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5200000006

第6章 西方远古建筑(6)

毫无疑问,圆形剧场在当时肯定有很多的建筑装饰和雕像(雕像置于外面柱廊的拱券内以及环列于剧场的最高层)。如今这些已经踪迹全无,很可能在中世纪时毁于石灰炉中,这种情况在遗址中已经有所发现。在1939年的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组纪念雕像,它们被堆放在一处,时代为公元2世纪。一尊身着托加袍的雕塑已经被确定为皇帝图拉真,而另一尊身着铠甲的无头雕像尚不能确定是不是皇帝哈德良。同样,一尊女性雕像可能是普洛蒂娜或者马西亚娜,但更可能是个人的雕像。值得注意的,另一尊无头的女性雕像,一支胳膊放在臀部,斗篷的皱褶犹如波浪,左肩上有一个丰饶角。最近的研究表明,它可能是命运女神提喀。

(4)桥梁

古罗马修筑了四通八达的公路和桥梁。公路总长约8万公里,并建有许多大石桥。加尔桥又称古罗马水槽或古罗马的高架饮水桥,位于法国加尔省。198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加尔桥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奥古斯都全盛时期,当时法国尼姆是在罗马的统治之下。陈旧的供水系统已不能满足古罗马人新建城市的需要。公元前1世纪,在这座以泉水守护神尼姆苏斯命名的城市,主管古罗马供水工程的阿格里帕被委以重任,修建一条水渠。要想将水流引入一座城市谈何容易,必须要有水位高、水量充足的水源。经过一番跋涉,工程师们终于在尼姆市以北几十千米处的尤塞斯找到了理想的源泉。从此,他们便开始了人类水利工程史上罕见的一大壮举:开凿一条自尤塞斯到尼姆市的水渠。约50千米长的水渠,每日的平均流量约4万立方米,从源头尤塞斯到终点尼姆市,水位差仅仅17米,这即便是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也算是浩大的工程了。然而,尼姆水渠最令人称奇之处,还是那座使加尔河天堑变通途的加尔桥。把50千米外的泉水引到尼姆城里,古罗马人按惯例将这条引水渠道埋入地下,可是在某个地方该水渠必须越过加尔河峡谷,古罗马人在这里建造了宏伟的加尔桥。在高出河面49米的地方引水越过谷地,将水引至尼姆,再分至公共澡堂、喷泉和私人住宅。兴建加尔桥到底耗资多少,迄今无法查证。据传说,为完成这座庄严、雄伟的古罗马高架水渠,至少有1000人劳作长达3年时间。

加尔桥造型雄壮,共有3层,加尔桥的长度依山坡而逐层递增,底层142米,中层242米,最高层几乎是底层的2倍,长达275米。远远望去,质朴无华的建筑物飞架在苍山翠岭之间。尤其是那大小不一、排列有致的桥拱,以其灵秀端庄之姿为大自然平添了许多凝重。

每层都是一个接一个的拱状桥洞。3层叠拱横跨加尔河谷的构图,对以后的建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桥高49米,3层拱桥,底层是人行道,有6个拱门,每个拱的拱顶都有相同的4个拱,间距16~24米。这种结构使桥体坚固,可抵制住水流的冲击。令人惊奇的是底层6个拱门中,只有1个跨越了加尔河;中间层有11个拱门,间距19米。每个拱的拱顶是由3个相同的拱构成,这一层跨越主流的拱比其他相邻的宽(24.5米),以便增加河水的流量,减少冲击;上层有35个拱门,间距为4.6米。它们承载着深1.45米、宽1.22米的密封水道。用于建桥的重达6吨的方形石材必须精确地切割,以便石材准确无误地相互垒叠,并通过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使桥梁更加稳固。因此,用于粘连石材的灰浆在这里竟毫无用武之地。桥拱宽度从中间开始向两旁不断变窄,这一构思独特的建筑结构使加尔桥更加雄伟、稳健。桥身早轻度曲线,加尔桥高架水渠的斜度为1/3000,落差约17米,这些略带弧形、变化有致的桥拱,在春天加尔河洪水上涨的季节,还兼具泄洪的功能,从而使加尔桥能够更好地承受洪水的冲击。

加尔桥每层的拱门都不是一样的,每个拱的拱顶都是由并列的、相同的拱构成,对于测量、制造、修复加尔桥来说,既经济又便捷,因为支持一个拱的拱顶,只需一个木制结构,对于拱进行修复时,也只需把一个木制结构放在建桥时留下的每个拱的拱顶的圆形器物上(这一个器物是建桥时为了日后修复而特意设计留下的)。加尔桥的杰出之处还在于它的拱及拱顶都是泥石结构,而不像现在的水泥钢筋桥。桥的宽度下层为6.4米,中层为4.5米,上层仅3米,正好在水槽下面。建筑水槽是罗马时代城市建设的特点之一,这是一项仍在发挥作用的土木工程。

加尔桥的建成与使用有近500年时间,这座历经了洪水、战乱和社会变迁的桥梁至今依然保存完好,该水渠直到18世纪上半叶才进行第一次建筑工程改造,当时把下面两层的桥面拓宽,以便成为可供马车行驶的桥梁。这次改造没有破坏加尔桥与河面所形成的绚丽视觉效果。1958年千年不遇的洪水水位曾达到加尔桥的第二层,造成35人死亡,该桥却安然无恙,不能不令人惊叹古罗马建筑师们的鬼斧神工。加尔桥是罗马水道桥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它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结构上,都充分体现了罗马帝国建筑的辉煌气势和精湛的工艺技能,被人们誉为建筑史上的“最崇高的乐章”。

2.古罗马的凯旋门建筑

其实在古罗马,建筑类型很多,按作用可分为军事帝国的侵略服务的和为奴隶主最野蛮最腐朽的生活服务的两类。而属于前者的凯旋门是为炫耀侵略战争的胜利而建造的。公元1世纪的罗马作家佩特洛尼乌斯写道:“整个世界在战无不胜的罗马人的掌中。他们占有陆地、海洋和天空,但并不满足。他们的船满载沉重的货物,破浪航行。如果有僻远隐蔽的海湾,有不为人知的大陆,胆敢运出金子,那么,它就是敌人,命运就会给它布下一场为夺取财富而进行的屠杀。”当时的古罗马军队几乎是战无不胜的。它的典型形制是:方方的立面,高高的基座和女儿墙,3开间的券柱式,中央1间采用通常的比例,券洞高大宽阔,两侧的开间比较小,券洞矮,上面设浮雕。女儿墙上刻铭文,女儿墙头,有象征胜利和光荣的青铜铸的马车。门洞里面侧墙上刻主题性浮雕。

三座代表性作品都集中在罗马广场里:赛维鲁大帝凯旋门,高23米,宽25米,进深11.9米,门只有一开间,威武雄壮,是大帝在东方边境取得胜利后于公元204年修建的;君士坦丁凯旋门是为纪念米尔桥战争的胜利于312年修建的,门高28米,是罗马最大的凯旋门。提图斯大帝凯旋门(81年),是现存古罗马最古老的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是现存凯旋门中最大的一个,建于罗马皇帝刚打败马克森提、重新取得帝国统一的时期,即公元312至315年间。其中央是一个大拱,两侧是两个小拱,三个拱除了大小不同,其他完全一致。而两个小拱的拱顶正好是中央大拱的起拱处。四根同样的科林斯式柱(罗马人似乎偏爱科林斯式),既把三个拱分割开来,又把它们融合在一起。拱的上方,为了避免显得太平淡,又有一排可供雕刻铭文的石壁,四根柱子的顶端也正好可以放置雕像。文艺复兴时的建筑师经常使用这种a~A~a结构,称之为“凯旋门母题”。

罗马早期的凯旋门多为单开间,立面大体为长方形,用券柱式构图,中央一个券洞,两侧立两对科林斯式或混合式柱子,有很高的女儿墙,刻纪功铭文。券洞内壁刻浮雕,题材为战争场景或凯旋仪式。

3.古罗马的神庙建筑

在“信仰”流行的古代,神庙是非常重要的建筑,古罗马也一样。提到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神庙建筑自然想到的是万神庙,它是由西方历史上著名的统治者同时也是伟大建筑的赞助者之一—哈德良皇帝主持兴建的,同奥古斯都大帝一样,他在统治时期兴建了大量纪念性建筑,其中就有万神庙、维纳斯神庙、罗马神庙以及哈德良陵庙等。而万神庙与圆形大竞技场一起被视为古罗马的象征。

建于公元2世纪的万神庙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在19世纪以前它一直保持着一个记录:世界上空间跨度最大的建筑。将这样一项世界记录保持了约1700年殊非易事。万神庙迄今为止,虽然经过多次修缮,但古今相比仍无多大变化,地板的图案依然如故,穹顶四周天花的方格也清晰地保存了下来。这是继希腊神庙后神庙建筑的又一重大发展,充分利用拱形结构是其特点。

万神庙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圆形广场的北部。为了纪念早年的奥古斯都(屋大维)打败安东尼和克里奥帕特拉(埃及艳后),由古罗马统帅阿格里帕兴建了矩形神庙。阿格里帕于公元前27年主持建造。罗马人奉祀神灵与希腊人不同,希腊人信奉的多神教,那里每种神都有它自己的神庙,如雅典娜神庙、宙斯神庙等等。罗马的宗教信仰基本上也承袭希腊遗风,但罗马人习惯于将多个神灵集于一堂供奉,因供奉罗马司掌天地诸神,故有“潘提翁”(万神)之称,因而叫“万神庙”。公元80年被焚毁,后来最喜欢做建筑设计的哈德良皇帝于120~124年间重建了由矩形门廊加一个圆形神庙组成的万神庙。公元609年,教皇卜尼法斯四世将它改为“圣母与诸殉道者教堂”。到了近代,它又成为意大利名人灵堂、国家圣地。

万神庙整个建筑由一个矩形的门廊和神殿两大部分组成。门廊宽33.5米,深18米,排列着16根由大理石和花岗石制成的科林斯式柱子。柱子高12.5米,底部直径约为1.43米,柱头上部是藤蔓似的涡卷,下面是复杂细致的莨苕花的茎叶图案,挺拔优美,庄严高贵,它们支撑着一个希腊式的半三角形檐墙。从前墙上有一幅铜刻浮雕做装饰,描述的是巨人们与神作战的情景。

万神庙神殿由8根巨大的拱壁支柱承荷。四周墙壁厚达6.2米,上面没有一个窗子。外面砌以巨砖,内壁沿圆周有8个大壁龛,用以减轻墙体重量和装饰墙面。这种极其富有创造性的建筑结构,对中世纪,乃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的宗教建筑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神殿上部的圆顶是一个完美浑圆的半球体,这是整个建筑物最精彩绝妙的部分。这个古代世界最大的穹顶直径达43.3米,垂直的顶高也为43.3米,与直径相等,穹顶顶部厚为1.5米。穹顶由以火山灰为原料的混凝土制成,上面是凿成中空的有层层花纹的凹格,一共有5排,每排28个。每个凹格中心原来可能有镀金的铜质玫瑰花,现在已经磨蚀掉了。凹格的重量越接近穹顶顶端越轻,穹顶上部混凝土的比重只有底部的2/3,最高部分是极轻的浮石。穹顶顶端是敞开的天窗,这极大地减轻了穹顶的重量。天窗直径为8.9米,阳光由此进入,就如同太阳一样普照大殿。穹顶象征着浩瀚的天宇,天窗则象征着人与上天的联系。神明可由此降入庙内,而穹顶下教徒们虔诚的祈祷也能从这里自由地直升上天庭。

关于这个大圆顶,过去一直认为是用砖和混凝土砌成的,并认为圆顶是搁在第二层上面的。经20世纪30年代修复这座神庙时发现,过去的判断是错误的。实际上,这个大圆顶里并无砖砌的骨架,圆顶也不是搁在第二层上,而是搁在第三层上,它简直像一顶浅而扁的无檐帽。由于外表装修细致,二、三层之间的构架十分严密,才给人以整个大圆顶的错觉。如此规模的穹顶通常需要一些支撑物,但古罗马人精通如何建造拱形层顶而不需要柱子支撑的技术。虽然古罗马人不是拱门的首创者。但他们是最早认识拱门用途的人。如此大胆的空间处理,在西方古代建筑中可以说是罕见的,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表现出古罗马的建筑师们高深的建筑知识和深奥的计算方法。

神庙本身建在有3层台阶的高台基上,圆拱形的内壁虽无窗户,却有彩色大理石以及镶铜等装饰,华丽炫目;西边列柱广泛采用了可以减轻负担的拱门和壁龛,这种富有创造性的建筑结构,对中世纪以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各国的宗教建筑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万神庙已在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1800年来,一个神庙式进口后面的一个高耸而有穹顶的圆形大厅,已为整个西方建筑所仿效。哈德良万神庙的穹顶传遍了整个世界,为罗马帝国雄伟建筑所倾倒的人们,到处模仿万神庙的穹顶,成为各种权力的象征。

万神庙是唯一保存完整的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物,显示了古代罗马人卓越的工程技术,是罗马建筑革命的伟大成就。万神庙在609年被教皇波尼法斯四世改为基督教的礼拜堂,因此它得以完整地保留至今,现在它仍是一座天主教教堂,并且被称为“圣玛丽亚圆形教堂”。

4.古罗马的广场建筑

大角斗场是古罗马时期剧场建筑,世界名胜。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威尼斯广场南面,是古罗马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古罗马帝国的象征。角斗场又名斗兽场、露天竞技场。因它建于弗拉维王朝(69~96)时期,故又称弗拉维露天剧场。但其真正的名字是科洛塞奥,意为高大,因广场上原有尼禄皇帝的一个高大铜像而得名。这座椭圆形的建筑物是由维斯帕西安皇帝于公元72年开始修建,其子提图斯皇帝于公元80年隆重揭幕。据说是为了纪念罗马帝国征服耶路撒冷的胜利,强迫8万名犹太俘虏服了10年苦役建成的。3世纪和5世纪重加修葺。角斗场是斗兽、赛马、竞技、阅兵、歌舞等的场所,用淡黄色巨石垒砌,外观为椭圆形。竞技场全用砖石和混凝土砌就,质地坚实,因此罗马至今还流传着“科洛赛姆永不倒”或“科洛赛姆若倒则罗马灭亡”的谚语。

角斗场呈椭圆形,长轴为188米,短轴为156米,高达57米,外墙周长有520余米,整个角斗场占地约为2万平方米,可容纳5万至8万名观众。

角斗场中央是用于角斗的区域,长轴86米,短轴54米,周围有一道高墙与观众席隔开,以保护观众的安全。在角斗区四周是观众席,是逐级升高的台阶,共有60排座位,按等级地位的差别分为几个区。距离角斗区最近的下面一区是皇帝、元老、主教等罗马贵族和官吏的特别座席,这样的贵宾座是用整块大理石雕琢而成的;第二、三区是骑士和罗马公民的座位;第四区以上则是普通自由民(包括被解放了的奴隶)的座位。每隔一定的间距有一条纵向的过道,这些过道呈放射状分布在观众席的斜面上。这个结构的设计经过精密的计算,构思巧妙,方便观众快速就座和离场。这样,即使发生火灾或其他混乱的情形,观众都可以轻易而迅速地离场。

同类推荐
  • 我是混凝土工能手

    我是混凝土工能手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本书为丛书的其中一册,主要讲述了有关混凝土的一些基本知识。
  •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第二版)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第二版)

    “本书根据《二级建造师建筑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第三版)》及考试大纲编写,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008年至2012年真题解析;第二部分是六套权威预测试卷。第一部分针对真题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解析,并将相关知识点列出,以便读者理解和掌握;第二部分系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考试大纲编写而成,内容涵盖了主要考试要点,每套题后附有参考答案和解析。相信通过本书学习,考生能尽快掌握考试要点,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本书内容精练,重点突出,解析深刻、预测准确,是作者多年教学经验之结晶,可作为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和复习之用,也可供建筑业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 土楼秘境

    土楼秘境

    这是土楼建筑史,这是风情民俗画,这是忧患沉思录。土楼,是闽西南乡村的一枚徽章-别在中国的胸前:土楼,是中国的一枚徽章,别在世界的胸前。
  • 地市级公立医院管理探索

    地市级公立医院管理探索

    出于改革的谨慎,公立医院改革目前未有实质性的统一的措施安排,但“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必然对公立医院产生深刻影响。
热门推荐
  • 魔贼天下

    魔贼天下

    坑爹的重生,造就一条恶魔盗贼通往巅峰的传奇之路。*******呼呼,本书书友群,有兴趣的兄弟姐妹可以加下:12178120
  • 大阴阳家

    大阴阳家

    看似平静的都市,其实危机四伏。传承古老邪术的邪教教派,实乃借着高楼大厦外衣下的一股乱流,暗中吞噬着都市的每一个角落...一块黄金令牌背后,藏着流传几十年的诡异传说!是谁掌控着如此大的势力,竟可以掌控一个传说?......当终结者出现之日,便是救世者诞生之时。乱流之中,且看王晨与众美女如何化身救世主,一步一步建立强大势力,走向巅峰之路!
  • 婚婚欲动:总裁别太拽

    婚婚欲动:总裁别太拽

    “先生,你这种搭讪的方式已经过时了,麻烦你来点儿新鲜的。”看着站在自己面前,依旧英俊潇洒,依旧让女人为之疯狂的男人,米格格唇边划过一抹慑人的冷笑。笑话,姑奶奶我是你招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女人?姑奶奶现在看上的,可是小鲜肉,你这种腊肉,能滚多远就滚多远,姑奶奶不屑一顾。“老婆,小鲜肉怎么能和老腊肉相比呢?不要忘记了,昨晚可是老腊肉让你……”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卿世芳华

    卿世芳华

    穿越是很可怕的一件事,特别是穿越后你突然发现自己什么都记不清了。九卿什么也记不起来了,她不知道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朋友,自己的过往一切是怎样的。她只记得,在一片朦胧中,有谁轻轻的呼唤着她:“卿卿,卿卿……”她尽力想睁开眼,却怎么也不行。不知过了多久,有一个清脆的笑声在耳边炸响:“九卿,该醒了,今日是长安书院开学的日子,你可不能迟到。”她迷茫的睁开眼,忽然发现自己竟成了公仪家最小的小姐,全府上下最宠爱的女儿,只是,口不能言。不知为何,她的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只有在午夜梦回之际,听那个似是而非的声音浅浅地唤她,心里才会偶尔温暖。
  • 沧桑仙途

    沧桑仙途

    魔法、斗气为主的大陆,却有一位另类少年张成道,因为地球灵气稀薄,他穿越而来,修炼灵气,手掐剑诀,御使飞剑杀敌!霸气闯荡异界大陆!惹我?纨绔子弟,杀!皇子,杀!神使,杀!敢剑指世界无上霸主教皇,痛骂光明神无耻下流!灵气vs魔法、剑诀vs斗气!热血修道少年,能否在异世界踏足巅峰?
  •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太上赤文洞古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伦汇编人事典目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目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锦绣灵仙

    锦绣灵仙

    为了离开那个男人,她选择了最惨烈的方式。没想到,死后重生,回到了她年幼时候,依旧是天子骄子,依旧拥有修炼的能力。这一世,她决定青云直上,信念只有一个:变强。第一次见面,他说,我救了你,你是我的了第二次见面,他说,我来接你了他知道自己不能没有她却是在她死后。他历尽千辛回到过去,只为能够再续前缘。这一回,他绝不会让她受任何委屈。这一回。他绝对不会让她再离开。
  • 永远只能做朋友

    永远只能做朋友

    十二位少年,一位少女,经过无数风雨,最后还是没能在一起。。。。。。。从普通到明星。艰辛、困难、折磨,让他们都成熟了许多。在这条路上,有着欢声笑语,也有着痛哭流涕;他们一起哭、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吃、一起聊。也收获了许多:友谊、人气、粉丝......他们曾经许下的承诺:十三个人,不离不弃,一生一世,永不放手,要见证彼此的幸福!!可是在一夜之间,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