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18200000002

第2章 专业和职业(2)

跨界并非大家想象的那么难,这辈子完全没有跨过界的人很少,很多普通人跳槽的跨度比我还大。真正的问题是跨界后,如何才能做到游刃有余。

我的看法是:在走向通才的路上,得先在某个方向成为专才。

早年我花7年的时间做项目经理,从中学到很多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个世界上问题的解决模式无非是“老问题老办法,老问题新办法,新问题老办法,新问题新办法”这四种。等进入其他领域后遇到问题时,我会试着用过去学习到的方法去解决,大部分效果还不错。

别人奇怪为什么我在新领域学得快,其实,我的大脑不过在调用过去已经熟练掌握的重复性框架。

这也是会读书和不会读书的人的区别。会读书的人看懂别人思考的框架,不会读书的人记住别人思考的结论。

因为很多行业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是可以套用的。比如,一个好销售员绝不是只能在一个行业做销售,一个技术人员也不是只能设计一种产品,一个管理者也不是只能管理一类公司。

有的思考框架大家都知道了,意味着同样的武器大家都掌握了。此时,你又要发现新的方法,这需要不断改进思考框架。

好比分析股票的一个软件大家都在使用,这个软件的边际效应就在递减。赢家永远是采取新规则的,世界就在这样动态对抗中不断进步。

所以,不要因为某个框架在某些领域证明很成功就形成对它的依赖。我很喜欢卡斯帕罗夫在《棋与人生》中的说法:当你依赖某种模式获得巨大成功时,它就成为你最大的弱点,你看不见,但你的对手看得见。

我现在的习惯是为自己的大脑多贮存几种框架,遇到事情时,用不同的框架对比思考,这样更容易做出更好的选择。冯仑说过一个人要做大事业必须会说四种话:“官员的话,学者的话,商人的话,江湖的话”。四种话,就是四种话语结构。如果你有训练这些讲话的模式,那么与人沟通起来更顺畅。

任何行业的思考模式都需要学习。学习一个思考框架要经过“摸索→模仿→记录→表达→复用→优化”六个阶段。

一开始在自我摸索中遇到困难,人就会观察别人的做法并加以模仿。如果只是模仿不去总结,就会停留在表面的层次。所以,管理学要求把你实践过程中的行为、数据和经验记录下来,慢慢地,这些记录的内容,就会变成你的财富。这时,你可以把经验分享给别人,这就进入表达的阶段。

一旦其他人借鉴你的思考框架,那么你的思考框架就证明是可以复用的好框架。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经验,还可以成为组织的经验,大家可以一起持续优化和完善它。

建立思考框架的方法,对大学生而言不妨开始学一点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并非是万能的,但作为一个入门级的思维工具,很适合大学生学习。很多职场人士很喜欢用思维导图沟通,提前掌握这门武器,将来在职场是会加分的。

想学习思维导图,百度“思维导图”,或者看看思维导图发明者博赞兄弟写的《思维导图》一书。

实操训练

你是如何为书籍分类的?

有一天,你发现书柜里的书太多了,请问,怎样分类才能既便于查找又便于归类?能想出5种以上为书分类的方法吗?

再想一想这种分类的方法可以应用到衣服分类、朋友圈分类和的时间管理上吗?

现在尝试把你最擅长的一件事情,画成一个结构化的思维导图放到网上分享。比如,画一个组织班级春游或组织班会等方面的思维导图。

培养一种终身受益的兴趣

我经常收到大学生的来信,说自己的性格和专业不搭。有趣的是,大部分人都说自己喜欢接触新鲜的东西,喜欢旅游,喜欢和不同的人沟通,所以,不想做沉闷无聊的技术工作,想找到更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

希望从事的职业是自己感兴趣的,我年轻时也是这样想。等工作后才明白,能够把兴趣当职业的人少之又少,毁掉兴趣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它变成工作。

我有一个做销售的朋友,总是拉我和他合伙做事情赚大钱。我这兄弟会唱歌、会喝酒、会跳舞、会打麻将。只是现在他把这些特长变成了应酬技巧,把兴趣和赚钱扯在一起,如果赚不到钱他就没兴趣。你看我这朋友就是一个反例,把自己的兴趣和工作结合在一起,结果兴趣就毁了。

其实,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80%的时间是在做简单重复的事情。重复、单调没有变化的生活会让人抓狂。所以,我们需要找一点别的快乐来平衡这种生活,这种平衡往往来自你有一样可终身坚持的爱好和兴趣。没有这种平衡,每天只是学习工作,你都不会觉得幸福。

工作能带来收入,地位和名声,但不能给你带来幸福感。如果在工作以外能培养一种可以长期坚持的兴趣,那么,在压力大的时候,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排遣方式。通过自己的兴趣认识新的朋友圈,谈不一样的话题,了解不一样的人生,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不需要那么功利,也不需要那么费心,所有的投入都是你自己的心甘情愿,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多了很多快乐。

发展和职业不一样的兴趣对职业也会有帮助。

爱因斯坦是大物理学家,他的业余爱好是拉小提琴。很多人的兴趣都和艺术、体育、文学相关,这些领域的兴趣往往能激活人的右脑,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使人能在工作中有更好、更有深度的思考。

进入职场后,兴趣也许可以成为你组织活动的特长,也许可以成为结交人脉的最佳名片。兴趣的交往往往少了很多功利心,反而能帮你带来更多的机遇。

有时候把兴趣玩出名堂,兴趣也可以变成职业。

有个男孩很喜欢玩肥皂泡,长大后,他在业余时间就去做肥皂泡魔法师,每天接到很多邀请去各种场合表演玩肥皂泡。他的兴趣给自己带来了机遇,也给别人带来了快乐。

但是,我希望大家培养的兴趣不是想着把它变成功利性的武器,而是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

有本书很好玩,叫《黑客与画家》,去看看,会让你产生很多不同的思考。

实操训练

你的兴趣是什么?

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每个人的个性和特长都不同,有的人喜欢动,有的人喜欢静,有的人喜欢热闹,有的人喜欢宅居。不管是哪种人,都可以培养在某个方向的兴趣。

一个人的兴趣发展和他的个性还有某个方面的特长相关。我建议大家思考一下,你们在文学、音乐、美术、建筑、手工、收藏、运动、游戏、极客等领域能否找到一个爱好?

现在,把你想培养的兴趣写下来,去搜索有无类似的爱好者网站或者社区,加入他们,一起去玩,说不定这些爱好能让你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呢!

@小巴_1990是河南省南阳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师范类)的大三学生,学校似乎不太有名,据说这个专业毕业后最对口的岗位是初、高中的政治老师。

小巴刚踏进大学时心里很失落,眼前的学校与自己想象中的大学差远了,专业也不好。但他坚持隔一段时间就给自己写一篇总结文字,然后发在QQ空间和微博。没想到这个习惯却给他带来一个新的圈子。

小巴第一次在微博上发长文是因为帮一个同学修改迎新晚会PPT。作品在一天做好并得到对方认可,于是他想:“我能不能以心得总结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制作思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于是他写了一篇文章,《搞定五大问题帮你一天做好一个PPT》发新浪微博,发微博时顺便@了PPT圈的几位高手,没想到竟然得到@秋叶语录老师的鼓励:“非常好的制作总结,做PPT不在多,在于思考和总结才能提高快。”

这次经历激发了他写长微博的兴趣。

2012年元旦,小巴到卖场做临促——卖笔记本电脑。做临促通常被认为是打酱油的,小巴并不是这样想,他非常用心和其他三位店员创下了一天卖掉笔记本电脑36台的最高销售纪录。回到学校,他马上从卖场、厂家、常促、临促这四个角度谈了自己的一些感想。没想到竟然获得微博大V@数据化管理的转发评论鼓励,随后电信全国市场部经理粉了他的微博,鼓励他尝试手机的销售。

这些经历与小巴的专业似乎都不相关,他的同学也很不解,觉得他是做无用功,对找工作有什么帮助呢?

寒假时,秋叶老师建议小巴:你其实适合做管理,为什么不发挥自己的优势呢?

在秋叶老师的推荐下,小巴开始看“管理圣经”《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中的100篇经典文章,并尝试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大篇的文字转化成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等形式分享到网上。没想到第一篇文章转发量竟然破千条,更让人惊喜的是,@哈佛商业评论官方微博竟然转发了小巴的作品,并私信联系他:“请告知您的相关信息,我们将为您寄送最新一期的杂志。”

再后来,《哈佛商业评论》前主编@陈雪频邀请小巴到他的创业公司“智慧云传媒公司”做暑假实习生。要知道,陈总公司招聘的实习生都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校的本科生、硕士生。

一个不知名的二本学校的普通学生,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屌丝逆袭,这个故事对你有启发吗?

同类推荐
  • 做小人物成大事业

    做小人物成大事业

    本书共分做人要“小”和成事有门道两篇,介绍了做小人物成大事业的技巧。
  •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华民族自古讲求修身之道。汉代哲学家王修说:“志向高远的人,能够不断地磨炼自己,以成就大业,没有节操的人,懈怠轻忽,只能成为平庸之辈。”老子的《道德经》中虽然重点讲的是哲学观念,但也讲了许多道德修身的问题,他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意思是说,德性浑厚高尚的人,好比初生婴儿一样纯洁。又说:“重修身,则无不克。”再有,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更指明了个人的修养不仅是处世的条件,而且是成就事业的根本。由此可见,人生就是一个通过不断“修道”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为人者必先正其身”这一传统美德,一直被几千年来的有志之士遵循着,也教会无数世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生活。
  • 转念的力量

    转念的力量

    《华严经》的《十地品》里,佛陀开示了菩萨依次修行的十种境界。而在这本书里,作者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说法,把这十种境界描述为十种心态,十种念头,并将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看看十个念头的每一个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转变。讨论的是普通人如何透过念头的转化,化困厄为幸福,获得平静安宁的生活;针对的是普通人如何处理日常的烦恼,而非成佛。
  • 北大财商课

    北大财商课

    赚钱不能光凭智商、情商,关键还要看财商!智商,能令您聪明;情商,町决定命运;财商,可以为您赚取百万、千万、亿万……《中国平安国人财商指数报告(2011)》显示,中国人财商指数刚过及格线;而在北京大学企业家俱乐部成立仪式上,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表示,北大共诞生了79位亿万富翁,连续三年高居内地高校首位。北京大学当之无愧为我国“造富能力”最强的大学,其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高智商,更具备高财商。《北大财商课》精选了北大校友中最具代表性的亿万富豪案例,在这里他们将向您展现成功可以复制,财商更可以学习和后天培养。《北大财商课》的作者是曹荣、刘操。
  • 人性丛林潜规则

    人性丛林潜规则

    本书将人性丛林中一丝蕴涵着潜规则的内容突现出来,把人生中的智慧挖掘出来,在演绎潜规则的同时,有力规避一些负面影响,力求给读者以积极的人生思考和启迪。
热门推荐
  • 逆战世界:迷雾小镇

    逆战世界:迷雾小镇

    云飞,一个勇敢而坚毅的男人。一封已故妻子的来信开启了他的冒险生涯。这里是逆战的世界。这里是僵尸的世界。四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
  • 朕本红妆:女治天下

    朕本红妆:女治天下

    “他”是皇位唯一继承人,俊美腹黑,文武双全;他是江湖浪荡客,绝代风华,权谋天下。一次交易,他成为她的谋臣,无数次出谋划策,出生入死,当她站在皇权最高点,他最终成为局外人,只是,他是否甘愿退出把她拱手让人?
  • 不朽家族

    不朽家族

    这片土地上发生过许多事情,有现在的,有久远的,在时间的转轮上,都已经慢慢的褪色……只有远方的游吟诗人还在不断的叙述着,这片大陆上勇者的传说……叙述着骑士的忠诚,剑士的豪迈,魔法师的传奇,佣兵的冒险,精灵的美貌,魔怪的邪恶,历久的战争,王国的更替,叙述着大陆上的历史。
  • 莫良有方

    莫良有方

    文案:别人家的故事,是哥哥和弟弟争女主。而我们家的故事呢,是……尤幼原本是抱着报复的心理来勾引沈苜的,可不料,沈苜却早已倾心自己的同胞兄弟——沈司量。不好不好,既然真的不能嫁给沈苜的话,那要不咱就把弟弟抢过来?谁知道,还没等尤幼出手呢,沈司量就用一身逆天的撩妹小技巧让尤幼节节败退、束手就擒。(本文小苏,情话从心,但主角均不怂,大家放心)
  • The Life of John Bunyan

    The Life of John Buny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做优秀的共产党员:谈谈共产党员形象

    对每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形象”问题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大问题,它不但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而且也关系到整个党的生命。因为共产党员形象是党的形象的具体体现,党员的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形象和威信。所以,在党员个人修养中,应该而且必须始终注重“形象”这个问题,真正树立起党员的良好形象。本书就是一本专门探讨“共产党员为什么要重视自身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形象”、“共产党员应该如何塑造并提升自身形象”等问题的专著。
  • 青春转身

    青春转身

    搞笑的大学生活,深刻的兄弟感情,还有那充满甜与痛得爱恋……
  • 重生之富二代

    重生之富二代

    一个重生的富二代为了特别的任务化身为公司的小保安,在复仇的路上携美同行,公司里有冰山女神,出租房里有美女主播……站在第一重世界(武者)的顶峰,挑战第二重世界(先天)。为了救美进入了第三重世界(穿越时空),因为这个楚良,历史的长河卷起千堆雪。历史已经改变,在蝴蝶效应下,21世纪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
  • Hero Tales From American History

    Hero Tales From American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朝花夕拾古记

    朝花夕拾古记

    她,从一个小乞丐一朝贵为公主;他,无双公子,江湖神医。一顶大红喜轿子抬向何家?!师徒二人是否再有爱恨交集?看今朝天下第一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