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68100000023

第23章 他们是病人,而不是罪人(2)

医院本是救死扶伤、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的地方,也许感染者面对的第一个人就是医务工作者,医务工作者的理解、关爱和支持会给予感染者极大的安慰和帮助,让他们鼓起勇气,甚至把他们重新带向光明的生活,反之,则可能把他们推向毁灭的深渊。但据北京地坛医院的课题组调查,北京市的患者们反映,对他们羞辱和歧视最严重的地方却是医院!当然不仅北京如此,其他地方甚至国外发达国家也屡屡出现这种情况。

1992年美国对住院医生进行调查,结果是23%的住院医生说,如果让他选择,他不会治疗艾滋病病人。同年,我国对全国12个城市的市级以上医院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60%不愿意护理艾滋病病人。据调查,目前我国仍有10%左右的医务人员坚决“不愿为艾滋病患者服务”,有8%的医务人员斥责他们是“自作自受”。香港20%的医护人员明确拒绝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服务。昆明市对8家医院进行调查,发现80%的医护人员不愿接触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82.5%的医护人员表示很难做到一视同仁。某市愿意给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全护理”的护理人员只有30%,愿意提供“一般护理”的也不到一半。舟山市乡镇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抱“厌恶态度”和认为“自作自受”的占了三分之二。许多地方90%以上的医务人员担心自己在工作中感染艾滋病,特别女医生更为恐惧。

2005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北京《健康时报》记者模拟一个“艾滋病毒感染者”两天内辗转北京6家医院,想做一个小小的扁桃体炎输液治疗,结果全部遭到拒绝;

某三甲医院的外科医生拒绝为住院的艾滋病毒感染者换药;

某医院口腔科,当病人主动说出自己是艾滋病毒感染者时,医师居然立即停止了已经进行过半的口腔内操作;香港一患者在内地某医院就诊时,主动告诉护士他是感染者,于是全院如临大敌,拒绝为他继续服务,以致这位感染者说,他以后再也不会暴露自己的病情了;

一些感染者怀孕后无法得到正常的流产或分娩手术,天寒地冻竟被晾在手术台上;

不少科室拒绝为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诊治,普通科推传染科,下级医院推上级医院,该住院时不让住院,以致一些有合并症、并发症的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

有的感染者患了外科疾病,只需要简单的外科手术,但因医院拒绝或推诿,病情不断恶化……

据媒体报道,一位病人因高烧不退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被认为是艾滋后,医务人员不给予任何治疗,连他用的氧气瓶医护人员都不敢碰。病人发高烧,医生说:“我们没办法,你们自己想办法。”丈夫只得买了瓶酒,用酒给妻子擦身体。医生不给开药,丈夫只得找熟人开了点药……

在黑龙江绥化市,病人都已经抬到了手术台上,突然被怀疑得了艾滋病,医生吓跑了,后来发现是误诊,才又做手术。

医务人员的态度无疑更增加了艾滋病患者的恐慌和绝望。

成都郊县一位美丽的少妇曼丽在一次输血中不幸感染了艾滋病毒,善良的她不愿让别人也遭到和自己一样的不幸,便把情况坦率地告诉了身边的人,然后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

2006年曼丽怀孕了,当医院把最终的检查结果通知她时,已经怀孕6个月。她不愿意孩子从小便受到艾滋病的折磨,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到医院做“引产”手术。

但是想不到当她说出自己是艾滋病毒感染者后,医生们脸上的表情都变得很古怪,所有的医院都以“没有手术条件”为名生硬而简单地拒绝了她,包括当地的中医院、人民医院等等。和丈夫俩奔走了一星期仍然没有结果。

幸而后来曼丽求医被拒的事被当地卫生局局长知道了,经过卫生局局长和防疫站站长的紧急协调,终于让曼丽住进了妇幼保健院。院里把她的手术排在了前面,并且表示,要尽最大努力把手术做好。

就这件事,媒体曾采访过一些医院,了解他们的看法,但令人遗憾的是,多数院方负责人都表示不愿意收治艾滋病人,更不愿意为他们做手术。某三甲医院负责人说,如果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我们收治艾滋病患者,我们会收治,但一般情况下多数医院都不情愿。他还解释道,为艾滋病患者做手术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风险:首先,艾滋病是血液传播疾病,稍微处置不当就会引发感染;其次,很多医院担心收治艾滋病人会让其他病人不敢来医院治疗,影响生意。除此之外,特殊疾病还容易引起医患纠纷,医院不愿惹火烧身,所以便持能拒绝就拒绝的态度。

正因为害怕受到歧视,一些感染者住院生孩子时,根本不暴露自己的真实情况,这无疑极不利于对艾滋病的控制。

除了公众存在的“心理性歧视”和“道德性歧视”外,更重要的是还有“政策性歧视”,而制定和落实政策的是各级领导,他们是掌握权力和资源的人,他们的歧视影响更大。

中央党校曾进行了一系列很有意思的调查,结果是:2001年至2004年在中央党校学习的369位地厅(局)级领导干部中,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主张在工作提升、培训或就业方面限制感染者,甚至主张把他们“隔离”起来,还有一部分人主张“学校有权拒绝父母和亲属感染了艾滋病的儿童到校上课”。2003年被调查者中,如果家人感染了,只有12.7%的人选择“给予温暖并积极帮助治疗”;2002年被调查者中,如果下属感染了,只有11.2%的人选择“替他保密,允许继续工作”。调查显示,约80%的领导干部对我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规划》和《行动计划》一无所知。一位学员在研讨会上说:“原来我也不知道艾滋病是个什么东西,但就觉得它邪恶,是一种非常阴暗的东西,一种肮脏的东西,好人得不了,只有坏人得。同时也很害怕和担心。”

2006年中央党校又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内容是,只有不到四成的中国官员知道目前还没有研究出艾滋病疫苗,有近四分之一的政府官员认为艾滋病的防治与自己的工作“无关系”或“不知道有无关系”。调查对象是15所省市党校的学员,分别是厅局级、县处级、科级的后备干部。

采访扎记

面对死亡的恐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疾病的折磨、强烈的耻辱感和负罪感、社会歧视以及极端无助的感觉,让部分感染者完全绝望,其结果不但让艾滋病毒自愿检测在一些地区难以推广,使更多的感染者无法被发现,宣传和干预工作都无法落实,而且有的患者选择了自杀的道路,有的患者产生了对社会的仇恨,酿成了许多惨剧。

专家们分析,造成艾滋病毒传播的原因大概有三种:一种是由于无知和不自觉;一种是由于社会的歧视产生了报复心理;还有一种是“无过错”的感染者为了泄愤。为了防止艾滋病的蔓延,更好地保护健康人群,我们有必要尽可能加大艾滋病毒检测的数量和覆盖面,但社会歧视却严重阻碍了这些工作的推行。只有对感染者加强关爱和保护,才能化解他们心中的寒冰,从而有效地遏制艾滋病毒的传播,保护健康人群。

北京地坛医院的医务人员告诉我,半数以上的人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后,第一反应便是自杀,在这里我听到了许多自杀者悲惨的故事。1991年到2003年地坛医院共收治了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848例,其中产生自杀行为的便有23例(包括4例自杀未遂)。具体分析起来,这些自杀者中,有12例是因为无钱医治走上绝路的,这些人多半是卖血的农民。有一对夫妻两人都得了病,妻子把家里仅有的一点钱留给丈夫治病,自己服毒自杀……有4例是因为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再加上又无钱医治便服毒或自缢。还有7例则是因为社会的歧视和自己强烈的耻辱感自杀的。例如有一位父母双亡的小伙子,是个同性恋者,住院期间姐姐来陪护他,但姐夫知道后大吵大闹,不准姐姐再到医院,甚至威胁说,如果不和弟弟断绝关系就离婚,弟弟便多次自杀,最后绝食而死。

个别感染者出现了报复社会的行为,仔细考其原因,首先应该归咎于社会对他们的不公正,不但没有维护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反而用种种办法把他们逼上了绝路。河南平舆县李志星杀了8个人后投井自杀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李志星因为卖血全家都感染了艾滋病,妻子死了,两个孩子也患了病,全村人不但没有帮助他们,反而对他们歧视和敌视。妻子生病期间,人们说她害的是丑病、脏病,连娘家人都不敢来看她。他们周围的4家邻居搬走了3家,房屋周围的菜没有人敢吃,门口的水井没有人敢去挑水,连走路都要远远避开他家的大门。农村里邻居们常常会互相借用东西,但是谁也不会借给他,有一次他摸了一下邻居的柳条筐,邻居竟马上把那个筐烧了。

最惨的是李志星的孩子。村里的娃娃见了他们,有的跑开,有的围着打,还大喊大叫“艾滋病快滚开”。甚至奶奶和爷爷也不准他们去玩耍,有时要给他们准备一点饭菜时,也是先在自己家做好,再从自家的饭盆倒进儿子家的饭盆,而且送饭送菜时也不进儿子的门。孩子该上学了,但老师却不接收。找到县里的律师,律师又帮他找了教育局,教育局找到校长,校长说:“收了他们,别的孩子就要转学!”李志星的孩子只得哭着回家了。

李志星气得把两个孩子留在了县里的艾滋病检测中心,中心把孩子送到市政府,市政府又送到县民政局,民政局又送到乡政府,乡政府又把他们送回家……折腾了两天两夜,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李志星搂着两个孩子直哭了一天一夜……

村里的人还不断向村委会、乡政府反映,要求把李志星一家“隔离”起来。走投无路的李志星气得常常站在村子中央大骂,骂“血头”、骂黑血站,有时深夜还站在亡妻坟前大哭大喊……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了一年多,但一直没有人向他伸出援救的手,也从来没有人向他送去一点点关爱。

就这样,血案发生了,2003年4月的一个清晨,李志星开始杀人,先杀了邻居的妻子和儿子,然后接连杀了下去,先后杀了9个人,其中8人死亡。最后李志星投井自杀。

从这件骇人听闻的惨案中,我们到底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呢?

2006年国家在《艾滋病防治条例》中已经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反歧视,但要真正落实还有许多工作。

在这里,我愿意记下几位感染者的心声:

“公平待人,要多理解我们,多关怀我们,让我们能得到家里的理解和支持,正确面对人生。有了家庭这个精神支柱,病人一定会早日走出病魔的掌心。”

“我们不相信歧视能换来健康,我们不相信病毒会战胜人类。我们砸碎的只是疾病的枷锁,我们携手的将是永远的安康。”

“珍惜自己,保护他人,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够为已经患病的人们营造宽容的空间。在一个充满对艾滋病人和感染者歧视的环境中,如果让感染者参与到这种工作中,他们会有一种使命感,用他们的声音去讲话,社会很可能听到一种更清晰的声音……我们的希望在明天,社会把我们拒于门外,但我们自己要努力走向社会,向社会陈述我们,让社会接受我们。我们要给社会一个人性化的面孔,使艾滋病人成为对抗艾滋病最前线的战士。”

“我非常感谢这不幸的经历,因为它教会了我怎样去承受痛苦,善待生活;怎样在绝境中寻找希望,找回自己存在的价值;怎样学会做对自己、对社会有意义的事。”

“一个得了艾滋病的人,不管他是怎么得的病,得病本身就是一件悲惨的事。艾滋病患者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还很多,我敢说,这种情况再恶化下去,会酿成很严重的社会后果。”

同类推荐
  • 唐僧有话说

    唐僧有话说

    在这本书里,唐僧说东道西,说三道四,说得听众茅塞顿开、哑然失笑。受此鼓励,他除却羁绊,褪尽袈裟,低头作势,一路猛攻。男人听了嘿嘿嘿,女人听了嘻嘻嘻。你还等什么?
  • 边缘处的言说

    边缘处的言说

    本书共分为四辑,主要内容包括:心灵的迷狂——张承志现象批判、个体人生与社会政治的亲密拥抱——论王蒙小说中个体人生的价值指向、从“山药蛋派”到“晋军后”——山西三次小说创作高潮之再审视等内容。
  •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

    《胡适说:哲学与理想》介绍了胡适,20世纪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学术大师之一。其文章,开一代风气之先,影响至今;其治学,严谨,实际,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其为人,自由独立,不满足于现状,敢说老实话,认真地做事,严肃地做人。他的笔下,描绘着理想中的家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他的灵魂激荡、影响了中华百年……李慎之说:20世纪是鲁迅的,21世纪是胡适的。在这个浮躁的年代里,每个人都需要一位“胡适”先生,发出震撼心灵的呐喊,指导并引领我们寻找日渐远去的思想光芒。
  •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万里诗书路·文化卷

    随笔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的记录。生活如浩瀚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随手拈来,不拘形式,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随笔精品,这也造就了文笔奇妙的随笔大家。
  • 我愿生命从容

    我愿生命从容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修养的随笔集。她用区别于世俗日常的眼光去观察世界,跟随作者的角度你竟发现心境开阔起来。有时候,我们总想快进时间,看看最终的结果是不是值得,而没有耐心体味生而为人可以享受的生活滋味。在这本书中,作者选择忘记自身,出离地观察世界。鸽子、明信片、玩具,17世纪的女画家都可以是她。笔下的她,让我们唏嘘不同的人生起伏,对照失意得意时的忘形失态,抖落掉束缚自己的患得患失。人有时远离既定的轨道,是为了更好地找到自己。我们日常的行为,多是出于期待,而不是无造作的真诚。对生活缺乏真诚时,我们会变得软弱,成为自己与别人期待的牺牲品。从容地投入生活,无论前进还是后退,都身姿挺拔。
热门推荐
  • 底层官员

    底层官员

    《底层官员》描写的是南方某县“左撇子”刘克服从一个县中学物理教师被借调县政府后怎样一波三折却始终心系百姓在县、乡、村各个阶层不断磨练,为群众排忧解难,坚持正义,与各种官场“潜规则”对抗,在官场的夹缝中一步步艰难地行走,历经苦难、甚至丧失爱妻,最后担任县委书记的故事。同时,伴随着县长应远、县委书记方文章、办公室主任林渠、办公室副主任苏心慧等几位官员的曲折经历。故事穿插了刘克服和其他几位官员的个人情感经历,包括县长应远与县政府副主任苏心慧也就是刘克服后来的妻子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为小说增添了更多的精彩。
  • 鬼剑横行

    鬼剑横行

    正邪爱恨,是是非非,哪有那么多时间考虑,一刀砍了吧。
  • 只为你微笑

    只为你微笑

    友情,青春!她很迷茫她没人可以信任曾经那么好的四个人最后却成仇人。
  • 站在青春的阳台

    站在青春的阳台

    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黛魂玉影:红楼潇湘碎

    黛魂玉影:红楼潇湘碎

    她是苏州城倾国倾城的绝色红颜,她是大观园中绝世而独立的绝世才女,她是皇宫中巍然站立的绝代佳人。她在出生的时候已经是注定要在政治的洪流中生存的世家女子林黛玉,然而只是在是非产生的大观园中,在纷乱的没有烽火的战场上,她该何去何从?该如何演绎自己的悲喜人生?《黛魂玉影》给您不一样的黛玉,不一样的水溶,不一样的九龙夺嫡,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 剑燎天下

    剑燎天下

    “相信好书总会有人看,我不会做一辈子的扑街狗!”
  • 怪兽部落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怪兽部落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宇宙天地和自然世界真是丰富多彩、纷繁庞杂,使我们对于那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不得不密切关注和发出疑问。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虽然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达到了很高程度,但对于许多奥秘还是难以圆满解答。人们都希望发现天机,破解奥秘。古今中外许许多多的科学先驱不断奋斗,一个个奥秘不断解开,推进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但又发现了许多新的奥秘现象,又不得不向新的问题发起挑战。正如达尔文所说:“我们认识自然界的固有规律越多,这种奇妙对于我们就更加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探索永无止境,解决旧问题,探索新领域,这就是人类一步一步发展的足迹。
  • 穿越之风华王妃

    穿越之风华王妃

    现代高中生夜溪云穿越到一个架空王朝,由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到一个类似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心理落差可想而知。但我是谁呢,超级无敌美少女夜溪云是也。本着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原则,夜溪云开始了她的重生之旅。于是,夜溪云鸡飞狗跳的古代生活开始了。修炼灵力、炼制药物,都是小意思啦!啊!“喂,你怎么能这样?”某女插着腰大叫到。“小云云,你怎么能这样说为夫呢?”某爷邪肆一笑。他,清新俊逸,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峻。邪魅中带着高贵,张扬中透着优雅。这是一个怎样清俊绝伦的男子啊!她,古灵精怪,却又出尘脱俗。丽质天成,调皮中带着淡雅,可爱中带着妩媚。这又是一个怎样绝美脱俗的女子!
  • 女性常见病饮食调治

    女性常见病饮食调治

    本书吸纳了中医、西医对于女性常见病的特色食疗经验,科学、详尽地讲述了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和女性常见疾病的饮食调养、饮食治疗、饮食适宜、饮食禁忌、饮食预防。每种疾病又分为血虚、气虚、阳虚、阴虚、脾虚、肾虚、痰火、肝郁气滞等不同的证型,便于读者辨证选方,增强了可操作性。本书适于广大女性朋友及关爱她们的家人、亲朋阅读参考。
  • 良辰薄梦清风眠

    良辰薄梦清风眠

    岁月模糊了容颜,光影拉远了记忆的最初,摇曳在流年枯萎里,再度凝眸回首,一切以袅袅如烟。也许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分开。也许从一开始,我就注定是你生命里的过客。但我也想停留久些。在没有你的岁月里,重温。打马而过的青春,如何才是我与你?那一年,高三,他走进他心里那一年,大二,他们说好一起走那一年,大四,他说,感情淡了就是淡了那一年,他红遍全国,他说,我配不上你那一年,车祸夺取了他的记忆,他忘记了和他的一切,但他独独记得,他曾经爱过一个男孩,很爱,很爱如果时间能够倒流,到那时我一定不放开你的手谨以此文,献给和我一起走过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