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90400000007

第7章 妖怪盛世:灯下夜话(1)

骑扫把的女婢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玄宗开元年间。目光越过曲折回旋的坊间和朱雀大街上昏昏欲睡的打更人的身影,落在一名官吏的宅前。

这名官吏在户部做事。

唐朝的户部,在尚书之下设侍郎两名,侍郎之下又设各级官员,其中有户部令史一职,这一职位满额编制十七人。

下面这个奇异的故事就发生在其中一人家里。

我们假设这名户部令史姓崔,或卢或郑,也许不是出自世家门庭,那就权且称其为A吧。此人虽官职不大,但兢兢业业。他家里有个美貌的妻子,其色之美,在坊间都颇负盛名。但这些天她得了一种怪病,仿佛身中邪魅,精神恍惚,跟A也疏远了。

A很着急,也很奇怪。与此同时,他无意中发现:家里养的一匹骏马,这些日子也日渐消瘦。问题是,这匹马一直养在后园马厩,无人骑乘,而且每日都喂很多草料。

A惴惴不安,心想一定把家里发生的事搞清楚,否则这日子算是没法过下去了。

当时的长安是世界的中心,居住了很多域外之人,他们来自日本、高丽、天竺、波斯、拜占庭、大食、撒马尔罕……政府使团、留学生、商人、术士、旅游者,各色人等,不一而足。

A的邻居,就是个胡人,也许来自撒马尔罕,也许来自其他王国,总之他寓居长安,尤其擅长方术之道,有些奇怪的本领。

这一天,A在无意间想起他来,于是登门拜访。

听完A的描述,胡人术士说:“即使是匹骏马,行百里路尚且感到疲惫;更何况日行千里,哪有不瘦之理!”

A一愣,不解地问:“很长时间都没人骑乘此马了,如何有行千里之说?”

胡人术士诡异一笑:“您最近每天都去值夜班吧?”

A:“正是。”

胡人术士:“每当您走后,您的妻子就偷偷地出去,而您还蒙在鼓里。如果不信的话,今晚可提前回家一窥。”

A半信半疑。不过,他还是听从了胡人术士的话,在当天夜里提前还家,藏在庭院的花木间。

一更天过后,A见妻子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了屋子。他当然感到无比愤怒:这竟然是真的!愤怒中,他见妻子把女婢叫过来,后者牵来马,并备上鞍子。在A的注视下,妻子在庭阶前上马,再看那马,竟冉冉升空了。

A目瞪口呆。

但这并不是最离奇的。最奇异的是,那女婢拿了把扫帚,骑在上面,跟在女主人身后,也一点点地飞了起来……

两个人一前一后,消失在唐朝的夜空中。

我们可以设想藏在花木丛中的户部令史A的惊骇表情。他自然没心思一个人待在这院子里了,回了办公的衙门,在那里挨过漫漫长夜。

第二天,A请了个假,急匆匆地去见那胡人术士:“确如您所言,我家竟出了如此幻异之事,我该怎么办呢?”

胡人术士说:“莫急,不妨再仔细窥探一晚。”

“再窥探一晚?”A迷惘地问。

入夜后,A换了个地点,潜藏在厅堂的幕布后。

不一会儿,妻子和女婢现身厅堂。A捏开幕布一角,悄然窥去。妻子在厅堂里转悠了一圈,皱了皱眉,问女婢为什么有生人的气息,遂令女婢将扫帚点着,做火炬,遍照厅堂。

A很害怕,感到妻子是如此陌生。

惊慌中,他钻进幕布后的一个大瓮。还好,妻子没再追查,随后是备马之声,再后来听到这样的对话:

女婢:“马已备好。”

妻子:“跟我走。”

女婢:“刚才把扫帚点着了,现在我没东西可骑了。”

妻子:“随手拿个东西就可以骑乘飞行,又何必只用扫帚!”

有点意思了。

女婢在仓促间把A藏身的大瓮推过来,骑在上面。于是,那大瓮就真的冉冉升空了。可是,我们的令史大人还在瓮中!

他一动不敢动,只听到外面风声呼啸。

没用太多的时间,妻子和女婢缓缓降落在一座高山的顶峰。

山顶林木葱郁,有帐幕筵席,一如仙境。宴会上,有美女七八人,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个情人。众人在山顶夜宴,欢笑声闻于山谷。过了好几个时辰,宴会才结束,与会之人似乎都喝醉了。A的妻子上了马,当女婢欲骑上那大瓮时,终于发现了藏在里面的可怜的A大人。只是,此时妻子已醉,女婢也醉了,所以,她们将A从瓮里拉出来后,她们就分别骑马、乘瓮升空而去。

A举目四望,唯见苍山万重,再看眼前,只有青烟袅袅,地上皆是灰烬,没有一个人的影子。他孤身站在群峰之上,在寒冷如水的夜色里,感到无比困惑,又有一丝忧虑。他不明白,这到底是不是一个梦?

户部令史A在迷惘中寻路下山,一路潜行,衣服被荆棘剐破,身上也伤了多处,大约行了数十里,才来到山脚下,此时天色已亮。他问樵夫此处为何地。对答:阆州。阆州在蜀地,离长安有一千多里。

A一路乞讨,历尽艰辛,一个多月后,才回长安。

刚一进宅,A就看到妻子和女婢在庭院中徘徊。见到A后,妻子惊问:“你这是去哪儿了?怎么失踪了一个多月,到现在才回来?”

A警惕地望着妻子,随后撒了个谎,说自己出差了,因事情紧迫,没来得及打招呼。当天,他又一次去拜访那胡人术士。

胡人术士道:“你妻子已被妖魅附体……”

A拜倒后苦苦请求,并把自己的遭遇一一说出。

胡人术士道:“我已知道。此魅当是羽翼之妖,虽成气候,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我试试看吧。”

唐开元中,户部令史妻有色,得魅疾,而不能知之。家有骏马,恒倍刍秣,而瘦劣愈甚,以问邻舍胡人。胡亦术士,笑云:“马行百里犹倦,今反行千里余,宁不瘦耶!”令史言:“初不出入,家又无人,曷由至是?”胡云:“君每入直,君妻夜出,君自不知。若不信,至入直时,试还察之,当知耳。”令史依其言,夜还,隐他所。一更,妻做靓妆,令婢鞍马,临阶御之。婢骑扫帚随后,冉冉乘空,不复见。令史大骇。明往见胡,瞿然曰:“魅信之矣,为之奈何?”胡令更一夕伺之。其夜,令史归堂前幕中,妻顷复还,问婢何以有生人气,令婢以扫帚烛火,遍然堂庑。令史狼狈入堂大瓮中。须臾,乘马复往,适已烧扫帚,无复可骑,妻云:“随有即骑,何必扫帚!”婢仓卒遂骑大瓮随行。令史在瓮中,惧不敢动。须臾,至一处,是山顶林间,供帐帘幕,筵席甚盛,群饮者七八辈,各有匹偶,座上宴饮,合昵备至,数更后方散。妇人上马,令婢骑向瓮,婢惊云:“瓮中有人。”妇人乘醉,令推着山下,婢亦醉,推令史出,令史不敢言,乃骑瓮而去。令史及明都不见人,但有余烟烬而已。乃寻径路,崎岖可数十里,方至山口,问其所,云是阆州,去京师千余里。行乞辛勤,月余,仅得至舍。妻见惊问:“久之何所来?”令史以他答。复往问胡,求其料理。胡云:“魅已成,伺其复去,可遽缚取,火以焚之。”闻空中乞命,顷之,有苍鹤堕火中焚死。妻疾遂愈。(《广异记》)

最后的结果是:在胡人术士的帮助下,以火攻将鹤妖除去,户部令史A一家人又恢复了平静的生活。

结局略显仓促。但这符合古代志怪的惯用手法:刹车式结尾。

无论如何,故事是诡异的:夜半升空的妻子与女婢,千里之外的荒山夜宴,侧居其邻的胡人术士,黑夜飞行的扫帚、大瓮里面惊恐无措的主人公。这个故事极好地说明,唐代志怪与宋朝和明清同类作品比,有想象力上的奇绝。所以说,读完唐代志怪后,你会发现幻想世界的广袤无边。

在中国古代的符号中,鹤是仙与吉祥的象征,综观历代志怪笔记,很少有以仙鹤为妖的。而本条是个例外。这当然不是故事中最有意味的。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女婢骑着扫帚飞行的场面。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和中国古代唯一一个记载骑扫帚飞行的故事。对此,英国的罗琳女士又作何感想?

荒野异形

讲述下面这个故事前,先说说主人公僧人法长所在的龙门寺。

龙门寺为唐朝名寺,位于洛阳郊区的龙门山上,林木幽深,自为胜境,一如诗人陆海在《题龙门寺》中描述的:“窗灯林霭里,闻磬水声中。更与龙华会,炉烟满夕风。”

另一位诗人姚合有诗《寄东都分司白宾客》,在这首赠白居易的诗中也提到龙门寺:“阙下高眠过十旬,南宫印绶乞离身。诗中得意应千首,海内嫌官只一人。宾客分司真是隐,山泉绕宅岂辞贫。竹斋晚起多无事,唯到龙门寺里频!”

上面提到晚年闲居洛阳的白居易最爱游览龙门寺。事实也正是如此。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白居易与八位挚友结社于此(另说在香山寺),共明志趣,暇聚宴游,被称为“龙门九老”,又被称“香山九老”。他们晚年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对后世为官者乃至隐逸之士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前推不到二十年,唐敬宗宝历年间,来自龙门寺的僧人法长,在他的老家郑州原武县遇到了人生中最恐怖的一件事。

那是个闷热的夏天。

在老家有些田产的法长,回家去收割庄稼。

这一夏干燥无雨,当天傍晚,干完活后,法长打发走雇工,一个人骑马行进在唐朝的原野上。

其时暮色四合,收割后荒凉的土地辽阔肃杀。

法长骑马行于大野,走着走着,马不动了,即使用鞭子抽,仍不迈步。法长十分奇怪。再看那马,瞪着眼睛,向东凝视,似乎看到什么奇怪之物。

明月下,法长随之望去,见数百步外有一物,轮廓模糊,模样不清,只能大致看到其颜色一如古树,迅速朝这边冲来。法长惊惧,急忙掉转马头,跑到路边,潜伏下来,定睛再看。

那是团气体,六七尺高,散发出浓浓的鱼腥气,还不时发出细微的呻吟声。转悠了一会儿,那团气体又猛地离地而去。

法长好奇,策马跟随,始终跟它保持着数十步的距离。行了一里多地,来到一个村子,那团气体绕了几圈,钻进一户人家。

法长驻马窥视,很快听到那户人家传出呼声:“车棚里的牛快死了!”没多长时间,又听到院子里传出声音,说驴子突然倒地垂死。又过了一会儿,听到哭声从院子里传来,出来一个仆佣模样的人,法长装作路过,问发生了什么事,仆佣惊道:“我家主人有个十几岁的孩子,刚才竟暴死!”

话音未落,院中又传来哭声。直到夜半,哭声才渐渐少去。法长见多识广,但这样的景象还是平生第一次见到。

天亮后,邻居围在那户人家门口议论不止。

那院子静寂无声。人们在好奇的等待中感到事情有些不妙,有大胆者破门而入后,发现其家十几口人都横尸于地。

河南龙门寺僧法长者,郑州原武人。宝历中,尝自龙门归原武。家有田数顷,稔而未刈。一夕,因乘马行田间,马忽屹不前,虽鞭抶辄不动,唯瞪目东望,若有所见。时月明,随其望,数百步外有一物,如古木色,兀然而来。长惧,即回马,走道左数十步伺之。其物来渐近,乃白气,高六七尺,腥秽甚,愈于鲍肆,有声绵绵如呻吟,西望而去。长策马随其后,常远数十步。行一里余,至里民王氏家,遂突入焉。长驻马伺之,顷之,忽闻其家呼曰:“车宇下牛将死,可偕来视之。”又顷闻呼后舍驴蹶仆地,不可救。又顷,闻惊哭,有出者。长佯过讯之。曰:“主人有子十余岁,忽卒。”语未竟,又闻哭音,或惊叫,联联不已。夜分后,声渐少,迨明而绝。长骇异,即俱告其邻,偕来王氏居侦之。其中悄然无闻,因开户,而其家十余人皆死,鸡犬无存焉。(《宣室志》)

我们无法知道法长和众邻居会用什么样的表情面对这样一桩惨事,但却可以想象那些暴死之人扭曲惊恐的面容。我们不禁暗自揣测,临死之前,他们究竟看到了什么?

唐人没有太多用文学手法杜撰怪异之事的兴趣,他们之所以记述怪事往往是因为真的看到或听到在当时还不能解释的异象,在此基础上再作演绎。本故事基本上就是这样。

那团异形到底是什么?

综观唐代志怪,段成式的《酉阳杂俎》和戴孚的《广异记》中还发现两则类似记载。

《酉阳杂俎》中的故事说的是,河北有一将军行于荒野,“忽有旋风如斗器,起于马前。军将以鞭击之,转大。遂旋马首,鬣起竖如植。军将惧,下马观之,觉鬣长数尺,中有细绠,如红线。马时人立嘶鸣,军将怒,乃取佩刀拂之,因风散灭,马亦死……”

《广异记》中对凶物的描写更详细:“范阳张寅尝行洛阳故城南,日已昏暮,欲投宿故人家。经狭路中,马忽惊顾,蹐局不肯行,寅疑前有异,因视路旁坟,大柱石端有一物,若似纱笼,形大如桥柱上慈台,渐渐长大,如数斛,及地,飞如流星,其声如雷,所历林中宿鸟惊散,可百余步,堕一人家。寅窃记之,乃去。后月余,重经其家,长幼无遗矣……”

第一个故事中,河北将军突遇风形异物,旋转于马头,使马鬃毛尽竖,随后马死。相比起来,第二个故事更像法长的遭遇,主人公所见的异形似灯笼,可变幻,由小而大,飞时速度极快,一如流星,同时伴有惊雷之声,所遇者亦多死。

按古人的一种解释,那异形是带有神秘色彩的“黑眚”。

“眚”,即灾难;“黑”,即五行中水的代表色;“黑眚”,即“因五行而生之灾”,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属于破坏力极强的超自然现象。一种观点认为:在空旷地,假如空气湿度非常低,且持续到一定时间,便有可能产生一种以正离子为主的有毒的等离子气体。这种气体可以是无形的,但在一定条件下也会是有形的,并具有奇异的味道,同时往往有光、风相伴。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长安近郊孝义坊附近发生的异形事件似乎佐证了这一点。该事件是《纪闻》的作者牛肃通过对弟弟牛成的采访而获得的。

京城东南五十里,曰孝义坊,坊之西原,常有怪。开元二十九年,牛肃之弟成,因往孝义,晨至西原,遇村人任杲,与言。忽见其东五百步,有黑气如輀车,凡十余。其首者高二三丈,余各丈余,自北徂南,将至原穷。又自南还北,累累相从。日出后,行转急,或出或没。日渐高,皆失。杲曰:“此处常然,盖不足怪。数月前,有飞骑者,番满南归,忽见空中有物,如角驮之像。飞骑刀刺之,角驮涌出为人,身长丈余,而逐飞骑。飞骑走,且射之,中。怪道少留,又来踵,飞骑又射之,乃止。既明,寻所射处,地皆有血,不见怪。因遇疾,还家,数日而卒。”(《纪闻》)

孝义坊在长安东南五十里,开元二十九年,牛肃的弟弟牛成去孝义坊办事,早晨始抵孝义坊西野,正好遇见熟人任杲,二人寒暄时,牛成发现东向五百步开外,有黑气升腾,如送葬的灵车。最前面的“车”高达二三丈,其余则一丈开外,它们自北向南行驶,但看不到驾车的人。

当那些黑色异形行驶到西野尽头后,又自南往北回还。清晨日出后,异形速度更快,在雾气中时隐时现。后来,日头升高,那些车就都消失不见了。牛成很惊奇,而任杲说这种现象在他们这里是经常出现的,没什么好奇怪的。随后,他又向牛成披露了发生在该地的另一桩奇异事件:

几个月前的晚上,有骑马疾行的人,向南飞驰,空中突然出现异物,仿佛“角驮”。“角驮”即牛角顶物,是谓角驮。骑马者抽剑刺之,角驮中跳出一怪物,身高一丈有余,在后面追逐骑马者。骑马者回头射之,正中怪物。怪物停了一会儿,又追来,骑马者连续射之,这才逼其停住脚步。等天亮,那人到他射中怪物的地方去看,地上有血,不见怪物。再后来,那个人暴病而死。

按志怪的描述,异形往往可变幻,速度快,飞旋着行进,这无疑叫人联想到UFO。当然,这只是一种推测。

没有人能最准确地说明法长目击的异形到底是什么。

至于法长禅师,随着那户人家的人相继死去,心脏狂跳不已的他就此打马奔回洛阳,再也没什么心思去收庄稼了。

深山惊现女脸怪

德宗贞元年间,安徽庐江郡发生了一件极其隐秘的事。

此事发生在庐江山中。当日,一樵夫入山砍柴,整整一天置身在大山中。后来,天色将晚,周围的景色渐渐隐入黑暗,看不见轮廓。

樵夫在山中埋头行走,走着走着,一抬头,见不远处伫立一人。

同类推荐
  • 大漩涡

    大漩涡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角色。爱情、事业、友谊,人生在带给我们巨大的困惑与苦难时,也让我们享受到爱的幸福。迷失者*终知返,贪婪者*终得到惩治。肉体的苦难与心灵的疾患,已经危机到现代人的生存,可多少人却浑然不知。本书通过商场、情场多方的博弈,讲述了周培扬、方鹏飞、木子棉、陆一鸣等人在事业与爱情上的挣扎与突围,同时也展现了乐小曼、林凡君、魏洁等不同年龄段女性面对婚姻危机时做出的选择,对婚姻尤其中年婚姻危机做了深刻探究。著名作家许开祯在这次创作中,一改往日创作风格,文字深沉凝练,对现实问题剖析深刻,是一次在畅销文学与纯文学间的有力探索。
  • 轮椅上的英雄

    轮椅上的英雄

    作者以其丰富的人生体验做积累,精心编织出一幕幕浮世绘式的精彩故事,主题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作品常以情节的大起大落、大开大合来写人生的大喜大悲。故事谋篇布局以严谨著…
  • 大隐隐于婚

    大隐隐于婚

    阴差阳错,林晚晚去相亲的时候,去错了桌子见错了“顾先生”顾凯。第二次她被相亲对象鄙夷的时候,顾凯适逢经过,替林晚晚解围。不久后顾凯认出了她,又厌倦了无休止的相亲活动。于是提出跟林晚晚秘密结婚,就是所谓的“隐婚”,并替她承担成为植物人母亲的所有医药费。他说服顾家二老,将林晚晚调职到自己的身边,甚至将她“骗”至在外的公寓一起生活。因为工作的缘故,林晚晚重新遇上了四年前一起参加钢琴比赛的宋晨,并被这位“钢琴王子”热切追求。一边是新任的丈夫,一边是有着相同过去、曾经憧憬的同道中人,材晚晚这段有名无实的婚姻又会走向伺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丛林战争(经典珍藏版)

    丛林战争(经典珍藏版)

    这是一部题材新颖、角度独特、富有时代特色,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神秘的生活领域的长篇小说。小说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这场残酷的“丛林战争”;通过美军的安德森、克里斯,为寻找“胡志明小道”之谜而深入丛林历尽磨难的遭遇;通过越方的黎东辉、黎文英、黎氏娟一家人的不同命运,反映了“全民皆兵”的“民众战争”;通过我援越支队长孙洪林、干事乔文亚起伏的经历,展现了我方的无私援助。而这一切,全都通过“它不仅再现了越南战场上残酷的、惊心动魄的场面,而且借助这段历史,寻找历史、人类与战争的灵魂,把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了起来,把文学、历史和哲理融成了一体。
  • 明月如霜

    明月如霜

    隔岸观火、借刀杀人;笑里藏刀、浑水摸鱼。反间计,连环计;将计就计。一个是心思缜密的女细作,一个是深藏不漏的少年藩王,当阴谋遇上算计,究竟谁更技高一筹?
热门推荐
  • 武血尊者

    武血尊者

    李家庶出子弟李阳,因偷学家族武学,被家族指定为陪葬品,不想墓中得到奇遇,逃得性命,脱胎换骨,武学修炼一日千里,成功飞升神界,成为神界至尊。
  • 倾城歌星在古代

    倾城歌星在古代

    事实证明,穿越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醒来之后居然发现自己身在乱葬冈。更可怕的是自己还变成了活死人!?老天爷,能不能告诉她这是肿么回事?第一次遇见他的时候,她坐在树上吃着桂花糕观望剑侠大会。那是她第一次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看着他,也是唯一一次。他永远站在她仰望不得的位置,她以为今生都无法触碰,哪怕是他永远纤尘不染的衣角。可当她由树上被打下且压死某位仁兄的时候……“你,叫什么名字?”他伸出宛若白玉般的手。他从不收徒弟,却说她是唯一的例外……她就这样稀里糊涂踏入江湖。殊不知,一步错踏,一生沦陷。
  • 这样说话办事最给力

    这样说话办事最给力

    为什么有的人空有旷世才学,行走世上却举步维艰;为什么有的人看似资质平庸,却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说话办事的本领有多高。如何把话说好,如何把事办好,这绝不是一个小问题,而是关系到你一生的重要课题。
  • 刀霸

    刀霸

    在数十年前,江湖上出现了一个无人不惧的大魔头穗台,他最可怕之处,并不在那心狠手辣与独霸江湖的野心。而是他那绝毒惊世的魔功,不仅能取人性命,更可改变身体机能,祸延下代,令他的敌人,永世也抬不起头,过着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刀霸无敌刀终于明白了,世人...
  • 风忆殇

    风忆殇

    有些事,谁都不能预料,就像想忘记的往往被铭记,想记住的往往被删节一样,你我的相遇,可能是命中注定,也可能只是孩子似得上帝的一个小小的恶作剧,所以我们一个个的遇见,一个个的擦肩,从相识、相知、相恋到相离.........
  • 没有未来的未来不是我想要的未来

    没有未来的未来不是我想要的未来

    古历2020年,末世降临人间。一声巨响,一颗蓝色的星球上奏响一首人类的生存悲歌。残忍强大的异族,善恶难分的人性。护国护民的军魂,分秒必争的进化。一个没有未来的未来,让上官眠丢失了所有的勇气,陷入绝望的深渊,当诸神再给上官眠一次机会,上官眠能不能拾起丢失的勇气,改变那个没有未来的未来。
  • 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

    对于任何一位中国人而言,1937年7月7日都是一个不应该被遗忘的日子,在中国现代史上,这个日子已经不仅仅是个日期的符号,也不仅仅是几声密集的枪声,它代表了一场伟大战争全面开始。本书从事变尚处在萌芽状态的1937年6月26日入手,以日期为经、事件为纬,逐日叙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人士、汉奸伪政府、日本政府和军部等相关方面所发生的各种事件及其与七七事变的内在联系,直写到事变发生后的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并在尾声部分叙述了书中所涉及人物的最后归宿和事件的发展变化,为读者描绘出一副宏大历史画卷。
  • 通灵法医

    通灵法医

    对于医生来说,死亡其实是一种疾病或者损伤必然导致的结果。从医学上来说,任何死亡,都是由疾病或者损伤引发的。即便那些寿终正寝,在睡梦中悄然逝去的高龄老人,肯定也有一种疾病的原因可以解释。因此,医学对于生命的认识,对于因果的认识,就变得十分机械、简单,甚至粗暴。如果发烧了就降低体温,如果胃癌,就切除一部分坏掉的胃,如果血压太高,就扩张血管,如果心跳没有力量了,就使用心脏起搏器,如果嘴巴不能呼吸了,就在气管里插根管子…于是我常常反省自己,这种解释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很直观,但真的能够解释生命的因果吗?佛说:敬畏因果不得恶死!
  • 永久的错觉

    永久的错觉

    高维生宛如一架扛起白山黑水的虎骨,把那些消匿于历史风尘的往事,用一个翻身绽放出来;杨献平多年置身大漠,他的叙述绵密而奇异,犹如流沙泻地,他还具有一种踏沙无痕的功夫;赵宏兴老到而沉稳,他的散文恰是他生活的底牌;诗人马永波不习惯所谓“大散文”语境,他没有绕开事物直上高台红光满面地发表指示的习惯,他也没有让自己的情感像黄河那样越流越高,让那些“疑似泪水”的物质悬空泛滥,他不像那些高深的学者那样术语遍地、撒豆成兵,他的散文让日益隔膜的事物得以归位,让乍乍呼呼的玄论回到了常识,让散文回到了散文;盛文强是一条在齐鲁半岛上漫步的鱼精,他总是苦思着桑田之前的沧海波浪,并秘密地营造着自己的反叛巢穴……
  • 绝世妖妃:驭狮为夫

    绝世妖妃:驭狮为夫

    一张圣旨,我被远嫁边疆伺候将军大人……可他喵的,你们都没告诉过我他不是人!!“喂,臭狮子……生个崽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