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30200000039

第39章 活动--教育过程的基础(1)

特别是近几年,活动问题正引起许多学者们的思考。这是因为活动现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深刻的、尚未得到充分研究的现象。人的活动是社会及其全部价值存在与发展的本原,是人的生命以及人作为个性的发展与形成的源泉。教育学离开了活动问题就不可能解决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发展的任务。然而,在许多教育学着作中,常常只是宣布一下活动方式,它的用途则十分贫乏,活动的丰富内容和可能性也没有得到揭示,活动方式仅仅与程序型、问题型方式列为一类的情况也不少见。

新时代人的形成的社会过程和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是一致公认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共产主义的教育目的也逐步复杂化:个性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整个个性的和谐发展的内容变得越来越深刻。在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的条件下,苏维埃人,尤其是青年的需要和需求以矛盾的方式发展着,从而使个性的形成过程复杂化。在部分青年身上,精神的需要与需求的增长伴随着对资产阶级世界的摩登艺术与生活潮流的追求。包括对社会义务的忠实、工人的自豪感、劳动英雄主义、大公无私、忠诚等在内的共产主义建设者的道德基础,与不参加公益活动和劳动、不具备道德经验的这部分青年身上的利己主义和市侩习气同时存在着。为了克服这些与共产主义社会的精神格格不入的现象,不仅要在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过程中,而且要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耐心的工作,最主要的是要吸引每一个苏维埃人,特别是青年人积极参加作为真正的个性形成基础的公益活动。

人和人的活动问题正处在各门科学代表人物注意的中心。近十年来,许多有意义的书和文章都是专讲这些问题的,还曾开展过多次讨论,暴露出哲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新闻记者中间不同的见解、观点和看法。我们仅仅列举几部引起广大舆论界特殊注意和兴趣的着作:马尔卡良(Маркарян,Э·С·)的《人的活动的系统研究》(列宁格勒,1972),卡甘(Каган,М·С·)的《人的活动》(莫斯科,1974),列昂节夫(Леонтьев,А·Н·)的《活动、意识、个性》(莫斯科,1975、1977),杰明(Демин,М·В·)的《个性的理论问题》(莫斯科,1977),尤金(Юдин,Э·Г·)的《作为方法论问题的活动概念》(莫斯科,1976),布耶娃(Буева,Л·П·)的《人:活动与交往》(莫斯科,1978),伊利延科夫(Ильенков,Э·И·)的《什么是个性》(莫斯科,1979),阿布利哈诺娃-斯拉夫斯卡娅(Абульханова-Славск-ая,К·Г·)的《活动和个性心理学》(莫斯科,1980),安齐费罗娃(Анцыферова,Л·И·)主编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心理学》(莫斯科,1981)等。

在这些学者和其他学者的着作中得到发展的活动问题,可以用极其多样的方式表达出来:既作为物质运动的社会形式,又作为人类存在的现象,也可作为人反映对象世界的途径,还可作为人积极改造现实的可能性。活动是处于多种发展水平上的人的精神力量和肉体力量的极其丰富的动力源泉。由于活动现象有着很多含义,当代学者们有关活动问题的着作对此也就具有多种解释,这在道理上是完全说得通的。既然活动的影响极其广泛,这一影响实际上控制着人的一生,那么,对活动进行研究的各个理论侧面也可能同样广泛和多样化。它们可以区分出活动的各个不同方面并加深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我们不去研究该问题的所有解释,而仅仅着眼于这样一些解释,它们构成了在教育学中分析和研究该问题的基础·这些解释之一为哲学家〔尤金,伊利延科夫,克里斯托斯图里扬(Кристостуръян,Н··Г·)什维列夫(Щвырев,В·С·)等〕、社会学家〔布耶娃(Буева,Л·П·),瑙莫娃(Наумова,Н·Ф·)〕所发展,并得到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津钦科(Зинченко,В·П·)等〕的赞同,这种解释依据马克思主义学说中人类活动的发生论,区分出任何一种活动种类所固有的活动的本质属性。由于在活动的反映和活动的结果中既表现了客观世界,又表现了人的意识,所以活动的本质属性还表现出活动的客观和主观基础的统一。这些属性是:具体性--活动对于周围世界客观影响的依存性;决定着人类活动与动物的差异的目标的制定和理性;既表现为具体的物质环境的变化,又表现为活动者自身的改变的活动的改造性。

借助于活动的本质属性对人类活动所作的最基本的描述,开辟了通往人作为活动主体的形成以及活动中人们之间的关系的道路,这些关系反过来既作用于活动过程,又作用于活动结果,还作用于活动者本身。活动产生人,人在活动中得到改造并逐步形成,这是因为活动的属性构成了这一现象的客观和主观方面牢不可破的统一。人根据客观情况提出活动的目的,而目的则决定着随后由主体完成的全过程。具体性和理性同样表现出客观和主观方面的联结,这两种属性似乎是迎面相对而来的(津钦科)。活动的改造性则既影响客观状况的变化,又影响主体的变化,这后一条对于教育过程特别重要。

纳入这种解释之中的,还有把活动理解为一种复杂的系统,它包含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组成成分〔马尔卡良,布耶娃,卡甘,列昂节夫)。布耶娃写道:“各种要素及要素之间的联系的构造具有一定的有序性、层次性,这是活动所特有的。活动中存在着系统,它受个别主体或社会主体的活动的控制并确保整个系统功能的统一。”把活动作为系统加以构成的过程还远远没有完成,对活动的功能结构存在着不同的解释。一些作者认为,活动包括各种组织水平:活动-动作-操作-对象动作(列昂节夫)。另一些作者则认为,活动是由动机-目的-操作-对象动作组成的(津钦科)。民主德国的心理学家们以这样的形式描述活动的结构:目的-条件-产品或结果。他们把操作纳入动作的组成之中,动机则是取决于活动进行水平的组成成分〔科萨科夫斯基(Коссаковс-ки,А·)〕。虽然,在这一方面所进行的探索是各不相同的,区分出结构成分的思想本身则是一般活动理论中对于教育过程最为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对于客观上相互联系的组成成分的分解可防止教育学作出唯心论的解答。

近几年来,个性发展方面进行的种种研究充实了心理学中的活动理论。看来,鲁宾斯坦(Рубинщтейна,С·Л·)以前未曾出版过的着作的发表在相当程度上为此作了准备。在已发表的遗作中,鲁宾斯坦在马克思着作的基础上揭示并深入地分析了很多十分重要的问题:人的活动(实践的和理论的)的社会性、作为实践的和理论的活动的主体的人与对象世界的相互关系、与对待他人的态度相联系的人对待存在的态度、意识和活动的统一、外部原因和内部条件的相互作用、人的活动与积极性的决定论。

80年代初,心理学家们有关活动和个性问题的出版物的基本思想是:“个性创造和塑造自己”,“个性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它经常处于对这样一些类型的对待世界的积极态度的探索与建立之中。

具体个人的独特的潜力可以在这样的关系中得到最完满的表现”。为此,“活动的本质派生于活动者的本质”,“只有当主体范畴成为分析中的主导范畴时,主体与活动的本质联系才能突出”。这里,对活动的人的隶属性、活动的社会本质作了理论分析。人们协同工作,他们进行着活动的交换,这时,他们不仅作用于自然,而且相互作用。正是在人的联合体内部要求着各种不同种类的活动,因为人们的差异决定着他们不同的趋向。

交往具有特殊意义,正是在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能影响活动的进行和结果的多种意义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洛莫夫(Ломов,Б··Ф·),卡甘,库齐明(Кузьмин,Е·С·),帕雷金(Ларыгин,Б·Д·)〕。

在卡甘的活动理论中,对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特别细致的分析,因为他的主张的基础正是由艺术活动和审美活动构成的。该理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也同样是一种类型的活动与另一种类型活动的相互补充和相互充实。

总之,活动理论研究中的科学精华对于教育学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80年代初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心理学家们积极地着手研究教育过程,从而面向现实的活动过程。民主德国的心理学家们出版了一部集体着作,阐明了一系列在教育过程中具有迫切意义的活动问题。

同类推荐
  • 现代编辑论

    现代编辑论

    关于“编辑”一词,在英语中有两个单词来表示我们所提及的相关事物:“editor”“edit”。其中“editor”指从事编辑业务的人;而单词“edit”则指编辑们的职业行为和职业范围。前者是名词,在传播学中被称为“把关人”,其职能通过后者(动词)具体体现为:负责对信息进行选择,决定取舍。在汉语中,“编辑”一词一符多义,有动名两种词性,作为前者系指编辑活动,作为后者意为编辑者,系指从事编辑活动的人员。运用时,若无特定的语境,词性是很难区分的。
  •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小学生日记PK当代小学生日记。继“开明国语课本”之后,再现民国语文教育风采!101篇民国小学生优秀日记,展示不同的少年中国!给当代语文教育一面镜子!给当代青少年一面镜子!全面展现民国小学生所思、所历、所感、所悟。在民国老课本引起广泛关注,并火热畅销之后。近日,民国小学生作文又被媒体疯狂转载,同时与当代小学生作文进行了比较,引起了热议。民国小学生作文多数语言功底扎实深厚,视角高远,思想深刻,最可贵的是,较少虚假套话。
  •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

    中国文化名人谈读书

    书是人类认识的载体。有价值的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表现于这个民族的精神生活中,也储存于这个民族长期流传的典籍书册中。书——人类生命的灯。读书是学,学习前人的经验与知识。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思,进行独立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在今日看来还是正确的。在读书的过程中勤于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参阅古今中外的名著,这是研究学问的必由之路。
  •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东汉碑刻复音词研究

    本书是刘志生的博士论文,也是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该书以大量的东汉碑刻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把这些对象当作一个全封闭的系统,并制成ACCESS语词数据库,再对这个封闭性的语言材料的复音词采取通常所使用的专书研究的方法来进行描写分析,其目的在于提示出东汉碑刻语料复音词的面貌、特徵、发展演变的情况和内容规律,借以考察东汉时期浒使用的部分复音词的使用情况,从而对整体把握处于汉语史重要阶段的东汉段的词汇系统的复音词内容规律乃至汉语词汇史的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 社区的历程:社会性别与社区发展的本土经验

    社区的历程:社会性别与社区发展的本土经验

    本书作者经过五年多时间的乡村调查,尤其是对乡村妇女社会地位的综合调研,提出乡村妇女地位的提高是乡村社区发展的关键性标志。
热门推荐
  • 异界超级商店

    异界超级商店

    叶青在被叶家驱逐而出后,得到了父亲遗留下来的灵魂店铺。功法、武技、脉器……在店铺内他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一切,少年重临,卷动异界风云。
  • 阿毗昙五法行经

    阿毗昙五法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组织行为学纲要

    组织行为学纲要

    本书讲述了组织行为的功能与类型、组织行为的机制与历史、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涵义与学科特征、组织行为学的要素等。
  • 一舞水伊舞王爷噬天下

    一舞水伊舞王爷噬天下

    权利滔天的王爷为什么会粘上她?不就是养了他两年嘛!,这还不算什么,自己要嫁人可他却在当天对自己说“你敢嫁!”“嗯哼!”“你放心他不会活着入洞房的。”入洞房当天他突然出现在洞房里,还穿着新郎服!素和倾魅脸都白了,“你,你不是说新郎不会活着入洞房嘛?”“我只是说“他”没说新郎。”某人得意的笑着。素和倾魅转身痛哭,直想挠墙。
  • 诱君入瓮

    诱君入瓮

    青梅竹马,十年后再相见,她用尽办法靠近他,他以为她有多爱他。她游离在几个男人之间,只为实现自己的目的,当真相揭开,他们是否还能走到一起?
  • 通天道路

    通天道路

    都市的天空怎敌得过高楼一天天无情的切割?青春的面容如何抚平过岁月的皱纹?爱情如何忍受那一次次的背叛?我们又如何遗忘了那些城市旮旯里打拼的真实地回忆?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男人与两个女人的故事,单纯的情节到就像你我阅读者,既不身悬高位,不食人间烟火:亦无死生折腾,悲天悯人,唯有寻常日子的相守与接纳,诱惑与反诱惑。这部小说自始至终只是淡淡地回忆,淡淡的怅惘,轻轻地叙述,轻轻地走去,却牢牢地粘住了我们的目光,再不能移开。
  • 都市记梦手册

    都市记梦手册

    我所记述的都是不为人知的真相,只是真相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却视而不见。当有一天我们睁开眼睛,忽然发现除了这颗心之外,其余的都改变了,我们该作何想法?
  • 真武阳帝

    真武阳帝

    江湖朝堂,谁与争锋?武道人道,何为大道?赵阳怀满腔热血,一双铁拳,在这个习武盛行的大争之世中,誓要杀出一片染血的青天!
  • 每晚一个经典侦探故事

    每晚一个经典侦探故事

    奇图出现,死亡并至! 深夜致电,惊现幽深密道!高空坠落的尸体,被人调换的头颅! 离奇事件交杂恐怖谜团,头绪纷繁,谁是真凶?《每晚一个经典侦探故事》收录柯南·道尔、道洛西·赛耶斯等欧美名家及甲贺三郎、山本和太郎等推理大师的代表作品,让你直接对话世界著名侦探推理大师。东西方的完美碰撞,激起智慧火花,尽显悬疑之魅。无论是谁的作品,无论是怎样的侦探,也无论其中包含着怎样的险境,犀利的目光、严谨的逻辑推理、精妙的案例分析是所有名侦探的亮点;疑窦丛生的案发现场、环环相扣的案情发展、步步惊心的细微调查、出入意料的真相揭示,是这些小说的魅力所在。
  • 这个皇妃有点凶

    这个皇妃有点凶

    意外穿越,居然成了皇帝了女人,身边还带了个豆丁小女儿,她不甘心,才不要服侍皇上了,就要带着女儿逃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