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89300000001

第1章 时代、生平和着作(1)

王安石字介甫,江西临川人,生于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卒于哲宗元佑元年(1086),享年65岁。元丰三年神宗封他为荆国公,故也称他为王荆公。

(一)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

北宋中期,国家“百年无事”,社会生活稳定,文化经济日益繁荣。到英宗朝,政治军事上的种种弊端暴露出来。边疆民族矛盾加剧,国内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如何充实国力,巩固国防,缓和阶级矛盾,保持社会安定,已成为统治阶级有识之士所关心的问题。

北宋王朝鉴于唐后期藩镇割据之害,便把兵力集中于京畿附近,巩固中央集权制,削弱边将兵权和边防力量。因此北方辽和西方夏的政权,一直与北宋并存,长期时常入寇,骚扰边境,这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真宗为了取得一时苟安,采取屈辱求和的政策,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每年向辽输纳币银数十万两和绢数十万匹;又与西夏结和,每年赐银、绢、缫、茶等共数十万。仁宗年间,为了抵御外患,增兵至120多万,8年间增兵至6倍之多。此外,宗室官吏受禄者,每年不断增加,以仁宗朝来说,每年就需银1200余万缗。国库匮乏,国家财力穷困,势不得不竭民膏脂,以资维持,以给军饷,人民不堪负担,生产趋于凋敝。王安石对此屈辱求和以图苟安的政策,极为愤慨。

国内的阶级矛盾表观为封建统治者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豪族地主和官僚贵族的兼并情况十分严重,形成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卓锥之地”的局面。残酷的地租和高利贷的剥削,封建赋役和官吏的巧取豪夺,使得广大农民生活极为贫困。一些中小地主,也由于大官僚大地主的土地兼并和负担不起沉重的赋役,频频破产。

加之南北水旱灾患相因,灾民流亡失所,“市有弃饿婴”,“百室无一盈”,死者白骨遍野,生产遭到破坏,人民沦于无以聊生的境地。

王安石认为造成这种内外交困、“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是:

(1)当政者不知效法先王之法度;(2)俗吏俗儒因循苛且;(3)豪族大地主兼并与掠夺。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法先王之意、以改革当时之弊政弊法”。法度不改,兼并不摧,就不可能改变这种混乱、剥削和贫困的局面。然而,要改变这种弊法弊政,最大的阻力是“俗吏”和“俗儒”,俗吏乱政,俗儒保护“兼并”。他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说:“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又说:“祖宗之法,未必尽善,可革则革,不足循守。”所以要变法,首先就要制造舆论,提出变法的理论根据,揭露当时俗吏的腐败,抨击一般俗儒的顽固保守。他敢于同“俗吏”、“俗儒”展开论战,提出变法的思想。

他说:“人言固不足恤者,苟当于义理,则人言何足恤?”他在任地方官时所逐渐形成的哲学思想和变法主张,便成为他后来坚决实行变法的思想武器。

王安石的变法思想,是讲治道,摧兼并,实施裕民和惠民的政策。

裕民和惠民是儒家实施治道的一贯思想。这种思想早见于经史文献。《泰誓》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无逸》说:“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周礼》提出以“九戒”(谷、牧、百工、商贾等)任万民,是王业之基。孔丘说:“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又对冉有说:既庶矣,“富之。”王安石提出了“三代于百姓,公私无异财”和“愿见井地平”的希望,主张耕者必有其田,使农民富起来,反对重税赋和横加暴敛,特别是要禁止兼并和掠夺。这就是他所想望的善法和善政。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挽救积贫积弱的形势,以图永治久安。由于王安石本人的阶级局限与时代局限,他认为推行善法善政,只有依靠加强和巩固皇权来实现。这时神宗正面临着皇权与豪族地主之间的矛盾亟待解决,便用王安石为得力的助手,于是一场中央集权制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的改革,也就是“新法”,就此开了端。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有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条约、保甲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和市易法等。例如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条约是利用国家控制钱谷,发放农民信贷,补助农民解决口粮问题,同时兴农田水利,发展生产,挤掉兼并之家的豪夺,也就是“散惠兴利,以为耕敛补助,裒多益寡,而抑民豪夺”。又如募役法的意图,是不分等级和贵贱,对国家公共职能所负的职役平均起来,反对官户、贵族的特权,卫护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因此贵族官僚攻击王安石是破坏祖宗法规的“大奸”。其它诸法虽各有利弊或缺点,但总的来说,新法确是沉重打击了大地主和豪族官僚,并给农民和中小地主带来了一些好处。

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学术思想和他的政治思想是密切联系着的。

他的教育思想是因政治经济的改革而产生,并为政治经济的改革而服务的。他在《洪范传》与《夔》等文中,一再阐明国家最急之务是“裕民”,然后“教民”。他说:“为政于天下者,在于富之、善之。”“富之然后善,何也?所谓治人者,教化以善之也;所谓富之然后善者,政以善之也。徒教化不能使人善,故继之曰‘凡厥正人,既富方谷’;徒政亦不能使人善,故卒之曰‘汝弗能使有好于两家,时人斯其辜’也。”又说:“民窘于衣食,而欲其化而入于善,岂可得哉?故命弃以为稷也。民既富而可以教矣,则岂可以无教哉?故次命契以为司徒也。”他认为,富民的政事在于“理财”,理财就是创造物质财富,但同时还要施以“教化”,培养懂得政治经济的人才。把“政”“教”两者结合起来,这就是王安石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的统一。他反复强调,要改易弊法弊政,推行新法新政,其关键在于培育人才,有了适用的人才,新法方始可行,所以培养人才是为推行新法作准备。他多次指出“陶成天下之才”的重要性,并说要培养“为天下国家可用之才”,就“无不在于学”,归根到底是要改革教育,办好教育。他初见神宗时,就劝说神宗应“以讲学为事,讲学既明,则设施之方,不言而自喻”。这是王安石政治思想与教育思想统一的一贯思想。至于培养怎么样的人才以及如何培养人才,他有一套较完整的想法,并提出了具体措施,而且付诸实践。

(二)生平和着作

王安石出身于小官僚家庭。父亲王益,进士出身,历任州县地方官吏多年。王安石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都在王益身边度过,王益的思想与吏治作风对他一生都发生很大的影响。王益极重视对他的教育,“居未尝怒笞子弟,每置酒,从容为陈孝悌仁义之本,古今存亡治乱之所以然”,这对他后来为人处事和从事各项改革工作,也具有极深刻的教育意义。王益一家生活靠官禄来维持,所谓“仕则有常禄,而居则无常产”,“舍为仕进,则无以自生”。王益死后,家道贫寒,内外数十口,无田园以托一日之命。王安石在《忆昨诗示诸外弟》中说:“母兄呱呱泣相守,三载厌食钟山薇。”王安石仕进以后,家庭的经济情况还是很困难的,他曾穷窘到连“奉养婚嫁葬送”的大事,都无力办理,有时为贫病所迫,感到“如坐烧屋之下”。王氏一家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以及生活经历,使王安石比较容易接近一般平民和农民的生活,并了解他们的疾苦,因而疾恶和反对豪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兼并和掠夺。他在《感事》、《兼并》二诗中揭露当时一般平民和农民的疾苦情况:“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原野败粟麦,欲诉嗟无赇。间关幸见省,笞扑随其后。况是交冬春,老弱就僵仆。州家闭仓庾,县吏鞭租负。乡邻铢两征,坐逮空南亩。”(《感事》)人民在丰年尚且不能饱食,何况在水旱冬春之时呢?他又说:“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咍。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兼并》)这是王安石变法思想的历史根源。

王安石聪颖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他不仅文才横溢,而且少有大志,意气恢宏,在《忆昨诗示诸外弟》诗中说:“此时少壮自负恃,意气与日争光辉,乘闲弄笔戏春色,脱落不省旁人讥。坐欲持此博轩冕,肯言孔孟犹寒饥。男儿少壮不树立,挟此穷老将安归?吟哦图书谢庆吊,坐室寥寞生伊威。材疏命贱不自惴,欲与稷契遐相曦。”这时他只20岁,已经要“希踪稷契”,胸怀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了。这成为后来他在政治和教育上做一番大事业的潜在动力。他一生刻苦钻研,从不懈怠,在任官职期间,仍孜孜苦读不倦。初及第为签判时,他常读书达旦,略假寐,日已高,急上府办事,多不及盥漱。

韩琦见他年轻,是个贤才,要收之门下。他认为,“韩公非知我者”,终不屈,拒绝了。这可见他既好学,又是一个自负很高的人。

同类推荐
  • 媒体创意与策划

    媒体创意与策划

    这是一本教材式的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书。一是为大学教学而用。二是想用于媒体创意与策划专业人士的培训。既然类似教材,当然就有自己的东西,也大量参考了别人的东西。
  •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想拥有李咏、汪涵、何炅这些主持名嘴的口才吗?想在主持台上谈笑自若,潇洒自如吗?最权威的主持人口才修炼手册,崔永元、杨澜等央视名嘴都在看的口语教材。让你轻松掌握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说话讨人欢心,左右逢源,在职场上无往不胜。
  •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浙江省社科学术著作出版资金资助这是一部全面、系统、深入论述媒介地理思想、试图建立媒介地理学体系的学术专著。本书运用媒介地理学原理和方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合一、天学地学人学同源”的思想,坚守“天地人媒”整体互动、和谐平衡、共存共荣的研究方针,对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体系和领域进行了分析和论证,对中外媒介地理学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媒介地理学中的空间、时间、地方、景观和尺度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对媒介地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进行了描述和阐述,为科学了解、认识、研究和实践媒介地理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思想观点和独特的理论视维。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校园安全与危机处理
热门推荐
  • 九曲迷城

    九曲迷城

    2079年8月6日,震后的九曲以一种古文明姿态而复兴,伴随而来的是关于这座充满了无数未知之谜的都市传说。十年之后,作为千万探索小队中的一支“泡泡龙”为了最具离奇色彩的凤还巢而来,却牵扯出这座颇具特色的古城的众多都市传说,在探索的过程中意外进入了九曲之下的地下都城,和九曲相互倒影的影子城市——凤凰遗迹,一场惊天秘密正待挖掘。看九曲古城的都市传说,非科学异闻录,是鬼神之论还是人心阴谋,尽在这座迷城中猎奇角逐。
  • 狄青初传

    狄青初传

    《万花楼》(全称《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又名《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讲述了英雄传奇人物杨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将抗击外侮、斥佞除奸、忠君报国的故事。杨、包、狄与奸相庞洪的斗争都写得有声有色,扣人心弦。
  • 修仙缘纪

    修仙缘纪

    早已不是热血少年,莫名与仙结缘的大叔,该如何沉浮于这茫茫修仙世界?
  • 妖孽BOSS的呆萌妻

    妖孽BOSS的呆萌妻

    “你骗我?”沐阳既震惊又心痛的看着吴威,不顾一切气急的捶打着他,“你把我失去的还给我。”吴威使劲抱住沐阳,使她动弹不得,“我是欺骗了你,那是因为我爱你啊,我只是想和你在一起。”爱上她是他这一生的劫,为了得到她的亲睐,他可以精心策划这个局,让她在这个局里慢慢的将心靠拢。
  • 神奇宝贝之世界的故事

    神奇宝贝之世界的故事

    来自丰缘地区的开拓首脑莉拉接到了来自合众地区的求助信,而命运则阴差阳错地安排了另一场邂逅。多年前在心底萌动的情感因这次旅程再次生长,但与此同时她需要面临的,是一整个即将覆灭的地区……情感与理智挣扎的最终回合,谁更重要……
  •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庸仙

    庸仙

    奇迹穿越,一本国学精粹《中庸》开启少年修行大道。诸国争霸,不入我道,给我休!妖魔乱舞,不入我道,给我停!灭世大劫,不入我道,给我止!任由世间毁誉,任由苍生爱恨,我自道心不移。任你不可一世,任你天才绝顶,阻我道者,终将饮恨。这是一个自甘中庸的少年纵横天下、舞动乾坤,成就庸仙之位的崛起征程。
  • 重生之转世皇者

    重生之转世皇者

    秦天宇身为转世龙皇,却因一怒为红颜,闹东日毁尼印,因而遭到天谴,被众神合力封印在天地之极的困龙山上!其子秦枫为救父亲专心修炼秦天宇留下来的龙皇剑决,劈困龙,杀众神,救出被困十八年的亲生父亲,美女,金钱,权谋,热血,一个也不能少。
  • 冷公主遇上tfboys

    冷公主遇上tfboys

    《冷公主遇上tfboys》这篇小说介绍了TFboys与LuckyAngle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三贱人的阴谋诡计,挑拨离间,最后终于不负众望,落成了令人向往的美好结局。令人看了回味无穷~请多多支持哦!
  • 倾城泪

    倾城泪

    她风华绝代,倾国倾城,母仪天下,历经三朝,她心思敏捷,蕙质兰心!她的一生中享尽了荣华富贵,但也历尽了沧桑,经历了千疮百孔的感情纠葛。做女人难,做皇上的女人更难,她无怨无悔,辅佐皇上,终成千古绝唱的民间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