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6600000125

第125章 18

第三章18

如前所述内容的一封电报即刻发出,由贝尔纳普和杰甫逊转交。他们收到电报以后,立即跟克莱德商量如何答复,结果是决定回答说他一切都好,无须担心,并且让家人如无律师通知。因为,所有能做的他们都做到了,同时两人写信给格里菲思太太,保证会关心克莱德,又劝她暂时要听天由命顺其自然。

虽然格里菲思家的人被劝说不要在东部出现,可不管是贝尔纳普,还是杰甫逊,也并不反对克莱德有些亲人,于是有关克莱德亲人的各种消息,一点点地见报了。他母亲的电报一到布里奇堡就被那些对此案极为关注的人发现,并且偷偷四下传播。最终,其他记者马上找到并采访了丹佛的这一家。没过多久,东西部所有的报纸都相继刊登了非常详尽的资料,如克莱德家目前的情况,他们所办的教堂的性质,他们非常狭隘却极具特色的宗教信仰和实践,等等。甚至还说到,克莱德小时候,常被带到街上唱赞美诗、做祈祷,这些消息的披露,既使克莱德震惊,又使莱科格斯和十二号湖社交场中的人大为震惊。

格里菲思太太是个老实的女人,对自己的信仰和工作,她是全心全意、勤勤恳恳。她毫不迟疑地对一个个采访的记者谈起她丈夫和她自己在丹佛以及其它地方传教的详情。她还说,普通人都有好运,克莱德和她所有子女却例外。但是无论别人现在控告他什么罪名,她的孩子本性善良,她决不相信他有罪。这都是一些不幸凑在一起导致的结果。这一切,他会在受审时解释明白的。但不论他做过什么荒唐事,究其缘由都是那次不幸的结果。几年前,他们也曾为此放弃在堪萨斯市的传教工作,搬到丹佛,让克莱德独立生活。而且,他听从她的劝告,写信给她丈夫的那个有钱的哥哥,然后他去了莱科格斯。克莱德因为自尊心的关系,这些谈话都令他困拢不安。他常写信给母亲,表示不满。她为什么总是说她和她父亲干的事,她明知道他讨厌这些,而且向来反感上街这一层。很多的人看法并不一样,尤其是伯父、堂兄和他认识的有钱人,这些人凭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发迹了。另外,他想虽然他想一直隐瞒的事,桑德拉一定也知道了。

但尽管情况如此,他母亲态度仍然诚恳、有力,他一想起她,禁不住满怀热情和尊敬。他母亲依旧满腔热情,始终如一地爱他,令他不由得情绪激动。母亲回信说,如果她伤了他的心,她也很难过,但真理最终会揭开的,对吗?上帝的道路是最善的道路,侍奉上帝决不会引起什么灾祸,她决不要他撒谎。但只要他开口,她一定会乐于筹钱帮助他,握住他的手跟他一起筹划。不过,克莱德心里明白,而且早就明白了。所以,他决定现在还不能让她来,她会要他说出真相。她那对明亮、坚定的蓝眼睛会盯着他,在目前,他受不了。

那时,开庭及开庭涉及的一切像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巨大深黑的海船横在他面前。他猛烈的攻击,而且只能用杰甫逊、贝尔纳普和他合计的谎话去辩驳。尽管他一直安慰自己,他并没去打罗伯塔。贝尔纳普和杰甫逊都明白。因此,杰甫逊常到牢房门口跟他打招呼“嗨,今天情况如何?”

杰甫逊这套衣服真是又旧、又邋遢,缝工也粗糙,一副怪样子!还有那顶低低地拉到眼睛上的深棕色帽子,真是又旧又歪!他那又长,又瘦骨嶙峋,可是显示出坚韧性格的双手,他那对严厉的小眼睛,精明、坚定、狡猾而充满勇气,这些正是他设法感染给克莱德的,而且终于感染他了!

“今天又有什么传教士或乡下姑娘或梅森的伙计们来过没有?”近来罗伯塔的惨死和一个美丽又有钱的情敌,激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因此,每个对犯罪、对性问题充满好奇的人,包括浅薄无情的乡下律师、医生、生意人、乡下福音传教士、教师,本地这个或那个官员的朋友、熟人、等等,都赶来看克莱德。他们一早就站在他的牢房门口,好奇、反感或觉得害怕地打量他一番,然后出其不意地问道:“你祈祷么,伙计?你是不是马上跪下来祈祷?”(这时,克莱德就联想到他的父母)他向上帝请求宽恕了么?他是不是真的否认他害死了罗伯塔?奥尔登小姐?有一次,有三个乡下姑娘问:“能不能把你的情人的名字告诉我们?她现在在哪儿?我们决不告诉别人。开庭时,她也出庭么?”这些问题克莱德只能置之不理,要不就含含糊糊、躲躲闪闪或随随便便地回答。

因为,虽然他很反感这些问题,可是贝尔纳普和杰甫逊经常开导他,为了他自己的利益,他必须装做很温和,很乐观,很讲礼貌。而且,还有男男女女的新闻记者带着摄影记者、美术记者等一同来采访他,还为他画了像。但是,根据贝尔纳普和杰甫逊的劝告,他对这些人基本上或者拒绝发表看法,或者照人家劝告他应该说的来敷衍应付一下。

“你可以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杰甫逊很柔和地提示他说。“只要你并没说出什么实质的东西来。此外,这是你应该知道的,态度要沉稳。而且,要成天笑口常开,明白吗?没有忘记那份单子吧?(他给克莱德开列了一份长长的单子,上面列举了一些他会在证人席上被提问的问题,他应该怎样作出回答,这些答案用打字机打在了下面。要不然,要是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完全可以提出来。这些问题都关系到他到大卑顿的事情,他又买了一顶草帽的原因,他为什么回心转意——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为什么)你懂得吗?这些你都要背得倒背如流。”

接下来,他可能会点一支香烟抽一抽,但并不请克莱德抽。这是因为,为了能有一个正派的名声,他在这儿是不可以抽烟的。

有一段时期,每次这样探望过以后,克莱德认为他自己完全有信心按照杰甫逊说过的做,而且到时候也定会这么做的——精神振作、步伐轻松地走上法庭——不管任何人,不管任何人的目光,甚至是梅森的目光,他都忍受得了,即便在证人席上,也能够忘记自己是害怕他的,梅森手头已有许多事实,也就是说他要按照这份答案去解释的那些事实,其中令人恐怖的地方,他也能忘记——罗伯塔、她最终的一声尖叫、失去桑德拉和她那辉煌的天地以后一切苦难和悲伤,全都可以忘记。

但是,每到暮色降临或日子难过的时候,只有那个瘦削的、满脸胡子的克莱德,或者是那个诡异而又揣摸不定的西塞尔在那个地方,或者正是这两个人在那里,在周围游动,或者到门口来叫一句:“好吧?”或者谈论镇子里发生的一些新闻,或是下下棋,这时克莱德就越来越觉得忧伤、郁闷,认为他可能压根就没有什么希望了。因为,尽管还有律师、母亲、弟弟、姐妹,他仍然是那么孤独寂寞啊!桑德拉从没有来一封信,那是当然的。因为,最初她震惊恐惧,等她逐渐有些恢复了以后,她此时对他的看法就稍微有些不同了,归根到底,也许是为了爱她,他才决心杀死罗伯塔的,从而变成如今这样一个被社会抛弃的牺牲者。可是,由于整个社会极端的偏见和惊惧,她绝对不敢写信给他。他不是一个杀人犯吗?况且,他那西部的家多么凄惨啊。

据称是在街上传道的,连他本人亦是,再不然的话,就是教堂派出来祈祷唱诗的孩子们!然而有时候,她偶而也想到他对她的那种迫切的、超出理性的、似乎完全可以把他自己烧毁的热忱;而且,这是她不自主地偶而想起的。(他必定是爱她爱得如此深,才做了这么阴险的行为!)因而,她从心里暗思,等到大家对这件案子的敌视心理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了,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恭谨而又不写名字的形式写信给他,目的可能也只不过是让他明白:为了他对她的非同一般的爱恋,她希望他能知道他并没有彻底被遗弃。然而,她立即又决定,不能的,不能的,要让她的父母知道了,或者是猜到了,或者给大家,抑或是过去的朋友们知道了,那可怎么办呢?现在还不能写这封信,是的,至少现在还不能写。也许可以推迟一些日子,等他被放出来,或是……也许……判了罪刑……她还无法肯定。虽然如此,她一度悲痛欲绝,他为了想得到她竟犯下如此残忍可怕的罪行,她对此是深恶痛绝的。

这些日子里,克莱德总是在牢房里走来走去,或是倚着栏栅通过很密的窗口望着外面空旷乏昧的广场,偶然惴懦不安地翻看他的律师拿来的杂志或书籍,或者读了好几遍的那几份报纸,或是下棋、或是吃饭。由于杰甫逊和贝尔纳普的格外关照,(这是他伯父提出的),他的食物要比那些普通的犯人好得多了。

可是,因为不能再得到桑德拉,从这点看,他总是在思索,开始怀疑自己坚持得了这场——这场他有时也觉得似乎毫无价值的斗争。

有时,在夜深人静或是在天将破晓以前,牢房里一片沉寂,五花八门的梦境,——他所最害怕的狰狞的景象将他的胆量、勇气吞噬光,吓得他突然一蹦而起,心脏呼呼跳个不停,睁着大大的眼睛,脸上、手上冒着阵阵的冷汗。在本州监牢里的某个地方的那张椅子呀。他读过的,犯人是如何在这张椅子上死去的。他就不停地走,心里同量着万一结果出乎杰甫逊的预测,如果他被判了罪,复审的要求又被驳斥了,这样,啊,这样,如何才能逃出看守所呢?那些旧墙,太厚了啊!能否靠一把铁锤或是一块石头,亦或某些人,像他的弟弟兰克,他的妹妹朱莉娅,或是赫格伦,或是拉特勒,——也许能够给他送进来某件东西,只要他能跟这些人中的任意一个取得联系,让他或是她给他带进这些东西,哪怕是一把锯子,也可以将这些栅栏锯掉!然后,逃跑,逃得越远越好。上次在树丛里他就应该逃掉的。可是,如何逃呢?逃到何方呢?

同类推荐
  • 狄公案

    狄公案

    《狄公案》抨击了权势豪强对百姓的欺凌,歌颂了江湖豪侠的侠义行为。故事情节跌宕曲折,极富传奇色彩。文辞也通俗流畅,生动风趣,具有民间文学韵味。人物刻画细腻传神,如鲍自安的老练诙谐、武功超群,花振芳的豪爽耿直、敢作敢为,义仆余谦的疾恶如仇,鲍金花的骄矜好胜,花碧莲的质朴情挚,都个性鲜明。
  • 聆听天堂

    聆听天堂

    《聆听天堂》呈献给:所有在绝望中诞生,美丽的自由灵魂。——薛晓康
  • 枫叶渐红

    枫叶渐红

    红色,注定是我这辈子的生命底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史上曾经有过一场以高指标为主要标志的“大跃进”运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层层拔高;工业上,确定了钢产量每年1000多万吨的指标,全国上下因此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并且提出“以钢为纲”,带动其他行业“大跃进”的发展思路。就是在这种大的社会背景下,我的家乡闽北农村与全国各地一样,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大炼钢铁的运动。
  • 城下(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城下(中国现代军事文学丛书)

    《城下》是深受读者欢迎的长篇《前躯》的续集,反映一九二六年北伐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同北洋军阀吴佩孚所进行的三次惊心动魄的大战役,最终实现了“直捣武昌,饮马长江”的战略目标。小说歌颂了叶挺为首的独立团官兵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蒋介石、吴佩孚、唐生智、刘玉春等历史人物在这场大搏斗中的角逐;揭示了社会上各种政治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同时还描写了青年人美好动人的爱情生活。作者勾画出风起云涌的时代风貌,刻画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全书气势磅礴,情节跌宕起伏,既有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又有缱绻柔情。
  • 惊蛰

    惊蛰

    一本文字和声音完美结合的作品,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让你在声音和文字中感受极度惊恐。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天都大学的恐怖故事。坐落在海边的天都大学,本是一座美丽的象牙塔,可一切都困一个女生的出现而改变。她拥有着年轻漂亮的面孔,却暗藏着一颗饱经沧桑的心,她到底是谁?校园中疑云重重,杀戮接二连三,是谁对他们有如此的仇恨?教授终日惶惶不安,他心中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为何“魔影”始终对他纠缠不放,并举起了锋利的尖刀?
热门推荐
  • 绝色倾城:公主太撩人

    绝色倾城:公主太撩人

    21世纪军医叶倾城一朝穿越成为和亲公主,被迫嫁给传闻中残暴的北虢太子重耳。谁想到和亲途中被西凉大将军赫连苍擎所掳,被他欺凌,巧取豪夺,且看倾城公主一步一步俘获众男神。战僵尸,解蛊毒,破命案,唯我公主倾城;斗妃嫔,查奇案,练等级,唯我公主倾城;涅槃生,凤凰诀,霸天下,且将倾尽天下。★看文不收的都长十斤肉★抵制不良作品★拒绝浏览盗文★注意自我判断★请勿模仿主角★适度阅读益脑★沉迷网络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阅读★
  • 经理人必备商务口才与谈判知识

    经理人必备商务口才与谈判知识

    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项成就都是经理人员的成就,每一项失败也都是经理人员的失败。中外企业的无数案例都证明了一个结论:经理人员的学习能力、知识视野、理想、献身精神和人格决定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是否成功。本书是经理人必备系统丛书之一,从管理概论、管理职能、管理创新以及管理法则与实践四方面,比较客观地讲述了经理人管理工作的本质,为广大经理人搭建出走向成功的知识阶梯。
  • 剑宗

    剑宗

    剑道之极,可身蕴十万八千剑。心一念,剑气冲霄九万里;意一动,斩星河,日月坠。纯阳弃徒陆离剑道无双,却遭遇大劫,幸有雪魄珠得保一丝神魂,阴差阳错之下成为一个太素剑奴的金手指,化身成为‘老爷爷’重夺生机再显峥嵘。这一世,天人动,至尊出,仙王临九天,陆离跨过岁月长廊,见证荒古传说。何须万千法?但凭一剑胜九千!
  • 太极斗佛

    太极斗佛

    内容简介太极:是世界的运动,也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斗佛:不仅仅是因为武功最高……我的新书《梦连连》即日上传,敬请各位书友关注。
  • 毒尊恋月

    毒尊恋月

    他恨透天下女人,却独独恨不起这个女人。她无父无母可以受尽关爱,他无父无母却受尽苦难。他是整个江湖闻知色变,左手救人右手杀人的毒尊,却无法救自己心爱的女人。有情之人定能常相斯守,这不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吗?为什么他们不行,是用情不深?或是老天无眼?
  •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又译为《黑奴吁天录》、《汤姆大伯的小屋》,是美国著名作家斯陀夫人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小说着力刻画了信仰基督教、具有崇高牺牲精神的黑奴汤姆,在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下遭受的悲惨命运,借此揭示了奴隶制度的罪恶本质。《汤姆叔叔的小屋》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美国人民的反奴隶制情绪,从而成为导致美国内战爆发的因素之一。
  • 魔鬼请你爱我完整版

    魔鬼请你爱我完整版

    遇上他,是她一辈子最大的苦难,原以为他也是爱自己的,却在一次次刻骨铭心得拥抱过后将她送人。
  • 西游后纪:战天斗地

    西游后纪:战天斗地

    天地如囚笼,众生蝼蚁活,仙佛神台座,生灵轮回苦,圣人若不死,大盗永不止;西游后五百年,一个放逐的灵魂,一具卑微的身躯,誓要颠覆六道,逆天伐圣,战天斗地。
  • Joe the Hotel Boy

    Joe the Hotel Bo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锦绣桑织

    锦绣桑织

    姑苏苏锦绣,她是世人口中的率性苏小五,她是烟花女子口中的锦绣公子。不怕半生皆是谬误,只怕一生似是而非。于情爱,于家仇,于天下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