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27700000005

第5章 改良维新的教育理论和改革方案(2)

因为,“求学譬如登楼,不经初级而欲飞升绝顶,未有不中途挫跌者。”不论是从中国前途着想,还是从培养国民的教育目标来看,义务教育十分重要。他说:“今中国不欲兴学则已,苟欲兴学,则必自以政府干涉之力强行小学制度始。”他要求“子弟及岁不遣就学,则罚其父母”。他所说的义务教育的涵义是什么呢?他解释说“义务云者:其一、则及年之子弟皆有不得不入学之义务也,其二、则团体之市民皆有不得不担任学费之义务也。”为了普及义务教育,他主张,凡有千人以上的市镇和乡村,必须设小学一所,大乡大镇则可划为若干区,每区设小学一所,而小于一千人的乡村,可以数村合设一所小学。至于学校经费的来源,他主张村镇自筹,或以公产收入支付,或可征收学校税,如田亩税、房屋税、营业税、丁口税等。此外,关于学校的管理,小学章程的制定,教科书的编纂,也都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应该肯定,梁启超关于义务教育的见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客观上有利于劳动群众获得最低教育的权利,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

在《论幼学》中,梁启超阐述了关于儿童教育的内容和方法。首先他介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关儿童教育的作法。他说:“西人之为教也,先认字、次辨训、次造句、次成文,不躐等也。识字之始,必从眼前名物指点,不好难也。必教以天文地学浅理,如演戏法,童子所乐知也。必教以古今杂事,如说鼓词,童子所乐闻也。必教以数国语言,童子舌本未强,易于学也。必教以算,百业所必用也。必习音乐,使无厌苦,且和其血气也。多为歌谣,易于上口也。多为俗语,易于索解也。必习体操,强其筋骨,且使人人可为兵也。日授学不过三时,使无太劳致畏难也。不妄施扑教,使无伤脑气,且养其廉耻也。”从这段文字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提出了小学教育中应学习的各种科目,并指出各科教学的意义。另方面,课程的安排遵循了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体现了教育、教学的科学性。这些见解,在当时中国社会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

梁启超对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体罚——“扑教”提出严厉的批评,他说:“中国之人,有二大厄;男女罹毒,俱在髻年,女者缠足,毁其肢体;男者扑头,伤其脑气。导之不以道,抚之不以术。地非理室,日闻榜掠。教匪宗风,但凭棒喝。遂使视黉舍若豚笠之苦,对师长若狱吏之尊。”上述言论,深刻揭露了封建教育摧残儿童的弊病。他认为,这种教育必须彻底改革,不然,不仅可以亡国,甚至足以灭种。他要求研究教育方法,改变忽视儿童的传统教育。梁启超不仅反对“对儿童过于严厉”,也反对“专以趣味教育引起儿童就学之兴味”的作法,认为上述两种作法都会影响儿童智力的发展。他要求教材内容应有适当的难度,教学方法能激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这些见解是符合教育科学原理的。梁启超是我国最早有系统地提倡教材教法的教育家。为了改革小学教育,他十分重视师范教育,他曾撰写了《论师范》一文,把师范教育作为“群学之基”。认为若改良教育,“必以立师范学堂为第一义”。他设计的学校系统,包括了各级师范学校。

梁启超十分重视精心安排儿童的学习内容,他把儿童应读的书分为七类:识字书,文法书,歌诀书,问答书,说部书,门径书,名物书。每类又都各有教法,例如教授儿童识字,先调查社会通用、常用文字,约二千字,然后按汉字的特点,分为形、声、义三类。若以声为主的字,先学字母,后学拼音。若以形为主的字,先学独体,后学合体。又如教授儿童联句成文,教师先口授俚语,由儿童以文言答出,有词不达意的给以改正。学习的内容,先用浅显的事物,然后再渐渐引伸到议论。字数可先授一句,以后逐渐增多到三句、四句,以至十句、三十句,慢慢就可以学会撰写小篇文章了。他重视学以致用,反对脱离实际的教学,他称脱离实际的知识是“纸的学问”,“书面上的学问”,“纸上谈兵”,毫无用处。他不仅指出中国旧式教育是“纸的学问”,即使是医学、矿学等近代科学知识,若只能熟读,不会应用,也“不过天地元黄变作某种教科书之天地日月耳,又何裨于实用乎?”所以他主张,“学生在校时,令其研究一切社会应用之事。”他告诫说,“学校与社会万不可分离”。这种见解是有远见的。比起他的前辈和同时代的教育家有更深刻的体会,就当时的教育来说,是切中要害的。

梁启超为八岁至十二岁的儿童拟了一张课程表,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儿童教育方法的概况,现列于下(1)每日八点钟上学,师生合诵赞扬孔教歌一遍,然后肄业。

(2)八点钟授歌诀书,日尽一课,每课诵二十遍。

(3)九点钟授问答书。日尽一课,不必成诵。教师讲解。次日教师按所问令学生回答,答完才授课。

(4)十点钟,刚日(单日)教算学、柔日(双日)教图学。

(5)十一点钟教文法。教师以俚语述意,学生以文言答之,每日五句渐加至十句。

(6)十二点钟散学。

(7)下午一点钟集合,习体操。略依幼童操身之法,或一月或两月教完一课。操毕,让儿童玩耍不加禁止。

(8)下午二点钟教西文,按照西人教儿童的书籍,日尽一课。

(9)下午三点钟教书法。中文、西文各半小时,每日各二十字,渐加至一百字。

(10)下午四点钟教说部书,教师讲解,多少不限。

(11)下午五点钟散学,师生合诵爱国歌一遍,然后回家。

(12)每十日一休沐。

从以上功课安排及教学要求来看,首先,反映了班级授课制的要求,一改旧式学堂单一教学。其次,中西学兼学,扩大了教学内容,打破了以儒家经典为主的封建教育。再次,注意到儿童年龄特征。考虑到各科教学内容不同,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重视体育和音乐教育。最后,祀孔、赞孔列为师生必须遵守的准则,反映了梁启超的封建思想,也表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思想上的矛盾。

(五)主张男女平等,提倡女子教育

梁启超主张男女平权,提倡女子教育。在《论女学》一文中强调女子教育的重大意义。他说:“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女不学始。”就是说,他把中国贫弱的原因,归结于妇女未受教育。在他看来,妇女教育的好坏关系到家庭、后代和种族。他认为,不论从发展社会生产,改善家庭生活,还是养育后代,妇女教育都十分重要。

好的女子教育,就可能起到“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的巨大作用。所以他说:“妇道既昌,千室良善。”

他批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观点,认为这乃是“祸天下之道”,使妇女“于天下事一无所闻”,因而造成妇女愚昧无知,使占人口半数的女子不能自立。他斥责封建社会,女子不仅没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遭受摧残,“惟宁不教不业而已,且又戕其支体,蒪其耳目,黜其聪慧,绝其学业”,他愤怒地揭露,封建社会对待妇女是:“闺闼禁锢,例俗束缚,惰为游民,顽若土番”。这种“智男而愚妇”的封建观念必须铲除。仿照西方各国,创办女学。他认为,假若对妇女实施良好的教育,必有“男子所不能穷之理,而妇人穷之;男子所不能创之法,而妇人创之。”

他计划在上海创办女子学堂一所,然后各省、州、县也可以仿照建立,他写了一篇《倡设女学堂启》,并附《女学堂试办略章》,对女学堂的办学宗旨,课程设置,教职人员,管理制度,及招生对象等都有明确规定。根据他的规划,这所女学堂,招收年在八岁至十五岁的“良家闺秀”。学习内容,“中文西文各半,皆先识字,次文法,次读各门学问启蒙粗浅之书,次读史志艺术治法性理之书”。学堂设三科专门:“一算学、二医学、三法学,学生每人必自占一门”。在三科以外,另设师范科,培养师资,也可以根据妇女需要,设纺织、绘画等科。

梁启超主张男女平等,主张开办女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梁启超关于妇女教育的思想,也有落后的一面,反映出男女有别的封建礼教思想。例如,在《女学堂试办略章》

中规定:“凡堂中执事,上自教习提调,下至服役人等,一切皆用妇人,严别内外,自堂门以内,永远不准男子闯入。”招生对象,更明确规定“必择良家闺秀”,“凡奴婢娼妓一切不收”,反映了封建等级限制。当然,并不能因此否定梁启超关于女子教育的进步性。

总之,梁启超处在资本主义发展为帝国主义的时代,中国民族危机又十分严重的状况下,他希望“二十年后,中国之富强,将甲于天下”。他致力于变法图强,他早年受过中国古代经史典籍的熏陶,后来又向往西方,受到“西学”的感染,在思想上明显地反映出新旧并存,中西杂糅的复杂情况。在他的教育思想中,既保存有封建主义旧学的残余,又有资本主义西学的影响,在他主持的学校中,也都是中、西学并重的。

在他的政治活动中,教育占着重要地位,他组织过学会,主编过报纸,并办过学堂。对维新运动的发展和维新人材的培养起过积极作用。他的有关学校制度、国民义务教育、学龄前公共教育,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内容,改革教育方法,介绍西方资本主义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等方面,都有许多贡献,对以后中国的教育改革也有一定影响。由于他善于文词,介绍了大量西方资本主义的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起着重要的启蒙作用。郭沫若同志在《少年时代》

中,对梁启超传播新思想有这样一段评述:“平心而论,梁任公地位在当时确实不失为一个革命家的代表。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习都好象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二十年前的青少年——换句话说,就是当时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学的洗礼的。”甚至说,“那时候,梁任公已成了保皇党了,我们心里很鄙视他,但却喜欢他的着书。”确实,在梁启超的思想中,清楚地反映了时代的局限性和深刻的阶级烙印。

同类推荐
  • 记录南广

    记录南广

    钟灵毓秀,虎踞龙蟠。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天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为创建南广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地利:“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为南广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人和: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的大力支持为南广学院的创立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从“南广”构想的提出,到选址南京江宁方山脚下;从第一栋建筑破土动工到四季芳香的美丽校园;从800学子入学江宁高中的租借校园到万人大学目标的实现,南广学院为中国民办大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

    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办公室文书的写作应用越来越广泛。办公室文书写作是办公室人员必备技能之一,《办公室标准文书写作1001例》为您提供了数十种文书写作,是广大办公室人员必备的写作和管理的工具书。您可以随时从中提取所需要的样本作参考。
  • 高考状元经验谈

    高考状元经验谈

    本丛书精心选取了多个人生重大课题,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哲理、亲情、事业、交往等方面,结合鲜活的现实事例,启发读者思考、理解、感悟人生的真谛和意义,正确面对各种挫折和失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乐观向上的态度面对人生,积极进取,成就幸福人生。
  •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工作态度端正的人;优秀的教师,理应是道德的楷模;优衣的教师,不但要会教书,而且也要会育人,优秀的教师,更应是一位懂得如何与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人!
热门推荐
  • 回到明朝去败国

    回到明朝去败国

    别人败家,我败国!别人带着逆天的系统穿越,我带的竟然是一低配的“听说读写”渣系统!坑爹呀,都穿越到明朝了,还特么要学英语?苍天啊,我只是一败家小混混,本想重新做人,你为什么要让我穿越成无敌昏君朱厚照呀(啊,啊,啊……),而且还一天不败国,立即死翘翘!!!罢鸟,罢鸟,哭闹没用。让唐伯虎办报纸,李时珍开连锁药店,“八虎”当跳梁小丑,宁王出演最佳反派,至于王阳明这样文武兼备的神级人物,闲着真是太可惜了,咬咬牙,还是我来干坏事,他来背黑锅吧……我的座右铭是:“没有最昏,只有更昏!不败了大明朝,怎么开创一个全新的帝国?”(轻松搞笑爽文,不虐主,会尽量考据,不喜勿喷。另名下有三国争霸文《虎豹骑》,感兴趣可订阅支持,拜谢!)
  • 腹黑男不好惹

    腹黑男不好惹

    一天,她看着正在学习的他,无比期待地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和方宕同时掉进水里,你会先救谁?”“方宕。”他想也不想地答道。“我是女生耶!”她强调。“嗯,我知道。不过,你放心,我学过溺水后的急救方法。”他邪魅地勾嘴一笑。“……”
  • 上帝之手

    上帝之手

    俗话说的好:心灵美才是真的美,不过你的外貌不美,谁又会花时间和你探讨心灵呢?而它却能够让清纯变成妩媚;它能够让苍颜变成娇容;它能够让妇人变成少女;它能够让美丽变成神话——这就是上帝之手!
  • 六十种曲双烈记

    六十种曲双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王宠倾天下:凤狂于妃

    邪王宠倾天下:凤狂于妃

    狡诈无情,轻狂强大,她是绝色无双的顶级杀手,却一朝沦为人尽皆知的无名废物!腹黑冷血,孤傲神秘,他是尊贵优雅的风云王者,却为她甘愿万劫不复的深陷红尘!当惊才绝艳的她,遇上风华绝代的他,谁为谁宁负天下,只求换一点朱砂?【关乎谁压谁】不爱他,所以要把他狠狠压在身下!只爱她,所以要主动被她压在身下!
  • 诸天歌

    诸天歌

    这是一个大世,万载后,诸王并起,万族天骄出世,染红诸界。先贤断古路,帝血染洪荒。纵生似蝼蚁,亦可撼诸天。生似蝼蚁又如何,我终将负甲背弓,一路高歌而行,战出一个血染的乾坤。
  • 至尊玄黄系统

    至尊玄黄系统

    一次试练,玄黄世界的一个身受重伤叫叶天的少年和一个来自地球叫叶天的灵魂,奇迹般的融合在一起,全新的他从玄黄大陆大乾帝国魔都中走出,在成长的路上,有人说他是魔,有人说他是仙,有人说他是佛,少年却说,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
  • 春鸟

    春鸟

    该书是一部80后新锐作家创作的青春小说。作者以独特的方式和感悟书写了三个女孩子痛苦挣扎的成长历程。庄飞扬、肖念、白玲三个女孩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所以她们选择在春城、鹿城两座城市生活,经历了工作、感情的挫折。虽然三人命运不同,但是她们都用自己的爱情故事揭示着青春的流逝和感伤。
  • 安徒生童话(读好书系列)

    安徒生童话(读好书系列)

    《安徒生童话》内容简介:安徒生的童话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火绒盒》、《小伊达的花》、《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雪女王》、《影子》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在柳树下》、《她真是一个窝囊废》、《单身汉的睡帽》等。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

    为加强法制宣传,迅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于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多年来,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每年定期审议通过、修订的法律,全品种、大规模的出版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版的系列法律单行本。该套法律单行本经过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权威审定,法条内容准确无误,文本格式规范合理,多年来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