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82400000020

第20章 “儿子打老子”——痊愈的本能和自我防御机制(2)

当然,对于我们已经发生的不好事情,我们也会压抑机制去选择遗忘,而没有没有遗忘的话,那么我们的心灵就要承受很大的痛苦。

我们来看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某中学在礼堂召开开学典礼的时候,发生了一场很大的火灾。当时火灾现场有600多人,最后有300多人被烧死。火灾中有位老师,因为保护身边的两个孩子,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失去了生命。

很多年后,虽然她与丈夫又有了一个孩子,但是,却她总是忘记不了在火灾中死去的那个孩子,在梦中她总是听到孩子不断的哭喊,大叫着妈妈妈妈。

案例二:在一场车祸中,一位已经40多岁的母亲失去了她的刚刚成年的独生女。但是,当女儿的葬礼完毕一个多月后,这位母亲的情绪好了很多,不像最初听到噩耗的时候那么激烈的哭泣和颤抖。后来,这个母亲以后再也没有提到过她的女儿。当然,她的朋友和亲戚为了避免她的伤心也很少再和她提女儿去世的消息。只是,在每年女儿去世的月份,她就不由自主的伤心、抑郁,但是,她总是找不到自己情绪低落的理由。

相对案例一的母亲来说,案例二的母亲精神要好的多。因为她“忘记”了曾经失去女儿的痛苦。其实,她并不是真正的忘记自己的孩子,只是不堪忍受女儿去世,把这些情绪抑制到了潜意识。在心理学上,这种性质的遗忘被称为“压抑”(repression)。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不能被超我接受的事情,那么,这些事情就会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去。

当然,这种遗忘不是真正的遗忘,我们看到,在第二个案例中,当到了女儿去世的月份,这位母亲就会不由自主的伤心、抑郁,其实,这正是潜意识压抑的悲痛情绪在作怪。

很难想到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有多大,不过,如果我们不能去承受一件事情的时候,那么就用“遗忘”来逃避痛苦,当然这种逃避是一种无意识逃避,我们的压抑遗忘,并不是我们主动进行的结果,而是身心自动调适的结果。其实,这种心理在很多人身上都会出现,从小到大每个人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痛苦,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这些痛苦压倒,不是因为我们足够坚强,而是我们的心理会让我们不由自主的去遗忘这些痛苦的事情。那么,遗忘也是好事情。但是压抑性遗忘也并不是常常凑效的,假如我们生活中缺少更多关爱的来源,缺少其他的精神支柱与情感寄托物,那么压抑性遗忘也是很难发生的,就想故事一中的那为濒临精神崩溃的母亲。

从别人那里获取“心理营养”

有位母亲很担心她的女儿。因为她的女儿十分喜欢孙燕姿,最近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和偶像保持一致,开始疯狂的减肥,因为女儿认为孙燕姿是“骨感美人”。结果这位1米6的小姑娘,经过三个月的“节衣缩食”瘦下了30多斤,本来只有100斤左右的身体最后只有70斤了。母亲看女儿总是吃饭很少,怕女儿得了“神经性厌食”,出现生命危险,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去劝她,焦急的快要病倒了。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偶像,不过,像上面的女儿一样,为了和偶像保持“身心一致”的人就不大多了。很多人在崇拜偶像的时候,只是选择适合和提高自己的方面,所以,偶像对于这些人来说,是一种正向积极的作用,因为从偶像的身上,这些人是在吸收别人的优点,来增 强自己的能力。但是这位女儿就不是这样,而是一种无意识的全面性的模仿,这种模仿非但不会让自己受益,反而还带来的身体本身的受损,值得注意的是,像这个女孩一样去崇拜偶像的人并不在少数。

为什么人们在崇拜偶像的时候,会形成这两种截然不同崇拜偶像的结果呢?这要从心理防御机制“仿同”说起。仿同或认同(Identification)是指一种无意识的,有选择性地吸收、模仿或顺从另外一个一般是自己敬爱和尊崇的人或团体的态度或行为的倾向,以此吸收他人的优点以增强自己的能力、安全感以及接纳等方面的感受,掩护自己的短处。一般说来仿同的动机是爱慕,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仿同的心理机制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当一个人遇到自己敬爱的人或者团体,那么他们就会无意识的有选择性的模仿这个人或者这个团体上的行为。其实,每个人在学习的时候,最初都是在模仿,使得自己具有模仿对象的优点。一个喜欢和羡慕妈妈的小女孩长大一些,会模仿妈妈擦口红,穿妈妈的衣服和鞋子,这对于小女孩子的性格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在模仿过程中,因为孩子很多时候并不能区分好坏,所以,模仿就有了正面和负面之分。因为无论一个多么优秀的人总会有优点和缺点。另外,仿同的过程中,过度的仿同就会使得原本仿同的“优点”变成了“缺点”,所谓过犹不及正是这个道理。就像上面的女孩子仿同孙燕姿的“骨骼美”,本身并没有什么错,骨骼美只是一种对于美的认识。但是,当一个人用“骨骼美”使得自己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这就是心理问题了。

根据人们仿同行为的本身,心理学家把仿同分为三类——

①反感性仿同

很多时候,人们总是觉得自己的行为很讨厌,但是每次遇到相同的事情,却又不由自主的去这样做。有个女生对于遇到事情就退缩的人,总是很讨厌。但是当自己遇到了一些事情,却会不由自主的去退缩。等到自己回想的事情,就会觉得自己很差劲。原来,她小的时候,母亲就是这个样子。每当母亲和父亲因为一些事情发生争执的时候, 即使自己有的时候是正确的,也会退缩下去。在潜意识中,她总是觉得母亲这样做很差劲,但是她还是从母亲身上“学”到了这个“缺点”。

②向强暴者仿同

生活中总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小时候总是被父亲殴打的小男孩,长大一些就会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而等到他结婚之后,又会去欺负和打自己的孩子和妻子。这种仿同就是“向强暴者仿同”。因为一个弱者受到责打之后,就会为了维持心理平衡,像责打自己的人一样,把自己的怨恨转移到别人的身上,这样,被欺负的心理就得到了消除和减缓。

③向失落者仿同

有一对很相恋的情侣快要结婚的时候,准新娘发生了车祸,这个准新郎后来又找到一位姑娘,两个人后来又结婚了。结婚之后,妻子总是发现丈夫在每个天气很好的晚上,在阳台上,摆上一些食品,然后用望远镜看星星。后来,妻子才知道,丈夫曾经的准新娘喜欢天文,每当天气好的夜晚就会这样做。这种模仿就是“向失落者仿同”,很多人痛失自己爱的人,为了安慰自己的痛苦,就会不由自主的去模仿失去人的特点。

其实,无论一个人怎样去模仿,模仿什么,最基本的出发点都应该以自身的健康和素质的提高作为基础,如果没有这些,那么,还不如不去仿同。但是,很多时候,人们在仿同的时候,并不能意识到自己仿同的是正确还是错误的,因为“晕轮效应”会让一个人不由自主的以为模仿对象所有的方面都是优点。所以,当我们仿同的时候,还要克服晕轮效应的负面影响。

为自己制造“失败”的条件

你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会给你很大的影响,你觉得自己只有50%的成功几率,现在有两条方式你去选择,其一,全力以赴的去做,完成自己的愿望,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后悔;其二,适当的退缩,因为你觉得如果自己使出全身的力气,但是自己仍然没有成功。那么,你就会很害怕自己不能在失败之中爬起来,甚至,连去追求成功的勇气都没有了。

你会怎么选择呢?大概,无论从直觉上还是理论上,你觉得自己都应该选择第一个途径,但是在你真正进行的过程中,第二个途径总会在你的脑海中徘徊,要是真的这样,那我要怎么办?结果,很多时候,人们渐渐的都会不由自主的去进行这种方式。

也许你会说,大概那些弱小的人都会选择第二种方式。其实,不是的,很多勇敢者和成功者也会选择第二种方式。有过20项温网桂冠记录的网球巨星纳夫拉蒂洛娃表示过,她在比赛的时候,有时候并不敢尽全力,“因为一旦如此(失败),就证明我完了。

”可以说,这些阻碍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自我保护的目的。

在心理学上,这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被称为“退化情感”。当人感受到自己将要严重挫折时,就会完全或者部分放弃努力,逃避自己因为失败带来的责任。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他们找到一些智商相同的孩子,给他们出了相同的题目,很快这些孩子就做出了这些题目。他们对其中一些孩子说,“你们真聪明,难怪你们做出来了”,然后作为奖励他们分给了这些孩子一些糖块。对于剩下的那些孩子说,他们说“你们真努力,不错!

”同样他们也分给了这些孩子一些糖块。

接着,心理学家又拿出一些题目,对孩子们说,现在题目难度提高了,你们可以选择是不是要做,如果接着做的话,失败了,那么,你们面前的糖块就会被收走,如果你们胜利了,那么你们将得到比现要多五倍的糖块。

你觉得那些孩子会去回答问题呢?哪些不会回答问题呢?

结果是,那些被说是聪明的小孩子放弃了,而那些被说努力的小孩子很多都去做题目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如果失败了,就会告诉自己原来并不是很聪明,而那些被说明努力的孩子来说,即使自己失败了,只是自己不够努力而已,而不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

其实,失败本身并不可怕,但是因为失败引起的心理才会更可怕。

对于小孩子来说,相对于不够聪明和不够努力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不够聪明,那么就意味着自己再也没有胜利的“机会”,而不够努力,意味着自己还有很大的胜利“机会”。

害怕失败的你是不是像上面被说“聪明”的小孩子,有也过这样的现象呢?在大考之前,你会和朋友聊天到通宵,虽然惴惴不安,但还是“乐此不疲”,或者在面试之前做些和面试不相关的事情,甚至是阻碍面试的事情。

当我们真的在通宵之后,失败的时候,我们就会对朋友说,“唉,都怪那天晚上喝的太多,没有休息好。”或者说,“我根本没有在意这个,所以根本没有怎么准备,反正有的是机会!

”是么?其实你自己知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比起没有努力而失败,我们努力之后还是失败,听起来更让我们泄气,甚至还会让自己在别人那里更没有面子。

因为我们这样做,失败就可以归因到外部原因中,而不是内部原因,这让我们可以有“力量”迎接新的挑战。但是,如果一味的这样,当我们遇到了50%的成功几率的问题,那么我们就会无形的去退缩,结果带来的就总是失败。并且,如果总是失败,那么就会让自己变得成怨天尤人,愤世嫉俗起来。

想比较而言,而那些“破釜沉舟”,“全力一搏”的人却成功得“一塌糊涂”,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幸运而已,很多时候,他们比你对失败更大胆一些,不去为自己的失败找些“借口”,要知道,没有人随随便便就可以成功!

你不是真的病了,只是心理紊乱了

阿霞和他的男友分手将近一年了,在这一年里,她也没有找到另一个合适的男友。常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总觉着每天生活的了无情趣。近来她却在父母的陪伴下常常去医院做检查了。她诉说自己胸闷,整天有一块石头在那里面塞着,后来又感到胸口痛。她父母认为她得了气管炎或肺炎之类的病,就陪她到医院的呼吸内科做肺部超声透视,做CT检查,做唾液胃液标本取样。但是整个呼吸系统的检查做下来还没有发现病症出现在哪里。既然不是呼吸系统的病,就有可能是消化系统的病,后来又做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等。这些做下来,还是没有找到病根。医生建议她到精神病科检查,到了精神病科后,那里的医生说她得了抑郁症。

阿霞的病就是心理问题躯体化。心理问题躯体化的表现是非常复杂的,躯体化可表现在不同的身体部位,不同的器官。常见的症状无非是头疼、心痛、腹痛、肺痛等,此外还伴有浑身无力、疲倦易累、呼吸急促、心率不齐、上吐下泻、晕厥等。

心理问题躯体化症状并不是器质性的病例损伤或者受细菌病毒感染而致,而主要是心理疾病引起的身体症状。按照现象学心理学的解释,身心是一体的,心理的痛苦,必然在心理上有所反应。那么,唯有治愈患者的心理问题,那么身体问题才会得到解决。但是在实际的治疗中,假如医生直接告诉病人,说他们并没有病,只是心理问题而已,病人通常会拒斥这样的回答。他们坚持自己就是病了,需要治疗和照顾。从精神分析角度来理解,这也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他们是把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从而减轻心理紧张。例如,常有神经衰弱的病人否认自己思维方式上的问题,而强调内心的紧张是由于身体衰弱或失眠造成的。

躯体化症状多是有慢性心理疾病造成的,如长期的抑郁与焦虑。

躯体化障碍的疾病严重程度可呈波动性,但持续终身,很少有长时间的完全缓解,部分病人多年以后变得明显抑郁,其自杀行为越发具有危险性。

但是,普通人也会有心理问题躯体化的反应。比如考试不理想的人,常会感到肚子痛;失恋的人更会有很大的身体病态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把实际的生活问题解决了,这些症状也就消失了。而对于那些具有严重躯体化症状的人,应得到恰当细致的看照。

同类推荐
  • 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咨询100问

    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咨询100问

    本书列举的只是目前心理咨询工作的一些常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会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充实到心理咨询的范围内。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Ⅲ

    人是生活在具体的环境和人群之中的,就不得不去面对不可避免的人际交往。面对这些事情,有些人并不能得心应手,反而经常会陷入尴尬的境地。越习以为常的事情,越难处理好,该不该借钱给别人,该不该做个老好人,如何去说些善意的谎言……很多人不知道这些问题到底应该如何处理?生活是烦琐的,虽然很多事情看似无足轻重,不值一提,但是却往往让人分外牵挂。有人在为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头疼,有人在为买房子而卖命地挣钱,还有人在为是工作还是考研而犹豫不决,也有人在吃与不吃之问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面对无处不在的烦恼,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 快乐的密码

    快乐的密码

    人们都在追寻着幸福与快乐,为了获得幸福的生活,整天忙忙碌碌,努力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去买更好的车......然而当真正拥有了这些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不快乐。我们为什么会不快乐?怎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 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

    本书内容包括:变态心理学概论、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异常的理论模式、心身障碍与健康心理学、躯体形式障碍与分离性障碍、心境障碍与自杀等。
  • 弗洛伊德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弗洛伊德本能的冲动与成功

    弗洛伊德是一个离经叛道的精神分析大师。他像一个幽灵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徘徊了很久,像人类历史上许许多多的人物一样,他们的出现都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不是被视为“异类”,就是被视为“洪水猛兽”。他们的思想也往往被人们误解和歪曲,遭到世人的冷落和唾骂。幸运的是,并非所有人的思想都是那么狭隘那么虚伪和目光短浅,社会的进步给这位精神病理学家有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尽管目前人们还没有完全看到其学说的意义,但他创造的心理分析理论,作为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因其在治疗神经官能症中的运用和广泛传播,得到了人们越来越广泛的认同。
热门推荐
  • 零售经营实务

    零售经营实务

    从百货商店到超级市场,从专卖店到自动售货机,零售业的每一次变化都带来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随着外资零售企业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深入,零售业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魅力。全书共分九章论述了零售业的概况、零售战略规划、零售区位选择和店铺设计、零售经营的商品管理、零售销售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连锁商店的经营管理、超级市场的经营与管理等。
  • 天下道人

    天下道人

    深夜里的那阵阵的风,总是吹得让人心里凉凉的。清柠嘟囔着小嘴,对于自家笨道长的回答十分不满。她便故作生气的扭过双颊绯红的脸蛋,立马做了一这辈子再也不要理睬笨道长的决定了。沈良侧身看着自家的这道童,真是任性傲娇毒舌小气爱哭又十分的贪吃,但她却是至今唯一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家伙。所以他也只能无奈的耸耸肩,然后对着自家道童微微一笑。作为拥有无敌力量的内宗道人,理应将世间众生如蝼蚁一般睥睨。除开那虚无缥缈的天道与长生不死外,一切都是应当舍弃掉的。但沈良如今却是那唯一的例外,怎么也无法舍弃那些的重要东西。譬如说,身边这个任性的道童;譬如说,他在世俗间遇到的那些温暖人心的事。
  • 机会来自何处

    机会来自何处

    比尔·盖茨说:“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做事,积极主动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这样的员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触发他的主观能动性。” 在现代职场,过去那种听命行事的工作作风已不再受到重视,懂得积极主动工作的员工将备受青睐。在工作中,只要认定那是你要做的事,哪怕看上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要敢于接受挑战,立刻采取行动,而不必等上司做出交待,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现在对于许多领域的市场来说,激烈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变数、紧张的商业节奏,都要求员工不能事事等上司交待。那些只依靠把上司交待的事情做好的员工,就好像站在危险的流沙上,迟早会被淘汰。
  • 小城韵事之钟情

    小城韵事之钟情

    时间太久,几乎让她忘记了暗恋这回事。而所有的关心和想念,都成了习惯。二十六岁的钟晴面临着被逼婚的尴尬处境,不过不怕,男神不也没娶吗?你若不娶,我便不嫁。逛超市遇到。散步遇到。吃饭遇到。就连相亲,也能遇到。。。。她说,好有缘啊。他说,是啊。她是他弟弟的未婚妻。他是她好友难以释怀的前男友。就这样彼此走近。好有缘啊。而这缘分,来得这样迟。
  • 校园N角恋

    校园N角恋

    没什么,就想些字而已。书的名字随意取的。
  • 恋上酷千金

    恋上酷千金

    我,夜冰儿。双重性格。时而冷漠,时而单纯。唯一不能改变的就是沾火就燃的暴脾气,做事永远不考虑后果。在家是淘气的乖乖公主。在“黑玫瑰”是冷漠的杀手女皇。在演艺圈是万总瞩目的巨星。在时尚界是引领时尚的先锋。拥有绝美的容貌,但是见过她的人少之又少。从小未进过学校接受教育,在14的时候就取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后因为老辈的订下的婚约,而进入皇家学院。因为叛逆,女扮男装,化名夜哲熙,混进学校,希望找寻真爱。
  • 莽秦

    莽秦

    八百里扬州歌舞升平,九万里八国枯骨黄沙,三十万红莲铁骑马踏天下。只有八指的老管家已经握不牢刀,酒鬼老头非说自己是天下第二,十三岁的黄发瘦小痴儿一拳可破千甲;骑鹤而来的青年道士辈分冠绝武林天下;淡雅的婢女袖藏箭匣;贫穷的剑客腰佩竹剑背挂四把名剑;灰衣穷书生三叩九拜以国士之功相报。一袭白袍,腰佩红莲短刀,轻摇折扇,睥睨天下。手握红莲三十万,敢摘日月换新天!总有那么些人,在有意或无意间,颠覆天下!ps1:这是典型的东方玄幻,非架空历史,不要被书名误解。
  • 观物篇

    观物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戏鸥居词话

    戏鸥居词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枪神纪之虐杀原形

    枪神纪之虐杀原形

    在C国南方海域,一个与世无征的小岛之上,拥有着一个秘密学园,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特工,他们执行着各种超自然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