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36900000011

第11章 诗词曲赋单元(3)

5.本诗中笼罩全诗内容的诗句是()。

A.厩马肥死弓断弦B.几处今宵垂泪痕

C.和戎诏下十五年D.沙头空照征人骨

6.本诗中贯穿全诗的景物是()。

A.月夜B.朱门C.白发D.今宵

7.诗中,把将军不战、戍卒吹笛和遗民垂泪三个场景联系在一起的词语是()。

A.月夜B.今宵C.白发D.垂泪

二、多项选择题

本诗选择的典型事物有()

A.和戎诏B.弓断弦C.马肥死D.白骨堆E.遗民泪

三、词语解释题

1.和戎诏下十五年

和戎诏:

2.将军不战空临边

空临边:

3.朱门沉沉按歌舞

按歌舞:

4.厩马肥死弓断弦

厩马:

5.遗民忍死望恢复

遗民:忍死:恢复:

四、简析题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1)划分本诗层次及概括层次大意。

(2)本诗的抒情方法有什么特点?

(3)全诗描绘了几个场面?概括各场面的意旨。

(4)诗中的三个场面之间是什么关系?

(5)统领全诗内容的是哪一句?从这里可以看出这首诗主要揭露的对象是什么?

(6)说明“月夜”在全诗结构上的作用。

(7)本诗选择的典型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8)“中原干戈古亦闻”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炉中煤

一、单项选择题

1.郭沫若的在我国诗歌史上有重要意义的诗集是()。

A.《红烛》B.《女神》C.《春水》D.《百花齐放》

2.郭沫若在“五四”期间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成的新文学社团是()。

A.创造社B.新月社C.文学研究会D.现代派

3.作者让炉中煤来诉说衷情,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借代C.拟人D.拟物

4.将五四以后新生的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其修辞手法是()。

A.借代B.用典C.反复D.拟人

5.“啊,我年青的女郎”共出现过四次,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

A.比喻B.反复C.拟人D.象征

二、多项选择题

1.本诗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有()。

A.侧面烘托B.拟人C.托物言志D.比喻E.象征

2.诗中提到的“新生”有()。

A.诗人的新生B.诗歌的新生C.诗社的新生

D.祖国的新生E.民族的新生

三、简析题

1.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1)“年青的女郎”比喻什么?这个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在诗中,诗人把自己比喻成什么?这个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诗人借炉中煤来抒发“眷念祖国的情绪”,这是什么表现方法?

(4)诗人使用的“年青的女郎”和“炉中煤”两个形象属于什么表现方法?

(5)炉中煤会说话,有激情,属于什么修辞手法?

2.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1)“啊,我年青的女郎”在每段的开头都出现过,这是什么修辞手法?

(2)全诗四节都用“啊,我年青的女郎”开头,这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这里的“我”除了指诗人自身外,还指谁?

(4)“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重见天光”有什么象征寓意?

(5)“重见天光”包含了几方面的“新生”?

一句话

一、单项选择题

1.闻一多在“五四”时期参加的新文学社团是()。

A.新月社B.创造社C.太阳社D.雨丝社

2.闻一多的第一部诗集是()。

A.《红烛》B.《女神》C.《死水》D.《尝试集》

3.闻一多在1928年与徐志摩等人创办的杂志称为()。

A.《新青年》B.《小说月报》C.《新月》D.《洪水》

4.闻一多积极倡导写()。

A.白话诗B.新格律诗C.朦胧诗D.新诗

5.闻一多的《一句话》收入其诗集()。

A.《我底记忆》B.《红烛》C.《死水》D.《新月》

6.诗中大量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明喻B.反喻C.借喻D.隐喻

7.两段诗的结尾都出现了“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在修辞上称为()。

A.重复B.反复C.重叠D.排比

8.诗中的“一句话”指的是()。

A.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B.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C.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D.咱们的中国

二、多项选择题

1.闻一多是我国现代着名的()。

A.诗人B.散文家C.学者D.小说家E.民主战士

2.下列属于闻一多创作的诗集有()。

A.《春水》B.《红烛》C.《雨巷》D.《女神》E.《死水》

3.闻一多倡导的新格律诗讲究的诗歌“三美”指的是()。

A.文字美B.音乐美C.情感美D.绘画美E.建筑美

三、词语解释题

1.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霹雳:

2.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缄默:

四、简析题

1.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沉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有一句话”是指哪一句话?

(3)为什么说这句话“说出就是祸”?

(4)为什么说这句话“能点得着火”?

(5)“火山”隐喻(象征)什么?“火山的沉默”象征什么?

(6)“霹雳”隐喻(象征)什么?

2.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声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1)“你不信铁树开花”中的“你”指的是什么人?“铁树开花”隐喻了什么?

(2)“你不信铁树开花”指的是什么?

(3)诗中的“你”表现出怎样的思想和态度?

(4)“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哪几句诗在整首诗中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6)反复修辞手法在这首诗中的作用有哪些方面?

我用残损的手掌

一、单项选择题

1.戴望舒的诗歌在30年代所属的流派是()。

A.小诗派B.新月派C.现代派D.湖畔诗派

2.本诗创作的年代是()。

A.辛亥革命时期B.北阀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3.本诗中采用暗示手法的诗句是()。

A.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B.岭南的荔枝花寂寞的憔悴

C.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D.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4.“残损的手掌”指的是()。

A.诗人自己

B.诗人在狱中被敌人伤害后的手掌

C.诗人因日本帝国主义对祖国的侵略而焦虑得破碎的心

D.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

5.“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A.夸张B.比喻C.借代D.拟人

6.“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写的是()。

A.他的家乡的景色B.他生活过的地方景象

C.解放区的景象D.江南水乡的景象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戴望舒的诗集是()。

A.《我底记忆》B.《望舒草》C.《灾难的岁月》

D.《雨巷》E.《长春集》

2.本诗使用的表现手法有()。

A.对照B.比喻C.比兴D.暗示E.拟人

3.“无形的手掌”指的是()。

A.诗人的思绪B.诗人的联想C.诗人的心理

D.诗人的情感E.诗人的形象

4.诗中的“抚摸”这个动作的含义是()。

A.诗人对中国地图的抚摸B.诗人走过祖国大地

C.诗人对祖国的热爱D.诗人思绪和联想的展开

E.诗人心理和情感的流动

三、词语解释题

1.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锦障:

2.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蘸:

四、简析题

1.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经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

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1)这首诗的抒情线索是什么?

(2)“变成灰烬”“只是血和泥”暗示了什么?

(3)“这一角”“那一角”暗指什么地方?

(4)“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暗示了什么?

(5)“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暗示了什么?

(6)“没有渔船的苦水”暗示了什么?

(7)从“这一角已变成灰烬”到段末,诗人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

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1)“无形的手掌”指的是什么?

(2)“无限的江山”指的是什么地方?

(3)“手指上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4)“那辽远的一角”指的是什么地方?

门槛

一、单项选择题

1.屠格涅夫是俄国()。

A.现实主义作家B.浪漫主义作家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D.自然主义作家

2.屠格涅夫的成名之作是()。

A.《猎人笔记》B.《散文诗集》C.《贵族之家》D.《父与子》

3.屠格涅夫最后一部着作是()。

A.《贵族之家》B.《散文诗集》C.《父与子》D.《前夜》

4.《门槛》选自屠格涅夫的()。

A.《猎人笔记》B.《烟》C.《处女地》D.《散文诗集》

5.《门槛》属于()。

A.诗歌B.散文C.短篇小说D.散文诗

6.本文组织全篇的形式是()。

A.感情变化B.心理流动C.对话D.做梦

7.本文所赞颂的革命者的主要精神是()。

A.对革命事业的无比热爱B.对革命事业的献身精神

C.对革命事业的乐观精神D.对祖国无比的忠诚

8.本文基本的表现方法是()。

A.象征B.对比C.铺垫D.侧面描写

9.本文的“门槛”象征()。

A.革命征途的艰难险阻B.囚禁革命者的监狱

C.革命者的秘密组织D.敌人设下的陷阱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被称为俄国19世纪中期的“社会历史编年史”的屠格涅夫小说有()

A.《猎人笔记》B.《处女地》C.《前夜》

D.《烟》E.《父与子》

2.本文体现出来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

A.赞叹了革命者崇高的献身精神

B.揭露了专制社会对革命者的迫害

C.斥责了诬蔑革命事业的庸人和帮凶

D.反映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一些模糊认识

E.抒发了对祖国无比忠诚的感情

3.本文的主要象征事物有()。

A.一座大楼B.门槛C.一个姑娘

D.骂声和赞语E.门内的声音

三、简析题

1.我看见一座大楼。

正面一道窄门敞开。门里一片阴森的黑暗。高高的门槛前站着一位姑娘一位俄罗斯的姑娘。

望不透的黑暗中散发着寒气,随着寒气从大厦里面传出来一个慢慢吞吞的不响亮的声音:

(1)“一座大楼”象征了什么?

(2)“高高的门槛”象征了什么?

(3)“一位姑娘”象征了什么?

(4)门内的声音象征了什么?

(5)在这段描写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革命事业的模糊认识和思想局限?

2.姑娘跨进了门槛--一幅厚厚的门帘放下来掩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个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了这个回答。

(1)“姑娘跨进门槛”象征了什么?

(2)“一幅厚厚的门帘放下来掩住了她”意味着什么?

(3)“傻瓜”的咒骂象征了什么?

(4)“一位圣人”的赞叹象征着什么?

(5)这段文字使用的是什么表现方法?

鹰之歌

一、单项选择题

1.高尔基被称为()。

A.短篇小说之王

B.与莫泊桑齐名的俄国小说家

C.创作了俄国十九世纪中期“社会历史编年史”的小说

D.苏联文学的开创者

2.高尔基的一部塑造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受到列宁高度评价的长篇小说是()。

A.《母亲》B.《童年》

C.《在人间》D.《福玛·高尔杰耶夫》

3.本文的文学形式是()。

A.散文B.诗歌C.散文诗D.寓言

4.本文所歌颂的革命者的主要精神是()。

A.爱国精神B.战斗精神C.献身精神D.乐观精神

5.本文借鹰来寄托自己的情志,这种表现方法是()。

A.对比B.侧面烘托C.拟人化D.托物言志

6.将鹰与蛇的动物属性与人的社会特征进行类比,这种表现方法是()。

A.对比B.拟人化C.象征D.托物言志

7.将鹰和蛇当作人来写,这种修辞手法是()。

A.比喻B.对偶C.拟人D.夸张

8.鹰和蛇的形象之所以鲜明生动,主要是由于作者采用了()。

A.托物言志方法B.拟人化手法C.象征暗示方法D.环境烘托方法

9.鹰和蛇的性格之间的关系是()。

A.比喻B.类比C.对比D.比拟

10.本文在描写大海景观时采用的表现方法是()。

A.对比B.象征C.托物言志D.拟人化

二、多项选择题

1.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小说依次为()。

A.《在人间》B.《童年》C.《三人》

D.《我的大学》E.《母亲》

2.本文中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有()。

A.歌颂革命勇士的斗争精神和献身品格

B.揭露封建专制主义的吃人恶果

C.鞭挞苟且偷安的庸俗心理和市侩哲学

D.向往美好的共产主义理想

E.激励人们为自由解放而英勇奋斗

3.本文中鹰的主要性格特征有()。

A.心怀高远B.渴望战斗C.英雄主义D.献身精神E.乐观精神

4.本文中蛇的主要性格特征有()。

A.苟且偷安B.心理阴暗C.自知之明D.市侩主义E.知足常乐

5.下列各句中,与“群山庄重地在沉思”采用相同修辞手法的有()。

A.有一个波浪游戏似地滚上岸来

B.波浪在低声诉说

C.许多勇敢的心将被自由光明的渴望燃烧起来

D.鹰颤抖了一下,高傲地叫了一声

E.蛇心里暗自好笑

三、词语解释题

1.想听清楚那些没精打采地爬上岸来的、喧闹不休的波浪在低声诉说些什么?

采:

2.但是那勇敢的鹰忽然抖擞精神。

抖擞:

四、简析题

1.“海还在灿烂的光辉中闪耀,浪涛威严地冲击着海岸。

在浪涛的狮吼中,轰隆隆地响着颂赞那高傲的鸟的歌声,山岩被浪涛冲击得发抖,天空被那威严的歌声震撼得战栗了:

我们歌颂勇士们的狂热精神!”

(1)这段景物描写采用了什么手法?

(2)“高傲的鸟”指的是什么?象征了什么?

(3)“山岩发抖”“天空战栗”象征了什么?

(4)“勇士们的狂热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

(5)这段景物描写渗透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6)作者借“高傲的鸟”的性格来寄托自己的情志,这属于何种抒情方式?

2.“怎么啦,你要死了吗?”

“是的,要死了!”鹰深深地叹了口气,回答说:“我美好地生活过了!我懂得什么是幸福!我英勇地战斗过了!我见过天你是不会那么近地看到天的!

唉,你这可怜虫!”

“那有什么了不起,--天吗?--空空洞洞的我怎么能在天上爬呢?我在这里很好又温暖,又滋润!”

蛇对那自由的鸟这样的回答,它听了那鸟的这些胡言乱语,心里暗自好笑。

(1)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两种形象?

(2)概括鹰的幸福观。

(3)这里的“天”有何象征意义?

(4)鹰和蛇的精神境界主要有哪些不同?

(5)这里综合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虞美人

一、单项选择题

1.李煜,字重光,又号()。

A.钟隐居士B.莲蓬居士C.青莲居士D.易安居士

2.李煜的词风()。

A.南渡前与南渡后有很大的变化B.亡国前与亡国后有很大的变化

C.登基前与登基后有很大的变化D.出塞前与出塞后有很大的变化

3.本词是一首()。

A.抒情词B.爱国词C.悼亡词D.羁旅行役词

4.“春花秋月何时了”寓意是()。

A.希望冬夏早日到来的盼望心情B.希望早日回到南唐故国的焦虑心情

C.希望生命早日结束的绝望心情D.对春花秋月美景的疑问

5.李煜作为着名词人,其代表的是()。

A.晚唐词B.五代词C.北宋词D.晚明词

二、多项选择题

1.《南唐二主词》的作者是()。

A.李白B.李煜C.李克用D.李璟E.李存勖

2.本词是一首()。

A.乐府旧题B.词的题目

C.字多调长的慢词D.唐教坊曲名,用作词调

E.属双调词,分上、下两片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使用的修辞手法有()。

A.设问B.反诘C.比喻D.拟人E.借代

4.本词中借景抒情的句子有()。

A.春花秋月何时了B.满地黄花堆积

同类推荐
  •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美洲寓言(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八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调皮的萝卜(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自然故事)

    调皮的萝卜(陪伴学生健康成长的大自然故事)

    植物都具有自己的秉性,有自己的特性,作者通过一个一个的故事将植物拟人化,小朋友们可以通过这些故事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从而更了解植物的特性,增广见识,获得知识。该书寓教于乐,很有意义。
  • 福尔摩斯探案(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福尔摩斯探案(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惊悚人心的雪灾地震

    惊悚人心的雪灾地震

    本书是一本加强公众避灾自救意识、帮助公众掌握避灾常识、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的科普书籍,主旨是让灾难的危害降低,让更多的生命从容避险。内容包括灾害常识,还有防范和逃避以及自救和互救等知识。
  • 动物王国探索之旅

    动物王国探索之旅

    从40亿年前,最低等的菌类出现,到今天活跃的150多万种动物,动物王国于这温和美丽的星球上经历了无数次的分化变迁、优胜劣汰,终于它们战胜了自然的种种严峻考验,雪山到谷地、大陆到海域无不遍布着它们的足迹。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与准确、生动的文字,为读者剖析了动物们匪夷所思的生活习性与鲜为人知的惊人内幕。
热门推荐
  • 江山为契:卧待邪王盛宠

    江山为契:卧待邪王盛宠

    他执起酒杯,眼里尽是苍凉:“这一世,你可爱过我?”她轻勾嘴角,似听了玩笑话似得,只是觉得可笑,淡淡回道:“帝君也会在意儿女情爱吗?”他没有言语,也甚是不知味的浅浅的勾弄嘴角,随即执杯将酒饮下。月光下,他们俩人甚是般配,只是这一世错得太多,让他们再也无法回到过去。
  • 极品小妾:断袖王爷不好惹

    极品小妾:断袖王爷不好惹

    这年头,扮猪吃老虎的常见,扮断袖吃女人的绝对少有。她家王爷就做到了。凭着一张祸国殃民的脸蛋,美男在侧,美女在怀,搅乱天下,尽享齐人之福。“娘子,你喜不喜欢为夫?”“不喜欢。”“嗯,我喜欢娘子就行。”“你喜欢我哪一点,我改还不行吗?”“为夫就是喜欢你的……不喜欢我。”“……”你赢了!
  • 惊世魔妃:腹黑六小姐

    惊世魔妃:腹黑六小姐

    她本是一名普通的准高中生,却因一朝穿越,成为了枫城姬家的废材嫡女,被庶姐欺压,庶母虐待。穿越重生后她的原则:伤她者,杀!骗她者,杀!辱她者,杀!欺她者,杀!求婚者……通通剁了喂狗!哼,说她是废物,这里睁眼瞎真多,她这叫废物,那其他人是不是不用活了?说她长得丑,让他们看看什么叫风华绝代!话说为什么总有人喜欢从天而降,还老是砸到她院子里。某天砸到她院子里的闷骚的妖孽男,说什么她要对他负责!
  • 快穿之女配着实萌萌哒

    快穿之女配着实萌萌哒

    季晓晓无意被系统砸中头奖,可获得重生一次机会,从此踏上虐渣抢猪之路。系统在手,天下我手,神马神马重生穿越女主光环都没有什么作用,姐带头开挂,统领全球。一路上捡美男,金钱,经验,捡的某人笑的合不拢嘴,直到手发麻。
  • 穿越之十年一觉丑妃梦

    穿越之十年一觉丑妃梦

    云想衣裳花想容,十年梦醒岁不更。夫妻四载一朝逝,谁言来世无缘情?爱人身畔死,做鬼也忠贞!
  • 白领理财日记1:给力抗通胀

    白领理财日记1:给力抗通胀

    本书以漫画的形式讲解重点的理财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当通胀来敲门、通胀下我们如何越花越有钱、钱是这样省出来的、高薪水比不上会理财、咱们团购那些事儿等。
  • 九霄战魂

    九霄战魂

    我心之所向,何物能惑?我长剑所指,谁人可挡?我心若磐石,千浪冲刷!我剑之锋芒,敢弑青天!一个热血的玄幻故事,一群神秘而强大的战魂武者。
  •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共和国传奇英雄:叶挺

    刘战英,1943年生,河北省高阳县人。国家一级作家。曾任中央军委空军文学艺术创作室副主任。1987年转业,任中国侨联机关刊物《海内与海外》杂志社主编。现任北京世界华人文化院院长兼书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已出版包括长篇小说、传记、散文集等在内的20余部著作,逾500万字。
  • 窍门:生活中来的5000个点子

    窍门:生活中来的5000个点子

    《窍门:生活中来的5000个点子》是一本简单方便、行之有效的现代家庭生活完全手册。本书辑录了近5000条生活小窍门,内容涉及家庭医护、养生健身、购物消费、厨艺美食、用品维护等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详尽,新颖实用,查阅读方便,它如同生活中得力的助手、及时的参谋、聪明的秘书,很方便地为您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这是一本让您省时、省钱、省力的书。本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百宝囊,拥有它,在生活中遇到棘手的难题时,您就能得心应手,从容不迫地轻松应对,很快摆脱操劳和烦恼,您的生活将会变得更轻松、更简单、更美满!享受估质健康的生活,需要简单实用的窍门,愿本书成为你生活中的得力助手!
  • 刀震寰宇

    刀震寰宇

    用剑的不一定是主角,成仙的也不一定是赢家。在天算与人算交错的纷扰世界,走上巅峰往往也是坠落深谷,能脚踏一条平路,已是修行者们不敢奢望的梦想。姜楚本来是在走一条平路,但前面突然拐了个弯,他走过去后发现,那是一条看似宽阔堂皇却隐伏着荆棘陷阱的阴沟险道。他不在乎地走了过去,更不在乎会走到哪里。所谓空寂者,涅槃乘己;清静者,羽化登仙;真我者,心魔不朽。这些大境界都太遥远了,自己只是一个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人。那就像个人一样,一直,一直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