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2200000031

第31章

官兵们众志成城,轻伤不下火线,重伤的才可以下去歇息半个时辰,如果手还能拉开弓,脚还能踢到敌人爬上来的脸,就必须再上城墙。

这种顽强死守的精神触动了徐达,也让他极为难堪。一个月后,春节过去了,杭州城依然屹立,还姓张。不过也正如徐达所料,杭州城里已经闹起了饥荒。这种饥荒只是纯粹针对杭州市民而言,他们的美食早已吃完,糟糠的价格一日千里地飙升,最后比米要贵出十倍。但杭州人太有钱了,糟糠很快断货。史书记载说,杭州人开始吃油车糠饼。所谓油车糠饼,就是将在碾米过程中剔除出来的废料——皮糠和碎米等——收集混合在一起,经过蒸煮后再用原始的榨油设备榨取糠油,在榨取的过程中受压成型的一块块类似豆饼、菜籽饼状的东西。

这种东西和糟糠不是一个等级,犹如死面疙瘩和包子一样。

杭州城里的普通市民和当兵的都吃这种东西,平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杭州人在关键时刻彰显了人类的本能之一:只要有能吃的,就能活下去。

张士诚在隆平心慌意乱,两个月后,消息传来,杭州城仍然在我们手中,徐达的攻势已明显减弱。但杭州城里十人已饿死六人。要不要救援?

张士诚皱眉,眉毛几乎压到嘴边,咬了咬牙,坚定地说:“不救,他们挺得住!”

他不救得很有道理,因为朱元璋就是希望他出隆平城。朱元璋和张士诚都了解一件事:张士诚不善打野战。

杭州城能挺得住,徐达挺不住了。在围困了三个月后,徐达收效甚微。这是他自参加革命以来打得最虎头蛇尾的一次战役,朱元璋催他撤兵的信件一封接着一封,这位常胜将军的光环沾上了一点尘埃,他唉声叹气地从杭州城撤兵了。

张士诚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回,他在苏州城中大宴三天,庆祝这场保卫战的胜利,虽然胜利的代价太大:徐达撤兵后,杭州城里的人只剩了五分之二,在徐达撤兵的那一天,就因饥饿和疾病死了三千多人。

张士诚突然发现,朱元璋并非是不可战胜的。杭州保卫战的胜利让他三个月来备受摧残的心灵得到慰藉,又让他涌起了一股雄心壮志。徐达才撤兵,张士诚就快速地集结兵力,发动收复河山的举动。这次军事行动,让张士诚收复了太多地盘,包括朱元璋的老家濠州也被他顷刻而下。张士诚又恢复了元气。

朱元璋之所以没有对张士诚进行复仇的反攻,是因为此时,天完帝国的丞相陈友谅正准备和他开战,战争已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当陈友谅在采石的战舰上向张士诚发来邀请函,一起狠揍朱元璋时,张士诚先是大喜过望,兴奋的热度消失后,他又仔细考虑起这件事的可行性来。

这可以说是张士诚性格中一个致命的弱点:平时看上去足智多谋,脑海里的计策恨不得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可一遇事时,他的智谋就无影无踪,被他自己吞食了。

他前思后想,始终拿不定主意该不该和陈友谅联合,当陈友谅和朱元璋交火后,他才在边境上集结部队。可还未等他下命令出兵,陈友谅已被朱元璋打残了。

张士诚恨恨地说:“陈友谅真是个窝囊废。”他说陈友谅是窝囊废,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不然就不会犹犹豫豫,丧失了和陈友谅夹攻朱元璋的良机。

可能是这次理想的夹攻计划没有实现,也可能是朱元璋正急吼吼地追击陈友谅,而无力对付他。他拍案而起,说:“给我收复长兴。”

长兴离开他的怀抱已有三年,但他始终把长兴当作是自己的孩子。现在,他有机会要回自己的孩子,当然不会放过。

1361年阴历十月,张士诚集结水陆十万人,进攻长兴。长兴守将心惊胆战,一日发数道救急文书给朱元璋。朱元璋正在鲸吞陈友谅,没有多少兵力支援。所以只能派出小股支援部队,而这些支援部队都如肉包子打了狗般有去无回。

张士诚的攻城进展极为缓慢,长兴守军和当初的杭州守军一样,顽强死守。一个月后,朱元璋终于腾出手来,派常胜将军徐达援救长兴。徐达这次是为复仇而来,双方在长兴城外展开血肉横飞的野战,杀声震天,天地为之变色。事实再一次证明,张士诚兵团的野战能力远不如朱元璋兵团,他再一次撤退。在徐达的疯狂追击下,撤退演变成了溃退,留下一万多具尸体后,总算跑回了老家。

张士诚又在隆平城里开始了后背发凉,除了对这次失败的懊恼外,还担心着朱元璋的复仇。不过他的担心很快就烟消云散,朱元璋在1362年被晦气笼罩,控制区内的两场兵变让他不敢发动任何大的军事行动。

张士诚心平气和地度过了1362年,整整一年。

1362年年末,又是一年春节到来时,元政府通知他,韩宋帝国已走投无路,你成名的机会来了!

小明王,不能救

张士诚能否成名,不取决于刘福通和小明王,而取决于朱元璋。安丰城孤城一个,刘福通接二连三地遭到惨败,军队士气已到谷底,用张士诚的丞相吕珍的话来说,拿安丰,就如站在熟透的苹果树下等苹果一样。前提是,朱元璋不插手。

张士诚大吃一惊,突然就骂吕珍:“你别浑了,朱元璋可是韩宋帝国的吴国公,他怎么可能不救主子?”

吕珍反击道:“蒙元政府还是您的主子,它如果出事,您救不救?”

张士诚哑口无言,他在心里琢磨,如果吕珍这个假设成立,自己到底该怎么做。

张士诚假设出来的犹豫,也正是朱元璋在1363年春天时不可回避的犹豫。刘伯温风尘仆仆回来,还未脱下被露水打湿的衣衫,就被朱元璋叫到密室,把这道难题摆在了刘伯温面前。

从刘伯温的角度看,朱元璋和韩宋帝国一点亲情都没有。韩宋帝国没有给过朱元璋任何支持,只有几个空衔。朱元璋发展到今天,全是他单枪匹马闯出来的,和韩宋帝国没有一点关系。所以刘伯温认为,救安丰是策略问题,不是责任问题。

而朱元璋不这样看,他说,当初进郭子仪部队,就是红巾军的一部分,打的是红巾军的旗号。后来他小有所成,占了和州,小明王还封他做了个副元帅。多年以来,如果没有红巾军这个大帽子戴在头上,他朱元璋也不可能发展得如此迅猛。他还说,小明王和刘福通的红巾军在反元斗争中表现最出众,就是从道义上讲,我们也应该出兵相救。

刘伯温大吃一惊,他借着幽暗闪烁的灯光仔细审视朱元璋的表情,他很快就发现,朱元璋这次是认真的。你要知道,朱元璋从来都是只为自己考虑的人。让他为别人考虑,拯救别人一次,简直是太阳西升。

人有情绪反常之时,但刘伯温确信,朱元璋不会反常到去做没有任何利益的事情,唯一的解释就是,朱元璋如果不趋利,那就是在避害。

刘伯温想到这些,就直接问朱元璋:“如果你把小明王解救出来,置于何处?”

刘伯温的意思是,小明王是朱元璋名义上的领导,救他出来,让他继续当皇帝?那不是给自己扣了个紧箍咒吗?如果不让他做皇帝,必然要杀他,那你救他做什么?

朱元璋愣了,因为这个问题的确不好回答,他当然也想过这个问题,正是因为想过却没有答案,所以才使解救小明王这件事成为一道难题。

他问刘伯温:“先生有什么好计策?”

刘伯温反问:“你说的是小明王被解救出来后的归宿问题?”

朱元璋说:“是啊。”

刘伯温大大地摇头,险些把头摇了下来,说:“这个问题可以不存在的,只要你不救他。”

朱元璋终于说出了内心最深处的想法:“如果不救安丰,张士诚必然攻陷它,到那时候,张士诚的气焰更为嚣张,我们这不是鼓舞张士诚的士气,让他来进攻我们吗?”

刘伯温哑然失笑,说:“张士诚已被我们打得吓破胆了。我们不进攻他,他就在那里烧香拜佛,怎么会来进攻我们?况且,此时的韩宋帝国已不是曾经叱咤风云的韩宋帝国,张士诚就是把小明王和刘福通活捉,塞进囚车里,游遍整个中国,也不会得到任何正能量,我们何必担心这个呢?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朱元璋站了起来,搓着手,坚定地说:“还是要解救,我不知为什么,也没有明确的理由,但我只是知道我要救出小明王。至于如何安置他,那就如你所说的,走着看吧。”

刘伯温也站起来,有点激动,说:“你不担心陈友谅?据可靠情报,陈友谅正在厉兵秣马,只要我们给他一个机会,他就会冲杀过来。”

朱元璋无动于衷,但说出来的话却极为严厉,毋庸置疑:“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刘伯温叹口气,气息冰冷,说:“你如果真的决定援救安丰,那早点不如迟点。”

朱元璋马上高兴起来,带着意味深长的微笑,说:“先生这话,我明白。”

朱元璋理解刘伯温的话中深意的出处是这样的:春秋时期,邢国受到少数民族骑兵的攻击,于是派人到当时的霸主齐桓公那里求救。齐桓公推了饭桌就要出兵,谋士鲍叔牙却拦住他,说:“拯危之功,不如存亡之德。如果现在出兵,只是解救了邢国;但如果它被灭了,我们再出兵帮它重新建国,那我们就是它的再生父母。两种方法,虽然都能得到邢国的感激,分量却有天壤之别。”

朱元璋虽然知道这段历史,而且也复述得很好,可惜,他理解错了。

刘伯温的意思不是让他在安丰城破后,再去拯救小明王,而是让他延迟出兵时间,希望张士诚能把刘福通干掉。

刘福通在整个革命区内的威望太高,而且在政治的迷宫里从不迷路。他在战友韩山童死后,把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立为韩宋帝国的皇帝,就足以说明他是个懂政治的人。在那时,他的声望足以让他轻松地坐上龙椅,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立了个傀儡韩林儿。这是因为韩山童虽然死了,但在红巾军中,他还活着。刘福通对权力的理解是这样的:要能看得见摸得着,这种权力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不是那些虚无缥缈、没有本质只有形式的龙椅。

他当时掌握着能和元政府分庭抗礼的帝国——韩宋帝国,他拥有一支所向无敌且只属于他自己的兵团。可以说,他在某一时期是全中国权力最大的人,只是因为运气不佳,他失败了。不过,他的斗志和智慧没有失去,关键的是,虽然经历了几次重大打击,他的气魄还在。如果给他机会和时间,他还能在短时间内旱地拔葱,重新光芒四射。

这就是刘伯温所担心的,刘伯温当然指出了朱元璋对他那句话的错误理解,因为朱元璋很快就出兵了。刘伯温相信,朱元璋不会看到活着的刘福通。刘福通在危机面前向来一马当先,张士诚围攻安丰,一旦城陷,刘福通必死无疑。

永别了,韩宋帝国

一场夜雨,把应天城洗刷得整洁干净,阳光从地平线后面散发出温暖的光芒,1363年阴历三月,朱元璋和他的将军们带领兵团主力,奔向安丰。

那场隆平的夜雨到了安丰,就成了雨夹雪。安丰城在那场雨夹雪中已支撑了一个多月。刘福通在第一线,韩林儿在临时的皇宫中坐立不安,连龙冠都懒得戴了。刘福通虽然脸色苍白,但眉宇之间仍然透露出直冲云霄的英气。他站在城墙上,望着下面如蚂蚁般的攻城士兵,感慨万千。这是多么熟悉的场景,就在几年前,他的兵团如一头蛮牛冲进了元政府的瓷器店里,所向披靡。如今,他成了那些心惊胆战、窝窝囊囊的元政府守城部队中的一员。

安丰城下张士诚的丞相吕珍就是另外一种心境。他仰望安丰城,就是在一个月前,他连做梦都没有想过,一个月后会和革命大佬刘福通对阵,而且是如此悬殊的对阵。他对他的将军们说:“安丰城指日可下,捉了刘福通和那个小屁孩韩林儿,我们就名垂青史了。”

他这话倒不是虚言,安丰城的确已摇摇欲坠。它本来就不是个可以固守的城池,城中没有一粒多余的粮食,战争进行到半个月后,城中的士兵和百姓的肚子就开始被束之高阁。但人不能不吃东西,而当时的安丰城中只有两样东西可以被当成食物,第一种是井泥。

所谓井泥,就是井中的泥。井在长时间为人民提供饮水时,也会产生淤泥。如果不勤加以治理,淤泥会越来越多,最后,清凉的井水就成了污浊不能饮的泥塘。

——井泥是不能吃的,周文王早就告诉我们了:井泥不食,下也。就是说,井底的污泥可以吃吗?不可以,因为肮脏,不但没有营养,还会使人得病。

问题是,周文王当时有饭吃,所以,他的忠告对无物可吃的那些人如同浮云。安丰城中的百姓在吃无可吃的情况下,就从井底把井泥捞出来,但这种东西实在难以下咽,于是他们就把刚死不久的人的尸体榨出油来,抹在上面吃。

不过,井泥虽然是再生资源,可它的再生速度异常缓慢。当安丰城中的井泥被吃了个精光后,人们只能选择第二种可以作为食物的东西,那就是人肉。

人类历史上,人吃人的惨剧时有发生。即使在今天,也有野蛮的食人部落。《水浒传》中孙二娘开的饭店,主食就是人肉包子。你翻开中国历史,尤其是乱世史,吃人肉和喘气一样稀松平常。五代时期的很多军阀把人杀掉后,腌制起来当作军粮。唐朝安史之乱时,张巡守睢阳,后来吃无可吃,张巡就把自己的小妾牵出来,杀掉给官兵们吃。

安丰城中的所有井水变得清凉透明时,阵亡不久的士兵尸体就成了他们的食物之一。但安丰城中没有那么多可以阵亡的士兵,所以,据史料说,安丰城的百姓就去挖掘坟墓,把里面还未腐烂的尸体拿出来,用火烤了吃。

因果论告诉我们,这种吃法是要遭天谴的。而且,这种吃法也无法让安丰城幸免于难。当朱元璋兵团抵达安丰城下时,安丰城已经被吕珍攻陷。当吕珍在撒满残肢断骨的安丰城街道上巡视时,他不由大大的惊骇。

这已不是人间的一座城,而是地狱在人间的一个分部。吕珍也是个从死尸堆中爬过来的人,可看到这样的悲惨场景,还是让他心灵受到灼烧。他对已经弃械投降的韩林儿说:“为了你一个人的尊严和骄傲而让人间变成地狱,这代价,你永生永世都无法弥补。”

吕珍说韩林儿因尊严付出的地狱般的代价,韩林儿无法弥补。而很快到来的朱元璋兵团让吕珍付出的代价,吕珍自己也同样永远无法弥补。

吕珍攻陷安丰城后,就给张士诚送去了捷报。张士诚发现平时一向稳健的吕珍只字未提安丰城防御的问题。他大叫不好,派人快马加鞭,去叮嘱吕珍要加紧防卫,因为据可靠消息,朱元璋兵团已接近安丰。

吕珍没有对安丰城的防御工事进行加固,一是他还是抱有幻想,认为朱元璋不会出兵;二是,安丰城经过他一个多月的猛烈攻击,已成了站立着的垃圾堆。短时间内,根本无法重铸防御工事。

就当他在感叹安丰城中的惨状时,朱元璋兵团已抵达安丰城下,一抵达即发动猛攻。吕珍兵团在朱元璋兵团雪崩一样的攻势下,放弃守卫,在城破之前,吕珍狼狈地撤出安丰城。他这次行动正如狗咬尿泡——空欢喜一场,如果非要说他得到了什么,那可能就是安丰城那地狱般的景象。能看到这种景象的人,并不多。

朱元璋见到了那位只闻其名却从未见过真身的小明王韩林儿。

同类推荐
  • 毛毛星球

    毛毛星球

    杰克·哈洛威是一个自私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女友、罔顾法纪,结果被吊销了律师执照,赶出了地球。如今,他来到距离地球178光年的扎拉23号星球,又在此遇到了两难的选择:一边是高达1兆信用币的巨额财富和权势滔天的商业巨头;一边则是未知的前途和全心仰赖自己的外星生物。一个物种,乃至一个星球的命运,就在他一念之差。翻开本书,到178光年外的神秘星球,看人类遭遇完全纯真的外星生灵,有人多自私多凶残,就有人多无私多善良。美国最当红科幻小说家约翰·斯卡尔齐带你去认识一群超萌超可爱的外星生灵,感受一场温暖到落泪的宇宙大爱。
  • 元芳你怎么看:狄仁杰通天案

    元芳你怎么看:狄仁杰通天案

    边关战事愈演愈烈,默啜联合西突厥敕铎可汗从东西两路对大周发起进攻。独立无缘的李元芳面临内忧外患,决定孤注一掷,联合突厥王子梅迎春在大漠深处和庭州城分别展开决战。但是沙狱得而复失,战友们被屠杀殆尽,李元芳与女巫被庭州刺史关押,皇帝所派的钦差赶到,事态更加混乱。狄仁杰一路西来,在伊州遇上山火,当地官员被火烧死,所有证据毁于一旦,狄仁杰如何堪破庭、伊二州的驻军疑团...
  • 青蛙

    青蛙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北京森林

    北京森林

    丛林角逐,通达者胜。刚毕业的时候,刘言被周涛介绍进一家公司,为了销售总监的位置,他和外人一起联手挤走了周涛,自己如愿以偿上位。随后他与老徐合伙成立了一家公司,几年下来成为行业巨头。表面上,他年轻有为、春风得意,是同龄人羡慕的对象;暗地里,他卑鄙放纵、不择手段,让他的女人和对手一个个黯然收场。刘言和老徐是好朋友,却不得不相互提防,他们是合伙人,却不得不算计对方谋取更大的利益。直到新的合伙人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翻开这本书,与主角们一起在这座庞大的森林里打转,洞悉丛林角逐的规则与策略,感受情感与现实冲突的迷失与彷徨。
  • 菲洛梅娜

    菲洛梅娜

    少女菲洛梅娜年纪轻轻就怀了孕,被视为背德的堕落女子,送到修道院生活.她在那里产下一子,儿子三岁时,修女将他卖到美国让人收养,当时多达数千名婴孩 有着类似的命运.菲洛梅娜被迫签署绝不过问教会处置的协议,于是,往后五十年,她再也没见过儿子,却一刻从未停止询问儿子的去向.
热门推荐
  • 诡楼

    诡楼

    某市第一大厦,位落于繁华地带,精美装潢后却成了杀人利器;午夜若隐若现的影子、双眼暴怒的尸体、楼道里凌乱的脚步……高入云端的大楼受到了诅咒,如何逃离这出满惊悚和诡异的鬼楼,方法只有一个……
  • 花花浪子合同妻

    花花浪子合同妻

    在父亲的威严下,她被迫嫁给了一个陌生男人。他事业有成,却整天流连于百花丛中,唯独对她这个妻子没兴趣。一纸契约,互不干涉。在他把她的尊严践踏得淋漓尽致后,还想再求她回来,没那么容易,哼,她决定把他忽略到底了!
  • 阎罗毒仙魅红妆:绝色医神

    阎罗毒仙魅红妆:绝色医神

    能文能武,善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煮饭煮菜绝对沾毒,却偏偏色香味俱全,银针试不出。且看她如何潇洒走天下!看她怎样轻松玩转这遍地美男的风行大陆!但,若玩转异世之时,她的心悄然遗失,如何是好?(内容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德行书

    德行书

    何谓道德?“道”的本来含义是道路,引申为原则、规范、规律。“德”是指人们内心的情感和信念,是人们一贯坚持行为准则所形成的品质或境界。东汉学者徐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德,外理于人,内得于已也。”西方学者认为,“道德是人控制的意识激情,找出一个内心的代言人,既满足个人欲望又不违背外界和内心的规范的适应力量”。
  • 无限之黑暗足球

    无限之黑暗足球

    想成为一流的足球运动员吗,希望走上世界足球的巅峰吗回答这个问题后,将通过特殊的方式进入一个叫主神空间的地方。一个培养足球运动员的世界,一个很容易被抹杀的球场,一个个生死相拼或是生死与共的团队,即便是球王,也会遭遇抹杀的危险。黑暗足球,在黑暗中寻找出路。
  • 微笑面对人生

    微笑面对人生

    写的不好,请勿怪,如有雷同,保证不是抄袭。
  • 极品宝宝腹黑娘

    极品宝宝腹黑娘

    她大概是史上最倒霉的小偷,东西没偷到反而被车撞死,穿越在一个新婚当夜被丈夫丢弃在新房的女子身上。好呀!人渣,丢下原配跑去找小老婆,那她就拿着菜刀搞破坏去。不料,非但没把他废了,还被他吃干抹净了,一怒之下她将身无寸缕的某男捆绑在床上。将他的小老婆们暴打一顿,卷走钱财,写下休书贴在城门口,让天下人都知道是她休了他,拍拍屁股就走人。五年后,她带着儿子既开客栈又当山贼,拦路抢劫,好死不死抢到他头上。腹黑儿子说:要不给钱,要不把裤子留下。
  • 醉卧王爷怀

    醉卧王爷怀

    她是穿越而来的特工,她是为爱而亡的淮南王王妃李素罗!哎呀!要不要这么劲爆啊!刚穿过来,就被前身下了药的王爷残暴对待!对着身为战神的王爷仇恨的目光!再看看伪白莲花的堂妹同侍一夫的局面!李素罗不禁长叹呀!这个次第好生不好解呀!
  • 雨落花伤

    雨落花伤

    我南冰若曦愿做你的花只有你可以欺负我只有你可以让我开心;我上官离瑾愿做你的雨在你伤心的时候安慰你在你开心的时候和你一起开心。
  • 我就是爷们儿

    我就是爷们儿

    什么是爷们儿?今日长剑在手,何日击天灭地?双脚踏翻尘世浪,一剑舞动惊琼宵!一生大笑能几回?兄弟相逢须醉倒。一生绮恋又多少?红尘如梦舞翩跹。江枫重生于天元大陆一世家纨绔子的身上,开始了他征战天下,傲剑苍穹,踏上了一条属于爷们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