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6700000020

第20章 释争第十二(2)

然而,推究其原因,难道会因为严于责己而引起相互争讼的事端发生吗?争讼的事端之所以发生,都是因为内无宽恕之心,对外却苛求不已造成的。或者是抱怨别人轻视自己,或者是嫉妒别人比自己优秀。假如是因为我本身的浅薄别人才轻视我,这不正说明责任在我正义在人嘛!假如我有贤德在身,别人不了解我,因而轻视我,这就不是我的过错了。假如别人贤德在身,所处的地位比我高,这是我的德行还很不够。假如我与别人的德行不相上下,而别人的地位超过了我,这说明我的德行与别人相比还稍次一点。这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假如两位贤才相当,分不出差别,那么,其中能够主动谦让的人就是更杰出的。假如两个人为谁更优秀争得不可开交,那么,其中争得最凶的就是稍差一点的。因此,蔺相如用回车避免争斗的办法折服了廉颇,寇恂用不与人争斗的办法赢得了贾复的尊敬。事物的情势往往走向其反面,这就是有德行修养高的人所说的“道”。因此君子懂得屈可以转化为伸,所以忍含屈辱而不去争辩;懂得谦卑退让可以最终战胜对手,所以甘居下风而毫不犹豫。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转祸为福,化仇为友;使仇怨不延续到子孙后代身上,而美好的名声却能一代又一代无穷无尽地传下去。由此可见,君子所运用的“道”,其功用岂不是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吗?而且,君子能够容忍细小的嫌怨,所以才不至使这些细小嫌怨演变成剧烈的争斗;小人因为不能忍受小小的忿怨,最终反而遭致了极大的失败和屈辱。

【原文】

怨在微而下之,犹可以为谦德也。怨在纤微,则谦德可以除之。变在萌而争之,则祸成而不救矣①。涓涓不息,遂成江河,水漏覆舟,胡可救哉。是故陈馀以张耳之变,卒受离身之害②。思复顺臾之忿,忘终身之恶,是以身灭而嗣绝也。彭宠以朱浮之郄,终有覆亡之祸③。恨督责之小故,违终始之大计,是以宗夷而族覆也。祸福之机,可不慎哉。二女争桑,吴楚之难作。季斗鸡,鲁国之衅作。可不畏欤,可不畏欤。

【注释】

①不救:无法挽救。

②陈余:陈余与张耳都是战国末年魏国的游士,结为生死之交。陈涉起义暴发,二人同投起义军,为将军。后来张耳投奔刘邦,陈余归赵,井陉之战,张耳辅佐韩信破赵,斩陈余于诋水上。

③彭宠:东汉初南阳人。封建忠侯。当时朱浮被封为大将军、幽州牧。朱浮年少,才能出众,深得光武帝器重,彭宠不服,二人结怨。后彭宠反叛朝廷,被诛族。

【译文】

当结下细微怨恨的时候,如果能够以谦让的态度甘居人下,仍然可以成就具有谦让德行的美名;矛盾冲突处于萌芽状态时相互争持不让,就会形成祸害而不可挽救。因此,陈余因为张耳的变故,最终遭致杀身之难;彭宠因与朱浮有嫌隙,最终不免覆亡之祸。祸福转化的玄机,能不慎重对待吗?

【原文】

是故君子之求胜也,以推让为利锐,推让所往,前无坚敌。以自修为棚橹①。修己以敬。物无害者。静则闭嘿泯之玄门②,动则由恭顺之通路。时可以静,则重闭而玄嘿。时可以动,则履正而后进。是以战胜而争不形。动静得节,故胜无与争,争不以力,故胜功见耳。敌服而怨不构。干戈不用,何怨构之有。若然者悔吝不存于声色③,夫何显争之有哉。色貌犹不动,况力争乎。彼显争者,必自以为贤人,而人以为险诐者④。以己为贤,专固自是,是己非人,人得不争乎。实无险德,则无可毁之义。若信有险德,又何可与讼乎。险而与之讼,是柙兕而撄虎⑤,其可乎?怒而害人,亦必矣。《易》曰:险而违者,讼。讼必有众起。言险而行违,必起众而成讼矣。《老子》曰:“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以谦让为务者,所往而无争。是故君子以争途之不可由也。由于争途者,必覆轮而致祸。

【注释】

①棚橹:指防御蔽身之所。橹,大盾牌。

②嘿泯:嘿(mò),同默,沉默,不说话。玄门,玄妙之门,指深奥的思想境界。

③悔吝:悔恨。

④险诐:险恶。诐,邪恶。

⑤柙兕而撄虎:柙:关猛兽的木笼。兕,野牛。撄,触犯。柙兕而撄虎,比喻做极为冒险的事情。

【译文】

因此,君子求得胜利的法则是,以推让作为进攻的锐利武器,以加强自我修养作为防御的盾牌。无所作为时则关闭可由以窥视自己奥妙思想境界的门户,有所作为时则遵循恭敬温顺的通达之路。因此,战胜敌手而不通过有形的战斗,折服敌人而不结下怨恨。像这样,连悔吝之情都不表露于外在声色的人,哪来的与人明火执杖的争斗?与人公开争斗的人,必定是自以为有贤能的人,而别人把他看做邪恶之人。如果那人实际上并不是险恶之人,也就不存在毁谤他的理由;如果他确属险恶之人,又何必与这样的人争讼不已呢?既然知道他是险恶之人还要与之争斗,这无异于用木笼关野牛,并与老虎搏斗,这样做合适吗?野牛老虎被激怒了,就会伤害人,这是必然的结果。《易经》上说,行为不规的险恶之人必然与人争讼,与人争讼,就必然波及众人。《老子》上说:“正因为他不与人争高下,所以天下的人都没有与他相争的能力。”所以,君子认为,与人相争的道路是不应该走的。

【原文】

是以越俗乘高①,独行于三等之上。何谓三等?大无功而自矜,一等。空虚自矜,故为下等也。有功而伐之,二等。自伐其能,故为中等。功大而不伐,三等。推功于物故为上等。愚而好胜,一等。不自量度,故为下等。贤而尚人②,二等。自美其能,故为中等。贤而能让,三等。归善于物,故为上等。缓己急人,一等。性不怒人,故为下等。急己急人,二等。褊戾峭刻,故为中等。急己宽人,三等。谨身恕物,故为上等。凡此数者,皆道之奇,物之变也。心不纯一,是为奇变。三变而后得之,故人莫能远也。小人安其下等,何由能及哉。

【注释】

①越俗乘高:超越大众,居高临下。

②尚人:此为居人之上。

【译文】

所以君子超越俗众,站得高,独立特行于三等人之上。什么叫三等?没有功劳却自以为了不起,是第一等;有了功劳便自我夸耀,是第二等;有大功而不自夸,是第三等。自身愚笨而又争强好胜,是第一等;有贤能便当仁不让地居人之上,是第二等;有贤能又能做到谦让别人,是第三等。宽于律己,严于责人,是第一等;严于责己,也严于责人,是第二等;严于责己,宽于责人,是第三等。以上这几种情况,都是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种种表现,经过三个层次的变化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一般人都达不到最高的境界。

【原文】

夫唯知道通变者,然后能处之。处上等而不失者也。是故孟之反以不伐①,获圣人之誉。不伐其功,美誉自生。管叔以辞赏②,受嘉重之赐,不贪其赏,嘉赐自致。夫岂诡遇以求之哉③,乃纯德自然之所合也。岂故不伐,辞赏,诡情求名耶。乃至直发于中,自与理会也。彼君子知自损之为益,故功一而美二。自损而行成名立。小人不知自益之为损,故一伐而并失,自伐而行毁名丧。由此论之,则不伐者,伐之也。不争者,争之也。不伐而名章,不争而理得。让敌者,胜之也。下众者,上之也。退让而敌服,谦尊而德光。君子诚能睹争途之名险,独乘高于玄路④,则光晖焕而日新,德声伦于古人矣。避忿肆之险途,独逍遥于上等,远燕雀于啁啾,疋鸣凤于玄旷,然后德辉耀於来今,清光侔于往代。

【注释】

①孟之反不伐:《论语·雍也》:“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孟之反是鲁国的大夫。齐鲁交战,鲁师败退,孟之反勇敢地殿后御敌,却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幽默地说是自己的马不前进。

②管叔辞赏:管叔即三国时期的管宁(158~241年)。北海朱虚(今山东临朐)人,东汉末,他避居辽东三十多年,讲学修行,贤名远扬。魏文帝征他为太中大夫,明帝又征他做光禄勋,都固辞不受。

③诡遇:指以不正派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④玄路:玄妙之路。

【译文】

只有懂得变通的道理以后,才能达到最高的境界。因此,孟之反不夸耀自己的功劳,获得了圣人的赞誉;管宁因为谢绝皇上的官赏,反而得到了更高的荣誉。这难道是他们有意用诡诈的手段来求得更高的声誉吗?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德性至纯自然而然得到的。那些有修养德性高的君子们懂得自我损抑反而有益的道理,所以,做自我损抑一件事情,就能成就德行与名誉两件美事。小人不懂得自我夸耀反而对自己有损的道理,所以,一个自夸便带来了德行与名誉两件损失。由此说来,不自我夸耀的人反而收到了夸耀自己的效果,不与人争胜的人反而收到了争胜的效果,谦让对手的人反而战胜了对手,甘居众人之下的人反而跃居众人之上。君子如果能够真正认清与人争斗之途的危险,独自在高境界的玄妙之路上行进,就必然会光辉焕发,日日更新,美德声誉可以同古圣先贤相媲美了。

同类推荐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做一个孤独的散步者:跟黑格尔学人生哲学

    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剖析透彻,逻辑清晰,论证翔实,旨在采撷黑格尔哲学中关于人生探索的思想精粹。本书对黑格尔哲学思想的论述力求深入浅出,结合各种小故事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得内容变得生动有趣,避免晦涩的理论灌输和道德说教,增强图书的吸引力和趣味性,让读者对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有全面的了解,给读者以生活中的智慧和哲学上的启迪,让先贤的智慧成为照耀我们前行的灯光。
  • 孔子是个好老师

    孔子是个好老师

    本书共十三章,全面呈现了一个多面的孔子,以及孔门生动有趣的学习状况。同时,作者让2000多年前的学习和今天的学习型组织之间实现了“穿越”,更让人们看到了孔门的关注问题、注重研讨、激发潜能和发展个性的教育。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热门推荐
  • 神医绝色小王妃

    神医绝色小王妃

    手里领着小神兽,头顶主角光环,白月曦一路混他个风生水起。但为毛天帝这混蛋把自己派下去监护神马太子渡劫,好吧,她下凡,可是,为毛就是没听清是谁!话说,女主啊,你当仙当了有六百年了吧,猴子取经都回来了,你为毛还这么挫?下凡后,凭借一张颠倒众生的脸,能说会道的贱嘴儿,骗的美男们那是个一愣一愣的。轩辕绝寒刚度完劫,小魔王也来凑凑热闹,于是,男主怒了,管它什么医仙呢,直接上麻袋,生米煮成熟饭,想反悔也来不及了。本文不虐身不虐心,死虐小三爽文+伪宫斗本文纯属首发,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亲!男主纯黑,女主纯贱
  • 末日女王:拐个妖尊来打怪

    末日女王:拐个妖尊来打怪

    史玉,一个超级宅女,唯一爱好打游戏的她,在旷了课一周的课将自己埋在寝室后,发现世界都变了......诶!那个小美女,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的脸只有一半?还有一半去哪儿了?诶!那个小姐姐,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你的胳膊都快翻转到背上当驼峰了你还走得那么快?你特么的,你们怎么突然扑上来了?我勒个大叉!她不就在才在寝室宅了一个星期吗?为什么就突然世界末日了?生化危机这种东西只在电影里看过啊!诶诶诶!这一头绿毛的帅哥你谁啊?啥?你是妖怪?所以……这年头妖怪都来打丧尸了?这世界玄幻了啊……哎呀,小哥哥,你打怪的身姿不要太帅啊,本人单身未婚,一般不坑,不如我们两个在这末日之下好好亲近亲近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风缘

    风缘

    常越所著的《风缘/宁夏诗歌学会丛书》是《宁夏诗歌学会丛书》的其中一部,选取了作者长期以来创作的诗歌,抒发了作者在人生长河中的经历和感叹。作者文笔自然纯朴,如叙事般娓娓道来。书稿作者常越,现为刊物《贺兰山》诗歌编辑,作品发表于《绿风》《朔方》《西部》等报刊,并获得相关奖项。其作品感情充沛,从中可看出作者对生活的一些思考。
  • 如诗如画如青春

    如诗如画如青春

    那年我们走进大学校园,几年之后我们却各奔前程,既然相遇,奈何离别!你是否还记得每位老师和同学的名字?你是否还记得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有一个人闯进你的青春岁月?这部小说构思了很久,题材取自医学院的学生生活。内容围绕主人公丁一杰毕业五年后重回母校,追忆曾经的大学生活,回忆那些青春岁月里点点滴滴的故事。讲述丁一杰与王晓雨的爱情故事,讲述丁一杰与各位舍友之间的兄弟情义,也讲述了医生和护士的成长历程。本人初次写校园青春生活,多有不足望各位指点与批评,在此真诚的表示感谢!
  • 冷宫冷后

    冷宫冷后

    爱恨情仇,她会选哪一样?她能熬过生命中所有的挫折吗?多次的伤害,让她几近虚脱。“如果让我选择,我选择把心交付于一片平静的湖水。”她如此说道。“如果我们之间最起码的信任都没有了,那也就代表什么都没有了。”他究竟爱不爱她?他做的一切,为谁?他牵着她的手,站在这山峰的最顶端,睥睨江山。“你看,这便是你我的江山。但如若你让我放弃,我亦义无反顾。往后的路再长,再艰难,我都陪你走。”
  • 夜探鬼宿舍

    夜探鬼宿舍

    这是个短篇,大家喜欢就进吧,不是很惊秫,也不是很完美,只是随性而作
  • 大荒武

    大荒武

    自古鲤鱼跃龙门必在苦窖中崛起。一个被遗弃的天地,一个遗失过去的少年,看他走出困潭后,怎样潜龙升天,傲世这片穹荒苍武!这是个只有修士的世界,四大基础门:后天、先天、胎动、灵虚。
  • 穿越火线之枪王争霸

    穿越火线之枪王争霸

    面对失败,他们不言放弃,笑对生活,面对兄弟背叛,他们勇于包容,面对困难,勇于面对,但面对兄弟被欺凌,扛起双抢,几百号大军,给我上!当他们遇到《无限狙击》,就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表演,夺得了国际WCG的冠军,给中国增光的故事。无论自己的脸皮有多么厚,无论自己是否有脸皮,记得笑!
  • 未知世界:公主的爱情

    未知世界:公主的爱情

    【暂停】她,美丽,朴素,高贵。容不得任何人骂她,伤害她最亲的人都得死。
  • 恐怖之末世系统

    恐怖之末世系统

    没钱没房没吃的孤儿王仁,意外获得末世系统,在生化危机爆发下,凭借末世系统,一步步走向巅峰,建立一个不朽的幸存者王朝,抗击丧尸,击毙变异生物,当王仁一统收回整个人类失地后,却发现,这是一个阴谋,一个外星人侵略地球的阴谋,是妥协,还是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