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36900000020

第20章 参考答案(3)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用桑叶的茂盛、润泽,暗喻女主人公年轻貌美。该句用在本章开头,以眼前的景物,联想并引发所咏之词,故既是比,又是兴。“吁嗟鸠兮,无食桑葚”,以鸠鸟不可贪食桑葚,以免昏醉,比喻女子不可为爱情所迷,否则痛苦。

(3)“吁嗟女兮”至“不可说也”六句表现了女主人公被氓遗弃后的悔恨心情。

(4)对比关系。

3.(1)回忆婚后的贫苦生活并谴责氓的负心。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颜色衰老。该句既是比,也是兴。其兴的作用同前一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3)对比关系:前章写女主人公新婚之乐,本章写她被弃之苦,新婚与被弃的对比,苦与乐的对比。

(4)二三其德。

(5)“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6)女主人公为弃妇后,独自渡淇水回娘家时孤苦无依的情形。

《国殇》

一、单项选择题:1.D2.A3.A4.C5.B6.C

二、多项选择题:1.BD2.ABCD

三、词语解释题:1.操:手持。被:通“披”,身披。2.毂:车轮。短兵:指刀、剑等武器。3.凌:侵犯。躐:践踏。4.霾:同“埋”。絷:绊住。5.严杀:痛杀的意思。6.反:同“返”。7.惩:悔改。8.子:你。鬼雄:鬼中的雄杰。

四、简析题:

1.(1)头两句写楚军将士执戈披甲与敌人短兵相接。三、四句写敌军人多势众,楚军奋勇争先。五、六句写敌军的进攻使楚军伤亡惨重。七、八句写楚军虽败犹斗,勇武不屈。九、十句写战斗结束,楚军全部牺牲。

(2)战争场面描写。

(3)歌颂了楚军将士英勇拼杀、义无反顾,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和爱国精神。

(4)“车错毂兮短兵接”“矢交坠兮士争先”“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5)夸张。比喻。

(6)每个句中都有“兮”字,这是楚辞的重要语言形式标志。

2.(1)祭奠楚军将士亡灵,赞颂楚军将士的英雄献身精神。

(2)最后这两句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为国捐躯的英雄无限钦佩之情。

(3)语意重叠,反复赞叹。

《上邪》

一、单项选择题:1.C2.A3.A4.B5.D6.D7.A

二、多项选择题:1.ACE2.ABCDE

三、词语解释题:1.上邪:天啊。2.相知:相爱。3.长:永远。命:使,让。4.陵:山头。5.雨:落下。名词作动词用。6.乃:才。敢:能,肯。

四、简析题:

(1)前三句是第一层,后五句是第二层。共分为两层。前三句用直笔,指天为誓,表示要永远与爱人相爱;后五句用曲笔,表明对爱情忠贞不渝。

(2)诗歌的第二层次中,作者写了五种景物:山陵夷平,江河枯竭,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交合。

(3)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是: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不可能发生的,作者假设的景象。

(4)誓词风格(“呼告”)。

(5)直抒胸臆,热情奔放,表达坦率真切。

《短歌行》

一、单项选择题:1.B2.A3.D4.C5.B6.D7.B

二、多项选择题:1.ACE2.ACD

三、词语解释题:1.当:对着。几何:有多少。2.去日:逝去的时光。3.但:只是。故:缘故。沉吟:沉思吟味。4.掇:拾取。5.用:以。存:问候。6.契阔:聚散,这里是久别重逢意。7.匝:周。8.厌:满足。

四、简析题:

1.(1)诗人感慨光阴易逝,功业难成。

(2)“譬如朝露”中的“朝露”。以早晨太阳一晒则干的露水比喻人生的短暂。

(3)设问。借代(以造酒的杜康借代酒)。

2.(1)本段表现了诗人求贤不得的忧虑和礼待贤才的愿望。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用《诗经·子衿》原句表达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

(3)比兴手法。

(4)我有嘉宾,要设宴奏乐相待,借此表示自己优礼贤才的态度。

3.(1)喻指贤才。

(2)喻指贤才尚无明主可托。其中树枝比喻贤才寻求的归宿和依托。

(3)喻指自己希望多多招纳贤才。

(4)用典。诗人以周公自比,表示自己会像周公一样虚心招纳贤才。诗人用这个典故,表明自己礼待贤才的心情,隐含了自己要统一天下的志向。

《饮酒》(其五)

一、单项选择题:1.B2.C3.B4.B5.A6.C7.D8.A9.C10.D

二、多项选择题:BCE

三、词语解释题:1.结庐:居住。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2.尔:如此,这样。

3.山气:指山中的景象、气息。日夕:傍晚。相与还:结伴而归。

四、简析题:

(1)表现诗人弃官归隐田园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2)前四句为第一层,后六句为第二层。第一层阐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第二层抒写隐居田园的乐趣。

(3)“心远地自偏”。表现了诗人厌恶世俗,不慕荣利,闲适淡泊。

(4)心中无功名利禄之想,无穷通福祸之虑。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5)象征诗人晚节的高洁。

(6)“见”字体现了诗人融于自然、陶醉于自然的“忘我”心境。“望”是有意而望,“见”是无意而见。如果改用“望”,则诗人“忘我”的心境荡然无存,整首诗的悠然情趣也会被破坏。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8)类比诗人晚年由官场回归自然(田园)。

(9)“真意”指诗人在大自然中体味到的宇宙与人生的真谛。

(10)“忘言”指诗人体会到的人生真谛是直觉的体验,是难以言传的。

《从军行》

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D5.D6.B7.D

二、多项选择题:1.BCE2.ABE

三、词语解释题:1.暗:使暗淡无光。雪山:指祁连山。2.穿:磨穿,磨破。

3.还:还归,回家。

四、简析题:

(1)首句写边塞环境气氛的恶劣;第二句写戍边战士孤苦思乡;第三句写守边战争频繁激烈;第四句写戍边战士誓死破敌的决心。

(2)前两句是借景抒情;第三句是借事抒情;第四句是直抒胸臆。

(3)“不破楼兰终不还”。

(4)“黄沙”渲染了环境的恶劣并点明战斗的地点;“百战”表明战事的频繁,持久;“穿金甲”通过典型细节突出了战争的持久、激烈。可以说这句话概括了守边战争的所有特点。

(5)全诗主要是抒写戍边战士彻底打败外敌的决心,前三句诗对中心意旨起铺垫反托作用:环境越恶劣,生活越孤苦,战争越残酷,越能反托出战士誓死破敌的决心的真诚和可贵。

《山居秋暝》

一、单项选择题:1.B2.D3.C4.C5.A6.A

二、多项选择题:1.CD2.BCDE3.BC4.ADE5.BCDE

三、词语解释题:1.瞑:黄昏,傍晚。2.空山:幽静的山。新雨:刚刚下了一场秋雨。3.天气:自然界的节候。晚:傍晚。来:语助词。秋:名词作动词用,指呈现出秋天的种种特色。4.随意:任随。歇:消逝。

四、简析题:

(1)第一联(首联)概写了秋天傍晚雨后山林的安谧宁静和浓浓秋意。

第二联(颔联)写林间的明月与石上的清泉。

第三联(颈联)写浣女与渔舟的晚归。

第四联(尾联)抒写诗人归隐山中的情趣。

(2)表现了诗人乐于归隐的情趣。

(3)开头的“空”字。它既写出了山林的清幽宁静,又表明了作者淡泊名利,乐于归隐山林的恬静心态。

(4)借景抒情。

(5)明月、青松、清泉、幽石、翠竹、莲叶。它们象征诗人志趣高洁。

(6)动静相衬,视听结合。

“明月”一句从视觉角度,写无声静态,画面由远而近。

“清泉”一句从听觉角度,写有声动态,画面由近而远。

“竹喧”一句从听觉角度,写有声动态,画面由远而近。

“莲动”一句从视觉角度,写无声静态,画面由近而远。

两联都是以动衬静,以动显静,表现山林的清幽宁静。

(7)白描手法。其特点是:轻描淡写,笔致简约。

《行路难》

一、单项选择题:1.B2.C3.B4.C5.A

二、多项选择题:1.BD2.BE3.BDE4.ABD5.ACE

三、词语解释题:1.斗十千:一斗酒值钱十千。2.羞:通“馐”,菜肴。直:同“值”。3.闲来:空闲的时候,“来”是语助词。4.忽复:忽然又。5.安在:在哪里。6.会:一定,必然。7.直:径直,表示毫不犹豫。济:渡。

四、简析题:

(1)全诗分为五个层次。

开头四句为第一层:表现了诗人抑郁、悲愤之情;“欲渡雪满山”两句为第二层:以道路的坎坷象征仕途的艰难;“闲来梦日边”两句为第三层:用典故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行路难今安在”为第四层:面对现实再次发出道路艰难的慨叹;最后两句为第五层:化用典故,表明自己的远大抱负。

(2)反衬手法。

(3)细节描写和以外显内的动作描写。

(4)“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象征着诗人对事业、理想的追求;“冰塞川”“雪满山”象征着诗人在人生道路上四处受阻。总的说来,这两句是以道路的坎坷象征仕途的艰难。

(5)三个典故:一是吕尚的故事;二是伊尹的故事;三是南朝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名句。使用吕尚、伊尹的典故,表明诗人虽处在矛盾、苦闷中,但对自己的才能和前途仍抱有希望,充满信心。使用宗悫的名句,表明诗人远大的抱负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6)比喻,对偶。

(7)反复,诘问。

(8)“行路难”是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句诗。

(9)以自然道路的艰难象征人生道路的艰难。

《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单项选择题:1.A2.C3.B4.D5.D

二、多项选择题:1.BD2.AB

三、词语解释题:1.之:到,去。2.故人:老朋友。此指孟浩然。辞:告别。

3.烟花:指春天繁华的景象。4.际:边。

四、简析题:

(1)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孟浩然的深情厚谊。

(2)借事抒情(寓情于叙事)。抒发的是对老朋友这次远游无比羡慕之情。

(3)借景抒情(寓情于写景)。抒发的是对老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

《兵车行》

一、单项选择题:1.A2.D3.C4.B5.D6.A7.D8.B9.B10.D

二、多项选择题:1.AC2.ABCDE

三、词语解释题:1.行人:行役的人,即征夫。2.耶娘:爷娘,即父母。妻子:妻子和孩子。走:奔跑。3.干:冲犯。4.无东西:庄稼长得杂乱不齐。5.敢:怎敢,岂敢。6.休:停止征调。7.信:确实、真正。恶:坏事情。8.比邻:近邻。

四、简析题:

1.(1)咸阳道上亲人送别征夫时生离死别的凄惨图景。

(2)场面描写。

(3)视觉形象:“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听觉形象:“车辚辚,马萧萧”“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4)开头这个场面本身渗透了诗人对朝廷开边政策的憎恶和对灾难深重的民众的同情。

(5)悲剧的气氛。

(6)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引出道旁过者的发问,开启全诗的主要内容;二是为全诗创造了一个强烈的悲剧气氛。为表现全诗的主旨起了渲染和铺垫的作用。

(7)“哭声直上干云霄”一句属夸张手法,写出了哭声的震天动地,突出了人们巨大的悲痛。

(8)代人(征夫)述言的叙事方式。

2.(1)表现了朝廷的开边战争造成了社会心理的变异。更深层次地揭露统治者开边政策产生的恶果。

(2)所写的景物都是虚幻的景象。

(3)这个结尾与开头在全诗结构上起照应作用,这个照应具体体现在:死亡对应出征;阴惨对应喧闹;鬼哭对应人哭;虚境对应实境。大大增强了对开边政策的谴责力量。

《登高》

一、单项选择题:1.B2.D

二、多项选择题:BCD

三、词语解释题:1.渚:水中的小块陆地。2.落木:落叶。3.百年:一生。4.苦

恨:特别恨。繁霜鬓:满头白发。5.新停浊酒杯:近来停止饮酒了。

四、简析题:

(1)前四句(前两联)为第一层,写登高所见的秋景;后四句(后两联)为第二层,抒登高所感到的悲情。

(2)秋景。

(3)悲哀。

(4)笼罩着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代气氛。

(5)借景抒情。

(6)一、二句刻画三峡具体景物,精细描绘;三、四句表现三峡整体气氛,写意渲染。

(7)一是可悲的季节衰败之秋;二是可悲的国家危弱之秋;三是可悲的个人老病之秋。

(8)“悲秋”二字是全诗中联络情与景两者的关键。

(9)包含着国难与家愁两方面的因素。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D5.B6.D7.B

二、多项选择题:1.BDE2.BE3.BC4.BC

三、词语解释题:1.衾:被子。2.控:引弓,拉开。3.瀚海:沙漠。阑干:纵横的样子。4.饮归客:为归京的人设宴饯行。5.掣:牵引,拽。6.空:徒然,白白地。马行处:指马蹄印迹。

四、简析题:

1.(1)这段主要写西北边塞的雪景。

(2)诗人以春风喻北风,以梨花喻雪花,以阳春喻严冬。

(3)这两句比喻体现了诗人的惊叹心态和豪迈气魄,体现了盛唐崇尚边功、奋发进取的时代精神。

(4)一是对朋友在恶劣气候下长途跋涉的忧愁;二是与朋友分手时的离愁。

(5)这句在全诗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边地奇雪奇寒的进一步描写和前面写景部分的收结,又为后面雪中送别渲染阴寒的环境气氛。

(6)细节描写。

2.(1)本段主要写雪中别情。

(2)“风掣红旗冻不翻”。

(3)渗透着对朋友在恶劣天气下长途跋涉的忧愁。“风掣”句侧重严寒之忧;“去时”句侧重行路难之忧。

(4)目送朋友远去,依依惜别的深情。

(5)借景抒情(以景抒情)。

(6)“空”字。它最能体现当时诗人的失落之情。

《杜陵叟》

一、单项选择题:1.C2.A3.B4.A5.A6.D

二、多项选择题:ABCDE

三、词语解释题:1.秀:开花。2.不申破:不报告事情真相。3.虐人:侵害百姓。害物:残害人。“物”,即人,指公众。4.弊:困苦。5.尽放:指全部都免除。6.榜:张贴。7.蠲:免除。8.毕:交纳完毕。

四、简析题:

1.(1)开头至“禾穗未熟皆青干”为第一层,描述灾情的严重。

“长吏明知不申破”四句为第二层,叙述官吏的横征暴敛。

“剥我身上帛”四句为第三层,由杜陵叟直接控诉官吏的罪行。

(2)是为了下一层揭露官吏的罪恶,表现“伤农夫之困”的主旨作有力的铺垫反托。

(3)“剥我身上帛”四句由第三人称叙述突然转为由杜陵叟用第一人称“我”来直接控诉。表达了对贪官污吏的无比憎恨,大大增强了批判的力度,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4)杜陵叟。

(5)比喻。将残酷剥削农民的官吏比作豺狼。

2.(1)讽刺皇恩的虚伪。

(2)最后两句(“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3)对比关系。

(4)主要从三方面:一是灾情的严重;二是各级官吏隐瞒灾情,横征暴敛以求升官;三是皇恩的虚伪,所谓“德音”只是一纸空文。

(5)揭露封建官吏对农民的残酷剥削,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无题》

一、单项选择题:1.D2.D3.B4.C5.A6.C7.C8.C9.B

二、多项选择题:1.BDE2.AC3.BCD4.AB

三、词语解释题:1.方:才。2.始:才。3.晓镜:临晓照镜梳妆。但:只。云鬓改:两鬓添白发。4.夜吟:夜晚苦吟沉思。

四、简析题:

(1)着眼点是写“别离难”。因为别离之后再难相会,所以离别时特别痛苦。

(2)以景染情。首句正面抒写别情,这句以暮春残景映衬别情,使哀怨之情倍增。

(3)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用的是比兴手法。

(4)春蚕之丝,蜡炬之泪。“方”“始”加强了誓言的强度和深度。

(5)表达的是两地相隔而不能相见之恨。上一联(“春蚕”一联)是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这一次是推己而及对方,揣测恋人也沉浸于相思痛苦之中。这一联写出两心相通,两情相同,把爱情的真挚表现得更深一层。

(6)借神话传说抒情。

(7)回环往复,婉转深微。

《关山月》

一、单项选择题:1.D2.B3.C4.A5.C6.A7.B

二、多项选择题:BCDE

三、词语解释题:1.和戎诏:指与金人议和的诏书。2.空临边:白白地来到边境。3.按歌舞:按着节拍表演歌舞。4.厩马:马房里的马。5.遗民:指异族统治下的中原地区人民。忍死:痛不欲生,但因有所期待而不肯立即去死。恢复:指收复失地而复国。

四、简析题:

(1)前四句为第一层,写统治者屈辱偷安,不修战备。中四句为第二层,写戍边战士壮志难酬,老死疆场。后四句为第三层,写中原人民切望恢复,对月流泪。

(2)借典型事物和典型场面来抒情。

(3)描绘了三个场面:一是统治者屈辱偷安,不修战备的场面;二是戍边战士壮志难酬,老死疆场的场面;三是中原人民切望恢复,对月垂泪的场面(即狂歌酣舞、沙场笛怨、万民望月)。

(4)第二个场面和第三个场面是并列关系,它们与第一个场面形成对比关系。

同类推荐
  • 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到美国上大学:常春藤布朗小子姜晓航

    这是一位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的手记,作者以第一人称详细介绍了自己到美国留学后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经历和体会,穿插了大量语言交流方面的实例,对美国高中、大学的生活和环境记录很详细,并记录对中外文化差异较真实的体会,此书对准备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具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 大学修养观

    大学修养观

    当代大学职能在不断扩展,大学不但是知识传承的圣地,还是民主自由的殿堂;不但是科学研究机构,还是服务社会场所;不但是社会发展的工具,还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地。大学乃大师之学,大学乃人才之学。大学教师既是经师,更为人师;大学学生既要学养丰厚,更要品行高尚。大学要履行社会职能,实现自身价值;教师要忠诚教业,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学生要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应该不断加强修养。涵养大学文化,健全大学人格,要熔炼大学精神。
  • 报纸发行营销导论

    报纸发行营销导论

    可以说,中国报社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着“生死抉择”的挑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发行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又出现了一个顺口溜:“一流人才做发行,二流人才做广告,三流人才做记者”。原《南方体育》总经理张曙光对此评价指出:“这句话当然很容易引起争议。我们的目的是想在报社内部建立起重视经营的意识,包括培养经营人员自我尊重意识,强调广告和发行的重要性。当然,即便发行和广告再重要,这个观点要被多数人认同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些党报内,编辑部门的地位仍然高于经营部门,但在一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报刊,发行、广告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发行、广告甚至比内容还重要,经营部门的地位跟采编部门并列,甚至比采编部门更高。
  • 期待是美丽的

    期待是美丽的

    本书是一位智人学者的教育随笔集。作者李志强先生曾是一所中学的校长,他积极践行新教育的基本理念,在全市最薄弱的一所中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拓荒实验。两年时间,学校变成了育人的绿洲,处处散发着书香,澎湃着活力。李先生的教育随笔不是毫无根据的高谈阔论,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真知。它来自校园、来自课堂,对大家司空见惯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非常值得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人员参考。
  • 演讲与口才实训

    演讲与口才实训

    本书内容包括:语言基础、态势语言、命题演讲、即兴演讲、辩论演讲、沟通口才、谈判口才等。
热门推荐
  • 时空蜜恋

    时空蜜恋

    十七岁的白尘,从小患有一种病,直到她遇见梦中的人和事,该发生的发生不该发生的也正在要发生,而这一切都和自己家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群号179326588
  • EXO终究还是不能在一起

    EXO终究还是不能在一起

    那天,他们就此别过,以诺留给伯贤的只有一句话:“我不会再回来了!”伯贤没有说什么,头也不回的离开他们分开的公园。几年过去了,伯贤没有忘记以诺,他后悔当初没有挽留她。现在,以诺回来了,她有一个新的名字,林冉亦。
  •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教子禅方:好父母必读的90个禅意故事

    在现今很多家庭教育中,父母有太多的功利和欲望,孩子失去了很多可贵的天赋和禀性。教育是一种艺术,它不是哪位秀才追求时髦的临摹,不幸的是父母们由于种种生活原因,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追求“急”但又“切”的特点,这其实是一种自我的丧失,自我精神的失落必将造成孩子教育的失败,这叫不见本心,未能明心见性。因此,父母家长要教子成龙,养女成凤,必须自己胸有禅意,不紧不慢地教育孩子,把这种禅意落实到家庭教育中来。家庭教育不是单单的教育,而应将各种人生的体验贯彻到教育中来,将孩子的心与自己的心连成一片,打破迂腐的拘泥,彻悟教育与人生的本原,以之作为教育孩子的原则,则家庭教育事半功倍,
  • 帝火修罗

    帝火修罗

    孤独的人在夜里哭泣,复仇者在夜雨下独行,待得报完大仇,他才发现,一切刚刚开始。以修罗之名,用鲜血之热,缔造盛世战歌。
  • 古剑之苦情绝恋

    古剑之苦情绝恋

    此文改编于电视剧古剑奇谭,不是苏雪恋,不喜勿骂,第一次写文。“我们之间已经没有关系了,为什么你还不明白!!”风雅琪撑着快要崩溃的情绪,决然的望着百里屠苏,那个被她折磨得遍体鳞伤的人。不再去看他的身影,决然的转身离去,她自己都觉得自己太残忍,屠苏也会吧……不由仰天长叹,屠苏,这也许是对你最温柔的解释了吧,希望你永远不要知道一切,以后的路需要你自己走了……
  • 护花大宗师

    护花大宗师

    曾经的青海第一大纨绔神秘消失,六年后,一个拉风少年从武当山上走下。面对清纯校花,诱人御姐,可爱小萝莉,冰山女总裁,火爆警花,各种美眉纷至沓来,少年庄严的做出宣誓“身为华夏最古老神秘的大欢喜禅唯一传人,一定要将护花事业进行到底!”
  • 查理九世之末日之战

    查理九世之末日之战

    作者开笔末日二次元啦!喜欢末日之战的朋友们!福利来啦!
  • 青春里的我们

    青春里的我们

    我本平凡,却不愿意面对第一段感情的失败,决定要逆袭一次,结果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忍的,再一次受伤的我该何去何从,我的主角光环是没电了吗?作者如此不眷顾我……;王奕,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原本会接受家族联姻的他,却因为一封封奇怪的信笺开始了逆转,继而展开了梦一样的爱情旅途……;尚轩洛,一个真正受过苦的人,家庭也算富庶,不爱家族企业,偏爱做兽医,每逢给他介绍女友的时候,他都会嘱咐我们,把他描述成一个屌丝中的屌丝……于是三个男人开始了他们各自的疼痛爱情……
  •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本书包括生活用品、衣着服饰、美味佳肴、蔬菜水果、良辰佳节、民间风俗、官衔职务、俗语谚语、称谓沿袭九大部分内容。涉及两百多个发明、发现、发展故事与史实,涵盖生活方方面面。有妙趣横生的典故传说如“寿桃” “混帐” “万岁”等,也有丰富的娱乐生活。既可得知传统民俗的流传,又可知悉人间万事的变迁。作为生活中的细节和常识,本书将带你进入历史隧道,分享有趣的新鲜事,为你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
  • 葬夜未央

    葬夜未央

    欲望伏身在暗夜伺机而动,是臣服还是绝地反击,隐藏在血液里的狂怒基因,无时不刻在摧残着意志,缴械投降还是死不低头。四大凶兽被镇压后再次有复活的迹象,四大家族该如何守护。“你背负着太多人的希望,他们都相信你,在他们的眼里,你是一个打不到的英雄,所以要一直一直赢下去,才不会辜负他们的期望,我们都是被命运选中的孩子,所以要在一起呀,因为无论怎样,都是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