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52100000110

第110章 蓬莱岛孤岛杀贤士,太平洋汪洋生龙根(2)

鲁国姬氏的后辈国君尽管窝囊,却传了三十二代。齐国姜氏的后辈国君尽管风光,只传了二十四代。其实姬旦和姜子牙之所以用人观不同,看看二人的出身,也就一目了然了。但“尊尊亲亲”与“举贤尚能”两种观点是是非非的争论,一直持续了三千年。

历史照亮未来,让人深思……

话说丹枫带着八万兵民一路北进。

同样北上的还有两支人马,一是蒙秋、伊凡带领的五万大周精锐,二是尹晴带领的一万五千圣兵。蒙秋原本在美塬与丹枫对峙,后来中了丹枫的疑兵之计。丹枫离开美塬时,料定蒙秋会趁机追杀,故意大张旗鼓日夜操练。在一天早晨,丹枫命人在兵寨中架起一百面战鼓,每个战鼓上面吊着两只山羊,以山羊前蹄敲击战鼓,昼夜不息,造成操练的假象,而大军则悄然开拔。待伊凡赶到美塬,蒙秋才如梦初醒,那时丹枫大军已走出四百多里了,于是蒙秋率领大军急起直追。追到孤竹国时,伊凡收到了姜子牙飞马送来的半部《黄帝外经》和两粒“百味还魂丹”。蒙秋、伊凡按照姬发、姜子牙的指令,对孤竹国民秋毫无犯。孤竹国上下尽被感动,孤竹君仲希倾其所有,为蒙秋大军准备了粮草冬衣帐篷等。不过因丹枫已搬空了马家店的仓储,蒙秋所得十分有限。两支大军同时北进,始终保持一两百里的间隔。让蒙秋想不到的是,丹枫大军出发时只有三万多人,现已增至八万,又是一群无家可归者,正所谓哀兵可畏。两军一旦相遇,难以想象大战会是怎样的惨烈。

圣兵走在蒙秋之后,亦相隔两日路程。经朝歌王宫一场大战,圣兵尚余一万五千人,为躲避周兵,由金圣使等带领向北走去。尹晴在蓬莱海边用巧计挟持了“笑面双生”,前来北地寻找北熊,恰好遇到金圣使一行,于是带着圣兵一起北上。

丹枫奉了帝辛圣旨和苏妲己懿旨,一路走去义无反顾,没有想到后面还有一彪周兵。蒙秋奉了周武王圣旨和姜子牙绝杀之令,紧紧盯着丹枫,也不知道身后还有圣兵。尹晴从沿途留下的印迹断定前面有不少兵马,却不知是商是周,因商周都是她的仇敌,所以并未做更多的判断,只管往前赶。

一路上,三支人马翻越无数座山,涉过无数条河。令人惊奇的是,越往北走,风光越不同于中土,景色如诗如画。一株树一块石就是一幅水彩画,一片云一座山就是一道风景线,一条小河就是一首动听的歌,一湾水塘就能让人吟出诗赋辞章。时而是崇山峻岭,时而是田园夕照,时而浓墨重彩,时而淡妆素粉,有时百里风光不变,有时数里风光迥异。在风光变换中,三支人马不知不觉行进了数千里,越兴安岭,过黑龙江,来到今俄罗斯的鄂霍次克海边,这时冬去春尽,进入了夏季。巍巍雪山化作丹山碧水,身在红尘凡世却徜徉在澹澹画图之中,令人叹为观止!三支人马不约而同先后在海湾打渔捉虾补充食物,而后继续行进。

短暂的夏季一晃而逝,红火的枫叶漫山遍野。

这日,丹枫、苏离并排立于山崖。

面对群山,苏离感慨万千,道:“难怪箕子王叔说,极北之地春光明媚。”

婉娘笑着走来,说道:“我说此处怎会如此光彩夺目,原来除了自然风光外,又多了两道风景。”苏离问道:“伯母娘,哪两道风景?”婉娘道:“英风锐气的上将军,如花似玉的俏丽人,一刚一柔,不正是两道靓丽风景吗?”苏离满面绯红,笑道:“伯母娘真会玩笑。”婉娘大声笑了,笑着笑着留下两行泪水。

原来,北进的这三支人马同时遇到了一个同样的问题:想家!

越往北走想家越甚,众人纷纷问丹枫哪里是目的地,丹枫也不知道哪里才是终点。众人白天不敢看大雁南飞,夜晚不敢沉入梦中。一只孤雁,就能引落泪雨纷飞。一个人的梦中呼号,就会引发一个帐篷里的人抱头痛哭,继而所有帐篷里哭声一片。思乡心切,军心必散,丹枫暗急。

苏离心头黯然,道:“若非苏离,弟兄们都不会背井离乡。”

丹枫道:“此言差矣,此念差矣,妹子切勿再有此言此念。”

婉娘拉住苏离的手,道:“弟兄们愿意跟随你丹兄浪迹天涯,是因为你丹兄重情重义。只要弟兄们同生共死,就没有走不通的路。”

耳听有人哭着说道:“伯母娘说得对!”

丹枫三人回头看时,只见彭湖立于当地,怀里抱着一个酒坛子。丹枫奇道:“你哪里来的酒?”彭湖抹了一把泪水,道:“世人尽知丹帅善饮,无酒怎么带着弟兄们走?送别箕子王叔时,末将偷偷存了一坛,专门留给丹帅。”彭湖与黄山都是原御林军将领,当年随丹枫奔赴祝融国,后驻守美塬,并一路来此。

丹枫接过酒坛,摇了摇,笑道:“满满一坛呢!你存着吧,等到关键时候再喝。”

就在丹枫四人登高闲话时,蒙秋和伊凡也在二百里之外的山峰上闲话。

伊凡眼望南方,道:“将士多有思乡者,军心涣散已是必然,须得赶紧追上丹枫。”蒙秋道:“地上的印迹表明,丹枫就在前面,相距不过二百里。只是我走他也走,始终没能把他追上。”伊凡道:“天气寒冷,我已减员不少。从丹枫大军遗留的灶穴来看,丹枫大军亦有不少减员。双方战力相当,此战只怕彼此都不会有几人生还。”蒙秋道:“丞相严令追杀,为的就是不给大周留下后患,纵是将士皆尽战死,也在所不惜。”

伊凡朝北望了,道:“其实,这次北上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下官随军原本是想观测天象,寻找天与地、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并寻求预测地震之法。”蒙秋道:“次帅可是找到了?”伊凡微笑着说道:“找到了!不是下官夸口,现在预测地震亦非难事。”蒙秋道:“恭喜次帅了!日后造福于民,我等也不枉此行!”

这一刻,尹晴也在百里之外的山峰上遥望北方,四大圣使、“猫鼠双怪”、狒狒头和“笑面双生”立于其后。

尹晴自言自语说道:“没想到北熊会在这极北之地隐居,难怪我找遍中土不见其踪。”

金圣使道:“想必北熊居所就在此近了,否则北熊如何能往返中土?”

土圣使斜了他一眼,道:“孤陋寡闻!”因对当年金圣使滞留中原发号施令一事仍旧耿耿于怀,逮住机会就想挖苦他。尹晴问道:“怎么说?”土圣使立刻变成笑脸,道:“回禀圣主,极北之地遍地冰雪,经年不化,出行多用狗拉雪橇,行进如飞,转瞬百里。”尹晴想象着这一场景,笑道:“有趣!”

水圣使问道:“土圣使,你见过狗拉雪橇?”

土圣使笑了一下,道:“听说过,没见过。”

三支人马各怀心事,继续北进……

且说攸侯喜。离开蛇岛后,船队迎着太阳航行,没想到突然遭遇猛烈的西风。一天后,西风转为更加猛烈的西北风,“呼呼啦啦”一连吹了十天十夜。原来华北一带冬春季节多有西北风,短则数日长则十数日。西北风吹到近海,依然十分强劲。

墨鲨千算万算,竟没想到此节。古人所说的“日出之岛”,指现在的日本列岛,遭遇此西风和西北风,鲨舟驶向东和东南,不用说,距离“日出之岛”越来越远。尽管鲨舟落帆,但仍不能驾驭,被大风吹得像被饿狼追赶的羊群一样,乱哄哄疾驰而去,一直过了琉球群岛,进入太平洋。

这一天,大海终于恢复宁静,波澜不惊。

攸侯喜急令鲨舟收拢,千艘鲨舟只余七百。攸侯喜连叫了三声“天”,而后瘫倒。曲直、辛怜、满仓和江腾蛟等人连拉带拽扶他坐起,曲直道:“恩主请挺住,你是二十五万兵民的主帅,请多保重!”攸侯喜一把将他推去,喝道:“什么二十五万兵民?”四面八方指了指,痛心地道:“已然失去三百鲨舟,那可是六万多兵民啊!”

曲直道:“恩主爱兵爱民之心上苍可鉴……”

攸侯喜骂道:“你懂个屁!”啐了一口,道:“多死一个兵民,姜子牙就少一份威胁,灭周大计就多一份艰难,复国大业就少一份希望。这场西北风怎就如此无情……怎就……”悲叹一声,又道:“我愧对师父、愧对陛下、愧对朝廷,我万死难抵千秋大罪!”

辛怜大声说道:“西北风也不是你让吹的,你自责什么?”

攸侯喜怒道:“失去六万多兵民,难道我不该自责吗?”

辛怜不甘示弱,叫道:“还有十八万人呢,你怎么不替他们想想?”

攸侯喜一震,道:“对呀!十八万兵民也是一支无敌劲旅,有朝一日照样可以踏平西岐!从今日起,本侯绝不会让殷商兵民再死伤一人……”话刚及此,忽听有人喊道:“攸侯,后面有两艘鲨舟倾斜海中。”攸侯喜“啊”了一声,令道:“快去救人!”

“蟠龙号”像发疯一样,拧身驶去。

果然见两艘鲨舟静静地斜在海里,攸侯喜叫道:“靠上去!”

向导张一山急道:“靠不得,帅舟会被撞沉……”

攸侯喜甩去一个耳刮子,张一山手握腮帮,忙朝水手传了令。

“蟠龙号”不及靠近,攸侯喜飞身已起,落于斜舟之上。甲板上已空无一人,攸侯喜哈腰钻进船舱,喊道:“有人吗?”耳听有人应道:“有有,救命!”只见舱内躺着一个老翁,攸侯喜将他抱起,却发现此人被绳索紧紧拴在柱子上。攸侯喜动手便解,老翁忙道:“不可!小人就是这样才没被甩进海里。”攸侯喜道:“船上可还有其他人?”老翁道:“没了,一个也没了!我那老伴,还有我那女儿女婿……”话未说完,放声大哭。

攸侯喜跳回帅舟,把老翁放下,让“蟠龙号”靠上另一个斜舟。

这只鲨舟倾斜的尚不厉害,甲板上哭喊声声乱作一团。攸侯喜命人搭好跳板,率先冲了过去,喊道:“我是攸侯,不要惊慌,依次登上帅舟!”众人安静下来,鱼贯而出,上了“蟠龙号”,计有五六十人。此斜舟原本乘员两百五六十人,能剩五六十人已很侥幸。众人刚刚回到帅舟,斜舟“忽悠”一下翻入海底,将帅舟撞得团团打转,众人站立不稳,纷纷摔去……

眼望着这些惊魂未定的兵民,攸侯喜热泪滚滚,冲辛怜说道:“你说,失踪的那些兵民是不是都葬身海底了?”

辛怜道:“不一定。”

攸侯喜一愣,道:“怎么?”

辛怜道:“大海之中岛屿遍布,运气好的,或许能漂到岛上,那便不会死。”

正如辛怜所说,当时被大风吹散的那三百艘鲨舟,确有不少被吹到台湾、吕宋、加里曼丹和苏门答腊等地,以及太平洋的岛屿上。这些殷人或给当地居民带去先进文明,并落地生根,或成为岛上的原住民。时至今日,尚有不少东南亚民众自认为华裔,甚至还有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总统到中国大陆祭祖。

太平洋岛屿众多,在赤道两侧南北纬30°范围内,散落着25000多个岛屿,陆地总面积有1261456平方公里,与我国西藏自治区大小相仿。1831年,法国探险家迪蒙迪尔维尔发现,按这些岛屿的地理特点和当地居民的肤色语言等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岛群,由西向东分别是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其中,密克罗尼西亚群岛,自西向东延伸,以珊瑚岛为主,有“小岛群岛”之称。波利尼西亚意思是“多岛群岛”,自西北向东南布列,著名的夏威夷群岛正在其中。

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群岛,是中国通往美洲尤其是墨西哥一带的必由之路。岛上居民多中等身材,长头型,皮肤呈黄棕色,黑发黑目,通常认为是蒙古人种与当地土著的混血后裔。考古证实,数千年前这两列群岛上就有人居住,有的岛屿之间距离相当远,而他们却互相通婚。遗传学家通过对比DNA发现,这两列群岛上90%到95%的人存在的遗传缺陷,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相同。近代通过语言学研究得出,这两列群岛上原居民所使用的语言,与古汉语是近亲。1706年荷兰人H.莱兰特发现,太平洋岛屿上的众多语种之间存在着天然关系,19世纪末德国人W.施密特(1868~1954)将其命名为“南岛语系”,并用“共同底层”的模式,建立起“南岛语系”与“汉藏语系”之间的联系,1942年吴克德(K.Wulff)通过词汇对比,证明两者之间确具亲缘,1990年法国沙加尔提出两者同源论。有人根据语言分类法推论,南岛民族的故乡就在中国南部和中国台湾。有人从广义上论证,南岛民族出自中国大陆。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考古学家PeterBellwood经过多年研究得出,从中国大陆有两次海上“重大移民潮”,第一次大约是在五千年前,来自中国侗、傣民族故乡即云贵高原一带,第二次大约是在三千年前,两次移民潮都是以快速的方式向南太平洋扩展。三千年前的那次移民潮,与攸侯喜夺海东渡的时间基本一致,不难解释。五千年前是我国的炎黄时代,那次移民潮又该作何解释?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群岛上出土的五千年前的石锛和几何印纹陶,与中国大陆出土的同时期的同类物品十分相似。今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原居民的体质,与波利尼西亚人十分接近,而五千年前该地是蚩尤族人的聚集地。上古时太昊曾是蚩尤族的首领,波利尼西亚人所信奉的海神“Taaroa”音即“太昊”。《淮南子》说,东方一万二千里是太昊治理的地域,这是否就是历史的影子?五千年前的那次移民潮否与蚩尤族有很大关系?随着本书故事的展开,种种谜团最终得以破解,原来其中隐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大海茫茫,但没有任何困难能吓倒勇敢的中华先民。一息尚存,奋斗不止,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族性。落地生根,则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无论在哪里,只要有我中华族人,就会带去中华文化,丰富世界文明!

船队停于海中,随波逐流,攸侯喜手扶船舷,眼望茫茫大海,一动不动。

众人围在攸侯喜身后,曲直道:“恩主,这些天来老奴一直在想,朝歌城破之事会不会有假?”攸侯喜并未回头,道:“墨鲨师父怎会骗我?”曲直道:“墨鲨并未亲眼目睹。”攸侯喜道:“御妹来自朝歌。”曲直道:“老奴曾仔细问了御妹,御妹离开朝歌的时候,陛下仍在鹿台,且一下子脱除了七十万隶人的奴籍,命其开赴阵前。七十万啊,谁不对陛下感恩戴德,谁不会拼死效命?朝歌怎会落入姜子牙之手?”

攸侯喜道:“本侯也曾有此过念,总以为朝歌并未陷落。”

曲直道:“那就杀回去吧。”攸侯喜摇摇头,道:“无论朝歌情形怎样,本侯以为依照墨鲨师父的吩咐行事,不会有错。即便是朝歌未陷,本侯的这些兵民休养数载,就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劲旅,那时再杀奔回去,可一举荡平西岐。”曲直想了想,道:“让姜子牙再逍遥几天吧。”

攸侯喜道:“只是眼下不知该往哪里航行。”

攸侯喜为每条船上都配了一名将官作为船长主事,帅舟上却只有曲直、辛怜、满仓和江腾蛟等将领。江腾蛟心智无多,凡事无从相商。辛怜对攸侯喜忽冷忽热,加上其性情无常,对国事并不上心,也不能商议要事,所以只能问计曲直。

曲直道:“当务之急是继续航行,尽快登岸。”

辛怜接道:“废话!我也知道尽快登岸,到哪儿登岸呢?”

曲直往东瞧了,道:“‘日出之岛’会在哪里?”

攸侯喜幽幽地道:“张一山,你说。”

张一山能被墨鲨指派为帅舟向导,有一定的航行知识,闻攸侯喜点他,将腰哈成了一只大虾,满脸堆笑,道:“这……我等原本该朝东再朝东北航行,可我等遭遇西风和西北风,一直吹了十天十夜,这里或许就是我大陆的东南端沿海。以小人看来,现在再朝向东北航行,只要多走些时日,兴许还能到达‘日出之岛’。”曲直喝道:“什么‘或许’‘兴许’,船上不是有指南针嘛,怎么说话不敢肯定?”张一山忙道:“老将军有所不知,指南针只能水平摆动,颠簸时却不甚灵验,所以现在我等身在何处,只能推测,不敢断定。”

攸侯喜沉思不语,在甲板上画了又画,最后站起身,说道:“就朝东北航行!”

旗手挥动令旗,船队出发……

同类推荐
  • 蝴蝶缘

    蝴蝶缘

    《蝴蝶缘》,一名《鸳鸯梦》、《鸳鸯蝴蝶梦》、《蝴蝶媒》。小说叙隋仁寿间,杭州有三秀士曰蒋青岩、张澄江、顾跃仙者,皆怀不世之才,具潘安之貌。姑丈家有三女,人女韩香、秋蟾、柳碧烟亦才貌俱佳,三秀士遂成就出几段姻缘。
  • 夏瓜瓤红,秋瓜瓤白

    夏瓜瓤红,秋瓜瓤白

    和尚力大无穷,13岁时,能把船背上岸,能背很多人的柴。可惜生在吃不饱的年月。民国28年,和尚20岁,娶媳妇当天,鬼子来了,当着他的面,奸杀了新娘子,还杀了他爹。有多少力气能对抗子弹?和尚恨鬼子也恨自己。小时候的伙伴少爷鼓动他参加大刀会打鬼子,一次袭击失败,死伤很多村民,和尚和少爷逃脱,最终老爷为保全少爷,出卖了和尚。小说延续着余一鸣小说的风格,厚朴而又肃穆。既有对历史的凝视,也有对国民性的反思。
  • 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

    最初的仪式,最后的爱情

    从“租借感情”开始,到发誓要相爱一生。某天,女孩童童在去男朋友江南家的途中被一名艾滋病患者强奸,不幸感染了艾滋病,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分手了,他们开始了漫长的“战争”。江南“无辜”失恋,深受打击。后来,深受“爱情毒药”毒害的江南开始了令人心碎的堕落,直到深渊……
  • 我干娘柳司令

    我干娘柳司令

    从《燃烧的木头人》到《八张脸》和《我干娘刘司令》,作家柳岸的笔墨始终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以一个作家的人文担当精神,秉笔直书的勇气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给河南文坛注入了新气象。著名作家周大新说,《我干娘刘司令》将文学的眼光投入到普通的小人物身上,从平凡的人生见时代的变迁,小说张弛有致,温馨微妙朴实,极具感染力。
  • 最让中国人怀念的古典爱情小说

    最让中国人怀念的古典爱情小说

    本书由十二篇白话短篇小说、十二篇赏析文章、十二幅彩图组成,小说中多篇曾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主要选自冯梦龙“三言”和李渔的经典著作。如诗语言,纯美彩绘,引领最温柔的古典情。
热门推荐
  • 盛世魔仙

    盛世魔仙

    我一直相信这样一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所以我也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那都是我该去的地方,经历一些我该经历的事,遇见我该遇见的人”!
  • 三月烟花下扬州

    三月烟花下扬州

    她是烟火幻化的妖精他为她痴缠成魔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一场凄绝的梦……
  • 总裁 休你没商量

    总裁 休你没商量

    你想要?就送给你了。”简忆轩拥着情人很淡定的就把自己的正牌妻子送人了。自己不屑做简太太,但这个情人太过嚣张,趾高气扬来挑衅:“商羽然,你的前途,你的心血,包括简忆轩,都是我的,你注定一无所有。”
  • 代隋

    代隋

    隋末年间,群雄辈出,谁能取而代之?一个后世普通人死后重生成为了宇文成都,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着与前世普通生活,而不相同的门阀嫡长孙的生活环境,他将何去何从?面对宇文阀即将到来的灭亡命运,他又该如何?是接受他所知的死亡吗?还是拼死一搏?不!命运在我手中,我拥有的一切谁也别想夺走!他再也不想回到前世那吃上顿没下顿的凄苦生活!他受够了!他要反抗!李元霸!李世民!我倒要看看是你李阀能笑到最后,还是我宇文氏坐收渔人之利!我宇文成都的铁骑等候你们的大驾!…………………………各位朋友如果喜欢的话,顺带收藏一下,如果富裕一点,给点推荐票,温暖一下我坚持写作的寂寞孤独的心。
  • 逆天斗圣

    逆天斗圣

    叶归,传说中的废材学徒,无意间被云水宗长老步玄空看中,得到了上古奇功玄空遁,从此,一切都开始不一样了。收小弟、抱美眉、战强敌,这一切已经够令人激动了。然而,这只是开始。他的最终目标竟然是……已宣示加入网络文学文明写作行列,自愿接受文明写作行列中各成员进行监督。
  • 解放临沂

    解放临沂

    许世友,这位在共和国将军的行列里,以特殊的经历、特殊的性格而闻名遐迩的特殊人物,以其貌似粗犷,其实缜密;嫉恶如仇,大智大勇的性格,曾经征服过他属下的无数将土。山东的解放战争,就是在他领导的胶东军区,首先拉开的帷幕。
  • 二月爱哭的女孩儿

    二月爱哭的女孩儿

    男友与某女提出分手,”这里五十万,这是我和你的分手费,随后拿出一张支票。某女把支票当场撕毁,往天空一撒,”你和我分手,不需要分手费,你如果爱过我就不会这么不理解我的性格。这张支票,哦不,废纸,我不需要。在一起这么久,我才发现,你就是一人渣。“说罢,甩甩手,拍拍手上毫不存在的灰尘。之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唯爱咖啡厅,那是他们曾经第一次相见的地方。
  • 20几岁女孩必懂的人情世故

    20几岁女孩必懂的人情世故

    本书告诉20几岁的女孩如何了解人生,巧妙做人,做到有涵养、明事理、落落大方、优雅从容。
  • 樱花树下:那萌发的爱恋

    樱花树下:那萌发的爱恋

    命运的齿轮,互相碰撞,萌发的爱恋,何去何从,那年樱花树下,你的微笑,挥之不去。
  • 蚀心萦绕:命中爱人

    蚀心萦绕:命中爱人

    "一段缠绕了四年的噩梦,那一年他和她初遇他害死了她最好的朋友,她怨过恨过却最终选择了原谅,四年后的再次相遇她已经不记得他,忘记了一切的恩怨重新的相遇,重新的相知是充满了谎言还是彼此的宽恕?她闵小希只是一个被人收养的孤儿,想尽一切的办法为身边的人着想却和那个不懂爱的人,磕磕绊绊总是受到伤害也注定了和那个人之间的孽缘。他从小在阴谋与算计中长大,天生注定了了冷漠无情,与她的相遇让他翻起了童年的记忆,他不喜欢她却总是不愿她死去。暮然回首间原来抛开一切他们还是可以真心相对的,他们所需要的只是那一句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