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22000000005

第5章 执政有方(3)

第一,要选“干净”的人。请别人吃喝玩乐,给别人送钱送物的人,谁心里不揣把小算盘?厦门远华特大走私集团在案发后,为了摆平查案的一位主要领导,赖昌星给手下交待,只要能把他请来吃顿饭,事情就有转机,就有办法;胡长清索贿受贿案发后,一个行贿者在法庭上表白:“我给他送钱,比剜我的肉还难受”。试想,以这种心态请吃喝、送钱财的人,能不疯狂地索要成倍、成十倍乃至更多的回报?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短。把事情交到这样一些随意吃喝、收受钱财的人手里,他们岂能大公无私、秉公处理?他们岂能将百姓冷暖装在心上?又如何能做到执政为民?因此,选官,就得选手脚干净的人,这种人能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能管住自己的手,不该要的东西不要;能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手脚干净了,才有形象,才有成绩,才能干成事。

第二,要选能干事的人。能干事,就是要具有执政为民的能力,能胜任本职工作,善谋富民之策,勤办利民之事。而不是溜须拍马,一心想着如何营造关系网,削尖脑袋向上爬。是能密切联系群众,善于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而不是简单生硬地贯彻上级的意图,或是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或是闭门造车、制定所谓的规划。是凡事从实际出发,做到民主、科学决策。

第三,要选干好事的人。干好事,就是凡事想着群众,切实让人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实惠。办事情前一定要问一问老百姓赞成不赞成,赞成了的事情就要做快、做好,不赞成的事情就绝不去做。有些干部总是将“政绩”放在第一位,只要是能够干出数字,有利于高升就行,而不管是不是“豆腐渣”工程,是不是重复建设。他们总是将“关系”放在第一位,傍大官、傍大款,谁对自己有用就傍谁,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这种人也可能做些事,但不仅不能造福百姓,还给工作留下许多严重的后遗症,搞得百姓苦不堪言。俗话说:“人心换人心,八两换半斤。”干部心中有百姓,百姓心中必然也会有干部。谁心里没有百姓,不为百姓干好事、干实事,百姓的心里自然也就没有他们的位置。

邓小平同志曾经精辟地论述,“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的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关键在人”。因此,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人,始终是摆在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面前的一个很重要、很紧迫的课题。牛玉儒同志的“干净、干事、干好事”原则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很有参考价值。

兢兢业业

牛玉儒对自己的工作采取的是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态度,从不虚谈。他每离开一个工作岗位,留下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业绩。

在牛玉儒同志27年的“为官”生涯中,有两次任职最为重要:包头市市长和呼和浩特市市委书记。这可能是他工作最累、付出最多、耗费精力最大的两个职务,同样也是给他带来最大成就感的两个岗位。

巧合的是,这两次任职都是“临危受命”,重担在肩。

但每次牛玉儒同志都二话不说,承担起党的重托,并以自己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兢兢业业,勤政为民的实干,改变了两个城市的面貌,赢得了两市人民的拥戴,也为自己的“为官”生涯呈上了两份最出色的答卷。

“一滴水可以反射太阳的光辉”,牛玉儒同志的勇挑重担,折射出一个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为人民服务为毕生追求的领导干部的精神境界、内在修养和人品道德。

1996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牛玉儒同志出任包头市代市长。

这时的草原钢城刚刚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国有大中型企业多数不景气,下岗职工堵着政府大门找饭碗。此时的牛玉儒同志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秘书长、办公厅党组书记任上已经3年,工作驾轻就熟,上下关系协调。有好心人劝他说:“反正是平级职务,何必跑到包头受那么大累?”

但牛玉儒同志不这么想,他说:“当官,不就是要多做些事嘛!”

临行前,他到多年交好的原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珍家里告别。

把酒聊天,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我虽然做厅级干部多年,但一直在区机关,现在有机会在一个全新的平台上工作,将是最好的锻炼。”

刘珍是牛玉儒同志最初踏进政府机关大门就相识的老领导。那时牛玉儒同志刚由一个下乡知青被选派到哲里木盟(现通辽市)盟委当通讯员。时任盟文化局局长的刘珍就对这个“特别勤恳、特别爱学习”的“小孩”印象颇佳,两人半师半友,也算忘年之交。

刘珍说:“下去当‘二把手’,你当真没有想法?”

牛玉儒坦然一笑,对刘珍说:“任什么职务是工作需要,我只要好好干,一定干好就行了。”这番话让刘珍对这个他“看着长大”的后辈,很刮目相看。

现在说起来,刘珍还赞不绝口,说:“这种党性原则,这种不计个人名利,一门心思干工作的精神,少有!”

确实,在牛玉儒同志的从政经历中,他有过从盟委办公室干事一下子被委任公社党委书记的幸运;有过连年提升、成为自治区最年轻的厅局级干部的踌躇满志;也有过一个职位上一千七八年不动的沉寂。但这些不同的际遇对牛玉儒似乎没多大影响,从他的第一个职位起,不管什么时候,他都在兢兢业业地干工作,勤勤恳恳地搞事业,认认真真地履行职责,保持十足的“老黄牛”风范。

在当包头市长的4年时间里,牛玉儒同志在市委的领导下,“心系群众,勤政为民,在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城市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思路和措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包头市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这个评价,准确地概括了他在包头市的政绩。

但若要走到包头市的干部、群众中,可以看到更多直观、真实的场景:

包钢、包铝、鹿王、稀土高科、华资实业等名牌企业走向集团化、提升竞争力的场景,北京锡华等诸多中外大企业落户包头的场面。

30年来一直想解决却始终未能解决、最后终于在牛玉儒手上圆满完成的“城中村”拆迁并4年盖了超过前47年总和的居民住宅的惊人数字。

宽阔畅通的城市道路、免费开放的公园、遍布全市的绿地广场、甚至广场上与人和谐相处悠然自得的梅花鹿。

这些都可以告诉人们这位包头前市长的故事。

当然,还有令包头人极为自豪的联合国人居中心“2000年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良好范例”的称号。

时至今日,包头的普通百姓大都还记得离开包头已经4年的牛玉儒,都齐声夸赞他“是个好市长”。

牛玉儒同志在危难之际担当重任,出色地完成了包头的震后重建。无独有偶的是,2003年4月“非典”期间牛玉儒调任呼和浩特,又一次“临危受命”,又一次面临“轻与重”、“难与易”的选择。当他在遥远的云南边陲接到“立即返回”的电话时,还正兴致勃勃地带着一行人考察当地的边贸情况。作为主管外经贸的自治区副主席,他心里盘算的是取人之长,大力促进内蒙古的边贸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说:“呼市原来的市委书记到自治区当主席后,我们就开始考虑这个职位的人选。呼市是首府城市,地位很重要,所以想从现有的副省级干部中平调一位。呼市市委书记与副省长不同,不是管一条线,而是管各个块儿,事多、麻烦多、矛盾多,既要决策又要执行,工作担子重,责任重大。特别是首府的‘官’不好当,关心的人多,过问的人也多,比其他地区更难干。”

所以,储波先“吹了吹风”,让牛玉儒有一定的考虑时间。

牛玉儒同志的秘书李理说,很多人觉得牛玉儒“留在区里好”,因为他干副主席两年,分管的外经贸工作大有起色,他提出要在2002年实现“三个2”目标,即引进国内资金200亿元,进出口总额20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2亿美元。

当时不仅外经贸系统,连自治区领导也认为有点“悬”。

储波书记也问:“能行吗?”

没想到他们提前完成了目标,自治区又是奖励又是表扬,整个系统人心振奋,准备来年继续大干一场。

李理说,各方面工作都特别顺了,在自治区继续干,肯定出成绩。可去呼市工作,万一出点什么事,“这不把以前的成绩都毁了吗?”

“关键时刻、关键问题考验一个干部”。储波找牛玉儒同志谈话时,“他二话没说,愉快地接受了。”储波说,“如果不是完全出以公心,不会这样。”

面对大家都知道“不好干”的调任,牛玉儒同志不计个人利弊得失,第二次选择了“服从组织安排”。他对关心此事的刘珍说,复杂局面靠“公心”,工作困难靠实干。呼市工作虽说难度大,但现在有西部大开发的好时机,有前任领导打下的好基础,“我还能好好再干一番事情,让呼市发展得更快些。”抱着这样的宏愿,牛玉儒同志走马上任。

上有自治区党委的重托,下有对200万呼市人民的承诺,牛玉儒同志为了加快这座首府城市的发展,改善城市的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上任伊始就带领全市人民抗击“非典”,紧接着深入调查研究,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和城市蓝图,带领一班人和广大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以实干求实绩。

牛玉儒在呼市的493天,几乎天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而呼和浩特的面貌,也在日新月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城乡居民收入增加,财政收入节节攀高,城市建设的变化之大更是让人惊喜。

储波说:“牛玉儒这个人,从不想着给自己留余地,他总是自加压力,负重前行,无私所以无畏。”

正是这样实干的工作作风,让牛玉儒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让人们永远怀念着这个名字。

同类推荐
  •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谢冕卷

    本套书选收我国当代人文社科领域著名学者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的重要章节,旨在总结和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研究之精华、学术繁荣之盛况,使优良的学术传统、严整的学术规范得以承传光大,使一代学人的优秀学术成果以新的面貌进入21世纪以至更远的时代。
  • 人生断裂层

    人生断裂层

    本书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收入记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旅加爱国侨胞罗道安奋斗史、助人为乐的小学生王玉梅等内容的作品11篇。
  •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中华歇后语(第五卷)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引子”,是一种具体的描述,或为现实生活、自然界的现象,或为历史上、文学中的典型人物,或纯粹是一种离奇的想象;后一部分则是从前一部分引申而出的、作者要表达的对事物的看法。它运用比喻、想象、夸张、借代、转义、谐音等手法,构思巧妙,生动形象,幽默俏皮,运用得当,常常会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在平时的言谈或文学创作中,如果能够使用恰当的歇后语,就会有助于交流思想、传达感情,使语言充满生活情趣,产生很强的感染力。
  • 陌上花开缓缓行

    陌上花开缓缓行

    人世韶光,何其忽然?人生际遇,何其偶然!与其独自向隅,击磐敲钟,以生的快乐作修束,去叩问佛祖苍天,谋求来世幸福,不如好好的活在当下,珍惜所得,珍惜拥有,感受现实和现世的欢乐。入山参禅,出山归凡,如此,则幸福无处不在。
  •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0年度诗歌精选

    本书精选集结2010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热门推荐
  • 庆宣和

    庆宣和

    一代奸臣起复之后,大明朝野震动,血雨腥风,暗中袭来。许多人的命运,随着帝国的权势斗争而悄然改变。她是小小的七品翰林编修之女,俏皮活泼,灵动可爱,她又是“灵机”传人,占命推运,信手拈来。他是锦衣卫的暗影统领,征缉九边,从来神秘低调;他是送她千里南下成亲的护卫,默然守望,为她披荆斩棘;他还是为她付出最多的那个人,情深意重,不惜出生入死。慧眼虽净,却看不清人心魍魉,术数虽准,却算不尽天机难测。八声甘州霜天晓,惜春小令风流叹。应天长外千秋引,远朝归后庆宣和。
  • 少年痴呆症

    少年痴呆症

    谢辽沙的好朋友肥仔的爸爸妈妈因为误会离婚了,肥仔十分痛苦,他离家出走了,在流浪的日子里,他年龄小,找工作时老板都嫌他不满十八岁,他就贴上假胡子去找工作,结果被人识破。后来,肥仔得了少年痴呆症。谢辽沙他们想尽办法要治好肥仔的病,还要让他爸爸妈妈破镜重圆,为了达到目的,谢辽沙他们进行了一场场精心的策划,结果会怎么样呢?
  • 名门闺谋:嫡女二嫁弃夫

    名门闺谋:嫡女二嫁弃夫

    费尽心机利用自己的夫君为心中良人铺设成皇之路,换来的却是他高高在上、不屑一顾的冷漠嗤笑。自己这贱妇不死,便无以平定他手中的天下?温润如玉的良人举着长剑宣判自己,明媚娇艳的庶妹踩着自己走向高位!呵,既然苍天有眼,这一世重活,我们必定要……不!死!不!休!祸国殃民扰乱朝纲?心如蛇蝎兴风作浪?这一世我便要你知道这一切何为名副其实!而同自己两世纠缠不清的竟是那个被她亲手毒死的夫君……再次携手,物是人非,她一颗真心交付,只愿弥补前世孽缘。顾璟死前的话语还绕于安子衿的耳畔。子衿,只要是你……我甘之若饴。
  • 逆天成道

    逆天成道

    来自远古的巨宝,流落凡尘,落在了一个“废物”手中。他带着绝世无双的星辰神通,为萧郎开启了一段神奇的旅途。一步一步,萧郎逆天成道,搏杀上苍。神仙?好麽,我抢你。妖怪?好麽,当我灵兽。魔怪?丑了点,干掉你,炼化神通。萧郎本卑微,不喜名门正派,就喜抢劫神仙,抢着抢着,他居然无敌了。
  • 美人怨

    美人怨

    她看着他一步步登上帝位,看他弑父,深知他不易圣阳初年朝中丞相乔方之女乔美人年16遵圣阳皇懿旨特册为皇后封号未央钦此-她和他自幼相识,他深知她父乔方有谋反之心,还是册她为皇后,只为了那句承诺。“美人.他日,我若称帝,你便为后。”他赐她封号“未央”出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他告诉她:“美人.朕不是唐玄宗,也不会让你成了断送马槐坡的杨玉环.”奈何她家道中落.其父乔方公然谋反.却不知一切都在叶殊归的掌控中.他纵然再不舍.也迫于朝中大臣的压迫,赐她毒酒,找人把她葬了.奈何-她命不该绝
  • 重生之极品纨绔千金

    重生之极品纨绔千金

    她是富家千金,IQ两百,十八岁时便陪着父亲创下商界神话,她对所有人冷血无情,却偏偏爱上了一个十年前救过她一命的男人;十年后,正是这个男人,给了她狠狠的致命一击。她是豪门嫡女,却也是豪门耻辱,低智商且纨绔张狂,不到十八岁就差点败光家底,最后被家族旁支算计飞机失事跌落边缘地带,沦落为乞丐。当她睁开眼,得到这具年轻的身体,恨意丛生,与此同时,一种诡异的力量也随之入驻她的体内!当她伸出手,发现触碰到的任何物体,都能为她的意念看穿,她甚至能改变某些东西的价值!(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最后一次相信爱情

    最后一次相信爱情

    浮城属于亚热带,比南京城更靠近赤道,原以为夏天更炎热难当的,没想到跟胡侃住下来以后,才知道这里的夏天居然比南京城要凉快得多。虽然这里的烈日同样毒辣无比,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完全感觉不到南京城那种令人窒息的闷热。这里每一日几乎都是凉风习习的,尤其是傍晚以后。如果走在海边,那悠然的海风更会把你吹到天国去,让你不得不对这浮城产生出一种缠绵的爱意。
  • 白毛

    白毛

    顾文显1982年发表诗歌处女作,迄今在国内外公开报刊发表各类文学作品800多万字,诗百余首。出版民间故事集《贾成明故事集》、《南侠。北侠》,散文集《梦里有条宽宽的河》,小说集《割豆割豆》,小小说集《白毛》,故事集《草屋小学》、《真的假的谁玩谁》。作品被收入250多种结集、选刊中,其中故事作品自首届至2008年一直入选“全国年度最佳故事集”,小小说自2000年至2004年一直入选〈全国最佳小小说集〉。
  • 长翅膀的男孩

    长翅膀的男孩

    《开阔学生视野的传奇故事:长翅膀的男孩》中一个个传奇故事,虽奇而不荒诞,虽趣而不俗,虽神而不虚假。既离奇神秘,又真实可信。《开阔学生视野的传奇故事:长翅膀的男孩》在手,神游世界,探古寻幽,自有乐趣。这一个个传奇故事,融中外奇闻于一体,汇古今奇趣于一书,内容翔实,洋洋大观。
  • 职业三字经

    职业三字经

    这本书虽然是讲职业,但涵盖国学、管理学、职业伦理、哲学、文字等领域。可以说是:一本书,六门课,一部工作字典:国学课,语言课,哲学课,管理课,职业修炼课,励志课,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增强了可读性。