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98400000016

第16章

桑木旦先生是十三天头上回来的。这次回来,桑木旦先生带着帐篷、睡袋、照相机、罐头食品,也就不再住如今我住的房子,而把营地扎在了寺院外边生长蘑菇的草地上了。桑木且先生人也有些变了,不再是那种十分聪明而对什么都可以满不在乎的样子了,想是因为已经是国家的博士了。他在自己的帐蓬里招待活佛与格西吃了一顿水果罐头:梨、荔枝、菠萝、杨梅。他戴着舌头很长的帽子,持着相机肆意拍摄:塑像、壁画、法器、日常生活用具,其余时间就趴在罐头箱子上写一本书。活佛趁他不在时看到了书名:“在尘世和天堂之间一我短暂的喇嘛生活”。那么,他永远地回到尘世了,往天堂方向走了一段又回去了。一股温情涌上了活佛的心头。晚上,活佛又去看他。昔日的朋友巳经人睡了。帐篷四周荡漾着水果的甘甜味道,那是桑木旦先生打开的罐头所散发的。月光照亮了他的脸。这个快乐的人的梦看来并不轻松,他的眉头紧皱。活佛为他祈祷一阵,桑木旦先生叹息一声,眉头就舒展开了。

回去的时候,露水打湿了活佛的双脚。

第二天,活佛又去了帐篷。桑木旦先生不在,活佛又想起昔日两个少年人之间的小小把戏。他找来几块拳头大的石头,塞到了桑木旦先生的被褥下边,这些都被格西看在眼里。他说活佛已经有很好的心境接近真知了,格西是在活佛留他一起用饭时这样讲的。这时,桑木旦先生进来了,说是昨天晚上做了噩梦,梦到活佛打他,一拳又一拳。

格西笑了。

活佛就往桑木旦先生身上真打了一拳:“是这样吗?”

“没有什么疼,但确实在打。”

格西就说:“我看你要离开我们了。”

“是。”桑木旦先生低下头,说,“我要走了。”

沉默好一阵子,活佛说:“以前我也做过同样的梦嘛。”那时,总是桑木旦把什么东西塞到朋友的褥子下边,硌痛身子时就梦见有人打自己。活佛一提这事,桑木且先生立即就明白过来了,脸随即也就涨红了。

活佛说:“我让你照个你没照过的东西。你知道我们的护法神是不能让外人看见的。”活佛把一只挂着绣画的橱门推开,里面一组四只面具就被光芒照亮。这四只面具表示同一个人,就是那个很久以前因学问和疑问不能成佛的格西扎西班典。四只面具中三只浄狩恐怖,是他成为护法神时的化身像,一只则是写他的真容。桑木旦先生虽然不知活佛曾把自己比作这个扎西班典,却也熟知他如何成为护法神只的故事。从相机的取景框里,那人带着疑问的固执眼光刺痛了他的心房。

桑木旦先生就要到遥远的外国去了。带着从这里得到的全部东西,去外国教授东方神秘哲学,但他自己也有一种背叛了什么的感觉。

告辞时,活佛说:“我要送送你。”

长相奇崛而且正变得更加奇崛的拉然巴格西端坐着,含笑不语。隔着一道纱幕似的阳光望去,像是已化成一座雕像。桑木旦先生跪下来,向恩师磕头,感到了青草的柔软和芳香。

在帐篷里,活佛从褥子下取出石头,说:“我不会再打你了。”

两个昔日的朋友相对着哈哈大笑。

到了晚上,桑木旦先生迟迟不能人睡,睡着后也不得安生,老是感到有水浇在身上,醒来却是一片月光。再入睡时,桑木旦先生就梦魇了。他梦见满月磨盘一般从空中压迫下来,闪烁一下,就变成了护法神扎西班典的脸。三百年前的叛逆对三百年后的叛逆断喝一声:“打”

许多小拳头立即从背后袭来。一下,一下,又是一下。在梦中,他不断从窄小的睡袋中抬起身子,却又更重地落在拳头上面。桑木旦先生这个平常快乐而骄傲的人在梦中呻吟、央求。

活佛踏着月光来了,把昔日的朋友从梦魇中解脱出来。前面说过,这是一片生长蘑菇的草地。今夜,露气浓重,草地上蘑菇开始破土而出了,正好有一小群顶在桑木旦先生的睡袋下面,造成了梦魇。

活佛和桑木旦先生在草地上生起火,不一会儿,宁静的月光中就满是牛奶烧蘑菇的香甜气息。

声晋

刃口一样轻薄的寒意!

当我从军马场招待所床上醒来,看见若尔盖草原的金色阳光投射到墙上时,立即感到了这轻薄的寒意。

阳光是那么温暖金黄,新鲜清冽的寒意仍然阵阵袭来。这寒意来自草原深处那些即将封冻的沼泽,来自清凉漫德的黄河,但这只是整个十月的寒意。眼下的这种轻寒更多来自落在草族们身上的白霜。

从黄河两岸平旷的滩涂与沼泽,到禅坐无言的浑圆丘冈,都满披着走遍四方的草,都是在风中,一直滚动翻飞到天边的草。

十月,草结出饱满的好实。

十月,草们在阳光照耀下通体显现出耀眼的金黄。

十月早晨的寒霜落在金黄的草梢之上。那么美妙剔透的结晶体,一颗一颗,仿佛这些草族统一结出的另一种奇妙的果实。一个两百年前的喇嘛在修行笔记中用诗行摹写过这些霜花,说它们是某种情境的结晶,是苦涩的思想泛出的盐霜,是比梦境更为短暂、比命运更为凄清的短命宝石。在镇子附近的辖曼湖边喝奶茶的正午,一个年轻的喇嘛这样告诉我,并送我一本那个喇嘛笔记的复本。其时,身后的湖上大群的鸥鸟正聒噪着起飞,扇动着翅膀越过寺院的金顶,越过被秋风染得一片金黄的丘冈,飞往温暖潮湿的南方。那么多蹼拼命划动,那么多翅膀奋力扑击,四溅的水花中鸥鸟们的叫声简直沸反盈天。所有这些都是白天在草原上闲荡时留下的记忆。

现在是早上,我刚刚从军马场简陋的招待所床上醒来。床很硬,我把被子当成褥子,睡在随身的睡袋里。睡袋是一个黑暗而且温暖的世界,一个有很多的自身气味的独特世界。

我的脑袋还缩在睡袋深处,就听到某种细密的声响。我知道,这是太阳升起来了。阳光撞在窗玻璃上发出叮叮的声响。头伸出睡袋一看,果然,一方金色的阳光巳经明晃晃地照在了对面的墙上,原本白色的粉墙上出现了许多斑驳的印痕。天花板上糊着十多年前的报纸,报纸都泛了黄,而且开始曲曲折折地龟裂了。墙角蹲着一只镑迹斑斑的烧泥炭的小火炉。洗脸架上的小镜子从中央向四边放射裂纹,无意之间模仿出一种花的图案。然后是四张床,四张床上只睡了我一个人。对面那张床上的被褥卷起来,床板上铺了报纸,报纸上有两本书和一沓稿纸。兴之所至,我会在纸上写点什么东西。这些天来,我对这个房间里的一切都已经非常熟悉,而且非常融人了。不用眼睛,只用脑门里某个地方就能清楚看到所有的一切。所以,这会儿我也不清楚自己是用眼睛还是用脑门里的某个地方看见的。

我还看见了窗户上凝结着漂亮的霜花。于是,那令人振奋的轻快锋利的寒意又悄然袭来。

关于这寒意来临的方式,我突然想到了桑德堡的诗。他写雾来到的方式是猫的方式,但我还是想不出这看不见的寒意随着阳光一起涌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我喜欢这种新鲜的寒意,便躺在床上大口地呼吸。同时恍惚看到,宽广原野上的草和石头之上,结满了晶莹霜花。牧场木头栅栏上的霜花如盐,牦牛眼睫毛上的霜花如雾。马走过草地时,细碎的霜与深秋的草发出嚓嚓的声响。

从东边雪峰上射过来的阳光很明亮,但要好一阵子才会渐渐温暖,融化寒霜。太阳没有出来之前,寒意是凝滞不动的,是流淌的阳光让寒意相随着流动起来。

每天,草原小镇的节奏差不多都一模一样。

所以我知道,接下来,一些三天来我已经熟悉的声音该出现了。在我的窗户下面,是一大片干枯的牛蒡和牛耳大黄。再过去是一个小小的水淖,水淖旁边就是这个叫做小镇的马路兼街道了。这是一个建在三岔路口的镇子。往西,黄河所来的方向是青海,黄河流去的方向一北方,是甘肃。东边的公路穿过草原,再一头扎下雪山构成的大地阶梯,进人四川盆地。小镇在行政建制上属于四川。小镇是一个三省通衢之地,却没有一点繁华喧嚣之感。来来往往的卡车总是拖着一条长长的尘尾,从小镇上疾驰而过。结果,那么多尘土降落在镇子上,加上路边一两家生意冷清的加气、补胎的修车店,本来可以稍稍美丽一些的小镇便平添了一种凋败的味道。这是草原上许多历史不长的小镇中的一个,好像当初将它们仓促建立起来的目的,就是要让它被世界彻底遗忘,就是要在它身上试验培植一种人工速成的凋败感。

当然,现在我躺在床上,看不到小镇破败蒙尘的房子簇拥在宽广草原中央那有些瑟缩的样子,看不到那些矮蹲在寂寞日子深处的房子,就像一群皮毛脏污瑟瑟发抖的羊。

现在,我看不到这些,我是在一所房子的内部,更重要的是我躺在自己携带的睡袋里。尼龙绸光滑的质感像女人的肌肤,被子里絮满的柔软羽绒,也是一个女人皮肤干燥清爽时的味道。当然,更重要的是其中混合了自己暖和浊重的味道,使我能像在一个最熟悉最习以为常的地方那样平静如水。

我在期待一些声音,期待窗外马路上一些熟悉的声音。

声音响起来了,仍然像我几天前第一次听到那样舒缓得有些拖沓:嗒,嗒,嗒,嗒,一路从镇子的东头响过来。这是一匹老马的蹄声。老马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一种亮闪闪的青灰色,有一种金属般的质感。但我昨天在王二姐小酒馆看见这匹马时,却发现它跟酒醉的主人一样,已经很老很老了。马的主人朝我扬扬手中的啤酒瓶,露出满口参差的黄牙。马拖着缰绳,垂着脑袋在太阳下假寐,漾动在皮毛上那一层流光溢彩的生命活力,已经完全消失了,剩下来的只是一种暗淡而绝望的灰色。现在,这马迈着一成不变的步子,耿着他的主人从窗外的马路上走过。灰马曾经可能是一匹剽悍的战马,而它背上的骑手曾经是一位战斗英雄,战争结束后,因为离不开战马而到军马场当了饲养员。十多年前,骑兵建制从中国日益现代化的军队中撤销,专门培养良种军马的军马场也随之结束了历史使命。于是,这匹灰马的前程与骑手的前程都在那一天终止完结。

年轻却很不振作的镇长说,当这一对老东西哪天早晨不再出现在镇子上,这个镇子被忘却的历史才会真正结束。他说这话的时候有点诅咒的味道,好像这个镇子没能显出勃勃生机,就是这一对老东西的错。另外一些人就平和多了。他们都相信,这对代表着小镇昔日辉煌与光荣的老家伙,会选择同一个时间,在人们视野之外某个清洁安详的地方告别这个世界。我坐在小饭馆里,喝着有些发酸的奶茶打发时间时,突然注意到马的双眼很大,像这个季节的水淖一样,反映着晴朗天气里的云影天光。

马从窗外走过去了。

片刻的静默,中间穿插了一辆载重卡车疾驰而过时的轰鸣、尘土与震动。汽车声音往青海方向消失后,从天花板上震落下来的尘埃还在阳光的照耀下盘旋飞舞。

然后,我听见了那双走路时总是擦着地面的旧皮靴的声音。那是一个拖着脚步走路的老年妇女,对这个镇子来说,她是一个不知姓名的过路人,没有人知道她要去到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她要去哪里寻找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寻找。但到达这个镇子后,她便停留下来了。每天定时出现,沿街乞讨。一天早上,人们惊奇地发现,她身后乖乖地跟着一只羊,但没有人主动问她这只羊的来历。后来,她身后的羊再增加时,人们连惊奇都没有了。我看见她时,她的身后已经有了五只羊。这不,在拖沓的脚步声中,间或传来羊咩咩的叫声,在所有动物的叫声中,只有羊的叫声能把悲戚与无助的感觉发挥到极致。

羊叫的声音:哞咩哮一

老太太永远沉默无言,只有旧皮靴从土路上拖过时的嚓嚓声穿插在羊只悲哀的叫声之间。

五只羊与老太太走过去之后,窗外又安静下来。

太阳又升高了一些。这时,从窗外映射进来的是两方光芒,落在灰皮剥落的墙上和糊着一层层过期报纸的斑驳龟裂的天花板上。一方光芒金黄,而且渐带暖意,那是透过玻璃直接射进屋子的阳光;一方晃动不止的银色光芒,是窗外那个小淖的镜面上折射进来的阳光,水吸掉了阳光的金色与暖意,把光变成一种不带温度的纯净的银色,在眼前晃动不止。

然后,小学校的钟声响起来了。草原很空旷,镇子上也没有什么高大建筑。声音无所阻滞,没有重叠回荡时的杂乱共鸣,只是很纯净地一波一波荡向远方。我听不到这声音的边界,听不出这些声音消失在什么样的地方,是沼泽地里那些大大小小的草墩之间,还是视线尽头的小山丘上永远深绿的伏地柏中间?那些小山丘上,所有花都已开过,现在,只有结出饱满籽实的草在风中摇晃。钟声一波波有去无回地漫过我,然后,四周又突然变得很静,静到我能听到自己脑海中一如蜂巢深处那种嗡嗡的声响。其实,那是金属钟内部在敲击停顿之后继续振荡,钟声是水淖反映到屋子里那种银子的颜色。

之后才是唯一能使整个镇子显出生机与活力的声音。

很多门开启,关闭。很多杂沓的脚步声啪啪嗒嗒地响过窗前。后面,是母亲们祖母们叮嘱什么的声音。这一瞬间,本身就很明亮的阳光更加明亮到了有些刺眼的程度。这种情景,让人回想到自己并没有太多幸福的童年。心里很深的地方,有些悲伤,有些渐渐升起的温暖。于是,我躺在床上再一次闭上了双眼。视线偏偏越过了四堵墙壁的局限,从很高的地方看到这个早上的草原。太阳渐渐离开东边地平线上逶迤的雪峰,把所有草上、所有石头上都凝结着的霜花照亮。所有霜花都在融化之前,映射出一种短暂而又迷离的光芒。

我继续躺在床上,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害怕自己抓不住那短暂迷离光芒中揪心的美感。一切重又安静下来。孩子们坐在课堂上,打开书本,努力要通过文字的缝隙,窥望另外一个世界。而在广阔的草原上,从东向西,深秋的霜花渐渐融化。霜花融化后,草棵上昨天还残存的一点绿色,也化成了这个季节的主调:明亮的金黄、耀眼的金黄。

霜花融化时候的草原是安静的。于是,我听到了自己的心跳,咚终,咚终,仿佛来自大地深处的声音。其实这声音不是来自我的身体,而是十里之外的一座庞大寺院。寺院的金顶闪闪发光,很多红衣喇嘛坐在耸立着数十根巨大方柱的庙堂里。庙堂总是阴暗幽深,诵经声被局限在庙堂厚重的四壁间,被压迫在色彩浓重的藻井下,混浊不堪。但是,鼓声,却一下,一下,很沉稳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同类推荐
  • 对错都是为了爱

    对错都是为了爱

    我们争执对错,计算平衡,纠结胜负……却常常忘记了,彼此爱着,才是最重要的事。30多个故事,30多种不同的人生,30多次直面爱与生命的本质后才得到的透彻感动。在这本书里,历尽世事的刘墉不再传授如何披着铠甲识破假丑恶,反而用一双慧眼和一颗柔软的心,来帮我们认识被淹没在日常琐碎生活中的爱的面目。明明可以有更“精明”的选择,却义无反顾地选了“愚蠢”的那一项;明明爱本身一点也不公平,却从未想过舍弃;明明在心里深爱了一辈子,却无法说出一句简单的“我爱你”……
  • 给诺贝尔一个理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精选

    给诺贝尔一个理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精选

    本书精选了从1901年到2005年29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获奖演说,其中包括品特、耶利内克、君特·格拉斯、大江健三郎、海明威、黑塞、加缪、聂鲁达、叶芝等文学巨匠。他们的演讲或深沉凝重,或婉转抒情,像智慧的泉水,深邃的大海,超越了语言和种族,贴近人类的本心。他们用文学诉说着人类亘古不变的情感、灵魂和真理,正是这些大师使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人类精神领域因影响巨大而据有独特的地位。读者在欣赏精彩演讲的同时亦可从中得到启迪和裨益。
  • 丘东平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丘东平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赛娥出世的时候,那将一切陈旧的经验都神圣化了的催产婆,把耳朵里的痛苦的呻吟声搁在一边,冷静地吩咐着:“尾审仔,来啦!……”
  •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诗(国学启蒙书系列)

    唐代是中国诗坛上群星璀璨的年代。两千多位诗人写下五万多首诗歌,其丰富的内容、动人的意境、和谐的韵律、完美的形式,把中国诗歌推向巅峰时代。这些诗文佳作流传不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唐诗》为“国学启蒙书系列”其中一册,本套丛书是引导青少年走近国学,培养青少年朴素的道德观。本书让青少年在诵读中轻松快乐地亲近国学,更直观、真切地感受国学的魅力,在阅读中积淀文化底蕴。
热门推荐
  • 师傅大银卢饿了

    师傅大银卢饿了

    人家是死了再穿,我试穿了再死,人家穿了是人,我穿了是动物,人家穿了在人间,我穿了咋就在原始森林呢?好在人家穿后了是废(tian)材(cai),我穿了是天(cun)才(cai)。哎~没天理啊。算了,以上都不算啥,到了人间,能给我上边安排一个正常人么?变态师傅,二货师叔,傻叉闺蜜,脑残仇敌...苍天啊,我要回家!
  • 驻守青春

    驻守青春

    大学毕业的孩子,首先面临的是就业。工作中,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美女,在美女如云的环境中,只有经得住诱惑,掌握好与美女们相处的尺度,才能与更多的美女玩暧昧。这是我在多年的生活、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
  • 赖上契约妻

    赖上契约妻

    她为钱而选择代孕,却拒绝他的屡次示好,只因不想和他扯上除协议之外的任何关系。他为疼爱女友而选择代孕,却不成想深陷其中,遗失了心。原本是一场各为所需的交易,却演变成剪不断、理还乱、纠缠交错的感情交战。只是,感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没有谁会是赢家。有的只是输,输心。
  • 灵仙之路

    灵仙之路

    无尽界域,浩瀚星空,辽阔大陆,演绎着无数传奇,灵术争锋,族群争霸,江城披荆斩棘,步步生莲,以不屈之姿崛起,踏上传奇之路。
  • 宫门事

    宫门事

    她是以半后之礼迎入宫中的嫔妃,他是为了自己全是迫不得已与她相处的皇帝。两个怀着不同心情的人,两颗各不相同的心,却在漫长的日子里生出些真心来。一辈子,这样就够了吧。
  • 没有禁忌的青春

    没有禁忌的青春

    小说的最高意义或许在于,书写人类精神的真实,想象的真实。该书以大胆、出格、极具僭越性的想象,颠覆了既有青春主题的书写,让我们看到了一场勇猛、强悍、自我、个性的青春。一个女孩,她与自我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与男人的关系,都因她几无禁忌的青春冲动,她对世界真相的揭露与探寻,而呈现出一种崭新的从未有过的面目。可以说,作者以此抵达了精神的真实,想象的真实。或许,在每个人的内心和想象中,都渴望经历一场真实无忌、挣脱虚饰的青春。只是,绝大多数的人没有这个心力,所以,在现实与文字中,都只能收获波澜不惊、“西线无战事”的青春。从这个意义来说,该小说为原有青春主题的小说增添了新的维度。
  • 邪王娶妻废材七小姐

    邪王娶妻废材七小姐

    她,金牌杀手却穿越成羽右相府的废材七小姐一双蓝眸注定她会为家族招来不幸他,神秘莫测,颠覆众生,天赋更是无与伦比。却对世人所不齿的废材死缠烂打,誓死不放手暖男、花心男、邪魅男、冰山男、忧郁男、小受男……偏偏每个都宠得她上天~头大了,选谁呢?
  • 审判之翼

    审判之翼

    一个大家族子弟,在游戏之中对抗家族的故事,英雄无敌类游戏。并不是只有家族才是大家族子弟的归宿,玩家是来玩游戏的,不是被游戏玩的。
  • 白貔记

    白貔记

    白貔记题材广泛,内容涉及人生、社会、城乡、校园、亲情等方面。收录的小小说立意新颖、构思精巧,其中的很多作品被转载多次,有些还被设计成中考、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
  • CEO的危情女人

    CEO的危情女人

    一场禁锢,情仇交织,恶魔与天使的斗争华丽展开……10岁,她父母双亡沦为孤儿。在那片城堡似的庄园中,他双眸幽深如墨,勾起的唇角却凛冽无情:“记着,从今天起,你只是一个被捡来的脏东西……”她是天使,却沦陷在恶魔暗黑的羽翼中,被无情地肆虐。20岁,她强大孤傲,却终究反抗不了他。夜下的大桥,被他亲手推下,冰冷的河水中,脑中只回荡着那一句无情战栗的话语:“去死吧。”短短三个字,令她的世界分崩离析……一纸化验单,天使怀了恶魔的孩子,恶魔却亲手将其碾碎。她绝望离开,一别数年,与他却是枪口下重逢,他笑得邪魅如旧,“邵安乔,我的女人,你还想往哪逃?”她是他的秘书兼保镖,亦是他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