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42500000003

第3章 地之卷(1)

有人说兵法是一种技能,我更愿意把它当做武士所掌握的一门艺术。作为一名领兵打仗的将领,要想克敌制胜,必须先对队伍的行动做出正确的决策,而做出正确决策的先提条件则是熟悉战场上的兵法。主将固然要精通兵法,自不必说。要想作一名好的部将,能够严格遵守主将的派遣,很好的理解主将的用兵策略,也需要深谙兵法。如今,熟悉“兵法之道”的武士就已经很少了,更不用说能达到这种境界了。

所谓道,就是做事的最高法则。世间的道有很多:佛道,讲如何超生,通向彼岸;儒道,讲如何在人间为人处世;行医有医道,唱戏有戏方,品茶有茶道,拉弓射箭手也有拉弓射箭的道。世界上的道有许许多多,每个人都会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去学习,去研究,去利用。

我们要讲的武士之道,自然是以武为本,但同时也要加强人文素养。一名武士即使没有太多天赋,但若是掌握了文武兼修的秘诀,又能日日勤学苦练,也未必不能通过长时间的积累达到武道的最高境界。

百折不挠,舍生取义,这些精神往往是武士所尊崇的。但其实,能做到视死如归的人,在世间不止是武士而已。很多地位低下的农民、妇人、衣衫褴褛的乞丐、游走的僧人都能坦然的面对死亡。他们有的一死以酬知己,有的一死以报君王。对于这些人来说,身上所肩负的责任远远重于他们的生命,在这个意义上,这种舍生取义的精神与武士道精神并无二致。但不同的是,前者生命的目的也许是复仇,后者生命的目的就是在决斗争取胜。

在刀光剑影的对决之中,在千军万马的厮杀之中,主人的荣誉,自己的荣耀,都悬于一线,成者王侯败者寇,此时兵法的可贵就尽显无余了。

运用兵法的最终目的就是求胜。只要是有争斗的地方,兵法之道就都适用。所以,兵法不是专门用来作战的,它在各个领域都能起到作用。不管你是什么职业,只要能适当使用兵法,就能在社会中生活得游刃有余。

论兵法

过去,中、日两国都把精通兵法,开创武学宗派的人称为“宗师”。他们受到后人的景仰。但流观近世,宗师已然不存,兵法奥义失传,习武之人不过略知剑术之皮毛。其间,唯有一人略通兵法之一二,差可称道。此人为熊本藩之细川越中守忠利的家臣。他以宏扬道义以己任,梦中得神启,四方游历,奔走传道。至于其他,则无可称者。

古代兵书中之“十能”“七技”为习武之人所津津乐道,但所谓“能”“技”者,不过习剑之小道而已。此“技”者,也非“道”也。“技”者,技巧之谓也,是指在战争中取胜的技艺窍门,与兵法之精髓无关,仅可勉强算做兵法的旁枝末节。

现今,习武之人无不探索兵法之术,然所谓“术”亦是我们上面所说的“技”,丝毫无关于兵法之道。究其原因,与习武者之急功近利不无关系。今之习武者,本末倒置,皆苦研技巧,不问兵道,欲求兵法之大成,难矣。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能以技而通道者,吾未之见也,行此者无异于缘木求鱼。必也戒骄戒躁。古语言“制法未精,反以致祸”,望天下习武者以此自勉。

众所周知,世间谋生之道有四:士、农、工、商。

农人之道在于依四时节气,荷锄担犁,日出而作,日没而息,辛苦劳作,以待其田成。

商人之道,“唯利是图”。譬如酒贩之道,必先收集原料,其次酿造好酒,然后卖出高价。如所酿之酒不佳,则所卖之价必低,所赢之利则少。因此,酒贩赢利之关键在于酿出好酒。

武士之道从熟悉兵器开始。习武之人,既要熟悉兵器的长短优劣,也要知晓兵器的材料构成和打造流程。唯有如此,才能得心应手的使用自己的兵器。习武而不通兵器者,如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者空谈稼穑,不过纸上谈兵而已。

工匠之道与上三者不同,犹重技艺精湛,巧夺天工。从规划图纸到打造工具,每一步都需要精细耐心,颇耗费工夫。故而工匠较之其他行业尤为不易。

通士、农、工、商四道者,可通天下万事之道。兵法之道与此四道亦无不同。下面便以木匠之道为喻,细析兵法之道。

世界上的房屋各式各样,透过一所房屋的建造特点,可以了解到木匠的技艺。虽然官宦的宫室、武士的居所和普通百姓的民房在样式上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上出重霄的高楼,还是低短简陋的民居,同一样式的房屋也有摇摇欲坠与坚固异常之别,有的禁不起风吹雨打,有的几代安住、未有损毁。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木匠技艺的精熟与否和他对木匠之道的参悟程度。

“匠”者,有技艺之人。良匠者,匠心独具之人。所谓匠心独具,即有别出心裁的想法和出神入化的技艺。习武之人,若想得兵法之大成,也需要独特之匠心。以此看来,兵法之道与木匠之道无不同。

初学兵法之人和欲深研兵法之人都可参读此书。然此书仅可作为引导,不能代替学习。“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不付出勤奋努力,只靠坐想空谈,永远无法参悟到兵法之道。愿习武之人能够勤勉。

以木匠之道为喻

木匠按其分工不同也有领导和普通工匠。木匠的领导是负责组织协调普通木匠建造房屋的。因此,木匠的领导者必须既要了解木匠行内部的规矩,又要了解自然规律和国家法规。除此之外,更具体的事宜,如设计流程、建筑物结构、雇工事项等,也必须一一清楚。通知通晓是所有统领的职责,武将首领也不例外。

建造房屋的第一部便是选材。选材最基础也最关键,材未选好则后序皆受影响。质直无节者以做厅柱;质实而直,然有疤节者以建内室;质美疏软者以为门楣、屏风;质实而弯者慎修以用;质疏而弯,疤节多生者以搭梯架;其尤不堪修磨雕刻者,可充劈柴。材木没有一无是处的,主要看木匠是否能因材而用罢了。

作为木匠的首领也需要因材而用。下属中有人善做地板,有人善打屏风,有人善造门窗,有人善糊顶棚。领导者应使自己的下属扬长避短、各尽其能。有力而无技者,可登高架梁;初学技艺者,可削木为契。匠首如能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则可事半而功倍,省力而事成。

匠首者,先为匠,而后为首,所以作为领导首先要把自己放到与下属平等的地位。对于自己的下属,要喜其所喜,忧其所忧,苦其所苦,知其所需。在知道下属的心理的前提下,要做到公正公平,赏罚分明。兵法之道,与之相同,领兵打仗者必要身先士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无工具,木匠虽巧,难成其事。打造梁柱,必备斧锯;打磨地板,需用刨剉;手刀用以雕纹,刷子用以涂漆,每步工序,各需其器。因此,好的工匠不但工具齐备,而且善用工具,爱护工具。没有工具,再好的工匠也难发挥其技艺。

好工匠还应具备善于计划,节省用材的能力。不但要因材而用,还要尽量减少废料,充分运用起边角料,使自己的工艺严丝合缝。而这些能力都非一朝一夕可以具备,需要在反复的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完善。

用兵如建房,指挥千军万马亦如分配工匠,希望欲学兵法者能从木匠处得到启示。

本书结构

本书分为五卷: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风之卷、空之卷。

第一卷地之卷为总述,主要是概括地谈论兵法之妙,解释“二天一流”的含义。兵法中至深的奥义,并不像剑术那样简单指明一招一式。所以学习兵法要由浅入深,脚踏实地。但并不是说学习兵法没有方法,方法是学习一切事物的捷径,学习兵法也不例外。所以本章还指出了学习兵法的一些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就像黑夜中的一盏明灯,防止人们落入旁门左道,引领着人们走向坦途,故而本卷以“地”名之。

第二卷为水之卷。水至弱至柔,没有固定的形状,置入方器则方,置入圆器则圆。习武之人当心性如水,随物而变,遇方则方,遇圆则圆,遇大则大,遇小则小。水虽柔弱无形,变化万千,但有其不变之性。沧海湛蓝,深潭静碧,杯水澄澈,但其向下之性一也。

此卷所讲的道即是万变中之不变,故以“水”名。

习武之人若能参透兵法之道,便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佛教讲于微尘中显现十方世界,兵法之道亦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能在两人对决中体会出兵法之道,每战必胜,那么他在面对千军万马时也必然所向披靡。这就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道理。至于那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境界,就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这就是剑术精妙之处。

第三卷火之卷是传授作战策略的。火性虽有静烈之别,但其本质皆灼热迸发。作战对桑亦是如此。虽然二人决斗,更重个人武艺水平;两军对垒,更重把握全局,但临敌时的爆发力是不可或缺的。所以,无论是一人握剑,还是指挥千军万马,若不能在关键时刻像火一样激烈的迸发,很难克敌制胜。

火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变化不定,随风而动。我们要想在战斗争取胜,也要善于变化,不但要善于变化,还要善于把握对方的变化。有很多人能指挥千军万马取得胜利,却很难在两人对决中取胜,原因就在于此。两军作战声势浩大,机巧变幻容易暴露,而两人相对时,对手的心思变化则不易察觉,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兵法不甚精通之人,就很难把握住对手的变化,从而沦为对方的手下败将。

同类推荐
  • 生活家学

    生活家学

    黎明即起,洒扫庭外,要内外清洁。即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勿艳妆。宗祖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宁夏文化的纵与横刍议

    本书论述了推动宁夏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措施、科学方法以及如何促进宁夏文化建设跨越性的发展,体现了宁夏文化建设方面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宁夏文化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 晋中精神

    晋中精神

    本书以2012年在晋中地区开展的“晋中精神”大讨论为背景,全面详细的记录了社会各界对“晋中精神的”的概括精华:明礼诚信、开放包容、艰苦奋斗、唯实唯先。全书体现了晋中人民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明天的美好期待。
  • 谋杀之谜

    谋杀之谜

    挖掘了人类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所包含的难解谜题,首次披露了大千世界中,神秘的、充满悬疑色彩的谜团背后鲜为人知的内幕。本书通过详尽的事件回放、诡异隐秘的背景调查以及众说纷纭的死亡原因,为您展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错综复杂、谜团种种的谋杀故事。
  • 读懂日本:菊与刀

    读懂日本:菊与刀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书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并且深入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人双重性格产生的根源。全书从日本人生活方式和典型事件入手,于生动的叙述中进行有力论析,是了解日本民族绕不过的经典读本。
热门推荐
  • 傲天神尊

    傲天神尊

    袁杰作为华夏大地上的第一散修,本与魔帝井水不犯河水。可这猖狂的魔帝竟然在人间作祟,使人间一片生灵涂炭。为拯救苍生他必须除掉魔帝!血魔刀?传说中魔界当中的第一凶器!不过那又如何?他的灭天之威也不是盖的!可是纵使是袁杰也不会想到,竟然在使用灭天道印的时候,稍微不慎就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救的这个少年虽然看上去有些傻,不过倒也是个可塑之才。反正自己在这个世界也孤独寂寞,不如收了他当徒弟。自己还真是有眼光,这徒弟还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乌拉草

    乌拉草

    这是一部描写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到东北四五年光复后,这一动荡时期的一代闯关东的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亲哥仨,在老东北这噶达经商做买卖惊险艰辛的坎坷经历及反满抗日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本书分上、中、下三部。每部以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品德描绘主人公人生轨迹。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惊心动魄,催人泪下。尤其是伪满十四年里,主人公反满抗日的英雄故事,碑铭可载!
  • 人生不必太计较

    人生不必太计较

    《人生不必太计较》从财富、欲望、名利、处世、人际交往、个人生活等几个方面,通俗地将一些不计较的智慧贯穿其中,不失为当下人们让心平静恬淡的上乘之选。 愿此智慧能引导你走出浮躁、摆脱困顿、避开炎凉,活出真实圆融的自己,并收获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 六字神咒王经

    六字神咒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个创世神

    做个创世神

    大脑,人体最为复杂而神秘的器官,有研究表明人类对于脑域的开发不过百分之十不到,随着脑域的不断开发,人体的潜在的能力也会渐渐的暴露出来.脑域开发百分之十五,可以随意的操控自己身体器官、血液,并获得过目不忘的能力,可以在一天内记忆上万本书籍,而这样的能力会随着脑域的不断开发而衍生出全新的能力。一枚晶体,让被女朋友抛弃的屌丝陈阳,将自己的脑域成功开发,从而走上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 上古圣歌

    上古圣歌

    历史是一架精密至极的仪器,任何零件的细微变动都会令它改变即行的轨迹。而命运便是其间的一颗颗齿轮,它们彼此咬合,摩擦,互相依靠,却又互相伤害。所以,很多年后,圣歌英雄卢修斯说过这样一句话:“历史,就是使命的不断延续,以及命运的一再循环。”那么,该怎样来吟唱属于这块大陆的这么一首悲歌呢?就让我们从那一天,诺伊女神像脚下盛开的那朵无名之花开始说起吧。
  • 我为封神来

    我为封神来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说尽的江湖,道不完的武林高手,代代高手都在追求缥缈的武道巅峰,为生活而谋的胡飞得冒牌姐姐之助,在这辽阔的武侠世界之中风云化龙。
  •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毛笔书法学习与欣赏(现代生活百科)

    现存文献没有明确记载书法艺术起源于何时?不过,我们可以从文字研究中得到某些启发。汉字最初叫做“文”,甲骨文写作,像经纬交错的织纹。上古陶器多以织纹作为美饰,因此“文”字引申出美饰的含义,如古汉语中的“文饰”、“文身”等。古人用具有美饰含义的“文”来给汉字定名,说明汉字从一开始就注意美饰,具有艺术化的倾向。并且也可以由此推断,书法艺术与汉字一样古老,书法艺术的起源与汉字的起源是同步的。
  • 相公是猎户

    相公是猎户

    为了一头猪的聘礼,方琳的继母要把她嫁给一个无赖,被逼无奈之下,她只好找了个人把自己娶回家。她的相公是猎户,会打猎来会煮饭,还会闷不吭声买朵花给媳妇戴。
  • 天外宇宙发现总集

    天外宇宙发现总集

    在晴朗的夜晚,当你抬头注视星空世界时,你可曾想过,在地球以外的星球上是否也有生命存在?为了揭开这个千古之谜,天文学家们费尽了心机,希望找到人类的天外知音,哪怕是原始生命也好。这样,人们很自然地就把目光集中到地球的近邻——火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