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45100000003

第3章 梦之初体验(2)

拿好工作机,建中去干活了,我回到座位阅读这些文件。头都大了,连冰箱马桶怎么用都有,家电使用手册和卫生条例的集合,读得我头晕眼花。旁边一个中国同事实在看不下去了,说,看你半天了,你怎么真读啊,中央文件那么多,有几个人看过了,干你的活吧!

我是个有阅读习惯的人。上厕所一直拿着它。估计全公司只有我一个人认真看完。

很多处罚条例,比如每周突击检查卫生。你这边上着班呢,那边克里斯汀已潜入宿舍,正在翻看垃圾桶。一旦查到不洁之物,全宿舍集体受罚。第一次100美元,第二次1000美元,再不行遣送回国。据说公司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美国是讲公德的,可公德这玩意儿,中国员工带着太麻烦。宿舍搞得乌烟瘴气,地毯全是烟洞和套套,拿公司的餐盘垫桌子,刀叉背着就跑等等——我这也是听说的。

最神奇的是炒菜。中国人习惯了自己动手,也把这一传统美德带过来了。有一哥们儿,菜锅起火,怕把事儿闹大,浇了一盆水上去。这下完了,浓烟滚滚。加州天气干燥,房子又都是木质的,都安有自动报警器和自动喷水器。等消防员赶过来,地毯沉在水底,纸杯浮于水面。几个中国人一脸茫然地站在沙发上,抹着脸上的水。

所以,对于那些刚放出来的中国人,尤其要加强防范!克里斯汀有责任有义务带我去熟悉环境,英文叫“Work Through”。

她带我到宿舍,跟我讲电器的用法,比房产中介仔细多了,还做示范。

看到了吗?她说,按一下这个就是冲马桶。我只需说,OK,I see。她叫我别嫌烦,有人住了两个月,竟然不知道怎么开淋浴器。

我的天!她摊开双手表情夸张地说,真不知道他怎么洗澡的!

她是那种典型的西方女人:高大、丰满、香水,热情得过分。当她看到桌上有瓶沃特加,拿起来搁在胸口,转身对我说,哦,你们在办Party,这可不行!我一愣。她笑着说,为什么不叫我,下次记得叫我啊!做了个鬼脸,哈哈大笑。

就两个人在屋子里,她浑身香水味,弄得我很难没有一点非分之想。我想说挑逗的话,但建中教的都是赞美的话,想想都不太合适。

海明威有个短篇,说在车站里碰到个红发高大丰满的妓女,声音甜美,总在哈哈大笑——抱歉,没有丝毫的不尊重啊,我确实联想到那篇小说。后来在办公室,经常听到克里斯汀纵声大笑,“唬唬唬唬”,从丹田发出来的,头顶吊灯在摇晃。有个老外背着小孩上班,克里斯汀跑过去逗他。太可爱了太可爱了!她一直一边笑一边喊,把小孩吓哭了。

跟赵本山演小品的那个,高秀敏?好像。

建民的困惑

公司安排的公寓,步行也就十几分钟。

连我在内,住着四位精英。我刚住进去,他们吵着要回去,周鑫想儿子,建伟想老婆,尤其是建民兄,准备拒绝移民。令我大惑不解,不应该呀,国内削尖了脑袋想过来,不都说美利坚适合所有人吗。他们说,头一个月度蜜月,第二个月七年之痒,过了三个月没有不想离婚的。

我说,持绿卡参加《非诚勿扰》,姑娘们会扑上来咬你,信不?

建民说,她们是没来过,相当于你在上海有车、有房、有户口,跑到小县城说,各位乡亲,我只想找个善良贤惠的妹子为妻。问题的关键在于,我已经结婚了,没必要骗了呀。

我说,你要这么想,为女儿打前站,让她成为自由的美国人!

建民说,别动不动拿儿女当借口,儿女有儿女的生活,等她长大了,留学我出钱。

我说,美国各种好处;他说,美国诸多不便。

我说,抽根烟慢慢谈。

别!建民喊,抽烟犯法!必须离建筑25英尺以外,在自家阳台抽烟,邻居可以告你。地毯都不能有烟味。

真的假的?我们是中国人呀,岂能被规矩所束缚。两人躲进阳台,烟头朝掌心拿着,探头探脑,边抽边聊。

建民扳着指头分析半天,说,你刚来,还不了解情况,美国没你想的那么好。

我不服气,拨了两个电话。

一个打给来了八年的刘早。在微软工作,舅舅大姨二十世纪八〇年代就过来了。他说,既然你来了,兄弟跟你说实话,美国没意思,我不在乎绿卡。

啊,我说,没融入?

融入!不是你有了车和房子,不是你有了工作和家庭。人家的笑话你是否听懂?酒吧的姑娘你是否泡得到?人家的竞选你是否真关心?人家的宗教你是否真信?你是否用英文在思考?打开手机看看,装的是什么软件,说融入都是骗人的,还在华人圈子里转!

你受这么大委屈啊,跟我回去吧!我说。

这个,见面再说。

另一个给纽约的袁涛。来了两年多,医学博士后,刚生了个女儿。涛哥说,纽约没有上海建得好,楼没上海高,地铁脏乱差,但我喜欢这里。这边不用拉关系,只要你做得好,老板主动加工资。就是生活单调了些,喝酒打牌KTV全没有。单调就单调吧,过小日子哪能整天刀光剑影。

我问,你还打篮球吗?

不打了,他说,下班陪老婆孩子。

我问,你融入了吗?

他反问,干嘛要融入?这不是一两代人的事儿。你来纽约吧,桃李春风一杯酒,三言两语说不清。

挂掉电话我有些茫然。建民拍拍我,老弟,慢慢体会吧,每晚给我汇报汇报。

按理说这事儿跟我没关系,我是过客,并非居民。但建民号称“126房刀客”,做得一手好菜。吃人家的嘴短。我说,若有所悟,必将汇报。

去睡吧,建民说,继续倒你的时差。

硅谷初印象

硅谷跟我想的不一样。原以为是中关村或陆家嘴,到了发现是躺着的,楼高不过两层,写字楼修成了厂房。每家公司一个大庄园,大片停车场,大片林子,松鼠跑来跑去,还能碰到熊,感觉是在动物园办公。

在上海热闹惯了,静悄悄黑漆漆不适应,老感觉有狼尾随。有同事深夜归来,被老黑用枪指头,虽然只发生过一次,让大家有了防备:兜里放点现金,别叫人家白跑一趟。

买包烟都得开车;自行车不是交通工具,是健身器材;过马路自己按灯,经常是我一个人过马路,一排车候着,怪不好意思。

大中午的,偶尔有人戴墨镜瞎跑。路上碰到人,你会一阵兴奋。据说有朋友在美国待久了,回上海蹲在十字路口泪流满面。别人问她,怎么了这是。她答,看人!

我们还算小公司,转了五天还是晕的,端着茶杯误入厕所。厕所空旷,坐下来视野开阔,离墙好几米呢,没了紧迫感也不好,拉不痛快。

过去邮件中的人名,现在落实到了活人,犹如网友大聚会,各种肤色都有。我英文不好,只能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泛听。相互之间很客气,打个喷嚏,即便周围没人,也会捂住嘴点头说“Excuse me”。客气也是距离,同事是同事,朋友是朋友,分得很清楚,分手了别找我。

据说在IT公司,美国人用印度人管理俄罗斯人和中国人。我听到的说法是,印度人有语言优势,报告写得好,会拍马屁;俄罗斯人爱争论,靠技术吃饭;中国人只会埋头干活,不善于巴结。

中国人分为三类:拿了绿卡的、等着拿的和拿不到的。

我是第三者,不打算成家,最舍得花钱。公司内部流传一句话:女的当男的使,男的当畜生使。其实没那么夸张,主要是没什么娱乐。来之前老听他们抱怨:好山好水好无聊!国内听到以为是矫情,是过上好日子之后的自嘲。我自己来感受了,觉得还真是。无法无天的日子过惯了,忽然让你遵纪守法,还真难适应,一到晚上全黑了,聚众喝酒没人伺候。中国人爱把小酒馆当教堂,烦了找个人倾诉。这里要倾诉真的只能去教堂。

我那帮放浪形骸的哥们儿,到这边全老实了。老奶奶般嘱咐我,这个不能干哦,那个不可以的哦,好像我在国内专门违法乱纪。不准用明火,不准晾衣服,不准带开了瓶的酒上车,甚至规定什么季节钓什么颜色的螃蟹,大小还必须超过多少英寸……法律人畜都管,吓得我走路一跳一跳的,生怕踩着哪条。

国内敢胡来,因为有特权;这边人人平等,你爸是谁都不管用。

再好的地方,待久了也腻。那些来了很久的同事,不再关心花花草草,如加州阳光下的树叶,晒软了,发白了,懒懒散散。哥们儿说,该玩的在国内都玩了,来这边养老吧。也没什么稀奇,上班下班过日子呗,把自家种的水果带到办公室攀比。吸毒还不太习惯,最刺激的事,莫过于回家哄孩子。说物质多糜烂,我倒没觉得,就是开大排量的车,踩着带劲。

推开车门,抬头便见飞机拖出长线,端的是万里长空。

阳光在头顶尽情泼洒,把一切染成了油画,什么印象派,原来全是真的。看天看地,宛如新生,我踩着舞步走路,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每当夜幕降临,天空变成一层发亮的蛋壳,好像敲破了就是天堂。最美是植物。大地的衣裙,比人好看。都什么时候了,还那么多花,鲜艳成那样,把墙都映彩了。树木奇形怪状,都大了一号,有披婚纱的,有伸脖子的,缀着肥嘟嘟的果子,树影的边缘全是金色。

加州适合繁殖最大的树,最甜的果子,最胖的人。可人毕竟不是植物,不能风一吹便落地生根。

同类推荐
  • 寻梦冰山

    寻梦冰山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自己和同伴深入新疆的颠峰幽谷、冰川雪原、戈壁大漠,去阿尔金山腹地耐受缺氧的痛苦、去孔雀河三角洲追忆古老的辉煌、去库鲁克塔格追踪野骆驼的足迹、去罗布荒漠凭吊先民的遗骨、去轮台沙漠体验胡杨林的生生死死等探险经历。
  • 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在路上,爱的飘移游荡

    从北京出发往西藏,沿着川藏线,后有转道藏滇线,一路蜕化了被都市包装过、异化过的原始本能,遵从于内心的向往,一路上不是放纵,而是找到了早已消失了的自己。在进藏途中,遇见双亲早亡的妹妹为癌症哥哥进藏转山祈福的感动;深夜在大昭寺门前听格桑老妈妈讲自己悲惨一生;还有勘探大哥讲自己亲身经历的黄皮子拜月;派镇遇到痴情东北哥们儿经历草原一夜情后直追姑娘到墨脱的爱情感动;与藏族哥们儿巴桑夜行通麦天险经历生死劫、还俗喇嘛讲藏人眼中的仓央嘉措以及他与“西藏第一美女”的传说……一路上的沟沟坎坎,多不胜数,在藏区生活或者停留的每一位朋友,他们的身上都有无数感动,他们的心里,都有无数关于西藏的神秘秘密……
  • 哈萨坟记事

    哈萨坟记事

    这是一本叙述行走的随笔。作者在自序中写道:“对行走者而言,与其说行走于异地的山水间,毋宁说行走于自个的心灵中。在我看来,行走者于山水的行走是外象,于心灵的行走是真谛。我于多年的旅游,是爬过一些山的,如本书写到的衡山、嵩山、天台山、莫干山、烂柯山、九华山、黄茅尖、清凉峰等,但爬山不是真正的行走。爬山的目的是爬到山顶,一览众山小,而真正的行走,并无明确的目的,千纵百随,随遇而安,遇到意外,意想不到,这就有意思。”
  • 女人一生的旅游计划

    女人一生的旅游计划

    本书将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集中起来向读者展示,内容包括:浪漫之旅——在动容中放飞生命的渴望;时尚之旅——在潮流中接受经典时尚的洗礼;人文之旅——在不老风物中追忆流水过往;奇妙之旅——在新奇中领略灵感的逸动。
  • 远行让我销魂

    远行让我销魂

    一个伟大的母亲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旅行家、探险家。就这样他没有随从,没有护卫,带着干粮,独自前往名山大川。风餐露宿,不怕吃苦,不怕挨饿,数次断粮,几乎饿死,一年只回一次家,只为攀登。
热门推荐
  • 檀歌诗集

    檀歌诗集

    《檀歌诗集》收入作者自1963年至近一两年的诗作共200余首,包容新旧两体,家事国事天下事,亲情爱情友情,都在笔下汇聚,热情开朗,韵味清。
  • 绝代剑痴

    绝代剑痴

    这是一个铸剑师的世界,一切精彩尽在其中,一起来看吧!
  • 爱的欺负:驯服小老婆

    爱的欺负:驯服小老婆

    他是高高在上的霸道总裁,她是顽强小白领。恶劣的他一向坚持一个原则:爱她就要欺负她。他还打算逼她结婚,据为己有。她愤然“你这魔鬼,强枪民女”,他撇嘴“我怎么可能是魔鬼?因为近亲禁止结婚”
  • 贴身狂枭

    贴身狂枭

    昔日天狼的至强兵锋,意外退役之后开启崭新的都市冒险模式,善于攻坚的李辉没想到自己也会成为各路美女突袭的目标:被萝莉逆推,被校花喜欢,被呆萌女贼黏上,被豪门千金逼婚,更没有天理的是被帮派美女老大掳去当压寨夫婿……
  • 隐字书

    隐字书

    男孩布雷克在牛津参观巴德里图书馆,当妈妈沉浸于浮士德的论文研究时,他无意中遇见一本古书。奇妙的是,原本空白的书在他打开第一页后,突然有了生命,逐渐浮现出文字,而且只有他才看得到!布雷克不喜欢念书,却也忍不住受吸引,想踏上那忽隐忽现的文字路径,搞清楚它们通往何处。但他没料到,在这世上最古老的图书馆里,有个巨大而善恶未知的秘密,将他卷入五百年前的文字风暴中,跟当时仍被视为妖术的印刷术之发明者古登堡有了不可思议的连结……
  •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21世纪的中日关系

    在政治与安全安正策思路上,目前日本各界精英中主张通过强化日美同盟来防范中国的观点依然居多,但强调与东亚各国关系特别是对华关系的重要性、提倡平衡对美关系和对华关系的呼声日渐高涨。在经济政策思路上,日本各界精英既对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十分向往,同时又十分担心日本经济可能在今后与中国经济的竞争中一败涂地。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日本的中国研究尚存在着方法落后、观念陈旧、举棋不定、犹豫观望的弊端。
  • 宛如那随风而逝

    宛如那随风而逝

    梦幻,水影,月城,空的盘子,无露不逢,无晓不晨日虚,一切一切,都没有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如若爱有来生

    如若爱有来生

    “小瑾。”忽然,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声音出现在我的身后。“是你啊。”淡淡的笑了笑,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这样,本以为再见到他时会恨得牙痒痒,可现在竟然会冲他笑,唉。“你也来看嘉琪啊。”说着,乔梓皓走上前来恭敬的把手中的一束蓝色妖姬放在墓碑前,“最近怎么样?”“老样子。”无谓的耸耸肩,我转过身笑呵呵的问,“宝宝呢?叫什么名字呀?”“嘉兴。”提到孩子,乔梓皓温柔的说完侧过头看了一眼墓碑上笑颜如花的嘉琪的照片,“嘉琪的老家就是‘嘉兴’。”“看不出来,你……”抿了抿嘴唇,我看着嘉琪的照片眯起眼睛,“你……还喜欢嘉琪吗?”
  • 苍龙啸天

    苍龙啸天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斜倚云端千杯掩寂寞,纵使他人空笑我。神启创世,我意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