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3年,阴历三月乙卯日,完颜亮下诏,正式迁都燕京。为此,他特意改元为“贞元”元年,升内外文武官员皆进官一等。迁都后,继续营建燕京皇城。
年号贞元,才使用一年,次年便又改年号为“正隆”。
正隆二年,完颜亮下令,撤销上京留守司衙门,罢上京称号,只称会宁府。派吏部郎中萧彦良,前往会宁府督办。彻底捣毁旧宫殿、宗庙、诸大族宅第,及皇家寺院储庆寺,皆夷为平地,听任耕种,不留任何痕迹。
呜呼,阿骨打的上京,没过三代,就在自己孙儿手上,烟消云散。完颜亮做事,真可谓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
其实,这么做自然有着积极的意义。女真后世皇帝,只能固守燕京,再无退路。
完颜亮,模仿辽国的“五京”制度,宣布燕京新都为“中都大兴府”,还另立四个陪都。
一、北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西南)。二、南京开封府(北宋故都开封)。
三、东京辽阳府(辽宁,辽阳)。四、西京云州府(山西,大同)。
金,中都大兴府,下辖十县一镇。十县是大兴、宛平、安次、漷阴(通州)、永清、宝坻、香河、昌平、武清、良乡。一镇是广阳镇(北京,丰台区)。
金,中都的皇宫,完全仿照北宋故都开封皇宫的样式,承袭北宋末年奢华浮艳的风格。其部分建筑构件,大部珍宝陈,也是当年从开封掠来的原物。
“宫阙壮丽,延亘阡陌,上切霄汉,虽秦阿房(宫)、汉建章(宫),不过如是。”
燕京中都城,环绕着辽燕陪都扩建而成。
城郭平面,基本呈正方形。北城墙与辽燕京城北墙重叠。东、南、西三面,向外扩展。周围36里,面积约为辽燕京城的1.8倍。共开有13个城门,东面是施仁门、宣曜门、阳春门,南面是景风门、丰宜门、端礼门,西面是丽泽门、颢华门、彰仪门,北面是会城门、通玄门、崇智门、光泰门。
(辽,燕京城中心位置,在今广安门一带。城墙平面,呈正方形,周围27里,共开有8个城门。东面是安东门、迎春门,南面是开阳门、丹凤门,西面是显西门、清晋门,北面是通天门、拱辰门。现在,北京仅存的辽代建筑,也是北京现有年代最古老的地上建筑物,就是当年矗立在辽燕京城内的,密檐式十三层八角砖塔。位于,今北京广安门,北滨河路西侧,天宁寺院内,距今已有上千年金,皇城基址,重叠在,今广安门南滨河路一线)
燕京中心的皇城,东西向窄,南北向长。皇城之内是宫城,有宫殿36座,排列九重。正殿是大安殿,是皇帝上朝和典礼的地方(大安殿基址,在今白纸坊立交桥北端东侧)。,皇城之内,还建有太后寿康宫、太子东宫、妃嫔十六宫,文楼、武楼、来宁馆、会同馆等宫殿楼阁。
皇城西门,玉华门外,是皇家园林“同乐园”,建有柳庄、杏庄、瑶池殿、鱼藻池等胜境。鱼藻池,又名太液池(今,白纸坊立交桥西侧,鸭子桥路西端,解放后经过疏挖,命名为“青年湖”。现已无水,池底生满野草。)
1153年底,金朝的“社稷坛落成”用以祭祀土神和谷神。
金朝的太庙,名叫“衍庆宫”,用以供奉先帝的神主牌位。
完颜亮,还将先帝的皇陵,也迁移到中都。新建的皇陵,在西郊大房山云峰寺,并设置万宁县,负责保护和管理,后改名奉先县(元朝时,改名房山县。今,北京市房山区)。大房山下,建有谒陵行宫,名为“磐宁宫”。
1155年阴历十月。金太祖、太宗、德宗(完颜亮之父,被追尊为德宗皇帝)灵柩,运至中都,停放在皇宫正殿大安殿。阴历十一月,先帝灵柩,入葬新建的大房山皇陵。
入葬先帝皇陵,这件事,标志着完颜亮迁都程序,至此完成。
完颜亮,无疑是南宋、金国并存时期,大有作为的一代皇帝。其迁都燕京,开辟了燕京的******。完颜亮不仅改制、迁都,挥洒了大手笔,还是一位霸气恣肆而豪迈的诗人。
“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
这是完颜亮做藩王时,给人题写扇面的诗句,可见志向远大非凡。
有一天,完颜亮走进妻子居室,见瓶中木樨花灿然而放,溢彩流金,当下挥毫题诗曰:“绿叶枝头金缕装,秋深自有别般香。一朝扬汝名天下,也学君王着赭黄。”可见,“黄袍加身”的理想,跃然纸上。
完颜亮这首七绝,不禁令人想起唐末黄巢的《题菊花》“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两首诗都透露着,勃勃野心与权力欲。而完颜亮与黄巢两人的命运,又何其相似(不被后世承认的皇帝)。
完颜亮即位后,听闻柳永《望海潮》有江南“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描述,南征之念顿起。志在“天下一家”的愿望,益显激越豪迈。当即写下“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足见,完颜亮志在“天下一统”的雄心壮志。于是,他又写下《喜迁莺金印如斗》“金印如斗。独在功名取,断锁机谋。垂鞭方略,人事本无今古。试展卧龙韬韫,果见功成朝暮”以此,激励将士建功立业。其雄健豪迈之气,足可令人感奋。
完颜亮《念奴娇咏雪》有吟。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癫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沾旗角。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篇捭真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落。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完颜亮《书壁述怀》:“蛟龙潜匿隐沧海,且与虾蟆作混合。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山河。”
「《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那个虫儿敢做声。”时隔八百年的两代帝王,其胸襟与诗风,何其相似乃尔。他们的“咏雪”,勘称气韵苍凉,文思奇诡,实为古来咏雪诗词中的上乘之作。」
所以,宋之当代,人称完颜亮“一吟一咏,冠绝当时。”连江南之士看到他的诗词,都不得不叹服说:“北地之坚强,绝胜江南之柔弱。”
完颜亮诗词创作,能够得到敌国文人的褒扬,实在是可以追评国际文学大奖。
完颜亮的人生理想是相当宏伟的,他自己总结归纳有三点。“国家大事皆自我出,一也。帅师伐国,执其君长问罪于前,二也。得天下绝色而妻之,三也。”并且,遵守“信、达、雅”的原则。
就是说,第一,我要当独裁者。第二,我要当侵略者。第三,我要娶环球小姐当老婆。
呵呵,纯爷们的理想,而且是裸的直白,丝毫不扭捏作态。人如其文,完颜亮的诗词也是这个特点。汪洋恣肆中,隐藏着杀气。顾盼自雄中,透露着睥睨。
完颜亮的另外一面,据说是十分荒无道。
海陵王完颜亮,常令教坊番值禁中,每幸妇人,必使乐工奏乐,撤除所有帐幔,吩咐左右大声说些词****。如果幸女不遂,就令元妃用手帮忙。有时,让嫔妃们裸体列坐,他恣意乱,让大家共观。有时让两个妇人仿效他的样子,作乐状,以博天颜一笑。每当座中有嫔妃,海陵王必定会,任意投掷一件东西在地上,让近侍们看地上之物,不许看裸体的嫔妃,违者立即斩杀。
完颜亮有词《鹊桥仙待月》。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诗词,大多是用来唱的,跟《青花瓷》一样,水井边、青楼上是常见的舞台,所以婉约多于豪放。如果把完颜亮的诗词通读一遍,罕有适合女子吟唱的。要是有青楼女子要唱完颜亮的《鹊桥仙待月》,老板娘可能会劝她,赶紧去看心理医生,还得是专治暴力倾向的。
赏读完颜亮的诗词,说他精通汉语,汉文化水平高,一点都不为过。
金代皇帝,汉文化水平都相当高。然就诗词的成就而言,则以完颜亮为最。由于他对文学创作的提倡与参与,不但影响了大金的一代文风,也给南宋文学,溶入了刚建朴质的活性因素。完颜亮的诗词,雄浑遒劲,气象恢弘,充满了“不为人下”的雄霸之气。
一代天娇完颜亮,傲然于这个时代,也无愧于这个时代。
“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当完颜亮的这首诗,传遍江南时,给南宋朝野,带来几多不安几多忧。
「注:定都燕京这不能不说是完颜亮的一大功绩。宋绍兴23年,金贞元元年(1153),自完颜亮建立中都,至金贞佑二年(1214),金宣宗迫于后起之雄,蒙古成吉思汗的频繁进攻,迁往北宋故都“南京开封府”,至金贞佑三年(1215年),中都城陷落,被蒙古军彻底捣毁。金中都,共存在63年。在这63年中,金代为北京地区,留下大量名胜古迹。今天的钓鱼台、玉渊潭、香山、玉泉山、北海、陶然亭,都是当年金代皇家的离宫别馆。1990年,在右安门外,玉林小区工地,发现的城墙水关遗址,已辟为博物馆)。现存于,昌平区铁壁银山的法华禅寺塔林,都是金代遗存。举世闻名的永定河卢沟桥,更是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建成的,当时叫广利桥。金,中都辖区面积,大于今北京市。完颜亮正式迁都燕京,为后世的元明清与共和国,开启了中国国都北京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