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40300000018

第18章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说课稿

汕头市东厦中学林霞。

所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第三节内容。生物的生活离不开水,自然界中水循环的正常进行是所有生物生存的前提。本章的内容是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之后编排的,是对前面内容的延伸和深化,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此外,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知道植物的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从而理解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这些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甚至在环境保护方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课的内容紧凑,预期一课时完成。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2)能力目标:尝试设计实验的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实验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3、重难点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在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尤其是要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确定本节的重点是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作用和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本节的难点是气孔“开”和“闭”的原理,初中阶段学生对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有限,所以在理解气孔的工作原理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说学生(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而且很多同学都有这样一个经验,家里种的花草树木,农作物都需要经常浇水,知道在森林地区雨量比较充沛。基于以上的旧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有利于进一步探讨本节的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起点能力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自然界中的很多现象充满好奇,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而且已经对植物蒸腾失水有初步的了解。

三、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主要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大量水分来说明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因此本节的关键点是让学生理解以下两点:(1)植物的蒸腾作用确实散失了水分。(2)植物体内有与散失水分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如何突破这两个关键点呢?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根据生物新课程理念,即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我采用的教法主要是发现法。发现法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布鲁纳所提倡的,是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依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己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与此相适应,指导学生学习的学法主要是:探究式学习、小组合作学习。通过精心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促进教法与学法的和谐统一,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活动的和谐统一。具体体现在以下的教学环节中。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好的开始可以在人们的大脑皮层中建立一个优势的兴奋中心,以有启发性的导言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一节能否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导入新课方面我这样设计:我们知道,家里栽种的花草树木、农作物要经常浇水。据科学家统计:一株玉米在生长旺盛时,一天要吸收几千克水,比人一天喝的水还多呢!植物为什么需要这么多水呢?然后列出一株玉米在出苗到结实一生当中的吸水总量及作为植株组成成分的水量和维持正常生理过程的水量,让学生算出百分比,及剩下的水分的百分比并提出问题:水都跑到哪里去了?怎样证明?接着,先让学生进行思考,设计实验,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进行指导,最后进行演示实验,先介绍课前是怎样准备的,并向学生提问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塑料袋壁上有很多水珠)。然后巡回展示实验现象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这些水珠是从哪里来的?

通过教师的设问,学生亲眼所见,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乐趣。

(二)分析推测,作出假设:

对刚才所提出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推测出各种答案。例如,水珠的来源有两个可能:一是瓶内的水蒸发出来的,二是来自植物体内部。很显然,因为塑料袋没有连同瓶子都扎住,并且瓶口是用塞子塞住的,瓶内的水蒸汽无法进入袋内,所以第一种假设被否定,因此只有第二种可能了,就是塑料袋壁内的水珠来自植物体内部。

(三)收集资料,进行验证:

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然后由学生总结出水分由根毛吸收经根部导管到茎,通过茎中的导管向上运输,进入叶内的细胞。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水分进入叶内细胞后,怎么散失出去呢?请同学们通过实验来观察叶片的结构。学生观察插图。通过观察认识了叶片的结构,也知道了叶片下表皮有很多的气孔。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将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叶表面会不会有气泡产生,并引导学生联想到植物体内的水份就是通过这些气孔以气体的形式散发出去的。接着让学生观察气孔的结构,保卫细胞的形态,思考保卫细胞的形态变化与气孔的“闭”和“合”的关系。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之后,用充气后会变弯的气球为例,引导学生理解保卫细胞细胞壁厚薄不均,在吸水之后内壁拉伸而外壁向内凹,气孔张开,而细胞失水收缩时,内外壁都拉直,是气孔闭合。接着让学生观察挂图——气孔的张开和闭合,阅读课本相关的内容再复述气孔的张开和闭合的原理。

(三)总结提高,深化迁移

教师指出:植物吸入体内的水份中只有1%左右真正用于各种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份却蒸腾散失掉了,这是不是一种浪费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蒸腾作用的意义。这是本节的重点,怎样突出重点呢?我利用挂图,展示生物圈中的水循环,通过观察这种形象逼真的画面,同学们展开思维的翅膀,同时与小学自然课中学过的知识、地理学科的知识相结合,经过小组的讨论,结合学生课前收集的有关森林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方面的资料,进行小组发言,使学生们逐渐领会并认同蒸腾作用的意义,理解了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认识到应该多植树造林,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最后,进行课堂练习,接着让学生分析有关的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了大量的枝叶,这是为什么?移栽植物的时候应该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进行,移栽的植物更容易成活?等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升华。

总之,对本节课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尽量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类推荐
  •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独山子文史(第八辑)

    本书分人物春秋、流金岁月、沧桑纪事、炼化史踪、史海存真、他山之石、史林漫步、七个篇章,书稿中记载了革命老前辈们在这片曾经荒凉的土地上奉献青春,挥洒热情的激情岁月。真情记录了一些优秀的石油人在这片热土上克服万难、积极探索、认真钻研的难忘岁月。本书对研究新疆石油工业的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

    《激励创新: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研究》是关于研究“科技人才的激励与环境”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创新激励篇,下篇为创新环境篇:上篇主要是反映“适应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人才激励机制”课题的研究成果;下篇主要是反映“北京市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每篇可以自成体系,均包括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和政策研究四部分内容。
  •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作为全国10家青年分类引导试点工作单位之一,本书系统总结浙江大学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认识、做法、成效和经验,集中整理各院系在思想引领工作中形成的经典案例,全面反映浙江大学各级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实践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时间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共青团工作体系。
  • 宝贝取名有学问

    宝贝取名有学问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此话今天看来似乎有点片面性,带点名字决定命运的唯心味道,但其中也反映了名字的重要性,体现了人们对取名的重视程度。姓名,是人的“品牌”。取名,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姓名的好坏,虽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它却带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长辈对宝贝的深情厚意和殷切希望,好的名字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从小为宝贝树立起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宝贝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塑造良好的个性,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一生。
  •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

    《康奈尔的精神》是“纸上常春藤”系列之一,本书通过解读康奈尔大学的历史,发掘其古老建筑和街巷,庭院和绿地,感受其师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疯狂与浪漫,欣赏这里丰富的文化艺术及其独特的个性,追踪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著名的以及平凡的人物,同时也为有志于入读该校的学生提供一些有用的技术支持,为大家构建一个了解、熟悉该校的崭新视角。
热门推荐
  • 弃女农妃

    弃女农妃

    穿越而来发现身下有个孩子,还是“她”刚生下来的。身无分文,没有屋舍,她就伐木建房;山林找食,劳动换吃,孩子也饿不死;手艺丰富,也能开店赚钱,买田种地;新技术带动,竟也能致富。看着日渐帅气的儿子,再看看眼前和儿子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男人,安夏挑挑眉,坦言道:“你长的和我儿子可真像啊,记忆中,我丢过一个儿子,该不会是阁下吧?”男人挑眉道:“你确定你生的出来?”当单亲穷妈变身全国首富,再次踏进那个曾经丢弃自己的家,有时如何的一番场景呢?当曾经嘲笑辱骂她的人对她跪地求饶,他们应该没有想到会有那么一天吧?
  • 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研究

    敦煌吐鲁番法制文书研究

    本书是我在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也是 学习研究敦煌学的初步总结。敦煌学是国际显学,在其百年的辉煌历程中,众多前辈先师为 敦煌学的发展呕心沥血,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作出了 贡献,他们不仅筑起了敦撞学发展史上一座又一座学术丰碑,而且 留下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奋朴实的人格品德等宝贵精神财富,激 励着年轻后来者发奋。适津敦煌奠高窟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之际, 作者以此作为小小礼物以志纪念。
  • 一树擎天

    一树擎天

    朱天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棵又矮又小的树苗!更为悲剧的是,他还是一棵出生在冬天的“早产树”!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朱天佑的身体接连发生变异,成长为可以梳理灵气的聚灵树,以及更高级别的通灵万物之通灵树!随着身体不断变异,朱天佑也不断成长,一步步迈向了一树擎天的巅峰之路!
  • 我是你梦中的东京少年

    我是你梦中的东京少年

    楔子风沙飞扬的黄河岸,乌鸦惨叫声声,古老的黄河湾,晚秋的风呼啸着,芦苇荡没有一丝绿色,一个孤坟堆满了百合花、一个瘸子跪在孤坟旁,苍白的脸庞,没有凄惨嚎哭,含泪说:“静雅,你曾经说过今生如果我们不能在一起,你会在彼岸等我”瘸子是我的朋友,故事要从头说起,云静雅是北京一个高校的学生,我们的主人公姓曹名字“永康”是一个比静雅大11岁的瘸子,他的爱心打动了她,曲折的经历,残酷的现实爱与恨的交织,仁义道德的、、、、、、
  • 穿越之带着全城一起富

    穿越之带着全城一起富

    一个梦想成为警察的女法医,一场无里头的穿越之旅,既然在现代完成不了自己的梦想,那么她誓要在古代建立自己的警队,可是,当梦想照进现实,她当警察,还是做法医呢?这是个问题,最终,带着全城一起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铁血大后方

    铁血大后方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棉业处主任关锦璘被任命为前线伤兵转运专员;在临时后方宝鼎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杀;随着战争的深入,天宝市成了远离前线的大后方;关锦璘升任为大后方中将总都督,为了能让上海、南京、武汉的民族企业安全转移到大后方,关锦璘和他的战友呕心沥血,谱写了一曲民族正义的战歌!
  • 早泄的药膳疗法

    早泄的药膳疗法

    本书以介绍药膳为主,对某些临床效果确切的食疗方也一并收入,是处于水深火热中广大男性的福星,是家庭和睦,妻子颜开的必备精品。
  • 二手男人

    二手男人

    这是一部以80后二手男人付艾里为主线,用幽默的语言生动描述二手男人以及择偶众生相的书。
  • 清纯萝莉:二次元生存记

    清纯萝莉:二次元生存记

    她们是好姐妹,彼此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她们有着相同的爱好,相同的特长,在同一所学校,拥有着普通人所没有的一切。某一天,她们中的一人无声无息的消失在了这个世界,没有一个人知道她去了哪儿,是否还会回来……所有人都放不下她,所有人都一致决定要将她找回来,因为——她们是好姐妹啊!为了寻找她,她们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二次元!生存在二次元,她们到底该怎么办?剩下的那一人,又究竟去了哪里?她们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毛泽东这样学习历史这样评点历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读史说史,在于适当的应用。他一生走遍大江南北。解放以后,每外出必自备中国地图,找好路线和方位;每在一处会议,就要向所在地的图书馆查阅大量图书;每到一地,还要查阅地方志和有关本地历史文化书籍,和当地人员畅谈、作情感交流。这也是读史的别致处,也是他不断深化自己研读历史的一个方法。毛泽东对历史的评说,虽然很多是片言只语,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闲话,但却能折射出这位历史人如何运用历史,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