣摩心理之术和长赢之道。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热门推荐
  • 爱特伯爵家族之痞子王子

    爱特伯爵家族之痞子王子

    他是痞子,但却有着令所有人都垂涎的高贵身份,连女人都嫉妒的绝色俊颜,以及神偷都自叹拂如的矫捷身手!本以为在古墓里遇到这个喜欢偷东西兼死皮赖脸的痞子王子,是她这辈子最倒霉的事,谁知却是一段意外爱情的开始!
  • 网游之卿音

    网游之卿音

    十五岁那年,与好友一起进入游戏,兜兜转转之下,一朝成名天下知,卿墨之名无人不晓。雪舞倾城之际,她却突然消失。父母双亡,遭逢大变的她在小城中舔舐伤口,两年后,为了让她散心,哥哥又将她带入游戏之中,琴音漫漫,他始终伴在她身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 星河之魂

    星河之魂

    星神的陨落,是霸主的欲望?还是一场阴谋?谁才会是最后的胜利者;谁才是最大的霸主;谁才是最大的野心家!轮转百万年,当他回归之时,又将是怎样的一副场景!真正的强者,不是天生的,而是一步步走上来的!天才,都是成为成功者的踏脚之石;神明,是那最后一跃的推力!
  • 天师在穿越

    天师在穿越

    现代天师张天明,继承龙虎山道统,在一次除魔卫道中,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随后遭到追杀,意外激发了张天师传承,来到了传承空间,在穿越各个世界中除尽鬼怪,尽一切可能回到本源世界。
  • 勾到三只美男:何时入君心

    勾到三只美男:何时入君心

    可怜,穿越成丫环,还是这样的丫环:勾引少爷,被关入柴门,且待等死!难道她就要乖乖的被人弄死吗?不,她不是那可怜的丫环,她只是个穿越者,她岂能让别人把握自己的命运,更何况,那丫环也没做勾引的事,她要逃,她一定要逃,把美好争给自己的命运!(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职工减压手册

    职工减压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职工文化建设与素质修养的良好读物。
  • 重生在东晋末年

    重生在东晋末年

    这是一个战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三国,民族危机严重不逊于南宋的时代。主角附身在当时应该失败的农民起义军首领卢循的身上,面对这惨淡的未来,他该何去何从?为了自己势力的发展就必须杀士族夺土地,为了民族的生存就必须开展血腥的屠杀。战刘裕,败恒玄,主角由两个小郡席卷整个东晋帝国,最后北伐中原,驱逐胡奴,收复中原,完成了数代人都没有完成的梦想!主角所信奉的只有一句话:目的是正确的,手段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阳葱新书,带给你一个不同于以往穿越小说的历史穿越小说。本书没有过分YY,一切东西都建立在历史可能的基础之上。虽然最后主角成为了皇帝,但绝对不是11,漂亮的老婆是要有的,但是绝不会是到处泡妞,一个就行。
  • 御制孝慈录序

    御制孝慈录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鸣人物语

    鸣人物语

    如果水门与玖辛奈并没有在鸣人出生的时候死去。那么鸣人的生活轨迹是不是会发生变化?“你问我为什么不想成为木叶的火影呢?当你站在火影岩上的时候你看到的是木叶,而我,看到的是天下……”——鸣人。
  • 穿越之欢沁记事

    穿越之欢沁记事

    曾经是大学教师的王欢沁穿越到了一个架空的时空,在这个时空中首先她以为只是做农妇,然后悲催的发现自己居然连当农妇都成了奢侈的愿望,再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