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道狭小,只容得一人宽窄,郢仁跟在罗飞燕身后,偶尔在转角处能够看见她垂下的白眉,心想,虽然师傅容颜以老,年轻时也定是位美女。
约走了十几丈远,郢仁来到塔底,来之前诸多想法,真的到了这里忍不住四处瞧瞧,此处形椭圆,在中心出摆着一个石桌,桌上有孔可能就是放宝珠的地方,郢仁由东至西走了半圈,又由东向西走了半圈,终不见房间,思念蔡语茹之心早已如江水泛滥,忙问道:“罗奶奶,他们关在哪里?”
罗飞燕展颜轻笑,方才郢仁拜她为师后就叫了她一声罗奶奶,现在又这么称呼自己,道:“还叫我罗奶奶?”
郢仁也知称呼不妥,忙躬身赔罪,道:“徒儿知错,师傅赎罪!”
“好了,跟着我来吧。”罗飞燕伸手在墙上摸了摸,这里光线很暗,郢仁看不清她摸了什么东西。
只见石壁动了一下,罗飞燕伸手推了一下,眼前出现一条甬道,风吹进甬道,墙壁上的灯见风便燃了起来,不会儿的功夫甬道就逐渐明亮起来,郢仁跟着罗飞燕走了进去,走了十几丈就见两旁有几间石室,蔡语茹等个派弟子悉数都在这里,只不过都是昏迷不醒。
郢仁心想,不会是中了什么剧毒吧?要是这样叫不醒可就遭了,这么多人怎么带着出去呢?
罗飞燕看出郢仁心中的顾虑,笑着走到近前,提给郢仁一个白色的小玉瓶,“这是解药,他们只是中了。”
郢仁打开瓶子闻了闻,气味腥臭无比,连忙拿开,心想,这解药的味道可真够臭的,等下蔡语茹要是闻着这味醒来定会气的不得了。
一一解了众人身上的,蔡语茹还在皱着眉,刚才她一睁开眼睛就闻到一股恶臭,像是死鱼放在烈日下晒了两天浑身腐烂的味道,就算是郢仁现在把瓶子拿走了,她也感觉到这味道还在,似乎连身上的衣服也满是那股臭味。
“多谢少侠相救!”一身道袍的男子站起身,冲郢仁一拱手,心想这人是谁呢?
“不必谢我,你们的掌门都在塔上等着呢,咱们先上去再说吧。”郢仁道。
大家刚要起身离开这里,就见外面石壁吱吱作响,郢仁紧走两步已是来不及,石壁裂开的地方现在已经合上了。郢仁正大惑不解的时候,听见石壁外有人说道:“还请魔君在这委屈几日。”
郢仁实在无奈,竟发出一声苦笑,心想我这什么命呢,刚见到蔡语茹,又被困在这里见不成珊儿,也不是她现在伤势如何,我被困在这里,也不知道外面什么样了。
“莫世聪,你快快打开石壁,我也在这里呢。”罗飞燕气的大声喊道。
石壁外传来一阵狂笑,“主公说的不错,罗大侠是剑圣的传人,怎么会真心替我们办事呢?也请罗大侠委屈几日了。”
听着脚步声逐渐走远,罗飞燕心中有气,暗想这些人原来早对自己不放心,见我没有杀了这小子,便知我有二心留我不得,更气自己粗心,看向郢仁,道:“是我太大意了。”
“师傅,别这么说,谁也没想到他们疑心这么重,连自己人都一直提防。”郢仁心中虽然着急,不过言语中却没有半点表露,郢仁在心中对自己说道:“不能乱,事情还没到最后关头。”
郢仁拦着蔡语茹的腰间,柔声问道:“这么长时间他们都没送饭过来吗?”
蔡语茹摇头,道:“我们被他们带到这里之前就中了毒,要不是你来怕是现在也醒不过来呢。”说完话又推开郢仁,葱玉般白皙纤细的手指捂住鼻子,“离我远点儿,你身上好臭。”
郢仁哑然,拿着臭瓶子一一给众人解毒,身上的味道自然好不了,别人只是闻一下就行,而郢仁却是拿在手里,时间一长这味道早就渗入衣服。
众人围坐在一起,方才周海平等人醒来时叫郢仁魔君这些正派弟子也都听得真切,现在有意识的远远地坐到一旁,保持着一定距离,郢仁心想,你们这些人妄称正道侠义之事,我刚才救醒你们的时候还一口少侠长,少侠短的,现在知道我的身份,就远远的坐在一边,这样忘恩负义算什么侠士。
“师傅,你说眼下怎么办?”郢仁看向罗飞燕问道。
“只能等等再说了,我想现在他们也知道大家都醒了,不可能不送饭的。”罗飞燕现在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郢仁原以为师傅会知道其他的出入的洞口,听到罗飞燕这么说,也不抱其他希望了。总归见到蔡语茹他们没事,一颗悬着的心也终是放下了,不知外面有没有黑天,推算一下应该差不多了,就算没黑天怕是日头也偏西了。
四鬼一直守在石壁前,只要有人送饭立刻就会抢先一步攻出去,可等到现在外面连一点声音都没有,也开始怀疑罗飞燕的话,看样子是不会有人送饭来了。
郢仁看着石壁上的青苔,心想这石壁虽被封上了,不过一点不觉得气闷,应该是有通风的地方,甬道上的油灯碗里渐渐枯了,光亮也越来越淡,郢仁说道:“把等都熄灭了吧,就留下一盏,咱们要节省点灯油,没有光亮再找出去的路就更难了。”
众人里又多少人肯听郢仁的话呢?贺子章逐个将灯熄灭,把灯油倒在一起,放到郢仁旁边,道:“魔君,这里四处不见光,就这么点灯油估计没多会就用完了,还是尽早想些办法,不然不等有人来救也先被饿死在这里了。”
郢仁点头,其实他何尝不知道现在的境况呢,见身旁蔡语茹担忧的神色,心中不忍,道:“你可知这塔有个传说?”
蔡语茹没心情听什么故事,又想到和郢仁一起被关在骨魔洞的那段日子,那时候两个人已成默契,不过依旧十分尴尬,困在这里没吃没喝不能马上死,这些也就算了,石室就这么大,真要是想解手又该怎么办呢?死她倒是不怕,腥风血雨她也见的多了,这可比死更让她无法接受。
郢仁也不顾蔡语茹喜爱不喜爱听,讲道:“相传这塔百年之前有颗夜明珠,每晚便会在塔顶悬挂,光彩绚烂夺目,这塔也因此而得名,夜里漆黑一片,人们也能借着这光辨明方向,这里离王城不远,不过相传宝珠光华四溢,千里外亦能看见,所以想回城的人只要顺着光就能回到家了。你说那颗夜明珠神奇不?”
蔡语茹听完郢仁的话,心想这人一点也没趣,讲起故事来更是不吸引人,原以为会讲些什么有人化作蝴蝶飞到这里,或者是这塔是谁谁为了思念谁而建,撇着嘴说道:“再神奇又如何,现在那颗夜明珠呢?它在哪呢?还不传说信不得真的。”
“谁说信不得真,我刚才就看见这塔里有石桌,就是专门用来放宝珠用的,只是后来那宝珠不知合适被人盗了去。这传说不见得是假。”郢仁道。
蔡语茹坐的累了,身子往后挪了挪,靠在墙壁上,她心里担心的是什么郢仁根本不知道。
郢仁见蔡语茹对传说不感兴趣,也不再多言,自己坐在那里寻思着如何能逃出去,如果传说是真,那盗贼是如何偷走的呢?那么珍贵的宝贝,塔上一定会有人守护的,要是从那贼人从塔上动手就不会是偷了,就是硬抢走的,可传言是宝珠不翼而飞,定是白天放在这里的时候被人悄悄的偷走了。郢仁突然站了起来,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可自己也不确定,拿出剑鞘在墙上敲着。
“你干什么?”蔡语茹不明白郢仁在做什么。
郢仁头也没回,道:“要是真有人偷走宝珠,肯定是从这进去的,这一定有密道。”
蔡语茹听到郢仁的话,想到困在这里的尴尬情形,要是能出去那再好不过,把头上的发簪拿在手中,也学着郢仁的样子在石壁上敲着。
郢仁看着蔡语茹的举动心中好笑,道:“你这是干什么?”
“不是听声吗?”蔡语茹不解的问道。
“你这样能听出什么?”郢仁指着小小发簪。
其他人见郢仁和蔡语茹的样子,也知道传说未必是假,既然能悄无声息的将宝珠盗走,可能真的是这塔里有密道,各从怀里取出利刃,一时敲打声不绝于耳。
大家忙活了好半天,竟是一点发现都没有,折腾了这么长时间也都累了,众人丧气的坐在地上,只有郢仁和蔡语茹依旧坚持,微弱的灯光下,映的蔡语茹脸颊一片红晕,如夕阳的天际一般,郢仁不由看得一呆,伸手抚摸蔡语茹脸颊上被风吹乱的头发。
“风?”郢仁脱口而出一个字。
“我看你是真疯了!”蔡语茹推开郢仁的手,这么多人一双双眼睛都盯着他俩看呢,郢仁就动手动脚的,蔡语茹当然会觉得郢仁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