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7000000031

第31章 【姓名·称谓】(2)

因而,古代平辈之间甚至一般关系的尊长对晚辈都应该以“字”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自称则必须用“名”。因此,“字”虽然是自己的,但却是为外人称呼自己的时候准备的,自己从来不去使用。刘备、关羽和张飞都可以称诸葛亮为“孔明”,但诸葛亮本人却只能自称为“亮”,不能自称为“孔明”。

除此之外,名与字之间还有别的不同功能,“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婴儿出生伊始,父母和长辈显然无法断定其将来的德行如何,因此,为孩子取“名”一般都选用意思比较宽泛的字。待孩子长大,至弱冠之年,其个性、禀赋包括缺点已为外界所了解,此时,长辈再为其加冠表“字”就有了表扬、劝诱、敦促之意。

古人的命字方法主要有哪些依据?

在古代,“字”只是限于有身份的人所取用。《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1)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由,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符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景瑞,都属此类。

(2)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的意思)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皙,色白也。

(3)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岳飞字鹏举。

从以上三类可以看出,字与名有密切关系,字往往是名的补充或解释,这叫“名字相应”,互为表里,故字又称作“表字”。这三种是主要的,另外还有以干支五行命字,以排行命字,或者字行加排行,字后加父(甫)的情况一般也归入字的范围。

号的历史由来及演变是怎样的?

名、字之外又有号,名、字一般是父母师长给的,自己不能随意更改以示对长辈的尊重。号则是朋友取的或自己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更能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来。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号起源很早,但直至六朝时期还不流行,葛洪、陶潜有号,当时多数人没有。到唐、宋间才特别盛行起来。至明、清,由于文人范围扩大,加上帝王提倡,更加盛行起来。

宋以后,文人之间大多以号相称,以至造成众号行世,他们的字、名反被冷疏的情况。苏轼一生有14类38个名号。

现当代作家的笔名、艺名也可算入号的范畴,有的是自号,有的是赠号。

郭沫若(笔名)原名开贞,巴金、夏衍、冰心全是笔名(自号),而非原名。

艺号(赠号):张英杰——盖叫天,牛俊国——牛得草,荀慧生——白牡丹,李慧敏——白玉霜。

由于号可自取和赠送,因此具有自由性和可变性。以至许多文人,有很多别号,多的可达几十个,上百个,郑板桥曾说“别号太多,反成搅乱”。所以近代以后,尤其新中国建立以来,文人用号之风大减,不少人发表作品不用笔名,就用真名。

别人赠号主要有哪些情况?

别人赠号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柳、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张先因写了“云破月来花弄影”,“浮萍断处见山影”,“隔墙送过秋千影”三句带“影”字的好诗,人称“张三影”。类似例子再如:

山抹微云秦学士——秦观,《满庭芳》词中有“山抹微云,天连衰草”;

露花倒影柳屯田——柳永,《破阵子》词中有“露花倒影”句;

张孤雁——张炎,《解连环·孤雁》;

红杏尚书——宋祁(工部尚书);《木兰花》中有“绿杨烟外晓春寒,红杏枝头春意闹”。

(2)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工部(杜甫);贾长沙(贾谊);王右军(王羲之);汤显祖称汤临川;康有为,广东南海人,称康南海;孔融,曾任北海太守,人称孔北海;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人称顾亭林。清代民谣“宰相合肥天下瘦”说的是李鸿章(合肥人),“司农常熟世间芜”说的是翁同和为常熟人,时任户部尚书。

(3)以封爵、谥号为号。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人称温公;岳飞,谥号武穆。

孔子的尊称有哪些?

在古代“子”是对男子的一种美称或尊称,也含老师之意。所以,古代政治家、思想家、学者等,不直称其名,而称其为某子。如墨子、老子、孟子、孙子等。称他“孔子”,是对他学识和人品的一种肯定。

“夫子”也是老师的意思。孔子曾著书立说,聚众讲学,周游列国,为中国的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被尊为儒家的始祖。所以后人敬称他为“孔夫子”。“子”与“夫子”也可以看成是别人所赠之号。

“圣”字,在古代是聪明智慧的意思。孔子曾教诗书,传六艺,弟子三干,贤人七十,声誉甚高,古代公认他是有学问的聪明人,是“圣人”。汉朝董仲舒认为儒家宗旨对统治者有利,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统治者采用。从此,孔子才逐渐被尊崇为至圣先师,至宋代称之为“大成至圣”,并以“大成”作为孔庙的殿名。

我国姓氏中有哪些有趣的数字姓?

我国姓氏有个中国特色,就是以数字为姓。用作姓氏的数字,相当齐全,依次递进,成龙配套,整齐有序。

姓一:为鲜卑族一那娄氏、一弗氏或汉姓乙氏所致。南朝刘宋时仃承天撰《姓苑》中收有“一”姓。有叫一洪的,邓州人,明时任赞皇知县。现广东花县、四川彭山尚有一姓存在。

姓二:古代二与贰通用。贰是周代侯国,后又以二为姓。周有人名贰轸,后魏、后秦时有人名贰尘,唐玄宗开元年间有人名二从直,清代有人名二肖翁。

姓三:姓这个姓的有三庸道,应州人,明正统中任祁门县丞;三承基,临清人,清咸丰四年殉难。

姓四:古代高辛帝之妃,生下契,帝封契于商,赐姓子氏,其后代有四氏。《说苑》记载:四水,春秋时代越国大臣。《正字通》记载:四象,宋代庆元年间汀州知州。另有肆敏,汉人,曾任渔阳太守。

姓五:本姓伍氏,为避仇杀去掉“人”字旁为五氏。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四》称:“五氏本伍氏,避仇改为五。”姓五的有:五梁,三国时蜀国谏议大夫;五就简,宋代任桂阳郡幕僚。

姓六:相传虞舜时皋陶的后代受封于六(位于今安徽省六安县),于是以六为姓。姓这个姓的有:六安人,清乾隆五十四年举人,后任高邮县学正。

姓七:未见出处。姓这个姓的有:金人七斤,宣宗时任丞相仆散。七春贵,瑞安人,康熙三十九年任瑞安副将。

姓八:《万姓统谱》记载,明代有八通,江宁人,曾任礼部主事,后因犯罪被撤职。明代另有八天培。明亡于清后,朱氏后裔将姓分拆成“牛”和“八”,分别以为己姓。

姓九:姓这个姓的有:九嘉,唐代翰林应诏;九焯,井研人,明洪武年间任江西德兴知县;九聚,金吾右卫人,明嘉靖中任永平府副总兵。

姓十:据《台湾省志’氏族篇》,岛内姓“十”者不少,分布于台北、新竹、彰化等地。

姓百:《汉书·酷吏传》中有“南阳有梅免、百政”的字句。唐人颜师古在其下注释道:“梅、百皆姓也。”

还有姓“千”、“万”、“亿”、“兆”的,另外还有大写的数字姓,如“壹”、“贰”、“叁”、“肆”、“伍”、“陆”、“柒”等。

行辈字派又叫祧字,这是怎么回事儿?

行辈字派又叫祧字,是以之入名并区分辈分、排行的一些字。

首先人们是用来表示行辈的,尤其是表示排行。按照长幼顺序排列有长、次、幼、少等,同先秦时期在名中表示排行的字孟、伯、仲、叔、季等的作用是一样的。比如晋朝王悦字长豫、桓温字元子,他们都是长子。下层人民常以数字为名来表示排行。

行辈字派出现于魏晋时。唐朝的杜甫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宗文、宗武。“宗”为排行。行辈字派与家谱有关。从第一辈人开始排,每一辈都不相同。

行辈字派由于是加强宗法制度的工具,所以其用字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目的,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亮、全、有、忠、诚、孝、礼、福、禄、吉、祥、贤、良等。第二类是希望宗族延续和昌盛的,如:永、传、昌、盛、兴、延、继、承、世、多等。第三类是怀念先祖和歌颂皇天恩德的,如:泽、祖、显、荣、恩、锡、启、先等。这也限制了行辈字派的用字。

行辈字派在宋元(1000~1200年)以后在中层以上的家庭中大为风行,甚至影响到皇族。清廷皇室的行辈子派是两种方法并用,像雍正皇帝一辈的名的第一个字都是“胤”,后一个字都是“礻”旁。乾隆皇帝一辈都是“弘”字,后面用“日”旁字。乾隆、道光、咸丰、皇帝还分别规定了行辈字派:永、绵、奕、载、溥、毓、垣、启、焘、岂、增、祺。

为什么帝王之妻称为“后”?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自秦赢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后,始称“皇帝”起,“皇后”亦就随之出现。将皇帝的正妻,誉为“皇后”;将其侧妻——妾,称为“妃”。皇后,也有些古籍上简称为“后”;而尊称皇帝的母亲为皇太后;皇帝的祖母则尊为太皇太后。可是,为什么要称皇帝之妻为“后”呢?

“后”原为君主之意。在上古时代,“后”是帝王的称号。如大禹的儿子啓称为“夏后氏”,还有传说中射日的羿,被称为后羿。约在周朝以前,天子之妻皆称为“妃”,周朝开始则称为“后”。到了秦国,天子称皇帝,皇帝的正妻为皇后。

在中国宫廷里,皇后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之主。她们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得符合礼教的规范,母仪天下,并制定妇礼。所以皇后在后宫如《周礼·天宫内宰》日:“王后帅六宫之人。”

从清康熙皇帝以后,清代的后妃制度逐渐完善,规定:将皇帝的祖母,称为“太皇太后”;将皇帝的母亲,称为“皇太后”;将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皇后以下,设皇贵妃一、贵妃二、妃四、嫔六,贵人、常在、答应等则无定数。

知县是从何时开始的,有哪些称呼?

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县”这个政区,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后,“县”就成为历代朝廷的基层政府,县的行政长官也因此固定下来。

在历代典籍、文学著作及影视剧作品中,知县除了县令、县长、知县等大家熟知的名称外,还有七品黄堂、七品琴堂、仙令的美称,太老爷、令君、县父母、县尊、贵县、宰公、堂翁、堂尊、大令、邑宰、茂宰、明廷、宰君等敬称,县太爷、父母官等俗称,及七品芝麻官的戏称。

知县的助手有县丞、主簿等。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里政务,主簿则管理全县的两税、户籍等登录工作。

“山呼万岁”是怎么来的?

“万岁!万岁!万万岁!”是三呼万岁,也叫山呼万岁。是古代百官朝见皇帝时必须要喊的,以表示对自己君主的敬畏。

据《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又称“嵩呼”,这是因为登上嵩山的缘故。之后,武帝便把这作为“祥瑞”写在诏书里。后世则把“山呼万岁”定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称作“山呼”。

唐张悦《大唐祀封禅颂》里说:“五色云起,拂鸟以随人;万岁山呼,从天上到地上。”“五色云起”就是祥瑞。祥瑞,以显示君主与天平齐的气概。

关于山呼万岁的礼仪过程,《元史·礼乐志》有更为详细的记载。凡朝见皇帝的臣子跪左膝,掌管朝见朝廷的司仪官高喊“山呼”,朝见的人叩头并应和说:“万岁!”司仪官再喊:“山呼”,朝见的人还是如此这般。最后司仪官高喊:“再山呼!”朝见的人再叩头,应和说:“万万岁!”凡是“山传松鹤”(指皇帝的近侍)也呼噪应和说:“万岁”、“万万岁”。

公主这个称呼是从何时开始有的?

公主起源于周朝。周天子嫁女时,由同姓的诸侯主持婚礼,因诸侯被称为公,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当时诸侯的女儿也称为公主。

从西汉开始,只有皇帝的女儿才能称为公主,且皇帝的姊妹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为“大长公主”。汉代的公主有皇帝赐给的甲第,还都有自己的封邑,如舞阳公主封地就为舞阳县。晋代的公主封“郡”,简称“郡主”。两汉到晋的县主和郡主都指皇帝的女儿。至隋唐,太子的女儿为郡主,诸王之女为县主。明清两代亲王的女儿为郡主,郡王的女儿为县主。

为何公主的丈夫称为驸马?

驸马就是公主的丈夫,皇帝的女婿,又称帝婿、主婿、国婿等,因官名驸马都尉得名。

张良会同大力士阻击秦始皇时,击中秦始皇副车。此后秦始皇出巡的时候就安排许多副车,特身、替身来掩入耳目。此后历代皇帝出巡都仿照秦始皇安排替身,既是皇室人又是外姓人的女婿就成了最佳的人选。汉武帝时始置驸(副)马都尉,掌副车之马。到三国时期,魏国的何晏,以帝婿的身份授官驸马都尉,以后又有晋代杜预娶晋宣帝之女安陆公主,王济娶司马昭之女常山公主,都授驸马都尉。魏晋以后,帝婿照例都加驸马都尉称号,简称驸马,非实官。此后驸马即用以称帝婿。清代驸马称额驸。

为什么皇帝称“陛下”和圣上?

“陛下”中的“陛”,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荆轲刺秦王》:“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此进至陛下。”这里的“陛下”就是大臣谒见帝王时所处的地点和位置。

因帝王两侧的侍者时刻在皇帝旁边戒备,臣子称呼皇帝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阶下的侍者而告之,因而称“陛下”,意思是通过在你台阶下的臣属向你传达卑者话,表示卑者向尊者进言。久而久之,“陛下”一词就成为帝王的尊称。

圣上是封建时代臣民对在位的皇帝的尊称。皇帝的权力极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且皇帝的权力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约束皇帝的只能靠其修养,只有通过道德力量的感化、用圣贤的道理来教训他,把皇帝培养成有道德的“圣君”。因此皇帝就成了“圣上”。

古代帝王还有哪些尊称?

古代帝王的尊称除了“陛下”和圣上外,还包括以下几种。

(1)九五。臣下称帝王,较多的场合用“陛下”,但有时也偶用“九五”。如李峤《上雍州高长史书》云:“利见九五,差踪二八。”“九五”指皇帝,“二八”指八元、八恺,即朝臣。在许多历史典籍中,就称皇帝为“九五”或“九五之尊”。

(2)南面。古代“堂”上最尊贵的座位是坐北面南。帝王召见群臣议事时,照例是坐在面朝南的尊位上,故称帝位日“南面”。后来又有“南面称王”、“南面称孤”的说法。

(3)北宸。原指北极星。古代以坐北面南为尊,皇帝坐北,犹如北极星照耀,故以北宸代指帝王,表示一种祝颂。

(4)龙颜。中国古代常用“龙”来象征帝王。龙颜,本指帝王的容颜,后来变为指代皇帝本人的尊称。也有称“天颜”的。

(5)万岁。原是封建时代臣下对皇帝的颂祝之辞,表示“永存”之意。后来引申为对皇帝的专称。

古代帝王也有谦称吗?

古代帝王自称时也有谦称,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予一人。《礼记·玉藻》日:“凡自称,天子日予一人。”“予一人”,即天子的谦称,意思是说我在天下也只是一个人而已,与众人没什么甚异。表示一种谦词。

(2)予小子。《礼记·曲礼下》日:“天子未除丧,日予小子。”这就是说,“予小子”是指天子在父丧期的自称。意即在丧期不敢与“先王”同称,故谦称“予小子”。若已除丧,则称“予一人”。

(3)朕。《尔雅,释诂》日:“朕,身也。”即言我也。郭璞注日:“上古贵贱者皆自称朕。”意即在上古无论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作为帝王的自称,始于秦始皇。《史记·始皇本纪》:“天子自称日朕。”秦始皇二十六年,曾把“朕”定为至尊之号,用以自称。此后,“朕”就被皇帝一人独霸,作为一种谦称了。

同类推荐
  • 绵山故事与传说

    绵山故事与传说

    同窗好友融亮及青年作者的又一新作《绵山故事与传说》即将付梓。融亮约我作序,并说:“这件事是你我一起策划的,非你莫属。”看来义不容辞,只好从命了。我和融亮是大学时代的同学。他生长在“三贤故里”(“三贤”指春秋晋国贤臣介之推、东汉太学生领袖郭泰、北宋名相文彦博),是听绵山的故事传说长大的。他小我三岁,当时还是个内秀腼腆的小伙儿。他才思敏捷,学习刻苦,成绩骄人。
  • 同胞,请淡定

    同胞,请淡定

    曾经,我们见面,亲切地问:吃了吗?现在,我们见面,急迫地问:买房了吗?又跳槽了吗?找到合适结婚的了吗?是什么让现在成为现在?我们认识到了焦虑和浮躁,又该用什么心态去面对?高房价、就业难、节奏过快、剩男剩女等现实问题充斥着当前中国人的生活,人们渐渐发现经济的高速发展除了付出资源和环境的代价之外,也牺牲了原本相对平和的心态。
  •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奇险天下:华山(文化之美)

    华山名胜数不胜数,自山麓至绝顶,庙宇古迹,天然奇景,处处可见。华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不仅山峰雄伟惊奇壮观,而且还是道教名山,从古至今,有多位学者在华山开馆受徒,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游览,留下了许多赞咏的诗篇。自隋唐以来,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文人墨客咏华山的诗歌、碑记和游记不下千余篇,摩岩石刻多达千余处。
  •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移风易俗(中华美德)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的风俗和节日,大家知道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指什么吗?在这些节日中需要准备什么?有什么样的禁忌吗?大家想了解少数民族的婚礼是怎么的一种场面吗?他们的服饰丰富多彩,有着怎么的来历吗?一年分为四季,有二十四个节气,这些节气是怎么形成的呢,他们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妈祖祭典、成吉思汗祭典、黄帝陵祭典是人们对先祖们表示尊敬的仪式,想了解他们有着怎样的传奇的经历吗?打开本书吧,它将为你揭开这些谜团!
  • 人民大澡堂

    人民大澡堂

    本书是凤凰卫视主持人尉迟琳嘉的脱口秀节目台词记录。在节目中,他精挑细选古今中外的社会民生、政经花絮、文化动态、娱乐八卦等各类资讯,以一种弦外有音、话外有意的讽刺调侃风格,绘声绘色地奉献给大家一道回味无穷的资讯盛宴。
热门推荐
  • 网游之黑暗强者

    网游之黑暗强者

    既然是玩游戏,那就要玩的够爽,玩的够痛快。泡妞,PK,挣钱,极品装备等等,通通都不要落下,我要做游戏与现实里的绝对强者,傲视一切!
  • 宅女的疯狂爱情记

    宅女的疯狂爱情记

    十年之前,乖乖女跟问题少年彼此相爱,却不会经营初恋,因而惨败收场。十年之后,大龄剩女跟高富帅再一次邂逅,摩擦出灿烂的火花。一别十年,却依旧还是当初,深爱着彼此!十年之前,我们彼此相爱,却惨败收场;十年之后,我们再次相爱,一定要弥补这空白的岁月,加倍、加倍地深爱彼此。
  • 穿越后宫不好混

    穿越后宫不好混

    神秘的穿越,未知的朝代,身为男儿的自己这么玩后宫的妃子,寂寞的宫女,一个个阴谋的背后,隐藏着惊天的秘密,只要往上爬才不被欺负,他决心推翻皇帝,自己做这个世界的主宰。
  •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由欧阳茉莉著,前半部分,作者以循序渐进的构思,对潜意识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什么是潜意识,如何识别潜意识陷阱,如何训练自己的潜意识,如何运用和掌控潜意识,这些知识能有效引导人们有意识地开启潜意识的能量,从而成就不一样的人生理想。《潜意识与第六感大全集超值金版》后半部分,作者以一种轻松的语言,对神奇的第六感进行了层层解密,并阐释了第六感产生的日常行为、心理常识,试图为人们解开那些看似合理却又令人迷惑的现象和行为,从而让人们将第六感的能量为己所用,掌控自己的生活。
  • 溺宠逆天废材太子妃:殿下别惹我

    溺宠逆天废材太子妃:殿下别惹我

    ……传说中的洁癖呢?!传说中的冷漠如冰呢?!传说中的冷酷嗜血呢?!好嘛好嘛,开始是有那么一丢丢的高冷霸气高大上的,可是谁能告诉她现在这个卖萌装酷耍无赖的男人是从哪来的?!冷漠洁癖嗜血的他,遇到腹黑狡黠处处算计人的她,他以身以财为饵,步步为营钓到腹黑小娘子;她丢下一句话:想娶本小姐?你想太多。“珞儿珞儿,嫁给本宫可好?”“……不好。”“珞儿珞儿,让本宫亲一下可好?”“……不好。”“……”某男一脸沉思,忽而眸光一亮“珞儿珞儿,帮本宫理财可好?”“……想太多了你。”某女一巴掌拍过去。某男顶着一只熊猫眼,珞儿真难钓……
  •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营销文案写作范本

    本书分15章,共100多种文体,详细阐述了市场调查文案、市场营销计划文案、新产品开发与推广文案、价格文案、营销渠道管理文案、促销与推广文案、推销文案、广告策划文案、公关文案、营销人员管理文案、客户管理文案、零售店营销文案、国际营销文案、谈判文案、合同文案、等内容。这些文案集中体现了企业营销观点、经营理念和策略方法。
  • 另类玄幻之众神游戏

    另类玄幻之众神游戏

    在这个世界生存,人类就像是神的棋子,我们任由神祗摆布。当众神要选出一位主神之时,五位主角更是被当成耶和华的门生,参与到这场“众神的游戏”中来,并且耶和华还答应他们,只要能完成任务,就可以每个人得到一个愿望,接着,五位主角们被放到一个真实的,被改造过的世界,和其他神祗的门生进行竞争,期间,他们接受了善良和邪恶之间的考验,见识了人性脆弱和丑陋的真实一面。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愿望能够实现,为了能完成任务,在一个没有法律约束,只讲求力量的世界里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直到最后,众神的游戏出现重大的问题,五位主角们将会何去何从呢?*****************************作品加入了幻玄和角色扮演游戏、育成游戏、即时战略游戏等等多方面元素,而且还从游戏的角度出发,探讨人生和人性,最后更显示出了人类共同面临危机时的团结本能。在“众神的游戏”里那个被众神改造过的世界,有相当多的社会性设定,和现今社会产生的问题,形成一个很独特的对比,虽然那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但是读者也会看到很多常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不公平、不信任、虚伪、无知、欺诈、隐瞒等等、等等,相信会令读者们看了之后产生强烈的共鸣。*******新作盟推荐作品:《龙狩》、《隋唐故事》、《心·飞翔·篮球梦》《激情接触》《亡灵贵族》
  • Poems

    Poe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丹武仙尊

    丹武仙尊

    凡界九大仙尊凌天仙尊天地涯殒命,一百年后,元神融入到庶生皇子秦阳身上,自此秦阳走上了一条虐杀各路天才的道路。考零分,无元气,没身份,这些都不重要。会炼丹,懂法术,祭法器,布法阵,便足以傲视寰宇!我修仙,用你元婴祭。…………有搞笑,有热血,有情义,若是喜欢点击加入书架~~
  • 志妖记

    志妖记

    十万里山河破碎,八千万尸骨葬天。醉里犹梦生何苦,醒后为凡不做仙!天地之大,纷繁无垠,我不过是个乡村小孩儿,却被命运逼迫,经历惨不忍睹的人生,承受苦不堪言的心殇,化身铭道者,看风云会际,豪强林立,见证乱世的来临,妖族的崛起,解开仙妖之战的原由,三大死地之秘密,一步一步,去挖掘这片天地的真相,去找回真正的自己,谱写一篇篇,妖异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