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39200000006

第6章

沈英瞧药效似乎起了作用,为免麻烦与尴尬,便熄了烛火,携了案卷径自回去了。

孟景春觉着自己睡了许久,久到似乎将这辈子的觉都睡完了。好像零零散散梦到许多事,却又都无甚意思故而想不起来一星半点。

她醒来时头痛得很,瞧见案上药碗更是吓一跳,难道还起来梦游了不成?!

外面依旧有雨声,她一站起来便觉得晕晕乎乎的,脚下直打飘。走到门口,刚要摸索着开门,却发觉连门闩都没插上!难道睡觉前竟连门都忘了锁?

她正努力回想时,却见门自己往里开了。她猛地往后退了一步,沈英就这样推门进来。孟景春吓了一吓,沈英却不慌不忙地收了伞,道:“醒了?”

他进到屋里后,孟景春才猛然看到后面还有一个人。

那人背着一个药箱,亦跟着进了屋。

孟景春全然摸不着头脑,沈英却慢慢解释道:“前日你未去大理寺,徐少卿以为你出了什么事,便遣人过来瞧了一瞧。医官说兴许是吃坏了东西,才一直昏睡不醒。看现下这情形,似是好得差不多了。”

他将伞搁在一旁,看着张之青道:“这位是太医院张太医。”

孟景春一脸木然,却又迅速反应过来:“也便是说,我因吃坏了东西昏睡了三日?”刚上任就旷工三日,脸都丢尽了。

沈英似是猜到她在懊恼什么,即道:“大理寺那里已替你告过假,不妨事。”

站在一旁的张之青说:“既已醒了,便是好得差不多了,明日即可去衙门了。”

孟景春已是摸清楚大概,醒了醒脑子后,终于想起来用谦辞:“知道了,在下谢过沈相与张太医。”

张之青仍旧背着药箱站着,说:“再替孟大人诊个脉罢,看看是否还需调理。”

孟景春却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忙说:“不劳烦张太医了,在下素来身体很好,想来已是不碍事了。”

张之青见她这反应,以为她是讳疾忌医,却也没有再坚持。

孟景春心中却忐忑,若被人发现是女子之身,便得是死路一条,也不知先前自己昏睡着的时候,这张太医有无诊出什么端倪来。她婉言送客:“在下想去歇着了,若二位无其他事,那……。”

沈英拿过伞,与张之青道:“走罢。”

张之青便跟着他出去了。

门关上后,孟景春迅速插上门闩,在屋子里绕了两圈,惊讶发现案上的那盒点心竟不见了。吃坏了东西?想她那天白日里是在官舍吃的,傍晚时在妓馆,她吃的东西陈庭方亦是吃了,那问题必然出在这之后。

屋子里什么都没动,偏偏少了那盒点心,真是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外面仍旧下雨,孟景春觉得有些凉,便又重新躲进了被窝里。什么东西能吃了让人昏睡这么久?难不成是有人在点心里投了毒?沈英若知道此,想必不会给她,因为实在没必要害她这样一介底层官吏。

皇上赏给沈英的点心里有毒?他为何要毒堂堂右相?孟景春琢磨不出理由,便思量出其他好些个情形来。譬如旁人知道这点心是要赏给沈英的,便在点心里动了手脚,引得君臣猜疑;或是旁人不知这点心是给沈英的,下毒是为了害皇帝,又因为皇上身边有专人试毒,故而挑了这种不会立即就发作的毒药……林林总总,孟景春越想越头痛。

吃了会昏睡不醒的毒药?孟景春心里一咯噔。

原来世上当真有吃了会昏睡不醒的毒药……母亲跟她提起时,她都从未相信过。

京城这场雨,下了五六日。天色一直阴沉沉的,潮湿又令人倦怠,一副要入梅的样子,可梅雨季却还没到。

孟景春已回了衙门做事,周围没人提这件事,她便也装作没事人一样,每日忙着。也有那么一次,傍晚回去时,孟景春偶遇沈英,随口问了一句,说屋子里那盒吃剩下的点心如何不在了。

沈英似是疑惑了一下,很是敷衍地回道:“先前张太医家的药僮在煎药时,兴许是饿了便随手拿去吃了罢。”

孟景春心中笑了一笑,面上却是一番“原是这样啊”的恍然模样。

相爷又何必拿人当傻子。

但她自不会再多提这件事,因为沈英自那之后似乎对她要好许多,她便装傻充愣受用这份“好意”。譬如伙房分的吃食,一些世面上很难得的纸,或是贵得离谱的墨锭,她都照单全收。

相爷确实是有钱的,但藏富藏得实在太厉害。孟景春有好几回,站在后院里,面对那堵矮墙,总想着若能趁沈英不在,翻进去瞅瞅这人到底在家里藏了多少真金白银,那当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当然这也仅止于想象,君子不可真动手。

天气转晴时,陈庭方却是病了。孟景春趁休沐之日,跑去瞅瞅他。陈庭方满面病容,没有精神。孟景春心道,平日里不发作时好歹还能装着撑着,这会儿却也好,不必再在人前强装精神了。

陈庭方本是不见客的,闻是孟景春来了,却也没有让下人婉言谢客。

孟景春挑些好玩的事情同他讲,陈庭方却有些意兴阑珊。

忽然,陈庭方打断她,问道:“大理寺近来还在审韩至清的案子?”

“啊?”孟景春道,“正是呢,少卿大人每日都很愁的模样。”

陈庭方轻咳了咳,脸上倦色更浓:“孟兄可瞧过这案的卷宗?”

“誊录时瞧过一些,案子的大致情形约莫清楚。只是贤弟如何问起这个?”

陈庭方声音清懒:“孟兄可是觉着这案子没甚意思?”

孟景春不答。

实话而言确实没什么意思。明面上是看不过是一桩修书案,是否有谋逆之心好像都能寻着证据,那按照律法该怎样便怎样即是。可偏偏扯进了二殿下,很多事便变得很是微妙。有说二殿下督案过程中收受贿赂的,还有说二殿下甚是钦佩韩至清气节的,但这些却也算了,韩府上下百来口人,若按律处置,则家中女眷皆得充作奴婢,在最终裁定未下之前,必然是要严加看守。可偏偏被二殿下给放了,理由竟是,连字都不识的妇孺何罪之有?

孟景春纵然胆子再大,心眼再粗,也不会在旁人面前对此直抒己见。

二殿下虽说为人很是仁厚,但名声已算不得好,前几日孟景春还听闻一些传言。说二殿下近来竟屡次出宫,流连风月场所,有失天家颜面,惹得皇上气极,直接命其禁足。唉,也不知现下被放出来了没有。

见孟景春走神,陈庭方笑得略是惨淡:“都道是二殿下私放了韩府女眷,可那些人知道什么?”

听他这样说着,孟景春心中略寒。

誊录案卷时见到的申拟案情折子,其中只说“韩至清当按大逆凌迟律锉碎其尸,枭首示众;其余修书人等按大逆缘坐律拟斩立决;其长子韩以军、长孙韩义崧,均应以大逆缘坐律拟斩立决;其妻宋氏、妾钟氏、长女次女及一众女眷均应按缘坐律发配为奴,财产入官”,并无任何为韩府女眷说情的意思。

哪怕提上一句,皇上心软一时批了,想必二殿下身为督审,也可不必担此私放的罪名。

恐怕这折子,并非二殿下独自奏请的。

与二殿下同去审案的刑部侍郎魏明先,据闻是个狠戾的角色,秉公办案,不徇私情。且他拍下的案子均是铁案,无一翻供,手段很是厉害。孟景春心说,幸好自己不必参与到这桩左右为难的案子核审中去,不然一个不小心,指不定死得有多惨,也难怪徐少卿近来脸色颇差,现想想恐怕是被累及。

若当真这奏请折是魏明先密饬旁人假借二殿下名义往上递的,那这人也忒不要命了些。孟景春暗暗一想,若非有人撑腰,想来魏明先也不敢这样做。

最奇怪的是,二殿下到现在也任凭一众臣工的折子往上递,剖白的话说得少之又少,根本无意反驳。遂只看到一众人在指摘二殿下的不是,二殿下这儿倒如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实在令人费解。

打软墙只能越陷越深,对方依旧岿然不动,臣子们费尽口舌,似乎也不能将二殿下如何。孟景春想着想着忽笑了起来,保不准这也是二殿下的好策略,任凭你如何说我自清白,左右父皇宠着我,你们便吐沫子去吧。

陈庭方瞥了她一眼,说:“好笑么?”

孟景春猛发觉自己失态,立即敛了笑意,说:“不好意思,刚刚走神了。”

陈庭方只当她傻,便懒得再同她说。

忽有小厮在门外道:“少爷,二殿下到了。”

真是说什么来什么,孟景春听闻是二殿下来了,连忙起身就要回避。陈庭方却伸手轻搭住她的小臂,淡淡说:“坐着罢,届时行个礼便是了。”

孟景春很是忐忑。

待二殿下成桓来了后,孟景春规规矩矩行了个礼,陈庭方依旧懒在床榻上,竟连样子都不想做。

孟景春心下略惊,真是未料到陈庭方私下里竟如此肆无忌惮。且看这情形,陈庭方与二殿下私交甚好,远远超出了她的预料。

同类推荐
  • 重生之重华长公主

    重生之重华长公主

    帝后的第一个孩子,荣宠无限的重华长公主,最后的结局居然是一杯毒酒,和自己的夫君死在了一起。上天垂怜,重活一次,重华一边忙着复仇一边忙里偷闲的和自己未来的夫君来段青梅竹马的恋情。可是,亲爱的夫君,为什么你小时候这么难搞?!
  • 尽一曲谁殇

    尽一曲谁殇

    背负得太多,爱便成了累赘。南柯一梦,她忆起了前世点滴,原以为她只是运气好,穿越了而已;可当真相骤然揭开,背负的一切仇恨痛苦如同突如其来的洪水猛兽紧紧将她包围,她痛苦、矛盾,她恨!但她也爱!她的心,每天都像被放在油锅上煎炸熬煮!可给予她这一切的,竟是她的父母!无法!她只有亲手,了结这苦情债累!她想,女人就那么傻,就像飞蛾,明知是火,却依然奋不顾身…他为她设下圈套,她就走进去,他为她挖坑,她就跳下去,她什么都不管,她什么都不顾,因为她爱他。“如果可以,我情愿从不曾与你相见;情愿你从不曾认识过我;情愿我们,只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她只要他是爱她的,她只要他爱她,如此而已。
  • 至尊狂妃:邪王强宠

    至尊狂妃:邪王强宠

    当现代王牌特工,穿越成天龙国人人欺负的草包废材——恶毒堂姐凌虐她?关门!放小灰,咬得你爹娘都不认识!渣男未婚夫要休她?休书拿好!是本小姐不要你!“那本王呢?”某个妖孽王爷突然出现,邪魅一笑。“也不要!”“不要是吗?懂了!”某王爷笑得越发狡黠。她身体一缩,只觉得不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御王有术:悍妃翻墙有理

    御王有术:悍妃翻墙有理

    她本是当朝一品镇国大将军之女,叱咤沙场,谈笑覆敌。为情字,又岂会委曲求全?于是一怒休夫,款款翻墙。这厢里一脚踢开道貌岸然的世家子,转眼间便与风华绝世的豪商勾搭在一起。那厢里刚从冷傲痴心的军师府中出来,转身便纵马拦路,抢走迎亲的世子爷。世人皆说她悍妒骄纵,却唯有他懂了她那颗率性肆意的心。当风云迭起,大变突生,他与她一起携手纵横天地,登上权力巅峰。却惊觉,完美的背后,竟掩盖着近乎惨烈的真相……
  • 嫡女惹不得

    嫡女惹不得

    这世上还有谁是比她还悲催的吗?投胎竟然还带着前世的记忆,你说带着记忆也就罢了,要带你也要完整一些啊!可是悲催的是她所有的记忆都是断断续续的,害的她总以为自己不正常!其实,最不正常的就是那个虞瑾辰,难道他就真的那么闲吗,闲到整天缠着她,明明想要攀上四皇子的千金多的数不清,为什么他偏偏要娶她这个“白痴”惹人厌的嫡女?不过,既然他敢娶她,就要做好受虐的准备!【片段一】虞瑾辰正悠闲的品着他的早茶,一侍卫匆匆跑来,“禀王爷,王妃又去大街‘无法无天’了!”王妃每次出去一定要去翠玉阁大扫荡一番,每次都是拿了就走,从来都没有给过银子!美其名为店家‘破财免灾’!虞瑾辰面不改色,一脸宠溺,“通知掌柜的,将存货都摆上去,不准吝啬!”她想要的,他都会帮她得到。侍卫有些犹豫,这不是他汇报的重点,“王爷,王妃其实要给医圣送礼!”虞瑾辰:“随她高兴!”侍卫咽了口吐沫,“据说医圣的夫婿远游刚归!”只听得砰地一声,茶杯落地,虞瑾辰已经消失不见,直奔医圣居处!侍卫暗自抹汗,王爷啊!医圣的夫婿可是已经80多岁了!您至于吗?
热门推荐
  • 十万年之后

    十万年之后

    岳无霄从月球之上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沉睡了十万年。十万年的岁月,让岳无霄的“大脑”接近崩溃。岳无霄记得,自己的家乡,是地球。十万年之后的今天,地球的四周没有了人造卫星;地球的大陆板块,已然不是从前的模样。沧海桑田,不顾一切回到地球的岳无霄,将何去何从,担当怎样的使命?
  • 动物在隐瞒我们

    动物在隐瞒我们

    《动物在隐瞒我们》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动物世界的谜团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目的是使广大青少年读者在领略世界谜团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青少年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让他们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从而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龙器

    龙器

    十龙开天,万族争雄;神器灭劫,龙器创世!---------PS:建了一个群,有兴趣的书友可加312186033;
  • Trees and Other Poems

    Trees and Other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旗袍3佛门诡玉

    血旗袍3佛门诡玉

    新浪微博:@公子韩殇QQ交流群:149701087微信号:hanshang198610本书又名《缝尸手记》。国内首部以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出生地文成为背景的恐怖惊悚小说,一块神秘血玉开启佛门禁地,死亡事件接踵而至。我变成孤儿后,去殡仪馆学缝尸糊口,却阴差阳错被一块古玉引向诡异——文成红枫古道、天顶湖、安福寺,那些不为人知的诡秘事件一一浮出水面……
  • 轮回之守

    轮回之守

    镇上出现了一个戴着斗笠、白纱蒙面的女子。
  • 许是一念间

    许是一念间

    片段一:安念朝戚许温柔的笑笑,眼眸流转之间顾盼生辉,戚许心下沉醉,又有丝警惕。每次他的妻子露出这个笑容,准没好事。“老公……”甜腻腻的声音,纯纯的笑容在他面前绽放。戚许闭眼,索性不看她。好一会也不见安念有动静,戚许睁开眼,就看到自家的小妻子一脸严肃的盯着他,言辞恳切,“戚同志,少一点套路,多一些真诚!”戚许:……什么鬼。片段二:一日,安念和闺蜜路小桥逛街,两人边逛边聊减肥。“安念你看,”陆小桥指了指自己的小腿,“小腿这么粗,根本减不掉啊!”安念:“少吃饭,多睡觉。”陆小桥抱怨:“而且也不是肌肉,都不知道为什么减不掉……”安念走神中:“不是鸡肉,那是……猪肉?”陆小桥:“……”
  • 外国神话故事

    外国神话故事

    神话产生于上古时期,所以又称为上古神话,距今大约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人类最早的故事往往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神话在开始时只是以故事的形式在人民口头上流传,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其中一部分才被用文字记录、保存下来。因此,归纳起来说,神话是远古时代的人们口头创作的反映自然界、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形态的具有高度幻想性的故事。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编委会编著的《外国神话故事》主要编选了希伯来、印度、巴比伦、古希腊罗马等古文明比较发达地域的神话故事,也部分涉及了其他民族的神话内容。《外国神话故事》根据不同的内容,这些神话一般可以分为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三种类型。
  • 天刀魂帝

    天刀魂帝

    一世为人,只知埋头苦修,天才之名远扬,但到头终究一场空!再活一次,且看我如何搅动风云!!!
  • 麓山惠风

    麓山惠风

    该书收集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300余篇诗词作品,大多刊发在有关诗刊、杂志和中国金融文化网上。全书诗文并茂,富有特色。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深入生活,注重掠影,发现变化,敏于感悟,有所体会,马上记于笔端。因此,他的诗非常注重时代气息,相关文章社会背景清晰,紧贴经济金融和有关“热点”,深受广大文朋诗友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