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48700000025

第25章 写在羊皮纸上的遗嘱(1)

阿芒·德·拉法埃特在为一位好朋友的一件私事,从巴黎特意赶到美国纽约。他的好朋友是法国炮兵中尉德拉克。1849年4月12日傍晚,拉法埃特到了美国纽约。上岸后,他首先去了有名的普拉特酒吧。

嘈杂的酒吧里烟雾缭绕,人头攒动。阿芒坐在吧台旁,有礼貌地要了一份雪莉酒。酒吧招待用很不友好的眼神把陌生人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随后半猜半问地说阿芒不像是本地人,是不是刚从意大利来。阿芒笑笑点头承认了,继而笑笑摇头否认,最后说明自己是法国人,来自巴黎。那位刻薄的酒吧招待仍然缠着阿芒要他说出自己的名字。

当阿芒很平静很自然地说出自己的全名时,吧台周围所有能听到他声音的人突然停止了自己的活动,都侧身转脸看着阿芒,各自脸上呈现出诧异,崇敬或一副疑惑的样子。眼下这位相貌平常的年轻人难道真是在法国现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德·拉法埃特侯爵的什么远房亲戚?

阿芒依然很平静很自然地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札文书证件扔到吧柜上。几只毛茸茸的头马上聚集在一起。所有文书证件都是用法文印的——对这些人来说那是看不懂的外国字。聚在一起的头又都分散开来。

这时,一个角落里突然有人用标准的法语声称,他也许能帮个小忙。只见一个个头瘦小皮肤黝黑蜷缩在一件又旧又脏的军大衣里的半老头手拿酒瓶,步履有些摇晃地走了过来。他目光浑浊,满口白兰地酒的浓浓味道,然而举止很有气派。阿芒本能地向他脱帽致意,而陌生人也很得体庄重地还了他礼。他自称是撒迪厄斯·珀里。

珀里先生走近阿芒,偷偷翻了翻那些文件,然后举起一封用英语写的信告诉旁边的人,那是美国驻巴黎的公使亲自写给美国总统泰勒的介绍信。

顿时,所有的声音,连煤气灯微弱的嘘嘘声也似乎都停止了。接着,所有的敌意和歧视一眨眼工夫变成了强烈刺激的爱:有人拍拍阿芒的后背,有人把他的手捏得发疼,满面羞愧的酒吧招待更是竭力阻挡着那些争着为阿芒买酒买点心的人们,生怕他们推倒这位十分受人尊敬的阿芒先生。他告诉阿芒,可以喝个酩酊大醉而不用去付帐。

可是那个瘦小的珀里先生被拥过来的人挤倒了。阿芒伸长脖子踮起脚,试图看到他,但没有用。阿芒挥挥手想阻止这种场面也无济于事了。直到一位留着红胡子的大个子喊了几声,人们才平静下来。

阿芒整了整有些凌乱的衣服,又将文件放好,然后对大家的友情表示很感动,但他这次赶到纽约来是有非常要紧的事,所以他想付完账就走。如果有人想要帮助他,那他也想顺便问一下有谁听说过住在托马斯街23号的瑟文奈特夫人。他想和这个老太婆解决一件很不公正的事。

当然有人知道。瑟文奈特夫人特别有钱,但是也十分吝啬,跟这种老太婆不用谈什么公正。

阿芒告诉大家,瑟文奈特夫人的女儿克劳黛小姐在巴黎生活很贫困。而夫人是被一个叫纳西毕的女人从巴黎的家中诱骗到这个地方。夫人和女儿的关系一直很不好,可劳黛小姐最近刚和一位炮兵军官订完了婚,极需要钱。他此行的目的就是想劝说瑟文奈特夫人改变她对女儿的态度。

话音未落,酒吧招待急切地抓住了阿芒的手,让他赶快去托马斯街23号,因为就在今天早上那里传出了消息说,那个很吝啬的老法国女人中风了,不知道还能活多久。

这消息对阿芒来说,不次于晴天霹雳。那个红胡子大个子叫了起来:“还不赶快走开,给拉法埃特的侄子让路!”说着,自己冲在前面,拉住阿芒朝门口走去。人们向阿芒欢呼,把他簇拥着推到了门口。阿芒感动地回过头和大家道别,忽然看见瘦小的珀里先生,他坐在靠角落的小圆桌旁,擦着自己外衣上的烟渍。在飘忽的煤气灯下,他的脸色显得非常苍白。

阿芒的马车直奔托马斯街23号,一路上他不停地回想:万一瑟文奈特夫人一个子儿也没留给她的女儿就死去了,他怎么回巴黎向他的好朋友交待呢?

马车总算停在了托马斯街23号门口了。阿芒下了马车,使劲地敲打着门环,几分钟后才听到插销抽动的声响。先是只露出一只眼睛,盯着阿芒看了许久,两扇门才完全的打开。门里站着的正是纳西毕小姐:她不老,甚至还没到中年,还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魅力。只是脸色阴沉,两只绿眼珠不住地在打转。她认识阿芒,但是不让他进门,理由是阿芒不是瑟文奈特夫人的亲戚。

阿芒问瑟文奈特夫人是不是还活着,回答是活着,但是她完全瘫痪了。阿芒提到了夫人的女儿克劳黛,纳西毕知道阿芒喜欢克劳黛,这次来无非是想以克劳黛的名义,分得瑟文奈特夫人的一点遗产,便说可惜他来晚了一步,并小声的提醒阿芒:如果他不再喜欢克劳黛小姐而喜欢她的话,也许倒能分得几百万法郎也许更多……

阿芒正告那西毕:克劳黛小姐已经答应嫁给自己的朋友德拉克中尉了,而他本人也无意为了钱财和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女人结婚。正僵持不下,有人拿着一支蜡烛从黑暗中走了过来,这个人颤颤巍巍地也说着法语,他听到了外面的争执。

借着微弱的烛光,阿芒认出那个男人是自己的哥哥朋友杜洛克律师。是他写信给阿芒的哥哥,说他已经劝说瑟文奈特夫人改变了对女儿不公正的态度,让阿芒赶来办理具体事宜。现在阿芒到了,这位律师又后悔起了来。就在昨天晚上,一份对在场的每个人都至关重要的文件不知去了哪里。

阿芒提出想见一见瘫痪在床的瑟文奈特的夫人。情绪低落的杜洛克把阿芒引到了一个正方形大房间。房间里有一张有四根柱子和一个顶的大床,绿色床帏把大床的三面严密地遮掩起来,透过床帏,可以看到骨瘦如柴的瑟文奈特夫人,头和肩靠着枕头,僵硬地躺在那里。睡帽的带子紧扣在她下巴上,只有两只可怕的眼珠朝来人转溜着,干枯的嘴唇偶尔慢慢蠕动,但无法说话。

杜洛克用英语轻声问正弯腰向着床的美国医生哈丁,医生的回答依然令人很失望。只能活几个小时了,也许会更短。如果有谁要想从她这里知道更多的事,可要抓紧时间了。

阿芒这才注意到壁炉的炉格上堆着还没烧过的煤块,边上一张扶手椅上坐着一位当地的警官。警官正用折叠刀剔牙,他听不懂他们交谈的法语,对来人似乎也并不关心。纳西毕小姐一言不发,只是在阿芒身边走来走去,半睁半闭的绿眼珠熠熠发光。看不出她的表情是忐忑不安,还是幸灾乐祸。

阿芒简直是以赛跑的速度跑出瑟文奈特夫人的房间,然后直奔普拉特酒吧。他要把满脑子的疑惑告诉那些朋友们,特别要找到那个珀里先生。

毕竟夜深了,街上空荡荡的,嘈杂的普拉特酒吧此刻也变得冷清起来。那些拍阿芒捏阿芒手的人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只有那个红胡子大汉醉倒在桌旁,珀里先生依然坐在那个角落里,正看着酒杯出神发愣。阿芒走到他身边,他这才仿佛从沉思中醒来。

阿芒在他的对面坐下,珀里受宠若惊般的站起身来,表示为有阿芒这样的人陪伴感到非常荣幸。他招呼酒吧招待,但当他将手伸向口袋时,却停住了。

阿芒当然不愿意让珀里付帐,白兰地和杯子送来了,珀里先给阿芒倒酒,然后给自己倒,倒得比阿芒杯中的多许多,并一口气喝下去许多,然后望着阿芒,好像在等他开口。筋疲力尽的阿芒把前两个小时的经历说了一遍。

瑟文奈特夫人虽然病了很长的时间,但直到今天的凌晨,她还像往常一样能够出门。当时她情绪非常很好,因为就在昨天晚上,经杜洛克律师反复的劝她说,她终于不顾纳西毕的阻拦签署了一份把钱全部留给女儿的遗嘱。他们避开纳西毕,闩上卧室的门,由杜洛克把遗嘱写在三张羊皮纸之上。立刻就取消了以前签过的一份把一切都留给那西毕的遗嘱。然后杜洛克先生奔到托马斯大街,找来了两个神智清醒的男人,当着这两个男人的面,瑟文奈特夫人用颤巍巍的手在遗嘱上签了字,再由这两个人签名作证送走他们之后,杜洛克将三张羊皮纸折了起来,准备放入他的公文包。正在这时,瑟文奈特夫人突然惊叫起来,她抢过那几张纸虔诚地压在自己胸前,说要将这份遗嘱保留一个晚上,她还想再读一遍,两遍,甚至一千遍一万遍。她要把遗嘱里的每一个字都牢记在自己的心里。“假如我睡觉,我会把它立刻藏起来的。”

同类推荐
  • 复仇天使

    复仇天使

    这是一部都市情感悬疑商战小说。童年的苏男屡遭遗弃,历经坎坷,后遇救命恩人晴姨,但晴姨被人害死。长大后的苏男为了报恩,离开男友回国复仇,没想到仇人乔子东早在八年前死于一场离奇的车祸。苏男联手仇人的死敌陈归尘,与其子乔邃在商场上斗智斗勇。男友凌西放心不下只身回国的苏男,于是回国,在机场偶遇乔邃,三人这才弄明白对方的真实身份。错综复杂的关系将三人紧紧联系在一起。加上贯穿整个故事一波三折的追凶大悬念,纠缠着两代人的阴谋和陷害、恩怨和情仇,最终揭露出一个隐藏二十多年的惊天大秘密。
  • 游牧部族

    游牧部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一场游戏一场梦(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一场游戏一场梦(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

    本书包括跳动的涟漪,岁月如诗,爱在心灵深处,真爱无疆,温馨的亲情,爱的世界,生命中的那些感动。
  • 大家族

    大家族

    本书讲述了清乾隆、嘉庆时期,“湖广填四川”移民第二代赵岱聪在重庆荣昌县兴办书院,倡导移民后代“读书成才”,他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不能行之事,终将移民教育思想普及到全川,成为荣昌第一大家族的故事。赵岱聪率家族子弟与洋教对抗,为此失去状元称号;为化解天宇会与朝廷的矛盾而提出“教化土匪”主张,更招来弥天大祸;为抵御土匪的骚乱,他修建大荣寨保护学生……本书可以看做是闯关东、下江南、走西口、填四川之后,“四川移民教育”的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
  • 金石缘

    金石缘

    《金石缘》是一部才子佳人小说,又名《金石缘全传》。小说在叙述落难公子金玉与卖身为婢的平民女子石无瑕结为夫妇的故事时,涉及到了土财主林攀贵、医生石道全、扬州知府利图三个家庭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触及清代社会吏治腐败、官场黑暗、道德沦丧的现实,具有认识价值。
热门推荐
  • 辛巳泣蕲录

    辛巳泣蕲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冒牌皇叔太变态:盛宠小小女皇

    冒牌皇叔太变态:盛宠小小女皇

    “皇叔,小语出宫微服寻访,想那纳个妾。”“准了”“皇叔,小语游完陌茗国,想纳三皇子为妾。”“准了。”“皇叔,小语路过茅厕,想纳那个阴柔侍卫为妾。”“准了。”“皇叔......小语夜游冷宫,想纳北影为皇后。”“准了。!皇后?本王倒是很有兴趣成为小语的皇后。”“啊呵呵呵,朕还是把北影纳为皇妃吧。”“你敢!”某男面色阴冷地说。千凝语咽了咽口水,“皇叔,小语不敢了!”千殇澜:“来不及了。”大灰狼一把吧小白兔按倒在床上。
  • 人力资源管理实战全案(中)

    人力资源管理实战全案(中)

    本丛书具有以下特色:1.契用性与有效性。本丛书力求实用,从书目选择到具体的培训内容,紧扣中国企业管理工作实际,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同时十分注重培训效果,为管理者提供“知行合一”的实践方案,快速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和企业竞争力。2.系统性与工具性。本丛书紧扣经理人日常管理工作的九大方面,内容广泛,体系全面,同时集知识、技能、案例、工具于一体,可作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参考手册,更是职业经理人自我提升的实用培训教材。 3.资深实战专家编写。本丛书编委和作者不仅有实战经验丰富的跨国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还有理论水平卓著的国内管理学界知名专家教授。
  • 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

    贞观二年,长孙皇后难产,一缕芳魂幽幽而去。然而因为一个最初的错误,来自现代社会的孤儿若水投生到刚刚死去的长孙身上,代替这个完美的皇后走完她的下半生。前朝、后宫;外臣、内戚;天子,还有那几个可爱的孩子……若水渐渐地融入了这个古老的年代。此时国家刚刚稳定,百废待兴,朝廷的求才若渴在臣子和百姓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外族对于中原虎视眈眈,日夜窥伺。若水的到来,不但悄悄改变了长孙皇后的命运,更改变了臣工争权夺势、皇室骨肉相残的可怕局面。
  • 双星轩阑

    双星轩阑

    她眼中含着泪花,深情的盯着他;咬了咬嘴唇,大声冲着他喊道:古代女子姓氏皆随男子姓,我即已随了你的姓,这辈子不论是你的女人也好,女儿也罢;你都不能丢下我!更不能随便把我推给其他的男人!她笑着说:“我最爱罂粟花,即使它满身都是毒,我也爱!只为那一霎那的温柔,我便毫不犹豫的扑上去,直至死亡!不知是酒水还是泪水,已经模糊了她的面庞;她依靠在阁楼的小窗前,醉眼迷离的望着对面江边的灯火通明。然后冷冷的说道:“只愿来生,只是陌上的看花人,无需入尘缘,仅行于陌上,看一川风花,无爱无伤,如此便不会觉得痛!
  • 更聪明的智慧故事

    更聪明的智慧故事

    每一粒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都会发芽,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栋梁的种子。本书以努力用一种新鲜快乐的方式,把那些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品质深深植入到他们的心田。本书是以单编的故事形式出现,每一篇文章由一则故事和“智慧箴言”组成,高深的箴言内容变成孩子们自己的语言,方便孩子们的思维习惯,从而改变一些说教的成分,改变箴言本身具备的严肃的成人化语气,更易让孩子们接受,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以至成长的快乐!故事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因此,看故事是孩子们塑造美好心灵的一种绝佳方式。这本故事书收集了让孩子更聪明的智慧故事几十个,并配以手绘图画。全书语言通俗,容易理解,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阅读。
  • 妖孽系列:冷宫失宠妃

    妖孽系列:冷宫失宠妃

    一次做好事之后的穿越,本来只是想看看古代的男人是不是都像书中描写的那么帅,却没有想到被逼婚了。在古代,受到她那克妻的爹忽略,小妾的排挤,同父异母妹妹的嘲弄,抢了了她的未婚夫,接着,就把她下嫁给那传说中的变态太子!嫁就嫁吧!可是,谁能告诉她那是什么情况,太子竟然把她打入冷宫,当着她的面跟别的女人亲亲我我,难道,就没把她这个老婆放在眼里......
  • 入大乘论

    入大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婚姻穴位

    婚姻穴位

    小说通过男孩刘小好的视角讲述了刘好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刘好骨子里善良、助人为乐,见到别人有危难便挺身而出,然而,妻子抛弃了他,新的女友又骗了他……遭受了无数的伤害。刘好一次次付出之后又一次次失去,一生做好人却死在当好人上, 使人物充满了崇高的悲剧美。本篇小说改编成冯巩主演的电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 千年之月明

    千年之月明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