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5200000043

第43章 欧洲建筑文化(15)

埃菲尔铁塔占地一公顷,在整个设计、分解、生产零件、组装到修整过程中,都显示出法国人异想天开式的浪漫情趣、艺术品位、创新魄力和幽默感。塔高300米,重9000吨,塔底占地约一万平方米,塔身全部是钢架镂空结构,造价740万法郎。埃菲尔铁塔分为三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高115米,第三层高276米(皆为离地面距离)。每层皆设计有平台高栏,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据说,该塔共用去钢铁7000吨,1.2万多个金属部件,共钻孔700万个,用250万只铆钉相连起来,塔的四脚有步梯和电梯到达塔上的观景平台。建筑底宽上窄,成尖细金字塔形状。造型奇特,构思新颖,高耸入云,蔚为壮观。它设有上、中、下三个嘹望台,可同时容纳上万人,三个嘹望台各有不同的视野,也带来不同的情趣。站在塔顶举目嘹望,巴黎全城尽收眼底。

建成后的埃菲尔铁塔高300米,在1930年纽约市的莱斯勒大厦建成前,埃菲尔铁塔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如今,铁塔上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它的总高已达320米。它除了具有一些商业和生活设施外,还有国际报时作用、海洋无线通信作用、广播电视中心作用等。后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不断进行入时的装饰,埃菲尔铁塔成了巴黎时尚的象征。

5.法国城堡建筑

卢瓦尔河是法国第一大河,最美的一段是中游河谷。两岸有许多精致的小山丘,古老的城堡掩映在绿树丛中。这些古堡大都建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幽深的古堡宅院,青苔斑驳,为这个法兰西花园平添了几分沧桑。英法百年战争时期,法国王室曾逃到卢瓦尔河谷避难,卢瓦尔河谷也因此被称为“帝王谷”,许多古堡留下了王室的奇闻轶事,这使城堡变得更加神秘。

香堡是卢瓦尔河谷地区一神奇的所在、最大的古堡。香堡在法国王室时期作为一处重要的狩猎行宫,然而当初修建城堡的动机却仅仅因为弗朗索瓦一世爱上了住在这里的一位姑娘。二十岁即继承王位的弗朗索瓦一世一心濡慕当时正在意大利开出璀璨花朵的文艺复兴风潮,最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即是从米兰礼聘风烛残年的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迁居法兰西,度过生命的最后三年。这座古堡1519年着手兴建,达芬奇死于城堡开工前的几个月,但是为城堡的设计建造留下了大量的图纸和手稿。费朗索瓦一世在位32年,却只在香堡逗留过72天,他没有看到他作品的竣工。在他1547年去世的时候,城堡仅完成了主塔和一座侧翼建筑。之后亨利二世继续增建了西翼及礼拜堂的二楼,到了1685年路易十四也花费巨资继续对城堡进行改建。而今天我们看到的香波堡实际是到了1864年才全部完成。

香堡在建筑方面的成就甚至超过了凡尔赛宫:长宽各有100多米,气势磅礴。中间是正方形的主堡,两侧为六个圆锥形的巨大角楼。城河环绕四周,背靠大森林面倚大花园,绿树、鲜花、雕塑和清澈的湖水。它那巨大的白色城堡精雕细刻,尖塔和钟楼直冲云霄,以示永恒。城堡内共有440个房间,84处楼梯,光烟囱就有365个。而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达·芬奇的双旋梯,是一个四周开放、螺旋上升的双梯,人们可以同时上下楼梯却不会彼此相遇,据说是为了避免王后和国王的情人狭路相逢而特地建造。它自国王的寝室经过,一直通向饰有百合花的顶塔,是香堡内最复杂也最具美感的地方,楼梯上的雕刻装饰也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精品之一,环绕楼梯的每一楼曾延伸出去四条走廊,形成一个十字。

(第四章)德国建筑

建筑是城市的脸,不同的表情,凝固了不同时期的灵魂。专制时代是冷硬的大理石,沉重、威严,现代民主则像玻璃,透明,轻盈,也易碎。前者是文化的,后者是科技的。徳国建筑简洁大气,对人的活动空间非常注重,同时追求工业设计的工艺高度甚至是艺术高度,对精确、尺寸性的到位有极高的要求。具备几个基本特点:一是外形简练、充满活力;二是功能讲求实用,任何被认为是多余的装饰都几乎被摒弃;三是注重细节设计。此外,德国人非常重视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风格十分精美别致。

总体而言,德国现代建筑简朴明快,色彩庄重,重视质量和功能,在现代世界建筑上占有重要地位。德式建筑风格是最历久弥新的,即使经历百年,这种建筑风格也不会被历史所淘汰,反而会随着岁月的积累变得更加珍贵。

(第一节)德国建筑起源与发展

位于欧洲中部的德国被莱茵河、多瑙河环绕,北临波罗的海和北海,南倚阿尔卑斯山脉。无论是科隆大教堂下的莱茵河畔,还是柏林菩提树下大道的街影,或抑是汉诺威的街心花园,都会令人置身于如诗如画的境界。德国就是一个镶嵌在画中的国度,其间的建筑是历史虔诚和现代激情的最高铸就。

了解德国建筑,仿佛剥洋葱一般,你必须一层层地去除洋葱外皮,才能得到洋葱的内核。德意志的民族特点决定了德国建筑的总体风格。理性主义,思辨精神,讲求秩序,严肃沉稳不尚浮夸,这已成为德意志民族的一部分,体现了大森林般的深沉和内敛气质。使德国的建筑在总体上充满了理性主义色彩。

1.德国建筑起源

德国历史开始于公元919年。在这一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取得了东法兰克王国王位,建立了德意志王国。亨利一世的儿子奥托一世继承王位后为了取得所谓上帝授予的皇权,于公元962年强迫教皇约翰十世在罗马给他加冕,称为“罗马皇帝”,德意志王国便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始终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随着地方封建势力日益强大,皇帝的权力便不断衰落,形成了不少的邦国。德意志是第一个战胜罗马帝国的民族。在这四分五裂的帝国中,最大的两个邦国是普鲁士和奥地利。

从这时期开始,德国人开始发展一种典型的传统木框架建筑,简称Fachwerk(框架,框架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特色为不掩饰梁、柱等建筑结构,甚至刻意突显于房子外观,房子外观的墙面是用纵、横木与斜木交错组成木框架,墙面除了框架以外的空隙则以其他建料如草泥或砖镶嵌!多数的德国传统木框架建筑是将木框架漆成黑色,墙面除了框架以外的空隙则涂成白色,颜色对比明显,建筑造形简洁朴实。

不过,由于当时的木框架建筑还存在一些问题,就是建筑地基不够稳固,过去木柱是直接插入地下,若土质松软,就会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固性,15世纪左右,人们改以门槛解决柱基和地面衔接的问题,将房子架高、不与地面直接接触;受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向来简洁朴实的传统木框架建筑慢慢多了许多美丽的彩绘装饰,将Fachwerk发展到高峰!

由于传统框架建筑是木造建筑,易毁于火灾,所以保存不易,现今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一些城市,还可以看到不少保存完整的框架建筑,此外,在德国各地也可以零星看到一些幸存的这种德国传统木建筑,而且还不时可以发现许多中古世纪保留下来的老式建筑,其大门不但不高反而还很窄小,只有160公分左右,原因是,原本中古世纪(欧洲的黑暗时期)当时的德国居民身材就比较矮小,再加上不时流行瘟疫,许多人都营养不良,也因此当时的德国居民,身材都较瘦瘦小小的,跟今日身材高大的德国人截然不同。

8~13世纪的德国建筑风格,其特征是采半圆形拱门,窗户的开口多半很窄小,以厚重的石墙为其结构,建筑内部较阴暗。1118年开始出现圆顶大教堂,也是罗马式建筑的全盛期,莱茵河畔的史派尔有座全欧洲最大、最颇负盛名的罗马式大教堂——史派尔皇家大教堂,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1年将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史派尔皇家大教堂于1030年由撒利安皇帝Konrad二世下令兴建,于1061年竣工。完工之后,一直被历代皇帝视为长眠之处,更是皇帝们权力的象征!

2.德国建筑发展

当法国的君主势力在12~13世纪逐渐得到加强的时候,德意志的“统一”局面却从1075年起发生了戏剧性的大转变。当时的教皇格列高利1世(1073~1085年在位)发起了一场旨在将教会从世俗政权控制下重新解放出来的斗争。为此,他与德意志各王公以及北意大利诸城邦结盟共同挑战德意志皇帝的威严。尽管在1157年,绰号为“巴巴罗萨”(意为红胡子)的皇帝腓特烈一世在“罗马帝国”的国号前又加上了“神圣”二字,成为“神圣罗马帝国”,以强化其“天命神授”的庄严含义,但等到他那能干的孙子腓特烈二世(1212~1250年在位)于1250年去世后,德意志皇帝的威严完全丧失,帝国的统一局面也不复存在。从此之后,德意志进入了漫长的封建割据时期。这时的神圣罗马帝国与其说是一个国家,不如说是由皇帝名义上统辖的许许多多由公侯或主教统治的小国家的组合,就连皇帝也是由七大诸侯根据各自的利益平衡争斗后选举出来的,帝位已差不多只是一个名号而已。正像后来的法国文学家伏尔泰(1694~1778)说的那样,这个“神圣罗马帝国”是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不像一个帝国。

(1)哥特式建筑

1248年开工建造的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杰出的哥特式建筑,因其保存有所谓“东方三王”遗骸,号称“德国所有教堂之母”。科隆大教堂巍峨雄壮、气势不儿、冷峻高耸、轻盈雅致,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是科隆城的标志性建筑。

科隆大教堂是德国最大的教堂,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它的双塔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塔,北塔高159.38米,南塔高157.31米,气势非凡,巍峨壮丽。它还是世界上建筑时间最长的教堂。据说当初教堂的兴建是为了保存1164年意大利米兰大主教送来的《圣经》上传说的三博士的遗物。从1248年动工兴建到1880年最后竣工,前后跨越了7个世纪,历时632年。

科隆大教堂共由16万吨石头堆积而成,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它除了门窗外几乎没有墙壁,在高大、明亮、涂金的柱子之间,是一块块镶满彩色玻璃的大窗。科隆大教堂总面积达8400平方米。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南北宽83.8米,东西长142.6米,内有10个礼拜堂。科隆大教堂是仿照法国亚眠大教堂建造的,但也有许多自己的特点。大教堂的长厅被分为了5部分,而不是通常的3部分,左右侧厅各为两跨间,宽度都与中厅相等。中厅宽12.6米,高46米,宽与高的比例大概为1∶4,是所有大教堂中最狭窄的,这样就使得空间显得更加细长,向上的动势更为明显,产生一种超脱尘世的效果。

在大教堂的西端,正立面直立着一对塔楼,是科隆大教堂最突出的形象标志。两塔的塔尖各有一尊紫铜铸成的圣母像,圣母双手高举着圣婴,圣母和圣婴均成十字架状,构图优美,形象生动。在教堂四周还林立着无数座小尖塔,众星拱月般簇拥着两座主塔,如同尊奉着至高无上的王者。教堂东端的后圆殿则完全仿照了法国亚眠教堂的形制。在两座尖塔上面,是科隆大教堂的钟楼。里面有5座大钟,最著名的是直径为3.1米、重达24吨的大摆钟,名为“圣彼得钟”。整个教堂的外部通通由垂直的线条所统贯,一切造型部位和装饰细部都以尖拱、尖券、尖顶为要素。所有的拱券、门洞上的山花、凹龛上的华盖、扶壁上的脊饰都是尖尖的。所有的塔、扶壁和墙垣上端也都冠以直刺苍穹的尖顶。

走进大教堂,中央是一个大礼拜堂。堂内陈列着各种金工、石工、木工的历史文物,都巧夺天工、精彩纷呈。其中由黄金、宝石和珍稀饰品组合而成的三王龛是宝中之宝。沿着509级台阶盘旋而上,可登上教堂97.25米的高处,凭栏眺望,科隆市和莱茵河的美景风光尽收眼底。

(2)巴洛克建筑

巴洛克建筑风格也在中欧一些国家流行,尤其是德国和奥地利。17世纪下半叶,德国不少建筑师留学意大利归来后,把意大利巴洛克建筑风格同德国的民族建筑风格结合起来。到18世纪上半叶,德国巴洛克建筑艺术成为欧洲建筑史上一朵奇花。

德国巴洛克风格教堂建筑外观简洁雅致,造型柔和装饰不多,外墙平坦,同自然环境相协调。教堂内部装饰则十分华丽,造成内外的强烈对比。著名实例是班贝格郊区的十四圣徒朝圣教堂、罗赫尔的修道院教堂。

十四圣徒朝圣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厅和圣龛做成三个连续的椭圆形,拱形天花也与此呼应,教堂内部上下布满用灰泥塑成的各种植物形状装饰图案,金碧辉煌。教堂外观比较平淡,正面有一对塔楼,装饰有柔和的曲线,富有亲切感。

罗赫尔修道院教堂也是外观简洁,内部装修精致,尤其是圣龛上部天花,布满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飞翔天使,圣龛正中是由圣母和两个天使组成的群雕;圣龛下面是一组表情各异的圣徒雕像。

德国的巴洛克建筑,以德累斯顿的尊阁宫为代表。这是一个庭院式的建筑。德累斯顿曾被誉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说明在18世纪时这里比较繁华,文化也比较发达。

这个庭院形式的建筑,属普鲁士王宫,建成于1711~1722年,建筑师是德国人博帕尔曼。18世纪德国王宫除了采用文艺复兴的规则式布局和柱式构图等手法外,更多地受到巴洛克风格的影响,同时保留着中世纪德意志的传统装饰特征。

尊阁宫的设计颇具独创性。这是一个用围廊围起来形成的方形庭院,但很大,边长达106米。四角有宽敞的大厅。庭院不仅是通往王室的过渡空间,而且还可供王公贵族进行宫廷集会、观光娱乐之用。建筑表面装饰丰富,可谓集各种手法于一炉。最出色的是保留完好的庭院人口的皇冠门,门楼高高矗起,第一、二层全用壁柱作装饰,突出竖线条,柱头作高浮雕,山花檐部断折,堆砌着许多十字架、花瓶之类的饰物,体现了巴洛克形态。其上是一扁平的多边形穹隆顶,具有德意志民间特色;穹隆顶上面是一金属制成的皇冠,做得相当精细,可谓玲珑剔透。整个门楼造型独特,体形匀称,轮廓多变,显得高贵、华美,可以比作一顶精湛的皇冠。

德国在17至18世纪所建的教堂,巴洛克风格占大多数。而且这种风格更表现在室内装饰上,有的竞达到五光十色、梦幻迷离的境界。最典型的要算巴伐利亚州斯华比亚阿尔卑斯地区的维斯教堂了。

同类推荐
  •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中西建筑美学比较论纲

    本书以中西文化为理论基础,以中西建筑为比较对象,以问题意识为研究视角,通过对中西建筑的审美特征、时空意识、审美尺度、物质载体、装饰意匠以及发展道路六个方面的美学比较与研究,揭示出中西传统建筑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品格,并对当代建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 我是木工能手

    我是木工能手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我是木工能手》分册,由刘金洪、李祖辉等编著,主要介绍了木工基本技能、木工安全知识、木结构施工、建筑模板、建筑装修等内容。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希望本书的出版,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环境设计

    人体工程学与建筑环境设计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人体工程学简介;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历史;人体尺寸与环境;人体与家具;人的感知觉与室内环境;人的心理行为与室内外环境等。
  • 世界建筑文化

    世界建筑文化

    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世界各地的国家和民族都创造了风格独特、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它们散布于世界各大洲,点缀于高山、雄踞于平原、展翅于海滨、沉埋于黄沙,是人类生生不息的文明足迹。它们在承载人类的历史的同时,其本身也成为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书主要向读者展示了五大洲各个国家地区的建筑文明,包括历史传承、建筑的类型与风格,以及建筑技法等,本书集知识性与文化性于一体,相信通过浏览本书能使你对世界建筑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明晰的了解。
热门推荐
  • 凤落霜华

    凤落霜华

    夏霜华和凤阳王无奈成亲后,两颗心慢慢靠近,怎奈凤阳王昔日的红颜找上门来,霜华也偶遇青梅竹马.......王府内麻烦不断,婆婆受人挑拨,凤阳王弟妹惹是生非,几个姨娘心怀鬼胎,还有一位自私刁蛮的姨母,霜华做主娶进的两房弟媳,却不能如她所愿那般幸福。最大的麻烦是,皇上明着抬举暗着打压,屡屡插手凤阳王家事,凤阳王为护妻儿,终于向皇上发威......先成亲后相爱,平淡中有麻烦,夫妻携手两情缱绻的故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偷学

    偷学

    出人头地需要一笔庞大的资本,你的资本在哪里?在现实的社会、残酷的竞争面前,若是没有强大的实力,就很难站得住脚。只有身负真本事的人才会脱颖而出,成为芸芸众生中的佼佼者。
  • 步步倾城:灵尊回归

    步步倾城:灵尊回归

    冰灵羽魂穿相府无能懦弱痴傻九小姐,身为相府嫡女,却过的猪狗都不如,父亲嫌弃,娘亲早逝,府中姨娘个个嚣张的不得了,庶出的还想爬到嫡女头上?笑话,想当年她灵羽纵横杀手界,这些个人毛儿都没长齐呢,跟老娘斗,分分钟秒杀掉,姨娘个个都想除之而后快,还不是想独霸相府后院庶姐心肠歹毒,都敢算计到你老娘头上,哼,听说过‘最毒妇人心’么,算计她的人,她冰灵羽都不会让他们好过,假惺惺的姨娘想毁了她的清白,却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活该白莲花姐姐‘温婉柔弱’装善良,看她毒舌气死人不偿命,*且看一代嫡女,如何凤凰涅槃,惊世天下
  • 风影南璇

    风影南璇

    她父母早亡,死的不明不白,她和哥哥相依为命,坚持要查清真相,一次次的历练,这桩惊天命案的真相见渐渐浮出水面,她们兄妹也一举成名。长大后,她即是神级侦探也是王牌特工,身手了得的她凭着清纯容貌杀人不眨眼,被人称为“恶魔萝莉”,一个个朋友和亲人却莫名相继死去,一个更大的阴谋正等着她……死去的亲人和朋友不断在她梦中出现,使她一次又一次在午夜惊醒,她到底做错了什么?
  • 来自未来的黑猫勇士

    来自未来的黑猫勇士

    4016年,全球经济大萧条,被家族派出来试练的黑猫贝斯特偶然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为了拯救地球,他和同伴们出动了……
  •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

    对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中国传统书画作品,许多人视传其神为畏途,但是席小平在一部书中记录、欣赏、分析、评论流派情趣各异的书画作品毫无吃力之感,反而极逞笔力,将一幅幅用线条与色彩勾勒的作品演变成一场场文字的盛宴与语言的狂欢。在欣赏和探寻书画家们的艺术成就时,席小平专于白描,但是在倾注感情时却不吝笔墨,他的描写从底蕴到语言都是民族的,不论是人物、山水、花鸟还是翎毛、走兽、虫鱼等内容,不论是工笔、写意还是勾勒、设色等技法,都有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化阐示。从《诗经》流传下来的“赋比兴”手法在席小平手中运用娴熟,只有中国人才能理解的铺陈、比喻、起兴成为席小平散文的一大特色。
  • 给力农家女

    给力农家女

    前世特工女杀手,一次任务意外获得一个空间手镯。睡觉醒来后却不是她自己而是人人嘲笑的丑女、花痴、傻子,一个空有身份相府四小姐。唯一幸运的是空间手镯也跟着她穿了过来。相府四小姐,爹不疼主母姨娘欺,姐妹与未婚夫诬陷说她跟小厮偷情,被老爹打死丢弃河边,老爹还与她断绝了父女关系。无妻无儿女的老农夫遇见把她救走,醒来后,为了报答救命之恩决定留下来照顾他,并请求做他的孙女,在村里买田种地。开办商业,暗中建立地下王国,手中的兵力可以同时对抗四国。女主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欢迎收看。
  • 一招搞定:顶尖社交方案

    一招搞定:顶尖社交方案

    本书内容包括纵横世界说搞定、经世致用的本领、一流搞定方案、如何搞定有权势的人、如何搞定有钱人、如何搞定名人、如何搞定你的老板、搞定方案等。
  • 酱油工作室

    酱油工作室

    幽默、风趣、暧昧、萌系、花季、雨季、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啊!
  • 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夏商时代的社会与文化

    是否有历史的观念也许是人和其他动物的最根本区别之一,只有人才有历史,因为他不断地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过去,历史正是在这种反思的过程中呈现和确立起来的一种对于过去的特定观念。这种习惯的来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史前时代,在先民的生产和生活中,总是会有许多困惑,面对这些困惑,先民一方面是恐惧。另一方面也有一种积极地努力解决问题的尝试,人类正是在这种对于困惑的不断努力和尝试着解决的过程中发展和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