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39000000012

第12章 军事战争篇(3)

经过长达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于1945年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9月3日被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抗日战争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获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击和牵制了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多万人,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5600多亿元。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得中国人民的自信大大增强,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战后当时的中国政府中华民国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同时,它还改变了当时的世界格局,为中国日后的发展和在国际舞台上的突出地位奠定了基础。

8.美国的南北战争

18世纪独立战争后,美国存在两种不同的经济形式:北方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实行自由雇佣制;南方实行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实行黑人奴隶制。这两种制度都隶属于资本主义经济,但是两者的差异却很大,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独立战争中,双方结成同盟一起将英国殖民主义赶出美洲。但是独立战争后,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了两者矛盾的焦点。北方资产阶级为了发展自由的资本主义,需要保护国内市场,保障原材料供应;实行关税保护,废除奴隶制,在西部建立“自由州”。而南方种植园主经常把大量棉花原料运往美国,要求降低关税,扩大进口,扩充奴隶的数量,在西部扩展“自由州”。

1857年经济危机的发生使得大量工人面临失业,大量饥民四处流浪。大家都希望能够得到西部的土地。北方的工人和农民都把南方奴隶制度视为一切苦难的根源,所以废奴呼声日益高涨。这使得南北矛盾日益尖锐,奴隶制存废问题已经发展到了必须用武力解决的地步。

1860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的共和党人总统候选人亚伯拉罕·林肯当选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他主张废除奴隶制度,呼吁联邦维护统一,认为奴隶制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南方奴隶主对林肯的当选极为不满,所以林肯当选总统,成为了美国内战爆发的导火线。

林肯的当选使得南方奴隶主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他们纷纷酝酿脱离美国联邦,开始蓄意制造分裂。继南卡罗来纳州宣布独立后,密西西比、佛罗里达等7个蓄奴州也相继脱离联邦。不仅如此,南方还于1861年2月建立了一个名叫“美利坚诸州联盟”的新“国家”,定都里士满。

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的军队炮击联邦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4月15日,林肯为了镇压叛乱在北方征召志愿军,下令对南方宣战。由此美国内战正式爆发。战争开始,尽管北方在人口、军事、财经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但由于北方军队准备不足,轻视敌人,节节败退。南方则由于进行了充分准备而势如破竹,频频取胜。林肯本人一直认为为了维护联邦的统一,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采取和平的方法解决与南方奴隶主的矛盾。但是南方种植园主在他就职以前就发动叛乱,使得北方政府仓促应战,最终导致出师不利,屡屡失败。北方军队的失利使得北方群众极为不满,有的城市甚至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他们强烈要求军队改变策略以扭转时局。林肯经过仔细分析,认为要想扭转被动挨打的局面,最棘手的问题是尽快解决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1862年5月2日,林肯毅然颁布了《宅地法》,规定从1863年1月1日起,任何没有参加叛乱的美国公民,只要交15美分的等级费,就有权利从西部国有土地中获得160英亩的土地,在耕种5年后,就获得土地的所有权。这一措施的实施使得广大农民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促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战士的行列中去。9月22日林肯发表了《解放黑奴宣言》,宣布从1863年1月1日起,叛乱诸州内的黑奴不必向他们的主人交付赎金就可以获得永远的自由,解放后的黑奴要忠实地为合理的工资而劳动,并且允许黑人参加北方军队。这一《宣言》标志着美国的黑人奴隶获得了解放。

1863年6月,南方军队总指挥罗伯特·李与驻守在葛底斯堡的北方军队相遇并展开决战。7月1日,北方联军遭到南方军队猛烈的攻击而痛失防线,死伤惨重。南方军队首领罗伯特·李因先前的战役屡屡获胜而产生了轻敌的念头,命令部队停下休息,等待后续部队上来,这使得北方军队有了喘息的机会。3日,南军孤注一掷,向北方军队发起了最后的攻击。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北军将冲锋陷阵的南军士兵全部歼灭。这时北军一鼓作气,全线反攻,南军全军覆没。这次战役南军伤亡惨重,两个旅长和15个团长全都阵亡,死伤2.8万人。这次大战对北方来说非常重要,这场战役扭转了东线战局,成为了内战的转折点,使得北军从开始的被动挨打到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

同时,格兰特在西线包围了维克斯堡。维克斯堡是南军防守密西西比河的要塞,号称“南方的直布罗陀”。由于维克斯堡易守难攻,北军一直没有能够攻克这个要地。5月22日,北军在格兰特的率领下再次向维克斯堡发起总攻,在此后的47天里北军一直进行连续不断的炮击,最终南军7月4日举白旗投降。自此战役后,北方控制了密西西比河,南方的领土被一分为二。

从1864年开始,北方向南军发起了全面反攻。东部战场上,格兰特先保存实力,后发动进攻。他采取的是消耗战略,表面上看荒野战役、冷港会战特·李的部队都能取胜,实际上南方军团主力被消耗殆尽。而北军的援军正悄悄赶来。北军在进攻彼得斯堡的过程中,双方势均力敌,北军长时间拖住了南军的主力。在西部战场,另一北方将领谢尔曼长途跋涉,深入南方腹地,占领了南方最大的工业城市亚特兰大。第三路攻势是谢里登领导的军队。7月,南方军队突然袭击华盛顿,试图取胜挽回失败,但是北军谢里登部轻松将其击退。随后,谢里登发起了名为“向海洋进军”的战役,这场战役彻底摧毁了敌人的各种军用设施,破坏了一切南方可资利用的资源,这对于南方经济来说意味着灭顶之灾。1865年初谢尔曼北上先后攻克了哥伦比亚和查尔斯顿,并在此和格兰特的军队会师,完成了对南部同盟的战略包围。

1985年4月9日,南军将军罗伯特·李面对北军的重重包围,无奈宣布投降。自此历时6年的美国内战宣告结束,美国恢复了统一。

9.英法百年战争

英法百年战争是指从1337年到1453年间英法之间所进行的断断续续一百多年的战争。这是世界上目前为止时间最长的战争。战争开始,英法两国只是为了王位继承问题而争权夺利,但后来战争性质由封建王朝混战演变成为侵略与反侵略,结果完全出乎英法统治者的意料。

卡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统治者查理三世同意北欧维京海盗在法国海岸诺曼底定居下来,他们后来建立了诺曼底公国。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并且成为英国国王。同时他还在法国拥有大量领地。盎格鲁—诺曼贵族同时统治着英格兰和诺曼底。英王在法国的领地,成为了两国一直争论的焦点。1216年,英国的盎格鲁—诺曼统治者失去了对诺曼底的控制,但是他们从来不对失去的领地善罢甘休,一直想利用机会将失去的领地夺回。而法国为了统一一直想占领英王手中的法国南部领土。英法双方因此而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同时英法两国的争论焦点还涉及到贸易利益的问题。佛兰德斯表面上属于法国,实际上它是独立的,其羊毛一直依靠英国,与英国经常进行羊毛贸易。

法国国王查理四世逝世后,作为查理四世的外甥英王爱德华三世本是热门候选人之一。但是法国考虑到他的身份并没有让爱德华三世继位,而是让腓力继承王位。爱德华三世本来觊觎王位已经很久,腓力六世的继位让他无法接受,因此爱德华三世对法国宣战,以夺取法国王位。而腓力六世一直想收回英国在法境内的领地。由此百年战争拉开了帷幕。

英法之间的战争历时百余年,时断时续,大约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337年——1360年)中,英法双方对佛兰德斯和基恩展开了争夺。

1340年斯吕斯海战中英军旗开得胜,法军大败,英军夺得制海权。在随后的克雷西会战中,英军继续发挥声威,历时11月最终占领了法国海防要塞加莱港。英国挟著胜利的余威,在内维尔十字战役当中,打败苏格兰的入侵,并且擒获亲法的苏格兰王大卫二世,此役也大大地减少苏格兰对英格兰的威胁。

接下来的十年因黑死病席卷欧洲而停战十年。1356年双方再度开战,英国持续胜利,占领了法国的西南部的基思和加斯科涅。后来普瓦捷战役中,英军用同样的方法战胜法军。最后法国签订了《布勒丁尼和约》不平等条约,和约条款极为苛刻,法国承认英国占有从卢瓦尔河至比利牛斯以南的领土和加来等地。

连年的战争给英法两国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尤其是战败国的法国人民,受到了更深的灾难。他们不仅要面临战败后亲人阵亡的不幸消息,而且还要承担战争所带来的庞大的军费开支。同时黑死病的肆虐更让法国人民雪上加霜。法国人民不堪忍受重负,爆发了马赛领导的巴黎市民起义和卡尔领导的扎克起义。

第二阶段(1360年——1400年)中,法国扭转时局,转败为胜。这要归功于法国国王查理五世。查理五世即位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整顿税制,改编军队。法军在作战过程中吸取教训,以突袭和游击战术攻击英军,在多场战役中均大败英军。最后英军在法国的领地大部分被收回,英军被迫与法军签订停战协议。

第三阶段(1415年——1429年)发生的背景是法国国内勃艮地派和阿曼雅克派发生内讧,农民和市民发生大规模起义。英军乘机向法军发起了阿赞库尔战役。法军溃不成军,以失败告终。英军则与勃艮地公爵结盟,将法国北部大部份地区收入囊下。法国国王查理六世软弱无能,于1420年5月21日与英国在特鲁瓦签订了《特鲁瓦和约》。条约规定将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这意味着法国已经成为了亡国。接着英王亨利五世宣布自己为法国的摄政王,有权于查理六世死后承继法国王位。但是查理六世和亨利五世在同一年相继死去。新上任的法王查理七世和英王亨利六世再次因为权力争夺发起了百年战争的第四阶段。

法国人民对英军的压迫恨之入骨,他们自发组成游击队暗中对英军进行袭击。而英军猝不及防,这对法军的作战有很大的帮助。1428年10月,英军与勃艮地派包围了奥尔良城。法军在圣女贞德的指挥下解除了英国对奥尔良的包围,扭转了战争的局势。不幸的是圣女贞德被英军杀害,这激发了法国人民的民族义愤,他们团结抗敌,先后收复了首都巴黎、香槟、曼恩和诺曼底等。

1453年10月19日,英军波尔多宣告投降,法国也收复了除加莱外的全部领土,历时百余年的战争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10.十字军东侵

十字军东侵是1096年到1291年间罗马教廷、西欧封建主和意大利城市对近东各国发动的九次宗教性军事行动的总称。由于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带“十”字标记,所以称为十字军。

1071年,君士坦丁堡被东方而来的塞尔柱土耳其人攻占,这群信仰伊斯兰教的“异教徒”将拜占廷帝国的半壁江山收入囊下。面对强大的敌人,拜占廷帝国无力抵抗,被迫无奈只好求援于信奉同一宗教的罗马教皇及西欧各国,乌尔班二世所利用。

1054年,基督教分裂成天主教和东正教。以罗马教皇为首领,重新统一两派是历任罗马教皇的梦想。由于拜占廷帝国求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利用这个天赐良机,乘机把西欧社会中的各种不安定因素转化成为击败东正教,以夺取东方财富的强大力量。

1095年,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芒举行声势浩大的动员大会,号召人们投入一场“神圣”的战争。克勒芒演讲成为十字军东侵的号角。

按照原计划,东侵出发的时间是1096年8月15日,但是有些人迫不及待,在2月份就已经出发,踏上了东侵的征程。这批穷人队伍起初只是满怀对信仰的热忱和对财富的追求,就出发了。后来在东侵过程中由于补给不足,十字军开始烧杀抢掠。然而,他们的行为遭到了当地人民的抵制,最终使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战斗中十字军损失惨重,近半伤亡。

1096年秋,十字军抵达了君士坦丁堡,此时原先的8万人已经剩下3万人左右。拜占廷皇帝拒绝让他们进城,很快就送他们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让他们到小亚细亚去攻打塞尔柱土耳其人。这时十字军经过长途跋涉,已经疲惫不堪,根本没有战斗力。两场战斗以后,土耳其人击溃了十字军。只有少数侥幸活命的十字军返回了欧洲。

在十字军溃败的同时,由西欧封建贵族统领的队伍也出发远征。1097年春,以法国贵族为主的骑士十字军分兵四路东侵。1099年7月,他们攻占了耶路撒冷。十字军士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第一次十字军东侵导致成千上万的农民惨死他乡。但是,金钱的诱惑使得西欧人只看到少数人的暴富,。他们仍然义无反顾,一批又一批踏上东侵之路。1147年,德皇康拉德三世和法王路易七世再次率德、法十字军开始第二次东侵。同年,土耳其人在小亚细亚击败了德意志十字军。翌年7月,法国十字军在大马士革也被击溃。

1187年,埃及苏丹萨拉丁在海廷之战中大败十字军,继而攻占耶路撒冷。教皇乌尔班三世震惊而死。1189年,德皇、法王与英王再次率军东侵。次年6月,德皇渡河时溺水而死,德意志十字军大部折返。英、法两国君主矛盾重重。1191年,法王率军回国。英军无力夺取耶路撒冷,遂与萨拉丁议和撤军。

第四次东侵由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于1204年4月13日攻占君士坦丁堡。十字军烧杀洗劫数日,不计其数的历史文物和珍藏的文献书籍被毁。

同类推荐
  • 大人物

    大人物

    此时是永徽三年,元庆23岁,田心14岁,适逢太医署要面向社会招收一批十六岁以下小少年做药园生,超龄的元庆通过走后门,居然也去了,从此开始他的新的征途。这故事由小孩担纲,走的是轻松喜剧路线,主旨是医卜和励志,它涉及中医和养生,适合热爱生活的人儿阅读,此外它也是个励志的故事,希望为所有向着目标不懈努力的人儿提供一点微不足道的小小动力。
  •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秘史:它们为什么能主宰世界?

    大国崛起,这是一个喧嚣已久的话题。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商业繁荣,也拉开了世界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序幕。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国家先后崛起,夺得了海上的控制权并成为了世界的霸主。这些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荷兰如何从一个与海搏斗的“低地之国”迅速崛起,在17世纪的世界舞台上独领风骚?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如何崛起为全球最富有、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现代法国是如何诞生的?美国又是如何从仅有200余年历史的国家崛起为今天唯一的超级大国的?……本书将为您一一生动解读。
  • 乱世蛟龙

    乱世蛟龙

    如果豪迈的左宗棠和大气的曾国藩作为对手的存在,孰优孰劣?文武双全的石达开在战场上碰到勇猛的李秀成,最后的胜利者会是谁?李诚有幸见证了他们碰撞出的璀璨火花!
  • 明末贼行

    明末贼行

    明末满清入侵,流寇横行,中原糜烂,百姓离散,千里沃野成白地,户口十不存一二,中华民族面临着历史上最危难的局面。一个现代的普通小白领穿越到明末,他该怎么做呢?
  • 宋史论稿

    宋史论稿

    本文集所收作者作品共三十篇,其中有关宋史者居多,另有几篇探讨了前后朝代的一些问题,还有两篇为书评性文章,故取名《宋史论稿》。
热门推荐
  • 极道星帝

    极道星帝

    人常言:修真有五道,养生第一招,化神不可少,练气最重要,仙人已逍遥,大罗通天道。众生苦中绕,何日颂天谣?多年以后,陆佑站在帝阙之巅,俯瞰世间百态,常常还能想起这首童谣。他在想,这世间最逍遥,最快活的事,许不是长生,而是有她,有家的日子。
  •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有思文丛:坐公交车的人

    本书是小说家魏微的一本散文集,收录了“文学纪”“年代祭”“人物记”3辑共32篇文章。本书回顾了作者走过的文学道路,并对文学、对写作提出了匠心独具的见解;记录了作者的成长历程,并对作为成长背景的20世纪80年代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回忆了作者的家人朋友,并对亲情、友情进行了基于个人视角的阐发。
  • 妾欲出墙

    妾欲出墙

    绿色的青藤密密的爬满了灰色的墙,午后的阳光很好,暖暖的,并不很刺眼。我低着头,一步一步踩着脚下的青砖,很小声的喃喃念道,“一、二、三……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一,又是八十一步!自我打小,便长在这个九九重楼里。我们是书香门第,我是深闺小姐,表面看来风光无限,事实上,外面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的天地,就只有这八十一步。
  • 本源至尊

    本源至尊

    一个生活在平凡人家的孩子,凭着极高的资质,被一名路过的修真者看中,带回门派,经过种种机缘,携混元戒,带神兽,踏着尸体,一步步走出一条传奇之路,所路过之处,仙魔闻风丧胆,面对列强而不畏惧,带着一伙兄弟,走向巅峰一刻,有过情谊,有过爱恋,有过悲伤,有过惊喜,却看主人公,如何在这残酷,强者为尊的世界混的风声水起............
  • 探险的世界(科学知识大课堂)

    探险的世界(科学知识大课堂)

    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外科疠疡癜风门

    外科疠疡癜风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长生仙途.A

    长生仙途.A

    败落世家之子的高华,立志奋发图强,重振门楣!所幸他凭借着自身的勤奋与努力,渐入佳境……然而枚偶得的三枚血色晶石,却又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各方强梁竞相夺取的“猎物”。万般无奈之下,高华愤然而起,斩妖魔,斗巨擘,压豪门!
  • 我的超时空冒险

    我的超时空冒险

    一枚超脱者的道标,一场突如其来的奇遇,在无限的世界中,宁远被迫展开一场场未知的冒险,为了过去,更为了未来,他必须走上那名为超脱的道路!(新人新作,求关注,求虎摸,求轻拍)
  • 你调香,我调心

    你调香,我调心

    原本,我觉得26岁的自己混得不错——事业小有成就,还成功追上男神,过着幸福的小日子;但一场电梯事故,我和高子谕相遇后,一切平静和满足被打破——他是爱我的,但这种爱,却令我无地自容,毫无尊严,几近窒息!我用了很多方式表达我恨他,甚至陷害他,一切只为摆脱他,可是,可是……当他真的在我世界里消失干净,我却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嗯,这就是我的故事,和调香师男人不得不说的那点破事儿,不完美的爱情,始终还是爱情。
  • 无法呼吸

    无法呼吸

    江都大学旁的滩涂上,发现了一对年轻男女死状惨烈的尸体。恐怖阴云笼罩在江都市上空,令刑警周渊易感觉到无法呼吸。令人惊恐的事件不断发生,心中有鬼的孕妇不停产生恐怖幻觉,大厦十三层发现美丽的无头女尸,医药公司副总葬身于离奇的车祸。在进一步的调查中,更发现所有的一切竟与四年前的一段隐情有关。真凶究竟是谁?杀人的动机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