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6700000014

第14章 八观第九(2)

什么叫“观其所由,以辨依似”?一味揭发和攻击别人的短处,品质背离了正道,不能公正待人;用揭发和攻击别人的短处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正直,就不免误及善良之人;纯粹放荡,貌似流通,实际不能通达正道;放荡而貌似通达的人,其行为一定傲慢而没有节制。所以说,性格直率的人爱好指责别人的短处,专司指责别人短处的人当然也指责别人的短处,这两种人虽然在指责别人的短处一点上是相同的,但其目的却迥然不同。通达的人有不受拘束的特点,放荡的人也有不受拘束的特点,二者虽然在不受拘束这一点上是相同的,但其目的却迥然不同。那么,怎样辨别二者的不同呢?性格直率而又温和,这是一种美德;直率而好指责别人的短处,则是一种偏极;爱好指责别人的短处却不正直,则是界于“直”与“讦”之间的似是而非。疏导而有节制,叫做通达;通达而时常过分,则叫做偏极。放荡而无节制,是依似,偏极与依似,志向相同,本质却不同,这就是所谓似是而非的现象。因此,随随便便就向别人作出承诺的人,表面上豪爽义气,其实缺少信义;做事多变的人,表面上看很有能力,实际上收不到任何效果;急速进取的人,看似精悍,实际上退缩得也很快;爱指斥别人的人,看似洞察能力强,实际上烦乱无序;以不恭敬的态度施舍别人,表面上惠施于人,却收不到施舍的成效;表面上言听计从,好像很忠诚的人,转过脸来就会另做一套。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表现。也有似非而是的情况。精通权变的人,表面上看来很奸诈,却能成就大功劳;富于大智慧的人,表面看来很愚蠢,内心却很精明;博爱之人,表面看很虚,实际上却很厚重;正直敢说话的人,表面上看爱指责别人的短处,内心却是一片忠情。洞察似是而非的情况,明辨是非,掌握人情的正反两方面的情况,这有点像审理诉讼案件,是很难辨别是非真伪的。除非天下十分精明的人,谁能得到真实的情况!所以说,仅仅听一个人说些什么或轻信表面的现象,有可能得不到真实的情况;没有一副平常的心态,疑神疑鬼,就可能遗失贤才。观察一个人是否贤才,要看他更接近什么样的材质类型。因此可以说,观察一个人更接近什么样的材质类型,就可以弄清楚他类似什么样的品质。

【原文】

何谓观其爱敬,以知通塞?盖人道之极,莫过爱敬。①爱生于父子,敬立于君臣。是故《孝经》以爱为至德,起父子之亲,故为至德。以敬为要道。②终君臣之义,故为道之要。《易》以感为德,③气通生物,人得之以利养。以谦为道。尊卑殊别,道之次序。《老子》以无为德,④施化无方,德之则也。以虚为道。寂寞无为,道之伦也。《礼》以敬为本。⑤礼由阴作,肃然清净。《乐》以爱为主。⑥乐由阳来,欢然亲爱。然则人情之质,有爱敬之诚,方在哺乳,爱敬生矣。则与道德同体,动获人心,而道无不通也。⑦体道修德,故物顺理通。然爱不可少于敬。少于敬,则廉节者归之。廉人好敬,是以归之。而众人不与。众人乐爱,爱少是以不与。爱多于敬,则虽廉节者不悦,而爱接者死之。⑧廉人寡,常人众,众人乐爱致其死,则事成业济。是故爱之为道,不可少矣。何则?敬之为道也,严而相离,其势难久。动必肃容,过之不及。逆旅之人,不及温和而归也。爱之为道也,情亲意厚,深而感物。煦渝笃密,感物深感,是以翳桑之人,倒戈报德。是故观其爱敬之诚,而通塞之理可得而知也。笃于慈爱,则温和而上下之情通,务在礼敬,则严肃而外内之情塞。然必爱敬相须,不可一时而无。然行其二义者,常当务令爱多敬少,然后肃穆之风可得希矣。

【注释】

①爱敬:爱对应父子关系,敬对应君臣关系。

②《孝经》:儒家经典之一。主要宣扬孝道。至德:最高尚的道德。要道:首要之道。

③感:感应。

④无:老子哲学的重要范畴。

⑤本:根本。

⑥《乐》:儒家经典,已失传。

⑦道:这里指处世之道。

⑧爱接者:乐于接受爱的人。死亡:即为之赴死。

【译文】

什么叫“观其爱敬,以知通塞”呢?大概人情世道的最重要的准则莫过于爱与敬了。因此,《孝经》把爱作为最高的德行,把敬作为最重要的原则。《易经》以感应作为最高的德行,以谦虚作为准则。《老子》以无为为德行,以虚无为准则。《礼》以恭敬为根本,《乐》以爱为主体。人情的本质中只要有爱与敬的诚意,就能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从而感动人心,他的处世为人之道也就无不畅通了。但是爱不可少于敬。如果爱少于敬,清廉节俭的人归附于他,而普通大众就不肯为之效命了;爱多于敬,虽然清廉节俭之人不高兴,接受爱的人却乐于效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敬的处世原则过于严肃,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大,这样的关系就难以持久。而爱的处世原则,情意亲密深厚,能够感动人心。所以说,观察一个人的爱与敬是否真诚,他的人际关系畅通还是阻塞,其间的道理就可以知道了。

【原文】

何谓观其情机,以辨恕惑?夫人之情有六机:杼其所欲,则喜;为有力者誉乌获,其心莫不忻焉。不杼其所能,则怨;为辨给者称三缄,其心莫不忿然。以自伐历之,①则恶;抗己所能以历众人,众人所恶。以谦损下之,则悦;卑损下人,人皆喜悦。犯其所乏,则婟;②人皆悦己所长,恶己所短。故称其所短,则戾忿肆。以恶犯婟,则妒。自伐其能,人皆所恶也,称人之短,人所也。今伐其所能,犯人所,则妒害生也。此人性之六机也。

【注释】

①自伐:自我夸耀。历:超过。

②婟:忌讳。

【译文】

什么叫“观其情机,以辨恕惑”?人的情感的表露有六种迹象和关键:欲望得到满足就喜悦,才能得不到发挥就抱怨,人在自己面前自夸炫耀就憎恶,人在自己面前谦逊卑下就喜悦,触犯了他的短处就忌讳,既自夸己之所长,又犯他人之所短,就遭人忌妒。这就是人的情感表露的六种迹象和关键。

【原文】

夫人情莫不欲遂其志。志之所欲,欲遂已成。故烈士乐奋力之功,遭难而力士奋。善士乐督政之训,①政修而善士用。能士乐治乱之事,治乱而求贤能。术士乐计策之谋,广而求其策。辨士乐陵讯之辞,②宾赞而求辨给。贪者乐货财之积,货财积,则贪者容其求。幸者乐权势之尤。③权势之尤。则幸者窃其柄。苟赞其志,则莫不欣然。是所谓杼其所欲,则喜也。所欲之心杼尽,复何怨乎?若不杼其所能,则不获其志。不获其志,则戚。④忧己才之不展。是故功力不建,则烈士奋。奋,愤不能尽其材也。德行不训,⑤则正人哀。哀,哀不得行其化。政乱不治,则能者叹。叹,叹不得用其能。敌能未弭,⑥则术人思。思,思不得运其奇。货财不积,则贪者忧。忧,忧无所收其利。权势不尤,则幸者悲。悲,悲不得弄其权。是所谓不杼其能,则怨也。所怨不杼其能悦也。

【注释】

①训:规范、准则。

②陵讯之辞:凌利的质问。

③幸者:被宠幸的人。

④戚:悲伤。

⑤训:教诲。

⑥敌能未弭:敌方的实力未能消除。

【译文】

人之常情,都想实现自己的愿望和志向。所以,刚烈之士乐于发奋用力以成就事功,善良之士乐于督察政务的法则,贤能之士乐于拨乱反正的事功,智术之士乐于计策谋划,论辩之士乐于研究凌厉并富于教训之意的言辞,贪婪之人乐于聚积财货,被宠幸的人乐于掌握炙手可热的权势。假如人的心愿得到了赞助,则莫不舒心,这就叫做欲望得到满足就喜悦。如果人的才能不能得到发挥,他的志向就难以得到实现;志向得不到实现,悲伤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因此,功力没有得到什么建树,刚烈之士就会心怀愤恨;德行没有训化大众,正人君子就会哀伤;政治动乱不能得到治理,贤能之人就会为之感叹;敌方的实力未能得到消弥,智术之士就会反思;财货聚积不多,贪婪之人就会忧愁;权势不突出,被宠幸的人就会为之悲哀。这就是所谓其才能得不到发挥就抱怨。

【原文】

同类推荐
  •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易经(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周易

    周易

    《周易》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本书将《周易》的六十四卦分别予以详细解读,每卦独立自成一体,各节皆有原文、译文、启示,每卦之后附有中外著名事例,以期深化理解,达到抛砖引玉之效。
  • 中华国学精典

    中华国学精典

    我国千百年来,所有读书人的启蒙教材无非是流传至今的经、史、子、集,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成语典故、伦理道德、人文历史、礼仪风化等中国文化。让孩子从小学习国学,读古典诗词,通圣贤经书,那么这些国学传统文化经典就会深入到孩子的灵魂深处,丰富他们的知识,启迪他们的智慧,让他们在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下,自内百外地散发出儒雅的气息,变得知书达礼,心胸宽广。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 老子不生气

    老子不生气

    养正气的儒家历来受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仰慕;不生气的老子则素来深受民间百姓的追捧。老子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气”的理论,但老子所谈的主要是两个方面:做人心态和从政心态,它们无不指向不生气的心态修炼。做人要无为,从政要无为;做人要自然,从政也要自然。做官的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老百姓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官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政治文化。经商的亦要做到不生气,尤其是在消费者面前不能生气。今天的商场要倡导一种不生气的企业文化,消费文化。具体地说,老子指出了两种健康的心态,一是无为心态,一是利人心态。无为是不刻意为己,利人是无己心态的升华。
热门推荐
  • 控制不住的神偷

    控制不住的神偷

    智勇双全的名侦探“四小龙”——波洛、火龙、小龙女和范熙樱接到奇怪的委托,一位无所不能的小偷找上他们,希望知道自己为什么总在无意识间犯下匪夷所思的窃案?银行保险柜里的宝石、校长的轿车、电视台的机密档案,甚至是心仪女孩的贴身衣物,神偷究竟出了什么事情?神秘的蒙面人徘徊在四小龙周围,案情绝没有那么简单!
  • 永恒的约定

    永恒的约定

    八年,足够让时光变得苍老,足够使几个人的友情崩溃。她——安夏琪,无数次的幻想,如果没有那一次次事端,是不是——纳兰琪陌就不用到来?好不容易丢掉过去的她,再一次痛苦的分别。她——王霞,友情的葬礼,那耀眼的过去,毁于那个夏季。大家族的你们——小梦、时崎、朝霞、娇琳,还有——他。心的洗礼,ILOVEYOU。
  • 圣职者的执着

    圣职者的执着

    总能记得那段峥嵘的岁月,好吧,也就是堕落的岁月,为了一个又一个所谓的虚幻,我的执着在哪里?
  • 冷口味心理学

    冷口味心理学

    《冷口味心理学》这本书以心理学规律和理论知识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各种出彩的心理学领域中所涉及的“冷”知识。这些知识包含心理学规律、心理学依据、心理学效应、心理学现象等,同时用生活中的事例揭示了心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性格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交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经济心理学、爱情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内容让你听上去认为觉得很冷门,那么这本书就是对这些冷”知识最好的解读。本书用简练通俗的言语和生动有趣的案例,从理论到实践,全面阐述了冷口味心理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之道,帮助读者掌握并运用冷口味心理学的理念和规律引导自己走向成功,实现幸福人生。
  • 创世神缘

    创世神缘

    在战与血的洗礼下,诞生出最终的强者;在欲和缘的交织里,创建出自己的世界;我想这是你想要的,如果是这样的,那么,请你跟着我的指尖跳动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也有不同的命运,为什么?是偶然,还是必然,如果看过本书之后,让你有点想法,那么我便成功了。
  • 我是降龙罗汉

    我是降龙罗汉

    这是罗汉之一的降龙罗汉的故事,因七世尘缘为了无法追求更高境界,无奈之下只得下凡重生普渡众生,了结尘缘。这,就是他在凡间留下的故事!【罗汉书友群:285984875】
  • 冷王霸宠之浴血成凰

    冷王霸宠之浴血成凰

    五年前,他和她之间有个约定。他离开之后,她的修炼灵脉被她的孪生姐姐所毁。五年后,他如约归来,她的孪生姐姐占有了她的身份。她,坠崖穿越,不再是那个以德抱怨的女子。他,对她的孪生姐姐言语轻柔,却对她冰冷又恶语相向。他,以各种恶劣的态度来掩饰对她的爱。却又在她的通透中无处循形!.“为何演戏?你在掩饰什么?又在害怕什么?”“尼玛,你把灵脉废了,重新回到一阶,你试试看啊,你试试看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应当积极探索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关系到全社会幸福指数的全面提高。什么是科学的幸福观?其一,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的定义必须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即外延要包含幸福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抽象出幸福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二,要深刻揭示人类幸福的客观规律,使人们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其三,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容易付诸行动,并切实增进个人和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其四,能够促进善的互动循环,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句话,科学的幸福观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健康的、和谐的、理性的、积极进取的幸福观。
  • 婚途蜜宠:司少强势宠

    婚途蜜宠:司少强势宠

    跟司陌霆见面的第一次,林婠就义无反顾的非他不可,甚至还发了微博炫耀。司陌霆眉头一挑,得,就这丫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