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1000000006

第6章 “忧天下”变成“天下忧”(1)

曲折的托孤

仲冬时节,寒气袭人,四万魏军班师回朝。

大军行至河内郡时,出了一件蹊跷事,司马懿接到天子诏书,让他绕开洛阳,抄小道经轵关(今济源县西)直接回关中。

河内郡大略呈东北—西南走向,正在河南尹的头顶,河内治所距离洛阳也就百十里地,而从洛阳继续向西,穿过弘农郡,就可入潼关(即函谷关),进关中了。因此,从河内经过洛阳再入关中,可以说是顺路,本来也没费多大周折,何必抄小道绕开洛阳?再说大军凯旋是件喜庆的事,为什么明帝连个面都不愿相见?

几天后,更蹊跷的事发生了。一名辟邪特使从洛阳匆匆赶到司马懿暂时停驻的汲县,随身带来了明帝的亲笔手诏,内容竟与上次的诏书截然相反,“速回洛阳,来即入宫面见,万勿耽搁片刻!”

一会儿不愿见面,一会儿又急着见面,把人当猴耍?

不,明帝不是糊涂人,司马懿断定,京城必有重大变故,于是快马加鞭,轻骑赶往洛阳。

司马懿没有猜错,洛阳的确出事了,明帝召他来,是为了托孤。但他大概也没想到,前后两纸诏书之间,还有一段曲折。

说来也怪,曹操的嫡系子孙,寿命不幸偏短。曹丕四十岁就死了,孙子曹叡更不给劲,勉强三十五,这年年底,已病入膏肓。

曹叡曾有过三个儿子,全部夭折于襁褓之中,此次他要托付的,是时年八岁的养子:齐王曹芳。这位小朋友身世神秘,一说是曹彰的孙子,一说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宫省事秘,莫有知所由来者)。

孤儿寡妇,究竟托付给谁,明帝着实费了一番脑筋。

最初的版本是以一个顾命工作组的形式出现的:燕王曹宇(曹叡他叔)为大将军,可以看成组长,组员们分别是: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屯骑校尉曹肇、骁骑将军秦朗。

接到任命之后,曹宇谦虚地表示自己才能有限,难堪大任,但这不妨碍他立刻就给明帝出主意,让手握重兵的司马懿立即回关中,不得进入洛阳。

这就是第一封诏书的由来。

夏侯献和曹肇却感到非常兴奋和得意,这引起朝中两个要人的不安——刘放和孙资。

刘放、孙资是老革命了,曹操在世时,任秘书郎,在秘书监工作。曹丕登基不久,便把秘书监改为中书省,刘放、孙资从那时候起开始参与机要,到了明帝一世,二人更受宠任,加官封侯不说,每逢朝臣商议大事,议论纷纷时,曹叡常常让这两个人来决定采取哪种意见。

这种情况,有些人表示担忧,比如中护军蒋济曾经上疏,请曹叡防微杜渐,以免近臣弄权。而有些人心里却感到不忿和嫉妒,比如夏侯献和曹肇。

当时皇宫大殿里,常会养只公鸡司晨报时。一天,鸡飞上了树梢,夏侯献和曹肇触景生情,当着刘放和孙资的面,骂道:“这也太久了,看他们还能活几天!”

你说你这是骂鸡呢,还是骂人呢?梁子就这么结下了。

刘放、孙资下定决心,绝不能让这俩人上台辅政,也绝不能让这个工作组走马上任!

由于燕王曹宇谦虚推辞,明帝便叫来刘放、孙资,问问他们的看法。二人赶忙说,燕王不堪大任,是实话实说,倒不是谦虚。

“那你们说,谁堪大任呢?”曹叡问道。

二人给问得愣住了,正巧曹爽也在旁边,刘放、孙资急中生智,说,曹爽可以。说完又补了一句:最好召司马懿共同参与。

曹叡看着曹爽,问:“你行吗?”

曹爽紧张坏了,汗哗哗的,一句话也答不上来。看到他这个德性,刘放偷偷踩了他一脚,附耳悄声道:“快说,‘臣以死奉社稷’。”

曹爽连忙照办,明帝叹了口气,那就这样吧。

权力本是个香饽饽,为啥曹宇推辞,曹爽流汗,都表示压力很大?因为对曹魏来说,藩王摄政是个绝对的禁忌,曹宇、曹爽自然感到为难。

可明帝更为难!

曹真死了,陈群死了,连陈矫不久前也死了,当年父亲指定给自己的三位辅政,只剩司马懿一人了,不用他,还有谁能在这主少国疑的特殊时期稳定大局呢?

但三朝元老司马懿就一定可靠吗?虽说他做人低调,挑不出什么毛病,但人心隔肚皮,人也是会变的,面对孤儿寡母,他一定不会起异心吗?他不起,他那一大家子兄弟子侄,会没有想法吗?

很自然地,明帝又收回成命,维持“原判”。

见此情景,最着急的就是刘放、孙资,这哥俩赶忙入见明帝,再次游说。明帝已是奄奄一息,哪里招架得住俩人的语言攻势,便再一次同意了曹爽加司马懿的辅政格局。这回,刘放、孙资学精了,要求立刻草诏,把这事定下来。

明帝推辞,说身体虚弱,无法写字。刘放不依不饶,不能写字?我帮你!

他登上御床,把着明帝的手,划拉出一份诏书,急召司马懿。这便是第二封手诏了。

司马懿急匆匆走进嘉福殿,觐见天子。明帝一把握住他的手,说:“为了等你回来,我连死都忍住了。今天亲自把后事托付给你,就没有什么遗憾了。以后,你和曹爽要好好辅佐太子。”

明帝有两个养子,齐王曹芳、秦王曹询,此时均侍立一旁。他用手指指其中的曹芳,又说,你看好了,这个才是齐王,千万别搞错。说完,他还叫曹芳上前,抱住司马懿的脖颈,以示依靠和亲热。

抱紧这个人吧,孩子,你的命运就掌握在他手中。天不假年,为父已经没有时间再为你考察和斟酌了,希望我没看走眼,希望你是个有命有运的真龙天子。

看着年纪轻轻的曹叡,想起当年曹丕对自己的知遇之情,与曹家三代人这数十年沧桑恩仇一齐涌上心头,司马懿不禁流下了眼泪,叩头道:“陛下放心吧,当初先帝就是这么把您交给我的。”

这一幕托孤,催泪指数极高,此时此刻,这三朝老臣,两代天子,估计谁也没想到十几年后将发生的巨变。

当天,明帝去世,齐王曹芳以皇太子身份即皇位,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作为辅政顾命,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

都督中外诸军事,是中央军队的最高指挥官;节指符节,遣使调兵之信物;录尚书事,即各部尚书们的领导,总领各个行政部门,是政务方面的实职;侍中以及散骑常侍,本意是皇上的仪仗随从,实际可以看作随行顾问,他们经常和皇帝见面说事,施加影响,所以宠臣一般都会兼任侍中。

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侍中,这三者加起来,意味着军政大权都有了,和天子的亲近度也极高。这么看来,司马懿这几十年的辛勤工作和韬晦隐忍没有白费,可以用权力为基础依托,来实现青年时代的治世理想了?

想得美!

仅仅过了一个月,当初那个汗如雨下、诚惶诚恐的曹爽,便向司马懿发起了攻击,目的是夺权。

风流和下流

曹爽变脸也变得太快了吧,丫是川剧票友还是怎么着?

其实跟川剧没一毛钱关系,而是跟一帮子特定的士人集团有关系,往深了说,更是跟汉魏以来的文化思想风潮有关系。

曹爽,大将曹真的儿子,掌权以来,为稳定自己的地位,他使出了经典的一招:任用亲党,组建智囊团。

他把弟弟曹羲升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掌管禁兵;曹彦为散骑常侍、侍讲,整天陪在天子曹芳身边;其余几个弟弟都以侯爵身份做天子侍从,一家子出入宫禁,十分威风。

推动曹爽变脸的,主要是他智囊团里的骨干分子,大致有何晏、邓飏、丁谧、李胜、毕轨这几个人物。这些人背景不同,但有两个共同特点:一,都是曹爽的故人知交;二,有才名,急于富贵,曾被明帝刻意压制,不予重用。

为回报曹爽的提拔,何晏等人向他指出,大权不可分流,与其和司马懿平分秋色,不如你老人家一家独大。曹爽一听,甚以为是。

景初三年(239),二月,曹爽让娃娃天子下诏,改任司马懿为太傅。

太师、太傅、太保,是周代所置的上公,可谓位极人臣,无比尊荣。但这里说个小窍门,凡是看起来特别唬人、特别威风的官衔,一般都不是实职。东汉至曹魏,太傅如要参与朝政,一般要加一个录尚书事,或以他官兼领。

所以,这相当于曹爽给司马懿发了个终身成就奖,逼其内退,让尚书奏事先通过自己这一关,之后么,他可以去咨询荣誉顾问司马懿,也可以不去,实际上,他确实很少去。

司马懿似乎不以为意,安然当起了顾问。因为他面对的不仅是曹爽,还有其背后一整个奢华浮躁、把儒教弃如敝履的官员集团,一股即将喧嚣二百年的巨大思潮。

从公元240年开始,历史进入了一个特殊时期,年号正始,在此期间,诞生了魏晋最著名的文化特产——玄学。

当时,以洛阳为中心,以名士何晏、王弼为主脑,士人们自发形成了一个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主要活动是谈玄,谈资主要围绕“易”、“老”、“庄”这三玄,也掺杂一些佛教般若学的东西。

玄学的萌发,有两个深刻原因,一是当时儒家经学唯我独尊的局面已经被打破,需要另一种思想理论来取代它;二是汉末三国人命危浅,世事无常,自然让士人们把注意力转向了个性和自我,转向生命本身。

但玄学和老庄道家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老庄讲究的任自然,更多是指人心灵的自由和超脱,是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而魏晋士风,却走上了任情纵欲的极端,肆意表达感情,大力满足欲望。比如,竹林七贤里的阮咸,长期私通姑妈的婢女,刘伶喝酒不要命,宣称“醉后何妨死便埋”。

这些吧,还属于个人生活方式,无可厚非。真正影响时局、左右王朝命运的是何晏、丁谧、邓飏这些身居高位的士大夫们。

何晏精通儒学,他组织撰写的《论语集解》,集汉儒以来各家之说,是学术史上第一部“集解”体训释专著,到今天仍然通行。但学术追求不等于真实的人生态度,他真正的信条是策高足,据要津,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和奢华享受。

这“傅粉何郎”首先是一位美容美白方面的专家。明帝生前,听说何晏自称天然白,不信这个邪,大热天的请他吃热汤面,把人吃得哗哗流汗啊,但人妆愣是没花,不晓得是什么防水名牌产品。他随身携带小镜子,整天左照右照,甚至会对着地上自己的影子自我陶醉。

除了美容,何晏最喜欢的就是敛财了。他在就任尚书期间,吃拿卡要尚书台里的国有物品,还把洛阳、野王等地属于典农部的桑田数百顷都据为己有,这些还不够惊人,他还占了洛阳城外的汤沐地,那什么地方啊,是天子以沐浴费的名义,在京师地区赐给诸侯王的地盘!

而丁谧老兄的上位,前期主要靠炒作来吸引高层注意力。

那时候人才都靠察举,你得有一定的交际圈,有一定的知名度,大家好推荐你。这丁谧呢,天天不见人,窝家里看书,当宅男。

丁谧难道不想出名吗?他比谁都想出名!只不过他不屑于采取大众化的方式,他要另辟蹊径,他跑到邺城看书去了。

邺城什么地方?这么说吧,那地方,天上掉块砖头,说不定都能砸着某位王爷。当时曹姓王的封地,多数都是遥领、虚封,比方封你当齐王,你并不能真跑山东那块儿去,开个王府,养点兵什么的,你就还给我在邺城老实待着。

丁谧在邺城,借了一栋地段黄金、装修豪华的大宅子。这宅子肯定挺招人注意的,这不,好几个王爷也看上了,也想借。

几个王不知道丁谧已经住下了,径直进去了。一进门,看到厅堂上有个人,跷着个二郎腿躺在屋里,对他们几个正眼也不瞧,直接对自己的仆人说:“这都谁啊?赶紧给我撵出去。”

这下把几个王给气得不轻,回去就向明帝告状,明帝一看确实不像话,就把他扔到邺城监狱里反省一阵子,这下真出名了。

丁谧一贯个性不羁,风流自赏吗?那得看对谁。对无权无势的曹魏诸王,他蛮横无礼,但对领导曹爽,那可是极尽趋炎附势,百般巴结之能事,从来没有不恭敬过。

人是复杂的,多面的,所以咱们平时给人定性要慎之又慎,但具体行为是可以定性的。在我看来,凡损国害民以谋私利的行为,都可以毫不客气地称之为“下流”!

后人津津乐道“魏晋风骨”,但如果仅用这词品评人物操守的话,当时浮华之风确实遮天盖地,铮铮铁骨却是个稀罕物。

十年中,曹爽集团做了不少“轰轰烈烈”的大事,除了把持朝政,任意贬黜正直官员之外,最了不起的,当属大举伐蜀了。

正始五年(244),三月,曹爽在邓飏、李胜的撺掇下,带领十余万大军,意气风发地从长安出发,和表兄弟夏侯玄一起,取道骆谷,进入汉中。

蜀中无大将,好欺负?那得看对谁而言。这次军事行动,曹爽不但没立威,反而丢尽了脸面。

名不见经传的蜀将王平、刘敏,以一两万人的兵力,将曹爽堵在兴势(今陕西洋县北),一顿猛抽。没多久,魏军后勤出了问题,军粮供给不上,牲口横尸遍野,百姓号哭于道路。

曹爽焦头烂额之际,又听说蜀汉丞相蒋琬和大将军费祎分别从涪县和成都,带领大部队来支援汉中,搞不好,这十万魏军真要玩完。

司马懿赶紧给夏侯玄写了一封信,力劝这哥俩退兵。好在夏侯玄比较清醒,终于把曹爽劝回去了。可他们在退军的路上,又遭到费祎的截击,损失惨重。

军事上的失败,并没引起曹爽的反思,在何晏、丁谧等人的支持鼓励下,他继续挥霍手中的权力,开始变着法儿地对内折腾。

他的衣食住行,索性都按天子那一套规格来,咱也尝尝御膳的滋味,咱也开开八缸红旗。先帝的寡妇小老婆们,独守空房太可惜了,接走七八个,到咱家来唱曲儿吧。太乐的乐器挺华丽的,武库的皇家兵器挺牛的,别搁那闲着生锈落灰,都搬咱家来吧。

曹爽的小日子过得确实很爽,白天建建地宫,搞搞装修(营窟室,绮疏四周),晚上和才子何晏等人花天酒地,夜夜笙歌。

仅仅生活腐化也还罢了,正始八年(247)四月,他采用何晏等人的计谋,逼太后搬家(奏使郭太后出居别宫)。

连太后都敢动,朝中官员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基本上,只要曹爽及其亲信看不顺眼的人,不是罢官,就是调职。

正始末年,一则民谣在洛阳流传开来:“何、邓、丁,乱京城。”他们还有一个雅号,合称“三狗”。在他们风流快活、不可一世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不远处有一双眼睛在冷冷地看着他们。

这双眼睛的主人,正是司马懿。

但令人惊讶的是,司马懿采取的措施反而是进一步的撤退,在“太后迁居”事件发生后一个月,他告老称病,宣布不再过问朝政。

退,是为了更好地进,只为等待最合适的机会,发起致命一击。

影帝的装病艺术

不知不觉,司马懿已经“病”了一年多了。这天,新任并州刺史孙礼,前来向他辞行。

孙礼是个有故事的人。

当年,位于冀州境内的清河国、平原国(郡国)对地界有争议,争了八年也没定论。孙礼便要求观看天府中收藏的、魏明帝当年以皇子身份受封平原国时的地图,想以此为准,解决争端。

但不知曹爽是一直讨厌老孙,还是碰巧那天心情不好,非得偏听清河这一方的说法,还断言老地图不准,不能用。

孙礼性格耿直,据理力争,言辞估计是激烈了点,惹得曹爽大怒,立刻以“怨望(对朝廷不满)”之罪,免了孙礼的官,定刑五年。

孙礼带着这口恶气,熬了许久,终于又被起用为并州刺史,赴任之前,他去跟司马懿辞行。

说是来辞行的,可他气鼓鼓地坐在那,半天一句话也没说。司马懿知道他心里有事,却不愿把话挑开,于是顾左右而言他,“你怎么又生这么大气啊?是嫌并州地盘小啊,还是又有地界争端啦?”

同类推荐
  • 明贼

    明贼

    大明天启元年四月,毛帅奇袭镇江的路上,多了一名新兵。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可当百万兵。窃钩者诛,窃国者侯。蝴蝶悄悄扇动了翅膀,大明帝国战力最强悍的东江军集团,悄悄偏移了原本的方向。
  • 三国之北蛟龙

    三国之北蛟龙

    东汉末年,烽火连烟,群雄并起!试问天下谁主沉浮?一个偶然的穿越,东汉末年的风云又有何变化?北疆有蛟龙,威名摄胡虏!盘龙扫六合,声名震寰宇!三国鬼神飞将吕布是他义兄,长坂坡喝退八十万曹军的张飞是他义弟!而他与义兄该如何沙场对决?又与自己的红颜知己演绎什么样的故事?蛟龙一日腾空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三国之北蛟龙新书求收藏,推荐,点击,求包养!书友群:127197647,喜欢吕布和本书的书友欢迎加入!
  • 三国之江山美人图

    三国之江山美人图

    类三国时代,群雄并起,草莽为王,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刘备、孙坚、吕布……江山如画,美人如玉,唯有强者居之。魂系千年,庶子少年自布衣起家,横枪跃马,身伴美娇娘,白手争天下。英雄逐鹿,美人倾国,一曲曲热血激昂的壮士赞歌,一幕幕柔情似水的美人珠帘,尽在《三国之江山美人图》!【禹宕出品,必属精品,有禹三哥,必有三千娇娘!】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

    问世间情为何物:中国历代名人情感解读

    本书对中国历代近两百位各类名人隐秘、经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历程与影响进行了真实、生动、细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读。君王们的纵情色、英杰们的豪情干云、文土们的旖旎多情、另一类的畸零私情——本书写尽了中国历史上的各种男女人,写尽了男女人之间的各种情感。本书故事精彩、人物鲜明、情感充沛、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表述通俗、富有哲理,从而具有有趣、博识、励志等功能。
热门推荐
  •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为君解罗裳:妖女倾天下

    这东南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要嫁的王爷,是传说中的暴君,杀人不眨眼,嗜血成狂的一个魔君的?圣旨一下,要千家的女儿嫁给东南国国的这个平南王爷,千家一听,仿佛是立马炸开了锅一样的,你不愿意去,我不愿意去,自然,就是由这个痴儿傻儿嫁过去了?
  • 师兄,前方有冤案

    师兄,前方有冤案

    一朝穿越成京兆尹养女,养父思想前卫,将她推到六扇门当捕快,美其名曰见世面!染坊碎尸、闺阁横死、青楼毒杀、惨案纷至沓来,嘿嘿,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她能睡个懒觉了。查案过程不愉快,幸亏总有人跟她搭话增添乐趣,一会是这位公子说眼熟,一会是那位鸨母说她和前花魁长的一样,每次正说的她入神,某位冷淡的师兄就硬要把她带走。人生已经如此艰苦,师兄你为何连苦中作乐的机会都不给!在她成为捕快后案子数量直线上升,是她多心还是其中真有古怪,当一切有了答案后,她看向某位师兄,笑道,来,这里有场架要你过来打一打!
  • 种田文之二嫁

    种田文之二嫁

    嫁不出去的老姑娘顾昕慈突然桃花运旺盛起来,然后她千挑万选,终于确定嫁了村里最出色的小伙子云瑞。不过后来云瑞回到故里,还是一门心思要娶回自己的妻子,造就了一段佳话。虽然顾昕慈嫁了两次,但嫁的都是一个人,这不是皆大欢喜嘛~简单来说,就是两个好青年相识相爱的过程,其实男主他也是个高大上的人物。
  • 罪无樱之TFBOYS同人文

    罪无樱之TFBOYS同人文

    ——。【你不是我,怎懂我的执着】——。GO!GO!TFBOYS!——。若离,若樱,念尘,一个是冷艳的残月,一个是迷人的夕阳,一个是暖心的晴天。——。小凯,千玺,王源,一个是霸气的黑夜,一个是彷徨的大海,一个是呆萌的繁星。——。几人相遇可好?几人恋爱可愿?几人永伴可想?几人不离可能?——。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待我权倾天下,山盟海誓可愿?一座迷失的城,上演一场如梦的戏码......“不要,不要离开我...”不要说再见,把泪留给海。
  • 守护甜心之冰影梦

    守护甜心之冰影梦

    只是一个转学生,我们的友谊就结束了,让我没想到的是,你们情愿相信认识两天的人,也不肯相信认识了两年的我,守护者你等着,三年后。。。。。。。
  • 王牌特工

    王牌特工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个特工会撩骚,所以桃花运很好!这个特工脸皮厚,所以泡妞的成功率还很高!什么?不装逼会不会死?开什么玩笑,不装逼当然不会死,但是——会疯!
  • 蛇灵天神

    蛇灵天神

    :闯入异空间,无奈却碰到了一个绝世美男子,却对她做出了伤天害理的事,吃干抹净就走人这还有一个高傲的凤凰男,高高在上,睥睨天下,可就是爱对她耍无赖。他是蛇族,却敢与天斗,无情冷血。他是凤族,却胸怀山河,觊觎天下。他们能否为她袖手天下,空手折落繁华,淡看万世浮华。她能否携得美男归,成就一段异族恋?
  • 101个父母应该懂得的道理

    101个父母应该懂得的道理

    孩子,我有话要对你说:最近,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常对你发脾气。早上你穿好衣服准备上学,胡乱用毛巾在脸上碰一下,我责备你;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我责备你;看到你把东西乱扔,我更生气对你吼叫。就在刚才,你怯生生地走过来,眼里带着惊惶的神色,站在门口踌躇不前。我不耐烦叫道:“你要什么?”你不说一句话,只是快步跑过来,双手搂住我的脖子亲吻。你吻过我就走了,吧嗒吧嗒地跑上楼。就是那时,我突然觉得害怕。我怎么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啊!挑错、呵斥的习惯——这就是我教育孩子的方法!我在黑暗中跨到你床边,深觉愧疚!这是一种无力的赎罪。从明天起,我要认真地做一个真正的父亲!我要记住教育的第一大原则:先启发自己,再教育孩子。
  • 智者预言

    智者预言

    本书着重讲智者的方法,汉易京房研究系南京大学原天文系主任卢央教授撰文。宋易陈抟,邵雍研究原中国周易研究会会长唐明邦教授撰文。作者之《四库全书》中选录历史上“占事有验”的六十位人物的事例,分易占二十七人,相占六人,星占十五人,异术十二人,他们全是正史所记载的事例 ,颇为可信,不仅有事迹,而且有正宗的方法,对预测的学爱好者,均有参考的价值。
  • 我是刘伯温后人

    我是刘伯温后人

    【2016不容错过的悬疑盛宴】你不得不读的小说,集悬疑、灵异、探险、推理、科学、心理学、梦学、医学、军事自成一派,最对刺激、惊险、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