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5500000002

第2章 不要让母亲河只出现在梦中(2)

什么是河流?河流通常指被堤岸限制在通道里的流水,或者说是沿地表槽状洼地集中的经常性或周期性流动的水。“现在则把多通道的、间歇性的和暂时有流水的通道以及实际上没有堤岸的通道都称之为河流。”这个定义并不完善。应该把河流放在河流水系的背景下理解。水、流动性、河道(河床和河槽)是构成河流的三大要素;此外,河流还应包括组成其水系的河源、干流、支流、湖泊、湿地、尾闾等。河流至少由两个支流汇合而成,形成主流,汇入大海。河流的支流和主流共同构成一个水系。比如,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大部)的河流则属于黄河水系。泾河、渭河、东平湖等构成黄河水系。黄河下游由于高出地面很多,所以,河南中部的颍河、沙河等,都属于淮河水系。河南西南部南阳各县属汉江、长江水系。河流从水流的时间性来看,可以分为季节河和常年河。季节河只在雨季有水,常年河则四季常流。根据河流是不是汇入大海则又分为内陆河和外流河。

河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河流有改造地貌的作用。流动的河水对于河床有下切作用,对于两侧河槽有侧蚀作用。河流的下切和侧蚀对于河道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黄河在晋陕大峡谷的河道就是下切作用形成的。河水对两岸河槽的侧蚀则构成了防洪的挑战。其次,河流具有物质搬运功能。悬浮在河水中的不溶物质被河水运送到大海中。河流运送物质到大海的能力是海水冲刷海岸能力的100倍以上。黄河每年输送到渤海的泥沙平均达16亿吨,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输送的泥沙则达到29亿吨。河流在输送泥沙的过程中,由于水量变小水流变缓,会在河道中形成沙洲、沙坝、河流阶地、河漫滩、冲积扇,在入海口形成三角洲等地貌景观。对黄河而言,泥沙的淤积是造成河床每年抬高、形成“地上河”的根本原因。河流阶地是河两侧沿河延伸的台地。台地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一是经河水下切形成河道后遗留下来的原有河谷或被河水切割剩下的老河滩;一是河水在河两侧长期积累冲积物堆积形成。

河流也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可以从三方面理解这一作用。首先,河流是自然界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水循环则是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河流自身也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河水、湖泊、湿地中生存着各种植物、动物,有不少是珍稀物种,如中国长江的白鳍豚、娃娃鱼等,共同构成一个河流生态系统。除了生态作用外,河流还具有防洪、抗旱、交通、发电、灌溉、水产、排泄等各项功能,这些不属于本书的内容,不赘述。

河流是不是有物理生命或自然生命?从生命的家族类似性特征来看,河流能够存在,也会消失,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河流的消失就是河流的死亡。历史上死亡的河流很多,如中国西北部的孔雀河等。历史上不少文明是建立在荒漠地区的,河流湖泊对于这个文明具有决定生死的意义。河流死亡后,文明也消亡了,令人痛惜。河流是一个自我完善的整体,它有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自我平衡等诸多特征,河流也具有自我保存的内在目的性特点。这些生命概念的家族类似性特点都促使我们承认河流是有生命的。

关于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谈到江淮河济四渎时说:“渎,通也,所以通中国垢浊。”《论语》中子贡在谈到对于殷纣王的评价时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与孔门的态度相反,老子主张无为、守柔处下,所以主张居于下流。

河流有一个由支流、湖泊、沼泽、湿地、滩涂、沙洲、尾闾等组成的自我调节系统。丰水年份时,河流会把水分布到沿途的湖泊、湿地;歉年水小时,水则主要在干流流动,河流会减少向湖泊、湿地的输水量,以维持自身的存在。水过大时,河流通过漫滩、洪水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河流的自我复制能力可以以黄河为例得到说明。历史上,黄河下游段曾经在淮河、海河之间的整个华北平原摆动。当黄河把一个地区淤积成为平原,使这个地区不再适合行水或行洪时,河水便会自动寻找低洼地区作为奔向尾闾的通道,这样就复制出一条新的河段。当这个河段又因淤积而不能行水时,河水会寻找新的河道。据科学家推算,大约7400年以前,海水西侵,中国东部的海岸线在今北京—石家庄—邯郸—安阳西—开封东一带,泰山原来是海中的一个岛屿。4200年前,海岸线退到通州、保定、德州、济南一带。经过黄河几千年的输沙造地,形成了今天的华北平原。黄河作为母亲河,她的含义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理解和想象。对于黄河的输沙造地能力,我们决不能低估。蒲津渡曾经是唐代五大著名渡口之一,在今山西省河津县境内。“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代著名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使蒲津渡名贯古今。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文物工作者在距地面40米处,发掘出了唐代蒲津渡遗址。也就是说,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今天的黄河在地下40米处奔涌。不到1300年的时间内,黄河造出了40米高的陆地。根据这种情况推断,黄河塑造出华北平原并不是不可能的。

作为生态圈的一个重要环节,河流发挥着维持地球水平衡的重要作用。前文对水循环的论述表明了这一点。河流的水平衡作用不仅维持着地球的生态平衡,也使它自身同时成为生态环境整体的一个完善的部分,在维持整体的同时达到自我持存的目的。河流的这种倾向于维持自身存在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目的。

什么是河流的死亡?河水枯竭,河道干涸,是河流自然生命死亡的最典型的表现。如果干涸的河道被填埋掉,那么,河流的历史存在都无法得到肯定了。改变了自然,其实也就是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水枯竭仅仅是河流死亡的极端状态,此外,河流还有许多死亡的状态。如,河流水量减少成为季节河、内陆河,就可以视为河流死亡的一种形式。又如,河水严重污染,浓黑的河水,泛着白沫,散发着刺鼻的异昧,水游生物灭绝,沿岸树木大量枯萎死亡,沿途大量居民因为水源受污染而发生各种癌症以及匪夷所思的疾病,不治身亡,这样的河流,水虽然还流着,其实已经死亡。这样的河流,是绝不能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根据,不能激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并成为人类灵感的源泉的。

确立河流的自然生命的意义,在于使我们从近代以来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中跳出来,对于河流采取一体化的态度,从维持河流自身的生命出发对待河流。这是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对河流作出的“本体论承诺”。对于河流的本体承诺包括使河流保有一定的水量、维持一定的水质,使河流处于健康生命状态。黄河水利委员会提出的“维持河流的健康生命”,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口号。在此,我们呼吁把人文学科、自然科学结合起来,建立跨学科的综合的“河流学”,以维持河流的健康生命。

河流的价值

河流有没有价值?视我们对价值如何定义而定。价值起初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这种思想在欧洲文化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形成劳动、劳作、工作、创造,引而申之,教养、文化等才有价值的观念。黑格尔、马克思、新康德主义者文德尔班等人都承认这一观点。纯粹自然物没有价值,只有精神的创造才有价值。“价值”是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李凯尔特的一个方法论概念。他用“价值”区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认为“只有借助于价值的观点,才能从文化事件和自然的研究方面把文化事件和自然区别开来”;“历史的、个别化的方法标志为与价值联系的方法,反之,自然科学是一种对规律的或普遍概念的联系进行的研究,它不研究文化价值,也不研究它的对象和文化的价值关系”。由此推断,河流作为自然存在物,当然是没有价值的。然而,这种观点在今天显得十分褊狭。它的出发点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即只有人才是价值的根源。可是,如果我们看看地球演化史就会发现,地球至少存在45亿年以上,而人类的出现,至多不超过350万年。仅仅用人类的创造作为价值之源,尽管肯定了人在宇宙演化中的意义和地位,其目光短线和狭隘却也是显而易见的,包含着启蒙的傲慢。其次,劳动价值论的逻辑结论是只有对人有用的才是有价值的,而所谓对人有用,也不过是当下的经验实用,更是荒谬的。

我们认为,在价值问题上应该回到存在物本身。我们把价值定义为某物的存在对于它自身、它所处的环境以及对于人类的意义。我们把价值分为自然价值论和创造价值论两部分。自然价值论是物本身的价值,是其内在价值;它对于人的价值也是它的自然价值的引申,但不是最根本的部分,因为即使没有人,这些价值仍然是存在的。劳动价值是一种创造价值,包含有明确的为人的目的,劳动创造物所包含的价值当然也是可以肯定的。

由此出发,我们认为,河流的价值是多方面的,认识不到河流的这些价值,不仅在理论上对于河流的认识陷入片面,也会在实践上给自然、人类文明带来不良影响甚至灾难。这也是我们肯定河流的价值的意义所在。

河流具有存在价值。也就是说,河流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这种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它维持自身存在的内在目的性价值;一是它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作为整体生命的一部分,维持整体的存在,完成自然界水循环以及其他我们目前还有不知道的自然功能所具有的价值。河流的存在价值是它的客观价值,也是它的内在价值。在谈到内在价值的时候,不少哲学家往往认为,只有具有内在目的的生命的存在物才有价值,具体言之,即只有人才具有内在价值。这是把生命还原为人的生命的本质主义观点,是人类中心主义在作怪。其实,按照我们关于生命的家族类似观点来看,所有动物、植物,包括非生物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目的性。除了人之外的其他动物具有生命的自我保持的内在目的性,根本是一个不需要论证的问题。植物也有自我保存和生长的内在目的性。在密林深处,树木都长得十分挺拔和高大,为的是获得更为充足的阳光。因为植物的营养很大部分来自自身的光合作用。树木的底部都不长树枝,是因为在这个地方,几乎吸收不到任何阳光。不少树木,如果它一边的其他林木过于茂密,很难吸收到阳光,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把树枝几乎都长到另一边,这并不是因为它在遗传学上只能往一边长,而是适应后天的环境,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这表明它能够对后天环境作出合适的反应。植物也具有自我修复能力。如果把树木砍断一部分,树木不会把体液流完死亡,而是流出一部分后自我愈合伤口,重新生长。植物都是有感知的。感光自然不必说,甚至也具有喜、怒、哀、乐、疼痛以至于同情心。据科学家试验,植物对于小虾放到热水中被煮会作出反应。又如,让6个人进入放有两株植物的房间,其中一个人掐断一株植物后6个人都出去,把未被掐断的植物叶子和传感器连起来后6个人再依次进来。5个没有掐断植物的人进来时,植物都没有异常反应。当第六个人进来时,这株未被掐断的植物会作出强烈的反应。这表明,植物具有认识、判断、同情和厌恶的能力。

关于河流的内在价值,我们可以吸收罗尔斯顿三关于价值的说明。罗尔斯顿三认为,自然的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生命支撑价值、消遣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生命价值、多样性与统一性的价值、稳定性与自发性的价值、矛盾斗争价值、宗教象征价值等等。这些我们认为也都可以运用到河流上。

如前所述,河流具有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自我复制等特征,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河流的自我持存的内在目的性。这种内在目的性在维持自身的存在的同时,也维持了大气水环境的平衡,二者形成一个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的动态平衡。

河流具有生态价值。河流本身就是生态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成着自己处于生态圈中所担负的生态任务。河流又为生长于水环境中的生物提供了家园,自身形成一个生态体系,这正是河流的生态价值所在。水生物作为生物的一部分,对于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从人类产生以后,河流在与人的关系中,还有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价值,如饮用、灌溉、运输、动力等方面,这是河流对于人类的工具性价值。不过,河流的存在要远远早于人类,河流显然不是为了给人类利用而存在的,即使在河流没有进入人类的视野,没有与人发生联系,不具备工具价值,甚至在没有人类之前的纯自然状态下,河流的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

河流的工具价值表现在多个方面。从人类历史上看,四大文明都发源于河流文明孕育于河流,这是河流对于人类的绝大意义的价值。考古发掘表明,蓝田猿人、北京人、周口店人等原始人群,最初都生活在河流的附近,靠近河流给他们提供了用水、捕鱼、交通的便利。中国古代文明的类型可以称为“台地文明”,与埃及尼罗河文明形态不尽相同。尼罗河定期泛滥,给两岸土地带来了丰富的养分,带来了农业的丰收。古代埃及文明就建立在这种自然的恩赐之上。位于西安郊区的半坡文化遗址就处在渭河台地上。“半坡村遗址靠着白鹿原,濒着浐河的东岸。在原与河之间是一片肥沃的台地。古代的遗址就是建立在这个台地的中间。遗址的位置距离泸河东岸约八百公尺,所在的台地高出河床约九公尺。像这样的遗址正符合当时一般村落的情况。既在河流旁边,又可不受河水暴涨的淹没。”马家窑文化位于洮河西岸;大汶口文化位于山东泰安市大汶口村南,大汶口河贯穿而过。1964年在郑州发现大河村遗址,包括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位于黄河岸边;龙山文化遗址在山东龙山镇城子崖,靠近武原河。这些都具有台地文明的特点。

同类推荐
  •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医药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医药知识篇(上)

    上古原始时期,人类的祖先为了谋求生存,寻找食物,终年奔波在密林丛山之中,试尝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这些植物有的香甜可口,有的苦涩难咽,也有的使人呕吐、腹泻,甚至昏迷,危及生命;还有的却因食了某些植物后,而使原有的疾病得以缓解或消除。例如有人在烦躁、发狂、抽动时,吃了令人昏睡的植物后,能够很快安静下来。这样反复尝试的过程中,付出了相当的代价,才发现了原始的药物,故有“医食同源”之说。又如原始人狩猎时与猛兽搏斗或氏族间争斗,常常受伤流血,他们便尝试着用树叶、草茎缠裹,而得到保护和止血,这就是外用药的起源。以后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人们更注意到识别、采集、选择和栽培各种作物,因而发展了更多的植物药。
  •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扑朔迷离的化学宫殿(科普知识大博览)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世界上那形形色色的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这个自然科学中最根本的问题,在古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公元前5世纪,我国的大学问家庄子就说过:"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意思是说,一尺长的短棍,若每天截取一半的话,是永远也截取不完的。
  • 探索与发现

    探索与发现

    金字塔里面神奇的灵异事件,麦田怪圈预示什么,地下长廊真的存在吗……本书以生动的文字、缜密的思维,向读者讲述人文、历史、地理等方面鲜为人知的神秘故事……
  •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

    核能:威力惊人的能量

    本书对世界核能发展的历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描述了核能发展既漫长又曲折的道路,展示了核能作为清洁能源、充足能源、环保能源的广阔前景。
  • 舰艇与潜艇

    舰艇与潜艇

    《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段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说,军事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不谨慎对待。在和平年代,国无防不立仍然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虽然和平与发展巳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但战争仍不可避免。因此,世界各国都争相把国防建设摆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要想国家真正地强大,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实力。国防的主要手段是军事手段。现代国防的根本职能是捍卫国家利益,防备和抵御外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程度的侵犯,维护世界和平。
热门推荐
  • 罗马征途

    罗马征途

    “神哪!我恨高卢人。我的祖父也同样恨他们,早在他们剜出了他的眼睛以前。你们以为我会毫无理由地身处前线吗……元老院、希腊人、那些骑著象的迦太基人,当然还有…布鲁图斯和西庇阿的家族。毕竟,谁控制了罗马谁就能统治这个世界……”&&&&&&&&&&&&&&&&&&&&&&&&&&&&&&&&&&&&&&&&&&&&&&&&&&&&&&&&&&&&&&&&&&&&咦,好熟悉的场景啊!刘海愕然的站在那里,那不是罗马的“乌龟阵”吗?对,没错,这里应该就是《罗马全面战争》的世界,刘海恍然道……
  • 王俊凯爱你是我的幸运

    王俊凯爱你是我的幸运

    作者大大,写不好告诉我哦,作者QQ:3051987580!谢谢大家
  • 末世重生:炮灰黑化史

    末世重生:炮灰黑化史

    本书已移坑(末世重生之炮灰黑化史)多谢支持
  • 安津

    安津

    徽州少年,安津,新安江的孩子。他来自一个剃头匠家庭,从小讲话声音就小,嗓子发不出一点普通的高音。乡下的童年单纯又单调,伴他成长的是爷爷的家教,学校的训导,还有那个爱闹爱笑的姑妈家的表姐玉菇。年少时的一切,虽然细小,但都是美好的,更何况那些躲在心里不能说的小秘密;直到生活慢慢引导他认识真实的世界。年少的冲动和执着,安津走出青水镇,冥冥中结识了城市中心露天理发的老爷爷,引出一段个人成长与突破的旅程。个体的声音本就很小,尽管他天赋惊人,但生活不仅仅只是工作。香芹的点拨与帮助,一峰的排挤与讽刺,阿秋的从热心到倾心,让他尝遍了冷热酸甜。年轻代表缺乏经验,和年龄无关。孤立无援的他,急于寻求情感的安慰……
  • 使命征途

    使命征途

    因为未知的技术原因,人类历史上第一款虚拟网游发生了严重故障,全球上亿玩家被困在游戏世界,死亡和杀戮在虚幻的世界里正式上演……
  • 香葬

    香葬

    一个背叛的丈夫,一个腹黑的弃妇,一段离奇得经历,一个高深莫测的特殊能力
  • 太监的逆袭

    太监的逆袭

    离奇穿越,废材吊丝变天才。本以为可以在异世风流一世,谁又料命运多变,命根不幸被割。凭着体内的三个奇葩大神,他走上了修行之路。没有什么逻辑,就是升级,就是无敌,就是搞笑,就是离奇。
  • 巫山传

    巫山传

    五百年前巫神离世,巫洲大陆分为四大巫国。此后每百年巫神遗骨现世一次。前四百年四大巫国各得一骨,这第五百年各国大巫师预测巫神遗骨将现世于中立之地----巫神谷。立志于周游大陆的毫无巫术的宋小坟,不小心被灵媒鬼婆子所擒并与一美貌女尸结为“夫妻”,无奈跟随鬼婆子踏上了通往巫神谷的道路,一段传奇也就此展开!
  • 莫奈(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莫奈(世界历史名人丛书)

    19世纪的欧洲文艺在战争的炮火中、机器的轰鸣中、科学的呼唤中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 讲究个性解放 追求自由、平等。
  • 约定EXO

    约定EXO

    勋:当我们定下约定之后我就知道我已經没办法离开你,可是现实哪会像我们想的那样,也许我们的开始就是个错误,我配不上你,对不起鹿:你说过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既然你要离开我,那我也要走了,我要去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灿:我守护了你这么多年,可你一直以为我只是处于兄弟的照顾,其实我是想照顾你一辈子,但我又害怕你会拒绝,直到今天我勇敢迈出第一步伯:我知道你一直都对我很好,可是对不起,现在已经太晚了,我们不可能了凡:我一直对人很冷,唯独对你!你是我冰山的阳光,你的笑容足以融化我内心的冰雪兴:我会用笑容感化你,总有一天你不止会对我笑,还会对别人笑,等你会笑那一天也许我就不会在出现在你身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