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15700000362

第362章

“子明,京里传来消息,朱允炆已经开始动手了,都是黄子澄出的主意,你说燕王会不会忍不住出手?”

徐子明摇头,

“不会,就算王爷准备再充分,也是要顾及后果的,他输不起。”

纤依着急起来,在屋内踱步道,

“若是让朱允炆这么搞下去,到时就剩燕王了,更加不是他的对手。”

徐子明道,

“那也没办法,现在造反就是死路一条,你认为凭北平一地,能跟朝廷抗衡吗?”

纤依道,

“朱允炆都已经动手了,难道别的王爷不会想想以后,只要大家联合起来,朱允炆也不敢怎么样。”

徐子明笑道,

“可惜人都是这样,刀不架在自己脖子上,是不会出这个头的,而且朱允炆摆明是先拿那些手中无兵的藩王动手,就是为了试探其余人的反应,等到大家回过味来,恐怕也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黄子澄打得就是这个算盘。”

纤依跺脚,

“那就看着他这么胡来,到时岂不更是没有还手之力,道衍大师不是跟你有联系吗?你让他劝劝王爷啊!”

徐子明摇头苦笑,

“这个恐怕不是我们能说的,也许王爷有自己的打算,你也不要着急,实在不行我们把他们都接来,肯定不会有事的,再看看。”

此时燕王府里也有两个人在犯愁,朱棣是迟疑要不要造反,毕竟这不是上市场买大白菜,价钱谈不拢我说不要就完事了,虽然自己一直都在准备,可临到头还是下不定决心,只要踏出这一步,就没有回头路了,道衍却是劝燕王不成而发愁,朱允炆都已经开始动手了,可燕王还在这里犹豫,难道真要等人把刀架在脖子上才算时机已到?

道衍其实也知道燕王在犹豫什么,可毕竟人家家大业大,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了,便道,

“既然王爷拿不定主意,不如派人进京探探朝廷的虚实,也好心里有数。”

朱棣对这个建议倒是没有反对,毕竟新皇登基,自己还是要进京的,便道,

“那大师以为,俺派谁去的好?”

道衍本来想让袁廷玉去见见朱允炆,看看他的面相,顺便算算,可一想到这人是皇帝,恐怕有违天和,便道,

“此事还是王爷委派一可靠之人,不过不可让他知道咱们在京中的底细,免得露了马脚。”

朱棣听得连连点头,道,

“甚好,那就这样,大师还有什么吩咐?”

道衍稽首道,

“王爷不久也要进京拜谒新皇,可想好了对策?若是皇上不放王爷回来,如何?”

朱棣一愣,随即便道,

“他敢,黄口小儿,也敢拿俺。”

道衍道,

“不可不防,若王爷真陷落京师,咱们一切都是空谈,还是早作打算为好。”

朱棣拿不定主意,便道,

“俺就不信他能怎么样,等俺派人回来再议不迟。”

没多久朱棣就派了府中的长史葛诚进京了,临行前交待他一定要打探清楚朱允炆是什么意思,自己也好有个准备,葛诚拜别王爷,就进京了。

葛诚倒是不清楚京城朱棣布置的人都有哪些,可柳吟风却知道葛诚此来的目的,朱棣也并不放心,便暗中通知柳吟风,叫宫中的太监多注意一些,黄子澄知道燕王派了人进京,倒是跟朱允炆密谋一番,打算策反此人,顺便来个无间道,叫葛诚回去给他们打探消息,朱允炆觉得此计甚好,等葛诚一到,便作亲密状,不但亲自接见了葛诚,对他还十分亲切,这葛诚也是个实心眼,见当今皇上如此礼遇自己,倒是头脑一热,就把朱棣给卖了,不仅把王府中招兵买马,打造兵器的事说了,还表示愿意回去给皇上效力,尽早诛除燕王,为皇上效忠。

朱允炆见这么容易就说服了葛诚,倒是对黄子澄的计策信赖有加,也勉励了葛诚一番,叫他回去好好工作,表示日后必有大用,此事虽然连柳吟风都不知道,可朱允炆却没料到宫中竟然有被柳吟风收买的耳目,还是传了出去。

这葛诚也是见了皇帝就有些飘飘然了,竟连柳吟风经常进出王府的事都忘了说,在京里待了一段时间就回去了,朱棣虽然收到柳吟风的密报知道葛诚叛变,却也装作不知道,待他回来安慰了几句,就让他回去了,道衍见朱棣沉默,便道,

“皇上早有心思对付王爷,王爷还要忍到何时?”

朱棣抬头看着这个陪了他很久的和尚,终于问出了心中埋了很久的疑惑,

“大师当初说要送俺大礼,可俺实在看不到希望,若是兵败,大师孑然一身,可俺还有一大家子呢!”

道衍笑道,

“王爷可是认为贫僧有私心?那王爷此次进京,不如试试皇上如何?”

道衍自从遇见陈文静,就对她所说的话深信不疑,不仅因为她能成功预言马皇后的死,而推翻朱元璋所立的继承人,也是他的动力,为此他已经赌上了一切,此时就算陈文静出现告诉他一切都是错的,恐怕他也不会回头了,可朱棣不一样,只要朱允炆还给他留一点儿后路,朱棣也不会狠下心造反的,毕竟就算只当一个王爷,也比造反舒坦,除非走投无路,不然谁愿意拿命去博。

朱棣道,

“如何试探?”

道衍道,

“王爷不妨气势张狂一些,若是皇上有心对付王爷,必然不会在这些小事上难为王爷,一定会忍气吞声,若是皇上因此问罪,就证明皇上并不想拿王爷怎么样,就算因此责罚王爷,也不过是走走过场,很快就会放王爷回来。”

朱棣道,

“好,就按大师说的,若是这次无事,大师以后不可再提造反的事。”

道衍道,

“一言为定。”

三月,朱棣进京,按照之前的计划,这次不仅不打算表现的恭顺,而且还要比以往更加嚣张,这完全算是朱棣本色出演,本来他就对这个毛头小子看不过眼,你打过仗么?你对这个国家有过什么贡献,只不过因为你老爹的原因,才坐上这个位置,凭什么让我服气,朱棣进京直接走的是御道,见到朱允炆也不跪拜,这下连黄子澄都看不过去了,劝朱允炆直接把燕王拿下问罪。

可朱允炆却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若是拿这些小事问罪,那削藩之时岂不给了他警惕,他难得坚持一回,却落进了道衍的算计,朱棣见他果然没有什么表示,心里却更加惊惧,加上宫中传出消息,叫朱棣更加对朱允炆有了戒意,朱允炆虽然没对朱棣怎么样,不过却听了齐泰的建议,把北平附近都驻了军,连官府的人都换了,朱棣见状也不想待了,等到四月,就急匆匆回去了。

朱棣虽然平安回了北平,可眼见自己一下就被监视了起来,倒是无计可施,眼睁睁看着朱允炆又开始对其余藩王动手,道衍知道他已经没有退路,便道,

“王爷可是下定决心了?”

朱棣道,

“眼下朱允炆已经有了戒心,俺虽是王爷,可出了这王府,都是他的人,又能如何?”

道衍道,

“既如此,那贫僧就开始准备了,只是过些时候就是先皇忌日,王爷不可涉险入京,一定要拖过去。”

朱棣道,

“俺有算计,那就有劳大师了。”

至此,朱棣开始装病,好避过朱元璋的忌日,免得进京招来麻烦,可他为免朱允炆疑心,竟然让朱高炽带着两个弟弟去了,黄子澄见上次朱棣来都放了回去,也就没当回事,只有徐辉祖劝朱允炆扣下三人,徐增寿听到消息,担心他这三个外甥危险,倒是去找柳吟风商量对策。

柳吟风一听,也知道事情紧急,只是现在朱允炆还在犹豫,他若是出面,想必朱允炆会联想到他北平的身份,那样反倒不妥,只是三位若真被扣在京城,那燕王恐怕也会投鼠忌器,想到还有时间,便道,

“这事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我自有打算。”

柳吟风的打算就是问问纤依,毕竟因为这事把自己抖落出来不合算,而且燕王也没有命令他保护三位世子,加上现在朱允炆还在犹豫,也没有听徐辉祖的话,只要黄子澄在此事上不插手,想必朱允炆那性子应该不会这么快翻脸,毕竟他对朱棣还有一定畏惧心理,等消息传到纤依手中,已经过去了十天,徐子明跟她一商量,觉得朱允炆不会这么明智,不过也不能不防,便派了吕德梁带人赶回南京,作为应付突然情况的后手。

朱高炽虽然身体不好,可脑子不笨,见皇上不说抓他们,也没打算放他们,这事拖得越久越不利,便私下跟柳吟风商议如何离京。

柳吟风虽然不能出面,可毕竟他在京中人面广,跟朱高炽耳语一番,两人便有了定议,没多久朱高炽便找来李景隆沈玠等人,说要出城郊游,带着两个弟弟就去了。

毕竟还没撕破脸,李景隆也不可能对朱高炽有什么想法,加上还有朱允炆的人跟着,也没当回事,一行人就出了城,倒是徐辉祖一直盯着朱高炽的动静,见他们突然出城,急忙跑去找朱允炆,叫他立刻派人看住三人。

这边徐增寿得到消息,也马上派人去通知柳吟风,柳吟风早就见过了吕德梁,他不好出面,便叫人去通知吕德梁,说事情有变,准备好随时接应。

朱高炽虽然骑不了马,可也知道机会只有一次,趁人不备把自己的计划跟朱高煦说了,若是能让两个弟弟回去,也算是值得,朱高煦便提议赛马,李景隆自然允了。

沈玠一直都小心看着朱高炽,在他眼里,只要这个人在就好,既然他们要玩,就让他们去,朱高炽见李景隆他们已经跑了出去,倒是稍稍安心,便跟沈玠闲聊起来,李景隆可没有沈玠那么小心,自然不会派人跟着朱高煦两兄弟,不一会就跑散了,他也没在意。

同类推荐
  • 秦始今朝

    秦始今朝

    夏朝初年,大禹将天下一分为九。为祈福上天赐予夏王朝万世昌盛,大禹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九鼎,象征着帝王之魂,相传,得九鼎者得天下。嬴政,帝王之后,自小便在尔虞我诈,血光剑影中垂死挣扎,尝遍世间疾苦。在受尽万般劫难后,他终于下了一统天下的决心,从此便在寻求九鼎的道路上杀伐不断。然而多年后,坐在龙椅上的始皇却说出了一番另后人不解之言......“如果一切可以重新来过,朕定不会坐在这龙椅之上,因为,帝王的双手上勉不了流淌着另他痛心的血......”
  • 红顶商人

    红顶商人

    不好意思,最近比较忙,再加上这本书的成绩实在是太惨淡了,所以想好好地考虑一下,改变一下思路,准备重新写过,多谢大家的支持!作为一个胸无大志的普通公务员,吕岳这辈子的追求其实很简单:做一个幸福的房奴,娶一个贤惠的妻子,然后平平淡淡的过自己的小日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雷暴让这个简单不过的梦想也成了幻境!宛如做了一场噩梦,梦醒之时吕岳却突然发现自己诡异的穿越了,但最为杯具的是,自己竟然穿越到顺治十六年,变成了秦淮河中的一个小龟奴。他觉得自己也许就是第二个韦小宝,然而现实却让他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韦爵爷的“奋斗之路”:顺治出家、康熙亲政、平定三藩,一桩桩历史事件的背后,改漕运、开海禁、商四夷,一个商业帝国在吕岳的手中渐成雏形。。。。。。
  • 帝王将相论时事

    帝王将相论时事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风流一时的英雄人物都已“俱往矣”。但他们所留给后人的功过是非与政治智慧却投有因时代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而消失。相反,正是随着时间的流失和朝代的更替,我们对这些帝王将相的一些精辟言论所透露出来的智慧谋略才倍加折服。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身为天子、将相他们有责任和义务维持社会的秩序,保持国家的安定,而这前提就是要对其统治下的国家,当时的时事要具有深刻的认识,这关乎国家的兴亡,社会的治乱。因此,他们对时事的论断往往准确而又精辟。
  • 穿越隋唐

    穿越隋唐

    这是一个豪杰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美女如云的时代;这是一个天下动荡的时代。江湖奇侠红拂女,是我义姐;绿林豪杰秦叔宝,乃我结拜大哥。绝美道姑袁紫烟,是我夫人;大漠女将花木兰,乃我红颜知己。草莽英雄程咬金,是我麾下;绝世猛将罗士信,乃我贴身随从。问我和秦王李世民的关系?呃,那正是区区在下的准女婿,不过嘛……斗宇文,伐杨广,上漠北,下南洋,但看柳玄青如何驰骋天下,快意江湖。
  • 造神时代

    造神时代

    从零开始,占地为王!万千白骨,造神之路。一个痴迷于空间理论和机械制造的年轻科学家,因为一场谋杀穿越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平行世界,他辗转征伐于世间各种势力之间,还要应对来自传说中神灵的审视目光。他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友情提示:本书非玄幻,历史流,不喜勿喷。】
热门推荐
  •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一波波是谁?波波的童年、化身白衫老者(孔子)的问题、波波的国外留学生活、一次突发事件引起波波的思考、波波对“悟、空”两个字的解读、与白衫老者(孔子)的初对面、二白衫老者引导波波所看到的“智慧”的世界、“什么都不是!”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什么是“智、慧”呢?“智”字的含义、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的特点、“智”字告诉我们的道理!《论语》为政篇“君子不器”的正确解释!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如何成为君子?
  • 混乱断层

    混乱断层

    在宇宙中,智慧种族不只只是人类而已,亡灵、异形……各种只会在传说中出现的生物纷纷出现,你,坚守的住最后的防线吗?
  • 静待花开:和孩子们一起幸福成长的日子

    静待花开:和孩子们一起幸福成长的日子

    信息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向何处去?教师应该读什么书?应该怎样寻求课堂教学设计改进的突破点?班主任德育、美育工作怎样更好地开展?史勤是上海市黄浦区优秀的语文教师。她潜心耕耘,静待花开,课堂“以情动情、诗意优雅”,班主任工作也风生水起。她立足多年课堂教学实践,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 美女的王牌杀手

    美女的王牌杀手

    当王牌杀手混进花花都市奉命泡妞的时候,会用什么泡妞绝招?超靓的各系校花都想在雷动的身上揩油,只因他太酷了……在生死未卜的战斗中尝尽各种爱情滋味,享受无比刺激的同时,一场场血腥的阴谋随之而来……
  • 卡瓦洛大陆

    卡瓦洛大陆

    在卡瓦洛大陆,纷争四起,魔王复苏,战乱不断,在这慌乱的世界,将怎样成为人类的标志?
  • 魏晋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魏晋那些事儿(MBook随身读)

    枭雄桓温曾说:“大丈夫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复遗臭万年!”他北伐不成,就想篡位。儿子桓玄在脸皮厚度上比老爸更胜一筹,强行称帝不说,为了标榜自己是有道明君,还逼迫别人当隐士,自导自演不亦乐乎,留下一个千秋笑柄。这年头,出名比魏晋那些年容易多了,但有时候与其追求雷人的一瞬,倒不如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 温柔的刀客

    温柔的刀客

    一把普通的黑色长刀,刀身满是铁锈.一双血红的眼眸,诡异却含着温柔.前路的荆棘,罗秋一刀斩之.
  • 豪门冷少:独宠小萌妻

    豪门冷少:独宠小萌妻

    某一位玩世不恭,毫不在意终身大事的宅宅宅女,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里被自家老爸坑了一把,就这样嫁给了一面之缘的冰块土豪!!!说好的亲爹呢?虽然不在意,可可可也不能乱嫁啊!作为一个冷冰冰,没有情感的某位冰块,竟然就这么娶了一个闹事的小萌妻,不禁额角微抽。独宠?!是的呢!你敢动我家小萌妻?你敢碰我家大冰块!
  • 网游之舞天倾城

    网游之舞天倾城

    她发誓,她不是故意要非礼他的!莫名亲了天王巨星,莫名背上五百万欠债,莫名被他的粉丝人肉,她才是委屈的那一个好不好?谁知这男人还时不时对她动手动脚,想拉她一起深入交流,她奋起反抗,却无意间发现,这男人竟是她网络游戏里对她频繁表示爱意的搭档小伙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地下的辉煌

    地下的辉煌

    《地下的辉煌》是中国小小说名家档案系列中的一本,本书精选了作者的60篇小小说精品,同时收录了4篇作品评论和作者的1篇创作心得,并附上了作者的创作年表。本书广泛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寓意深刻,给人回味无穷的阅读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