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41000000004

第4章 鬼才也得知天命(3)

公孙恭基本延续了长兄公孙康的外交政策,辽东和曹魏之间继续了一段相安无事的岁月。但好景不长,原因是这哥们有点难言之隐,所谓“阴消症”,不但那话儿萎缩,整个人的精神也比较委靡。太和二年(228),侄子公孙渊人大心大,反手把他囚禁起来,自任辽东太守。

可能是隔代遗传,公孙渊充分继承了他爷爷的雄心壮志,而且还准备发扬光大。那么,先从自立为王,彻底脱离曹魏开始吧,不过这事不能硬来,得使用智慧。掌权不久,公孙渊就开始跟孙权频繁地遣使往来。

碧眼老哥开始很高兴,哎呀,这明摆着是“远交近攻”政策嘛,很好,对双方都有利。于是,孙权兴冲冲地派俩使臣到辽东去了,随行带着封公孙渊为燕王的诏书,还有大笔金银珠宝作为赏赐。

谁知公孙渊一见面就把俩吴使给杀了,把人头和孙权给他的符节、印绶等物上交魏国,还上表明帝,大示忠心。经过一番思索商议,明帝肯定了公孙渊的友好姿态,拜其为大司马、乐浪公。

但是,当曹魏的宣诏使节来到辽东的时候,公孙渊的举动令人不解,他先派出兵马把人家下榻的驿馆围个水泄不通,然后才大摇大摆地进门,接受封诰。

公孙渊的计策,既不是远交近攻,也不完全是挑拨离间,而是装疯卖傻,企图先把水搅浑,让吴、魏摸不清头脑,再从中找到渔利机会。现在水还不够浑,继续搅。

公孙渊开始骂人了,屡次对身在辽东的魏国宾客口出恶言。

这浑水计看起来确实挺浑的,可惜用错了对象。曹叡、孙权是什么人?这俩家伙都精明得插上尾巴就是猴,上当受骗,一回就够了。孙权离得太远,只能暗暗咬牙,但明帝忍了几年,彻底怒了,咱不讲政治了,不搞纵横了,直接打丫的!

景初元年(237),征辽东的事正式提上了议程。对此,不少朝中大臣表示反对,但明帝还是找到了一个大力支持者——荆州刺史毌丘俭。

他信誓旦旦上疏保证,“吴、蜀两国地势险阻,暂且不论,但区区一个公孙渊,我还是有把握的,按照我的计策,只需暂时调用目前的闲散部队,荡平辽东,指日可待!就让我来为陛下成就丰功伟业吧。”

这是个什么人,如此信心爆棚?

毌丘俭,河东闻喜人。他爹毌丘兴,曾任武威太守,内抚吏民,外怀羌胡,把这咽喉要冲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作为能臣良将之后,毌丘俭也不赖,这些年,不论在中央还是在地方,一直表现得挺有才干谋略(有干策)。

但光禄大夫卫臻表示反对,他指出,公孙渊在辽东势力稳固,勾结乌桓、鲜卑,练兵备战多年,毌丘俭偏师长途作战,还妄想朝至夕成,简直是胡说八道。

结果是:反对无效!

明帝力排众议,调任毌丘俭为幽州刺史,加度辽将军,当年七月,派他领兵出发了。

以明帝的水平,未必看不出卫臻意见的合理性,既然有偏师远征这个不利因素,如求必胜,主将人选就成了必须考虑的重中之重。论用兵如神,办事老道,如今谁也超不出司马懿去。那为什么不让司马懿去呢?原因很简单:不信任。

派司马懿征讨辽东,打下来是没有问题,但打下来之后,辽东从此姓曹,还是姓司马,可就要打个问号了——司马懿完全可以占据海表,自立为王。

不能冒这个风险!

毌丘俭就不一样了,他是东宫旧人,明帝当年的发小、铁哥们。看看他以前担任的职务,年轻时当过羽林监,掌宿卫侍从,相当于皇上的近卫军,贴身保镖,关系不铁,敢让你干这活吗?后来他又当过洛阳典农,顾名思义,这是个专管京师附近屯田兵的重要位置,不信任,也不敢把这事交给你。

还是派自己的亲信放心啊,纵然没太大收益,但绝不会出什么意外。

但事情的发展,大大超出了明帝的预料。

开始一切都很顺利,毌丘俭率军屯驻辽遂,几个乌桓部落贵族闻讯,率众来降。但很快,老天爷发威了,秋涝,大雨倾盆十几天,毌丘俭正望着一片汪洋的辽河叹息呢,公孙渊率领精锐,大举来攻。几场苦战下来,毌丘俭左支右绌,难以招架,于是,他仓皇引军退还右北平。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

撕破脸皮之后,公孙渊索性自立为燕王,改元绍汉,设置文武百官,派遣使节授予鲜卑单于印玺,引诱鲜卑人侵扰魏北部边境。同时,他又厚着脸皮向孙权再次发出了称藩求援的信号,请求共同起兵伐魏。

尽管孙权对他上次的恶行耿耿于怀,但仍听从臣下的计策,勒兵大出,准备见机行事。如果公孙渊胜了,就大举远赴,结恩于辽东,让魏国处于腹背受敌的窘境;如果两军僵持不下,就趁机抢劫公孙渊一把,报仇雪恨。按目前的战况,吴国多半要采取第一个方案了。

以曹魏的国力兵力,一个辽东本不足为患,最可怕的敌人是东吴和蜀汉,孙权是三国开国之主中,目前硕果仅存的一位,文韬武略不用说了,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嘛,而蜀汉后主刘禅虽是暗主,诸葛亮也已辞世,但后继者蒋琬、费祎均是独当一面的治国之才,军事上还有姜维这个后起之秀,一直觊觎陇西之地。

如果孙权配合辽东起兵,蜀汉再从西南进犯,曹魏将三面受敌,后果难料。明帝这下着急了。形势严峻,非请司马懿出山不可了。

景初二年(238),正月,司马懿奉命来到洛阳。

君臣一见面,明帝便正色道:“此事本不足以劳动你,但我想要必胜,所以还是要烦扰你了。你怎么看,公孙渊会出什么计策?”

司马懿不慌不忙地说:“臣一路上考虑过了,他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采取,上策是放弃城池,预先逃走;按中策的话,占据辽水以抗大军;要是坐地死守襄平,那就是下策了,必为臣所擒。”

“他会选哪条计策?”明帝问。

“惟明者能深度彼己,预先有所放弃,公孙渊没这个见识。不但如此,他还会有个先入为主的偏见,认为我方孤军深入,长途跋涉,不能持久。所以,一定会先占辽水,之后退守襄平,中、下二策而已,不足为虑。”

明帝见司马懿如此笃定,当下松了口气,“那就好。此去往返需要多长时间?”

“去一百天,回一百天,打一百天,再留六十天富余调整休息,一年足够了。”

明帝打算给司马懿四万兵力,朝臣计议起来,纷纷表示路途遥远,四万人的军费粮草比较难办。然而明帝吸取了足够的教训,当下宣布:四千里往返征伐,虽说出奇制胜,也要靠实力,诸君就不要斤斤计较军费了,就这么办!

这番话说得格外漂亮,但司马懿知道,天子仍然不太放心,这次出征给他配了个副将,正是亲信毌丘俭,名为辅助,实则监视。

这位天子还不到三十四岁,近几年极力营建豪华宫殿,生活极尽享受,但大事上的精明深沉,可是一点也不含糊。

军队调集完毕,出征准备做好,司马懿即将出发了。

临走之前,他小心翼翼地向明帝做了一番劝谏:“从前周公营洛邑,萧何造未央,如今陛下宫室还没完备,确实是臣没尽到责任。但现在黄河以北,百姓疲于劳役,耽误农时,这次征辽东,又是不小的负担。臣以为,陛下最好暂时停止工程兴造,应一时之急。”

至于这几年明帝大肆充选后宫,任用后宫女官干预尚书台工作,甚至去年年底擅杀毛皇后的事,出于谨慎,司马懿一句也没有提。

明帝微微点头,不置可否,君臣二人都没想到,这是司马懿最后一次向明帝进谏了。

收取辽东

景初二年(238),六月,司马懿带领的四万大军,经过一百多日的漫长行军,终于抵达辽水(今辽河)附近。

公孙渊派出两员猛将卑衍、杨祚,带领数万步骑,屯驻于辽隧,深挖战壕,筑起高垒,南北纵列二十余里。他之所以派主力西出,主动布防迎战,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东吴最近的暧昧态度。

辽东派去东吴的使节,先后带来两次回音,第一次是孙权信誓旦旦表示,将与他共成败,同休戚,却始终不曾出兵。不久前,孙权又来了一封信,说是司马懿用兵了得,我很为老弟你担心啊。

公孙渊明白了:利益纷争,谋国之术,多见落井下石,鲜有雪中送炭,只有依靠自己打退司马懿,孙权才有可能来个锦上添花。

他的想法是这样的,司马懿远道而来,又是客场作战,不妨坚壁而守,把他牢牢堵在辽遂,拖入持久战的泥沼之中,等到东吴配合,蜀汉再趁机大出,曹魏边急四起,自己的危局自然开解。

同类推荐
  • 奋斗在盛唐

    奋斗在盛唐

    永昌二年,洛阳城中,牡丹花开时节动京城。日月当空,篡唐改周,武曌欲与天公试比高。来俊臣、索元礼,酷吏恶行满朝野。魏元忠、苏良嗣,老臣忠骨碧青天。狄仁杰、娄师德,名臣良将治天下。太平公主,美人如玉,艳比花娇。上官婉儿,顾目盼兮,指点江山。这一年,远在长安数千里之外的泉州城中,家道中落的崔耕从一场荒唐大梦中醒来……
  • 三国之舞群英

    三国之舞群英

    追溯千年,生于乱世,想当个富家翁笑看这乱世潮起潮流……本无意心向权位,奈何尊位逼我来。为了生存,苦逼的八零后无限泪奔奋斗。且看刘轩在这皓月争辉的三国时代当中,智斗群雄,笑舞群英...飘起一幕金戈铁马,恩怨情仇,铁血柔情的故事——
  • 三国之小兵传奇

    三国之小兵传奇

    这是一个三国培养的过程,这里只是借用三国的构架,这里全部都是虚构,这里都是作者的胡编乱造。
  • 强秦

    强秦

    阴差阳错的机会,一个现代的武警战士不小心穿越了,他回到了秦始皇即将猝死的末年,武警穿越竟然成为了长子扶苏!且看他如何同胡亥争夺皇位,如何将天下收入囊中,如何面对接下来的陈胜吴广起义和刘邦项羽的起义。预知后事,且看我夺取天下,强势穿越秦朝!
  • 寄生凤雏

    寄生凤雏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一山不可容二虎,若刘备坐拥龙凤双杰,又将如何。主人公原本是一名从事多年军政机关工作的旅长,谁知在某次抗洪救灾途中被大风雨卷入长江之中;原本以为必死无疑的他,醒来时才发现自己成为了三国知名人物“凤雏”庞士元。穿越让他以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这个纷争动乱而又不羁的年代,信念、利益、背叛、战争,始终伴随在他左右;可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得一可安天下的“凤雏”,而是一个寄生人,历史的轨道开始因为他的存在逐渐偏移。从这一刻起庞统不再是英年早逝的TOPNO。1,他将走上一条全新迂回曲折的三国之路。主角不11,不走寻常路,神州苍穹,唯我凤雏。要看《三国演义》别传的请勿入,十八岁以下慎入,本书极度YY。
热门推荐
  • 冰玉幻歌

    冰玉幻歌

    在时光的长河之中苏醒,命运之轮也随之转动,神与魔在梦境里争斗不休,死亡谱写命运的史诗,嘘...聆听亡者的歌唱,一切终于被重启,绽放出它的色彩。以冰玉之名,穿梭于时空之间,寻找...属于我们的命运……
  • 邪神逍遥在都市

    邪神逍遥在都市

    “天纵奇才?不不不,我只是用了你们睡觉的时间在修炼而已。”冷破军碾压着对手,谦虚的说道。“家世显赫?那是以前!如今的我坐拥的是我亲手打下的江山。”冷破军坐在高高的王座上,轻藐的看着挑衅着自己的小丑。“投机取巧?我用跟你解释我流过的血多过你流的泪么?你个爱哭鬼。”冷破军连眼角都没有赏赐给他,毫不在意的说道。一代邪神冷破军傲视群雄,轻声说道,“群殴?坐到今天这个位置,凭的就是我冷破军朋友多。”随后,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一代邪神冷破军,朝若为敌夕即死。
  • 倾城绝后:自古薄情帝王家

    倾城绝后:自古薄情帝王家

    第一眼见他,便爱上了他。仅因为他的一句承诺,眼里就再也没有他人。终于,他娶了她,立她为后。可是,他却在大婚当夜去了自己最信任的妹妹的房里。第二天便将她打入冷宫,受尽嘲讽。“既然不爱我,为何又要娶我!”“因为,得悦熙者得天下。”冷冷地,他答道。真相终于浮出水面,原来,她一直都只是他的一颗棋子,一颗可以助他登上皇位的棋子而已。若有来生,我再也不要爱上你……
  • 胭脂

    胭脂

    我被猫脸老太追迷了路,躺在坟堆里睡了一觉,意外的得到一个玉吊坠。
  • 将军,夫人又私奔了

    将军,夫人又私奔了

    “本姑娘不喜欢你!你要么就休了我,要么就离我远点儿!”傲娇将军的新婚第一天,就被新娘一盆冷水泼了个透心凉。也不知道是谁从小到大死乞白赖赶都赶不走的非他莫嫁……如今霸占了他半边床半个屋子整个人后,却翻脸不认账了?还好他从来也不喜欢她。可是他怎么有种被玩弄了的感觉?为了搞清楚状况,堂堂大将军变身私人侦探,和老婆玩起了捉迷藏。本文的主题是现代傲娇女大战古代傲娇男。本文的脉络是讲述一个沉稳如山的大将军如何被老婆逼疯了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峰无为

    天峰无为

    林青本是一个山村少年,为修炼而苦苦努力,但突然有一天,机缘巧合下获得一颗珠子,自此逆转人生,而他发现原本年迈的爷爷也忽然间变得神秘起来,而他身边也开始出现了各种危险,从此他开始痛打恶人,越级挑战,夺取神物,收服美女,在强者如云的大陆,一步步踩着对手的鲜血逆天成神!
  • 妃常无语之殿下别使坏

    妃常无语之殿下别使坏

    奇葩一:人家穿越是女的,她穿越成了太监奇葩二:人家穿越都是熬过痛苦的过程直接醒来,她穿越是直接面对胸口一箭奇葩三:人家救的都是前途似锦的帅哥,她偏偏是替一个被废的太子给挡了一箭前世,她说好听点是与世无争的性格,说难听点就是胆小如鼠,却是一个乐天派今生,她依旧胆小如鼠,救了打入冷宫太子,也保留了自己乐天的性格,只是……正当她乐不思蜀的觉得自己依旧可以胆小如鼠的时候,偏偏……太子爷不放过她!殿下,奴婢胆小,您放手好咩?(别以为这是正统文,它也不是虐文,其实它的真身是逗比文,一个腹黑到极致的男人,认定了一女人便使出偷蒙拐骗坑所有手段,把一个胆小如鼠的女人训练成胆大傲娇并且成为自己忠实的小粉丝的逗比故事)
  • 第一百七十七次

    第一百七十七次

    人类是贪婪的动物,永远学不会满足,那一天人类发现了一个秘密。“永恒的秘密”这个秘密摧毁了神对人类最后的底线。审判来临,其人类存在的本身,就是罪。轮回,拯救,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设计这一切的神啊,就让我来修改掉你已经设计好的剧本!
  • 九重天机

    九重天机

    红尘之上,是为九天;九天之中,孰为天机?倘若天命有定数,当如何以逆天?倘若天命无定数,当如何以胜天?来自山村的少年,一步踏入了仙途,也踏入了一场生和死的黑白局。步步青云步仙阙,重重九天重天机。精彩尽在九重天机!
  • 如果不曾遇见你

    如果不曾遇见你

    这是一部关于爱情的思考的都市小说。它以深沉的笔触叙述了男主人公跌宕起伏的情感心理,并在此过程中明白爱的意义,找到真爱的故事。就故事本身而言似乎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极力描绘的人物心理能引发读者对于自身经历的深刻思考。主人公苦恋刘婉笛,而身旁的静姝却一直默默地陪伴在他的身边,当刘婉笛嫁于他人深陷悲情婚姻时,方旭的选择会是什么?当他渐渐懂得静姝的用心良苦,他的选择又会是什么?当故事趋于白热化,读者是否也能体会主人公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