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9300000013

第13章 13

第一部13

迪克在坑道转弯处拐过来,沿着战壕里的木板路往前走。他来到一个潜望镜跟前,透过镜筒观望了一会儿;然后踏上台阶,朝掩体那边张望。前方暗黑的天空下是博蒙特哈梅尔;他左面是那座悲惨的西埃普弗尔山。迪克用他的双筒望远镜看着这两处景观,不禁悲从中来,感到喉头一阵发紧。

他继续沿着战壕往前走,发现别人正在另一条坑道里等他。他很兴奋,想让大家分享他的兴奋,让他们理解这些东西的意义,其实阿贝?诺思在军队服过役,而他却没有。

“这块地方在那年夏天平均每英尺付出了二十条生命的代价,”他对罗斯玛丽说。她顺从地朝前望去,前面是一片绿色平原,草木并不茂盛,倒是有点光秃,上面只有才长了六年的低矮树木。假如那天下午迪克还说那些树木现在正遭受着炮击,罗斯玛丽也会不假思索地相信他的话。她的爱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使她终于开始感到不愉快了,感到悲观绝望,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真想和妈妈倾诉一番。

“从那以后这世界上又死了无数人,我们也会很快就死去的,”阿贝用这话来安慰大家。

罗斯玛丽紧张地期待着迪克继续说话。

“瞧那条小溪——我们可以两分钟内走到那儿去。英国人用了一个月才走过去。一个帝国慢慢往前推移,前面的倒下,后面的继续前进。另一个帝国慢慢往后退,一天只退几英寸,留下漫山遍野血淋淋的尸体。这一代欧洲人再也不会干这事了。”

“什么,他们只不过才退到土耳其,”阿贝说,“再说在摩洛哥——”

“那不一样。这西线的战事再不会发生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了。年轻士兵们以为还能打,其实不能了。他们可以再攻下马恩省,但无法攻占这地方。这里被攻占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宗教和阶级之间多年存在的那种一成不变的固定关系。俄国人和意大利人在这条战线上干得不好。要想打得好,必须把整个思想感情武装起来,让头脑里装满过去的回忆,以及更早的事,比如圣诞节的欢乐,皇太子和他的未婚妻寄来的明信片,瓦朗斯的小咖啡馆,昂特林顿的花园酒吧,市政大楼里的婚礼,观看赛马,还有祖父的络腮胡子。” “格兰特将军1865年在匹兹堡发明了这种战术。”

“不对,不是他发明的,他发明的是大规模屠杀。这种战术的发明者是刘易斯?卡罗尔(英国作家(1832—1898)。——译注。)和朱尔?凡尔纳(法国作家(1828—1905)。——译注。),是能写出《水仙》的人,是善玩滚球的乡村教区执事,是马赛的教母,是在维尔特堡和威斯特伐利亚的背街小巷被勾引的姑娘。哎,这是一次爱之战——中产阶级把一个世纪的爱都用在这儿了。这是最后的一次爱之战。”

“你把这次战役交给劳伦斯(英国作家(1885—1930)。——译注。)好了。”阿贝说。

“我那美丽可爱而又安全的世界,在一次巨大的爱的爆发中,在这儿完全崩溃了,”迪克顽固地感叹着,“难道不是吗,罗斯玛丽?”

“我不知道,”她神情严肃地回答,“你什么都知道。”

他们落在了其他人后面。突然一阵土碴碎石落了他们一身,阿贝在旁边的一条坑道里叫喊起来:

“战斗的精神又回到我身上来了。我已经爱上俄亥俄一百年了,我要炸掉这条战壕。”他把脑袋探出坑道。“你们死了——你们不懂规则吗?那是颗手榴弹。”

罗斯玛丽大笑起来,迪克也抓了一把石子准备报复,却又放下了。

“我不能在这儿胡闹,”他口气里带点儿抱歉的意思,“银带砍断了,金碗打碎了,还有这一切的一切,但是像我这样的浪漫的人对此却无能为力。”

“我也是个浪漫的人。”

他们从经过仔细整修的战壕里走出来,迎面看见一个为纽芬兰死难将士所建的纪念碑。罗斯玛丽念了一下碑文,不禁失声痛哭起来。她和大多数女人一样,愿意让人家告诉她应该怎样感觉,她愿意让迪克告诉她什么事是荒唐的,什么事是悲惨的。但最要紧的是,她想让他知道她是多么爱他,因为这个事实弄得一切都没了头绪,弄得她如醉如痴地来到这个战场参观凭吊。

参观既毕,他们坐进了自己的汽车,出发去亚眠。天上下起了暖暖的细雨,雨水纷纷落在矮树林和灌木丛里。他们看见按类型分别堆在一起的哑弹、炮弹、炸弹、手榴弹,仿佛一次巨大的火葬用过的无数堆干柴一样,还有头盔、刺刀、枪托、腐烂的皮带之类的装备,全都散布在地上,丢弃了六年。在一处弯道附近,忽然出现了一片坟茔,坟头插满了花环,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迪克叫司机停车。

“那姑娘还在那儿——还带着她的花环。”

大家看着他下了车朝姑娘走过去,姑娘犹豫地站在坟场门口,手里拿着一个花环。她的出租车停在那里等着她。这姑娘长着红头发,是田纳西人,他们上午在火车上和她相遇,她是从诺克斯维尔来这儿的,为的是给她哥哥的坟上放一个花环,以示纪念。她神色怅惘,脸上挂着泪珠。

“陆军部肯定给错我号码了,”她呜咽着说,“这个号码是另一个人的名字。我从两点一直找到这会儿,可是坟这么多,实在找不到。”

“我要是你,就不看名字,随便放在哪个坟上都行。”迪克劝她说。

“你觉得我该这么做吗?”

“我觉得这是他想要你做的。”

天色渐渐暗下来,雨越下越大了。她把花环放在场门内第一座坟头,然后接受了迪克的建议,打发了出租车,搭他们的车一块儿回亚眠。

罗斯玛丽听了那个不幸的故事,又掉了眼泪——这是一个忧伤的日子,但是她感到自己长了见识,尽管自己并不理解这事情的实质。后来她回忆起那天下午,觉得还是愉快的——也是一次平凡的经历,是联系过去的欢乐和未来的欢乐的一个环节,而它本身结果也是一次欢乐。

亚眠是个到处都是紫色调的城镇,依旧沉浸在战争的惨痛之中,和别处的几个车站很相像,比如巴黎的北方车站和伦敦的滑铁卢车站。白天在这种城镇里,人就会情绪低沉。大教堂前面的灰色卵石铺面的大广场上,穿行着二十年前的小电车,就连天气似乎也有一种过去的味道,好像褪了色的照片似的。但是天黑之后,法国生活中最令人满意的东西就又浮现在这幅画面上来了——到处是女孩们轻盈的身姿,男人们在小酒店里吵吵嚷嚷,一句话恨不得说上一百个“那个”,一对对情侣徜徉街头,肩并肩,头挨头,用不着花费什么,但其乐融融。他们坐在街边的拱廊里等火车,拱廊很高,足可以让烟雾、欢笑和音乐散发出去。乐队为迎合听众的口味,突然奏起了《对,我们没有香蕉》(当时的一首美国流行歌曲。——译注。),他们禁不住拍起手来,所以指挥显得非常得意。那个田纳西姑娘忘记了悲哀,也高兴起来,甚至还热情地转动着眼睛指手画脚地与迪克和阿贝嬉笑调情。他俩温和地和她逗笑取乐。

后来,他们又逛了一些小地方,这些地方各具特色,分别属于维尔特堡人、普鲁士卫兵、阿尔卑斯山猎步兵、曼彻斯特磨坊工人、伊顿公学的老毕业生。离开这些地方后,他们上了火车回巴黎。路上吃了些车站饭馆做的香肠乳酪三明治,喝了些博若莱葡萄酒。尼科尔心不在焉,不停地咬嘴唇,一边翻看着迪克带来的几本介绍那个战场的小册子——的确,迪克已经把有关那个战场的情况都很快研究了一遍,一直试图从中概括出一个简单的道理,直到能和他的一个晚会沾上点儿边。

同类推荐
  • 天河

    天河

    基本上是真人真事真故事,真实的时间地点真实的历史背景,是我家几代人真实离奇的泣血家史。书中主要人物李金生和潘美玉是我的父母亲,李恒德和李发旺是我的祖父曾祖父,潘振海是我的外祖父,张江村是我的故乡。小说从1938年写到1955年,跨越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三个历史阶段,从毛泽东、蒋介石和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到普通士兵、平凡百姓均有描述,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及决策过程有细致介绍,比如:日本为何要发动侵华战争?从哪几个方向攻入中国纵深?正面战场70余次“会战”为何一再溃败?蒋介石为何扒开黄河花园口致近90万百姓溺亡?中日两国打了7年仗为何都没有公开宣战?日本为何最终没能对中国进行战争赔偿?
  • 血色谜情

    血色谜情

    《血色谜情》由奥斯汀·弗里曼编著。《血色谜情》讲述了:保险箱里的巨额钻石离奇失踪,除了一张印有清晰血指纹的自纸,毫无线索。 而犯罪的证据全部指向保险箱主人的侄子诺柏·霍比。看似铁证如山的案件却被医师桑戴克看出了破绽,他发现失窃现场留下的指纹有一条S型的空白,这或许会是案件的转折点和突破口,于是他和搭档里维斯深入霍比家族进一步取证,正当案情渐渐明朗,真相即将浮出水面时,一双从浓雾中伸出来的手将他推向了疾驰的马车。
  • 十月围城(电视剧版·官方影像书)

    十月围城(电视剧版·官方影像书)

    “2014年度最受期待头号大剧”、“中国梦”首发第一弹——《十月围城》重磅来袭!该剧拥有难得一见的“低调奢华有内涵”的剧本、超豪华的青春偶像阵容,可称的上是一部草根逆袭的近代革命大剧。白丁车夫阿四误打误撞成为留洋归来的革命青年李重光,就此踏上命悬一线的替身生涯,相同的面容,不同的命运,一场荒诞却真实的大戏由此开演。现在《十月围城》官方影像书新鲜出炉啦,想了解该剧的台前幕后吗?想一睹剧中人物的精美的定妆照、剧照、幕后花絮照吗?让我们来先睹为快吧!
  • 紫砂壶:神秘汗露血珠壶背后的惊天秘密

    紫砂壶:神秘汗露血珠壶背后的惊天秘密

    木讷的流浪少年唐东被苏东坡记述的“汗露血珠壶”故事吸引,来到宜溪学习紫砂技艺。他在藏身的废窑挖到紫砂鼻祖供春的开山之作“树瘿壶”,却引发了紫砂界的血雨腥风。紫砂泰斗孤舟横也因此再度出山,主动授业。唐东闯过重重险阻,入孤老门下,学艺成功声名大噪。但他淡泊名利,在灵山上潜心制壶,终于领略天人合一的境界,完成东坡之邀——制作出“汗露血珠壶”。
  • 跳跃的乡村

    跳跃的乡村

    村里空场上兴起的街舞令秋然感叹世风不古,女儿小满加入街舞尤其折磨 着她,办厂子办得风风火火的丈夫二发也令她不安,怕他被风骚的斗子媳妇勾引……
热门推荐
  • 启封

    启封

    几个普通的年轻人,每天都挣扎在枯燥的工作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本想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却遇上意想不到的险情,没有专业的训练、缺少顺手的工具,仅凭求生的欲望和舍命的交情,究竟能激发出怎样的能量。
  • 穿了才知道

    穿了才知道

    靠!想当初本姑娘看了上百本穿越小说,为了有朝一日能穿越还特意恶补了一下“琴、棋、书、画”。本想着万一穿了,咱到了皇宫里见到那些帅得掉渣的阿哥们,也不能露怯不是?可是穿了才知道,生活总是会在人自以为准备充分的情况下,还给你来个措手不及。这里不是清朝也就算了,毕竟本姑娘历史也没及格过。可同样是下人,为什么自己就不能穿去宫里当个宫女什么的呢?那个什么火的要命的穿越剧,不就是这么演的吗?可是现在看看,自己来了快一个月了,连自己真正的主子都没见过呢,每天只能躲在这厨房的后院里,不停的刷碗、刷碗……可是怎么她去的地方一定就会死人?腹黑的大少爷、还有看似和蔼的二少爷,哪一个才是真命天子??...
  • 天定福妻,郡主娘子太难追

    天定福妻,郡主娘子太难追

    上一世的明王府郡主苏月华为了许言川放下了矜持,放下了自尊,违逆了家人,众叛亲离,但他还是娶了别的女子。这一世重新来过,她开始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更出色。她发现这个世上除了许言川之外还要很多值得她喜欢的男子,比如说柴王府呆萌呆萌的柴小王爷、皇宫里帅的不要不要的三皇子、还有刚从前线打了胜仗回来的那个粗中有细的阮将军……哎,世界如此美好,为毛她上辈子没有看到?啥?许言川来她家提亲了?想要十里红妆娶她?上辈子他干嘛来着?滚粗!什么?他说有苦衷?什么?还是天大的苦衷?那……她也不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夜恒

    夜恒

    孤傲的身影立在落地窗前面,男人手里拿着酒杯。一股冷风窜入,高昂的窗帘慵懒起身。桃花心木桌子上报告被吹落一地,随之而灭的是门柄上的一盏莲花灯。就在此时白色的流星驶入男子的视线,玻璃杯掉在了地上。未喝完的红酒奇迹般的消失凝聚成一芯蜡心。千亦隐怵着眉,看向昏暗的莲花灯,又看向消失的流星。拿起西服,走出房间。静谧的房间一动不动,莲花灯慢慢燃起,只是花瓣变得艳红无比。像极了地狱之路的曼陀罗花……
  • 东京VS京都

    东京VS京都

    东京与京都,两个对比鲜明的城市,想一次体验其不同风情其实很容易,由于飞行时间都很短,因此感觉就像去远足,轻易即能出发的小旅行。东京,缤纷多彩,节奏进行之快而令人目不暇给;京都,千年之都,最具日本味的地方。将东京、京都两座城市两两相较,以另一种观点切入,介绍其地标、车站、大学、寺庙、购物、味蕾……,同时欣赏二者的优点,发掘独特的一面。
  • 酒心巧克力

    酒心巧克力

    长大后,常常无端地想起童年,想起当年空场上的那些人,想起在炕头打盹儿的姥姥和她煤油灯下的故事。一号、虾酱、哑巴,我亲爱的姥姥,还有无数个逝去的以及还未逝去的,他们普通得让人记不住名字,他们平凡的留不下一丝活过的证据,但我无法忘记,忘记那些无比鲜活的个体形象。
  • 穿越之韬光养晦

    穿越之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一词,百度释义: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倒霉的她穿越成为大家族里一位相貌平凡的小女孩,刁蛮任性为家人不喜,天赋其差被视为废物,于是刚来的她很快被放逐到了老家……却因此而开始一段奇妙人生。当她又回到帝都,却有传言:废物霍灵相貌丑陋,德行皆缺,娶霍灵者祸及满门。一时间,人人惟恐避之不及。铺天盖地的流言蜚语她全当耳旁风,嫁不出还整天的无所事事,偶尔养养花种种草遛遛小狐狸,偶尔反欺负下一直试图欺负她的二娘,偶尔搬凳子嗑瓜子看后院宅斗,好不快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翼上(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翼上(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生活的长篇小说。作品在抗美援朝的广阔背景上,集中描写了我志愿军空军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迅速成长壮大的光辉历程。它围绕着保卫金川里大桥展开了描写,再现了我年青的志愿军与貌似强大的美国空中强盗进行的多次空战,展示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斗图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他们崇高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和丰富的内心活动。
  • 落地请说我爱你

    落地请说我爱你

    本书写的是一个空姐和一个飞行员之间的爱情故事,高帅是S航空公司的飞行员,父亲是S航公司的教员,典型的飞二代,英俊潇洒,而桑青,是S航公司的普通的小空乘,年轻漂亮。两个人一见如故,同时很快的就发现大家是来自于同一家公司,同样的属于蓝天,热爱飞行。兴趣爱好相投的两个人很慢慢走到了一起。本书故事很感人,读来很有新鲜感,同时也会有一种共性的感动和对爱情的憧憬。
  • 落花生

    落花生

    许地山,民国最富盛名、也最有特色的才子之一,以佛的空灵思辨的笔墨,展示出散文的美与光、诗歌的色与香。 他早年受佛教思想影响,文笔风格绮丽空灵。作品往往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