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26400000001

第1章 序

这个书名由来巳久。

那是七八年前的事了,我从一座小寺庙里出来。主持让手下唯一的年轻喇嘛送我一程。他把我送出山门,并把我寄放在门房的小口径步枪交还给我。

下午斜射的阳光照耀着苍熏的群山,蜿蜒的山脉把人的视线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山下奔涌不息的大渡河水也被阳光镀上了一层闪烁不定的金光。

我对这个年轻的喇嘛说:“请回去吧。”

他的脸上流露出些依依不舍的表情,说:“让我再送送你吧。”

我知道这并不意味着通过这四五个小时的访问,我们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多么深厚的友谊,这是不可能的。在我做客的大部分时间里,我都在跟他的上司一这座山间小寺的住持喇嘛争论。因为一开始他就对我说,这座小庙的历史有一万多年了。宗教从诞生之初,就具有对日常生活的超越能力。但很难设想产生于历史进程中的宗教能够超越历史本身。于是,我们就开始争论起来。这个争论持续了一个多小时,而没有取得任何结果。

那时,这个年轻喇嘛就坐在一边。他一直以一种恭敬的态度为我们不断续上满碗的热茶,但他的眼睛却经常从二楼狭小的窗口注视着外面的世界。

现在,我们来到了阳光下面。强烈的阳光刺得人有些睁不开眼睛。我们踏入了一片刚刚收割了小麦的庄稼地。剩下的麦茬发出许多细密的声响。那个年轻喇嘛还跟在后面。我还看见,那个多少有些恼怒的主持正从二楼经堂的窗口注视着我。我在他的眼里,是一个真正异端吗?

我再一次对身后的年轻喇嘛说:“请回去吧。”

他固执地说:“我再送一送你。”

我在刚收割不久的麦地里坐了下来。麦子堆成一个一个的小垛,四散在田野里。每一个小垛都是一幢房子的形状。在这一带地方,传统建筑样式都是碉楼式的平顶房子。而这种房子式的麦垛却有一道脊充当分水,带着两边的坡顶。在这片辽阔山地里,还有一种小房子也是这么低矮,有门无窗,也有分水的脊带着两边的坡顶。那就是装满叫做“擦擦”的泥供的小房子。这些叫做擦擦的东西,一类是宝塔状,一类则像是四方的印版,都是从木模里模制出的泥垤。这些泥坯陈列在不同的地方,是对很多不同鬼神的供养。麦地边的树林与草地边缘,就有一两座这种装满供养的小房子。

而地里则满是麦子堆成的这种小房子。

这时,坐在我身边的小喇嘛突然开口说:“我知道你的话比师傅说的有道理。”

我也说:“其实,我并不用跟他争论什么。”但问题是我已经跟别人争论了。

年轻喇嘛说:“可是我们还是会相信下去的。”

我当然不必问他明知如此,还要这般的理由。很多事情我们都说不出理由。

这时,夕阳照亮了一川河水,也辉耀着列列远山,一座又一座青碧的山峰牵动着我的视线,直到很辽远的地方。

年轻喇嘛眯缝着双眼,用他那样的方法看去,眼前的景象会显得飘浮不定,从而产生出一种虚幻的感觉。

“其实,我相信师傅讲的,还没有从眼前山水中自己看见的多。”

我的眼里显出了疑问。

他脸上浮现出一丝犹疑的笑容:“我看那些山,一层一层的,就像一个一个的梯级,我觉得有一天,我的灵魂踩着这些梯子会去到天上。”这个年轻喇嘛如果接受与我一样的教育,肯定会成为一个诗人。

我知道,这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对方也只是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不是要与我讨论什么。这些山间冷清小寺里的喇嘛,早已深刻领受了落寞的意义,并不特别倾向于向你灌输什么。

但他却把这样一句话长久地留在了我的心上。

我站起身来与他道别:“请向你师傅说得罪了,我不该跟他争论,每个人都该相信自己的东西。”

我走下山道回望时,他的师傅出来,与他并肩站在一起。这时,倒是那在夕阳余辉里,两个喇嘛高大的剪影,给人一种比一万年还要久远的印象。一小时后,我下到山脚时,夜已经降临了。

坐上吉普车,发动起来的引擎把一种震颤传导到整部车子的每一个角落,也传导到我的身上。我从窗口回望山腰上那座小小的寺庙。看到的只是星光下一个黝黑的剪影。不知为什么,我期望看到一星半点的灯光,但是,灯火并未因为我有这种期望而出现。

那座小庙的建立很有意思。数百年前的某一天,一个犁地的农民突然发现一面小山崖上似乎有一尊佛像显现出来。到秋天收割的时候,这隐约的印迹已经清晰地现身为一尊坐佛了。于是,他们留下了一名游方僧人,依着这面不大的山崖建起了一座宝殿。石匠顺着那个显现的轮廓,把这尊自生佛从山崖里剥离出来。几百年来,人们慢慢为这座自生佛像妆金裹银,没有人再能看到一点石头的质地,当然也就无从想像原来的样子了。

在藏区,这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

在布达拉宫众多佛像中,最为信徒崇奉的是一尊观音像。这不但是因为很多伟大人物,比如吐蕃国历史上有名的国王松赞干布就被看成是观世音的化身。而是因为这尊观音像也是从一段檀香木中自然生成的。只是在布达拉宫我们看到的这尊自生观音,也不是原本的样子了。

这尊自生观音包裹在了一尊更大的佛像里,里面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只能自己进行判断或猜想了。

从此以后,我在群山中各个角落进进出出,每当登临比较高的地方,极目远望时,看见一列列的群山拔地而起,逶迤着向西而去,最终失去陡峻与峭拔,融人青藏高原的壮阔与辽远时,我就会想到这个有关阶梯的比喻。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比喻。

一本有关藏语诗歌修辞的书中说,好的比喻犹如一串珠饰中的上等宝石。而在百姓日常口头的表达中,很难打捞到这样的宝石。我有幸找到了一颗,所以,经常会在自己再次面对同样的自然美景时,像抚摸一颗宝石一样抚摸它。而这种抚摸,只会让真正的宝石焕发出更令人迷醉的光芒。

当然,如果说我仅凭这么一点来由,就有了一个书名,也太弱化了自己的创造。

我希望自己的书名里有足够真切的自我体验。

大概两年之后,我为拍摄一部电视片,在深秋十月去攀登过一次号称蜀山皇后的四姑娘山。这座海拔六千多米的高山,就耸立在距四川盆地直线距离不过百余公里的邛崃山脉中央。我们前去的时候,已经是水冷草枯的时节。雪线正一天天下降到河谷,探险的游客已断了踪迹,只在山下的小镇日隆的旅馆墙上留下了“四姑娘山花之旅”一类的浪漫词句。

上山的第四天,我们的双脚巳经站在了所有森林植被生存线以上的地方。巨大岩石的阴影里还有经年不化的冰雪。往上,是陡峭的冰川和蓝天,回望,是一株株金黄的落叶松,纯净的明亮。此行,我们不是刻意登顶,只是尽量攀到高一点的地方。当天晚上,我们退回去一些,宿在那些美丽的落叶松树下。那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雪。早上醒来,雪遮蔽了一切,树、岩石,甚至草甸上狭长的高山海子。

我又一次看到被雪的山脉一列列走向辽远,一直走到与天际模糊交接的地方。这时,太阳出来了。

不是先看到的太阳。而是遽然而起的鸟类的清脆欢快的鸣叫一下就打破了那仿佛亘古如此的宁静。然后,眼前猛地一亮,太阳在跳出山脊的遮挡后,陡然放出了万道金光。起先,是感觉全世界的寂静都汇聚到这个雪后的早晨了。现在,又觉得这个水晶世界汇聚了全世界的光芒与欢唱。

“太阳弹响群山的音阶。”

我试图用诗概括当时的感受时,用了上面这样一个句子作为开头。从此,我就把这一片从成都平原开始一级级走向青藏高原顶端的一列列山脉看成大地的阶梯。

从纯粹地理的眼光看,这是把低海拔的小桥流水最终抬升为世界最高处的旷野长风。

而地理从来与文化相关,复杂多变的地理往往预示着别样的生存方式、别样的人生所构成的多姿多态的文化。

不一样的地理与文化对于个人来说,又往往意味着一种新的精神启示与引领。

我出生在这片构成大地阶梯的群山中间,并在那里生活、成长,直到36岁时,方才离开。所以选择这个时候离开,无非是两个原因。首先,对于一个时刻都试图扩展自己眼界的人来说,这个群山环抱的地方时时会显出一种不太宽广的固守。但更为重要的是,我相信,只有在这个时候,这片大地所赋予我的一切最重要的地方,不会因为将来纷绘多变的生活而有所改变。

有时候,离开是一种更本质意义上的切近与归来。

我的归来方式肯定不是发了财回去捐助一座寺庙或一间学校,我的方式就是用我的书,其中我要告诉的是我的独立的思考与判断。我的情感就蕴藏在全部的叙述中间。我的情感就在这每一个章节里不断离开,又不断归来。

作为一个漫游者,从成都平原上升到青藏高原,在感觉到地理阶梯抬升的同时,也会感觉到某种精神境界的提升。但是,当你进人那些深深陷落在河谷中的村落,那些种植小麦、玉米、青稞、苹果与梨的村庄,走近那些山间分属于藏传佛教不同流派的或大或小的庙宇,又会感觉到历史,感觉到时代前进之时,某一处曾有时间的陷落。

问题的关键是,我能同时写出这种上升与陷落吗?

当出版社组织的这次活动结束的时候,各路同行会师拉萨,新闻发布会召开时,租来作为会场的地方,竟然有一尊佛教中文艺女神央金玛的塑像。这种情境当然只会在西藏出现。那么,就让这尊女神保佑我,赐给我足够的灵性与智慧,来达到我的目标吧。

成人之后,我常常四出漫游。有一首献给自己的诗就叫做《三十周岁时釋游若尔盖大草原》。

记得其中有这样的句子:

我们嘴唇是泥,

牙齿是石头,

舌头是水,

我们尚未口吐莲花。

苍天啊,何时賜我最精美的语言。

今天,当我期望自己做出深刻生动表达的时候,又感到自己必须仰仗种非我的力量。在历史上,每一个有学识的僧人在开始其著述时,都会向四方的许多神佛顶礼。比如藏族历史上最具批判性的更敦群培在《智游佛国漫记》中,开篇就“虔诚地向正等觉世尊之足莲叩拜”。所谓足莲是藏语里一种修辞格,就是把世尊的足喻为莲花。这样叩拜的目的,也无非“敬祈赐予保佑”’保佑著作者能够:

深邃智慧之光轮驱除世间迷惑,

恬静解脱之定足镇压三界顶部,

具有未染戏论浮云净空之胸怀,

众生之祥瑞太阳賜汝圆满之雨露!

位高权重的五世****在其巨著《西藏王臣记》的开篇也是这样祝颂:

那整齐的花蕊,似青年智慧,锐如铁钓,刺入美女的心房。

自在地洞见诸法的法性,显现在大圆镜上。

明效大验,显示出一幅梵净歌舞的景象。

能做这样的加被者——文殊师利,原我庄严的喉舌成为语自在王。

然后,他转而向诗歌与文艺女神继续祝颂:

乍见美妙喜悦的尊颜,疑是皎洁的月轮出现。

你那表示消除一切颠倒与惶惑的标+只—

是你那如蓝吠琉璃色彩般长悬而下垂的发辫。

妙音天女啊!愿我速成语自在王那样的智慧无边!

“语自在”,从古到今,对于一个操持语言的人来说,都是一种时刻理想着的,却又深恐自己难于企及的境界。

现在,虽然全世界的人都会把藏族人看成是一个诚信教义,崇奉着众多偶像的民族,但是,作为一个藏族人如我,却看到教义正失去活力,看到了偶像的黄昏。

那么,我为什么又要向非我力量发出祈愿呢?因为,对于一个漫游者,即使我们为将要描写的土地给定一个明晰的边界,但无论是对一本书,还是对一个人的智慧来说,这片土地都过于深广了。江河日夜奔流,四季自在更替,人民生生不息,所有这一切,都会使一个力图有所表现的人感到胆怯甚至是绝望。第二个问题,如果不是神佛,那这非我力量所指又是什么?我想,那就是永远静默着走向高远阶梯一般的列列群山;那就是创造过,辉煌过,也沉沦过,悲怆过的民众,以及民众在苦乐之间延续不已的生活。

现在,我把这本漫游的记录,以及更多的漫游中的回忆奉献在你面前。

同类推荐
  • 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

    想走就走:住青旅的旅行

    本书以日记体形式,记录了作者受“青旅文化”感召、利用两个夏天背包游历国内15地的行程。其中除了在亲友家做了几回“沙发客”、住不到青旅改投其他旅馆之外,其他日子作者都是“住青旅”,所以称为“住青旅的旅行”。虽不能以此概括国内方兴未艾的青旅文化,但管中窥豹,对于准备出发的后来者自然有所裨益。
  • 山在那里

    山在那里

    散文集《山在那里》,是一个人的述说与回声。我们改变不了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那里的文字,就是他的拓展,凭借凡俗市井中失神的观察,顺着半虚半实的家藤攀爬,他让自己相对封锁的生命得到时空上的延展。这本书,是一座漂流于朝九晚五、无限循环的秩序生活中的、沿途观看一个人内省风景的文字岛屿。
  • 遇见,在青春的途中

    遇见,在青春的途中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游记散文类文学作品,记录了她在赤坎、南澳、周庄、汕头、西湖、香港等地旅行中最美的遇见。
  • 侣行

    侣行

    在中国,从来没有一对情侣,像张昕宇和梁红这样“侣行”过。“5.12”汶川地震,张昕宇自己组队去现场救援,灾难现场的震撼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开始用行动去触摸生命的价值与真意。他们制定了庞大的环球极限侣行计划:海盗乱邦索马里、世界寒极奥伊米亚康、核泄漏鬼城切尔诺贝利、天堂之门地狱之眼马鲁姆火山……如有可能,他们打算把火星也列入计划。他们曾在零下72℃的极寒之地穿越600公里无人区;他们曾在索马里首都差点被自己的安保队长劫持;他们曾在切尔诺贝利亲密接触被“石棺”封存的4号反应堆;他们曾在太平洋马鲁姆活火山内见识熔岩湖的炽烈与浩瀚……
  • 驴友入门宝典

    驴友入门宝典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基础知识类的驴友入门书籍,是写给全国几千万初、中级驴友看的书。这是一本作者参加户外活动7年多、带队出行200余次的经验总结,主要针对的是短程、低海拔、低难度的户外活动,向大家介绍关于驴友的基础知识、户外装备、安全知识、户外小经验、特种户外、省钱攻略、带队常识等等。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涉及的都是初、中级驴友最关心的、实用的内容,可以帮助初、中级驴友快速成长,更安全、更开心、更省钱的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热门推荐
  • 枭妃:绝色帝王的逃宠

    枭妃:绝色帝王的逃宠

    沐倾歌,外人眼里的寻常公主,却有着不为人知的惊世之才。她精通琴棋书画,胸怀倾世谋略。苦恋三载的男子亲手将她推给她恨之入骨的男子时,她浅笑:“我沐倾歌对天发誓,你今天对我所做的种种,改日必十倍奉还!”诸葛琛,楚国的战神,一把战刀平天下,一记谋略定乾坤他不相信爱情,也不稀罕爱情,当她发现真相后绝决的跃下冰河彻底离开他的生命时,他才发现原来沦陷的是他的心。
  • 我命不由天

    我命不由天

    刀剑的存在只为捍卫强者的尊严,若我活着总有一天君临天下!少年此生,必有一搏,希望从此,天下无敌。每一个少年都有一个君临天下的梦想,而我迟早是站在高处的男人!
  • 一树叶子

    一树叶子

    学诗几十年了,对什么是好诗,仍然感到惶惑。尤其是面对发展变化中的新诗,面对诗歌审美理论的种种声音,面对网络每日涌现的成千上万的诗选诗作,真的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诗真是一个说不清的东西。
  • 传奇与惊悚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传奇与惊悚卷(全球华语小说大系)

    在本卷传奇与惊悚的小说中,离奇现象或人物行为的不寻常将会强烈激发读者的惊奇、恐惧与战栗之情。在经历了所有被日常秩序埋没的非理性情绪之后,读者将感知理性思维所覆盖的一切混沌与漆黑,这些传奇与惊悚的情绪,在霹雳的刹那间将世界的真相、自由、本能、欲望与恐惧从另外一个角度向世人展示,人们于深渊的边缘处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世界与水边的自己。在中国当下“后严肃时期”的文学语境中,何为“否定性”、“自由”?传统在“被后现代”之后,“父权”是否遭遇了“亚文化”的冲击,他们之间是对峙、解体、还是妥协?游荡在“实在界”周围的恐惧是否真的令人战栗?
  • 轮回永世

    轮回永世

    我们都是命运的弃子,当叶寻从死人堆里爬出来那一刻,就注定了这片天地从此不会太平静。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 嫡女毒妃:重生为狠毒贵妃

    嫡女毒妃:重生为狠毒贵妃

    前世,她是丞相之女,看不惯王公贵族的纨绔,与一民间男子相恋,谁知道,他竟然是一渣男,渣男联合闺蜜让她满门抄斩,还将她削成人棍藏于墙后看她们风流快活,还将让她的儿子认贼作父,认贼作母,日日毒打虐待!今生,她脱胎换骨,重生归来。她斗嫡母,杀嫡姐,杖奴婢,面对众人惶恐的眼神,她巧眉星盼,“既然我过不了好日子,那大家就都不要过日子了。”重生,只为复仇,却无奈的被卷入了众多美男中,风流王爷,腹黑太子,妖孽亲王,就连渣男都对她百般纠缠,这一世是重蹈覆辙还是涅槃重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 之八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智慧故事 之八

    智慧具有传承性,本套图书精选智慧故事、内容丰富、故事精彩,为广大学生增加智慧提供了一条路径。
  • 无上掌控

    无上掌控

    渡劫失败的他,降临斗极大陆。一番风云变幻,世间谁主沉浮?揭开惊天之谜,终成无上掌控!
  • 母女训狼记

    母女训狼记

    花朵朵:“我都说了我根本就不记得了,你为什么还要缠着我啊?”狼王:“我要抓到真凶!必须要和你在一起!”花蕊:“叔叔你是来做我的爸爸的吗?不是啊!那没有关系啊,你做我妈妈的老公也可以啊!”三个人,三个目标,他们都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着,但是到底谁能够最终达到目标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