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85900000007

第7章 秦汉时期(2)

几年后,翟方进任丞相司直。在甘泉宫,翟方进弹劾司隶校尉陈庆,认为陈庆有罪未伏诛,却无恐惧之心,有损圣德,陈庆被免官。按照惯例,司隶校尉位在丞相司直下,初授官,应该拜会丞相、御史。如有朝会,应该居中,在食禄两千石的官员之前,同司直一起拜迎丞相、御史。涓勋初任司隶校尉,不肯拜会丞相、御史大夫;朝会相见,礼节又傲慢。路遇外戚成都侯王商,却下车肃立,成都侯过后,才上车,礼节又极谦恭。翟方进上奏弹劾涓勋,列举了涓勋上述情形,并指出:“涓勋不遵礼仪,轻谩宰相,低视上卿,诎节失度,邪谄无常,色厉内荏,有失国体,扰乱朝廷礼仪秩序。”请求免去涓勋司隶校尉职位。皇上认为翟方进所列举的皆符合律科,涓勋触逆礼仪正法,贬涓勋为昌陵令。翟方进在一年之间,连奏免两位司隶校尉,朝廷百官因此惧怕他。丞相薛宣很器重他,时常告诫掾史:“小心侍奉司直翟方进,他不久一定做丞相。”

当时在昌陵建立皇家陵墓,贵戚近臣子弟很多人独断专营,从中渔利,翟方进部署掾史立案审查,反复验问,追缴赃款数千万钱。皇上认为翟方进的才能堪任公卿,让他做京兆尹。他搏击豪强,京师权贵都害怕他。居京兆尹三年,永始二年(前15),翟方进任御史大夫,数月之后,因为在做京兆尹时办理丧事,骚扰百姓而降职任执金吾。20多天后,丞相薛宣被免职,相位空缺,群臣大多推举翟方进任宰相,汉成帝也很器重他的才能,于是提拔翟方进任丞相,封高陵侯。

这时的翟方进已过中年,其继母尚在,身虽富贵,供养甚厚。到继母病故,他埋葬后母36日后,即除丧服,办理政务。

翟方进身居西汉国相位,不委托四方郡国办理自己私事,严格依法办事,不徇私情,对牧、守、九卿严格要求。对结党营私者严厉打击,如陈成、朱博、肖育、逢信、孙宏等人,皆京师世家,知名当世,才拙位居牧、守。翟方进为后起之辈,十余年间位至宰相,按照法律弹劾陈成等,使他们全部被罢免或降职使用。

在翟方进的一生中,不管是在他落魄还是在屡屡升迁过程中,他的继母都始终坚持劳动,保持了劳动妇女的本色,这给翟方进读书、做官、为人等方面都起了很好的榜样作用,对翟方进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刘向著书教子为官

刘歆,字子骏,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汉哀帝时为应谶纬而改名秀,字颖叔,西汉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刘歆是刘向的儿子,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父子俩都是中国儒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因世代学儒,家学渊源,刘歆年少时便得了黄门侍郎要职,心高气傲,举止轻浮,刘向为教他如何为官,及时地给他写了《戒子歆书》。在书中,他引用董仲舒富有哲理的名言,引用齐顷公成功失败的故事,要求儿子牢记历史教训:“深处要职,在道贺声中,要保护清醒头脑,兢兢业业处理政务,建立功勋,切不可恃高官显位,骄奢淫逸,走一败涂地的道路。”

刘歆少年的时候就通习今文《诗》,后又治今文《易》和《谷梁春秋》等。以能通经学、善属文为汉成帝召见,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

汉成帝河平三年(前26),受诏与其父刘向领校“中秘书”(内秘府藏书),协助校理图书。刘向死后,刘歆继承父业。汉哀帝时,刘歆负责总校群书,在刘向撰的《别录》基础上,修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自西汉晚期开始,古文经学的振兴是与刘歆的积极倡导分不开的。他在长期校理中秘书籍的过程中,接触到大批外人无法看到的古文经籍,从而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并做出了空前的成绩。刘歆对“五经”古文经典的整理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特别爱好且最有研究的是《左传》。汉哀帝即位时,刘歆建议将《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

范滂之母狱中教子向名士掌习

汉朝时的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市召陵区)人,他少年时便怀澄清天下之志。他嫉恶如仇,为官清廉,任清诏史按察诸郡时,贪官污吏望风解印绶而逃。任汝南郡功曹时,抑制豪强,制裁不轨,结交士人,反对宦官。范滂的为人和处事与母亲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范滂从小好学,对母亲十分孝顺。

被郡人举为孝廉,并为上司委以查处贪官的职责。范滂登车四顾,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贪官们听说他的到来,纷纷逃走,两年的时间,政绩卓著。

他官做得不大,但敢于仗义执言,不畏权贵,一连弹劾高官20余人,因此名声远播,几乎和当时的党人首领李膺、杜密齐名,也因此为人所忌。

当时宦官当权,迫害忠直的官吏,贪官横行,盗贼四起,百姓流离失所,社会一片混乱。第一次党锢之祸起,范滂与李膺同时被捕,被释还乡时,迎接他的士大夫的车有数千辆。党锢之祸再起时,朝廷下令捉拿他,汉灵帝刚即位的时候,窦太后临朝,封她父亲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尉。窦武和陈蕃是支持名士一派的。

他们把原来受到终身禁铜的李膺、杜密又召回来做官。

陈蕃对窦武说:“不消灭宦官,没法使天下太平。我已经是快80的老人了,还贪图什么?我留在这里,只是想为朝廷除害,帮助将军立功。”

窦武本来就有这个意思,两人一商量,就由窦武向窦太后提出,要求消灭宦官。可是窦太后跟汉桓帝一样相信宦官,怎么也下不了这个决心。

陈蕃又向窦太后上奏章,举出宦官侯览、曹节、王甫等几个人的种种罪恶。窦太后仍旧把奏章搁在一边不理。

这一来,倒是打草惊了蛇。曹节、王甫来个先下手为强。他们先从窦太后那里抢了玉玺和印绶,把窦太后软禁起来;又用灵帝的名义,宣布窦武、陈蕃谋反,把他们杀了。

这样一来,宦官又掌了权,凡是窦武、陈蕃提拔的人统统被撤职。

李膺、杜密又被撤职回到家乡,一些名士、太学生,更加推崇他们,也更痛恨宦官。宦官也把他们看做死对头,找机会陷害他们。

有个名士张俭,曾经告发过宦官侯览,侯览一心想报复。正好张俭家赶走了一个仆人。侯览利用那个仆人,诬告张俭跟同乡24个人结成一党,诽谤朝廷,企图造反。

宦官曹节抓住这个机会,吩咐他的心腹上奏章,要求汉灵帝再一次下令逮捕党人。

汝南郡的督邮奉命到征羌捉拿范滂。到了征羌的驿舍里,他关上门,抱着诏书伏在床上直哭。驿舍里的人听到哭声,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消息传到范滂那里,范滂说:“我知道督邮一定是为了不愿意抓我才哭的。”

他就亲自跑到县里去投案。县令郭揖也是个正直人,他见范滂来了,吓了一大跳。他说:“天下这么大,哪儿不能去,您到这儿来干什么?”他打算交出了官印,跟范滂一起逃走。

范滂感激郭揖,他说:“不用了。

我死了,朝廷也许能把抓党人的事停下来。我怎么能连累您。再说,我母亲已经老了,我一逃,不是还连累她吗?”

县令没有更好的办法,只好把范滂收在监狱里,并且派人通知范滂的老母亲和他的儿子跟范滂来见面。

范母带着孙儿随着公差到监狱来探望范滂。范滂安慰母亲说:“我死了以后,还有弟弟会抚养您。您不要过分伤心。”范母说:“你能和李膺、杜密两位一样留下好名声,我已经够满意了。你也用不着难过。”

范滂跪着听母亲说完,回过头来对他的儿子说:“我要叫你做坏事吧,可是坏事毕竟是不该做的;我要叫你做好事吧,可是我一生没有做坏事,却落得这步田地。”旁边的人听了,都禁不住流下了眼泪。

不久,范滂在狱中遇害,死时年仅33岁。像李膺、范滂这样被杀的一共有一百多人。还有六七百个在全国有声望的,或者跟宦官有一点怨仇的,都被宦官诬指为党人,遭到逮捕,不是被杀,就是充军,至少也是禁锢终身。

只有那个宦官侯览的对头张俭逃过了官府搜捕。他到处躲藏,许多人情愿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他。等到官府得到消息来抓他的时候,他又躲到别处去。于是,凡是收留过他的人家都遭了祸,轻的下监狱,重的被杀,甚至整个郡县遭到灾殃。

姚期临死教子戎贪

姚期是东汉时的大将军,本作铫期,字次况,颍川郏(今属河南)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他为人重于信义,为将作战勇敢,治军纪律严明,攻克、收降城邑很多,但从不抢掠烧杀。后来进身朝廷,忧国爱主,如果遇到他认为不对的事情,一定犯颜直谏。深得东汉光武皇帝刘秀的爱戴,被封为“安成侯”,食邑五千户。

姚期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叫姚丹,一个名叫姚统。姚期对他两个儿子十分疼爱,但从不让他们依仗门第任意行事。

光武帝刘秀略地颍川时,得知姚期志向宏远,召他任贼曹椽,让他随自己北上徇蓟。平定王郎后,姚期随刘秀南行,任他为裨将,让他和傅宽、吕晏一起隶属邓禹。姚期等随邓禹徇行各县,并调发房子兵。邓禹认为姚期有才能,任命他为偏将军,授兵2000人。而傅宽、吕晏每人才几百人。刘秀得知邓禹的安排,认为邓禹做得对。

后来,朝廷又派姚期巡行真定宋子,攻克乐阳、槁、肥累等地。姚期随军出击王郎的部将,在巨鹿城下大战。姚期奋起神威,先登陷阵,亲手杀死敌兵50多人。作战的时候,姚期额头受伤,可他斗志不减,用头巾草草包扎伤口,又战。将士们受到激励,无不以一当十,大败敌军。

平灭王郎后,刘秀任命姚期为虎牙大将军。姚期乘机劝刘秀进位称帝,他说:“河北之地,界接边塞,人习兵战,号为精勇。今更始失政,大统危殆,海内无所归往。明公据河山之固,拥精锐之瞒,以顺万人思汉之心,则天下谁敢不从?”后来刘秀听从了建议,称帝建立了东汉。

当时铜马农民军几十万人进入清阳、博平,姚期与诸将前往迎击,几次战斗都失利了。在这种情况下,姚期不肯退后,率军背水而战,杀伤了很多铜马军士。这时,刘秀率军赶来救助。全军合力,大破之铜马军,追至馆陶,迫其全部归附。姚期又随军到射犬进击青犊、赤眉军。有一次敌军偷袭姚期部队辎重。姚期回军掩击,亲手杀死几十人,身受三处重伤。但他全然不顾,奋力苦战,敌军败走。

刘秀即皇帝位后,封姚期为成安侯,食邑五千户。当时,檀乡、五楼两支敌军进入繁阳、内黄,魏郡势家大族频频反覆,更始帝的部将卓京也图谋在邺城反叛。魏郡人心惶惶。光武帝任命姚期为魏郡太守,行大将军事,前往镇抚。姚期到任,调发郡中兵士击破卓京,卓京逃遁入山,姚期追斩其将校数十人,俘其家小。接着挥师繁阳、内黄,再斩数百人。击破檀乡、五楼农民军,魏郡平定安集。

郡中治盗贼的官员李熊本是邺中豪杰,他的弟弟李陆图谋造反,跟檀乡军里应外合。有人把这件事向姚期告发,姚期没有做处理。等到连续三四起人来告发,姚期这才召来李熊,询问此事。李熊叩头服罪,情愿和老母亲一起去死。姚期对他说:“倘若当差不如做贼,你马上就可以带着老母亲去依靠李陆。”说完,派人将他送出城去。

李熊出城,找到李陆,带着他到邺城西门。李陆又愧怍,又感激,自杀而死。姚期嗟叹不已,命以礼埋葬,并命李熊仍任旧职。从此,魏郡人越发佩服他的威信。

建武五年(29),光武帝视察魏郡,任命姚期为太中大夫,并把他带回洛阳,升任卫尉。

有一次,光武帝曾想和姚期微服出行,姚期挡在车前顿首劝阻,说:

“臣闻古今之戒,变生不意,诚不愿陛下微行数出!”光武帝听了,觉得有理,便回车不出。

由于多年南北征战、风餐露宿,姚期患重病卧床不起。老母亲望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儿子,又看看两个没有成年的孙子,心里焦急担忧,她恳求地对姚期说:“趁你还在,跟刘秀提出,由孩子承袭安成侯爵位可好?”

姚期缓慢而吃力地对母亲说:“这些年来,我受国家恩遇深厚,但为国家做事甚少,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很羞愧。现在不行了,犹抱恨以后再不能为国家出力;哪里还想到为儿子们的荣华富贵伸手讨要,让他们去承袭什么爵位呢?”

说着说着,他激动起来,用力抬起一只手,示意让儿子到他身边。儿子知道父亲临终要说些什么,便跑过去,握着父亲的手,跪在身旁恭听。

姚期歪着头对儿子说:“我不行了,你们要自立自重,勤劳节俭,一定不能向国家索要什么。伸手讨要是可耻的!”说完才闭上了眼睛。

建武十年(34),姚期去世后,光武帝亲临治丧,赠以卫尉、安成侯印绶,谥忠侯。其子姚丹嗣,又封姚丹弟姚统为建平侯,后改封姚丹为葛陵侯。

之后,姚期的两个儿子一直遵循父亲的遗愿,好好做官,以造福百姓为己任。

孔融之母教子有节不惧死

孔宙,东汉鲁人,是孔子的19代孙。孔宙好学,治严氏《春秋》,举孝廉,授郎中,迁元城令。孔宙以文治之,旬月而平,“田喜于荒圃,商旅交乎险路”。为怀念其政绩,故吏门人自筹经费,采名山要石,立碑示后,是为东汉《孔宙碑》。

孔宙有两个儿子,孔褒和孔融。

孔宙的妻子,经常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十分腐败,经常迫害好人。孔融15岁的时候,有个叫张俭的官员揭发了当权的宦官侯览和他的家人所犯的罪恶,却反遭陷害,官府要抓捕他治罪。

张俭是孔融的哥哥孔褒的好友,急迫之中,他逃到孔家,请求掩护。

不巧,孔褒外出不在家,孔融就出来接待了他。张俭见孔融还是个孩子,就没有说明来意。孔融看出了张俭神情紧张、欲言又止的样子,一定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就对张俭说:“我哥虽然不在家,但你是他的好友,难道我就不能做主收留你吗?”听了孔融的话,张俭心里踏实下来,他在孔融家里躲藏了好几天,找了个机会,终于安全地逃走了。

不料有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去向官府告发了。官府抓不到张俭十分生气,就把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抓了起来。

审官对孔融和孔褒说:“你们兄弟到底是谁放走了张俭?你们知道不知道,张俭是朝廷的要犯,放走了他就是犯了杀头之罪。”

听了审官的话,孔融知道哥哥和张俭是好朋友,朝廷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只有自己主动承担罪责,才会保全哥哥的性命。于是他对审官说:

“留藏张俭的是我,你要治罪的话,就请治我的罪吧!”

听了弟弟把罪责承担在自己身上,孔褒忙说:“张俭是来投奔我的,这不关我弟弟的事,要杀就杀我吧!”

孔融、孔褒兄弟在堂上争了起来,都说是自己放走了张俭。审官见兄弟俩争罪,怎么也拿不定主意。最后,只好如实上报。他们的母亲却说儿子是我的,如果有罪,全由我承担。

后来审官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杀死了他。孔母大义凛然,做出了好的榜样。这样一来,人们更看清了宦官邪恶的嘴脸了。孔融虽然没能救了哥哥,但是他友爱兄长,凛然争死的事迹却流传了下来。

赵苞之母教子忠诚不顾死

东汉官吏赵苞,字威豪,甘陵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人。其从兄宦官赵忠为恶名昭著的“十常侍”之一,他深以为家门之耻辱,不与其往来。

赵苞以“举孝廉”出身,初仕州郡。汉灵帝熹平末年(172一178),赵苞任辽西郡太守,到任之后,他派人到故乡迎接母亲和妻子,将到辽西郡城时,路上经过柳城,正遇着鲜卑一万余人侵入边塞劫掠,赵苞的母亲和妻子全被劫持作为人质,鲜卑人用车载着她们来攻打辽西郡城。

同类推荐
  •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挑剔文坛:孙绍振如是说

    从激情澎湃的诗人到深刻睿智的学者,从当初宏观体系的建构(“新的美学原则”、“变异论”、“错位说”等)到今天微观部件的磨洗(“如是说”、“挑剔文坛”等),孙绍振的每一步都在创造。《挑剔文坛》便是其十多年来执着于建构理论大厦之余的一些“微雕”。书分二辑:“挑剔文坛”和“文苑探幽”。无论是“挑剔”还是“探幽”,无不体现着作者对艺术奥秘的深刻体悟,无不呈示着作者对艺术创造力的深刻同情。
  • 对联

    对联

    清高宗乾隆南巡时驻跸通州,出上联。纪昀以下联应对。下联末“东西”一词为名词,在此与上联方位词“南北”相对,是此联巧妙之处。
  • 容美土司王田舜年

    容美土司王田舜年

    长篇历史传记文学《容美土司王·田舜年》以史为据,以文学之笔,全面描述了田舜年执政期间乃至整个土司时期的社会、人文、自然景观,展示了土家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 石评梅精品选

    石评梅精品选

    石评梅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作家和革命活动家,是我国近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她的作品亲切自然、坦诚真挚,具有独特的情韵美境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古典韵味与欧化色彩的交相融合,使她作品的语言流畅、圆润、丰厚、自由,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音乐性。《石评梅精品选》精选中国实力作家石评梅的作品,倾情打造最权威的美文选辑。所收录的名作或缅怀青春,追忆逝水年华;或立意深远,展示哲思妙悟;或思亲怀友,抒发深沉情感;或探寻美景,欣赏自然风情。让读者充分领略佳作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
  • 石评梅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石评梅作品集(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深夜梦回的枕上,我常闻到一种飘浮的清香,不是冷艳的梅香,不是清馨的兰香,不是金炉里的檀香,更不是野外雨后的草香。不知它来自何处,去至何方?它们伴着皎月游云而来,随着冷风凄雨而来,无可比拟,凄迷辗转之中,认它为一缕愁丝,认它为几束恋感,是这般悲壮而缠绵。世界既这般空寂,何必追求物象的因果。
热门推荐
  • 居家常识一本通

    居家常识一本通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没有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他们沉迷于不良的习惯中,随时随地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轻者将自己的生活变成一团乱麻,重者危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居家常识一本通(图文百科家藏馆)》囊括了现代家庭生活中医、用、吃、穿等各方面常识,对人们最关心同时又最容易忽视的近2000个生活细节,分门别类地作了详尽、科学、完备的介绍,对一些模棱两可的问题,更是给予了精确的答案!
  • 王谢堂前燕

    王谢堂前燕

    王翁爱觉得自己的运气都用在穿越上了:穿越成白富美她觉得很运气,哥哥们都是帅哥很运气,吃喝不愁很运气,只是……她看到乌衣巷外头那群蹦跶的欢快的乱兵还有嘶喊的王公们节操被剥了一地时,她满心只有两字:卧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守候是我最好的告白

    守候是我最好的告白

    陈依茉终于回来了。张至源从未想过,陈依茉这一走,走了8年,而自己,居然等了她8年。哪怕她从未知道自己的爱恋,哪怕他追求者众多……可是,等等……陈依茉已是别人的未婚妻?! 但是,谈到未婚夫时,陈依茉的脸上分明写满了无奈与愁怨,而张至源和她四目相对时,她的目光里却含情脉脉。而且,他们还听到了彼此抑制不住的心跳……
  •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本书从教学方面讲教师的责任讲学生道德的培养教学生为人处事的技巧讲学生交友之道注重学生的心理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一位教师如何更加完善教育。
  • 绝世妖言:别惹悍妻

    绝世妖言:别惹悍妻

    凤九言,原名凤微言,当朝大将军京城首府凤家的嫡长女。狗屁的人微又言轻!离开凤家,老娘从此叫九言!一言九鼎!谁敢不从!不做千金偏爱侠女的她舍弃了贵族身份,开始闯荡江湖。她内心要强,是为了要活下去;她的薄情毒辣,那是为了要顾着你的周全……
  • 在异世和你相遇

    在异世和你相遇

    两世为人,皆是全家被杀,心机似海,步步为营,就不信报不了仇。要姐当你的王妃?滚,你老子杀我全家,这怎么能过。什么?你也是穿过来的?好吧,姐就勉强答应吧。
  • 有一种心态叫放下

    有一种心态叫放下

    成功只属于坚韧不拔的人。激发斗志,汲取智慧,获得人生的成功,张新国等精心编排《有一种心态叫放下/励志人生》的主旨。《有一种心态叫放下/励志人生》制作精美,内容精彩,涵盖古今中外的励志经典。多层面、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哲理。让每一个有梦想的人不言放弃,坚持到底。最终到达人生的胜利之巅!
  • 色调

    色调

    海龟先生覃明彦寻寻觅觅多年,终于找到了庄梦岚。从此开始了暖心总裁的耍流氓之路,并且越耍越得心应手。庄梦岚原本脸皮极薄,跟他在一起后也慢慢放弃治疗。
  • 辣妻乖乖,叫老公!

    辣妻乖乖,叫老公!

    男友变心了,变心的对象居然是她绝对意想不到的女人,理由是‘她不行’。喻小白冷冷笑开,她与他最亲热的行为就是额头吻,他如何知道她不行?既然他不仁,就别怪她无义,渣男与渣女结婚的当天,她手挽着渣男的小叔叔现身婚礼现场,这下子,渣男都要叫她婶婶了,爽。可为什么爽过了之后,原本答应她只是逢场作戏的男人却霸道的将她抵在了床上,一本正经的道:“我侄子叫你婶婶,那我们就是夫妻了,来,为夫的与你行夫妻礼……”喻小白仓皇后退,她真的不行,“你起开……”“起开再压下,好,为夫的遵命……”他说着,薄唇轻落,欺身而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铁血江湖之即离

    铁血江湖之即离

    三年前,她孤身一人孑然一身,一人一剑登上至尊盟正殿。那时,他认识了她,红衣飘飘,剑指玄武,孤身立于正厅之上,风吹得她衣袖簌簌作响,只三招,玄武应声倒地,虽无性命之忧,但终究败于她的剑下。那年,她取缔了玄武,成了这中原霸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背负沉重命运的女子,一个豪放不羁心比天高的少盟主,一个工于心计孤傲冷漠的雍容男子。他们都是万中无一的人中龙凤,在爱与恨边缘游走,在正与邪之间对立,在江山美人之间抉择,究竟是成为万众瞩目的天骄还是成为有汝相伴生死何惧的天涯浪子,亦或是,最终一战,各归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