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1000000020

第20章 教育文论选读(4)

81时人:当世之人,同时之人。

8役于贤:被贤能者所役使被动句式。奉其上:尊奉地位在其之上者。上,解作人君亦通。

83果:果真,果然。

84暇逸:安闲自在。

85君子不欲加诸人:语见《论语公冶长》,文字略有出入。加,施加,欺侮。诸:之于。

86恶讦以为直者:出自《论语阳货》。意谓憎恶那些专门揭发别人的阴私却自以为直率的人。讦(音jié):揭露攻击别人的短处。

87无乃:表揣度语气,大概,恐怕。伤于德:有损道德。费于辞:

言辞烦琐而不切实际。

8尽言:竭尽其言;犹直言、极言。招:同43注。一说招通昭,意谓暴露而显扬之,亦通。

国武子:名佐,谥号武子。春秋时齐国国卿。庆封与齐灵公之母孟子私通,武子直言斥责因而得罪,竟为齐灵公杀害。

9其:表推测语气,大概,或许。

91死其官:指尽忠职守,甚至不惜以身殉职。

9未得二句:未得位,特指未得(不在)谏官之位;明其道,特指欲明争臣之道。下句之“明道”,其义与“明其道”同。

93非以句:意谓并不想凭借一通议论来显示正直,亦无心将个人的观点强加于人。

94且国武子二句:善人:原指持道有德之人,亦即“有道之士”,如《论语述而》、《孔子家语六本》等所撰皆是。然韩愈此文所谓善人,则专指“能受尽言”、闻过必改,而境界上较之“有道之士”还偏低一些的人士,与善人原来的意义有所不同。

95传:指传释经义的文字。见《国语》有“春秋外传”之称,亦属于传。以下所引即本自《国语周语》。

96今虽两句:意谓(阳子)目前虽然还未达到(有道之士的境界),然而,他难道就不能做一个勇于接受直言不讳的批评,并且能以实际行动来纠正过失的善人吗?

省试学生代斋郎议

斋郎职奉宗庙社稷之小事,盖士之贱者也。执豆笾,骏奔走,以役于其官之长,不以德进,不以言扬,盖取其人力以备其事而已矣。奉宗庙社稷之小事,执豆笾,骏奔走,亦不可以不敬也;于是选大夫士之子弟未爵命者以塞员填阙,而教之行事。其勤虽小,其使之不可以不报也,必书其岁;岁既久矣,于是乎命之以官,而授之以事,其亦微矣哉!

学生或以通经举,或以能文称。其微者,至于习法律、知字书,皆有以赞于教化,可以使令于上者也。自非天姿茂异,旷日经久以所进业发闻于乡闾,称道于朋友,荐于州府,而升之司业,则不可得而齿乎国学矣。然则奉宗庙社稷之小事,任力之小者也;赞于教化,可以使令于上者,德艺之大者也,其亦不可移易明矣。

今议者谓学生之无所事,谓斋郎之幸而进,不本其意;因谓可以代任其事而罢之,盖亦不得其理矣。今夫斋郎之所事者力也,学生之所事者德与艺也,以德艺举之而以力役之,是使君子而服小人之事,且非国家崇儒劝学诱人为善之道也,此一说不可者也。抑又有大不可者焉。宗庙社稷之事虽小,不可以不专。敬之至也,古之道也。今若以学生兼其事,及其岁时日月,然后授其宗彝罍洗,其周旋必不合度,其进退必不得宜,其思虑必不固,其容貌必不庄,此其无他,其事不习,而其志不专故也,非近于不敬者欤?又有大不可者,其是之谓欤。若知此不可1,将令学生恒掌其事,而隳坏其本业,则是学生之教加少,学生之道益贬,而斋郎之实犹在,斋郎之名苟无也。大凡制度之改,政令之变,利于其旧不什,则不可为已,又况不如其旧哉!

考之于古则非训,稽之于今则非利,寻其名而求其实则失其宜,故曰:议罢斋郎而以学生荐享,亦不得其理矣。

[注释此文为贞元十年(794年)韩愈应试博学宏词所作。沈钦韩曰:“贞元十二年,朝廷欲以太学生令于郊庙摄事,将去斋郎以从省便。太常博士裴堪议曰:‘罢斋郎则失重祭之义,用学生则挠敬业之道。’”韩愈借此文亦发表了己见。斋郎:办理祭祀事务的小吏,或称太庙斋郎,属太常寺,以五品以上子孙及六品职事官子为之,六考而满。郊社斋郎以六品职事官子为之,八考而满,亦试两经,文义粗通,限年十五以上,二十以下,择仪状端正无疾者。凡有事于庙社则太常少卿率斋郎入荐香灯,整拂神幄或予祭祀者备斋。

语见《尚书武成》:“祀于周庙,邦甸侯卫,骏奔走,执豆笾。”

骏:大。豆笾(biān):古代祭祀燕享时用以盛果脯等的竹编食器。形如豆,容四升。

学生六句:唐凡学有六,按生员地位的高低可分为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他们习之有经、有书(包括时务,《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有算学。其微句,指即使地位低微的学生(如律学、书学、算学的生员)他们也习法律、懂字书,都在教化方面值得称道,可以为圣上服务。

自非:如果不是。自:苟,假如。自非与后文中“则”构成复句,加强语气,“如果不是那么”。乡闾:即乡里。

司业:古代主管音乐的官。隋炀帝大业三年(67)设置国子监司业,帮助祭酒教授生徒,历代沿置,为学官。

国学:国家设立的学校即国子监,唐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德:指道德修养。艺:指六艺,此处指对儒家经典的研习。

宗彝(yí):指宗庙祭祀所用的酒器。罍(léi)洗:古代之盛酒器。

周旋、进退同义,指祭祀中的各种仪式。

非近句:难道不是近于不敬的行为吗?

1此指令太学生兼斋郎之职事。

隳(huī):毁坏。

加:与后文“益”同义,指更加。教,一本作“数”。

利于句:指比旧制度有利得多。什(shí):十成或十倍。

《文苑英华》此篇前后有“议曰”“谨议”四字。

讳辩

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贺举进士有名,与贺争名者毁之,曰:“贺父名晋肃,贺不举进士为是,劝之举者为非。”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皇甫湜曰:“若不明白,子与贺且得罪。”愈曰:“然。”

《律》曰:“二名不偏讳。”释之者曰:“谓若言‘徵’不称‘在’,言‘在’不称‘徵’是也。”《律》曰:“不讳嫌名。”

释之者曰:“谓若‘禹’与‘雨’,‘丘’与‘’之类是也。”今贺父名晋肃,贺举进士,为犯“二名律”乎?为犯“嫌名律”

乎?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夫讳始于何时?作法制以教天下者,非周公孔子欤?

周公作诗不讳,孔子不偏讳二名,《春秋》不讥不讳嫌名1,康王钊之孙实为昭王,曾参之父名皙,曾子不讳“昔”。

周之时有骐期,汉之时有杜度,此其子宜如何讳?将讳其嫌遂讳其姓乎?将不讳其嫌者乎?

汉讳武帝,名“彻”为“通”,不闻又讳“车辙”之“辙”为某字也。讳吕后名“雉”为“野鸡”,不闻又讳“治天下”之“治”为某字也。今上章及诏不闻讳“浒”、“势”、“秉”、“机”也,惟宦官宫妾乃不敢言“谕”及“机”,以为触犯。士君子言语行事,宜何所法守也?

今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1,贺举进士为可邪?为不可邪?

凡事父母得如曾参,可以无讥矣;作人得如周公孔子,亦可以止矣。今世之士不务行曾参周公孔子之行,而讳亲之名则务胜于曾参周公孔子,亦见其惑也。夫周公孔子曾参卒不可胜,胜周公孔子曾参,乃比于宦官宫妾,则是宦官宫妾之孝于其亲,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耶3?

[注释李贺是一位颇有天才的诗人,备受韩愈知赏。韩愈曾劝李贺应进士举,论者以为贺父名晋肃,“晋”“进”音同,贺当避讳,不举进士,并以此指责劝举者,韩愈于是写了此文。李贺曾有诗叙及与韩愈等初次见面的情形,那是元和六年(811)的事,故此文当作于这次见面之后。《旧唐书韩愈传》与《新唐书李贺传》都提到这件事,而李贺最终还是没有应举。辩,古代论说文之一体。《文选》未载此体,《文心雕龙》亦不着其说,至韩愈、柳宗元始作,以论说是非曲直为宗。

李贺,字长吉,唐皇室远支。工诗,名于世,两《唐书》有传。

举进士:参加进士科的考试,并非“及第”,“及第”是指通过了考试。

朱熹谓“与贺争名者”为当时同试者(参见《昌黎先生集考异》

卷一二)。

皇甫湜,字持正,睦州新安(今浙江省新安)人,唐代古文家,《新唐书》有传。

二名句:语见《礼记曲礼》。古时遇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须避讳。避讳名字中的一个字,谓之“偏讳”。“二名不偏讳”,意谓对于名字中的两个字,不必一一避讳。

释之三句:语见《礼记曲礼》郑玄注。孔子的母亲名“徵在”,孔子言“在”不称“徵”,言“徵”不称“在”,如《论语八佾》曰“宋不足徵”,《卫灵公》曰“某在斯”之类。

不讳句:《礼记曲礼》郑玄注:“嫌名,谓音声相近。”

(qiū)。

周公:名姬旦。周文王子,辅助武王伐纣,建立周王朝。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相传周代的礼乐制度都是周公所制订。

“作法制以教天下”,可参见《原道》。

周公句:如周文王名昌,《诗大雅周颂雍》有句“克昌厥后”。《噫嘻》有句“骏发尔私”,亦不避武王姬发之讳。

1《春秋》句:如卫桓公名“完”。

周康王名钊。昭王名瑕,康王之子。文中言孙,误。

曾参二句:《论语泰伯》:“曾子曰:‘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何焯《义门读书记》卷三一《昌黎集杂着》:“引《经》以明其是非。二名、嫌名,意双顶来,然当时执以责贺者,乃嫌名也,故辩嫌名尤详。”

周之时句:董彦远曰:“骐期以《姓苑》考之为‘’。”

汉之时句:沈钦韩曰:“《晋书卫恒传》云:‘章帝时齐相杜度善草书’,韩公所指,即此人也。”(《韩集补注》

此其三句:何焯云:“但有不讳一层,波澜便狭,妙在将讳字对面纵开。”(《义门读书记》卷三一《昌黎集杂着》

汉讳三句:汉武帝名彻,因改“彻候”为“通侯”,“蒯彻”为“蒯通”。何焯云:“上下俱从不讳翻到讳,此从讳翻到不讳,变换。”

(同上讳吕二句:吕后,汉高祖刘邦之后,名雉。

今上章三句:唐太祖(高祖之祖父)名虎,唐太宗名世民,唐世祖(高祖之父)名,唐玄宗名隆基,唐代宗名豫,音近“浒势、秉、机、谕”。何焯云:“又旁引典故,以见当世亦无有行之者。”又云:“‘谕’

是嫌名,‘机’是二名之嫌,仍有两层,密甚。”(同上言语,一本作立言。

1今考之三句:考、质、稽,在这里皆作查核之意。何焯云:“先《经》后《律》,理当然也。前半先举《律》者,承上得罪言之也,与下文先曾参语,势一也。”(同上凡事二句:李光地曰:“此处承上‘事父母’,故先曾参,以下泛论,故先周公孔子,韩文之不苟如此。”(马其昶《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注引3贤于句:何焯曰:“只用反掉,截然而止,推辩中有余味。”(《义门读书记》卷三一《昌黎集杂着》

进学解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

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1;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觝排异端,攘斥佛老,补宜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沉浸浓郁1,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上规姚、姒3,浑浑无涯4;周《诰》殷《盘》5,佶屈聱牙6;《春秋》谨严7,《左氏》浮夸8;《易》奇而法9,《诗》正而葩3;下逮《庄》、《骚》31,太史所录3,子云、相如3,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34。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35,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36。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37,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38。三年博士,冗不见治39。命与仇谋4,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41?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4?”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43,细木为桷4,栌侏儒45,楔46,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

玉札丹砂,赤箭青芝47,牛溲马勃,败鼓之皮48,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纤余为妍,卓荦为杰49,校短量长5,惟器是适者51,宰相之方也。

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5,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53。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54,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由其统5,言虽多而不要其中56,文虽奇而不济于用,行虽修而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57。

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以徒,安坐而食。踵常途之促促58,窥陈编以盗窃59。

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兹非其幸欤?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亡6,计班资之崇庳61,忘己量之所称6,指前人之瑕疵63,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杙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豨苓也64。”

[注释此文作于元和八年(8)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文章以先生与弟子的对话形式,设人发难,自己来做解释,借以发泄不平,措词则较婉曲。此体本之汉东方朔《答客难》及扬雄《解嘲》,属辞赋一类。进学:使学业精进。解:辨析。

国子先生:韩愈自指。太学:唐代主管国家教育的官署叫国子监,掌管国子学、太学、广文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七学。这里的太学是泛称,实指国子学。

治具:指法令制度。毕:尽、全。张:设立。

登崇:指提拔重用。

占:具有。率:都。以:同已。

名一艺者:以一技之长着称的人。庸:用。

爬罗:搜罗。剔抉:选择。

刮垢:刮去污垢。磨光:打磨光亮。此指造就人才。

有司:谓主管的官员。

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1披:翻阅。编:着作。

记事二句:记事者,记事的史籍。纂言者,指理论性的着作。

钩:探求。玄:深奥的道理。

焚膏油:点起油灯。晷(guǐ):日影。

兀兀(wù):勤苦貌。

苴(jū):古时鞋里的草垫,此作填补讲。罅(xià)漏,缺漏。

张皇:发扬光大。幽眇,幽深精微的道理。

坠绪:指失传了的儒家道统。

旁搜:多方寻求。绍,继承。

障百川句:比喻把诸子百家之说都纳入儒学的轨道。

回狂澜句:比喻要扭转来势如狂涛般的异端邪说。既倒:指浪潮横流的形势。

1浓郁:浓烈的香味。这里指古籍中的精华。

含、咀(jǔ):品味、咀嚼。英、华,都是花。这里也指精华。

3规:效法。“规”字贯下,直至“子云、相如”二句。姚:虞舜的姓。姒(sì),夏禹的姓。姚姒,这里指《尚书》中的《虞书》、《夏书》。

4浑浑:深厚博大。

5周《诰》:指《尚书》中《周书》的《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等篇。殷《盘》:指《尚书》中《商书》的《盘庚》三篇。

6佶(jí)屈聱(áo)牙:形容文章艰涩难读。佶屈,曲折。聱牙,拗口。

7《春秋》:孔子所作的一部鲁国断代编年史。谨严,指其文字简约,体例严格。

8《左氏》:指《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浮夸:指其文词铺陈夸饰。

9《易》:即《周易》,古代一部讲卜筮的书,其中也讲到事物发展变化之道。奇,指事物奇妙的变化。法:变化中有规律可循。

3《诗》:《诗经》。正,指义理方正,思想健康。葩(pā),文词华美。

31《庄》:战国时庄周所着的《庄子》。《骚》:战国末楚国诗人屈原所写的《离骚》。

3太史所录:指《史记》。司马迁曾任太史令,故称。

3子云:西汉末扬雄的字。相如:汉武帝时的司马相如。二人皆辞赋家。

34可谓句:闳(hóng),博大。中,指文章内容。肆,恣肆、奔放。

外,指文章形式。

35方:指道理、礼法。

36成:指成熟、完美。

37跋前踬(zhì)后:进退都碰壁。《诗经风狼跋》:“狼跋其胡,载其尾。”跋,踩踏。胡,下巴的悬肉。,即踬,绊倒。意思是说老狼向前就踩在自己的悬肉上,后退又被尾巴绊倒。

38暂为二句:韩愈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同年冬,因上《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被贬阳山县(在今广东)令。

39三年二句:韩愈元和元年至四年任国子博士。国子博士为闲散官,故曰冗。不见治,看不到治绩。

4谋:指相合,相伴。

41竟死:此谓直到老死。

4为:表示反诘的语气词。

43噪(máng):屋梁。

4桷(jué):屋椽。

45栌(bólú):支撑屋梁的方木,即斗拱。侏儒:矮人,这里指短木。

同类推荐
  •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古代卷·上(中国传播思想史)

    最广泛意义的传播是一切生命物体或非生命状态物质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有学者认为“传播行为是人类与生俱来的”①。远古时期的先民通过部落战争和长期接触、交融,终于融会成古老的华夏民族,生成了原始华夏语,并创造了实现人神沟通和人际交流的传播符号——汉字。凭着对先祖文化的认同和对原始汉语的认同,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生存、繁衍和发展,创造着古老的文明,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传播地域非常辽阔,传播活动非常活跃,传播方式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从原始神话、原始巫术和古老汉字等方面去窥探先祖们的创造性传播行为,揭示这些行为背后蕴涵的原始传播思想。
  •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办公室公文写作技巧及范例大全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效能和广泛用途的文书,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是一种体现了相关机关领导的意图和主张的写作活动,是一种领导的意志和主张得以贯彻与实施的有力工具。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各行各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和个人与某个团体之间的交往活动越来越密集,致使公文的种类也日趋丰富,其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因此,写好办公室各类常用公文,是形势所需,是社会所需。
  • “关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二辑·第九卷)

    “关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二辑·第九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 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 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乱世犹闻读书声

    乱世犹闻读书声

    1912~1937年的中国,是一个“乱世”,不仅政局上混乱,思想上也剧烈地激荡着,诞生了无数“大家”。在民国那样一个乱世,中国教育为何还会有如此的成就。这本书为此26年的教育著史,为影响教育至深的教育家立传(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将教育事件与教育人物传记结合叙述,清晰地展现出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路程。对故纸堆的梳理,也许能引起您对当代教育的一些思考。
热门推荐
  • 处世三不: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

    处世三不: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

    人际交往和职场生存的三大利器。不生气:在遇到烦恼和不愉快的时候,我们是一直被这个烦恼所困扰而生气,整日沉浸在痛苦中,还是忘掉它,把烦恼和不愉快抛到脑后?不言自明,不生气是处世的一大智慧。不抱怨: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我们的愿望。不折腾:不要没事找事,无事生非;不要朝令夕改,忽左忽右,不要翻来倒去,改来改去;不要重复做一些无意义、无关联、不必要的事情。不折腾,就是忠于事业;不折腾,就是有所作为;不折腾,就是努力工作;不折腾,就是专注目标!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做事技巧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做事技巧

    无论是做人还是处事都有其捷径可走。人生道路上,当我们经历风雨的时候,最需要的是给自己撑开一把做事的伞,迎接风雨,朝着既定的目标,迈出自己的步伐,勇往直前,无论前路漫漫,还是马平川,都要以一颗平和的心态,用心做事,积极做人。
  • 驳何氏论文书

    驳何氏论文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网游之男神到我碗里来

    网游之男神到我碗里来

    这是一个学长大神偷心不成反被撩的故事。在古风巨制网游《天涯》的世界里,同一所学校的大一外语系系花樊音和大三全民男神顾时君狭路相逢。现实世界里没人知道樊音曾经是一个两百斤的大胖子,网络世界里也没人知道PK榜排名前十的高手樊音一年之前还是一个游戏小白……而让樊音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全是因为她的男神顾时君。因为别人说,配得上男神顾时君必须是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姿大美女,然后樊音为此下决心减肥,每天只吃两根胡萝卜……因为别人说男神最喜欢玩网游,所以她苦练男神固定队最缺的职业,熬夜刷男神最渴望的装备……最后樊音终于撩到了男神顾时君,并且发现一条真理:所有的相遇不是久别重逢就是预谋已久……
  • 你是不是我的有缘人

    你是不是我的有缘人

    人生,默默的等待,悄悄的成熟,只为某天尽情的绽放,只等一个有缘人,等待有缘人的出现。遇见有缘人,你会觉得自己的一切都那么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有她。在她面前,你会忘记了你所有的原则,对他只有无止境的妥协?这就是爱,爱的舍不得.爱的那么投入,不愿分离,爱会让我们变的迷失自己.但是那是一种幸福的迷失。你还在等你的有缘人吗?你今生的有缘人是谁呢?
  • 嫡女谋后

    嫡女谋后

    裔长乐被亲生母亲和哥哥一晚毒药害死。只因传闻她是灾星!死后被弃后山荒坟,结果阴差阳错裔长乐的前世女侯骊姬记忆苏醒,助她一臂之力,她得以重生。这一次,她带着偶然闪现的惊人预知力,定要让那些人千百倍偿还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谁说离婚不能爱

    谁说离婚不能爱

    这个故事会让你很感动。一路下来,我想如果爱情都有这样的结局就太好了。妈妈总和我说爱情只占生命的5%,可我觉得这5%中包含了女孩子所有的希望、梦想。有时候很为故事中的初晴不平,4年那么那么长,我想要是自己也许忍受不了半年的时间就离开了。这种认识可以说是旁观者清吧,真的遇到自己真爱的男人,说不定会比初晴还要傻。无论那个人对你多坏,你也对他好、还心甘情愿的甜蜜着,觉得只要对他好自己就很幸福。这种感情其实简单的不得了。女人是不是都这样傻?我们总是很多梦想,想被人疼、被人爱,但现实永远不会那么圆满,生活不是充满着甜蜜有趣,大多是悲哀的、平静的、无趣的。可谁又不奢望着,属于自己的那个真命天子呢?
  • 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中国名人成才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共10册),即《著名政治家成才故事》、《著名军事家成才故事》、《著名谋略家成才故事》、《著名思想家成才故事》、《著名文学家成才故事》、《著名艺术家成才故事》、《著名科学家成才故事》、《著名发明家成才故事》、《著名财富家成才故事》、《著名教育家成才故事》等,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后末日时代

    后末日时代

    2112年,行尸走肉、变异物种占据荒野一个世纪。2112年,一份全球总统、大亨都想得到的绝密配方神秘失踪!同年,平民林末的一生因配方而发生了逆袭。他小心、贪婪、以牙还牙且瑕疵必报;一份配方,将天下势力、枭雄、大亨玩弄于鼓掌之中。绝密配方下,100%纯度幽兰可使人体机能短时间提高六倍,杀人灭尸、打怪壮阳常备一份;在此免费赠送各位幸存者,请点‘收藏本书’内详,或有巨大收获。
  • 汉尔德星球

    汉尔德星球

    这些故事是在从肯顿至西萨的闲暇时间,听赫尔讲述的。恕我直言,我认识的赫尔在理论上的造诣相当值的夸赞,可是在讲故事这事上,相当憋足,他只说了一些事件的大概,很多细节都是我根据一路收集来的信息,自行进行脑补的,这也是为了让这些故事更加丰满,又不失真实。为了方便你了解整个故事,基本是按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整理的,而非赫尔前两百年,后两百年地乱述方式,并在相应的段落中补充上赫尔的原话,当事人的原话,及我的思考和补充,希望对你了解这段故事有帮助。PS:对主线作品有兴趣的朋友,请关注作者新浪微博——世纪古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