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85900000002

第2章 先秦时期(1)

太任胎教育文王

周文王姬昌是周武王的父亲,管辖着周地(今陕西岐山北),他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喜欢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在位50年,为其子灭商打下了基础。

周文王之所以能成为圣贤,与他从小接受的严格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周文王姬昌的父亲名叫季历,母亲名叫太任,据西汉文学家刘向的《列女传》中记载:太任自从怀上姬昌以后,便“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其一切行动均须循礼而动,受礼节制。

怀胎7个多月后,太任移居分娩前的专门测室中,由宫廷内的乐官(太师)、膳夫(太宰)、卜筮官(太卜)分别拿着奏乐用的乐管、炊事用的斗器和卜筮用的蓍草、龟甲侍护王后,在连续3个月当中,如王后对声乐和饮食等方面的要求有悖礼法时,他们就以“不习”“不敢”之类的托辞婉言拒绝。以保证胎教能顺利地进行。

在当时,人们认为孕妇要特别注意所接触的事物,因为“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母亲接触真善美的东西,胎儿就有真善美的天性;母亲接触假恶丑的东西,胎儿就有假恶丑的天性。所以怀孕期间,妇女要做到“声音滋味,以礼节之”。

等姬昌出生了,太任在后宫挑选“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

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其中,“子师,教以善道者;慈母,审其欲恶者;保母,安其寝处者。”由她们共同负责孩子德性的培养与日常起居的照料。

据史书记载,等姬昌长大一点的时候,便由德高望重的人负责教导他懂得孝、仁、礼、义,并且反复去做。

为了让他每天看到的都是正事,听到的都是正言,走的都是正道,将他周围的邪人赶走,使他的视野之内没有丑恶的行为。为了让他接触到的都是正人,又从各地挑选那些言行端方、懂得孝道的人作为他的伙伴,每天与这些品行端正的人在一起。

凭着太任严格的教育,加上自身天资极高,聪慧明圣,智力超群,周文王最终成为一代圣人。

周公锻炼成王成明君

周公是西周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他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因其早期封地在周,故称为周公,他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一生最崇敬的古代圣人之一。

周武王灭商之后,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将王室成员和一些开国功臣封为诸侯,让他们建立一些小国家,来护卫周朝的中央政权。其中,周公被封在了曲阜,国号为鲁。周公为了更好地辅佐武王治理国家,命儿子伯禽代他到鲁国就封,而自己仍留在武王身边。

周武王分封诸侯不到两年就因病去世了,按照当时的规矩,父亲死后,继位的必须是其嫡长子。但是,武王的长子成王姬诵当时还是个年幼的孩子。周公唯恐“天下闻武王崩而衅”,诸侯会乘机欺负幼主,就遵照武王的遗言而摄政,代成王管理天下大事。

与此同时,他还精心选拔德才超群的贤士,加紧对成王进行教育和培养。

这个时候,周公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等人对周公摄政很不服气,到处散布谣言说:“周公不是真心帮助成王治天下,而是想谋篡王位。”他们甚至还联合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一同造反。周公为了国家的利益亲自东征,经过三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平定了叛乱。

到成王十多岁的时候,周公经常安排重臣陪他外出巡视,以便他能及时体察民情,开拓视野,增加阅历,以明治国之道。

有一次,当成王巡视归来时,周公又亲自出迎。这时,他见百姓们跪在道旁,恭恭敬敬地迎接成王,而成王却心安理得地骑在马上,显出一副扬扬得意的样子。周公心中很不是滋味,于是,上前一把将成王从马上拉下来,让他步行于市,还让他亲自扶起跪在两边的老年人。成王不解其意,问叔父说:“我是周天子,百姓跪迎是天意,这有什么不对的?”周公向他解释:“天意就是民意,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成王长大后,周公及时地将政权归还于他。但是,周公担心他年轻气盛,治国时会“有所淫佚”。又特地作了《多士》《毋逸》两篇浩文以告诫成王。

在《多士》中,周公写道:自商汤到帝乙,历朝帝王无不“率祀明德”,处处顺天意,从民心,所以国泰民安,四海平;而纣王继位后,却不明天理,不恤人情,荒淫无道,以至于君臣都有罪可诛。周文王在位时,一直是勤劳国政,太阳偏西时还来不及吃午饭,因此享国50年,老百姓也很爱戴他,这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啊!

在《毋逸》中,周公又写道:时间长了,子孙很容易忘却当年的艰难,从而变得骄奢荒淫,致使家破人亡。

从前,殷王中宗“恭敬畏天命”,对百姓宽厚仁慈,不敢荒废自安,所以当政长达75年;高宗武丁,因为“久劳于外”,长年与百姓生活在一起,所以继位后能顺乎民意,努力建设国家,结果是享国55年。他谆谆叮嘱成王千万不要有“我是周天子,暂时先享受”的想法,更不能铺张浪费,随意糟蹋老百姓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物质财富。如果这样做,就会失掉民心,最终后患无穷。

同时,周公又制礼作乐,这是为了更好地教育成王。礼乐的主要内容包括君位的嫡长子继承制、爵与谥的制度、官僚制度、法律制度,以及思想原则、音乐及舞蹈的原则,等等。

由此可以看出,成王从叔父周公的教诲中受益相当大。他经常仔细阅读《多士》《毋逸》和《周礼》,认真总结殷亡周兴的经验教训,小心谨慎地治理国家,处处为百姓着想。

通过周公的教导,成王在执政期间,进一步巩固了父王留下的基业,铲除了商朝遗留下来的各种不安定因素,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周王朝也达到了初步的兴盛。

周公告诫儿子伯禽儆德行兼备的人

伯禽是周代鲁国的第一任国君,周公的长子。周公经常对儿子进行细心的教育,尤其在伯禽担任官职的时候更是如此。

伯禽就封鲁地时,临行之前,周公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今王的叔父,我在天下也算是不轻不贱的人。然而我洗一次澡要三次握着湿头发出来,吃一顿饭要三次吐掉嘴中的食物,以接待贤士的来访。即使是这样,我还怕失掉天下的贤人。你到鲁国去,千万不可因为自己是国君而骄傲,待人一定要有礼。”

伯禽临行时又问父亲:“请问如何治鲁?采用什么方法有效?”

周公回答说:“务在利民而不要以利民者自居。有德行的人不怠慢他的亲戚,不让大臣抱怨没被任用。老臣故人没有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

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伯禽觉得父亲的话很有道理,点头称是。周公又说:“有德行的人即使力大如牛,也不会与牛竞争力的大小;即使飞跑如马,也不会与马竞争速度的快慢;即使智慧如高士,也不会与高士竞争智力高下。德行广大者以谦恭的态度自处,便会得到荣耀。土地广阔富饶,用节俭的方式生活,便会永远平安;官高位尊而用卑微的方式自律,便更显尊贵;兵多人众而用畏怯的心理坚守,就必然胜利;聪明睿智而用愚陋的态度处世,将获益良多;博闻强记而用肤浅自谦,将见识更广。

你牢记这些并时时执行,才能治理好鲁国。”

于是,伯禽牢记父亲的教导,来到鲁国后努力发展生产,教育人民遵守礼仪规范,寻访天下贤士,把鲁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得到了天下人的称赞。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管仲,是周穆王的后代,他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家里生计,管仲先与好友鲍叔牙合伙经商,不久后两人又从军,到齐国后,两人各自辅佐一位齐国国君的儿子,后来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即位,谓齐桓公,经鲍叔牙力荐,管仲被拜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管仲传世有《管子》一书,其中有《弟子职》一篇,此书虽明定为管仲作,但据后代学者考证,《管子》一书并非管仲所作,应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者托名管仲所作,但其中的教育子女及学生的思想和精神却是管仲所一直倡导的。清代学者洪亮吉认为《弟子职》“乃古塾师相传以教弟子者”,清代学者庄述祖也认为是“古者家塾教弟子之法”。

《弟子职》是一份非常真实、非常完整、非常宝贵的研究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教育史的文献。《弟子职》记录了弟子事师、受业、馔馈、洒扫、执烛坐作、进退之礼,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第一份详明而完备的学生守则。

《弟子职》重视对学生各个方面的教育,包括从善、义、性情温顺孝悌、心智行为必须正直,出外居家要遵守常规,容貌端庄整齐、内心必须符合规范、朝暮学习;在道德修养上,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风,以此促进他们的学业发展。

全文自始至终体现着尊师的精神:

学生早起要为先生准备用具和水,使先生起床就能洗浴;吃饭时要请先生先吃并注意观察;学生有问题要先举手;先生下课离开教室弟子要起立谢意等,无不体现着弟子们对老师的尊重和恭敬。

虽然《弟子职》产生于距今2000多年前,但是它对后世甚至现代的家庭教育思想、学校教育观念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强调了孩子的职能就是学习,要将其贯串于整个生活之中。

并号召全社会要尊师重教。

颜征在教育孔子成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在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25公里尼山附近),殁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曾亲自删削编定《诗经》305篇,被尊为“圣人”。他的弟子根据他的思想编撰了《论语》一书,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对古代中国的影响巨大。

孔子一生的成就和母亲颜征在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颜征在17岁的时候嫁给66岁的叔梁纥为妾,后生孔子。当时,叔梁纥的妻子施氏生有9个女儿,一妾生一子孟皮。就在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去世了,于是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于是,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这时候,对孔子和孟皮的教育重任就完全落在了母亲颜征在身上。幸运的是,孔子天资聪颖,母亲教给他学的东西可以说是过目不忘。当孔子6岁的时候,孔子在母亲颜征在的教育下自幼好礼,“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演习礼仪(《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小小举动,母亲都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于是,颜征在先是从语言上有意明确引导儿子的某种发展方向,她知道学习的最好导师在于兴趣,就开始观察孔子喜欢什么。由于孔子住的地方与宗府相离不远,每到祭礼举行时,颜征在都会想办法让孔子和孟皮前去参观。祭祀的仪式冗长乏味,围观的人们渐渐都走了。孟皮也不耐烦,可是孔子看得是津津有味。

回去后孔子便迷上祭祀,每天用收集起来的盆盆罐罐来逐节戏演,寻找利用一切可利用之物来模仿祭礼,也有上香、献爵、奠酒、行礼、读祝、燔柴。母亲便问他是不是想当郊祭大典的庙官。孔子说:“我不作庙官,我要像父亲那样做个人人敬仰的大夫。”

母亲好奇地问:“既如此,又为何每天认真地陈俎豆、设礼容呢?”

孔子回答说:“没什么可学的,我只得做陈俎豆的游戏了。”颜征在突然间觉得儿子长大了,就问他:“你也想读书吗?”

孔子很兴奋,说:“当然想了,母亲肯教我吗?”于是颜征在当夜准备了100多个“蝌蚪字”,作为儿子一个月的课程,可是只用了一上午孔子便背得滚瓜烂熟,颜征在又写了一些,孔子很快又记住了。不到半月,颜征在已经力不从心,便让孔子和哥哥孟皮一起到官学读书。

官学是官府设立的学校,所收的学生是一些有身份有地位人家的子弟。

颜征在的日子虽然过得清贫,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因为叔梁纥曾经是陬邑大夫,因此其子弟具有进入官学读书的资格。那时,一般百姓家的子弟是没有资格走进学校接受教育的。

孔子上学之后,颜征在很害怕儿子失去学习兴趣。所以,她直截了当地对儿子说:“儿啊,你要知道,真正做了学生就不可以再贪玩了!”小小的孔子似乎理解了母亲的话。这既让孔子没有了偷懒的退路,又更加激起了孔子对学习的向往。在这个基础上,颜征在又在教学工具的使用和教学模式的研究上下了很大的工夫。

三年平淡的日子很快过去了,这个时候孔子已经9岁了。有一天,孔子阴沉地对母亲说不想上学了,颜征在惊问其原因,孔子不满地回答:“老师每天只教那么一点点,我早读熟了,让他多教一点,他不但不教,还拿言语奚落我。”母亲一听就明白了儿子的求知欲望是无止境的,知道老师的能力与知识有限,已不能满足儿子。

颜征在就想到了父亲颜襄。

颜襄是当时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有很多学生,颜征在向父亲颜襄说明情况,颜襄素来也喜欢这个天资聪颖、好学不倦的外孙,于是收下了这最后一位弟子,倾尽自己的才学教授他。

颜襄先从大处引导孔子,给孔子讲述三皇五帝的治世大道,并勉励他做个君子时,孔子有点不明白地问:

“怎样才能做个君子呢?”颜襄说首先是做人,他告诉孔子说:“君子有三思,一是年少不勤学,年长一无所能;二是年老不讲学,死后无人纪念;三是有财不布施,穷了无人救助。”

孔子认真地记了下来,颜襄又说:

“为人之世,首先要做个君子。当然,做君子不仅仅是刚才说的三思,更重要的是在德行上严格规范自己,以自身的学识服务社会,教诲万民,做个顶天立地的人物。将来你出仕为官的时候,应近守文、武之法,远宗尧、舜之道顺天时,察地理,小则可以教民安身,大则可以治国安邦。”孔子又记了下来。

颜襄说君子还要能出仕。他说:

“若你将来能出仕,居高位,掌国政,应当远宗尧舜的道理,近守文武的法则,顺着天时,察看地理,小则可以教民安乐。大则可以平治天下,自可是顶天立地的大圣人。”

颜征在非常赞同父亲的教育观点,并根据他的思想在生活中教育孔子。

颜征在给了孔子一捆发黄的竹简,上面是孔子先祖正考父的“一命而缕、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敢余侮”。颜襄解释道:“这是你的先祖正考父畏佐宋国三化国君,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谦恭、俭朴的情景。”孔子慢慢将那竹简卷起,紧紧贴在胸前,此时,他为自己的先祖拥有如此的高尚品德而骄傲。

正是良好的家教,使得孔子具有了圣人的思想,终成儒家创始人。

在孔子17岁的时候,其母亲颜征在去世了。孔子牢记母亲和姥爷的教诲,以后到处讲学,把自己的思想传给了好多弟子,留给了后人。

孔子教子学诗礼

孔鲤墓(宋徽宗时,孔鲤被封为泗水侯)相传大教育家孔子有3000子弟,其中有72贤人。《史记》上说:“孔子以《诗》《礼》《乐》教弟子。”说明“诗”和“礼”都是他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其实他在家教上也是如此。

孔子19岁时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为孔子生下一子。

同类推荐
  •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雨中灯火(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人类学的中国话语

    人类学的中国话语

    为人类学高级论坛的演讲、发言和论文结集。西方人类学界有许多流派,其共同特点是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中国学者的特点是擅长历史文献的考据。而人类学的研究则既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们从考据中跳出来,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中国历史文献进行人类学的解读和分析,又要求中国的人类学家要十分重视田野调查,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换句话说就是要求中国的人类学把对中国历史文献的人类学解读与对中国现实社会进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中国的人类学才具有生命力,才能产生具有国际影响的人类学大师,才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人类学学派。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为纪实文学。通过对不同职业、文化、出身的汽车驾驶员的群体采访实录,记述了不同年代、不同阶层“有车族”在人生路上的独特经历,其中有新一代驾驶员,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士,有驾驶“红旗车”的首长司机,有当代老板、白领,还有普通老百姓正在实现的“轿车梦”……表现了纷纭多彩的都市生活。
  •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情感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情感卷)

    《世界最佳感恩散文精华》,分为《挚爱卷》《情感卷》《温馨卷》《深沉卷》四册,本套丛书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感恩作品发乎于心,动之于情,感人肺腑,动人心魄。作家们以特有的直觉表达了我们生活和生命中随时能感受到却无法表现的真实情感,他们将激情与柔情倾注于笔端,在有限的篇幅里,浓缩了无限的情感,激发起人们强烈的阅读欲望。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沉,闪耀着智慧的光芒,非常适合广大青少年阅读,也是各级图书馆陈列和珍藏的最佳版本。
  • 徐志摩文集1

    徐志摩文集1

    本书收录了徐志摩的原创小说、翻译小说、诗歌、散文、书信、日记等作品。包括:《春痕》、《两姊妹》、《一个清清的早上》等。
热门推荐
  • 次元神君

    次元神君

    因为李剑天是个YY小说的发烧友,梦想有一天到异界,李剑天家的书架满是玄幻小说,偶然买到一本古书。终在几月的研究,发现这本书是一本高深的内功心法,只不过要求选一些灵气十足的地方修练。其实这本书是一本修真书来,名叫<苍天诀>,是当年在轩辕黄帝临死前写下的修真诀。
  • 国家荣誉

    国家荣誉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揭开东突恐怖主义组织神秘面纱,再现新疆公安民警反恐斗争的长篇小说。
  • 嫁给千年僵尸

    嫁给千年僵尸

    据说我刚出生的时候,医院的树上站满了乌鸦,天空突然变的阴沉起来,无故的打起了响雷。刚出生的婴儿一齐睁开眼睛,满脸邪气的死死盯着外面,大哭不止。灯突然灭了,再亮的时候。就看到我在笑,还笑的那么诡异。当时有一个医生晕了过去。吓得另一个医生抓起我拍了好几巴掌,才哇的一声哭出来。据当时的医生描述,我笑得不像人。
  • 正邪念

    正邪念

    天纵奇才,身负血海深仇。遁入空门,本应一心向善。辗转反侧,游离正邪两道。仇人俯首,奈何心已无争。作为一名应普度众生的僧人,衍之如何去面对心中的仇恨,正邪之间真到底是水火不容还是只在一念之间?
  • 重生之商界大鳄

    重生之商界大鳄

    着名投资人杨晨重生为咨询公司咨询师,凭前世的经验、眼光、能力、超前判断力,让一个个频临破产边缘的商业王国起死回生,重新繁荣;让一个个身败名裂、即将身陷牢笼的超级富豪重回颠峰,续写财富神话。杨晨,商界传奇,无可争议的商业大鳄!…………………………粉嫩新书求支持,点击、收藏、推荐票票快砸下来吧。
  • 哈喽我的高冷女神

    哈喽我的高冷女神

    “诶,你们可以不跟着我吗?”女神无奈的说。爱慕者A”哦不,我的女神,为什么你明明是单身却不要我呢?“此处省略1000个字。女神大人听到他们的告白简直要吐了,直接就拔腿就跑。从远处看去,可以发现是一个人后面跟了整整1个年段的人。正当女神一点体力不支时,突然走出一长的及其妖孽的男子握住了女神的手。女神还未来得及问他是谁,就被他带着跑了。爱慕者们简直要疯了,居然有人握了女神的手。他们甩掉了那些人,女神以为自己已经轻松了,却何曾料想,这名男子居然对着自己说:”哈喽,我的高冷女神。“女神当场就蒙了。男子却是笑着转身走掉。
  • 守护甜心之暗黑天使

    守护甜心之暗黑天使

    两位转校生的到来,改变了亚梦一生的命运,她虽然失去了友情,但是她却成为了幻紫家族的二小姐幻紫雨沫,接着又在她身边发生了许多离奇的事件让她终身难忘,那一次次的分离,又一次次地重逢,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理想中的自己,还远吗?
  • 捡起你的裤衩来

    捡起你的裤衩来

    要问莫珊珊此生做得最为成功事是什么,那无疑是交了两个绝对重量级的好友,而莫珊珊的不幸同样拜这两位好友所赐,在即将名利双收的节骨眼上被上天顺带着开了金手指,成了两千年后的一位未婚妈咪。语言文字集体不通,高材生姐妹变睁眼瞎,且要在落后的五级星球养包子,莫珊珊只能认命的上全息网游找契机……更名:《捡起你的优雅来》这是一篇机甲未来大背景的系统升级文,情敌斗,家斗,政治斗,外星异种斗,爽点串烧,欢迎来点。
  • 王艮尺牍

    王艮尺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镇苍穹

    剑镇苍穹

    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天才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天才辈出的时代。当在人们认识中百年,千年甚至万年难难遇的天才蜂拥而出的时候,人们渐渐知道大争之世来了。对于曾经的王者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他们只能无奈的被这些天才超越。对于现在得王者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他们从来不会因为没有对手寂寞。林墨峰有幸生在了这样的时代,但是一路走完,他突然发现自己或许是这个时代最不幸的人,他成为了最寂寞的人。一缕青衫,一壶美酒,一首三尺青锋书写的剑皇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