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0200000007

第7章 教育方法(3)

这项工作多半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就要向学生解释爱国主义、人道主义、义务、荣誉这些道德概念。同样也需要向一年级学生解释诸如行为准则及其社会意义,说明这些准则在维护学校秩序和学生个人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尤其是在分析破坏公共秩序、破坏同志关系、破坏文明行为准则的种种不良行为时,这种解释容易见效。

解释的形式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讲故事,示范,写作文等等。自由选题的作文能促使学生理解概念,是学生掌握理论的一种有效而积极的形式,而这种理论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个人的举止和个人的各种态度。

然而,必须提醒教师,不要解释那些早已为人们所了解的真理,也不要老是重复那些训诫和箴言,因为它们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使解释这个必要的教育方法失去作用。

属于这一类的另一个重要教育方法是榜样,它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很多作用。榜样是和直观概念相联系的,是复杂的道德概念、美学概念的具体化,它能够激起某些复杂的感情。按照别林斯基的观点,榜样能“提高精神境界”,激起各种极其美好的感受。象父母、同学这样一些亲切的榜样,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实际行动和高尚的行为,这些榜样也可以成为认识生活的手段和模仿的典范,等等。

在教育方法体系中有各种各样的榜样。

革命领袖列宁和他的战友们的形象是最崇高的道德理想,它是学生的志向和高尚的感受的远大的道德目标。运用这样伟大的形象时要特别注意分寸,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决不允许把使人高尚的极其美好的感受直接同日常平凡的小事联系起来(“你们看,列宁的学习成绩多么优秀,而你们却学得如此糟糕!”)。Н·К·克鲁普斯卡雅坚决反对这种做法,她指出,不允许把儿童的每个行为都与列宁相对照。

同年龄的英雄人物(沃洛佳·杜比宁、帕夫利克·莫罗佐夫、卓妞·柯斯莫杰米扬斯卡娅、丽莎·柴金娜和其他许多人)的榜样,学生较容易模仿。当人们想要激起高尚的感受时,当谈到自我教育或者说明人的性格特点以及性格的形成条件时,都可以利用这些榜样。

同学和本集体成员的榜样对于直接参加的活动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这里,为了不使某些儿童行为的模范榜样同整个集体相对立,同样需要教师掌握教育的分寸,不要老是利用同样一些榜样,以免在“最好的学生”和“最差的学生”之间造成感情上的隔阂。不过,这一类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自我教育、克服自身缺点、掌握复杂的要求、自我培养意志的种种榜样,都可能成为学生集体进行模仿的基础。

此外,教师本身的榜样的力量也是很大的。К·Д·乌申斯基曾对这种力量作过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只有用性格才能培养出性格。如果学生的老师本人是最可亲的、最高尚的、最纯洁的榜样,那么,这个学生就一定会感到很幸福。要是这个学生意外地看见了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老师做出不体面的事,他该是多么痛苦和失望。

有关榜样对个性形成的影响的专门研究确定,儿童进行模仿的过程是:

从模仿近的榜样到模仿远的榜样;从无意识的模仿到有意识的模仿;从模仿整个行为方式到吸取行为的个别特点;从游戏中的模仿到生活中的模仿;从表面的模仿(步态、姿势)到个性内在特征的模仿。

榜样作为使儿童信服的行为、活动方式以及做人的范例,贯穿于全部教育方法之中。它往往作为一种方式,用于座谈会、读书讨论会和活动的组织工作中。为了形成学生的某种行为方式,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利用自己的行动作为模仿的榜样和范例。

各种内容(认识、政治、审美、道德方面)的谈话是这类方法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必要的方法。它是向学生的意识灌输理论和总结学生获得的行为经验的一种基本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对儿童生活和活动的任何内容、对儿童的需求作出积极的反应,可以发挥儿童自身的积极性,因为儿童都异常踊跃地参加讨论他们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和认识需要总结和作出结论的具体情境。

对使用这种方法的基本要求是:

选题要有现实意义,即题目应该符合教育任务和学生的要求;要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经验,不仅要利用这种经验,必要时还要修正这种经验。要进行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的必要的谈话活动;要仔细选择谈话内容,即选择一些新的、学生所不熟悉的事实,要明确地作出便于学生掌握的结论;要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首先要提有争论性的问题,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去思考问题并积极交换意见;要有一个良好的、充满激情的谈话气氛(令人愉快的环境,教师信任的语气,教师注意听学生的回答,对成功的回答予以鼓励,对不成功的回答婉转地加以纠正,恰如其分地运用幽默和开玩笑,等等);谈话要有直观性,要引用具体事例和使用技术手段(幻灯、电影等)。

这些总的要求随着谈话的意图、内容以及谈话参加者年龄构成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特点。谈话对学生要有吸引力:它必须新颖,不是刻板公式,不是枯燥无味的重复和说教,这是对任何一种教育谈话提出的总的、必须达到的要求。

重要的是,应当使谈话如同在教育方法体系中那样,在教育工作总体系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谈话的作用是很有限的。要是没有专门规定谈话后的实践活动,那么就不能指望在谈话之后会收到实际的效果。

辩论是高年级学生形成判断、评价、信念的一种广为运用的方法。

众所周知,列宁曾指出,如果共产党员自己不善于形成并坚持共产主义观点,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这种论证并坚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能力,正是在辩论过程中培养出来的。这种方法深受青年人的欢迎,因为他们一方面对世界观和自我修养问题很感兴趣,另一方面又特别喜欢参加争论和辩论。在辩论中可以显示学生在对道德、美学、文学、艺术问题的见解和意见方面的各种细微差别,显示出学生的志向、相互关系,显示出学生在坚持自己观点时运用逻辑方法的能力与不足之处,显示出学生情感的深度。

辩论能暴露出学生在对待事物的方法和评价中存在的矛盾,有助于高年级学生弄清这些方法和评价,作出正确的结论。

通过辩论,不仅能培养学生论证自己的观点的能力,使他们善于独立思考,发言有逻辑性,而且能使学生善于听取对方的发言,同意对方的意见或者对他的意见提出异议。

辩论有助于形成社会舆论,因为在辩论时要对集体和个人的经验与各种关系进行评价。

辩论内容的来源可以是新书、电影、戏剧、报刊杂志上的短评,也可以是有关劳动集体和学习集体的重大问题。

辩论要求教师本人和学生事先都要作好认真的准备。重要的是让教师和学生了解那些应该提出来进行辩论的问题的性质(“你认为,我们的集体在作风、行为和相互关系方面,有哪些虚伪做作的表现?”,“怎样解释我们有些同学言行不一的现象?”)。辩论的准备工作还包括安排一个适宜于进行自由交往的环境。在辩论会上应遵守这样一些行为规则:“辩论时不应有旁观者,每个到会者都要积极参加辩论”,“辩论时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无权教训别人”,“辩论时态度要真挚诚恳,不要歪曲对方的意思和语句”等等。这些规则有助于辩论的参加者对辩论抱应有的态度。

辩论主持人的复杂作用要求教师对辩论中提出的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充分掌握辩论题目的有关材料,灵活地引导辩论的进程,鼓励辩论参加者的积极性。在总结时,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概括,对主要问题作出明确而有说服力的结论,拟定实际活动的计划,分析和评价大家的发言。

奖励和惩罚的方法奖励和罚惩属于第三类方法。奖励的目的在于从情绪上巩固学生的良好举止行为。取得的成绩受到了别人的重视和表扬,总是会使一个人对自己的活动感到满意。这种满意的心情能够巩固良好的行为,激励他取得新的成绩。但是,如果奖励在教育上用得不当,使人经常产生强烈的感受,它就有可能走向自己的反面:使人产生虚荣心,经常想突出自己,而最坏的结果是产生一种与健康的目的性背道而驰的利己主义的动机。

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起抑制作用的惩罚,也具有和奖励同样的机制。惩罚总是使人产生一种不良的自我感觉,一种不愉快的心情,这种感觉和心情能对今后类似的行为起到抑制的作用。但这是一种相当严厉的办法,因而不能老是对同一个人采取这种办法。否则,惩罚就会成为一种无效的办法,完全失去其应有的作用,或者造成师生之间情绪上的对立和思想上的隔阂,或者使学生苦闷消沉,失去自信心。因此,奖励和惩罚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同小可的大事。

在学校和教育学说的千百年发展历史过程中,奖励和惩罚起了统治阶级所赋予它的作用。按照洛克的形象的说法,奖励和惩罚是“马刺和缰绳”,它们可以培养献媚者、叛徒、阿谀奉承者、俯首贴耳的走狗和奴隶。

当然,社会主义教育制度要适应自己所提出的目的,不能照搬各种旧制度使用奖励和惩罚的经验。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创立了一种与众不同的人道主义的奖励和惩罚的理论和实践,A·C·马卡连柯对此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现代就此问题所进行的研究,都从教育角度提出了使用这种方法的要求:

(1)奖励和惩罚较之任何其他一种方法都更能直接触及个性,然而教师必须始终牢记,奖励或惩罚的不是学生的个性(不是因为他是个好孩子或者是个坏孩子),而是针对学生举止行为的好坏。

这就是苏维埃学校奖励和惩罚的重大的人道主义涵义。

(2)奖励和惩罚也应该和其他教育方法一样,灵活使用,因人而异,也就是要考虑到作出完美行为和错误行为的具体情况、行为动机、其他附带条件、学生年龄和个性特点、学生的道德经验以及他在集体中的地位。

(3)奖励和惩罚的教育影响的效果取决于由谁来使用这种方法:是由有威信的还是威信不高的教师、校长、社会团体、教务会议等等社会舆论在惩罚中具有很大的力量。

(4)经常对同一个人使用奖励或惩罚,会削弱这一方法的作用,给教育工作增添困难。

(5)奖励和惩罚不仅可以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学生集体。但是,如果说对集体给以应得的奖励始终能起良好的作用,那么对集体进行惩罚则可能引起不良的现象(互相包庇,出于不良动机而抱成一团等)。

(6)苏维埃教育体系中的奖励和惩罚体现了对一个人的要求和尊重,因此,对一个付出了巨大力量的人要给以奖励,同时也要从惩罚中取消那些损害个人自尊心、伤害儿童感情的一切做法。

奖励和惩罚的形式是极其多种多样的。其中一部分已经在一些领导机构关于纪律教育的命令中作了明文规定。在这些命令中列举了这样一些人所共知的奖励形式,如赞许、表扬、发布嘉奖令、上光荣榜、发奖品、在飘扬的旗帜下摄影留念等等。同时也指出了教育经验中已经确定的那些惩罚形式:批评、警告、降低纪律分数、传到教务会议上谈话、在社会组织中进行评论、赶出课堂、调换班级、调换学校直至开除学籍这一最严厉的措施等等。但是,任何一个文件都不可能罗列所有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需要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方法。因此,在考虑经验、年龄、具体情况的前提下,教师完全可以不使用上述方法,而使用自己的办法,只要这些办法不违背人道主义的原则,也不违反教育要求。

在这一类方法中,还应当特别注意另外一些方法,如自然后果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学生的行为而合乎逻辑地采取的(学生乱抛纸屑,就让他拣起来;在黑板旁踩碎了粉笔,就叫他把粉笔碎末擦洗干净;说了无礼的话,就叫他道歉;在存衣室内插队,就叫他排到最后面去,等等)。这样的举动在儿童的行为中是很多的,因而迅速消除无组织举动的影响,一般说来十分有利于组织学生的活动,因为这种做法的逻辑性是十分明显的,所提出的要求也是完全正确的。

由此可见,教育方法是教育过程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用教育方法是为了实现教育的社会目的,为了让学生了解公共的行为准则。因此,这些方法有助于儿童积累活动方面以及与人们交往方面的宝贵经验。

同类推荐
  •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

    当人们用“第四种媒体”来称呼互联网这样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新兴媒体的时候,当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全面侵入和占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的时候,我们终于发现,网络既是新文化,也是新生活。
  •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首次展示真正的英伦贵族范儿

    《伦敦AB面》不仅仅是一部旅游书,它还是一部关于英伦文化的“大观园”。《三联生活周刊》《ELLE世界时装之苑》《南方人物周刊》资深主笔王星、李孟苏、黄景路、王年华娓娓讲述你所不知的英伦故事。全书总体上分为两部分:A面,上流贵族阶层;B面,市井伦敦。内容共四章,分别从贵族和平民两方面讲述故老伦敦的过去、现在还有将来。包括英国皇室的渊源、贵族生活、贵族运动、新旧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市井街区的历史文化和现状等,为读者呈现出与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更为亲民的英国皇室、贵族及与之和谐共存的传统却不保守、轻松、自由与日趋繁华的市井生活,并由内而外解读了伦敦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即:上流与市井泾渭分明,有阶层没斗争;对王室真心敬爱,有君主无专制。此外,《伦敦AB面》收入了大量真实、有价值的一手照片,囊括了大量珍贵素材,包括珍贵的白金汉宫全景图、英国王室成员的日常照片以及众多伦敦实景唯美照片,极大地增强了该书的审美和可读性。
  •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位于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距华北战略要地石家庄90公里。西柏坡背靠太行山、面对大平原,能攻能守、进退有路,具有独特的地利优势。更重要的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早在1931年,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到1937年,平山县的党员近2万人,同时,该县组建了2000人的“平山抗日团”,被毛主席誉为“王者之师”。此外,平山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这正是党中央由延安迁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
  •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治学方面的讲演,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性张力下的中国人

    与古人相比,我们今天在性问题上所面对的局面、所感到的困惑、甚至所见到的表现等等,实际上没有太大的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性问题,长期存在着看起来是对立的两极:一极是重生殖、重子嗣、多妻和重人欲的;另一极则是礼教,在宋代以后它成为在理论上必须严格遵守的社会规范,而且越来越带上明显的禁欲色彩。在上述两极的同时作用下,就产生了性张力。性张力问题说到底是社会在性方面如何进行制约、平衡的问题。问题是一个所有社会都共同面临的问题。本书不仅仅将关注焦点集中在古代中国人身上;同时也扩展、联系到现世的中国社会的种种性现象,从“性张力”这一角度重新审视中国人的性生活。
热门推荐
  • 秩序主宰

    秩序主宰

    没有谁是绝对无敌的存在,就算是神也不行!所有的一切都在规则之中,魔法斗气剑技咒语,兽人精灵人类亡灵,但想要打破规则,你就得明白什么是规则!
  • 前任攻略:我的前任是极品

    前任攻略:我的前任是极品

    第一次恋爱告诉简悦,男人的誓言都是狗屁,第一次同居告诉简悦,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好在,第一次失恋,简悦从精神上蜕变了第二次被甩,简悦从物质上发达了只是突然有一天她的前任、前前任都要抢着吃她这棵回头草,简悦表示鸭梨山大第一眼看见简悦,傅承就被她眼中的桀骜不驯所吸引得手后却发现也不过尔尔分手后,傅承才发现自己一直被简悦耍得团团转……
  • 为爱而生之清纯帝妃

    为爱而生之清纯帝妃

    给你一根棒棒糖,你跟我走!你以为我会为了一根棒棒糖跟你走吗?那我给你两根!那好,走起!
  • 红颜若祸水

    红颜若祸水

    爱上我不是你的错,但冥冥之中注定这是一个苦果,所以离开或许便是最好的选择!
  •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军区大院

    军区大院

    久居军区大院的刘海虹万万料不着,二十六岁生日那天竟然是她的人生翻天覆地的转折点。父亲的神秘遗信让她瞬间深陷危机,母亲的离奇自杀、陌生人的疯狂追杀更加让她面临精神崩溃。沉痛过后,刘海虹坚强地站起来了,她决定根据父亲留下的线索,亲自揭开军区大院失落一千多年的隐秘真相和地下瑰宝。父亲留下来的到底是福是祸?刘海虹已经顾及不了了。通过层层怪异的密码和电脑程序的破解过程,刘海虹意外地发现,身边的人原来是神秘组织的重要成员,而她的父亲也是该组织的成员。命运的终结就是新的起点吗?军区大院埋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刘海虹坚持完成父亲的嘱咐,可是惊人的旅途才刚刚开始。
  • 冥使在现代

    冥使在现代

    一个青年因为任务来到人间,遇到同样从冥界出来的小美女,两人携手同行,降妖除魔。
  •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优美的哲理散文(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傲视天下之圣魔降世

    傲视天下之圣魔降世

    月光之下,身穿洁白罗裳的女子是那么遥不可及。“废物?”女子目光清淡,“是时候收回那些话了。”清脆的声音在空旷的山间回响。五官精致,眉目如画,传言只要接近他就觉得矮人一等———第一美男华缙逸,却次次维护她。死去母妃,心中本装满怨恨的华萧却因她而去冒险。在所有王爷里最沉默的四王爷,,整日带着一张面具,只有他的母妃和上一任皇上看见过他的真颜。因为她,摘下了面具,说过要守护她一辈子美人究竟与谁共上鹊桥?
  • 墓地鬼话

    墓地鬼话

    小时候萧华由于和家人吵架进入了一片家人从来不让进入的树林,于是碰见了白衣女鬼,长大后萧华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一个女子的个性签名,上面写着,我从来不洗脸,不嫌弃的男人随便来,于是萧华便想随便一下。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萧华在一个大师的警告下依旧和那个不洗脸的姑娘约了,于是一系列诡异恐怖的事情发生了。面对网上那么诱惑我们要挺住,千万不要把握不住自己的裤腰带,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在互联网的另一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许根本不是人,所以在2015我们的口号就是:美女,我们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