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4100000011

第11章 处世篇1 (2)

第二篇 处世篇1 (2)

【蝼蚁尚且贪生,为人岂不惜命】

谚语释义:蝼蛄、蚂蚁还都贪恋生命,作为人,怎能不爱惜生命?

作品链接:《玉燕姻缘全传》第四十回:“蝼蚁尚且贪生,为人岂不惜命?纵然明日老爷、夫人知道,再作道理。”亦作“蝼蚁尚且偷生,为人岂不惜命。”《拜月亭》第十一出:“蝼蚁尚且偷生,为人岂不惜命?……双手劈开生死路,一身跳出是非门。各人各自逃生去了。”亦作“蝼蚁尚且贪生,岂有人不惜死”。《警世通言》第三十一卷:“蝼蚁尚且贪生,岂有人不惜死?只是我今日生而无用,到不如死了干净,省得连累你终身。”

点睛之评:世间万物,各得其所,人的存在也有自身存在的意义,所以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从人呱呱坠地,就开始了生命的征程,开始了生活的序幕;从牙牙学语,到可以拥有自己的思维,其间要经历多少风雨?而父母又要忍受多少的磨砺?《孝经》里面有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伤。就算是为了父母,人们也应珍惜生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

【名重好题诗】

谚语释义:谓名声大的人喜欢到处题写诗词。

作品链接:《玉燕姻缘全传》第十四回:“你道临汝为何晓得?只因当初看过他进学文章,再者又有风月才子之名。自古道:名重好题诗。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点睛之评:人有了名气,难保不使用它到处发挥,名和利一般休戚相关,难分难解。比如现在的作家,只要一有了名气,书就好卖,就可以获得丰厚的版税,在利益的驱动下,作品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喜欢题诗,其实并不一定真的喜欢诗,也许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版税”之间也。

【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

谚语释义:人只看到利益而看不到危害,就像鱼只看到食物而看不到鱼钩一样。

作品链接:《镜花缘》第九十二回:“每见世人惟利是趋,至于害在眼前,那里还去管他。所以俗语说得好:‘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

点睛之评:俗话说利欲熏心,人若只将眼睛盯在利益上,就容易对可能存在的危险视而不见,就会铤而走险。人不能唯利是图,应该注意到有更可贵的东西,比如生命。

【日图三餐,夜图一宿】

谚语释义:意谓人活着白日图的是吃好饭,夜晚图的是睡好觉。

作品链接:阿蛮《马背上》:“如果我不在适当的时候刺激、砥砺你,也许你真的就甘心于那种日图三餐、夜图一宿的生活了!”

点睛之评:若是人生的内容仅仅就是吃饭、睡觉,那么人真的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了,仅有的细微差别也许是人可以按时吃饭,而动物则是想吃就吃;人一般在夜间准时睡觉,而动物是想睡就睡。人不仅仅有动物性,还有独特的“人”性,那就是精神方面的东西。人有道德、历史、法律、艺术,这些才是人本质的东西。若是仅仅将人生的目标定为吃饱穿暖,那么活着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心急锅不滚】

谚语释义:心里越是着急,越是感到锅水总煮不开。比喻人着急时的心态。

作品链接: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回:“自己团的队伍驻地离这儿不远,可是走了十多里路还没走到,真是心急锅不滚!”

点睛之评:心急水不开,其实是主观心情与客观情况形成的心理落差。比如煮开水需要5分钟,你希望它5秒钟就开了,自然觉得它总是不开。其实对这种情况,与其着急而于事无补,还不如放松心情,静待其成。

【行得春风,指望夏雨】

谚语释义:比喻因有所施,而希望有所得。

作品链接:《警世通言》第二十五卷:“我施某也不是无因至此的,‘行得春风,指望夏雨’!当初我们做财主时节,也有人求我来,却不曾恁般怠慢人!”亦作“行下春风望下雨”。《墙头马上》第四折:“我本是好人家儿女,不是娼人家的妇女,也是行下春风望下雨,待要做眷属,枉坏了少俊前程,辱没了你裴家上祖。”

点睛之评:也许这个世界上有着一种伟大的施予,不是为了得到回报,而是为了得到内心的安宁与快乐。除此之外,大概都是因有所施,而希望回报的。这其实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人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形成真正的社会关系;只有形成了社会关系,才能使人真正成其为人。所以说,互相帮助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条件。也许到了道德完美的阶段,人们只求所施,不求回报,那个时候,施舍本身就成了自己的回报。

【吃水不忘掘井人】

谚语释义:比喻不能忘本。

作品链接:于敏《第一个回合》第十章:“吃水不忘掘井人,你要感谢就感谢党和毛主席吧。”

点睛之评:吃水常忆掘井人,这就是感恩之心。并不是要求你像基督教徒那般,吃饭前必先祷告,念念不忘主的恩赐,而是说不应该将掘井人抛之脑后,应该饮水思源,常怀感激。比如说今日在吃着肯德基、麦当劳的时候,不应该笑话革命先辈的老土;过着幸福生活时,应该感谢革命先烈的舍生忘死,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新世界。切不可数典忘祖,遗忘了历史。

歇后语

大姑娘要婆家——嘴里说不出来

点睛之评:人常常由于所谓的“自尊”,将一些事情憋在心里,尊口难开。面子这个东西,大概是与人类的道德规范同步产生。凡是为一般人所认可和鼓励的,大概都是可以直接言语的;凡是一般人认为应该抑制含蓄的,都应该憋在心里。其实大姑娘想婆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共同制定了道德规范的“一般人”互相告知:女孩家要含蓄、要害羞、要委婉,迫于这种压力,大姑娘只好闭口不言,等待青春消逝。道德规范的存在,本来是为了让人间更美好,可在某些情形下,它却违背了这个初衷。

擦粉上吊——死要面子

点睛之评:死要面子的人,一般都活受罪。因为他们总是要顾及别人的看法,总是担心别人的评论,总是不能潇洒地、自我地生活,这样活得很累。其实大可不必,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每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都有自由的权利,都有保护自己的义务,不必时时刻刻为了将就他人而委屈自己。

半瓶子醋——晃荡得很

点睛之评:满罐子不晃半罐子摇,这本是一个物理现象,却被人拿来比喻社会现象。所谓无知者无畏,那些腹内空空的人,才胆敢大放厥词,而胸有实学的人,由于知道学无止境,所以会低下沉甸甸的头颅,虚心谦逊。

十二月的蛇——打一下,动一下

点睛之评:同是动物,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有差别。比如说牛吧,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需扬鞭自奋蹄;蛇却不同,一到冬天就熄火,不打不动,一打一动。拿来比喻人,什么性情就一目了然。有的人积极主动,无须吩咐就奋蹄狂奔;有的人懒散惰怠,非要批评教育不可,不然就一动不动,消极怠工。人活着应当效仿老牛精神,勤勤恳恳地生活和工作,而不能做十二月的蛇,消极怠工,混吃等死。

黄连做笛子——苦中作乐

点睛之评:有句老话说得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正因为身在苦中,所以为了不一味地苦下去,应该在苦难中保持乐观的心态,在苦中寻找快乐,不向苦难屈服,才能以此作为对苦难的抵抗和嘲讽,并且自我激励,为改变苦难的现状而努力。

蚯蚓变蛟——纵变不高

点睛之评:总有一些东西是由基因决定的,再惟妙惟肖,也不能达到完全相似。有些人总是试图模仿,岂不知像我者死,似我者生。得意忘形才是最高境界,得形忘意乃是极端末流。走自己的路,发挥自己的天赋,这才是正道沧桑。

附录

凶事不厌迟,吉事不厌近:凶事岂止不厌迟呢,事实上凶事根本就不希望它到来。好事则另当别论,希望是多多益善,早早到来。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年少时苦一点是没有关系的,因为身体还能支撑,到老了就不行了,那时候已经失去了工作能力。所以,人要在年轻的时候努力奋斗。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自己立身正派,别人自然会肃然起敬。

撑死胆大的人,饿死胆小的鬼:鼓励人要勇敢进取。

人看一颗心,鼓打两张皮:交人要交心。

人非贤莫交,物非义莫取: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人情有厚薄,水流有深浅:感情有疏有近。

先是人情后是债:债好还,人情难还。

见到胡子就是爷爷——不辨真假:意思是没有辨别真假的能力,仅仅凭借着某个微不足道的凭据就下结论。

洞庭湖里的麻雀——经过风浪来的:意思是经过了一些磨难,经历了风浪。

半身躺在棺材里——等死:形容没有办法,束手无策了。

驼子坏了腿——卑躬屈膝:形容奉承讨好别人。

冬瓜藤缠到茄地里——东攀西攀:形容拉关系,攀附别人。

鸭子过河——随大流:顺着多数人说话或办事。

布袋里装钉子——个个想出头:出人头地,人之常情。

同类推荐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对话:启迪与反思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适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选择。在创意经济时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交融、相互推动,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时期文化的多重价值和意义,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全面认识,进而增强发展文化的自觉性,提高发展文化的真本领。因此,发展和繁荣文化建设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 中华茶道(第二册)

    中华茶道(第二册)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别有情韵的一部分。通过茶道可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最终使精神得到升华,人格得到陶冶。所以,只有通过茶道人才能体味茶的妙处,才能体会到以茶为载体的思想和美学境界。《中国茶文化》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让读者领略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 静升古韵

    静升古韵

    本书记载了静升的文化历史和珍贵的遗存,凡寺庙、建筑、居民、风景胜迹、民俗文化以及人物传奇、民间故事。
  •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你最该知道的中国之名城名镇名村

    本书介绍了中国一些主要文化名城、文化名镇的历史渊源,以及鲜为人知的文化底蕴。
  •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治学修身养性(中华千年文萃)

    本书将古代圣人的原作加以搜集并编辑成书,这些文章展示了古人的治学态度、处世之道、修身之法。
热门推荐
  • 时光说它忘记了

    时光说它忘记了

    是真是假,是梦境是现实?我夏颖儿怎么会这么倒霉学雷锋做好事,抓个小偷还把初吻给献出去了,那个吻我的流氓我和你不共戴天。我的闺蜜的闺蜜宁雪儿和我同时喜欢上了完美情人:江沐阳,友情又该怎样继续呢。我真的喜欢学长还是他呢?
  • 金凤花

    金凤花

    《金凤花》说的就是这期间发生的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中国农业援外专家组长周汉辉,在乍得这片处在贫穷、落后、荒芜的土地上,怀着对当地黑人的深厚同情,以满腔的热忱传授种稻技术,积极改变他们的命运,在劳动中和勤奋好学的美丽姑娘艾丝丹产生的爱情,在黑非洲土地上像金凤花一样熊熊燃烧。这个农场是二十年前台湾开垦的,艾的父亲是专家组长,台湾专家撤退后,母亲企图维持农场运转,但好景不长。艾担心她和周的恋爱也会是上辈的结果,有心介绍周认识了意大利筑路队的蓓杜马。夜渡洛贡河翻船,周救蓓一命,蓓以身相许,但周真心爱的是艾。在中国政府签订第二期援助农场的协议时刻,艾看到农场将打下自立的基础……
  • 你有多美好,只有我知道

    你有多美好,只有我知道

    程陆扬这个人颜值高、家世好、眼光刁,想和他谈恋爱的人可以绕地球三周半。但是,在秦真眼里——他自恋:“我承认我长得是帅了点,回头率只增不减,女人就算了,男人也这么花痴。”他嘴贱:“你穿成这样要我怎么带你出去?不知道的以为我乐善好施,拎了个乞丐跟着耀武扬威。”他傲娇:“我也是一个霸道总裁,你这个女人那么爱钱,为了钱爱我一下又不吃亏。”后来,秦真才知道,原来一个毒舌的人说起情话来也可以字字动人。你看,他虽然张扬霸道,可一旦遇见值得他放在心上的人,就会变得柔软起来,收起全部棱角,眨眼间变成世上最可爱的人。
  • 至尊红颜:高冷王爷太妖孽

    至尊红颜:高冷王爷太妖孽

    新书《快穿炮灰:反派大人求放过》已连载,欢迎新老读者跳坑哦!(本文已完结)穿越前,背叛的出现,只是因为筹码不够。那么,都不要了,滚可好?穿越后,明明是嫡小姐,过得还不如条狗,废材?我云昕颜,教教你什么叫废材好吗?“呵呵,小颜儿,乖!”某无良女子看着某男嬉皮笑脸的容颜,指着周围的人群道:“谁,是谁说这货高冷似男神的,出来,我保证不打死他。”读者群:156103968
  • 马云正传:活着 就是为了颠覆世界

    马云正传:活着 就是为了颠覆世界

    身材矮小的马云,却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中的大人物.短短15年间,他从英语教师成长为互联网大亨,并带领阿里巴巴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的经历,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的崛起和发展历程.在中国,绝大多数的私人财富都是靠从国有部门分一杯羹获得.但是马云乘着互联网之势正在改变这一格局.他与硅谷一些有着响亮名字的人物之间的争斗,也已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而他以各种"大手笔"搅动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止;横空出世的余额宝让银行颤栗,菜鸟物流强势来袭,阿里将成为史上最大IPO整体上市……
  • 西北军歌

    西北军歌

    祖国的大西北,神奇壮美,雄浑辽阔!这里沙漠无垠,戈壁广袤,高原耸立,雪山巍峨。在这里,改革开放的大潮奔腾不息,波澜壮阔;在这里,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像春雷滚动,震撼山河!这里军号嘹亮,步伐铿锵,战鹰翱翔,神箭劲射。在这里,一批批的有志官兵深深扎根,勤奋工作;在这里,一代代的祖国儿女默默奉献,顽强拼搏!本书的作者,长期在西北军营学习、工作和生活,多年以来坚持笔耕不辍,终于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培育出自己的劳动成果——《西北军歌》。它虽显单薄,但字里行间却饱含着对西北军营的深情与厚爱;它虽显稚嫩,但言语之中却凝结着对部队建设的探寻和思索。这是一首赞美军营的诗,这是一曲赞美军营的歌!
  • 超次元游戏灰色的纪元

    超次元游戏灰色的纪元

    女神の力を见せてあげる!不用我多解释,看这句话就应该知道我要写什么==
  • 心悦君兮君不知

    心悦君兮君不知

    她历经两世,一世为仙,一世为人,却始终无法得到他的心,既然如此她宁愿永堕轮回,永世为妖,自此再不见他,再不动情……
  • 重生空间农家乐

    重生空间农家乐

    王曼奋斗多年,眼见幸福唾手可得,男友却和闺蜜勾搭成奸,亲手送她入黄泉。幸而上天开眼,让她重来一次。这次她要睁大眼睛,辨明人心,守着农家乐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凑上来的渣男?滚远点!露出本来面目的闺蜜,姐不怕!只是谁能告诉她:为啥温吞的老爹变得这般有威严?而围在她身边的兵哥,眼神也越来越不对劲?
  • 穿越混吃等死:嗜酒王妃

    穿越混吃等死:嗜酒王妃

    穿越成丞相府的三小姐,本想混喝等死,偏又嗜酒如命,闲来无事给妓院姐姐们写写小曲,捞点酒钱。不料,相爷爹让她代姐出嫁,对象是花名在外,无赖得令人发指的四皇子殿下!?天啊,他们曾经有过过节!她嫁进王府后,还能逛妓院,写曲儿换酒喝吗?(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